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溫室蔬菜苗期病害的識別與防治.pdf
2018 年第 1 期 ( 下半月 ) Nong Min Zhi Fu Zhi You 農民致富之友 85 科研農業(yè)科學 淺談溫室蔬菜苗期病害的識別與防治 赫偉玲 溫室蔬菜可以人為地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調整蔬菜生產 季節(jié),調節(jié)市場需求,促進蔬菜優(yōu)質高產,是增加農民收入 的有效手段之一。溫室蔬菜要按預期的時間獲得優(yōu)質高產,保 證苗期正常生長不受各種病害侵染非常重要,但是每茬蔬菜在 育苗、定植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不少問題尤其是會出現(xiàn)一些病 害,造成幼苗死亡,嚴重的甚至會全棚拔掉,這樣不僅浪費了 種苗錢,還耽誤了時間,給菜農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只 有及早預防蔬菜苗期的各種病害,才能獲得蔬菜的高產高效。 蔬菜苗期出現(xiàn)問題主要是環(huán)境條件不適宜、溫室內病原指 數(shù)高、管理措施不當?shù)仍蛟斐傻摹?1 蔬菜苗期病害癥狀、發(fā)病規(guī)律及應急防治措施 蔬菜苗期容易發(fā)生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 病、莖基腐病、疫病、根腐病、病毒病等,管理措施不當容易 引起漚根、肥害、藥害等非侵染性(生理性)病害,有些病害 的發(fā)生癥狀有相似之處,菜農較難區(qū)分,所以有時不能對癥用 藥,耽誤防病的最佳時期,造成病害的大面積發(fā)生。菜農只有 弄清每種病害發(fā)生時的癥狀特點和發(fā)病規(guī)律,才能做到提前預 防、對癥用藥。 1.1 猝倒病癥狀:猝倒病是瓜類、茄果類、豆科、十字花 科等多種蔬菜苗期的常發(fā)病害之一,在播種后到幼苗期均可發(fā) 病,在兩片子葉前發(fā)病最多。菜農俗稱“卡脖子病”,是蔬菜 整個栽培過程中最早發(fā)生的一種病害,在播種后出苗前病菌侵 染能造成爛種和爛芽,使苗床出苗不齊或缺苗;幼苗期發(fā)病, 開始時胚莖基部或中部呈水漬狀,像開水燙過似的,后變褐縊 縮,子葉未凋萎,幼苗就倒折,嚴重時出現(xiàn)大片幼苗倒伏的現(xiàn) 象,發(fā)病速度極快,濕度大時發(fā)病部位產生少量白色霉層,即 病菌的菌絲體。 該病是由藻物界卵菌門中的瓜果腐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發(fā)病規(guī)律:病菌以菌絲體和卵孢子在病殘體、土壤中越 冬,只要條件適宜猝倒病全年都有發(fā)生,病菌在田間主要通過 水流、農事操作等傳播、蔓延,病菌侵染后在皮層薄壁細胞中 擴展,以后在病部產生孢子囊,進行再侵染,最后在病組織內 產生卵孢子越冬。苗床土壤、基質濕度大,幼苗生長弱,高 溫、高濕及忽冷忽熱的天氣最利于發(fā)??;播種量大、光照不 足、幼苗徒長等情況也都會加重病害的發(fā)生流行。 應急防治措施:發(fā)病初期在拔除病苗的同時,用50%克菌 丹(美派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普 力克)800倍液等噴藥、灌根,5天左右一次,連續(xù)噴藥、灌根 23次即可控制病害的發(fā)展。 1.2 立枯?。河酌缂按竺缇墒芎?,多是零星發(fā)病,發(fā) 病初期在幼苗莖基部或根莖部產生橢圓或不規(guī)則形的暗褐色病 斑,后病斑逐漸擴大凹陷,繞莖一周后病部萎縮干枯,最后幼 苗葉片萎蔫枯死,枯死苗多立而不倒伏,故稱立枯病,這點區(qū) 別于猝倒病。濕度大時可看到淺褐色蛛絲網狀的菌絲,該病比 猝倒病發(fā)病要晚,一般在出苗后經過一段時間生長或移栽后發(fā) 生,發(fā)病速度較慢。 該病是由真菌界半知菌類中的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真菌 病害。 病菌以菌核或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病殘體分解 后,病菌還可以在土中腐生存活23年。