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有機肥施肥機的設計與試驗.pdf
精準有機肥施肥機的設計與試驗 郝延杰 王 成 吳愛兵 劉凱凱 樊 平 孫冬霞 濱州市農業(yè)機械化科學研究所 山東濱州 66 農業(yè)農村部南京農業(yè)機械化研究所 南京 濱州市農村能源工作站 山東濱州 66 摘 要 針對目前國內有機肥施肥機功能單一 撒施量和幅寬不可調節(jié)或調節(jié)范圍小的現(xiàn)狀 設計了一款精準有 機肥施肥機 實現(xiàn)了大塊肥料的二次破碎后撒施 肥料均勻性好 采用機械傳動和液壓傳動相結合 實現(xiàn)拖拉機 動力的合理使用 利用FPG 控制系統(tǒng)對輸肥鏈板檔位 肥門開度和肥料落點控制罩角度進行精準調節(jié) 實現(xiàn)了 撒施量和撒施幅寬的可變 同時可對料箱內運行狀況 撒施情況等實時監(jiān)控 試驗結果表明 施肥機破碎度高 撒施均勻性好 實現(xiàn)了自動駕駛及撒施量和撒施幅寬的精準可變控制 撒施幅寬 m 撒施量 kg m 縱向施肥變異系數 施肥量變異系數 關鍵詞 施肥機 FPG 大田試驗 變異系數 中圖分類號 S224 22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3 188X 2021 03 0087 08 0 引言 有機肥可以改良 培肥土壤 提高農產品質量 減 少環(huán)境污染 是化肥的最佳替代品 農業(yè)農村廢棄物 肥料化利用是廢棄物處理及資源再利用的首選方式 但其性狀復雜多樣 作業(yè)環(huán)境惡劣 機械化撒施成為 促進廢棄物肥料化利用的關鍵 針對有機肥物理性狀復雜的特點 國內外專家對 其撒施裝備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法國格力格爾 貝 松公司的速爾齊DP P im 施肥機 離心圓盤式 作 業(yè)對象為流動性好的有機肥 但拋撒的肥料沿縱向和 橫向方向分布不均 需要通過重疊作業(yè)來改善 法國 CUH 公司的P oTwin 側式撒肥機 錘片式 屬于 大型拋撒機 雙攪龍式的輸送裝置和錘片式拋撒器具 有穩(wěn)定拋撒效果 但功耗較高 在精準施肥方面 Hosseini等 采用SSC 作物定位管理 技術提高施 肥的精確度 s ol 等根據機具田間位置 通過改變旋 轉軸的轉速控制施肥量 國內有機肥施肥機施肥 品種較為單一 性能穩(wěn)定性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北 京市農機鑒定推廣站研制了 F 型鏈耙刮板式 有機肥撒施機和 F 變量有機肥撒施機 6 收稿日期 基金項目 山東省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 G C 6 山東省農機 裝備研發(fā)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 F 作者簡介 郝延杰 男 山東禹城人 助理研究員 碩士 m il 6 6 qq com 通訊作者 孫冬霞 女 山東壽光人 副研究員 碩士 m il bzn sdx 6 com 上海世達爾現(xiàn)代農機有限公司生產了針對廄肥拋撒 的T S 型槳葉式施肥機 該機工作穩(wěn)定 效率 高 但安全性差 高效 智能 變量是農業(yè)機械發(fā)展趨勢 也是有機 肥施肥機發(fā)展方向 所設計的施肥機實現(xiàn)了肥料 的二次破碎后撒施 撒施均勻高效 運用FPG 控制技 術通過控制鏈板檔位 控肥閘門開度和肥料落點位 置 實現(xiàn)了施肥量和撒施幅寬的精準可變控制 同時 實現(xiàn)了施肥機的自動駕駛 減輕了工作強度 1 整機結構及工作原理 1 1 整機結構 精準有機肥施肥機主要由輸肥機構 控制終端和 肥箱等組成 如圖 所示 傳動軸 輸肥機構 控制終端 肥箱 控肥閘門 6 肥料落點控制罩 螺旋破碎機構 撒施圓盤 減震系統(tǒng) 懸掛支架 圖 整機示意圖 Fig T e sc em tic of t e m c ine 1 