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岡縣37-74尖椒棚室栽培技術(shù).pdf
園 藝 學(xué) 現(xiàn) 代 農(nóng) 業(yè) 科 技 2018 年 第14 期 近 年 來, 隨 著 尖 椒 市 場 效 益 增 高, 棚 室 種 植 面 積 逐 年 加 大, 而 大 部 分 種 植 戶 對 棚 室 尖 椒 栽 培 技 術(shù) 掌 握 不 全 面, 導(dǎo) 致 種 植 問 題 層 出 不 窮, 阻 礙 尖 椒 產(chǎn) 業(yè) 的 發(fā) 展。 現(xiàn) 就 大 棚37-74 尖 椒 主 要 栽 培 技 術(shù) 進(jìn) 行 闡 述, 以 供 參 考。 1 棚 室 選 擇 37-74 尖 椒 生 長 勢 較 強(qiáng), 為 了 在 栽 培 中 尋 求 更 高 的 產(chǎn) 量, 應(yīng) 選 擇23 年 內(nèi) 未 種 過 茄 科 作 物、 有 機(jī) 質(zhì) 豐 富 的 高 崗 棚 室 進(jìn) 行 栽 培。 2 育 苗 青 岡 縣 早 春 棚 室37-74 尖 椒 定 植 期 一 般 在4 月22 日 左 右, 所 需 苗 齡 一 般 在90d 左 右。 因 此, 育 苗 時 間 確 定 在 1 月 中 旬。 在 溫 室 內(nèi) 搭 建 高30cm、 寬120cm 的 苗 床, 床 面 鋪 810cm 厚 的 營 養(yǎng) 土, 上 方 搭 高50cm 小 拱 棚。 2 . 1 壯 苗 標(biāo) 準(zhǔn) 37-74 尖 椒 定 植 時 株 高20cm 左 右、 莖 粗0.4cm 以 上、 葉 色 深 綠 且 葉 片 完 好、 無 病 蟲 害、 根 系 發(fā) 達(dá)、 須 根 多、70% 以 上 門 椒 現(xiàn) 蕾。 2 . 2 配 制 營 養(yǎng) 土 選23 年 內(nèi) 未 種 過 茄 科 作 物、 未 施 用 長 效 除 草 劑 的 優(yōu) 質(zhì) 大 田 土, 與 充 分 腐 熟 的 農(nóng) 家 肥 和 細(xì) 碎 爐 渣 按 照 體 積 比 631 的 比 例 進(jìn) 行 混 合 過 篩, 過 篩 后 摻 入 過 磷 酸 鈣1500g/m 3 、 60% 菌 蟲 雙 殺 土 壤 處 理 劑20g/m 3 , 混 合 均 勻, 然 后 鋪 于 苗 床 和 裝 入 分 苗 所 需 的10cm10cm 營 養(yǎng) 缽 內(nèi), 苗 床 澆 透 底 水, 進(jìn) 入 待 播 狀 態(tài) 1 。 2 . 3 種 子 處 理 將 種 子 放 入50 的 溫 水 中, 一 邊 放 種 一 邊 攪 拌, 待 水 溫 降 至30 時 停 止 攪 拌, 再 浸 種45h 后 撈 出, 用 紗 布 包 好 放 在25 恒 溫 箱 內(nèi) 催 芽,80% 種 子 露 白 即 可 播 種。 2 . 4 播 種 將 催 芽 種 子 均 勻 撒 播 在 育 苗 床 上, 苗 床 播 種 量1520g/m 2 , 播 后 覆0.51.0cm 厚 的 細(xì) 土, 然 后 覆 蓋 地 膜 扣 好 拱 棚, 同 時 采 用 加 溫 設(shè) 施 對 棚 室 進(jìn) 行 輔 助 加 溫, 使 小 拱 棚 內(nèi) 晝 夜 溫 度 分 別 保 持 在2830、2022, 促 進(jìn) 出 苗。 2 . 5 苗 期 管 理 一 是 溫 度 管 理。 苗 齊 后 為 防 止 徒 長, 應(yīng) 及 時 進(jìn) 行 降 溫 管 理, 使 小 拱 棚 內(nèi) 晝 夜 溫 度 分 別 保 持 在2527、1718, 分 苗 前 晝 夜 溫 度 分 別 保 持 在2225、1517。 二 是 濕 度 管 理。 