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辣椒新品種對比試驗.pdf
2022 年第 10 期 總第 639 期 1 試 驗 目 的 通過品種對比試驗 篩選出適宜金塔縣種植的 加工辣椒新品種 為金塔縣辣椒產(chǎn)業(yè)生產(chǎn)做好新品 種儲備 1 2 材 料 與 方 法 2 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shè)在金塔縣金塔鎮(zhèn)塔院村一組 試驗地 地勢開闊 無遮陰 排灌方便 土壤肥力均勻 近 3 年 未種植過辣椒 2 占地面積 0 253 hm 2 2 2 參試品種 參試品種共 28 個 分別為紅豐 201 川紅 1 號 干鮮 5 號 紅源 6 號 CK 31 色素王 美國紅 20s 6 20s 3 20s 5 20s 2 20s 8 20s 1 J33 F1 9 315 1725 深紅帥 川椒紅顏 紅龍 23 號 紅龍 18 號 比干 2 號 比干紅 潤疆紅 5 號 潤疆紅 6 號 潤 疆紅 13 號 潤疆紅 16 號 紅圣 207 2 3 試驗設(shè)計 試驗采取隨機(jī)區(qū)組設(shè)計 共設(shè) 28 個處理 小區(qū) 面積 24 m 2 3 次重復(fù) 處理間距 0 6 m 重復(fù)間距 1 m 四周設(shè)保護(hù)行 采用平作覆膜移栽栽培模式 膜間距 40 cm 移栽行距 40 cm 移栽穴距 35 cm 每 穴移栽 1 株 各品種移栽期一致 移栽確保一次全 苗 不補苗 每小區(qū)缺 10 株以上按照缺區(qū)處理 2 4 主要田間管理 春天結(jié)合整地施優(yōu)質(zhì)袋裝有機(jī)肥 3 000 kg hm 2 3 18 18 18 復(fù)合肥 225 kg hm 2 過磷酸鈣 750 kg hm 2 多菌靈 30 kg hm 2 耙耱保墑 重復(fù)混勻 全生育期共灌 水 9 次 前期平均 15 20 d 左右灌水 1 次 進(jìn)入 7 月 由于氣溫升高 辣椒生長量大 10 d 左右灌水 1 次 追 肥方面前期以氮肥為主 后期以磷鉀肥為主 分別在灌 3 水時追提苗肥 施尿素 150 kg hm 2 在開花初期追二 胺 300 kg hm 2 硫酸鉀肥 150 kg hm 2 生長期加強管 理 促進(jìn)植株健壯生長 4 試驗分小區(qū)測產(chǎn) 所有參試品 種統(tǒng)一進(jìn)行育苗移栽 各項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同一項 管理在同一天完成 不施偏肥 5 2 5 測產(chǎn)及農(nóng)藝性狀考察 在辣椒成熟期各小區(qū)隨機(jī)抽取 5 株摘取 10 個 果實 調(diào)查果長 果寬 果肉厚 單果重 株高 株幅 進(jìn)入采收期后 統(tǒng)計結(jié)果數(shù) 3 結(jié) 果 與 分 析 3 1 熟性比較 從表 1 可以看出 加工辣椒新品種改良美國紅 加工辣椒新品種對比試驗 朱軍鴻 藺正河 冒國偉 甘肅省金塔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甘肅 金塔 735300 摘 要 加工辣椒是金塔縣的主要經(jīng)濟(jì)作物之一 本文通過對 28 個加工辣椒品種的果實性狀 熟性 產(chǎn) 量等方面綜合對比 篩選出適宜金塔縣種植的加工辣椒新品種 結(jié)果表明 所有參試品種中 20s 8 20s 2 產(chǎn) 量表現(xiàn)較為突出 在育苗移栽的條件下可進(jìn)行小面積示范 建議下年進(jìn)一步進(jìn)行試驗研究 摸索出適合于該 品種的高產(chǎn) 高效栽培模式 其他參試品種與對照紅源 6 號相比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 應(yīng)予淘汰 關(guān)鍵詞 加工辣椒 新品種 篩選 中圖分類號 S641 3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 6997 2022 10 0022 04 作者簡介 朱軍鴻 助理農(nóng)藝師 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工作 E mail 316390351 收稿日期 2021 08 27 22 DOI 10 15979 62 1057 s 2022 10 003 試 驗編號 品種名稱 小區(qū)面積 m 2 播種期 月 日 移栽期 月 日 始花期 月 日 成熟期 月 日 生育天數(shù) d 20 1 深紅帥 24 03 08 05 09 06 29 08 29 112 20 2 川椒紅顏 24 03 08 05 09 06 27 09 01 115 20 3 紅龍 23 號 24 03 08 05 09 06 