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色瓢蟲對不同蔬菜蚜蟲的防控效果研究.pdf
SHANGHAI VEGETABLES上海蔬菜 植物保護 異色瓢蟲對不同蔬菜蚜蟲的防控效果研究 俞 艷 1 黃 儉 1 陶欣燚 1 趙 峰 2 陳肖華 3 徐 潔 3 1 上海市金山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上海 金山 201599 2 上海市金山區(qū)科技教育信息中心 上海 金山 201599 3 上海市金山區(qū)朱涇鎮(zhèn)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服務中心 上海 金山 201599 摘要 作者以辣椒 黃瓜 茄子 豇豆為試驗對象 研究了設施栽培條件下 釋放異色瓢蟲對4種蔬菜作物 上的蚜蟲防控效果 試驗結果表明 異色瓢蟲對茄子蚜蟲的防控效果最佳 試驗期間防效穩(wěn)定在90 以上 且持效性好 對黃瓜蚜蟲的防控效果次之 釋放后28 d的防效達94 09 但持效性一般 釋放后35 d的防效 降至60 34 對豇豆和辣椒蚜蟲的防控效果一般 且持效性較差 因此 異色瓢蟲可用于防治大棚茄子和黃 瓜蚜蟲 在蚜蟲發(fā)生初期開始放置卵卡 每667 m2釋放80卡 每隔7 d釋放1次 連續(xù)釋放3次 為提高防控 效果 可結合覆蓋防蟲網(wǎng) 懸掛黃板等綠色防控措施 關鍵詞 異色瓢蟲 蚜蟲 防效 辣椒 茄子 黃瓜 豇豆 蚜蟲是大棚設施內(nèi)常見害蟲 可危害茄子 辣椒 黃瓜 豇豆等多種蔬菜作物 蚜蟲不僅影響植株的生 長發(fā)育和果實品質(zhì) 還能傳播多種病毒病 造成更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 1 目前 生產(chǎn)實踐中 菜農(nóng)主要依靠化學 藥劑防治蚜蟲 然而 長期單一用藥導致蚜蟲抗藥性日益增強 2 同時農(nóng)藥殘留也威脅人類健康 并污染生 態(tài)環(huán)境 3 因此 探索綠色 安全 有效的生物防治技術 滿足蚜蟲的綠色防控需求 顯得尤為重要 近年來 隨著天敵昆蟲規(guī)?;a(chǎn)技術的日趨成熟 釋放天敵進行農(nóng)業(yè)害蟲防治的研究逐漸增多 并取 得了良好的效果 4 異色瓢蟲是一類以肉食為主的捕食性昆蟲 主要捕食蚜蟲 蚧殼蟲等害蟲 具有捕食量 大 適應性廣 繁殖力強等特點 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害蟲持續(xù)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5 6 本研究旨在探討異色瓢 蟲對茄子 辣椒 黃瓜及豇豆上的蚜蟲的防治效果 以期為蚜蟲的生物防治提供技術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 供試異色瓢蟲由北京闊野田園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每卡含有蟲卵20粒 孵化率90 以上 供試茄 子品種為長茄550 上海乾德種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辣椒品種為福椒36 安徽福斯特種苗有限公司生產(chǎn) 黃瓜 品種為碧玉2號 上海富農(nóng)種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 豇豆品種為三友168油綠豇豆 上海三友種苗有限公司 生產(chǎn) 1 2 試驗方法 試驗設在上海明緣果蔬專業(yè)合作社八型鋼管大棚內(nèi) 每個棚面積為333 5 m 2 茄子 辣椒 黃瓜 豇豆各 種植1個棚并釋放異色瓢蟲 另設對照棚1個 種植以上4種蔬菜作物 但不釋放異色瓢蟲 所有大棚栽培條 件一致 參試蔬菜均采用穴盤育苗 