發(fā) 現(xiàn) 有65% 以 上 秧 苗 出 土 要 及 時 撤 去 地 膜, 在 陽 光 充 足 的 中 午 將 拱 棚 南 側(cè) 掀 開12h, 進(jìn) 行 通 風(fēng) 降 濕, 如 苗 床 濕 度 過 大, 可 在 苗 床 表 面 撒0.30.5cm 厚 的 過 篩 細(xì) 土 進(jìn) 行 降 濕。 分 苗 后 及 時 增 溫 促 進(jìn) 緩 苗, 晝 夜 溫 度 分 別 保 持 在28 30、2022; 緩 苗 后 可 適 當(dāng) 通 風(fēng), 晝 夜 溫 度 分 別 保 持 在22 25、1518; 定 植 前710d 加 大 通 風(fēng) 量, 并 逐 漸 撤 去 拱 棚 覆 蓋 物, 使 秧 苗 適 應(yīng) 棚 內(nèi) 溫 度。 定 植 前1015d, 用0.2% 尿 素 溶 液+0.3% 磷 酸 二 氫 鉀 溶 液 噴 施1 次, 增 加 植 株 抗 逆 性; 定 植 前23d, 采 用72.2% 普 力 克 水 劑1000 倍 液, 或2.5% 適 樂 時2000 倍 液 噴 施, 控 制 病 菌 傳 播, 保 證 無 菌 苗 入 棚。 3 整 地 定 植 結(jié) 合 整 地, 施 充 分 腐 熟 的 牛 糞225m 3 /hm 2 , 進(jìn) 行 第1 次 旋 地, 深 度2025cm, 旋 地 后 悶 棚1520d, 開 棚 放 氣, 然 后 棚 室 撒 施51% 三 元 復(fù) 合 肥(17-17-17)225300kg/hm 2 + 中 微 量 元 素 肥 料120150kg/hm 2 , 進(jìn) 行 二 次 旋 地, 整 地 后 起110cm 大 壟, 高15cm, 然 后 鋪 設(shè) 滴 灌 設(shè) 施、 覆 膜 增 溫, 準(zhǔn) 備 定 植。 合 植 密 植 是 取 得 高 產(chǎn) 的 重 要 因 素,37-74 尖 椒 采 用 110cm 大 壟 單 行 栽 培, 株 距23cm, 保 苗 量3.9 萬 株/hm 2 左 右。 定 植 前57d, 將 滴 灌 設(shè) 備 打 開, 壟 上 土 壤 濕 潤 程 度 深 達(dá)1520cm, 然 后 按 照 營 養(yǎng) 缽 的 尺 寸 進(jìn) 行 開 穴, 將 椒 苗 除 去 營 養(yǎng) 缽 放 入 穴 內(nèi), 每 穴1 株, 最 后 澆 定 植 水, 待 水 完 全 下 滲 后 用 細(xì) 濕 土 封 嚴(yán) 定 植 穴。 4 田 間 管 理 4 . 1 溫 度 管 理 定 植 后 增 溫 促 進(jìn) 緩 苗, 溫 度 保 持 在 白 天3032, 夜 間 1820; 緩 苗 后 降 溫 蹲 苗, 晝 夜 溫 度 分 別 保 持 在2527、 1315; 果 實(shí) 膨 大 期 增 溫 促 果, 晝 夜 溫 度 分 別 保 持 在30 33、1315 2-3 。 4 . 2 肥 分 管 理 定 植 后35d 澆1 次 緩 水, 濕 度 保 持 在70%80% 之 間; 緩 苗 后 要 控 制 水 分 供 給, 濕 度 保 持 在50%60% 之 間; 果 實(shí) 長 至15cm 前, 根 據(jù) 土 壤 墑 情 進(jìn) 行 澆 水, 但 不 沖 肥; 果 實(shí) 長 至1520cm 后, 結(jié) 合 澆 水 沖 施 水 溶 性 肥 料(20-20-20)60 75kg/hm 2 , 以 后 澆2 次 水、 施1 次 肥。 4 . 3 早 期 防 病 緩 苗 后37d, 用68% 金 雷 多 米 爾 錳 鋅 水 分 散 粒 劑 450g/hm 2 兌 水225kg/hm 2 噴 霧, 間 隔1015d 再 噴 施1 次, 防 止 早 期 疫 病 的 發(fā) 生 4 。 ( 下 轉(zhuǎn) 第90 頁) 摘 要 本 文 主 要 從 棚 室 選 擇、 育 苗、 整 地 定 植、 田 間 管 理 及 采 收 等 方 面 總 結(jié) 了 青 岡 縣37-74 尖 椒 棚 室 栽 培 技 術(shù), 以 期 為 提 高 青 岡 縣 大 棚 尖 椒 栽 培 效 益 提 供 參 考。 