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母種培養(yǎng)基比較試驗.pdf
2 0 1 9 年 第 4 1 卷 第 1 期 d i b l e f u n g i 2 0 2 1 年 第 4 3 卷 第 2 期 培 養(yǎng) 材 料 d i b l e f u n g i 羊 肚 菌 M o r c h e l l a 是 一 類 名 貴 的 食 藥 用 真 菌 因 其 高 蛋 白 低 脂 肪 富 含 氨 基 酸 和 維 生 素 味 道 鮮 美 而 深 受 人 們 歡 迎 1 彭 璐 等 2 研 究 表 明 新 疆 天 山 山 腳 下 葡 萄 園 中 采 集 的 羊 肚 菌 分 離 菌 株 適 宜 在 黃 豆 芽 玉 米 粉 黃 豆 粉 培 養(yǎng) 基 上 生 長 黃 冕 等 3 研 究 表 明 胡 蘿 卜 和 黃 豆 粉 培 養(yǎng) 基 培 養(yǎng) 尖 頂 羊 肚 菌 母 種 可 縮 短 制 種 周 期 且 母 種 質(zhì) 量 好 孟 俊 龍 等 4 人 工 栽 培 小 羊 肚 菌 試 驗 表 明 M 2 馬 鈴 薯 2 0 0 g 葡 萄 糖 2 0 g 瓊 脂 2 0 g K H 2 P O 4 3 g M g S O 4 0 5 g 楊 樹 根 際 土 2 5 g 蛋 白 胨 2 g 水 1 0 0 0 m L 為 最 佳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任 愛 梅 等 5 對 采 自 甘 肅 省 的 一 株 野 生 羊 肚 菌 進 行 分 離 培 養(yǎng) 試 驗 結(jié) 果 表 明 菌 絲 在 P D A 培 養(yǎng) 基 上 生 長 最 快 在 綜 合 P D A 培 養(yǎng) 基 上 菌 落 干 重 最 高 杜 忠 偉 等 6 對 采 自 吉 林 省 延 邊 朝 鮮 族 自 治 州 的 一 株 羊 肚 菌 菌 株 培 養(yǎng) 結(jié) 果 表 明 該 菌 株 菌 絲 在 黃 豆 芽 培 養(yǎng) 基 上 生 長 最 好 其 次 是 P D A 培 養(yǎng) 基 侯 軍 等 7 研 究 表 明 不 同 的 羊 肚 菌 品 種 菌 株 在 不 同 的 培 養(yǎng) 基 上 其 菌 絲 的 形 態(tài) 顏 色 等 各 異 為 此 筆 者 進 行 了 1 1 個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培 養(yǎng) 一 株 六 妹 羊 肚 菌 甘 肅 人 工 栽 培 羊 肚 菌 菌 株 的 比 較 試 驗 以 期 為 當 地 區(qū) 羊 肚 菌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選 用 提 供 參 考 1 材 料 與 方 法 1 1 供 試 材 料 1 供 試 菌 株 甘 肅 省 科 學 院 生 物 研 究 所 保 藏 的 六 妹 羊 肚 菌 菌 株 編 號 M 6 1 2 供 試 培 養(yǎng) 基 試 驗 設(shè) 計 了 1 1 個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配 方 配 方 1 馬 鈴 薯 5 0 g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磷 酸 二 氫 鉀 0 2 5 g 蛋 白 胨 0 2 5 g 配 方 2 馬 鈴 薯 5 0 g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磷 酸 二 氫 鉀 0 5 g 硫 酸 鎂 0 1 2 5 g 蛋 白 胨 0 2 5 g 配 方 3 馬 鈴 薯 5 0 g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木 屑 1 2 5 g 配 方 4 馬 鈴 薯 5 0 g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麩 皮 1 2 5 g 配 方 5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磷 酸 二 氫 鉀 0 