其中茄子 辣椒 黃瓜于2023年3月18日定植 豇豆于3月24日定植 茄子定植株距50 cm 行距60 cm 辣椒定植株距40 cm 行距60 cm 黃瓜定植株距45 cm 行距60 cm 豇豆定 植株距30 cm 行距60 cm 3月31日 蚜蟲發(fā)生初期 開始釋放異色瓢蟲 在傍晚或清晨 將異色瓢蟲卵卡 懸掛在植株心葉附近背陽處 以便幼蟲孵化后能夠盡快取食 每個棚放40卡 之后每隔7 d釋放1次 共釋放 3次 卵卡不宜放在陽光直射處 以免降低孵化率 試驗期間未使用其他藥劑防治蚜蟲 1 3 調(diào)查統(tǒng)計方法 第1次釋放卵卡時調(diào)查蟲口基數(shù) 之后每7 d調(diào)查1次 共調(diào)查5次 調(diào)查時 每棚選3個點 每點連續(xù)調(diào) 2024 5 40 41 51 40 SHANGHAI VEGETABLES上海蔬菜 查5株 每株選上中下3張葉片統(tǒng)計蚜蟲數(shù)量 觀察蟲口消長動態(tài) 計算防治效果 采用Excel 2021進行數(shù)據(jù) 統(tǒng)計分析 株蚜蟲數(shù) 頭 調(diào)查蚜蟲數(shù)量 3 葉片數(shù) 蟲口減退率 處理前蚜蟲數(shù) 處理后蚜蟲數(shù) 處理前蚜蟲數(shù) 100 防治效果 處理蟲口減退率 對照蟲口減退率 100 對照蟲口減退率 100 2 結果與分析 2 1 異色瓢蟲對不同作物蚜蟲數(shù)量的影響 異色瓢蟲對不同作物蚜蟲數(shù)量的影響見圖1 蚜 蟲 數(shù) 量 頭 株 1 蚜 蟲 數(shù) 量 頭 株 1 圖1 不同作物蚜蟲消長動態(tài) 由圖1可知 異色瓢蟲可有效控制辣椒 茄子 黃瓜及豇豆上的蚜蟲種群數(shù)量 但控制趨勢各有不同 釋 放異色瓢蟲21 d 辣椒上的蚜蟲種群數(shù)量為6 65頭 株 而對照為18 35頭 株 28 d時 異色瓢蟲對蚜蟲的控害 效果幾乎喪失 蚜蟲種群數(shù)量開始大幅上升 甚至超過對照 異色瓢蟲對茄子和黃瓜上的蚜蟲種群數(shù)量控 制效果明顯 釋放異色瓢蟲35 d 茄子上的蚜蟲數(shù)量為82 38頭 株 對照則為257 58頭 株 黃瓜上的蚜蟲數(shù) 量為64 94頭 株 對照高達491 20頭 株 釋放3次異色瓢蟲后 豇豆上的蚜蟲種群數(shù)量略低于對照 到35 d 時 豇豆上的蚜蟲種群數(shù)量為398 40頭 株 對照為544 70頭 株 說明釋放異色瓢蟲對豇豆上的蚜蟲有一定 的控制作用 但效果并不顯著 2 2 異色瓢蟲對不同作物蚜蟲的防治效果 異色瓢蟲對不同作物蚜蟲的防治效果見表1 表1 異色瓢蟲對不同作物蚜蟲的防治效果 作物 辣椒 茄子 黃瓜 豇豆 防治效果 4月7日 49 69 100 00 76 72 83 33 4月14日 85 54 91 55 77 91 87 10 4月21日 70 35 95 46 95 17 96 99 4月28日 43 50 98 88 94 09 76 30 5月5日 8 44 94 19 60 34 26 86 由表1可知 釋放異色瓢蟲對不同作物上的蚜蟲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月14日和21日 釋放異色瓢蟲 14 d和21 d 異色瓢蟲對辣椒蚜蟲的防治效果為85 54 和70 35 4月28日 釋放異色瓢蟲28 d 防治效 果降至43 50 到5月5日 釋放異色瓢蟲35 d 防效僅為8 44 說明前中期異色瓢蟲對辣椒蚜蟲有一定防 效 但持效性較差 4月28日 異色瓢蟲對茄子蚜蟲的防治效果最高 98 88 5月5日仍為94 19 持效性 較好 4月28日 異色瓢蟲對黃瓜蚜蟲的防治效果為94 09 5月5日降至60 34 4月28日 異色瓢蟲對 下轉(zhuǎn)第51頁 2024 5 41 51 41 SHANGHAI VEGETABLES上海蔬菜 3 張金錦 段增強 設施菜地土壤次生鹽漬化的成因 危害及其分類與分級標準的研究進展 J 