關(guān) 鍵 詞 37-74 尖 椒; 栽 培 技 術(shù); 大 棚; 黑 龍 江 青 岡 中 圖 分 類 號 S641.3 文 獻(xiàn) 標(biāo) 識 碼 B 文 章 編 號 1007-5739(2018)14-0084-01 青岡縣 3 7 - 7 4 尖椒棚室栽培技術(shù) 李 文 利 ( 黑 龍 江 省 青 岡 縣 新 村 鄉(xiāng) 政 府 農(nóng) 牧 中 心, 黑 龍 江 青 岡151600) 作 者 簡 介 李 文 利(1975-), 男, 黑 龍 江 青 岡 人, 助 理 農(nóng) 藝 師, 從 事 農(nóng) 業(yè) 技 術(shù) 推 廣 工 作。 收 稿 日 期 2018-04-08 84 園 藝 學(xué) 現(xiàn) 代 農(nóng) 業(yè) 科 技 2018 年 第14 期 ( 上 接 第84 頁) 4 . 4 植 株 調(diào) 整 4 . 4 . 1 牽 引 枝 條。 當(dāng) 植 株 長 到3040cm 時 對 枝 條 進(jìn) 行 牽 引, 采 用 雙 桿 整 枝 的 需2 條 牽 引 繩。 首 先 將2 條 牽 引 繩 的 一 端 按 照1520cm 距 離 分 別 系 在 棚 內(nèi) 鐵 線 上,2 條 牽 引 繩 的 另 一 端 分 別 系 在 吊 蔓 夾 上, 然 后 將 吊 蔓 夾 子 分 別 夾 在 門 椒 上 方 所 選 留 的2 個 枝 條 上, 以 后 隨 著 植 株 的 增 長, 要 隨 時 對 2 條 枝 條 進(jìn) 行 纏 繞, 防 止 枝 條 折 斷。 4 . 4 . 2 修 剪 枝 條。 門 椒 采 收 前 一 般 不 進(jìn) 行 整 枝, 門 椒 采 收 后 在 其 上 部 選2 條 生 長 健 壯 的 外 側(cè) 側(cè) 枝 作 主 枝, 上 部 其 他 側(cè) 枝 留23 片 葉 進(jìn) 行 摘 心, 門 椒 下 部 枝 條 及 葉 片 全 部 摘 除。 5 采 收 定 植 后4050d, 椒 長25cm 左 右 時 即 可 采 收。 門 椒 應(yīng) 適 當(dāng) 早 摘, 以 免 對 上 部 枝 條 的 生 長 和 開 花 坐 果 產(chǎn) 生 影 響, 以 后 每 隔57d 采 收1 次, 采 收 后 的 果 實(shí) 要 注 意 避 免 被 陽 光 照 射。 6 參 考 文 獻(xiàn) 1 孟 瑩. 青 岡 縣 青 椒 綠 色 安 全 高 產(chǎn) 栽 培 技 術(shù)J. 現(xiàn) 代 農(nóng) 業(yè) 科 技,2018 (6):71. 2 方 賢 瑞. 設(shè) 施 大 棚 尖 椒 越 冬 高 產(chǎn) 栽 培 技 術(shù) 探 析J. 園 藝 與 種 苗,2016 (2):18-20. 3 王 紅 霞. 大 棚 青 椒 種 植 技 術(shù)J. 河 北 農(nóng) 業(yè),2017(12):15-16. 4 劉 全 喜, 明 廣 增. 大 棚 青 椒 主 要 病 蟲 害 綠 色 防 治 技 術(shù)J. 植 物 醫(yī) 生, 2017,30(4):34-35. 是 毛 豆 開 花 后 至 鼓 粒 期, 一 定 要 保 持 田 間 濕 潤。 由 于 整 地 時 已 施 足 底 肥, 毛 豆 從 播 種 到 收 獲 不 再 需 要 土 壤 施 肥, 可 在 花 莢 期 結(jié) 合 病 蟲 害 防 治 進(jìn) 行1 次 葉 面 追 肥。 3 . 3 . 3 病 蟲 草 害 綜 合 防 治。 銀 杏 園 套 種 的 毛 豆 主 要 有 褐 斑 病、 黑 斑 病、 炭 疽 病 等 葉 莢 病 害, 可 用25% 嘧 菌 酯 懸 浮 劑 或 10% 苯 醚 甲 環(huán) 唑 水 分 散 粒 劑1000 倍 液 防 治, 連 防2 次。 