1 1 5 g 磷 酸 氫 二 鉀 0 2 5 g 硫 酸 鎂 0 1 2 5 g 蛋 白 胨 0 5 g 酵 母 粉 0 5 g 配 方 6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磷 酸 二 氫 鉀 0 2 5 g 蛋 白 胨 0 2 5 g 酵 母 粉 0 1 2 5 g 玉 米 粉 2 5 g 配 方 7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酵 母 粉 1 g 麥 芽 膏 2 5 g 羊 糞 粉 5 g 配 方 8 馬 鈴 薯 2 5 g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腐 殖 土 2 5 g 配 方 9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蛋 白 胨 0 2 5 g 酵 母 粉 0 1 2 5 g 新 鮮 松 針 6 0 g 配 方 1 0 蘋 果 5 0 g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磷 酸 二 氫 鉀 0 2 5 g 蛋 白 胨 0 2 5 g 配 方 1 1 生 梨 5 0 g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磷 酸 二 氫 鉀 0 2 5 g 蛋 白 胨 0 2 5 g 純 凈 水 2 5 0 m L p H 自 然 培 養(yǎng) 基 配 制 方 法 配 方 1 配 方 2 配 方 3 配 方 4 馬 鈴 薯 去 皮 切 塊 各 取 5 0 g 分 別 加 純 凈 水 4 0 0 m L 煮 2 5 m i n 用 4 層 紗 布 過 濾 取 濾 液 后 對 應(yīng) 移 至 1 號 2 號 3 號 4 號 錐 形 瓶 中 加 純 凈 水 定 容 至 2 5 0 m L 再 加 入 其 他 組 分 用 玻 璃 棒 邊 攪 拌 邊 加 熱 使 之 完 全 溶 化 后 待 用 配 方 5 加 2 5 0 m L 純 凈 水 至 5 號 錐 形 瓶 中 加 入 其 他 組 分 用 玻 璃 棒 邊 攪 拌 邊 加 熱 使 之 完 全 溶 化 后 待 用 配 方 6 將 玉 米 粉 加 入 4 0 0 m L 純 凈 水 煮 2 5 m i n 用 4 層 紗 布 過 濾 取 濾 液 后 移 至 6 號 錐 形 瓶 中 加 純 凈 水 定 容 至 2 5 0 m L 加 入 其 他 組 分 用 玻 璃 棒 邊 攪 拌 邊 加 熱 使 之 完 全 溶 化 后 待 用 配 方 7 將 羊 糞 粉 加 入 4 0 0 m L 純 凈 水 煮 羊 肚 菌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比 較 試 驗 冉 永 紅 1 馬 琳 靜 2 謝 淑 琴 1 張 旦 1 魏 鏞 頻 1 1 定 西 市 農(nóng) 業(yè) 科 學 研 究 院 甘 肅 定 西 7 4 3 0 0 0 河 南 省 南 陽 市 農(nóng) 業(yè) 科 學 院 河 南 南 陽 4 7 3 0 0 2 摘 要 目 的 研 究 羊 肚 菌 菌 絲 生 長 及 菌 核 形 成 的 較 佳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方 法 用 1 1 個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培 養(yǎng) 在 甘 肅 栽 培 的 一 株 六 妹 羊 肚 菌 觀 察 其 菌 絲 體 培 養(yǎng) 特 征 和 菌 核 形 成 及 生 長 發(fā) 育 情 況 結(jié) 果 配 方 1 1 培 養(yǎng) 基 菌 絲 長 勢 強 氣 生 菌 絲 少 菌 核 成 顆 粒 狀 密 集 分 布 于 整 個 培 養(yǎng) 基 產(chǎn) 核 能 力 強 結(jié) 論 配 方 1 1 生 梨 5 0 g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磷 酸 二 氫 鉀 0 2 5 g 蛋 白 胨 0 2 5 g 純 凈 水 2 5 0 m L p H 自 