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溫室番茄無公害栽培技術規(guī)程
現(xiàn) 代 農(nóng) 業(yè) 2018 年 3 期日光溫室番茄無公害栽培技術規(guī)程司魯?。▋?nèi)蒙古烏蘭察布國家農(nóng)業(yè)科技園區(qū)管委會 ,內(nèi)蒙古 烏蘭察布 012000)摘 要 該標準規(guī)定了內(nèi)蒙古日光溫室番茄無公害栽培的產(chǎn)地環(huán)境 、種苗質(zhì)量 、定植前準備 、水肥管理 、病蟲害防控 、采收等技術要求 。關鍵詞 日光溫室 番茄 無公害 栽培 技術規(guī)程1 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日光溫室番茄無公害栽培的產(chǎn)地環(huán)境 、種苗質(zhì)量 、定植前準備 、水肥管理 、病蟲害防控 、采收等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內(nèi)蒙古日光溫室番茄無公害種植區(qū) 。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單 )適用于本文件 。GB/T 8321.9 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 (九 )1GB/T 23416.2 蔬菜病蟲害安全防治技術規(guī)范第 2 部分 :茄果類2NY/T5010 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 種植業(yè)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3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通則43 產(chǎn)地環(huán)境條件無公害番茄生產(chǎn)中灌溉水質(zhì)量要求和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要求按照 NY/T 5010 執(zhí)行 。4 肥料農(nóng)藥使用無公害番茄生產(chǎn)中肥料使用要求按照 NY/T 496執(zhí)行 ;農(nóng)藥使用要求按照 GB/T 8321.9 執(zhí)行 。特 色 農(nóng) 業(yè)10.1.1 裸根苗 :4 月中旬 5 月上旬為宜 。10.1.2 容器苗 :5 月中旬 6 月中旬為宜 。10.2 方法10.2.1 放線定點 :行距要與生產(chǎn)作業(yè)道相互垂直 ,行向要通直 ,靠近作業(yè)道 、溝道 、渠道的植株要預留一定的空間 ,一般預留寬度為 1.52m。10.2.2 裸根苗栽植 :按株距挖長 、寬 、深各 30cm 的定植穴 ,穴內(nèi)回填 20cm 的熟土 ,然后放苗 、填土 、提苗 、踏實 ,苗木根莖部位應與地面相平 ,栽后及時灌水 。 在地表發(fā)白時進行覆蓋寬 0.81.0m 的地膜或地布 ,再將根莖部位培土 ,萌芽后及時將培土清除 ,并用散土封實膜口 。10.2.3 容器苗栽植 :先在定植行進行灌水 ,待地面快干時覆蓋地膜 ,按株距用打孔器打定植穴 ,然后去袋 、放苗 、澆水 、填土 、壓實 、封膜口 ,使苗木根莖部位與地面相平 。11 栽后當年管理11.1 抹芽定梢萌芽長至 5cm 時抹芽 ,選留主芽 12 個 ,抹芽 23 次 。 當新梢長至 3040cm 時定梢 ,選留 1 個健壯的新梢 。11.2 灌水施肥新梢長至 2030cm 時開始結(jié)合灌水進行追肥 ,距植株 30cm, 穴施氮肥和磷肥 11 的混合肥 ,50100g/株 ,每隔 20d 左右進行 1 次 。8 月上旬停止灌水 、追肥 。11.3 中耕除草每次灌水后 ,及時進行中耕 、松土 ,并除去株行距內(nèi)所有的雜草 。11.4 設架綁縛新梢長至 2030cm 時 , 用竹竿貼近苗木基部垂直立支架 ,1 個竹竿 /1 株 ,竹竿高度不小于 2m,每生長 3040cm 時及時綁縛 1 次 。11.5 去須摘心新梢長出的卷須及時全部去除 。 當新梢長至1.5m 時進行第 1 次摘心 ,新梢基部距地面 30cm 以內(nèi)的副梢全部抹除 , 以上的副梢留 12 片葉反復摘心 ,頂端的副梢長至 30cm 時進行第 2 次摘心 。8 月中旬 ,未摘心的新梢全部進行摘心 。