蟲 害 主 要 有 蚜 蟲、 紅 蜘 蛛、 豆 莢 螟, 在 防 治 方 面 可 結(jié) 合 銀 杏 用 藥 加 上28% 阿 維 螺 螨 酯 懸 浮 劑1500 倍 液 即 可。 至 于 草 害 方 面, 根 據(jù) 多 年 試 驗, 在 生 長 期 間 可 使 用 對 銀 杏、 毛 豆 均 安 全 的 高 效 氟 吡 甲 禾 靈 或 精 喹 禾 靈 全 田 噴 霧 防 除 禾 本 科 雜 草; 若 有 鐵 莧 菜、 馬 齒 莧、 田 旋 花 等 闊 葉 雜 草 混 生, 可 添 加 25% 氟 磺 胺 草 醚 水 劑 全 田 噴 霧, 對 銀 杏 和 毛 豆 都 較 安 全 4 。 3 . 4 及 時 采 收 青 莢 7 月15 日 前 后, 當(dāng) 豆 莢 飽 滿、 顏 色 青 綠 時 即 可 采 收 上 市。 浙 鮮 豆5 號( 翠 綠 寶) 采 收 期 長, 可 達(dá)10d 以 上。 采 收 青 莢 后, 將 毛 豆 秸 稈 平 鋪 在 銀 杏 苗 行 間, 抑 制 雜 草 生 長, 腐 爛 后 成 為 有 機(jī) 肥; 中 間 預(yù) 留10cm 左 右 空 隙, 用 來 播 種 紅 小 豆。 4 紅 小 豆 栽 培 技 術(shù) 4 . 1 品 種 選 擇 選 擇 矮 桿 直 立、 結(jié) 莢 集 中、 成 熟 后 田 間 不 易 裂 莢、 抗 病 早 熟 高 產(chǎn) 的 地 方 品 種 勝 紅 一 號。 該 品 種 粒 型 較 大( 百 粒 重 23.5g 左 右)、 粒 色 紅 潤、 水 煮 易 爛, 一 般 純 作 產(chǎn) 量 為2250 3000kg/hm 2 。 4 . 2 播 種 鮮 毛 豆 收 獲 后 不 用 整 地, 在 銀 杏 苗 行 間 預(yù) 留 的 空 隙 中 貼 茬 直 播1 行 紅 小 豆, 密 度 同 毛 豆, 深 度12cm, 用 種 量 37.5kg/hm 2 左 右。 4 . 3 播 后 管 理 播 種 后 在 水 肥 管 理、 病 蟲 草 害 防 治 方 面 與 毛 豆 相 同。 4 . 4 一 次 性 收 獲 9 月25 日 前 后, 絕 大 部 分 葉 片 轉(zhuǎn) 色 并 脫 落 時, 連 莢 帶 秸 一 次 性 收 獲; 秸 稈 曬 至 干 透、 豆 粒 變 硬 時, 鎮(zhèn) 壓 脫 粒, 揚(yáng) 凈 儲 存。 5 菠 菜 栽 培 技 術(shù) 5 . 1 品 種 選 擇 選 擇 抗 病 性 強(qiáng)、 生 長 迅 速、 產(chǎn) 量 高 的 日 本 大 葉 菠 菜 品 種。 5 . 2 整 地 播 種 紅 小 豆 收 獲 后, 在 足 墑 的 情 況 下, 按 照 菠 菜 種6075kg/hm 2 摻 混 磷 酸 二 銨150kg/hm 2 的 比 例, 撒 施 于 銀 杏 苗 行 間, 劃 鋤 ( 深23cm)1 次, 隨 后 蕩 平 即 可。 5 . 3 播 后 管 理 5 . 3 . 1 水 肥 管 理。 出 苗 后 若 遇 干 旱, 結(jié) 合 澆 水, 施 尿 素150 225kg/hm 2 , 促 其 快 速 生 長。 5 . 3 . 2 病 蟲 草 害 防 治。 菠 菜 病 害 主 要 有 霜 霉 病, 發(fā) 病 前 用 80% 烯 酰 嗎 啉 水 分 散 粒 劑900g/hm 2 噴 霧 進(jìn) 行 防 治; 蟲 害 主 要 有 甜 菜 夜 蛾、 斜 紋 夜 蛾、 蚜 蟲 等, 可 用5% 甲 維 鹽 乳 油、0.5% 藜 蘆 堿 可 溶 液 劑 等 藥 劑 噴 霧 防 治; 草 害 發(fā) 生 前 期 可 人 工 拔 除, 中 后 期 不 用 除 草, 霜 降 后 大 部 分 雜 草 自 然 死 亡。 5 . 3 . 3 分 批 采 收 上 市。 