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斷根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愈合及生長的影響.pdf
北 方 園 藝 研究論文 第一作者簡介 蔣欣梅 女 碩士 副研究員 碩士 生導師 現(xiàn)主要從事蔬菜栽培與生理及山野菜產(chǎn)業(yè)化研發(fā) 等研究工作 責任作者 于錫宏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現(xiàn) 主要從事蔬菜栽培與生理及山野菜產(chǎn)業(yè)化研發(fā)等研究工 作 基金項目 國家大宗蔬菜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資助項目 黑龍江省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協(xié)同創(chuàng)新推 廣體系資助項目 收稿日期 雙斷根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愈合及生長的影響 蔣 欣 梅 田 雪 陳 映 彤 張 雪 吳 鳳 芝 于 錫 宏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東北地區(qū)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chuàng)制重點實驗室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園藝園林學院 黑龍江 哈爾濱 摘 要 以 巨根 辣椒為砧木 龍椒六號 辣椒為接穗 以砧木不斷根常規(guī)嫁接和辣椒 自根苗分別作為對照 研究雙斷根套管嫁接方法對辣椒嫁接苗愈合及苗期生長的影響 以期 為辣椒種植提供參考依據(jù) 結果表明 雙斷根套管嫁接可有效預防辣椒嫁接苗的徒長 顯著 提高壯苗指數(shù) 辣椒雙斷根套管嫁接時 砧木與接穗結合部的傷口愈合與砧木根系再生同 時進行 嫁接可以有效提高根系活力 采取雙斷根套管嫁接后根系活力的提升更顯著 根系 活力隨著嫁接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降低趨勢 雙斷根套管嫁接始終顯著高于常規(guī)嫁接苗 種 嫁接方法之間的輸導組織運輸能力差異不顯著 與自根苗相比 種嫁接方法的輸導能力在 結合部愈合前期顯著降低 在結合部完全愈合 嫁接苗成活后 嫁接后 輸導能力顯著提 高 且雙斷根方法略高于常規(guī)嫁接 關鍵詞 嫁接 雙斷根方法 辣椒 嫁接傷口愈合 生長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辣椒 屬茄科辣椒屬 一年生草本植物 在我國有大范圍的種植 特別 是辣椒設施栽培面積逐年增加 由于連作導致的 辣椒疫病 根腐病等土傳病害越來越重 其中辣 椒疫病是由疫霉菌引起的一種土傳病害 辣椒受 到危害后輕者損失 重者絕收 疫病 給辣椒生產(chǎn)帶來嚴重損失 已成為辣椒生產(chǎn)上的 一大障礙 嫁接是克服連作障礙 預防土傳病害 的有效措施 能夠有效提高作物抗病性 在蔬菜上 特別是瓜類蔬菜中已經(jīng)有了廣泛應用 可以有效預 防因連作產(chǎn)生的枯萎病和根腐病等土傳病害 常規(guī)嫁接是指砧木根系保留且通過一定方式 將砧木與接穗結合在一起的方法 雖能有效提高 秧苗的抗逆性和產(chǎn)量 但嫁接后管理階段的高溫 高濕及弱光環(huán)境會導致幼苗徒長 進而不利于苗 期的管理 對植株生長也會產(chǎn)生一定影響 雙斷 根套管嫁接作為一種新型嫁接方法 是在嫁接時 將接穗和砧木的根同時切斷 將接穗和砧木連接 在一起 通過砧木斷根后的再生根系 能夠有效改 善傳統(tǒng)嫁接法中秧苗生長不一致 徒長嚴重等問 題 該方法在黃瓜 甜瓜等瓜類上有一定應用 特別是在機械嫁接時多采用雙斷根套管嫁接方 式 雙斷根套管嫁接后的秧苗根系發(fā)達 生長旺 盛 在定植后發(fā)根快 能夠有效提高光合速率 延 長采收期 提高產(chǎn)量 雙斷根套管嫁接研究除 了瓜類外 在茄子和番茄 上有少量報道 而在 辣椒應用上鮮見報道 嫁接砧木與接穗之間的愈 合程度是決定嫁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愈傷組 織分化形成維管束橋連通砧木與接穗是嫁接成活 的重要標志 而輸導能力高低主要依賴于維管 束的運輸能力 