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藥劑對大棚蘆筍夜蛾的防效試驗
幾種藥劑對大棚蘆筍夜蛾的防效試驗徐達勛(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江蘇鹽城 224000)摘 要:大棚蘆筍在生長過程中極易被蟲害咬食,其根部、莖部和葉片在被咬食后容易出現(xiàn)腐蝕等問題。為了保證大棚蘆筍生產(chǎn),目前已經(jīng)研發(fā)出幾種污染較小、防治效果佳的試劑。著重分析這些試劑對大棚蘆筍夜蛾的防效功能,以期為實際種植提供參考。關鍵詞:藥劑;大棚蘆筍夜蛾;防效試驗1000倍液;云除1000倍液;美除1500倍液+云除2000倍液;安打5000倍液+云除2000倍液;除盡2000倍液+云除2000倍液。2.2 試驗方法選用常見大棚蘆筍7處,每處蘆筍的生長條件大致相同,蟲害威脅情況也大致相同。分別在每處試驗大棚內連續(xù)作業(yè)4次,時間間隔長短一致。2.3 試驗結果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在藥后1d,使用美除1500倍液+安除2000倍液,其效果和除盡1000倍液差不多,防治效果十分優(yōu)異。藥后3d,使用安打5000倍液+云除2000倍液,其防治效果最佳,幾乎達到了100%。藥后10d,使用安打5000倍液+云除2000倍液,其防治效果還十分明顯,而使用除盡2000倍液和云除2000倍液的效果稍遜,但比其他藥劑表現(xiàn)更為優(yōu)異。藥后3h和7h,發(fā)現(xiàn)使用安打3500倍液、除盡2000倍液和云除2000倍液對大棚蘆筍的保護力更強,均優(yōu)于其他藥劑。藥后10h,使用云除1000倍液的保護效果仍舊明顯。綜合分析,使用云除對大棚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最佳,其持效性和對大棚蘆筍的保護表現(xiàn)都十分優(yōu)異,藥效一般能持續(xù)7d左右。而使用除盡和安打,其效果雖稍遜于云除,但效果高于其他藥劑。2.4 防治建議在藥劑試驗中,發(fā)現(xiàn)除了使用藥劑以外,還可以通過兼用其他方法來完成蟲害防治,主要考慮到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大棚蘆筍的種植其通風條件較差,由于棚內的溫度較高、蘆筍種植的密度較大,因此棚內的濕度也較高。在這種有利于夜蛾等蟲害繁殖生長的環(huán)境中,其蟲害威脅就更大。因此可以考慮通風等方式來輔助藥劑進行蟲害防治。二是如果遇到了陰雨的天氣,大棚內的濕度就更高,在一些蘆筍上可以看到一些細小的蟲害病斑,可以考慮在天氣晴朗的時候補充藥劑。三是在大棚蘆筍種植前應當進行土壤消毒,即利用多菌靈進行消毒處理,避免幼蟲繁殖。四是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面積蟲害的蘆筍,要及時清除,避免擴散到其他蘆筍上。五是需要通過長期的觀察,確保要在蟲害發(fā)生之前,小1 大棚蘆筍夜蛾概述大棚蘆筍所遭受的主要蟲害有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地老虎、螻蛄等,其中甜菜夜蛾和斜紋夜蛾對大棚蘆筍的危害最大。它們主要是通過咬食莖葉等,對蘆筍具有致病致死作用。其食性很雜,可為害99科220多種植物1。大棚蘆筍夜蛾的幼蟲具有成群遷移的特點,有假死現(xiàn)象。白天潛伏,夜晚出來咬食葉肉,僅留葉脈。1年可繁殖68代,在高溫干旱的季節(jié),對大棚蘆筍的危害更為嚴重。主要危害特點如下:一是危害時間長,1年有8個多月在咬食蘆筍;二是蟲口密度大;三是危害大;四是繁殖能力強。由于目前夜蛾抗藥性高,生產(chǎn)中大多數(shù)藥劑防治效果不理想,菜農盲目、濫用農藥,影響商品出口,甚至威脅消費者身體健康。因此,篩選出有效的防治藥劑與防治方法,提高防效,對確保上市蘆筍品質、增加種植效益,保護菜農生產(chǎn)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在大棚蘆筍夜蛾的防治試驗中,一般采用物理手段和化學手段進行綜合防治,其目的是為了降低化學藥劑對大棚蘆筍和環(huán)境的危害,同時達到滅蟲滅蛹的效果。主要的防治方法如下:一是秋末冬初耕地滅蛹,這種方法主要是在大棚蘆筍夜蛾的繁殖期間和農耕休息期間進行物理防治;二是通過人工摘除卵塊和蟲葉來控制蟲害,但這種情況下夜蛾的危害已經(jīng)開始擴散,效果不甚理想;三是通過黑光燈誘殺成蟲,因夜蛾具有趨光性,這種方法能夠取得一定效果;四是設置誘捕器進行物理誘殺成蟲,即將人工合成的化學素誘芯放置在誘捕器中誘殺成蟲。這些方法一般在危害小的階段常用,危害大時需采用化學藥劑防治。為了提高對夜蛾的防治效果,選擇除盡、安打、美除、云除等蘆筍上常用藥劑,采用單一藥劑和混配等處理對大棚蘆筍夜蛾進行防治試驗。這些藥劑在使用的方法上有些許不同,但都具有高效、低毒和低殘留的特點,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大棚蘆筍的影響較小。