25 08 28 111 20 4 紅龍 18 號 24 03 08 05 09 07 02 09 08 122 20 5 比干 2 號 24 03 08 05 09 06 30 09 01 115 20 6 紅豐 201 24 03 08 05 09 06 19 08 25 108 20 7 比干紅 24 03 08 05 09 07 01 09 05 119 20 8 干鮮 5 號 24 03 08 05 09 06 21 08 25 108 20 9 紅源 6 號 CK 24 03 08 05 09 06 21 08 26 109 20 10 315 24 03 08 05 09 06 21 08 26 109 20 11 潤疆紅 5 號 24 03 08 05 09 06 22 08 26 109 20 12 潤疆紅 6 號 24 03 08 05 09 06 24 08 27 110 20 13 20s 6 24 03 08 05 09 06 20 08 26 109 20 14 潤疆紅 13 號 24 03 08 05 09 06 25 08 28 111 20 15 潤疆紅 16 號 24 03 08 05 09 06 30 09 01 115 20 16 20s 3 24 03 08 05 09 06 30 09 02 116 20 17 31 24 03 08 05 09 07 02 09 04 118 20 18 J33 24 03 08 05 09 06 30 09 01 115 20 19 20s 5 24 03 08 05 09 06 24 08 26 109 20 20 川紅 1 號 24 03 08 05 09 07 03 09 05 119 20 21 20s 2 24 03 08 05 09 06 21 08 25 108 20 22 20s 8 24 03 08 05 09 06 30 08 29 112 20 23 20s 1 24 03 08 05 09 06 30 09 01 115 20 24 1725 24 03 08 05 09 07 01 09 01 115 20 25 F1 9 24 03 08 05 09 06 29 08 29 112 20 26 改良美國紅 24 03 08 05 09 06 22 08 24 107 20 27 色素王 24 03 08 05 09 06 30 09 01 115 20 28 紅圣 207 24 03 08 05 09 06 29 08 30 113 生育期最短 生育天數(shù) 從移栽至成熟 107 d 比紅 源 6 號 CK 短 2 d 紅龍 18 號生育期最長 生育天 數(shù)為 122 d 比紅源 6 號 CK 長 13 d 3 2 植物學(xué)性狀比較 從表 2 可以看出 潤疆紅 16 號株高最高 為 70 5 cm 315 植株最矮 為 40 cm 各品種間株高有 明顯差異 色素王株幅最大 為 51 5 cm 20s 1 株幅 最小 為 35 5 cm 20s 5 椒最長 為 15 9 cm 較紅 源 6號 CK 長4 5 cm 干鮮5號椒長最短 為10 cm 較 紅源 6 號 CK 短 1 4 cm 平均單果重比干紅最重 為 35 g 改良美國紅單果重最輕 為 19 7 g 單株結(jié) 果數(shù)位居第一位的是 20s 8 平均單株果數(shù) 30 5 個 其次是 20s 3 平均單株果數(shù) 28 7 個 F1 9 單株 果數(shù)最少 平均每株 19 3 個 3 3 產(chǎn)量比較 由表 2 可以看出 在參試的 28 個品種中 與紅 源 6 號 CK 相比 18 個品種表現(xiàn)為增產(chǎn) 9 個品種表 現(xiàn)為減產(chǎn) 所有參試品種中 315 產(chǎn)量位居第一位 折合產(chǎn)量 46 240 5 kg hm 2 較紅源 6 號 CK 增產(chǎn) 9 895 5 kg hm 2 增產(chǎn)率 27 23 新品種 20s 8 產(chǎn)量 位居第二 折合產(chǎn)量 45 828 kg hm 2 較紅源 6 號 CK 增產(chǎn)26 09 新品種20s 2折合產(chǎn)量43 752 kg hm 2 較 紅源 6 號 CK 增產(chǎn) 20 38 產(chǎn)量位居第三位 深紅帥折合 產(chǎn)量29 778 kg hm 2 較紅源 6 號 CK 減產(chǎn) 18 07 產(chǎn)量居最后一位 20s 3 折合產(chǎn)量 29 931 kg hm 2 較 紅源 6 號 CK 減產(chǎn) 17 65 產(chǎn)量居倒數(shù)第二位 潤 表 1 參 試 品 種 生 育 期 記 載 注 生育期從移栽至成熟計算 作物科學(xué) 23 2022 年第 10 期 總第 639 期 試驗編號 品種名稱 株高 cm 株幅 cm 單果重 g 果縱徑 cm 果橫徑 cm 20 1 深紅帥 55 0 44 0 24 7 11 2 2 0 20 2 