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牙棗春暖式大棚避雨栽培技術(shù).pdf
落 葉 果 樹 2020 52 4 59 61 D e c i duo u s F r u i t s 技 術(shù) 開(kāi) 發(fā) DOI 10 13855 ki lygs 2020 04 020 大 馬 牙 棗 春 暖 式 大 棚 避 雨 栽 培 技 術(shù) 劉 國(guó) 利 1 趙 艦 2 劉 坤 芳 3 王 金 寶 4 李 麗 4 1 無(wú) 棣 縣 小 泊 頭 鎮(zhèn) 農(nóng) 業(yè) 綜 合 服 務(wù) 中 心 濱 州 無(wú) 棣251911 2 濱 州 市 科 學(xué) 技 術(shù) 情 報(bào) 研 究 所 3 濱 州 市 農(nóng) 村 科 技 促 進(jìn) 中 心 4 山 東 博 華 高 效 生 態(tài) 農(nóng) 業(yè)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摘 要 大 馬 牙 棗 是 早 熟 鮮 食 棗 品 種 成 熟 期 遇 雨 裂 果 現(xiàn) 象 嚴(yán) 重 連 續(xù) 降 雨3 天 裂 果 率 高 達(dá)85 以 上 采 取 春 暖 式 大 棚 進(jìn) 行 避 雨 栽 培 能 有 效 解 決 裂 果 現(xiàn) 象 的 發(fā) 生 裂 果 率 控 制 在1 以 下 還 能 提 前10 15 天 成 熟 經(jīng) 濟(jì) 效 益 顯 著 提 高 介 紹 了 避 雨 棚 栽 培 大 馬 牙 棗 的 技 術(shù) 關(guān) 鍵 詞 大 馬 牙 棗 避 雨 提 早 成 熟 栽 培 技 術(shù) 中 圖 分 類 號(hào) S662 5 文 獻(xiàn) 標(biāo) 識(shí) 碼 A 文 章 編 號(hào) 1002 2910 2020 04 0059 03 收 稿 日 期 2020 03 20 作 者 簡(jiǎn) 介 劉國(guó)利 1969 男 山 東無(wú)棣 人 高級(jí) 農(nóng)藝師 從事果樹 栽培管理技 術(shù)研究及推 廣工作 E mail 15066969127 大 馬 牙 棗 是 在 天 津 市 靜 海 縣 農(nóng) 戶 庭 院 中 發(fā) 現(xiàn) 的 優(yōu) 良 變 異 單 株 是 極 早 熟 鮮 食 品 種 在 無(wú) 棣 地 區(qū) 露 地 栽 培8 月2 日 開(kāi) 始 見(jiàn) 紅 長(zhǎng) 圓 形 大 果 型 長(zhǎng)4 6cm 粗1 5 2 0cm 單 果 重15 20g 皮 薄 肉 厚 含 糖 量 35 3 品 質(zhì) 極 好 近 幾 年 每 千 克 售 價(jià)7 月 下 旬 達(dá) 60 80 元 8 月 上 旬30 35 元 8 月 中 下 旬 還 能 保 持 10 元 但 是 大 馬 牙 棗 成 熟 期 遇 雨 裂 果 嚴(yán) 重 特 別 是 連 續(xù) 降 雨 過(guò) 后 裂 果 率 能 到85 以 上 剩 下 不 裂 的 多 為 坐 果 較 晚 沒(méi) 有 成 熟 的 果 實(shí) 筆 者 經(jīng) 過(guò) 多 年 探 索 春 暖 式 大 棚 避 雨 栽 培 有 效 解 決 了 裂 果 現(xiàn) 象 裂 果 率 在 1 以 下 且 避 雨 栽 培 成 熟 期 更 早 8 月 底 就 可 采 摘 完 畢 有 利 于 病 蟲 害 防 治 減 少 用 