2 工作原理 螺旋破碎機構和撒施圓盤采用機械傳動 動力來 年 月 農機化研究 第 期 自拖拉機后輸出軸 轉速穩(wěn)定 輸肥機構 控肥閘門 肥料落點控制罩采用液壓驅動 運動范圍可調 肥量 調節(jié)通過FPG 程序模塊控制輸肥機構的鏈板運轉速 度 控肥閘門開口大小配合實現(xiàn)無級精準調節(jié) 施肥 幅寬調節(jié)通過改變肥料落點控制罩角度的大小實現(xiàn) 施肥機工作原理 根據作業(yè)地域特點 肥料成分 作物類型確定需肥量 建立數據模型 將模型導入FP G 控制單元 利用裝載機將肥料裝入施肥機 在控制 終端輸入施肥量 控肥閘門會打開一定高度 輸肥機 構開始工作將肥料向后輸送 雙螺旋破碎機構旋轉 葉片將肥料進行第一次破碎 拋撒并將其一部分輸送 到輥中間拋出 此時控制罩已按實際所需幅寬打開一 定角度 拋出的肥料撞擊到肥料落點控制罩進行二次 撞擊破碎并下落 下落到旋轉的撒施圓盤后被拋出 控制罩角度的可調改變了肥料在圓盤的初始半徑 進 而調整了幅寬 拖拉機上安裝北斗導航定位系統(tǒng) 實 現(xiàn)了拖拉機的自動駕駛 并可實時將所在位置發(fā)送到 控制終端 與控肥閘門安裝的位移傳感器 輸肥鏈板 的轉速傳感器和肥料落點控制罩的角度傳感器實現(xiàn) 閉環(huán)控制 實現(xiàn)不同地塊的按需 按幅施肥 達到精準 定量施肥的目的 在料箱內部安裝的攝像頭可觀察 鏈板運行情況 在后方安裝的攝像頭實現(xiàn)了撒施情況 的實時監(jiān)控 2 主要部件設計 2 1 控制系統(tǒng)選型 施肥機控制終端系統(tǒng)由嵌入式作業(yè)控制終端 FPG 芯片 觸摸屏 數據采集模塊 位移傳感器 轉 速傳感器 角度傳感器 開關控制模塊 以及液壓電磁 閥組成 實現(xiàn)了不同施肥量 不同幅寬的調整 控制 系統(tǒng)方案如圖 所示 實際控制系統(tǒng)界面如圖 所示 圖 控制系統(tǒng)方案圖 Fig T e di g m of cont ol system sc eme 圖 實際控制系統(tǒng)界面 Fig T e inte f ce of ctu l cont ol system 顯示屏為嵌入式一體化控制屏 屏幕尺寸為 寸 主頻 GHz 內存為 具有 數據存儲 可 滿足施肥機使用要求 數據采集模塊采用了舟正科 技D Q 6 可實現(xiàn)工業(yè)級 通道模擬量采集 采 樣率高達 Hz 同時 內置看門狗 永不死機 保證施 肥過程中信號采集的穩(wěn)定性 繼電器控制板具有 路 P 型光電輸入和 路繼電器輸出 每路都有常開 常閉和公共端 個端子 電源 通訊均隔離 具有超強 抗干擾能力 鏈板轉速的檢測采用C 6傳感器 量程可調 精度為 級 支持RS 接口和 odbus RTU協(xié) 議 可設置成上下限報警輸出 用于鏈板擁堵報警 肥門開度的檢測利用了德格斯的D 系列拉線位移傳 感器 工作可靠 安裝簡單 肥料落點控制罩開合角 度檢測采用了功耗低 性能好的H S T雙軸數字輸 出型傾角傳感器來實現(xiàn) 量程 內部采用歐洲原 裝進口的 S傾角測量單元 內置工業(yè)標準 CU 單元 集成先進的濾波算法 保證每個模塊性能具有 出色的一致性 2 2 料箱 料箱尺寸 結構取決于裝載量 肥料特性和輸送 方式等 有機肥濕度 粘度較大 將料箱設計頂大底 小的形狀 斜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6 大于肥料休止 角 料箱下部進行了折彎處理 按地塊長度6 m 有 效撒肥幅寬 m 施肥量按每公頃 kg計算 加 次 肥料可滿足進行 個往返的撒肥量要求 V m 鄉(xiāng)間道路的寬度一般為 m 為保證在鄉(xiāng)間道路的 行駛安全 設計最大寬度為 m 長度為 m 在裝 載量滿足要求的情況下 盡量減小料箱側壁的高度 以便于肥料的裝載 料箱總高度為 m 料箱內部截 面示意圖如圖 所示 容積計算公式為 年 月 農機化研究 第 期 V Qm xBL 式中 Qm x 施肥量 kg m B 施肥幅寬 m L 撒施距離 m 充滿系數 肥料密度 kg m 圖 料箱截面示意圖 Fig T e section di g