12 病蟲害防治生長期全程以波爾多液為主 ,關鍵時期 (降雨后 )及時噴布 50 %烯酰嗎啉水分散粒劑 15002000 倍液 ,或 50%嘧菌酯水分散粒劑 3000 倍 ,或 75%百菌靈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 , 或 25%滅幼脲懸浮劑 1500倍液 ,或 3%阿維菌素 2000 倍液等殺菌 (蟲 )劑 ,防治白粉病 、霜霉病 、灰霉病 、白粉虱及螨類等病蟲 。13 棚架搭建13.1 栽立柱架根立柱距離主蔓 60cm, 架根立柱與架梢立柱間距 23m,架根立柱與架根立柱 、架梢立柱與架梢立柱間距 3m,同一行內(nèi)柱間距應通直一致 。 架根垂直深度 40cm,架梢垂直深度 50cm。13.2 固定鋼架橫擔縱向鋼架橫擔 2 道 ,分別固定在立柱上 ;橫向橫擔 34 道鋼管 , 分別固定在 2 根縱向鋼架橫擔上 ,間距 23m。13.3 固定網(wǎng)格橫擔 :按間距 50m 均勻架設網(wǎng)格橫擔69 道 ,分別固定在縱向鋼架橫擔上 。7DOI:10.14070/j.cnki.15-1098.2018.03.005現(xiàn) 代 農(nóng) 業(yè) 2018 年 3 期表 1 定植后溫度管理G1G2G3G4 G5G2G3G4 G6G7G3G4G8G3G4G8G9G4GAGBG4 GCG9G4 GAGBG4 GCG9G4 GAGBG4 GCG9G4GDGEG4 GFG10G11G12G13G14G11G4 G15G16G11G12G15G10G11G4 GFG13G11G12GFG16G11G4 G15GFG11G12G15G17G11G4 GFG13G11G12G13G14G11G4 G15G16G11G12G15G10G11G46.5.2 點花授粉 。 花序達到 “三開兩裂 ”時 ,在晴天上午 ,用濃度 1525mg/kg 的 2,4-D(二氯苯氧乙酸 )溶液點花 (噴花 、蘸花 );溫度較高時 ,可適當降低藥液濃度 。配制藥液時 ,可加 0.1%的 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預防灰霉病 。 也可用番茄振動授粉器或雄峰進行授粉 。6.5.3 水肥管理 。 當?shù)谝凰牍睆?34cm 時 ,結(jié)合澆水每 667m2隨水滴灌平衡型水溶肥 5kg 和腐殖酸水溶肥 3kg;第二 、三穗果開始膨大后 ,追肥 45 次 ,每次隨水滴灌平衡型水溶肥 45kg 和高鉀型水溶肥 35kg;進入盛果期 ,于晴天上午葉面噴施 400600 倍磷酸二氫鉀溶液和 500700 倍螯合鈣葉面肥 。6.6 植株調(diào)整采用單干整枝 。及時打掉側(cè)枝 ,摘除下部老葉 、黃葉 、病葉 。 無限生長型根據(jù)栽培需要 ,每穗選留 35個果形端正 、大小均勻 、無病蟲害的果實 ,待留足果穗后 ,在頂層果穗上部留 3 片葉摘心 。6.7 病蟲害防治按照 GB/T 23416.2 執(zhí)行 。6.7.1 物理防治 。 黃板誘殺白粉虱 、蚜蟲 、紅蜘蛛 ,藍板誘殺薊馬 。 用 15cm20cm 長方形粘蟲黃板 、藍板 ,掛在高出植株頂部的行間 ,每 667m2懸掛 4060 塊 。6.7.2 藥劑防治病害 。 (1)早疫病 。 用 65 %抗霉威可濕性粉劑 10001500 倍液 ,或 70 %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 , 或 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10001500 倍液噴霧 ;以上藥劑交替使用 ,發(fā)病期 34d 噴施一次 。(2)晚疫病 。用 72%克露可濕性粉劑 400600倍液 ,或 72.2%普力克水劑 800 倍液噴霧 ,藥后短時間悶棚升溫抑菌 ,效果更好 。(3)灰霉病 。a.煙熏法 ,用10%腐霉利煙劑 ,每 667m2用量 200300g,均勻分放46 處 ,傍晚點燃閉棚過夜 ,7d 熏一次 ,連熏 34 次 ;b.用 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 8001500 倍液 ,或 50 %農(nóng)利靈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 ,或 2 %武夷菌素水劑100 倍液噴霧 ,57d 噴一次 , 視病情連噴 2 次 3 次 。(4)葉霉病 。a.煙熏法 ,用 45%百菌清煙霧劑 ,每 667m2用量 110180g, 均勻分放 46 處 , 傍晚點燃閉棚過夜 ,7d 熏一次 ,連熏 34 次 ;b.