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黑’葡萄高效栽培技術(shù).pdf
夏黑 葡萄原產(chǎn)日本 屬歐美雜交種 2015年由山 東平度大澤山引入濟南泉城農(nóng)業(yè)公園試種 該品種表 現(xiàn)良好 果實品質(zhì)優(yōu)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達 21 有 較濃郁的草莓香味 果穗緊湊整齊 圓柱形或圓錐形 果粒大小均勻 易豐產(chǎn) 耐貯運 成熟后掛樹 60d 不掉 粒 不轉(zhuǎn)色 是一個綜合性狀優(yōu)良的早熟葡萄品種 1 試栽概況 濟南泉城農(nóng)業(yè)公園位于長清區(qū)與濟南市區(qū)交界地 帶 當(dāng)?shù)貙儆谂瘻貛О霛駶櫦撅L(fēng)氣候 年平均溫度 13 8 降水量 685 mm 日照時數(shù) 1 870 9 h 無霜期 178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排灌條件良好 2015年春 季引進 夏黑 二年生苗木 主干粗 1cm 在泉城農(nóng)業(yè)公 園栽植面積 5hm 2 2018年主干粗度達到 2 8cm 主蔓 粗度 1 1cm 2016 2019 年每 666 7 2 產(chǎn)量分別為 750 1 800 1 800 1 900 kg 產(chǎn)值分別為 12 000 25 200 25200 19000 元 2 主要性狀 果穗整齊 圓錐形 緊湊 單穗重 500 700g 最大 1200g 果粒近圓形 大小均勻 平均單粒重 5 5g 最大 10g 左右 果皮厚 成熟時藍黑至紫黑色 覆有一層厚 厚的果粉 果肉硬脆 果汁淡紅色 味甘甜 草莓香味濃 郁 無核 可食率高達 100 耐貯性良好 生長勢較強 3年生葡萄主干粗 2 8 cm 主蔓粗 1 1cm 芽眼萌發(fā)率在 85 成枝力強 新梢直立生長 冬芽大而飽滿 自花結(jié)實 在山東濟南 4月 4日萌芽 4月 9 日開始展葉 5 月上旬開花 5月下旬果實開始膨大 7月中旬果實成 熟 成熟后掛樹 60 不掉粒 不轉(zhuǎn)色 由于 夏黑 果皮厚 故抗逆性強 霜霉病 黑痘病 白腐病 灰霉 病 炭疽 病 等 發(fā)病 較輕 3 栽培技術(shù)要點 3 1 科學(xué)建園 山區(qū) 普遍土壤土 層 較薄 保 水 保肥能力差 因此建 園 前要進行全 園 深翻改良 栽植 株行距 1 5m 3 0m 栽 植 前挖 好 定 植 溝 在 溝底和溝兩側(cè)壁鋪墊塑料布 然后 回填 30cm 左右的 作 物 秸稈 再用 與腐熟有 機肥混 勻的 土壤填 平 每 666 7m 2 施 腐熟有 機肥 1000 1500kg 灌 水 沉 實 然后起壟 壟 高 20cm 左右 栽植 前苗木用多 菌靈 300 500倍液 整 株浸泡 12h 定 植 后立即澆透 水 覆 蓋 黑色地 膜保墑 提 高成 活率 3 2 架式 該品種樹勢 較 強 新梢生長 旺盛 頂端 優(yōu)勢 明顯 為 調(diào)節(jié) 果實成熟期 趨 于一 致 果 粒 大小 均 勻 宜采用架 式 栽 培 生產(chǎn)上 常用 的優(yōu) 良架式 有水平 棚架 T 形 架 籬 架等 采取 的樹形有 扇 形 水平形 龍 干形 V 形 H 形水平葉 幕等 這次 引種栽 培采用多 主 蔓扇 形整枝 幼 苗定 植 后留三 四個芽 短截 選留 3個新梢 作 主 蔓 當(dāng)主 蔓 長至 150cm 時 摘心控 長 促進 枝 蔓增 