然 為 六 妹 羊 肚 菌 母 種 試 驗 最 佳 培 養(yǎng) 基 關(guān) 鍵 詞 羊 肚 菌 菌 絲 菌 核 培 養(yǎng) 基 中 圖 分 類 號 S 6 4 6 9 文 章 編 號 1 0 0 0 8 3 5 7 2 0 2 1 0 2 0 0 3 4 0 3 收 稿 日 期 2 0 2 0 0 7 1 9 一 稿 2 0 2 0 1 1 1 1 修 改 稿 基 金 項 目 甘 肅 省 委 組 織 部 隴 原 青 年 創(chuàng) 新 創(chuàng) 業(yè) 人 才 項 目 2 0 2 0 R C X M 1 4 6 作 者 簡 介 冉 永 紅 本 科 助 理 研 究 員 從 事 食 用 菌 栽 培 技 術(shù) 研 究 聯(lián) 系 電 話 1 8 9 9 3 2 7 5 8 7 7 E m a i l 2 6 2 7 2 0 4 1 8 q q c o m 2 0 2 1 4 3 2 3 4 3 6 3 9 冉 永 紅 等 羊 肚 菌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比 較 試 驗 3 4d i b l e f u n g i 2 0 1 9 年 第 4 1 卷 第 1 期 2 0 2 1 年 第 4 3 卷 第 2 期 培 養(yǎng) 材 料 2 5 m i n 用 4 層 紗 布 過 濾 取 濾 液 后 移 至 7 號 錐 形 瓶 中 加 純 凈 水 定 容 至 2 5 0 m L 加 入 其 他 組 分 用 玻 璃 棒 邊 攪 拌 邊 加 熱 使 之 完 全 溶 化 后 待 用 配 方 8 將 腐 殖 土 加 入 4 0 0 m L 純 凈 水 煮 2 5 m i n 用 4 層 紗 布 過 濾 取 濾 液 后 移 至 8 號 錐 形 瓶 中 加 純 凈 水 定 容 至 2 5 0 m L 加 入 其 他 組 分 用 玻 璃 棒 邊 攪 拌 邊 加 熱 使 之 完 全 溶 化 后 待 用 配 方 9 將 新 鮮 松 針 加 入 4 0 0 m L 純 凈 水 煮 2 5 m i n 用 4 層 紗 布 過 濾 取 濾 液 后 移 至 9 號 錐 形 瓶 中 加 純 凈 水 定 容 至 2 5 0 m L 加 入 其 他 組 分 用 玻 璃 棒 邊 攪 拌 邊 加 熱 使 之 完 全 溶 化 后 待 用 配 方 1 0 配 方 1 1 將 蘋 果 和 梨 去 皮 去 芯 切 塊 分 別 加 純 凈 水 4 0 0 m L 煮 2 5 m i n 用 4 層 紗 布 過 濾 取 濾 液 后 對 應(yīng) 移 至 1 0 號 1 1 號 錐 形 瓶 中 加 純 凈 水 定 容 至 2 5 0 m L 加 入 其 他 組 分 用 玻 璃 棒 邊 攪 拌 邊 加 熱 使 之 完 全 溶 化 后 待 用 將 上 述 1 1 1 號 錐 形 瓶 放 入 高 壓 滅 菌 鍋 中 滅 菌 滅 菌 條 件 1 2 1 0 1 M P a 3 0 m i n 培 養(yǎng) 基 溫 度 冷 卻 至 5 0 時 在 純 凈 工 作 臺 中 倒 入 9 0 m m 平 皿 中 每 個 平 皿 倒 2 0 m L 培 養(yǎng) 基 冷 卻 后 備 用 1 2 試 驗 方 法 1 2 1 菌 種 制 備 參 照 任 愛 梅 等 方 法 5 將 已 活 化 好 的 試 管 斜 面 菌 種 接 種 至 9 0 m m 的 P D A 培 養(yǎng) 基 平 板 上 2 0 避 光 恒 溫 培 養(yǎng) 4 d 9 6 h 用 6 m m 打 孔 器 取 菌 絲 體 塊 分 別 接 種 于 上 述 1 1 個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平 板 上 1 2 2 菌 絲 體 培 養(yǎng) 特 征 觀 察 參 照 董 雪 方 法 8 將 上 述 轉(zhuǎn) 接 菌 絲 體 塊 的 1 1 個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平 板 置 2 0 避 光 恒 溫 培 養(yǎng) 每 隔 2 4 h 觀 察 菌 絲 長 勢 氣 生 菌 絲 密 度 以 及 菌 絲 顏 色 當 菌 絲 體 即 將 長 滿 并 未 長 滿 平 皿 時 以 接 種 塊 為 中 