2 對大棚蘆筍夜蛾的藥劑防治試驗2.1 試驗設計美除1000倍液;安打3500倍液;除盡試驗研究 現(xiàn)代園藝 2019年第3期輥輰訛DOI:10.14051/j.cnki.xdyy.2019.05.005伯樂樹種子育苗及扦插技術試驗研究許 晶,韋建杏,李連珠,陳侯鑫(海南省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海南屯昌 571627)摘 要:為研究伯樂樹種子物理性狀,和種子繁育及枝條扦插的影響因素,篩選最佳的種子繁育和枝條扦插方法。選取一定的伯樂樹種子,測定其長寬、千粒重、含水量等生理指標,并在河沙、紅土、表層土基質中進行了種子繁育及枝條扦插試驗。結果表明,在沙土中種子發(fā)芽率最高,達到46.67%;去皮種子發(fā)芽率達36.7%,不去皮種子發(fā)芽率為0。在扦插試驗中,紅土和全木質化枝條是扦插成活率最高的2個條件。沙土和全木質化枝條扦插是愈傷組織形成率最高的2個條件。關鍵詞:伯樂樹;種子;育苗;扦插取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按試驗要求剪成相應長度(1015cm),上切口平剪,下切口斜剪,剪口平滑,插條不留葉。15根/捆,為1個處理。2 試驗方法2.1 種子物理性狀測定試驗去除伯樂樹果皮、假種皮和雜質后,根據(jù)林木種子檢驗規(guī)程(GB2772. 1999),測定伯樂樹種子的物理性狀。2.1.1 種子長寬測定方法。隨機選取300粒種子,每個重復 100 粒。用型號為型游標卡尺(GB/T1214.2-1996)分別測量其長和寬,以種子縱軸長度為長,橫向最大寬為其寬,測量伯樂樹種子的長寬。2.1.2 種子千粒重測定方法。先對伯樂樹種子進行凈種,除去果皮、假種皮和雜質,隨后以對角取樣法分別從種子中隨機取5100粒種子,每個重復100粒,分別稱重,計算種子百粒重,乘以10求得千粒重。2.1.3 種子含水量的測定。選取50粒伯樂樹種子稱量后放入105烘箱中烘24h后,取出在干燥器里冷卻3045min后稱重,用前后重量差與樣品鮮重的比值求得種子含水量。重復3次。2.1.4 種子活力的測定方法。測定方法采用TTC染色法:將各種源種子分別用溫水(30)浸種12h,使種子充分吸脹后利于剝除假種皮。每個種源隨機取種子25粒,剝除假種皮后沿其種胚平行切開,每25粒為1次重復,每種源重復3次。然后將準備好的種子浸泡于TTC試劑中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35,黑暗)保溫染色3h。染色結束后倒出TTC溶液,用清水將種子沖洗2次后觀察種胚被染色的情況,統(tǒng)計被染色的種子數(shù)。染色標準:凡種子胚根、下胚軸及子葉全部染伯樂樹(Bretschneiderasinensis)是中國特有樹種、國家一級保護樹種,在研究被子植物的系統(tǒng)發(fā)育和古地理、古氣候等方面都有重要科學價值。2003年3月,伯樂樹在海南首次發(fā)現(xiàn)并記錄,僅發(fā)現(xiàn)7株,長期以來,伯樂樹更新困難,處于瀕危狀態(tài),急需對分布在海南的伯樂樹種群進行原地和遷地保護。伯樂樹根系發(fā)達,可選作低山營造混交林和行道綠化樹種,并且伯樂樹樹干通直,紋理直,色紋美觀,為優(yōu)良家具用材,具有潛在開發(fā)價值。因此,在保護海南伯樂樹現(xiàn)有野生資源的基礎上,開展伯樂樹的人工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者們開展了大量的引種栽培及播種繁殖的研究工作。喬琦等研究了伯樂樹1年生更新幼苗的死亡原因和保育策略1;郭治友等研究了伯樂樹組織培養(yǎng)和快速繁殖技術,篩選出伯樂樹最佳芽誘導、增值生根培養(yǎng)基及煉苗基質2。伯樂樹種子育苗是重要的研究內容,李坊貞等研究伯樂樹種子萌發(fā)的基本參數(shù)及根的組織分化過程3;康華靖等測定了3個不同地區(qū)的伯樂樹種子形態(tài)指標,并分別設置3種貯藏方式,結果表明,以濕沙低溫下儲藏的種子的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為最高4;本文通過伯樂樹種子育苗與扦插育苗,以期增加伯樂樹資源,并為進一步的種植應用奠定基礎。1 試驗材料伯樂樹種子種源在海南鸚哥嶺;試驗器材:電子天平、型游標卡尺、烘干箱和水浴鍋;試驗試劑:TTC試劑、高錳酸鉀(有效成分:80%);試驗基質:河沙、紅土、表層土。伯樂樹在鸚哥嶺及湖南伯樂樹種苗的枝條,選范圍發(fā)生之時采取必要的解決措施,降低蟲害的影響。因此,對于大棚蘆筍夜蛾的防治,應當做到提前預防和提前防治,在出現(xiàn)蟲害影響時要及時治理,避免蟲害擴散,損害農民的經(jīng)濟效益。3 結語采用低毒、高效、低污染、高保護的藥劑,能夠遏制!2019年第3期 現(xiàn)代園藝 試驗研究蟲害的擴散范圍,將農民經(jīng)濟損失降到最低。但在實際的種植中,除了使用藥劑,還應當補充其他防治方法,進行綜合治理。 (收稿:2018-11-08)參考文獻:1王國慶,劉新生,羅穩(wěn)根,等.白僵菌防治大棚蘆筍斜紋夜蛾試驗J.現(xiàn)代園藝,2016(3):19-19.2黃慧斐.大棚蘆筍夜蛾的發(fā)生與防治J.長江蔬菜,2012(7):49-50.輥輱訛DOI:10.14051/j.cnki.xdyy.2019.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