m of m te i l box 2 3 輸肥機構 由于有機肥性狀復雜 輸肥機構要具有結構簡 單 輸送能力大 運行可靠等特點 選擇刮板式輸送方 式 主要由驅動機構 張緊裝置 牽引鏈及刮板等部分 組成 如圖 所示 刮板間隔為 6 mm 個數為 個 鏈條選用 高強度圓環(huán)鏈的雙鏈形式 圖 輸肥機構 Fig Fe tilize delive y mec nism 鏈條工作過程中主要承受來自物料重力和刮板鏈 條自身重力所產生的摩擦力 需要對其進行強度校 核 本設計為水平輸送 輸送阻力受力如圖6所示 圖6 輸送阻力受力圖 Fig 6 T e fo ce of conveying esist nce 已知刮板的規(guī)格和數量 通過查表和計算可得 輸送長度為 m時 刮板和圓環(huán)鏈的總質量m 為 kg 當料箱滿載時 體積為 m 肥料的堆積密 度為 kg m 則輸送裝置上有機肥的總質量m 為 m V 式中 物料堆積密度 kg m V 滿載時的物料體積 m 刮板輸送裝置基本運行阻力為 Wf m f m f g 式中 Wf 刮板輸送裝置的基本運行阻力 m 刮板鏈條總質量 kg m 滿載時輸送裝置上的物料質量 kg f 物料與底板的摩擦因數 f 刮板鏈條與底板摩擦因數 已知刮板鏈條總質量m 為 kg 肥料總質量m 為 kg 計算得Wf 6k 刮板輸送裝置的總阻力為W 即 W wfWf 式中 wf 附加阻力系數 所以 刮板輸送最大阻力為 k 安全系數為 K SPiS m 6 式中 鏈條負荷不均勻系數 Sp 鏈條破斷拉力 k i 鏈條股數 Sm 承受最大牽引力 k 鏈條破斷拉力 6k 股數為 承受最大牽引 力為 k 計算得安全系數為 滿足強度要求 2 4 螺旋破碎機構 螺旋破碎機構既可起到輸送肥料的目的 也可對 肥料進行一次破碎 因此 在每一個輥上有對向焊接 的兩組旋向朝里的葉片 同時在葉片上安裝了破碎 頭 輸送過程可對肥料進行第一次破碎 葉片選用 6 n鋼材料 厚度為6mm 安裝輥材料為Q 破 碎頭和軸頭材料為 鋼 如圖 所示 螺旋葉片 破碎頭 圖 螺旋破碎輥 Fig T e elic l c us ing oll 破碎頭角度 排列方式及其間距對肥料破碎均勻 年 月 農機化研究 第 期 性及安裝輥的動平衡有著直接的影響 為了減輕 整機振動 提高一次破碎度 將破碎頭進行延葉片進 行螺旋排列 軸向方向繞圓周均勻排列 如圖 所 示 并根據式 6 式 確定了葉片螺旋直徑 mm 和螺距 mm 圖 破碎頭軸向分布圖 Fig T e xi l dist ibution of c us ing e d Q Ck D ns 6 ns nm x E D S k D 式中 Q 輸送量 m C 輸送機修正系數 k 螺距系數 堆積密度 kg m 輸送機填充系數 D 螺旋直徑 m ns 螺旋轉速 min nm x 最大許用轉速 min E 物料綜合特征系數 S 螺距 m 2 5 撒施圓盤 當撞擊到控制罩內壁的肥料落到圓盤上時 在圓 盤旋轉產生的離心力 肥料和圓盤間的摩擦力等力的 作用下 肥料會在圓盤及沿撥肥葉片上滑動或滾動 最終通過葉片拋撒出去 假設作業(yè)過程中圓盤旋 轉角速度 保持恒定不變 忽略肥料間相互作用力和 落到圓盤產生的反彈力 以一個顆粒質量為m肥料 顆粒為研究對象 在離心力作用下沿撒肥盤的撥肥葉 片向外運動 如圖 所示 顆粒主要受摩擦力 慣性力 重力 離心力和科里 奧利力作用 當肥料顆粒落到以角速度 旋轉的 圓盤上時 顆粒離圓盤圓心o距離為r 圓盤半徑為 R 當肥料顆粒運動到距離圓心o為rm時 假設肥料顆 粒運動距離dr 時間dt 由牛頓定律可得 F Fce Ff Fce Ff Ff m r m drdt m g 式中 F 該肥料顆粒所受合力 Fce 肥料顆粒所受離心力 Ff 肥料顆粒所受摩擦力 Ff 肥料與葉片的摩擦力 Ff 肥料與圓盤的摩擦力 摩擦因數 撥肥葉片 肥料落入圓盤區(qū)域 肥料顆粒 r 初始半徑 mm R 圓盤半徑 mm 脫離角 d V 離開圓盤時速度 m s T 顆粒運動到距圓盤中心r所用時間 s r T時刻顆粒距圓盤中心的距離 mm 圖 肥料顆粒在圓盤運動分析 Fig T e n lysis of movement of fe tilize