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是植物體內(nèi) 除結構性碳水化合物 如木質素 纖維素 以外的 碳水化合物總稱 起到提供能量和促進嫁接愈合 的作用 砧木與接穗結合處的傷口愈合以及砧 木根系的再生必然會受到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影 響 為此 該試驗通過研究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 椒嫁接苗生長的影響 探明砧木與接穗結合處愈 合過程以及其與根系再生的關系 旨在為辣椒育 苗生產(chǎn)提供參考依據(jù) 材料與方法 試驗材料 供試辣椒砧木為辣椒 巨根 由山東省濰坊 市壽光怡農(nóng)園藝種業(yè)公司提供 供試接穗采用常 規(guī)辣椒生產(chǎn)品種 龍椒六號 由黑龍江省農(nóng)業(yè)科 學院園藝分院提供 育苗土為全價配合育苗基質 由淮安市中禾農(nóng)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 生根 劑為 艾根生 生根劑 由四川省蘭月科技有限公 司提供 試驗方法 試驗于 年在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設施 中心進行 辣椒砧木和接穗分別于 月 日和 月 日播種育苗 采用干籽直播方式播種于 孔 穴盤中 當辣椒砧木半木質化時 即砧木 片真 葉期 接穗 片真葉期時 開始嫁接 處理采用雙 斷根套管嫁接方法 即在嫁接時將接穗和砧 木的根同時切斷 將接穗和砧木用嫁接專用套管 連接在一起 隨后將嫁接苗基部用 倍液生 根劑浸 后扦插于 孔穴盤中 以常規(guī)砧 木不斷根嫁接作為對照 以辣椒自根苗 為對照 次重復 每重復 株 管理 同常規(guī)嫁接管理 項目測定 嫁接苗愈合過程顯微觀察及非結構性碳 水化合物測定 分別于嫁接后 利用奧林巴斯 體式明暗透射體顯微鏡對嫁接苗砧木與接穗的結 合部位進行傷口愈合過程的顯微觀察 同時對嫁 接苗結合處上部 至下部 之間取 樣 采用高氯酸酸浸法 測定非結構性碳水化合 物含量 嫁接苗結合處輸導組織運輸能力測定 參照王波等 的方法 由葉片品紅含量來判 斷嫁接苗結合處輸導能力 即從嫁接后第 天開 始 將嫁接苗于莖基部切斷 將切口浸入 酸性 品紅水溶液中 摘取全部真葉 測定真葉中品 紅含量 以后每隔 測定 次 連續(xù)測定 次 嫁接苗生長相關指標測定 分別于嫁接后第 天測定根鮮質量 根干質量 冠鮮質量 冠干質量 第 天 時用改良 法測定根系活力 嫁接成活后測 定嫁接苗接穗直徑 即從嫁接后第 天開始 用 游標卡尺測定嫁接苗結合處上部 處直徑 以 后每隔 測定 次 連續(xù)測定 次 自根苗對照 測定與嫁接苗測定相同高度處 成活率及壯苗指數(shù)測定 嫁接 后調查成活率和壯苗指數(shù) 成活 率 嫁接成活的株數(shù) 嫁接總株數(shù) 壯苗指數(shù) 莖粗 株高 根干質量 地上部干質 量 全株干質量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 結果與分析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愈合的影響 種嫁接方法下辣椒嫁接苗結合部愈合 過程顯微觀察 從圖 可以看出 不同的嫁接方法對嫁接愈合 產(chǎn)生影響 嫁接后 有明顯的離層 較 相 對明 顯 和 均 有 褐 色 醌 類 物 質 的 形 成 嫁接后 有大量愈傷組織出 現(xiàn) 雙斷根套管嫁接處理離層不再清晰 維管束部 分離層消失 對照離層變淡 此時 的褐色醌類物 質明顯多于 中維管束有延伸 試圖連接形 成維管束橋 嫁接后 和 均有維管束橋的形成 其中雙斷根套管嫁接形 成的維管束橋多于 醌類物質大量減少 中 減少幅度明顯多于 嫁接 后 和 嫁接傷口愈合完全 醌類物質消 失 結合處斷面不明顯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結合部非 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由圖 可知 隨著辣椒嫁接天數(shù)的增加 種 嫁接方法下砧木與接穗結合部的非結構性碳水化 第 期 北 方 園 藝 注 接穗 砧木 維管束橋 切面 圖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愈合過程的影響 合物含量隨之下降 嫁接苗砧木和接穗的結合部 在傷口愈合過程中雙斷根套管嫁接處理 結 合部的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嫁接后 