藥 次 數(shù) 比 冬 棗 管 理 可 減 少50 工 作 量 1 棚 體 結(jié) 構(gòu) 與 植 株 定 植 大 棚 結(jié) 構(gòu) 1 跨 度12m 中 間 脊 高2 5 3m 兩 側(cè) 高2m 長(zhǎng)50 60m 南 北 行 向 選 用 直 徑5cm 的 鋼 管 做 成 弧 形 支 架 支 架 間 距 為2m 為 了 棚 體 牢 固 在 弧 形 支 架 的 兩 側(cè) 及 中 間 用4 排 直 徑3cm 的 鋼 管 做 縱 向 拉 梁 連 接 成 一 個(gè) 整 體 棚 膜 選 用0 08mm 聚 乙 烯 無(wú) 滴 膜 棚 膜 上 用8 號(hào) 鐵 絲 或 壓 膜 線 壓 緊 將 兩 端 固 定 在 地 錨 上 大 馬 牙 棗 定 植 株 行 距 為2m 3m 圖1 選 用 株 高1 5m 嫁 接 口 以 上10cm 處 粗2cm 無(wú) 病 蟲 危 害 和 機(jī) 械 傷 的 當(dāng) 年 生 嫁 接 苗 砧 木 為 金 絲 小 棗 圖1 大 馬 牙 棗 春 暖 式 大 棚 結(jié) 構(gòu) 2 棚 內(nèi) 環(huán) 境 調(diào) 控 2 1 棚 架 覆 膜 根 據(jù) 大 棚 的 寬 度 用 電 熨 斗 將 膜 粘 合 在 一 起 2 月 中 下 旬 至3 月 上 旬 選 擇 晴 朗 無(wú) 風(fēng) 的 天 氣 扣 棚 棚 膜 覆 蓋 于 棚 架 上 棚 膜 兩 頭 拉 到 地 面 后 再 留 出2m 用 直 徑3cm 的 鋼 管 卷 起 拉 緊 埋 于 地 下 兩 側(cè) 棚 膜 距 地 面 9 5 落 葉 果 樹 第52 卷 保 留80cm 在 下 面 圍 上1m 寬 的 裙 膜 當(dāng) 棚 內(nèi) 溫 度 過(guò) 高 時(shí) 解 下 裙 膜 進(jìn) 行 通 風(fēng) 降 溫 圖2 圖2 大 棚 內(nèi) 環(huán) 境 2 2 棚 內(nèi) 光 照 溫 濕 度 調(diào) 控 提 高 光 照 強(qiáng) 度 棚 內(nèi) 受 鋼 架 結(jié) 構(gòu) 薄 膜 內(nèi) 凝 結(jié) 水 珠 灰 塵 污 染 塑 料 膜 自 身 反 射 等 影 響 光 照 強(qiáng) 度 一 般 為 自 然 光 強(qiáng) 的60 70 棚 內(nèi) 光 照 不 良 會(huì) 導(dǎo) 致 棗 頭 節(jié) 間 細(xì) 長(zhǎng) 棗 吊 纖 細(xì) 葉 薄 且 小 花 芽 分 化 受 阻 花 而 不 實(shí) 應(yīng) 及 時(shí) 清 理 棚 膜 增 加 光 照 強(qiáng) 度 還 可 地 面 鋪 設(shè) 反 光 膜 提 高 反 射 光 的 利 用 率 溫 度 調(diào) 控 扣 棚 后 要 逐 漸 升 溫 不 能 升 溫 過(guò) 快 棚 內(nèi) 日 均 氣 溫 調(diào) 節(jié) 指 標(biāo) 萌 芽 期12 15 抽 枝 展 葉 期17 18 現(xiàn) 蕾 期19 開(kāi) 花 初 期20 盛 花 期22 25 坐 果 期25 幼 果 膨 大 期25 成 熟 期18 22 萌 芽 前 棚 內(nèi) 溫 度 白 天 保 持 在13 15 夜 間 3 以 上 2 到3 月 中 旬 后 隨 著 天 氣 轉(zhuǎn) 暖 棚 內(nèi) 溫 度 白 天 可 到25 30 夜 間 要 維 持 在5 以 上 3 月 下 旬 以 后 白 天 大 氣 溫 度 可 達(dá)35 48 最 高 溫 度 出 