采用 47%加瑞農(nóng)可濕粉劑 800 倍液 , 或 2%武夷菌素水劑 200 倍液噴霧 ,7d 噴藥一次 ,連續(xù)噴藥 23 次 。(5)青枯病 。于發(fā)病初期用 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 , 或 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400 倍液 , 或 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 4000 倍液灌根 , 每株 300ml,10d 灌一次 ,連灌 23 次 。 (6)潰瘍病 。 噴灑 14 %絡氨銅水劑 300 倍液 , 或 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 ,或 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 4000 倍液 ,7d 噴特 色 農(nóng) 業(yè)5 栽培設施以厚墻體日光溫室為主 ,溫室應有保溫 、通風 、透光等性能 ,保證在冬季不加溫的情況下 ,最低溫度不低于 10 ;同時在放風口處設置 30 目防蟲網(wǎng) 。6 無公害番茄栽培技術6.1 種苗質(zhì)量采用穴盤基質(zhì)育苗 ,子葉完整 ,莖稈粗壯 ,葉片深綠 ,無病斑 ,無蟲害 ,節(jié)間短 ,株高 1518cm,葉片 46片 ,冬春季苗齡在 3540d,夏秋季苗齡在 3035d。 定植前 23d,通過降溫 、控水進行煉苗 ,煉苗期間 ,白天溫度控制在 2024,夜間 1013。6.2 溫室消毒6.2.1 高溫燜棚 。高溫燜棚在夏秋季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 。 燜棚前 ,用粉碎的秸稈鋪滿地塊 ;同時用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23kg 和 7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2kg,與 30kg 細沙土充分混合 ,均勻撒在土壤表面 ,深翻 2530cm,灌大水 (保持土壤含水量 70%80%),后用聚乙烯薄膜全面覆蓋 ,關閉風口 ,曝曬 20d 左右 。6.2.2 煙劑熏棚 。 定植前 810d,密閉棚室 ,用 20 %異丙威煙劑和 15%腐霉利煙劑熏棚 12h,后進行通風排除煙氣 。6.3 整地施肥定植前 23d, 每 667m2施入優(yōu)質(zhì)腐熟有機肥50006000kg,磷酸二銨 3035kg,復合肥 3540kg,過磷酸鈣 2025kg,硫酸鉀 10kg,硫酸亞鐵 5kg,微生物菌劑 (活菌數(shù) 2 億 /g)35kg,進行旋耕 。 按大行距 7080cm,小行距 4050cm 起 1520cm 半高壟 ,鋪滴灌帶后 ,覆好地膜 。6.4 定植夏秋茬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定植 ,每 667m2定植30003500 株 ,株距 3035cm,行距 65cm;早春茬選擇晴天上午定植 ,每 667m2定植 26003000 株 ,株距3540cm,行距 65cm;越冬茬在晴天上午定植 ,每畝定植 23002600 株 ,株距 4045cm,行距 65cm。定植時 ,用生根劑 1000 倍液和 30%噁霉靈水劑1200 倍液 ,按 11 比例混合 ,用混合液蘸根后定植 ,覆土并灌足水 。6.5 定植后管理6.5.1 溫濕度 。 (1)溫度管理 。 定植后溫度管理見表1。 (2)濕度管理 。 緩苗期空氣相對濕度維持在 70%80%;生長前期維持在 60%65%;生長中后期維持在55%60%。8現(xiàn) 代 農(nóng) 業(yè) 2018 年 3 期春季黃瓜栽培技術曹 宇(鐵嶺市農(nóng)民合作社指導中心 ,遼寧 鐵嶺 112000)黃瓜 ,也稱胡瓜 、青瓜 ,屬葫蘆科植物 。 黃瓜的莖上覆有毛 ,富含汁液 ,葉片的外觀有 35 枚裂片 ,覆有絨毛 。1 苗期管理春季黃瓜穴盤輕基質(zhì)育苗苗齡短 , 一般 1 葉 1心 ,1517d 即可移栽 ,基質(zhì)中的營養(yǎng)基本能滿足黃瓜苗生長需要 ,一般不需補肥 。春夏季雨水多 ,易發(fā)生猝倒病 ,可用綠亨一號或多菌靈等常用殺菌劑防治 。 定植前煉苗 ,定植后澆足活棵水 ,必要時造墑移栽 。