川椒紅顏 41 0 42 0 20 2 11 3 2 1 20 3 紅龍 23 號 43 0 40 0 29 1 15 2 2 1 20 4 紅龍 18 號 57 0 43 5 27 1 11 4 2 5 20 5 比干 2 號 47 0 38 0 27 3 11 9 2 4 20 6 紅豐 201 55 5 45 5 31 1 12 7 2 0 20 7 比干紅 50 0 45 5 35 0 13 5 2 7 20 8 干鮮 5 號 47 0 43 0 22 8 10 0 2 2 20 9 紅源 6 號 CK 54 5 45 5 25 1 11 4 2 2 20 10 315 40 0 38 5 27 5 12 2 2 1 20 11 潤疆紅 5 號 47 5 41 5 29 5 11 8 2 8 20 12 潤疆紅 6 號 50 0 46 0 23 9 11 3 3 2 20 13 20s 6 52 5 48 0 32 2 12 4 2 4 20 14 潤疆紅 13 號 53 5 40 0 19 9 13 6 2 6 20 15 潤疆紅 16 號 70 5 40 5 22 5 11 3 2 3 20 16 20s 3 68 5 41 0 28 7 11 9 1 8 20 17 31 56 0 43 5 21 9 14 7 2 4 20 18 J33 54 0 47 5 25 5 11 4 2 5 20 19 20s 5 55 5 45 0 25 3 15 9 2 3 20 20 川紅 1 號 55 5 44 5 23 0 12 7 2 2 20 21 20s 2 51 5 42 0 24 8 13 7 2 2 20 22 20s 8 59 0 46 5 30 5 13 3 2 1 20 23 20s 1 42 0 35 5 25 3 14 5 2 0 20 24 1725 50 0 50 5 26 4 13 9 1 9 20 25 F1 9 66 0 49 0 20 8 14 2 2 3 20 26 改良美國紅 55 0 45 5 19 7 14 2 2 5 20 27 色素王 60 0 51 5 27 3 12 5 2 5 20 28 紅圣 207 50 0 41 5 22 3 12 8 1 7 果肉厚 cm 0 15 0 17 0 22 0 13 0 26 0 24 0 29 0 16 0 14 0 18 0 3 0 19 0 15 0 2 0 24 0 1 0 32 0 24 0 15 0 1 0 12 0 1 0 14 0 12 0 22 0 11 0 22 0 16 單株果數(shù) 個 23 0 26 8 23 9 24 1 21 0 22 5 20 1 21 8 23 5 21 5 22 1 24 2 21 9 19 9 22 5 28 7 21 9 25 5 25 3 23 0 24 8 30 5 25 3 26 4 19 3 19 7 27 3 22 3 干鮮比 0 19 0 21 0 16 0 17 0 17 0 17 0 16 0 20 0 18 0 17 0 18 0 18 0 15 0 16 0 15 0 22 0 17 0 21 0 20 0 18 0 18 0 17 0 19 0 18 0 18 0 17 0 17 0 17 折合產(chǎn)量 kg hm 2 29 778 0 32 130 0 42 906 0 36 640 0 30 834 0 40 176 0 42 525 0 33 564 0 36 345 0 46 240 5 40 686 0 30 154 5 41 455 5 40 203 0 41 646 0 29 931 0 40 779 0 36 934 5 42 280 5 33 276 0 43 752 0 45 828 0 40 822 5 42 931 5 38 725 5 40 920 0 30 612 0 38 175 0 較對照 18 07 11 60 18 05 1 94 15 16 10 54 9 43 7 65 27 23 11 95 17 03 14 06 10 62 14 59 17 65 12 20 1 62 16 33 8 44 20 38 26 09 12 32 18 12 6 55 12 59 15 77 5 03 表 2 參 試 品 種 田 間 性 狀 表 現(xiàn) 分 類 調(diào) 查 結(jié) 果 疆紅 6 號折合產(chǎn)量 30154 5 kg hm 2 較對照減產(chǎn) 17 03 產(chǎn)量居倒數(shù)第三位 其他參試品種中 除川 椒紅顏 紅龍 18 號 比干 2 號 干鮮 5 號 川紅 1 號 色素王產(chǎn)量低于紅源 6 號 CK 外 其他參試品種產(chǎn) 量均高于對照 3 4 方差分析結(jié)果 從表 3 可以看出 品種間差異顯著 重復(fù)間差異 不顯著 從表 3 差異性比較可以看出 在 5 的水平 上辣椒新品種 315 與 20s 8 20s 2 1725 紅龍 23 號 20s 5 品種間無顯著差異 與其余品種間有顯著 