心 用 刻 度 尺 測 量 菌 落 直 徑 m m 設(shè) 3 個 重 復(fù) 每 個 重 復(fù) 隨 機 測 量 3 次 取 平 均 值 計 算 菌 絲 日 均 長 速 菌 絲 日 均 長 速 m m d 1 菌 落 直 徑 6 2 培 養(yǎng) 天 數(shù) 1 2 3 菌 絲 干 重 測 定 參 照 董 雪 8 及 謝 放 等 9 方 法 菌 絲 體 培 養(yǎng) 4 d 9 6 h 時 連 同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一 同 放 入 盛 有 蒸 餾 水 的 燒 杯 中 加 熱 至 培 養(yǎng) 基 完 全 熔 化 用 玻 璃 棒 挑 出 菌 絲 后 蒸 餾 水 漂 洗 3 次 濾 紙 吸 收 多 余 的 水 分 于 電 熱 鼓 風 干 燥 箱 中 1 0 5 烘 至 恒 重 后 稱 重 取 3 個 重 復(fù) 1 2 4 菌 核 培 養(yǎng) 特 征 觀 察 參 照 鄭 磊 等 1 0 及 劉 福 陽 等 1 1 方 法 每 隔 2 4 h 觀 察 記 錄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上 菌 核 形 成 的 時 間 培 養(yǎng) 2 0 d 4 8 0 h 時 觀 察 記 錄 菌 核 分 布 區(qū) 域 菌 核 顏 色 變 化 和 菌 核 數(shù) 量 2 結(jié) 果 與 分 析 2 1 供 試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上 培 養(yǎng) 羊 肚 菌 M 6 1 菌 絲 體 特 征 由 表 1 圖 2 可 知 供 試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上 羊 肚 菌 菌 絲 體 培 養(yǎng) 結(jié) 果 存 在 較 大 差 異 配 方 8 菌 絲 體 平 均 長 速 最 快 配 方 4 次 之 配 方 5 最 慢 配 方 2 菌 絲 干 重 最 高 配 方 1 次 之 配 方 7 最 低 菌 絲 長 勢 最 好 的 是 配 方 4 配 方 6 配 方 8 配 方 1 1 配 方 9 最 差 配 方 7 氣 生 菌 絲 稠 密 氣 生 菌 絲 稀 疏 的 是 配 方 6 配 方 8 配 方 1 1 配 方 4 配 方 1 0 氣 生 菌 絲 較 密 配 方 1 配 方 2 配 方 3 配 方 5 氣 生 菌 絲 濃 密 菌 絲 形 態(tài) 最 好 的 是 配 方 8 配 方 1 0 配 方 1 1 配 方 4 配 方 6 次 之 最 差 的 是 配 方 1 配 方 9 綜 上 所 述 菌 絲 生 長 最 好 的 培 養(yǎng) 基 為 配 方 8 配 表 1 供 試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培 養(yǎng) 羊 肚 菌 M 6 1 菌 絲 體 結(jié) 果 配 方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菌 絲 長 勢 平 均 長 速 m m d 1 6 1 0 6 0 3 0 8 d e 7 3 3 4 0 0 8 7 b c 7 3 8 8 0 2 5 7 b 9 2 7 8 0 0 2 8 a 6 0 8 4 0 0 2 4 d e 7 5 2 8 0 3 3 7 b 6 2 5 0 0 0 0 0 c d e 9 5 2 8 0 0 3 7 a 6 6 6 6 0 1 7 3 b c d 5 3 3 4 0 0 6 4 e 8 8 3 4 0 1 7 3 a 菌 絲 顏 色 白 色 白 色 白 色 白 色 白 色 白 色 白 色 白 色 白 色 白 色 白 色 氣 生 菌 絲 密 度 濃 密 濃 密 濃 密 較 密 濃 密 稀 疏 稠 密 稀 疏 密 較 密 稀 疏 菌 絲 干 重 m g 0 7 9 1 0 0 0 5 b 0 8 5 8 0 0 1 5 a 0 7 5 7 0 0 0 3 c 0 7 8 6 0 0 0 4 b 0 7 9 4 0 0 0 2 b 0 7 1 6 0 0 0 3 e 0 6 6 6 0 0 0 1 f 0 7 6 5 0 0 0 4 c 