和 均顯著高于常規(guī)嫁接對照 二者均顯 著高于未嫁接的自根苗 嫁接后 時 此時嫁接傷口已愈合 即嫁接苗成活 表現(xiàn)出 種 嫁接方法與自根苗三者之間均差異不顯著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結合部輸 導能力的影響 品紅吸收量的高低代表了植株的輸導組織運 輸能力的高低 由圖 可知 種嫁接方法 和 的嫁接苗葉片品紅吸收量隨著嫁接天數(shù)的 增多而增加 而自根苗對照 的葉片品紅吸 收量基本保持不變 嫁接后 和 時 和 的葉片品紅吸收量均顯著低于自根苗對照 和 之間均差異不顯著 中 愈傷組織分化 維管束橋形成 和 的葉片 品紅吸收量都有大幅度增加 時 的葉片品 注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顯著差異 下同 圖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結合部非結構性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北 方 園 藝 月 下 圖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 結合部品紅吸收量的影響 紅吸收量顯著高于 但二者依然顯著低于 時 和 的葉片品紅吸收量顯著高 于自根苗 二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生長的影響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接穗莖粗 的影響 從圖 可以看出 無論是 種方法的嫁接苗 還是未嫁接苗的辣椒莖粗均隨著嫁接天數(shù)的增加 而增加 采用 種嫁接方法的接穗莖粗在嫁接后 測定的天數(shù)內(nèi)均變化不大 和 之間差異不 顯著 嫁接后 時嫁接苗莖粗顯著低于自根 苗對照 和 之間差異不顯著 嫁接 圖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接穗莖粗的影響 后 時 和 略低于 三者之間差異 不顯著 嫁接后 之間 和 的增長 幅度高于 嫁接后 和 時 和 顯著高于自根苗對照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根質量的 影響 由表 可知 常規(guī)嫁接 根系鮮質量和 干質量在 均顯著高于自根苗 雙 斷根套管嫁接后 時出現(xiàn)再生根 嫁接后 開始迅速發(fā)根 時根系鮮質量和干質量仍顯 著低于自根苗對照 時 的根系鮮質量 和干質量顯著低于 顯著高于 時 的根系鮮質量和干質量均與 差異不顯著 二者均顯著高于 表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根質量的影響 處理 植株根鮮質量 株 植株根干質量 株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冠質量的 影響 由表 可知 嫁接苗和未嫁接苗的冠鮮質量 和干質量均隨嫁接天數(shù)的增加而增加 嫁接后 時 的冠鮮質量和干質量均顯著低于 和 時 的冠鮮質量顯著低于 與 無 顯 著 性 差 異 的冠干質量顯著高于 與 無顯著性差異 的冠鮮質量和 干質量均略高于 二者之間無顯著性差異 時 的冠鮮質量和干質量顯著高于 和 顯著高于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根系活力 的影響 由圖 可知 嫁接后可以顯著提高植株根系 活力 在測定的各個時間內(nèi) 雙斷根套管嫁接處理 的根系活力最高 與常規(guī)嫁接對照 之間呈 第 期 北 方 園 藝 表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冠質量的影響 處理 植株冠鮮質量 株 植株冠干質量 株 圖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根系活力的影響 顯著水平 雙斷根套管嫁接 對根系活力影響 較大 隨著再生根系的繼續(xù)發(fā)育 根系活力有下降 趨勢 嫁接后 的根系活力顯著低于嫁接后 的根系活力 且各測定 時 期 內(nèi) 均 顯 著 高 于 和 對于砧木未斷根的常規(guī)嫁接對照 和辣椒自根苗對照 的根系活力在嫁接 后 均隨嫁接天數(shù)的增加而變化不大 各測定天數(shù)之間差異不顯著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成活率及壯 