現(xiàn) 在11 13 時(shí) 容 易 發(fā) 生 高 溫 危 害 14 時(shí) 后 棚 溫 開(kāi) 始 下 降 管 理 上 一 定 要 注 意 此 時(shí) 段 的 溫 度 變 化 超 過(guò) 35 時(shí) 需 要 及 時(shí) 放 風(fēng) 降 溫 夜 間 保 持7 10 濕 度 調(diào) 節(jié) 扣 膜 后 到 萌 芽 期 空 氣 相 對(duì) 濕 度 保 持 70 80 花 期 保 持70 100 落 葉 后 越 冬 前 全 園 澆 水 扣 棚 后 若 不 過(guò) 分 干 旱 不 需 要 澆 水 濕 度 過(guò) 大 時(shí) 及 時(shí) 通 風(fēng) 換 氣 降 低 濕 度 若 棚 內(nèi) 相 對(duì) 濕 度 低 于40 時(shí) 進(jìn) 行 開(kāi) 溝 或 穴 澆 水 不 大 水 漫 灌 以 免 降 低 地 溫 影 響 棗 樹 根 系 的 生 長(zhǎng) 發(fā) 育 棚 膜 使 用1 年 后 受 陽(yáng) 光 的 暴 曬 出 現(xiàn) 老 化 現(xiàn) 象 棚 膜 上 會(huì) 沉 積 大 量 的 灰 塵 光 照 強(qiáng) 度 明 顯 降 低 直 接 影 響 棗 果 的 著 色 和 糖 分 積 累 一 般 每 年 更 換1 次 棚 膜 3 合 理 施 肥 施 足 基 肥 9 月 中 下 旬 采 用 放 射 狀 溝 施 基 肥 每 株 樹 施 入 充 分 腐 熟 的 優(yōu) 質(zhì) 牛 糞50kg 有 機(jī) 硅 水 溶 肥1 1 5kg 施 肥 后 澆 水 及 時(shí) 追 肥 生 理 落 果 后 果 實(shí) 膨 大 期 每 株 追 施 有 機(jī) 硅 功 能 肥1kg 促 進(jìn) 果 實(shí) 膨 大 膨 大 期 過(guò) 后 根 據(jù) 樹 勢(shì) 追 肥 樹 勢(shì) 旺 盛 者 不 追 肥 樹 勢(shì) 弱 者 每 株 追 施 0 5kg 鉀 鈣 肥 注 意 控 制 高 氮 肥 的 施 用 防 止 后 期 樹 勢(shì) 偏 旺 影 響 果 實(shí) 正 常 著 色 4 整 形 修 剪 棚 內(nèi) 栽 培 大 馬 牙 棗 適 宜 采 用 自 然 開(kāi) 心 形 樹 形 干 高50 60cm 全 樹 培 養(yǎng)3 4 個(gè) 主 枝 角 度 開(kāi) 張 每 個(gè) 主 枝 上 配 備2 個(gè) 側(cè) 枝 300 個(gè) 棗 股 全 樹1000 個(gè) 有 效 棗 股 保 持 樹 體 骨 干 層 次 分 明 通 風(fēng) 透 光 良 好 結(jié) 果 枝 組 均 勻 合 理 的 配 置 在 主 側(cè) 枝 上 圖3 圖3 大 馬 牙 棗 結(jié) 果 枝 組 修 剪 方 法 疏 枝 疏 除 細(xì) 弱 的 徒 長(zhǎng) 枝 并 生 枝 交 叉 枝 過(guò) 密 的 新 生 棗 頭 保 持 通 風(fēng) 透 光 回 0 6 第4 期 劉 國(guó) 利 等 大 馬 牙 棗 春 暖 式 大 棚 避 雨 栽 培 技 術(shù) 縮 結(jié) 果 多 年 后 下 垂 的 骨 干 枝 逐 年 縮 剪 到 生 命 力 強(qiáng) 的 棗 股 或 壯 枝 壯 芽 處 更 新 復(fù) 壯 抬 高 骨 干 枝 的 梢 角 保 持 健 壯 生 長(zhǎng) 拉 枝 培 養(yǎng) 的 骨 干 枝 拉 枝 開(kāi) 角 至 70 80 側(cè) 枝 和 輔 養(yǎng) 枝 