大棚盆栽月季霜霉病防治試驗_何西豪.pdf
現(xiàn) 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 年第 24 期植物保護學表 2 不同處理對月季霜霉病藥效方差分析變異來源 自由度 平方和 方差 F 值 F0.05F0.01處理 5 5.800 0 1.160 0 1933 4.4 9.24誤差 45 0.019 7 0.000 4總變異 59 5.819 7 0.107 8經(jīng)方差分析 (表 2)和 t 測驗 (表 3)可知 ,處理 3、4 防效與處理 2 差異不明顯 ,即控制濕度有效果但不明顯 ,通風及時的效果明顯大于通風不及時 ,又都大于不通風的 ;藥物交替使用防治效果明顯高于單使一種藥物 。由此可知 ,及時通表 1 不同處理病葉防效(%)處理病葉防效合計 平均1 44 45 46 43 44 47 46 45 43 47 450 452 80 83 84 81 82 82 79 85 83 81 820 823 91 87 88 86 89 85 90 86 88 90 880 884 98 96 97 96 97 98 99 95 95 99 970 975 73 74 75 74 72 76 73 74 75 74 740 74CK 5 6 6 7 5 7 6 4 8 6 60 6大棚盆栽月季霜霉病防治試驗何西豪(河南省南陽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河南南陽 473000)摘要 20152017 年連續(xù) 3 年以梅朗口紅大花盆栽月季為研究對象 ,研究了不同處理對月季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結(jié)果表明 ,若棚內(nèi)溫度超過 18 ,應于 10:0016:00 及時通風 ;澆水量以保持棚內(nèi)濕度 85%以下為宜 ,最好采用無滴塑料膜 ;藥劑防治時 ,應將 40%乙磷鋁(疫霉靈 )200250 倍液 ,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或 70%田霜鋁銅 250 倍液 ,或 40%增效瑞毒霉 500 倍液 ,或 58%瑞毒錳鋅 500倍液等交替使用 。采用上述方法 ,可有效防治大棚月季霜霉病 。關鍵詞 月季霜霉病 ;大棚盆栽 ;藥劑防治 ;通風 ;控濕 ;防效中圖分類號 S43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24-0086-01月季霜霉病屬真菌侵染性病害 ,起病急 、傳播快 、損失大 ,對溫室月季危害性極大 ,往往在幾天內(nèi)將一幢溫室中即將采收的切花全部毀掉 ,是一種毀滅性病害 ,主要危害植株中下部的新發(fā)枝條 、葉片 。為了防止此類現(xiàn)象重復發(fā)生 ,南陽月季研究院成立研究小組 ,專門進行大棚盆栽月季霜霉病防治研究 。2015 年至 2017 年春季 ,連續(xù) 3 年對具有代表性的梅朗口紅大花月季盆栽進行不同農(nóng)藥防治效果對比試驗 ,現(xiàn)將試驗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 。1 材料與方法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地位于南陽市林科院后花房及潦河鎮(zhèn)試驗場 。南陽市地處亞熱帶向溫帶的過渡地帶 ,屬于典型季風大陸性濕潤半濕潤氣候 ,四季分明 。春季溫暖 ,秋季涼爽 ,春 、秋時間 5570 d,夏季較熱 (110120 d),冬季嚴寒時間 110135 d。年平均氣溫為 14.415.7 ,7 月平均氣溫 26.928.0 ,1 月平均氣溫為 0.52.4 。10 年平均積溫為 5 123.2 ,年降雨量為 703.61 173.4 mm,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主要集中在 79 月 ,基本雨熱同季 ,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 2 121 h,年無霜期 225240 d。1.2 試驗材料供試月季為梅朗口紅二至三年生植株 ,于 1 月 58 日采用黑色 18 cm20 cm 營養(yǎng)缽栽植 ,每株 23 個分枝 。