苗指數(shù)的影響 由表 可知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成活率和壯 苗指數(shù)產(chǎn)生的影響與常規(guī)嫁接對照相比 雖然成 活率也達到了 但成活率顯著低于 雙 表 雙斷根套管嫁接對辣椒嫁接苗成活率及 壯苗指數(shù)的影響 處理 成活率 壯苗指數(shù) 注 表示未嫁接 沒有嫁接成活率 斷根套管嫁接顯著提高了壯苗指數(shù) 無論是與 還是 之間均達到了顯著水平 的 壯苗指數(shù)略高于 二者之間差異不顯著 討論與結論 嫁接苗成活率的高低常常由砧木與接穗之間 愈合程度決定 嫁接愈合分為 個關鍵時期 即隔 離層形成期 愈傷組織形成期和維管束橋形成 期 該研究中 嫁接后 時 種嫁接方法下 都有隔離層形成 時有大量愈傷組織形成 而雙斷根套管嫁接愈傷組織已經(jīng)有了分化跡象 時維管束橋大部分連接完成 此時測定的辣 椒葉片品紅吸收量增加明顯 說明此時辣椒雙斷 根的嫁接苗無論是從地下部向上部的物質運輸能 力 還是地上部向地下部的物質運輸能力有了很 大提高的 而植株體內(nèi)的水分 無機鹽 碳水化合 物等的運輸是通過維管束來完成的 幼苗莖部維 管束負責根冠之間的物質交流與運輸 辣椒 嫁接苗結合部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嫁接前 顯著提高 特別是雙斷根套管嫁接處理處于 最高水平 這主要是嫁接初期維管束不通 造成非 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在結合部堆積 無法向下運輸 隨著嫁接時間的延長 從嫁接 時 砧木和接 穗結合部的傷口逐漸愈合 維管束橋增多 特別是 此時砧木已有再生根形成 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 可以自由運輸 因此其含量也逐漸恢復正常水平 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一般包括葡萄糖 果糖 蔗糖 果聚糖 淀粉等 既是儲能物質和供能物質 又是植株生命代謝的重要物質 其含量變化是植 物應對外界脅迫產(chǎn)生的信號 能夠調節(jié)基因表達 應對外界環(huán)境 嫁接后傷口附近線粒體數(shù)增 加 呼吸作用加強 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向嫁接結 合部運輸 傷口附近細胞的細胞壁也有多糖類物 質的沉積 該研究中 嫁接后 時新形成的 維管束橋明顯多于常規(guī)嫁接對照 對葉片品紅吸 北 方 園 藝 月 下 收量的測定也顯示輸導能力高于常規(guī)嫁接對照 這可能和該研究中為了促進砧木再生根的生長而 使用了生根粉有關 生根粉中一般含有促進根發(fā) 育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如 等 而外源 能促進甜瓜嫁接苗愈傷組織和維管束形成 該 研究采用雙斷根套管嫁接方法時 使用生根粉蘸 根后勢必引起植株體內(nèi) 含量增加 而關于 外源 施用對砧木根系再生以及愈傷形成過 程中內(nèi)在激素如何變化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根系是植物活躍的吸收器官和合成器官 根 的生長情況和活力水平對地上部的生長有著直接 影響 雙斷根套管嫁接成活初期 葉片產(chǎn)生的碳 水化合物向下運輸供給地下部用于再生根系生 長 使得植株冠鮮質量和干質量增長比常規(guī)嫁接 苗緩慢 隨植株生長 輸導能力增強 冠的鮮質量 和干質量均超過常規(guī)嫁接苗 雙斷根套管嫁接苗 在 左右出現(xiàn)再生根系 時迅速發(fā)根 此 時維管束已有大部分連接 輸導能力足以滿足植 株生長 雙斷根套管嫁接苗的根系活力在嫁接后 時最高 此時根系生長旺盛 可滿足地上部 水分和營養(yǎng)要求 根系活力高可促進養(yǎng)分吸收 有利于植株生長發(fā)育 隨嫁接時間延長 再生 根系生長變緩 數(shù)量增多 吸收面積增加 根系活 力逐漸降低 雙斷根套管嫁接處理的根系活力始 終高于常規(guī)嫁接對照 這也是雙斷根套管嫁接苗 隨著其繼續(xù)生長再生根系逐漸超過常規(guī)嫁接對照 的原因 雙斷根套管嫁接時砧木根系的再生需要 能量消耗 對砧木與接穗結合部的愈合會產(chǎn)生一 定的影響 因此該研究表現(xiàn)出雙斷根套管嫁接處 理成活率顯著低于常規(guī)嫁接 總之 辣椒采取雙斷根套管嫁接方法時 