開(kāi) 張 角 度80 90 將 骨 干 枝 上 直 立 生 長(zhǎng) 的 棗 頭 和 結(jié) 果 枝 組 拉 向 水 平 緩 和 生 長(zhǎng) 勢(shì) 提 高 結(jié) 果 能 力 避 免 破 壞 塑 料 薄 膜 抹 芽 摘 心 萌 芽 后 對(duì) 新 萌 發(fā) 的 不 作 為 骨 干 枝 延 長(zhǎng) 頭 生 長(zhǎng) 和 培 養(yǎng) 結(jié) 果 枝 組 的 棗 頭 基 部 保 留2 3 個(gè) 棗 吊 及 早 抹 芽 減 少 養(yǎng) 分 消 耗 促 使 保 留 的 棗 吊 增 加 結(jié) 果 部 位 對(duì) 骨 干 枝 側(cè) 枝 延 長(zhǎng) 頭 萌 發(fā) 的 棗 頭 保 留5 6 個(gè) 二 次 枝 摘 心 對(duì) 結(jié) 果 枝 組 上 的 新 生 棗 頭 根 據(jù) 生 長(zhǎng) 勢(shì) 以 及 空 間 大 小 保 留2 3 個(gè) 二 次 枝 進(jìn) 行 摘 心 在 環(huán) 剝 前 全 部 摘 完 5 提 高 坐 果 率 5 1 主 干 環(huán) 剝 5 月 上 旬 避 雨 栽 培 的 大 馬 牙 棗 進(jìn) 入 盛 花 期 3 當(dāng) 平 均 每 個(gè) 棗 吊 上 有5 8 朵 棗 花 開(kāi) 放 時(shí) 進(jìn) 行 環(huán) 剝 環(huán) 剝 部 位 根 據(jù) 樹 勢(shì) 的 強(qiáng) 弱 確 定 生 長(zhǎng) 旺 盛 的 樹 在 骨 干 枝 上 進(jìn) 行 生 長(zhǎng) 中 庸 的 樹 體 在 主 干 上 進(jìn) 行 在 主 干 上 環(huán) 剝 對(duì) 樹 體 的 抑 制 能 力 明 顯 低 于 骨 干 枝 環(huán) 剝 口 寬 度 0 8 1 1cm 旺 樹 宜 寬 中 庸 樹 宜 窄 注 意 環(huán) 剝 口 處 皮 暗 斑 螟 的 防 治 環(huán) 剝 后7 天 使 用25 的 滅 幼 脲3 號(hào)50 倍 液 涂 抹 環(huán) 剝 口 以 后 每7 天 涂 抹1 次 確 保 環(huán) 剝 口30 天 左 右 愈 合 5 2 噴 施 植 物 生 長(zhǎng) 調(diào) 節(jié) 劑 環(huán) 剝 后 全 樹 噴 施10 20mg kg 1g 制 劑 兌 水50 100kg 赤 霉 素 水 溶 液 促 進(jìn) 花 粉 發(fā) 芽 刺 激 柱 頭 膨 大 選 擇 上 午10 時(shí) 前 后 正 值 棗 花 完 全 開(kāi) 放 時(shí) 噴 施 徒 長(zhǎng) 樹 噴 施1000 倍 液PBO 抑 制 徒 長(zhǎng) 促 進(jìn) 坐 果 5 3 棚 內(nèi) 放 蜂 花 期 放 蜂 采 用 山 東 省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昆 蟲 研 究 所 的 熊 蜂 體 型 大 活 動(dòng) 能 力 強(qiáng) 花 粉 傳 播 均 勻 明 顯 提 高 坐 果 率 且 棗 果 飽 滿 6 提 高 棗 果 品 質(zhì) 控 制 產(chǎn) 量 保 持 樹 體 合 理 負(fù) 載 及 時(shí) 疏 果 生 理 落 果 期 過(guò) 后 進(jìn) 行 第1 次 疏 果 1 個(gè) 棗 吊 保 留2 個(gè) 幼 果 幼 果 第1 次 迅 速 膨 大 期 時(shí) 進(jìn) 行 第2 次 疏 果 疏 除 