2 土壤選擇和整地選擇酸堿度在 6.07.5 之間 ,富含有機質(zhì) 、排灌良好 、保水保肥的偏黏性砂壤土 ,忌與瓜類作物連作 ,前茬最好為水稻田 。 整地時深耕增施腐熟有機肥 ,畝施20003000kg,過磷酸鈣 30kg 作基肥 。 整地采用深溝高畦 ,畦高 30cm,南北走向 ,雙行植 ,株距 30cm。3 定植4 月 10 日前移栽 , 宜選用白色聚乙烯膜 ; 蓋膜前 ,應將土壤澆透水 ,將土壤淋透水后再蓋膜 。如果覆蓋白色地膜 ,應在土面噴施一次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劑后再蓋膜 ,以防雜草叢生 ;每穴栽 1 株 ,株距一般為2530cm,每畝 35004000 株 。 先打定植孔 ,直徑和深度均比營養(yǎng)缽大 1 厘米以上 ,移栽時 ,選擇大小均勻一致的秧苗 ,應輕拿輕放 ,確保根系完整 ,有利于縮短緩苗期 ,提高成活率 。 澆穩(wěn)根水 ,配置方法為 :每 50kg水加 250g 尿素 、 枯草芽孢桿菌 60g、 海藻生根劑60ml。 充分拌勻后施用 ,每株澆水 250g。 澆水后用土將定植孔封閉 。4 田間管理4.1 肥水管理植株 23 片真葉時 ,開始追肥 。 追肥以 “勤施 、薄施 ”為原則 ,每隔 68d 追肥 1 次 ,畝施尿素 56kg。 卷須出現(xiàn)時結(jié)合中耕除草培土培肥 ,采收第一批瓜后再培土培肥 1 次 ,畝施花生麩 1520kg,復合肥 30kg,鉀肥 10kg。 夏春黃瓜苗期要控制水分 。 開花結(jié)果期需水量最多 , 晴天一般一天淋水 1 次 , 旱情 35d 灌水 1次 。 雨天時要做好防澇工作 。4.2 溫度黃瓜喜溫暖 ,不耐寒冷 。 生育適溫為 1032。 一般白天 2532, 夜間 1518生長最好 ; 黃瓜高溫35光合作用不良 ,45出現(xiàn)高溫障礙 , 低溫 -20凍死 ,如果低溫煉苗可承受 3的低溫 。4.3 搭架引蔓與整枝一般卷須出現(xiàn)時插竹搭架引蔓 ,搭人字架 。 引蔓在卷須出現(xiàn)后開始 ,每隔 34d 引蔓一次 ,使植株分布均勻 ,于晴天傍晚進行 。黃瓜是否整枝依品種而定 ,主蔓結(jié)果的一般不用整枝 ; 主側(cè)蔓結(jié)果或側(cè)蔓結(jié)果的 ,要摘頂整枝 , 一般 8 節(jié)以下側(cè)蔓全部剪除 ,9 節(jié)以上側(cè)枝留 3 節(jié)后摘頂 ,主蔓約 30 節(jié)摘頂 。4.4 病蟲害管理細菌性角斑病 : 用農(nóng)用鏈霉素 200 萬單位 (100萬單位農(nóng)用鏈霉素 1 支加水 5kg),連噴 4 次 。 美洲斑潛蠅 :用 1.8%愛福丁乳油 4000 倍液 ,4d 噴一次 ,連續(xù)噴藥 4 次 。5 采收春季黃瓜從定植至初收約 55d, 開花 10d 左右可采收 。 即皮色從暗綠變?yōu)轷r綠有光澤 ,花瓣不脫落時采收為佳 。 頭瓜要早收 ,以免影響后續(xù)瓜的生長 ,甚至妨礙植株生長 ,形成畸形瓜和植株早衰 ,從而影響產(chǎn)量 。特 色 農(nóng) 業(yè)一次 ,連續(xù)噴藥 23 次 。 (7)病毒病 。 防治蚜蟲 ,采用3%啶蟲脒乳油 10001250 倍液 , 或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500 倍液噴霧 。定植后兩周 、初花期 、盛花期噴 5 %鹽酸嗎啉胍可溶性粉劑 8001000 倍液 ,或于發(fā)病初期用 0.5%抗毒劑水劑 300 倍液 , 或 20%病毒 A 可濕性粉劑 500倍液噴霧 ,1.5%植病靈乳劑 1000 倍液噴霧 ,710d 噴一次 ,連噴 35 次 。6.7.3 藥劑防治害蟲 。 a.煙熏法 ,用 15%異丙威煙劑 ,每 667m2用量 500600g,均勻分放 46 處 ,傍晚點燃閉棚過夜 ,7d 熏一次 ,連熏 34 次 ;b.用 1.8%阿維菌素乳油 3000 倍液 ,或用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500倍液噴霧 。7 采收番茄果實轉(zhuǎn)色均勻后及時采收 ,采摘前 710d 不得施藥 。作者簡介 司魯俊 (1983-),男 ,內(nèi)蒙古豐鎮(zhèn)市人 ,碩士 ,農(nóng)藝師 。9DOI:10.14070/j.cnki.15-1098.2018.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