砧木 與接穗結合部的傷口愈合與砧木根系再生嫁接后 同時進行 雙斷根套管嫁接可有效預防辣椒嫁接 苗的徒長 顯著提高壯苗指數(shù) 參考文獻 劉小俊 國家大宗蔬菜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研究成果介紹 三 瓜 類斷根嫁接育苗技術 中國蔬菜 梁根云 劉娟 鄧玲 等 不同嫁接方法對冬瓜植株長勢及產(chǎn) 量的影響 中國蔬菜 徐頌濤 陳傳翔 繆其松 不同嫁接方式對西瓜枯萎病防效 以及產(chǎn)量和品質的影響 長江蔬菜 王玉蓮 徐顯利 王玉春 等 黃瓜雙斷根嫁接方法的研究 黑龍江科技信息 彭杏敏 陳之群 石芳華 等 不同嫁接方式對日光溫室黃瓜 生長及品質的影響 北方園藝 蔣欣梅 王波 于錫宏 等 雙斷根套管嫁接方法對番茄苗愈 合及根系再生的影響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王波 劉舒雅 李陽丹 等 雙斷根嫁接對茄子幼苗生長的影 響 北方園藝 張紅梅 丁明 姜武 等 不同苗齡接穗西瓜嫁接體愈合的組 織細胞學研究 園藝學報 王雪 雒文濤 庾強 等 半干旱典型草原養(yǎng)分添加對優(yōu)勢物 種葉片氮磷及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生態(tài)學雜志 張穎 劉義玲 湯雨凡 等 外源 對甜瓜嫁接愈合關鍵 期保護性酶活性及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 中國瓜菜 馮海娟 張善平 馬存金 等 種植密度對夏玉米莖稈維管束 結構及莖流特性的影響 作物學報 潘慶民 韓興國 白永飛 等 植物非結構性貯藏碳水化合物 的生理生態(tài)學研究進展 植物學通報 梁明珠 陳永杰 賈強生 等 嫁接方法對茄子嫁接工效 嫁 接苗生長 發(fā) 育 的 影 響 山 西 農(nóng) 業(yè) 科 學 第 期 北 方 園 藝 北 方 園 藝 研究論文 第一作者簡介 霍一樂 男 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為果樹遺傳育種與分子生物學 責任作者 李亞東 男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現(xiàn) 主要從事果樹種質資源與栽培生理等研究工作 基金項目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訓練計劃 資助項目 收稿日期 不同基質對越橘生長發(fā)育和葉片光合特性的影響 霍 一 樂 馬 瑜 梵 薛 佳 妮 劉 旭 榕 李 亞 東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 園藝學院 吉林 長春 摘 要 以二年生 都克 越橘苗木為試材 采用 便攜式光合儀測定光合指標與 掃描儀掃描根系的方法 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質對越橘生長發(fā)育和光合作用的影響 以期篩選出越橘基質栽培中最佳配比 結果表明 在泥炭蘚 草炭 珍珠巖 椰 糠 草炭 珍珠巖 苔蘚 草炭 珍珠巖 這 種基質下植株生長發(fā)育 較好 光合作用較強 其中泥炭蘚 草炭 珍珠巖 基質效果最好 秸稈 草炭 珍珠巖 松針 草炭 珍珠巖 效果較差 植株生長發(fā)育不良 關鍵詞 越橘 基質栽培 光合作用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越橘 屬杜鵑花 科 越桔屬 植物 是一種 具有極高經(jīng)濟價值的新興小漿果果樹 據(jù)研 究 越橘果實及其產(chǎn)品具有延緩腦神經(jīng)衰老 解除 眼睛疲勞并增加視力 增強心臟功能和抗癌的獨 特功效 我國越橘產(chǎn)業(yè)發(fā)展前景廣闊 在栽培 生產(chǎn)上主要采用基質栽培的方式 呂英忠等 陳 香等 和李明偉等 研究表明 在控根容器 管理 措施相同的情況下 基質是影響蘋果 葡萄和葡萄 柚苗木生長的關鍵 在果樹的生長發(fā)育中起著至 關重要的作用 在越橘栽培基質的選擇上 草炭是理化性質 優(yōu)良 使用效果良好的栽培基質 然而 目前我 國越橘生產(chǎn)中使用的草炭土主要產(chǎn)地是東北地區(qū) 的濕地 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 儲量有限 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