0 7 1 1 0 0 0 4 e 0 7 3 5 0 0 0 2 d 0 7 6 4 0 0 0 1 c 菌 絲 形 態(tài) 絨 絮 狀 生 長 氈 戎 狀 生 長 氈 戎 狀 生 長 絲 狀 輻 射 生 長 絨 絮 狀 生 長 絲 狀 輻 射 生 長 氈 戎 狀 生 長 直 立 生 長 絨 絮 狀 生 長 直 立 生 長 直 立 生 長 注 分 別 表 示 菌 絲 生 長 由 弱 到 很 強 數(shù) 據(jù) 為 3 個 重 復(fù) 的 x s 小 寫 字 母 表 示 在 P 0 0 5 水 平 具 有 統(tǒng) 計 學 意 義 3 52 0 1 9 年 第 4 1 卷 第 1 期 d i b l e f u n g i 2 0 2 1 年 第 4 3 卷 第 2 期 培 養(yǎng) 材 料 方 1 1 配 方 4 配 方 6 次 之 配 方 9 最 差 2 2 供 試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上 羊 肚 菌 M 6 1 菌 核 形 成 及 生 長 發(fā) 育 情 況 由 表 2 圖 2 可 知 配 方 2 配 方 1 0 配 方 1 1 同 一 天 產(chǎn) 核 且 產(chǎn) 核 最 早 其 次 配 方 1 配 方 3 配 方 6 配 方 9 配 方 5 產(chǎn) 核 時 間 最 晚 配 方 8 沒 有 產(chǎn) 核 配 方 1 1 產(chǎn) 核 數(shù) 量 最 多 顆 粒 狀 菌 核 密 集 分 布 于 整 個 平 皿 配 方 2 配 方 1 0 產(chǎn) 核 數(shù) 量 次 之 其 中 配 方 1 0 顆 粒 狀 菌 核 密 集 分 布 于 整 個 平 皿 而 配 方 2 片 狀 菌 核 分 散 分 布 于 接 種 塊 周 圍 配 方 5 產(chǎn) 核 數(shù) 量 最 少 杏 黃 色 點 狀 菌 核 分 散 分 布 于 接 種 塊 周 圍 從 羊 肚 菌 菌 核 形 成 特 征 來 看 配 方 1 1 最 佳 其 次 是 配 方 1 0 配 圖 1 供 試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培 養(yǎng) 羊 肚 菌 M 6 1 菌 絲 體 特 征 2 0 培 養(yǎng) 4 d 注 越 多 說 明 菌 核 數(shù) 量 越 多 表 2 供 試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上 羊 肚 菌 M 6 1 菌 核 形 成 及 生 長 發(fā) 育 配 方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菌 核 分 布 培 養(yǎng) 皿 邊 緣 分 散 分 布 接 種 塊 周 圍 分 散 分 布 培 養(yǎng) 皿 邊 緣 密 集 分 布 培 養(yǎng) 皿 邊 緣 分 散 分 布 培 養(yǎng) 皿 邊 緣 分 散 分 布 接 種 塊 周 圍 密 集 分 布 接 種 塊 周 圍 密 集 分 布 無 分 散 分 布 于 整 個 培 養(yǎng) 皿 密 集 分 布 于 整 個 培 養(yǎng) 皿 密 集 分 布 于 整 個 培 養(yǎng) 皿 菌 核 數(shù) 量 產(chǎn) 核 時 間 d 8 7 8 9 1 0 8 9 8 7 7 菌 核 形 態(tài) 片 狀 片 狀 片 狀 點 狀 片 狀 片 狀 片 狀 顆 粒 狀 顆 粒 狀 顆 粒 狀 菌 核 顏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黃 褐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黃 褐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黃 褐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黃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黃 褐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黃 