p ticles in disk 對公式進行化簡 得到肥料顆粒離開圓盤時的絕 對速度為 v vt R 可見 顆粒離開速度與肥料落點初始半徑 圓盤 速度 顆粒與圓盤的摩擦力及圓盤直徑有著直接的關 系 為提高轉速穩(wěn)定性 工作可靠性 設計圓盤動力 來自拖拉機后輸出軸 圓盤直徑根據經驗設計為 mm 如圖 所示 撥肥葉片可偏心 多角度安裝 并在受力較大的葉片外側后焊接了兩個立板用來加 強支撐防止變形過大 2 6 肥料落點控制罩 通過肥料落點控制罩可以改變肥料下落到撒施圓 盤的位置 改變了初始半徑 進而改變顆粒離開圓盤 時絕對速度 最終改變撒施幅寬 如圖 所示 初始 角度為 時 肥料正好落在圓盤中央 隨著角度不斷 年 月 農機化研究 第 期 變化 肥料在圓盤的初始半徑也在變化 當開啟角度 達到 時 肥料落點已達到圓盤邊緣 在此過程中 由式 可知 肥料顆粒離開圓盤的絕對速度會逐漸 減小 撒施幅寬也會減小 可通過試驗驗證 圖 撒施圓盤三維圖 Fig T e d m p of sp e ding disk 圖 肥料落點控制罩 Fig T e fe tilize d op cont ol ood 3 試驗 3 1 試驗條件 精準施肥機試驗在山東省無棣牧禾農機服務專業(yè) 合作聯(lián)合社進行 試驗場地為水泥地 地面較平整 風 速 m s 濕度 所用肥料為發(fā)酵牛糞 容重為 6 g cm 利用料盤擺成 橫 縱的形狀 沿車頭前 進方向 橫向料盤間間距為 mm 縱向料盤間間距 為 mm 動力設備為安裝了北斗導航的約翰迪爾 拖拉機 速度為中速 檔 速度穩(wěn)定后勻速通過 料盤 3 2 影響因素 設計中 因變量有施肥量和施肥幅寬兩個 影響 因變量的因素中 定量因素有兩個 撒施圓盤轉速為 min 螺旋輥轉速為 min 自變量因素有 個 分別為鏈板檔位 6 檔 控肥閘門開度 6 cm 肥料落點控制罩開啟角度 采用此參數進行了正交試驗 試驗數據如表 所 示 去掉 組異常數據 表 正交試驗數據表 T ble O t ogon l test d t s eet 序號因變量 自變量 檔位開度 cm角度 結果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6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6 6 6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6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年 月 農機化研究 第 期 續(xù)表 序號因變量 自變量 檔位開度 cm角度 結果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6 施肥量 kg m 施肥幅寬 m 6 6 6 通過對數據的初步分析可得 隨著控肥閘門開度 加大 施肥量和幅寬均呈增大趨勢 控肥閘門開度越 大 單位時間內運輸的肥料越多 施肥量也就越大 同 時 在單位面積上累積的肥料越多 有效幅寬隨之增 大 隨著鏈板檔位加大 幅寬有變大趨勢 施肥量增加 鏈板檔位數值越大 輸送速度越快 引起施肥量增加 而幅寬與施肥量有正相關關系 所以幅寬有加大趨勢 隨肥料落點控制罩角度增加 施肥量變化不明顯 施肥 幅寬減小 因為在其他條件固定下 施肥量只隨控肥 閘門開度的加大而增加趨勢明顯 隨著肥料落點控制 罩角度的加大 肥料落點從圓盤中央向邊緣移動 當角 度為 時 肥料會落在圓盤邊緣上 肥料在圓盤上運 動時間減少 離開圓盤時的速度減小 幅寬減小 這與 式 一致 當控肥閘門開度再增大 大部分肥料將落 不到圓盤上 只有在螺旋輥下方 由鏈板輸送過來的小 部分肥料落在圓盤上 導致有效幅寬進一步減小 3 3 橫向 縱向變異系數 在表 隨機選取 個試驗 計算橫向 縱向變異系 數 有效幅寬內的橫向和縱向變異系數為 CV S X S n n i Xi X X n n i xi 式中 CV 變異系數 S 標準差 X 平均施肥量 kg Xi 料盤中肥料質量 kg n 料盤數量 由此求得 橫向變異系數為 縱向變異系數 為 小于GB T 規(guī)定的 