土壤 2011 43 3 361 366 4 余海英 李廷軒 周健民 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及其對土壤性質(zhì)的影響 J 土壤 2005 6 581 586 5 盧維宏 張乃明 包立 等 我國設施栽培連作障礙特征與成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進展 J 土壤 2020 52 4 651 658 6 楊佳宇 谷思玉 李宇航 等 深翻 旋耕輪耕與有機肥配施對黑土農(nóng)田土壤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 J 土壤通報 2021 52 6 1290 1298 責任編輯 李梅玲 豇豆蚜蟲的防治效果為76 30 但到5月5日僅為26 86 可見 異色瓢蟲對茄子蚜蟲的防治效果較好 持 效期較長 對黃瓜蚜蟲的防治效果次之 對豇豆蚜蟲具有一定的防效 但持效性一般 3 結論與討論 前人研究表明 釋放異色瓢蟲可有效降低不同作物上蚜蟲的種群數(shù)量 控制其發(fā)展危害 本研究發(fā)現(xiàn) 前中期 釋放后14 d和21 d 異色瓢蟲能有效控制辣椒上的蚜蟲種群數(shù)量 且防治效果較好但持效性較差 整 個試驗期間異色瓢蟲對茄子蚜蟲的防效穩(wěn)定在90 以上 持效性好 異色瓢蟲對黃瓜蚜蟲的種群數(shù)量的控 制及防效均相對較穩(wěn)定 持效性僅次于茄子 前中期異色瓢蟲對豇豆蚜蟲的防效較好 但持效性一般 綜 上 異色瓢蟲對茄子蚜蟲的防效和持效性均表現(xiàn)最好 對黃瓜蚜蟲的防治效果次之 生產(chǎn)上 建議在蚜蟲零 星發(fā)生或蟲口密度較低時 優(yōu)先在茄子和黃瓜大棚內(nèi)釋放異色瓢蟲進行防治 同時 為提高防治效果 可結 合使用防蟲網(wǎng) 黃板等綠色防控措施 構建綜合防控體系 天敵昆蟲能否在特定環(huán)境中定殖 以及能否保持長期控害效果 是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重要一環(huán) 但 目前關于天敵系統(tǒng)如何在設施大棚內(nèi)定殖的應用研究較少 7 還需進一步探索 為此 建議在作物周圍種植 蜜源植物 為異色瓢蟲等天敵昆蟲提供適宜的繁衍生息環(huán)境 以增強其種群穩(wěn)定性和防治持效性 參考文獻 1 孫彩娟 辣椒主要蟲害的識別與防治 J 河南農(nóng)業(yè) 2014 11 24 2 趙戰(zhàn)馬 徐晞晟 池委洪 等 設施栽培條件下異色瓢蟲對辣椒桃蚜防控效果研究 J 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23 64 11 2734 2737 3 陳祉穎 馬貴龍 高桂珍 異色瓢蟲對兩種核桃蚜蟲的田間控害作用 J 中國植保導刊 2023 43 10 60 67 4 王少麗 張友軍 徐寶云 北京地區(qū)西瓜蚜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及藥劑防治研究 J 中國植保導刊 2012 32 10 44 46 5 吳鈺薇 鄭林浩 高鵬 等 異色瓢蟲生物生態(tài)學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J 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22 10 109 114 6 孫貝貝 尹哲 侯崢嶸 等 異色瓢蟲人工繁育與應用進展 J 生物技術進展 2016 6 2 141 145 7 陳學新 劉銀泉 任順祥 等 害蟲天敵的植物支持系統(tǒng) J 應用昆蟲學報 2014 51 1 1 12 責任編輯 魯博 上接第41頁 2024 5 51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