褐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黃 褐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白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黃 色 前 期 白 色 后 期 黃 色 圖 2 供 試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培 養(yǎng) 羊 肚 菌 M 6 1 2 0 d 時 的 菌 核 狀 態(tài) 培 養(yǎng) 溫 度 2 0 下 轉(zhuǎn) 第 3 9 頁 3 6d i b l e f u n g i 2 0 1 9 年 第 4 1 卷 第 1 期 2 0 2 1 年 第 4 3 卷 第 2 期 指 導(dǎo) 生 產(chǎn) 上 述 設(shè) 備 設(shè) 施 合 計 總 成 本 為 5 7 6 2 6 0 0 元 以 企 業(yè) 可 維 持 生 產(chǎn) 2 0 年 每 年 實 際 生 產(chǎn) 天 數(shù) 為 3 0 0 d 計 每 天 設(shè) 備 成 本 分 攤 費 為 9 6 0 元 2 5 建 設(shè) 成 本 建 設(shè) 成 本 含 土 地 租 賃 與 廠 房 建 設(shè) 總 計 5 0 0 0 0 0 0 元 以 企 業(yè) 可 維 持 生 產(chǎn) 2 0 年 每 年 實 際 生 產(chǎn) 天 數(shù) 為 3 0 0 d 計 每 天 建 設(shè) 成 本 分 攤 費 為 8 3 3 元 綜 合 上 述 各 種 材 料 人 工 輔 助 設(shè) 備 建 設(shè) 成 本 可 以 測 算 出 每 個 菌 棒 成 本 為 3 2 元 香 菇 菌 棒 工 廠 化 生 產(chǎn) 相 比 傳 統(tǒng) 小 作 坊 式 生 產(chǎn) 有 原 料 定 價 權(quán) 極 少 的 人 工 投 入 較 高 的 設(shè) 備 利 用 率 等 優(yōu) 勢 但 也 存 在 一 次 性 投 入 大 資 金 回 籠 速 度 慢 受 政 策 因 素 影 響 大 等 問 題 因 此 在 沒 有 充 分 論 證 的 情 況 下 切 勿 盲 目 發(fā) 展 參 考 文 獻 1 黃 毅 食 用 菌 工 廠 化 栽 培 實 踐 M 福 州 福 建 科 學 技 術(shù) 出 版 社 2 0 1 4 2 高 茂 林 2 0 1 8 年 度 全 國 食 用 菌 統(tǒng) 計 調(diào) 查 結(jié) 果 分 析 E B O L 2 0 1 9 1 2 2 7 h t t p w w w e m u s h r o o m n e t n e w s 2 0 1 9 1 2 2 7 3 1 8 0 2 h t m l 3 黃 年 來 中 國 香 菇 栽 培 學 M 上 海 上 海 科 技 文 獻 出 版 社 1 9 9 4 4 李 玉 尚 曉 冬 宋 春 艷 等 我 國 香 菇 工 廠 化 栽 培 模 式 及 技 術(shù) 初 探 J 上 海 農(nóng) 業(yè) 科 技 2 0 1 7 3 7 4 7 5 5 姜 濤 張 忠 偉 薛 建 臣 等 香 菇 枝 條 菌 種 的 制 作 與 應(yīng) 用 技 術(shù) J 食 用 菌 2 0 0 7 2 9 6 2 4 2 5 蓋 菇 的 氨 基 酸 含 量 影 響 較 大 對 氨 基 酸 組 成 影 響 較 小 桑 枝 是 養(yǎng) 蠶 副 產(chǎn) 物 用 于 栽 培 大 球 蓋 菇 不 但 能 夠 提 高 大 球 蓋 菇 產(chǎn) 量 和 品 質(zhì) 而 且 能 夠 使 桑 枝 資 源 變 廢 為 寶 提 高 桑 蠶 業(yè) 經(jīng) 濟 效 益 各 地 在 利 用 農(nóng) 林 廢 棄 物 栽 培 大 球 蓋 菇 時 除 了 立 足 就 近 取 材 變 廢 為 寶 的 原 則 外 更 要 重 視 各 種 原 料 科 學 配 比 以 提 高 栽 培 料 的 生 物 轉(zhuǎn) 化 率 提 高 大 球 蓋 菇 品 質(zhì) 參 考 文 獻 1 李 正 鵬 李 玉 周 峰 等 大 球 蓋 菇 工 廠 化 栽 