粗 冬 季修剪 時 對 中 部 主 蔓留五六 個芽 短截 對兩側(cè) 主 蔓留 8 10個 芽 短截 第 2年 分 次抹除副 芽 及瘦弱 主芽 每 個主 蔓 上 選留 二 三 個 結(jié) 果 母蔓 注意 長 短結(jié) 合 及 時 更 新 3 3 新梢和副梢管理 夏黑 葡萄新梢生長 旺盛 萌 芽至果實 膨 大期 之 前 新梢 和副 梢一直 持續(xù)旺盛 生長 栽 培管理繁瑣 用 工較多 副 梢生長 快 因此 應(yīng)加 強新梢 和副 梢 管理 為實現(xiàn) 節(jié) 本 增效 可采用噴施烯效唑延緩 新梢 和副 梢 萌 發(fā) 及 生長 使用 時期為 開花前 1周 坐 果期 和 果實 膨 大期 各噴施 1次 濃度 200mg kg 3 4 花果管理 3 4 1 花穗修整 夏黑 葡萄 可采用留 穗 尖 整形 一 般 在 開花前 7d 34 20年 1月 20 1 北方 果樹 DOI 10 16376 ki bfgs 2020 01 013 中圖分類號 S663 1 文獻標(biāo)識碼 B 文章編號 20 1 34 2 夏黑 葡萄高效栽培技術(shù) 朱學(xué)亮 1 賈 麗 2 1 山東省濟南市林果技術(shù)推廣站 濟南 250099 2 山東省齊河縣行政審批服務(wù)局 山東 齊河 251100 收稿 日期 2019 11 27 作者簡介 朱學(xué)亮 1983 男 山東 鄒 平 人 碩士 工程師 從事林 果栽 培及技術(shù)推廣工作 電子信箱 zxl 104 進 行 保留 3 5 4 5cm 的花序尖 疏除全部副穗 肩部 分穗及上部花蕾 留穗尖整形的時間很重要 過晚影響 花穗拉長 造成果粒生長空間不足而擠壓變形且降低 產(chǎn)量 與傳統(tǒng) 掐穗尖 去副穗 的整形方法相比 留穗 尖整形不僅穗軸長 穗形美觀 保持規(guī)則的圓錐形 松 緊適度 大小適中 還大幅降低工作量 3 4 2 疏果粒 合理負載 控制產(chǎn)量 及時疏除病果粒 小果粒和 畸形果粒 使每穗葡萄保持 60 80粒 平均果粒重 6 7g 平均穗重 420 560g 每 666 7 2 產(chǎn)量控制在 2000kg 以內(nèi) 以提高優(yōu)質(zhì)果和高檔果率 3 4 3 果粒膨大處理 自然狀態(tài)下 夏黑 葡萄的果穗 果粒均比較小 單 粒重 3 0g 左右 不能滿足商品要求 必須合理慎重使 用激素 適時適度處理果粒 促其膨大 第 1 次處理在 末花期 采用赤霉素 25mg kg 浸蘸花序 可顯著提高坐 果率 第 1 次處理后 2 周 用赤霉素 50mg kg 浸蘸果 穗 10d 后用吡效隆 5mg kg 再次浸蘸果穗 果粒膨大 率為 150 200 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要慎用 切不可隨 意增加使用次數(shù)和濃度 否則引起果實品質(zhì)下降和果 穗脫粒 3 5 肥水管理 3 5 1 抓關(guān)鍵期 在關(guān)鍵時期 根據(jù)肥水需求規(guī)律 開花前肥水供應(yīng) 要充足 使新梢梢尖保持彎曲生長 坐果期適度水分脅 迫 促使較小果粒萎蔫脫落 幼果發(fā)育期加強氮肥和水 分供應(yīng) 使新梢梢尖直立生長 轉(zhuǎn)色至果實成熟期加強 磷鉀肥供應(yīng) 并適度控水 提高果實糖度 3 5 2 適時葉面施肥 葉面噴施氨基酸類肥料 吸收好 見效快 該品種 展 4片 葉至開花前 10d 每 7d 噴施 1 次 促進 營養(yǎng) 生 長 開花前 二三天 再噴施 1 次氨基酸 硼 提高坐果率 坐果后至果實開 