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農業(yè)農村部:這4組數據告訴你沒必要囤糧

2020-04-07 14:51 | 人氣:1182
分享至:

       有些人擔心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會出現食品短缺,市場上出現一些囤積搶購米面糧油的情況,4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召開的發(fā)布會上,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司長魏百剛介紹了我國糧食產量、人均糧食占有量、糧食庫存量、我國谷物進口量四組數據,告訴你囤糧真沒必要。

  “我國連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xù)五年穩(wěn)定在1.3萬億斤以上,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人均糧食占有量470公斤,庫存消費比遠高于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谷庫存大體相當于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我國谷物進口數量不大,主要調劑需求結構?!蔽喊賱傉f,“所以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wěn),誰買誰有,沒必要屯糧,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span>

  我國有實力平抑國際糧價波動

  在新聞發(fā)布會上,科技日報記者提問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國際糧食價格出現上漲,國際糧價上漲會不會傳導到國內?

  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展規(guī)劃司司長魏百剛回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期國際糧食價格確實有所上漲,糧食安全現在又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對此我們應該冷靜理性看待。

  據了解,當前世界糧食供給是充足的,2019/2020年度世界糧食(不包含大豆)供給量為34.7億噸,總需求量為26.7億噸,期末庫存近8億噸,庫存消費比近30%,從全球供應總量來看,不存在短缺問題。近期國際糧價上漲更多是疫情造成恐慌性消費的影響,我國谷物凈進口量1468萬噸,不到300億斤,占我國谷物總消費量的2%左右,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糧價的影響十分有限。

  據介紹,3月份以來,我國大米零售價每公斤6.6元,面粉零售價每公斤3.95元,價格保持穩(wěn)定,市場供應平穩(wěn)。

  魏百剛強調:“最重要的是我國小麥、稻谷庫存充足,一旦糧食市場出現波動,我們國家有充分的調控手段進行平抑,完全有能力應對外部影響?!?/span>

  國家糧食局:疫情未動中央儲備糧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云介紹,我國糧食庫存分政府儲備、政策性庫存、企業(yè)商品庫存,還有一部分農戶存糧,通常不統(tǒng)計。政府儲備包括中央儲備糧和地方儲備糧,這是我們守底線、穩(wěn)預期、保安全的“壓艙石”。地方儲備糧就是按照能夠滿足產區(qū)3個月、銷區(qū)6個月、平衡區(qū)4.5個月市場供應量建立的。

  疫情發(fā)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qū)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

  中央釋放重農抓糧強烈信號

  農業(yè)農村部種植業(yè)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來釋放重農抓糧的強烈信號。經國務院批準,農業(yè)農村部及時將今年糧食生產目標下達各省人民政府,把穩(wěn)定糧食面積作為約束性指標,同時發(fā)放東北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產糧大縣獎勵資金等,這些資金規(guī)模總體是穩(wěn)定的,而且繼續(xù)實施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并提高了早秈稻和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價。

  在當前國家財力相對比較緊張的情況下,這些政策能夠保持穩(wěn)定,有的還能有所增加。政策已見成效,今年糧食種植意向面積是穩(wěn)中略增的,目前夏糧長勢較好,豐收有基礎,春播進展總體順利,應該說,糧食生產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局。

  糧食安全:應急保障有體系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安全倉儲與科技司司長王宏介紹,為了保障糧食安全,一是有充足的原糧儲備;二是人口集中的大中城市和價格易波動地區(qū)建立了能夠滿足10到15天的成品糧儲備;三是布局建設一批應急加工企業(yè)、應急供應網點、應急配送中心和應急儲運企業(yè)。

  這里有一組數據向各位記者通報一下,目前全國共有糧食應急供應網點44601個,應急加工企業(yè)5388家,應急配送中心3170個,應急儲運企業(yè)3454家。國家建立了糧食市場兩級監(jiān)測體系,國家級糧食市場信息直報點1072個,地方糧食市場信息監(jiān)測點9206個,覆蓋了重點地區(qū)、重點品種,能夠密切跟蹤糧食供求變化和價格動態(tài)。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關于我國糧食產能如何建設的問題,魏百剛表示,農業(yè)農村部高度重視糧食產能建設,圍繞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zhàn)略,突出抓好良田、良種、良機、良技四個關鍵點。

  一是良田。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建設好10.5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qū)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qū),加快建設“一季千斤,兩季噸糧”的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到今年將建到8億畝。

  二是良種。近些年我們持續(xù)推進稻谷、小麥、玉米和大豆四大作物良種聯合攻關,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提高到95%以上,為滿足人們吃得好、吃得營養(yǎng)健康的需要,現在正加快培育推廣高產穩(wěn)產、多抗廣適、品質優(yōu)良的新品種,增加綠色優(yōu)質糧食供應。

  三是良機。目前小麥耕種收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玉米機收和水稻機插環(huán)節(jié)還有一些薄弱點,正在加快科研攻關和試驗示范。同時,針對我國地形地貌多樣的特點,加快研發(fā)復合型農機裝備,適應丘陵山區(qū)作業(yè)的小型農機具。

  四是良技。這些年,我們國家糧食增產主要得益于單產提高,科技發(fā)揮了關鍵作用。2019年我國農業(yè)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今年將打造一批科技引領的示范縣、示范村鎮(zhèn),建設100個現代農業(yè)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繼續(xù)開展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推動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給農業(yè)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

來源:科技日報

還可以輸入500字符   

暫無回復,趕快搶占沙發(fā)吧。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