培 技 術(shù) J 食 用 菌 2 0 1 8 4 0 5 4 9 5 0 2 于 延 申 王 月 王 隆 洋 等 大 球 蓋 菇 栽 培 生 產(chǎn) 技 術(shù) J 吉 林 蔬 菜 2 0 1 8 3 4 1 4 4 3 龔 賽 趙 淑 芳 聶 陽 等 不 同 栽 培 條 件 下 大 球 蓋 菇 的 經(jīng) 濟 效 益 J 中 國 食 用 菌 2 0 1 6 3 5 4 3 5 3 8 4 李 怡 彬 楊 藝 龍 陳 君 琛 等 工 廠 化 栽 培 杏 鮑 菇 副 產(chǎn) 物 營 養(yǎng) 成 分 分 析 與 評 價 J 福 建 農(nóng) 業(yè) 學 報 2 0 1 4 2 9 9 9 0 4 9 0 8 上 接 第 3 3 頁 方 8 不 產(chǎn) 核 3 小 結(jié) 試 驗 結(jié) 果 表 明 供 試 1 1 個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對 羊 肚 菌 M 6 1 菌 絲 生 長 和 菌 核 形 成 有 顯 著 影 響 菌 絲 長 勢 強 氣 生 菌 絲 少 菌 核 形 成 能 力 強 且 顆 粒 狀 密 集 分 布 于 整 個 培 養(yǎng) 基 為 優(yōu) 質(zhì) 菌 種 表 觀 特 征 基 于 此 配 方 1 1 生 梨 5 0 g 葡 萄 糖 5 g 瓊 脂 5 g 磷 酸 二 氫 鉀 0 2 5 g 蛋 白 胨 0 2 5 g 純 凈 水 2 5 0 m L p H 自 然 為 試 驗 六 妹 羊 肚 菌 最 佳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參 考 文 獻 1 侯 集 瑞 李 玉 圖 力 古 爾 等 赤 霉 素 和 萘 乙 酸 對 羊 肚 菌 菌 絲 生 長 的 影 響 J 吉 林 農(nóng) 業(yè) 大 學 學 報 2 0 0 1 2 3 4 4 1 4 3 2 彭 璐 常 繼 東 羊 肚 菌 菌 絲 培 養(yǎng) 特 性 的 研 究 J 食 用 菌 2 0 0 6 2 8 5 1 0 1 2 3 黃 冕 張 松 尖 頂 羊 肚 菌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的 篩 選 J 食 用 菌 2 0 0 7 2 9 6 3 2 4 孟 俊 龍 楊 杰 常 明 昌 等 小 羊 肚 菌 人 工 栽 培 初 報 J 中 國 食 用 菌 2 0 1 2 3 1 4 1 4 1 5 5 任 愛 梅 李 建 宏 謝 放 等 不 同 培 養(yǎng) 基 對 羊 肚 菌 菌 絲 生 長 及 菌 核 形 成 的 影 響 J 江 蘇 農(nóng) 業(yè) 科 學 2 0 1 3 4 1 1 1 2 7 0 2 7 2 6 杜 忠 偉 胡 志 強 亢 學 平 等 一 種 羊 肚 菌 的 菌 種 分 離 和 母 鐘 培 養(yǎng) 基 篩 選 J 中 國 林 副 特 產(chǎn) 2 0 1 7 6 2 5 2 7 7 侯 軍 范 繼 巧 張 華 等 高 羊 肚 菌 M H 1 菌 株 母 種 培 養(yǎng) 基 的 正 交 優(yōu) 化 J 食 用 菌 2 0 0 9 3 1 1 2 1 2 2 8 董 雪 黑 麥 羊 肚 菌 生 物 學 特 性 研 究 D 北 京 北 京 師 范 大 學 2 0 0 4 3 8 3 9 9 謝 放 張 生 香 陳 京 津 等 恒 溫 和 變 溫 培 養(yǎng) 對 羊 肚 菌 菌 絲 生 長 及 菌 核 形 成 影 響 的 比 較 研 究 J 中 國 野 生 植 物 資 源 2 0 1 0 2 9 3 3 7 4 0 1 0 鄭 磊 程 顯 好 王 淑 芳 五 種 碳 源 對 核 盤 菌 絲 生 長 及 菌 核 形 成 的 影 響 J 安 徽 農(nóng) 業(yè) 科 學 2 0 0 8 3 6 4 1 3 6 6 1 3 6 7 1 1 劉 福 陽 王 愛 仙 王 怡 暄 等 不 同 栽 培 種 配 方 對 羊 肚 菌 菌 絲 菌核和分生 孢子的影響 J 中國食用菌 2 0 1 8 3 7 5 1 9 2 2 上 接 第 3 6 頁 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