始著 色 每 15d 噴施 1 次氨基酸 鈣 葉 面肥 提高果實 硬 度 果粒開 始著 色后每 15d 噴施 1 次 氨基酸鉀葉面肥 提高果實糖度 3 5 3 富硒處理 山東省絕 大 部 分 地 方 都缺硒 有條件 的應(yīng)進行 富 硒 處理 具體操 作 是 套袋 前每 7d 噴施 1 次氨基酸 硒 葉面肥 套袋 后每 10d 噴施 1 次 摘袋 后每 5d 噴施 1 次 共 噴 9 10 次 可顯著提高 硒含 量 增加果實的 潔 美 度 3 6 病蟲害防治 堅 持 預(yù)防 為 主 綜 合 防治 的植保方 針 堅 持 做到 抓早 抓少 抓住 病 蟲害防治 的關(guān)鍵時期進行統(tǒng) 防 統(tǒng) 治 推廣農(nóng)藥減 量 技術(shù) 和 農(nóng) 作物病 蟲害綠 色 防 控 技 術(shù) 綜 合 運 用 農(nóng)業(yè) 生物 物理 防治措 施 大 力推廣殺蟲 燈 誘蟲板等 理 化誘 控 技術(shù) 重 視礦 物 源農(nóng)藥 的使用 加強 石硫 合劑 波爾多液 保 護 劑和 治療 劑的 交替 使 用 防止 產(chǎn)生 抗藥性 3 7 適時采收 該品種 易著 色 上色快 很 多 果 農(nóng) 為 搶占先機 過 早采 收 則影響葡萄的品質(zhì)和種植效 益 采 收過晚 易 造成 灰塵 雨 水 污染 果面 還 容易 發(fā)生 鳥害 及病 蟲危 害 影響葡萄的 銷售 因此 應(yīng) 做到 適時 采 收 即當(dāng) 葡萄 果 皮呈現(xiàn)藍 黑色 可 溶性固 形物 含 量在 18 以上時及 時 采 收 及時 銷售 2020 1 35 朱學(xué)亮等 夏黑 葡萄高效 栽培技術(shù) 春華 杏是 以 金太陽 為 母本 紅荷包 為 父本 雜交選 育的 極早 熟新品種 2018 年 11 月通 過 山東省林 木 品種 審定委員會審定 并 命名 1 品種特征特性 植 株 生長 勢 強 樹姿 開 張 成 枝 能 力 29 平均單果 質(zhì)量 59 6 g 卵 圓形 對稱 縱徑 5 57 cm 側(cè)徑 4 79 cm 橫徑 4 56 cm 縫 合 線淺 梗洼淺 果 頂 尖圓 有 尖 果 皮 有絨毛 果實 底 色 黃 著紅 色 斑點 片 狀 著 色面 積 小 果 肉黃 色 質(zhì) 地細膩 纖維少 汁液少 可 溶性固 形物 含 量 12 5 離核 果實 軟 香氣 濃 果 核卵 圓形 核仁苦 核仁 0 66 g 核仁 80 飽 滿 在 山東省泰安試驗 基 地 5月 15 日 左右果實成熟 果實發(fā)育期 約 55 d 2 栽培技術(shù)要點 適合 山東省 中 南部 及相 似氣候條件地區(qū)栽培 露 地栽培 株 行 距 1 0 2 5 m 3 0 4 5m 幼 樹 以 培養(yǎng)樹 形 為 主 枝條 生長快 易 下 垂 注 意 摘心 及時疏除下 垂枝 和過 密枝 對背 上直立 旺 長新梢及時疏除 或扭枝 改善 通風(fēng)透光條件 坐果較 多 時 注 意疏果 每 年或者隔年 施 有機 肥 發(fā) 芽 前和果實膨大期 注 意 灌溉 7年 生高 接 樹 在 株 行 距 1 0 m 3 0 m 高 密栽 植 模式 下 產(chǎn)量 達 23 512 5 kg hm 2 作者 苑春俊等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 山東 泰安 271000 摘自 園藝學(xué)報 2019 S2 極早熟杏新品種 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