高于 國家標準對應技術指標要求 橫向變異系數反映了肥料在橫向的分布情況 最 佳分布應呈正態(tài)分布 即施肥機中間料盤質量最大 越遠離施肥機 料盤質量越小 且以施肥機中軸線對 稱分布 由圖 可知 在不同條件下 個試驗的橫 向料盤質量分布都服從正態(tài)分布函數 這與實際作業(yè) 情況一致 符合統(tǒng)計學規(guī)律 實際操作中會通過兩次 疊加作業(yè)進行施肥 縱向分布系數反映的是在延施 肥機前進方向上 肥料的撒施均勻情況 數值越小 說 明肥料的破碎率越高 同時說明施肥機工作平穩(wěn)可 靠 沒有出現(xiàn)停頓等異常情況 縱向料盤質量分布在 去除異常數據情況下 質量上下變化范圍小 說明撒 施較均勻 可用施肥量變異系數進一步驗證 各料盤 內肥料質量情況如表 所示 橫向料盤質量分布 b 縱向料盤質量分布 圖 料盤質量分布 Fig te i l t y qu lity dist ibution 年 月 農機化研究 第 期 表 各料盤內肥料質量 T ble Qu lity of fe tilize in e c t y kg 序號橫向 縱向 縱 縱 縱 縱 縱 縱6縱 縱 縱 縱 縱 縱 縱 橫 6 6 橫 6 6 6 橫 6 6 6 6 橫 橫 6 橫6 6 橫 6 橫 6 橫 6 橫 6 橫 6 6 橫 6 橫6 6 6 6 橫 6 6 橫 6 6 橫 橫 6 6 橫 6 6 橫 6 橫6 6 橫 6 6 3 4 施肥量變異系數 施肥量變異系數表現(xiàn)為肥料撒施的均勻性 變異 系數越小 說明在一定面積上撒施越均勻 施肥機作 業(yè)越平穩(wěn) 現(xiàn)將控肥閘門開到一定角度 其他條件不 變 記錄一定時間內的撒施量 并計算每公頃的施肥 量變異系數 試驗數據如表 所示 由表 可知 當控肥閘門打開距離為 cm時 每 公頃的施肥量變異系數為 當控肥閘門打開距 離為 cm時 變異系數為 兩次的平均變異系 數為 說明施肥機運行平穩(wěn)可靠 撒施均勻性 好 表 撒施量 T ble mount of b o dc sting 開度 cm 時間 s 初始值 kg 結束值 kg 施肥量 kg 相同時間施肥量 kg 標準 6 6 年 月 農機化研究 第 期 續(xù)表 開度 cm 時間 s 初始值 kg 結束值 kg 施肥量 kg 相同時間施肥量 kg 標準 6 4 結論 精準有機肥施肥機實現(xiàn)了肥料的二次破碎后 撒施作業(yè) 并實現(xiàn)了拖拉機機械動力和液壓動力的合 理分配使用 施肥機利用FPG 控制系統(tǒng)通過對輸肥鏈板 控肥閘門和肥料落點控制罩的精準調節(jié)實現(xiàn)了施肥 量和幅寬的調整 并可對料箱及撒施情況實時監(jiān)控 結合北斗導航實現(xiàn)了無人駕駛 減輕了勞動強度 試驗結果表明 施肥機撒施幅寬范圍為 m 撒施量 kg m 縱向施肥變異系數為 每公頃的施肥量變異系數為 達到國家 相應標準 可應用于實際撒施作業(yè) 參考文獻 田慎重 郭洪海 姚利 等 中國種養(yǎng)業(yè)廢棄物肥料化利用 發(fā)展分析 J 農業(yè)工程學報 S 李波 田耘 有機肥撒施機的研究現(xiàn)狀與應用前景 J 農 機化研究 6 6 王飛 國外撒肥機發(fā)展概況 J 農業(yè)工程 6 6 HOSS S ccu cy of two types of fe tilize te cont ol systems in v i ble te fe tilize pplic to J dv nces in nvi onment l Biology 6 s ol n RF D b sed v i ble te tec nology fe tilize p plic to fo t ee c ops J Jou n l of pplied Sciences 6 6 王晨 車載有機肥撿拾裝置研究 D 哈爾濱 東北農業(yè) 大學 6 C tt H ss n S m n et l i ble te sp e de fo e l time spot pplic tion of g nul fe tilize in wild blue be y J Compute