發(fā) 育 不 良 和 病 蟲 危 害 的 畸 形 果 2 個(gè) 棗 吊 保 留3 個(gè) 果 666 7m 2 產(chǎn) 量 控 制 在1000 1500kg 留 果 量 過(guò) 多 影 響 果 實(shí) 膨 大 和 成 熟 降 低 果 實(shí) 品 質(zhì) 7 病 蟲 害 防 治 7 1 病 害 防 治 葉 部 病 害 主 要 有 瘡 痂 病 煤 污 病 棗 銹 病 棚 內(nèi) 全 樹 葉 片 生 長(zhǎng) 到80 以 上 時(shí) 受 濕 度 影 響 容 易 發(fā) 生 細(xì) 菌 性 瘡 痂 病 和 煤 污 病 樹 上 樹 下 每 周 噴 施1 次 每 克 含 量2 億 個(gè) 光 合 細(xì) 菌500 倍 液 進(jìn) 行 預(yù) 防 果 實(shí) 病 害 主 要 有 青 斑 病 炭 疽 病 黑 斑 病 輪 紋 病 生 理 落 果 期 過(guò) 后 噴 施20 木 霉 菌800 倍 液 防 治 每15 天1 次 連 噴3 4 次 7 2 害 蟲 防 治 害 蟲 主 要 有 綠 盲 蝽 棗 步 曲 桃 小 食 心 蟲 棗 癭 蚊 紅 蜘 蛛 及 皮 暗 斑 螟 等 以 人 工 防 治 為 主 采 取 物 理 防 治 與 化 學(xué) 防 治 相 結(jié) 合 的 綜 合 防 治 措 施 人 工 防 治 結(jié) 合 樹 下 覆 蓋 地 膜 提 高 地 溫 阻 止 桃 小 食 心 蟲 棗 步 曲 越 冬 成 蟲 出 土 羽 化 樹 干 距 地 面50cm 處 涂 抺 粘 蟲 膠 阻 止 樹 下 土 壤 內(nèi) 的 越 冬 若 蟲 上 樹 危 害 棚 內(nèi) 懸 掛 粘 蟲 板 減 少 棗 癭 蚊 危 害 化 學(xué) 防 治 防 治 綠 盲 蝽 棗 癭 蚊 用 印 楝 素 乳 油1000 倍 液 防 治 棗 粘 蟲 棗 步 曲 桃 小 食 心 蟲 等 鱗 翅 目 害 蟲 用25 滅 幼 脲 3 號(hào) 懸 乳 劑800 倍 液 防 治 紅 蜘 蛛 用1 阿 維 菌 素 2000 倍 液 4 防 治 皮 暗 斑 螟 在 環(huán) 剝 后1 周 進(jìn) 行 施 用25 滅 幼 脲 懸 乳 劑300 倍 噴 布 環(huán) 剝 刀 口 處 每7 10 天 噴1 次 直 至 環(huán) 剝 口 充 分 愈 合 8 適 時(shí) 采 收 7 月 中 旬 避 雨 栽 培 大 馬 牙 棗 果 實(shí) 進(jìn) 入 脆 熟 期 7 月 下 旬 開(kāi) 始 著 色 即 可 采 摘 上 市 比 露 地 栽 培 的 果 實(shí) 提 早10 15 天 成 熟 當(dāng) 著 色 指 數(shù) 達(dá) 到20 30 時(shí) 分 期 采 收 供 應(yīng) 市 場(chǎng) 參 考 文 獻(xiàn) 1 張 娟 塑 料 大 棚 冬 棗 栽 培 技 術(shù) J 吉 林 農(nóng) 業(yè) 2010 6 109 2 王 奎 武 春 暖 式 大 棚 冬 棗 栽 培 技 術(shù) J 農(nóng) 業(yè) 知 識(shí) 2010 42 12 13 3 宋 建 華 大 棚 冬 棗 開(kāi) 花 坐 果 期 的 管 理 技 術(shù) J 落 葉 果 樹 2015 47 6 48 49 4 張 玉 芳 高 杰 李 丹 丹 金 絲 小 棗 病 蟲 無(wú) 公 害 防 治 技 術(shù) J 河 北 果 樹 2017 1 53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