條件適宜時,病菌菌 絲可直接侵染幼苗,引起發(fā)病。病菌通過水流、農具、帶菌糞 肥等進行傳播,高溫高濕的條件利于此病的發(fā)生蔓延。 應急防治措施:及時拔除病苗,用50%克菌丹(美派安) 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7%硫酸銅鈣(多寧)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或15%惡霉靈水劑1500倍液等噴藥、灌根,57天一 次,連續(xù)用藥23次。 1.3 莖基腐病:主要危害大苗或定植后的苗子的莖基部或 地下側根,是近幾年來溫室蔬菜定植后的主要病害之一,發(fā)病 時莖基部呈暗褐色或淺褐色,后繞莖基或根莖擴展,致皮層腐 爛,初期地上部葉片變黃、萎蔫,嚴重時整株枯死,濕度大時 可見病斑上有白色霉層,病部表面還能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 菌核。 該病是由真菌界半知菌類中的立枯絲核菌引起的真菌 病害。 病菌以菌絲體和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腐生性 強,可在土中生存23年,幼苗定植過深、施用未腐熟的有機 肥、大水漫灌且遇到地溫過高等易引起此病的發(fā)生蔓延。 應急防治措施:及時拔除病苗并劃鋤土壤,同時用50%克 菌丹(美派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7%硫酸銅鈣(多寧)可 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或15%惡霉靈水劑1500倍液+70%甲基 托布津800倍液等灌根,57天一次,連續(xù)用藥23次。 1.4 疫病:是瓜類、茄果類等蔬菜的常見病害,危害嚴 重,在苗期主要危害莖基部,發(fā)病時近地面莖桿上出現(xiàn)黑褐色 病斑,并向上、下擴展,向上時可擴展到下部分枝的枝節(jié)處, 向下擴展到根部,濕度大時病部像開水燙過一樣,且在發(fā)病部 位產生稀疏的白色霉層。 該病是由藻物界卵菌門中的疫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殘體和土壤中越冬,溫度變化異常、濕 度大、通風透光不良等,易造成病害的發(fā)生流行。 應急防治措施:及時拔除病苗,選用50%克菌丹(美派 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7%硫酸銅鈣(多寧)可濕性粉劑 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普力克)800倍液,或70%烯 酰嗎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噴藥防治,57天一次,連續(xù)用 藥23次。 1.5 根腐?。河捎谝鸶〉牟≡卸喾N,所以根 腐病就有多種,但常見的有疫霉根腐、鐮孢菌根腐、腐霉根腐 等,主要危害主根或毛細根,根系變褐腐爛,皮層被破壞,造 成下部葉片先變黃早落,甚至枯死,嚴重時全株枯死。 病菌可在土壤中長期存活,借流水、農具、種子等進行傳 播。土壤高濕極易誘發(fā)此病。幼苗子葉中養(yǎng)分快耗盡而新根尚 未扎實之前,抗病力最弱,易受根腐病病菌的侵染。 應急防治措施:及時拔除病苗,并劃鋤土壤、控制澆水, 可選用50%克菌丹(美派安)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7%硫酸銅 鈣(多寧)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5%惡霉靈水劑1500倍液 +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灌根,灌根時可加入生根壯苗劑, 每株灌藥液150200克,57天一次,連續(xù)用藥23次。 (作者單位:161600黑龍江省克山縣農業(yè)技術推廣 中心駐雙河鄉(xiāng)農業(yè)技術推廣指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