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青枯病的發(fā)病癥狀及防治措施.pdf
SHANGHAIVEGETABLES 上 海 蔬 菜 摘 要 : 本 文 主 要 介 紹 了 茄 子 青 枯 病 的 發(fā) 病 癥 狀 、 發(fā) 生 特 點 及 綜 合 防 治 措 施 。 關 鍵 詞 : 茄 子 青 枯 病 ; 發(fā) 病 癥 狀 ; 防 治 措 施 中 圖 分 類 號 :S436.411 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全國各地發(fā)生普遍,茄子發(fā)病后可造成大面積減產減收?,F(xiàn)將茄子青枯病 的發(fā)病癥狀及綜合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1 發(fā) 病 癥 狀 發(fā)病初期茄子個別枝條的葉片或1張葉片的局部出現(xiàn)萎垂,后癥狀逐漸擴展到整株枝條上,發(fā)病輕的植 株白天萎蔫,日落后恢復正常。發(fā)病葉片初呈淡綠色,后變褐焦枯,病葉脫落或殘留在枝條上;發(fā)病枝條髓 部大多腐爛空心,維管束呈黃色或褐色,髓部和皮層組織也變色,用手擠壓病莖的橫切面有乳白色粘液滲 出;病果表面正常,內部變褐色,后期病果呈水浸狀,易脫落。 2 發(fā) 病 特 點 茄子青枯病為細菌性病害,病菌主要附著在病株殘體上在土中越冬,發(fā)病條件適宜時病菌從植株根部 或莖基部的傷口侵入。病田土壤、病株殘體、帶菌肥料、多年生雜草都能帶菌傳病,病菌主要隨雨水、流水傳 播。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條件有利于茄子青枯病的發(fā)生,土溫20左右時為發(fā)病高峰期。雨后轉晴、氣溫急劇 上升,茄子青枯病嚴重發(fā)生,連作、微酸性土壤田塊發(fā)病重。茄子青枯病傳播蔓延速度快,尤其是大雨或雷 陣雨后天氣驟晴時發(fā)生更快更重。 3 防 治 措 施 3 . 1 農 業(yè) 防 治 3.1.1 合 理 輪 作 , 土 壤 消 毒 青枯病可危害多種茄科作物,前作應避免番茄、茄子和辣椒等作物;在發(fā)病較重的田塊種植茄子,盡量 與瓜類或禾本科作物輪作,4年以上不宜與茄科、豆科作物重茬。選擇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塊,及時進行土 壤消毒,土表撒施碳酸氫銨,并噴施新高脂膜保護肥效,隨即覆蓋薄膜;青枯病菌可隨水流傳播,應筑高壟窄 畦,開好排水溝,及時排水;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降低田間濕度。 3.1.2 培 育 壯 苗 選用抗青枯病茄子品種,每kg種子用惡霉靈原藥0.51g拌種消毒;用新高脂膜拌種可驅避地下病蟲, 隔離病毒,提高種子發(fā)芽率。選擇前茬未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用無病土育苗,播種前苗床噴灑50%多菌靈 1000倍液;苗期噴施天達-2116壯苗專用型600倍液,提高植株抗性,或用惡霉靈6000倍液或25%青枯靈可 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移栽前1d,噴灑70%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防病。采用嫁接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1.3 加 強 田 間 管 理 施用充分腐熟有機肥作基肥,平衡追施氮磷鉀混合肥,適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植株主梢旺長,促進花 芽分化);及時中耕培土,促進茄子根系生長;及時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應在茄子青枯病發(fā)生前完成整 植 物 保 護 茄 子 青 枯 病 的 發(fā) 病 癥 狀 及 防 治 措 施 柴 海 燕 ( 山 東 省 東 平 縣 接 山 鎮(zhèn) 瓜 菜 銷 售 服 務 站 , 山 東 東 平271500 ) ( 下 轉 P 6 8 ) 2018 (3 ) :62 ,68 - -62 SHANGHAIVEGETABLES 上 海 蔬 菜 土壤肥力級標準(2030g/kg);土壤中全鹽量顯著降低,養(yǎng)殖蚯蚓前土壤中全鹽量接近臨界指標,而養(yǎng)殖 蚯蚓后土壤中全鹽量為1.57g/kg,較養(yǎng)殖前降低了21.89%;養(yǎng)殖蚯蚓后土壤中水解性氮、有效磷以及速效鉀 含量均高于養(yǎng)殖前,但差異不顯著;養(yǎng)殖蚯蚓后土壤pH值略有增加,增幅為0.9%。由此可見,養(yǎng)殖蚯蚓可有 效改善設施菜田土壤的化學性狀,降低土壤中的全鹽量,提高土壤有機質以及氮、磷、鉀的含量。 表 2 各 處 理 大 棚 土 壤 的 化 學 性 狀 處 理 養(yǎng) 殖 蚯 蚓 后 養(yǎng) 殖 蚯 蚓 前 (ck ) pH 值 7.71a 7.64a 有 機 質 含 量 /gkg -1 21.9a 16.3b 水 解 性 氮 含 量 /mgkg -1 401.0a 393.67a 有 效 磷 含 量 /mgkg -1 249.0a 234.33a 速 效 鉀 含 量 /mgkg -1 996.0a 988.67a 全 鹽 量 /gkg -1 1.57b 2.01a 3 小 結 試驗結果表明,在設施大棚內養(yǎng)殖蚯蚓后,提高了大棚土壤的孔隙度,降低了土壤容重,提高了有機質、 水解性氮、有機磷和速效鉀的含量,降低了含鹽量,提高了土壤pH值。用養(yǎng)殖蚯蚓來修復大棚土壤具有經 濟、安全、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點,具有很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參 考 文 獻 1 金亞波,韋建玉,屈冉.蚯蚓與微生物、土壤重金屬及植物的關系J.土壤通報,2009,40(2):439445. 2 張衛(wèi)信,陳迪馬,趙燦燦.蚯蚓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作用J.生物多樣性,2007,15(2):142153. 3 賀淹才.蚯蚓對改良土壤和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4(6):4244. 4 顧訓明,薛進軍,崔芳.養(yǎng)殖蚯蚓對芒果園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J.福建果樹,2007(2):2425. 5 李建勇,高文.設施菜田蚯蚓養(yǎng)殖技術J.上海農業(yè)科技,2017(5):8283. 3 . 4 藥 劑 防 治 發(fā)病初期可選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 濕性粉劑400倍液、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 微顆粒劑6008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710d噴1次,連噴35次。 ( 上 接 P 6 1 ) 枝、松土、追肥等工作,發(fā)病后不可進行松土鋤草,只能用手拔除雜草,以免損傷茄子根系。 3 . 2 化 學 防 治 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病果后噴藥(若噴后下雨,雨后應補噴),可采取灌根與噴霧相結合。可選用72% 農用鏈霉素3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30%DT6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倍液、農抗401殺 菌劑500倍液等灌根防治,苗期每次每株灌藥液0.5L,成株期每次每株灌藥液1.0L,隔510d灌1次,連灌 35次;也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 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噴霧防治,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 上 接 P 6 2 ) 2018 (3 ) :68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