當(dāng) 菠 菜 株 高 達(dá)2025cm 時 即 可 分 批 次 采 收。 采 大 留 小、 采 密 留 稀, 去 除 根 須 與 黃 葉, 持 續(xù) 采 收 到 春 節(jié) 前 后。 此 后 進(jìn) 入 下 一 個 栽 培 周 期。 6 效 益 分 析 6 . 1 經(jīng) 濟(jì) 效 益 顯 著 該 模 式2017 年 平 均 產(chǎn) 鮮 毛 豆10500kg/hm 2 , 產(chǎn) 值 21000 元/hm 2 ; 紅 小 豆1500kg/hm 2 , 產(chǎn) 值9000 元/hm 2 ; 菠 菜 11250kg/hm 2 , 產(chǎn) 值22500 元/hm 2 。 總 產(chǎn) 值52500 元/hm 2 , 扣 除 肥 料、 農(nóng) 藥、 人 工 等 成 本24000 元/hm 2 , 平 均 純 收 入 為 28500 元/hm 2 ( 不 含 銀 杏 苗、 葉 的 收 益)。 6 . 2 生 態(tài) 效 益 突 出 該 模 式 充 分 利 用 銀 杏、 毛 豆、 紅 小 豆、 菠 菜 的 不 同 生 長 高 度 以 及 對 光 熱 資 源 的 不 同 需 求 特 點(diǎn),4 種 作 物 各 自 生 長 良 好。 毛 豆、 紅 小 豆 植 株 矮 于 銀 杏 苗, 生 長 于 銀 杏 苗 行 間, 在 夏 秋 高 溫 季 節(jié) 可 以 平 抑 地 溫、 減 少 水 分 蒸 發(fā)、 抑 制 雜 草 生 長, 從 而 減 少 化 學(xué) 除 草 劑 的 使 用 量 和 降 低 人 工 成 本, 利 于 維 護(hù) 生 態(tài) 平 衡 5 ; 毛 豆 鮮 莢 采 摘 后, 莖 葉 在 行 間 腐 爛, 為 銀 杏 苗 和 后 茬 紅 小 豆 生 長 提 供 有 機(jī) 養(yǎng) 分; 紅 小 豆 落 葉 后 增 加 有 機(jī) 質(zhì), 改 良 了 土 壤, 為 銀 杏 健 康 生 長 打 下 了 良 好 的 基 礎(chǔ)。 銀 杏 葉 二 次 采 摘 后 播 種 菠 菜, 在 寒 冬 可 以 防 止 地 溫 過 快 下 降, 有 利 于 銀 杏 苗 木 安 全 越 冬。 7 參 考 文 獻(xiàn) 1 李 明 光, 高 建 玲, 孫 艷 濤, 等. 銀 杏 采 葉 園 昆 蟲 群 落 結(jié) 構(gòu) 調(diào) 查C/ 全 國 第 十 九 次 銀 杏 學(xué) 術(shù)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長 興: 銀 杏 學(xué) 術(shù) 研 討 會,2011. 2 趙 丹 寧, 董 海 濤, 丁 鳳 朝. 北 京 地 區(qū) 銀 杏 主 要 病 蟲 害 及 防 治 技 術(shù)C/ 全 國 第 十 九 次 銀 杏 學(xué) 術(shù)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長 興: 銀 杏 學(xué) 術(shù) 研 討 會,2011. 3 郯 城 縣 科 技 局, 郯 城 縣 林 業(yè) 局, 郯 城 縣 地 方 史 志 辦. 郯 城 縣 銀 杏 志M. 北 京: 方 志 出 版 社,2013. 4 張 同 化, 紀(jì) 紹 蘭, 劉 英 偉, 等. 黃 淮 區(qū) 域 洋 蔥 毛 豆 萵 苣 三 作 三 收 高 產(chǎn) 栽 培 技 術(shù)J. 現(xiàn) 代 農(nóng) 業(yè) 科 技,2017(7):82-83. 5 中 國 農(nóng) 作 物 病 蟲 害 委 員 會. 中 國 農(nóng) 作 物 病 蟲 害M. 北 京: 農(nóng) 業(yè) 出 版 社,1979.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