s nd lect onics in g icultu e 陳海霞 有機肥拋撒機設計與試驗 J 農村牧區(qū)機械化 6 馬標 吳愛兵 許斌星 等 多功能固體有機肥撒施機撥料 輥的設計及試驗研究 J 農機化研究 6 賈洪雷 黃東巖 劉曉亮 耕作刀片在刀輥上的多頭螺旋 線對稱排列法 J 農業(yè)工程學報 6 張睿 王秀 孟志軍 等 肥料拋撒機顆粒肥料拋撒運動 分析 J 農機化研究 吳輝 圓盤式施肥機拋撒試驗系統(tǒng)開發(fā)與撒肥規(guī)律研究 D 保定 河北農業(yè)大學 Design and Test of Precise 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or H o n ie W ng C eng Wu ibing iu K ik i F n Ping Sun Dongxi Binz ou g icultu l c ine y Rese c nstitute Binz ou 66 C in n ing Rese c nstitute fo g icul tu l ec niz tion inist y of g icultu e n ing C in Binz ou Ru l ne gy Wo kst tion Binz ou 66 C in Abstract iming t t e cu ent situ tion of single function un d ust ble qu ntity nd widt of o g nic fe tilize pplic tion m c ine o sm ll d ustment nge p ecise o g nic fe tilize pplic tion m c ine w s designed T e fe tilize ppli c to c n e lize t e second c us ing of bulk fe tilize nd sp e d t e fe tilize evenly Using t e combin tion of mec ni c l t nsmission nd yd ulic t nsmission to e lize t e tion l use of t cto powe T e FPG cont ol system is used to p ecisely d ust t e st ll position of t e fe tilize c in bo d t e opening of t e fe tilize doo nd t e ngle of t e fe tilize d op point cont ol cove e lizing t e v i ble mount nd widt of fe tilize pplic tion nd t t e s me time e l time monito ing of t e ope tion st tus nd pplic tion st tus of t e m te i l box T e test esults s owed t t t e fe til ize pplic tion m c ine d ig c us ing deg ee nd good unifo mity nd e lized utom tic d iving nd ccu te v i ble cont ol of sp ying qu ntity nd widt T e sp ying widt nge w s m t e sp ying qu ntity w s kg m t e longitudin l fe tilize v i tion coefficient w s nd t e fe tilize v i tion coefficient w s Key words fe tilize m c ine FPG field test coefficient of v i tion 年 月 農機化研究 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