1.3 試驗設計本試驗共設 6 個處理 ,分別為處理 1:通風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處理 2:通風 +40%乙磷鋁 (疫霉靈 )200250 倍液 (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或 70%田霜鋁銅 250 倍液 ,或 40%增效瑞毒霉 500 倍液 ,交替使用 );處理 3: 通風 +58%瑞毒錳鋅 500 倍液 +控制濕度 85%以下 ;處理 4:通風 +控制濕度 85%以下 +40%乙磷鋁 (疫霉靈 )200250 倍液 (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或 70%田霜鋁銅 250 倍液 ,或 40%增效瑞毒霉 500 倍液 ,交替使用 );處理5:通風不及時 +40%乙磷鋁 (疫霉靈 )200250 倍液 (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或 70%田霜鋁銅 250 倍液 ,或 40%增效瑞毒霉 500 倍液 ,交替使用 );處理 6:不通風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每隔 10 d 噴藥 1 次 ,連續(xù)噴施 34 次 ,噴霧時要求做到均勻周到1-2。10 次重復 ,每次重復 10 盆 。1.4 日常管理措施一是合理擺放密度 。不宜超過 20 盆 /m2,同時葉片不宜相互搭肩 。二是合理施肥 ,平衡營養(yǎng) 。多施有機肥 ,在氮肥充足的前提下 ,進入生殖生長期多施磷 、鉀肥 ,增強植株的抗性 。并在月季花蕾期噴施花朵壯蒂靈促使月季花蕾強壯 、花瓣肥大 、花色艷麗 、花香濃郁 、花期延長3-4。三是及時清理殘枝 、落葉 ,并集中銷毀 。修剪口涂抹愈傷防腐膜 ,以防病菌感染侵襲 ,保護傷口健康愈合 。四是化學藥劑防治 。大棚盆栽月季霜霉病防治于 2 月 15 日開始 ,此時大棚盆栽月季新枝在 10 cm 左右 。2 結(jié)果與分析不同處理病葉防效如表 1 所示 ??梢钥闯?,處理 4 防治效果最好 ,達 97%;處理 3 次之 ,為 88%;處理 2 第三 ,為82%;其后依次為處理 5、1,防效分別為 74%、45%;對照不通風處理 ,防效只有 6%。收稿日期 2017-09-06 (下轉(zhuǎn)第 88 頁 )86現(xiàn) 代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 年第 24 期植物保護學!表 3 不同處理間差異關系 t 測驗處理 病葉防效 /%差異顯著性5%LSD=39.60 1%LSD=52.891 45 45-6=39 45-6=392 82 82-45=37 82-6=76*3 88 88-45=43* 88-6=82*4 97 97-45=52* 97-6=91*5 74 74-45=29* 74-6=68*CK 6風對霜霉病影響極大 ,起到關鍵作用5-6且藥物交替使用防治效果優(yōu)于單獨使用一種藥物的效果 。3 結(jié)論通過 20152017 年連續(xù) 3 年的大棚月季霜霉病防治試驗可知 ,從 2 月中旬開始 ,晴天大棚溫度超出 18 ,應于10:0016:00 及時將大棚兩頭及一側(cè)底部揭開 ,及時通風 ,效果明顯 。同時 ,澆水時 ,營養(yǎng)缽苗木澆透即可 ,控制棚內(nèi)濕度在85%以下 ,采用無滴塑料膜 ,水滴不要滴到月季植株上 。及時噴灑 40%乙磷鋁 (疫霉靈 )200250 倍液 ,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或 70%田霜鋁銅 250 倍液 ,或 40%增效瑞毒霉 500 倍液 ,或 58%瑞毒錳鋅 500 倍液等防治月季霜霉病 ,每隔 10 d 噴施 1 次 ,連續(xù)噴施 34 次 。噴霧應均勻周到 。注意各種藥劑交替使用 。4 參考文獻1 楊春蘭 ,楊永花 ,陸娟 ,等 .蘭州地區(qū)月季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1):78-82.2 周洪英 .貴陽市設施栽培切花月季病害種類調(diào)查與防治技術研究 C/中國植物學會植物園分會 ,中國科學院植物園工作委員會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 -植物環(huán)境與多樣性專業(yè)委員會 ,等 .中國植物園 (第十二期 ).中國植物學會植物園分會 ,中國科學院植物園工作委員會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 -植物環(huán)境與多樣性專業(yè)委員會 ,等 .2009:8.3 劉昌權(quán) ,耿坤 ,張斌 ,等 .設施栽培月季病蟲害發(fā)生特點與控制技術 J.貴州農(nóng)業(yè)科學 ,2008(4):99-103.4 田秀玲 ,于霞 ,姜鳳英 .月季霜霉病的研究 J.遼寧林業(yè)科技 ,2002(3):21-46.5 馬長林 .蘭州市月季霜霉病發(fā)生初報 J.甘肅農(nóng)業(yè)科技 ,2008(5):29-30.6 果朋忠 ,遲東明 ,張喆 ,等 .溫室月季盆栽技術 J.安徽農(nóng)學通報 ,2007(3):101-102.(上接第 86 頁 )表 2 不同處理對苦瓜白粉病田間藥效統(tǒng)計處理 藥前病指第 1 次藥后 7 d 第 2 次藥后 7 d病情指數(shù) 防效 /% 病情指數(shù) 防效 /%42%寡糖硫磺 500 倍液 28.67 15.54 58.95 15.92 69.1242%寡糖硫磺 300 倍液 33.25 15.39 64.94 11.55 80.6850%硫磺 500 倍液 30.43 17.28 56.99 18.03 67.05CK 30.31 40.02 - 54.50 -以上 ,且對試驗作物安全 。