差異 20s 8 與 20s 2 1725 紅龍 23 號 20s 5 品種 間無顯著差異 與其余品種間有顯著差異 20s 與 深紅帥 川椒紅顏 紅龍 18 號 比干 2 號 干鮮 5 號 潤疆紅 6 號 紅源 6 號 20s 3 J33 川紅 1 號 F1 9 色素王 紅圣 207 有顯著差異 其余品種間 均無差異 4 小 結(jié) 通過對 28 個加工辣椒品種果實性狀 熟性 抗 病性 產(chǎn)量等方面綜合對比 315 長勢中等 坐果多且 集中 辣度高 折合產(chǎn)量 46 240 5 kg hm 2 較對照增產(chǎn) 9 895 5 kg hm 2 增產(chǎn)率 27 23 產(chǎn)量居第一位 但該 品種抗病性較差 植株較矮 桿性較差 不宜進(jìn)行大面積 推廣 20s 8 產(chǎn)量位居第二 折合產(chǎn)量 45 828 kg hm 2 較對照增產(chǎn) 26 09 該品種植株長勢中等 桿性 24 參 考 文 獻(xiàn) 1 戴雄澤 劉志敏 初論我國辣椒產(chǎn)業(yè)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J 辣椒雜志 2005 2 1 6 2 孫雁 周天富 王云月 等 辣椒玉米間作對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產(chǎn)效益 J 園藝學(xué)報 2006 33 5 995 1000 3 要曉偉 梁銀麗 曾容 等 不同有機(jī)肥對辣椒品質(zhì)和產(chǎn)量的影響 J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 2011 39 10 157 162 4 李棟 雒興剛 金塔縣耕地質(zhì)量評價 M 蘭州 甘肅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2014 5 賀洪軍 加工型辣椒綠色高產(chǎn)高效生產(chǎn)技術(shù) 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 2015 編 輯 張順全 處理編號 排序號 平均數(shù) 5 顯著性 1 顯著性 10 1 110 9667 a A 22 2 110 000 0 a AB 21 3 105 000 0 ab ABC 24 4 103 000 0 abc ABC 3 5 102 966 7 abc ABC 19 6 101 466 7 abcd ABCD 15 7 99 933 3 bcd ABCDE 13 8 99 500 0 bcd ABCDE 26 9 98 233 3 bcde ABCDEF 23 10 97 966 7 bcde ABCDEF 17 11 97 866 7 bcde ABCDEF 11 12 97 633 3 bcde BCDEF 14 13 96 466 7 bcdef CDEF 6 14 96 433 3 bcdef CDEF 7 15 95 433 3 bcdef CDEF 25 16 92 933 3 cdefg CDEFG 28 17 91 633 3 defg CDEFGH 18 18 88 633 3 efgh DEFGHI 9 19 87 233 3 fgh EFGHI 4 20 85 533 3 ghi FGHIJ 8 21 80 533 3 hij GHIJK 20 22 79 833 3 hij HIJK 2 23 77 100 0 ij IJK 5 24 74 000 0 j JK 27 25 73 433 3 j JK 12 26 72 366 7 j K 16 27 71 833 3 j K 1 28 71 466 7 j K S 2 966 6 L S R 0 05 S S R 0 05 54 S L S R 0 01 S S R 0 01 54 S 表 3 差 異 顯 著 性 測 驗 SSR 法 強 抗病性好 果實商品性較好 單株結(jié)果數(shù)居所 有參試品種第一位 生育期比對照長 3 d 20s 折合產(chǎn)量 43 752 kg hm 2 較對照增產(chǎn) 20 38 產(chǎn)量 位居第三位 綜上所述 所有參試品種中 20s 8 20s 2 產(chǎn)量表現(xiàn)較為突出 在育苗移栽的條件下可進(jìn)行小面 積示范 建議下年進(jìn)一步進(jìn)行試驗研究 摸索出適合于 該品種的高產(chǎn) 高效栽培模式 其他參試品種與對照紅 源 6 號相比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 應(yīng)予淘汰 作物科學(xué) 注 大寫字代表在 0 01 水平下比較 差異極顯著 小寫字母代表在 0 05 水平下比較 差異顯著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