此外 ,在試驗過程中和試驗后回訪發(fā)現(xiàn) ,42%寡糖硫磺不但對白粉病有較好的防效 ,還能促進這 2 種瓜類的葉片翠綠及后期延遲葉片衰老和延長采摘時間 。這與李 萍等4報道的寡糖能提高植物光合效率 、促進植物器官分化和養(yǎng)分積累的結(jié)論相符 。因此 ,42%寡糖硫磺懸浮劑值得在黃瓜和苦瓜上推廣應用 。4 參考文獻1 俞發(fā)福 .50%硫磺懸浮劑對黃瓜白粉病的防效試驗 J.青海農(nóng)林科技 ,2016(2):74-75.2 趙俊俠 .70%甲基硫菌靈 硫磺 WP 防治黃瓜白粉病田間藥效試驗 J.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13(12):47-49.3 馬雪莉 ,高龍銀 ,趙京嵐 ,等 .50%苯醚甲環(huán)唑 硫磺水分散粒劑對西瓜白粉病的田間防治效果 J.北方園藝 ,2016(19):132-134.4 李萍 ,楊普云 ,張善學 ,等 .植物免疫誘抗劑氨基寡糖素的作用機理及其推廣應用 J.農(nóng)藥科學與管理 ,2014,34(增刊 1):1-7.5 國家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 .農(nóng)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 (一 )殺菌劑防治黃瓜白粉病 :GB/T17980.30-2000S.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0:124-127.6 宋雙 ,張鑫 ,羅晶 ,等 .不同殺菌劑對煙草白粉病菌的室內(nèi)毒力及田間防效 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14,42(2):131-135.(上接第 85 頁 )平均氣溫 20.76 ,最高氣溫 32 ,最低氣溫為 10 ,降雨日 7 d,降雨量 75 mm,整個試驗期間無影響試驗結(jié)果的惡劣氣候因素 。3.6 結(jié)果分析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除處理 B 外 ,各處理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超過 70%。其中處理 B 病穗防效為 68.09%,病指防效為 73.89%;處理 C 病穗防效為 76.60%,病指防效為82.77%;處理 D 病穗防效為 78.72%,病指防效達到 85.55%;處理 E 病穗防效為 76.60%,病指防效達到 86.12%;處理 A 病穗防效率為 78.72%,病指防效為 87.77%(表 1)。除處理 B 病指防效低于 75%外 ,處理 C、D、E 防效均超過 80%,與處理A 接近 ,各處理隨著用藥量的增加 ,防效提高 。據(jù)試驗觀察 ,所有藥劑處理區(qū)小麥生長正常 ,無藥害現(xiàn)象發(fā)生 。3.7 結(jié)論試驗結(jié)果表明 ,27%戊唑 噻霉酮水乳劑對小麥赤霉病有較好的防效 ,應在小麥赤霉病防治中大力推廣應用 。建議藥劑應用劑量以商品量 750900 mL/hm2(有效成分 202.5243.0 g/hm2)為宜 ,第 1 次施藥時期應在小麥始花期 ,間隔 57 d 進行第 2 次施藥 。4 參考文獻1 楊丹丹 ,趙國建 ,金建猛 ,等 .小麥赤霉病發(fā)病期探討試驗研究 J.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 ,2017(8):180-181.2 唐洪 ,潘勇 ,郭林永 ,等 .27%戊唑 噻霉酮 EW 防治小麥赤霉病田間藥效試驗 J.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2017(1):111-112.3 王宏彬 .小麥赤霉病發(fā)病原因及防治 J.農(nóng)技服務 ,2017,34(2):88.4 朱育紅 .淮陰小麥赤霉病發(fā)病原因及防治 J.科技信息 ,2012(27):464-465.5 韓景紅 .小麥赤霉病發(fā)病因素分析及綜合防治對策 J.中國果菜 ,2010(7):34.表 1 各處理區(qū)小麥赤霉病防治效果統(tǒng)計處理 病穗率 /% 病穗防效 /% 病情指數(shù) 病指防效 /%A 2.0 78.72 0.629 87.77B 3.0 68.09 1.343 73.89C 2.2 76.60 0.886 82.77D 2.0 78.72 0.743 85.55E 2.2 76.60 0.714 86.12CK 9.4 - 5.143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