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辣椒新品種生物學特性及農藝性狀評價.pdf
2020 14 DOI 10 3865 j issn 1001 3547 2020 14 015 黃丹楓 上 海 交 通 大 學 農 業(yè) 與 生 物 學 院 教 授 博 士 博 士 生 導 師 上 海 市 重 點 學 科 蔬 菜 學 學 科 帶 頭 人 園 藝 學 博 士 后 流 動 站 站 長 現 代 農 業(yè) 生 物 工 程 中 心 主 任 教 育 部 園 藝 學 教 學 指 導 委 員 會 成 員 中 國 園 藝 學 會 理 事 上 海 市 園 藝 學 會 副 理 事 長 上 海 市 蔬 菜 經 濟 研 究 會 副 會 長 上 海 市 設 施 園 藝 技 術 重 點 實 驗 室 學 術 委 員 會 副 主 任 委 員 中 國 科 學 院 上 海 植 物 生 理 生 態(tài) 研 究 所 受 控 農 業(yè) 與 環(huán) 境 生 態(tài) 學 研 究 室 副 主 任 享 受 國 務 院 特 殊 津 貼 主 持 國 家 科 技 支 撐 計 劃 863 計 劃 重 點 課 題 科 技 部 農 業(yè) 成 果 轉 化 上 海 市 科 技 興 農 重 點 攻 關 等 科 研 項 目 獲 國 家 科 技 進 步 二 等 獎 上 海 市 科 技 進 步 獎 多 項 發(fā) 表 S CI等 優(yōu) 秀 論 文 100 余 篇 主 編 現 代 溫 室 園 藝 工 廠 化 育 苗 理 論 與 技 術 觀 賞 蔬 菜 等 學 術 專 著 曾 獲 上 海 高 校 優(yōu) 秀 青 年 教 師 全 國 教 育 系 統(tǒng) 巾 幗 建 功 標 兵 全 國 優(yōu) 秀 教 師 上 海 市 優(yōu) 秀 學 科 帶 頭 人 上 海 市 巾 幗 科 技 創(chuàng) 新 獎 全 國 三 八 紅 旗 手 全 國 優(yōu) 秀 農 業(yè) 科 技 工 作 者 科 技 部 世 博 科 技 先 進 個 人 等 榮 譽 稱 號 航天辣椒新品種生物學特性及農藝性狀評價 顧振西 1 2 葉海龍 2 黃丹楓 1 1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yè)與生物學院 200240 2 上海市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航天育種是一種高新科學技術 綜合了輻射 宇航 育種和遺傳等學科 是常規(guī)誘變育種技術在 航天領域的延伸 1 航天育種的育種周期短 遺傳性 狀穩(wěn)定快 比常規(guī)育種可縮短 1 2 代 2 辣椒為重要的蔬菜和調味品 營養(yǎng)非常豐富 VC 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 3 航天辣椒是利用航天 育種新技術選育出的高產高效優(yōu)良品種系列 推廣 使用航天辣椒栽培 不但有助于保障農產品的質量 安全 還可以促進企業(yè)增效和農民增收 4 為使辣椒 品種不斷更新 滿足市場需求 增加菜農收入 本研 究引進 9個航天辣椒新品種進行比較試驗 從植株 性狀 果實性狀 抗病性等方面篩選出適合上海和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栽培的優(yōu)良辣椒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 共有 10 個參試品種 其中薄脆王 CK 來自上 海種都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薄脆王為上海主栽優(yōu)良 品種 皮薄 微辣 果實膨大速度快 667 m 2 產量 2 500 kg 左右 航椒 3號 航椒 5號 航椒 8 號 航 椒 9號 太空黃甜椒 太空橘黃甜椒 太空紅甜椒 太空紫甜椒 太空大果朝天椒來自天水神州綠鵬農 基金項目 2017 年度上海市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青年人才 成長計劃 滬農青字 2017 第 4 6 號 顧振西 1989 男 碩士 研究方向為蔬菜栽培 E mail 1375921881 黃丹楓 1956 女 通訊作者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為設施 園藝技術 蔬菜生理生態(tài) 電話 021 34206943 E mail hdf 收稿日期 2020 06 17 摘 要 引進 9個航天辣椒新品種進行比較試驗 對其生物學特性 果實性狀 產量 抗病性等進行比較分析 以期篩 選出適合上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推廣栽培的辣椒優(yōu)良品種 為辣椒生產提供品種儲備和技術參考 試驗 結 果表 明 航椒 5號和航椒 8 號表現較 好 在甜 椒品種中 太空 黃 甜 椒和 太空紫甜 椒表現較 好 可 以 在 生產中推廣 應用 航椒 3 號和航椒 9號較對 照 品種 也有 優(yōu) 勢 可 作為 搭配 品種種植 關鍵詞 航天辣椒 品種比較 生物學特性 農藝性狀 中圖分類號 S641 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1 3547 2020 14 0044 04 44 2020 14 表 1 病情分級標準 病級 代表值 分級標準 0 全葉無病 1 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 5 0 以下 2 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 5 1 10 0 3 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 10 1 20 0 4 病斑面積占葉片面積的 20 1 以上 表 2 不同辣椒品種的生育期 品種 始花期 月 日 開花期 月 日 坐果期 月 日 始收期 月 日 終收期 月 日 生育 期 d 薄脆王 CK 9 25 10 6 10 18 11 10 12 16 131 航椒 3 號 9 27 10 4 10 16 11 9 12 13 128 航椒 5號 9 21 9 30 10 14 11 6 12 11 126 航椒 8號 9 25 10 5 10 18 11 6 12 13 128 航椒 9號 9 27 10 4 10 16 11 9 12 17 132 太空黃甜椒 9 26 10 3 10 15 11 12 12 15 130 太空橘黃甜椒 9 28 10 20 11 10 11 11 12 22 137 太空紅甜椒 9 28 10 4 10 16 11 10 12 14 129 太空紫甜椒 9 20 10 4 10 15 11 28 12 23 138 太空大果朝天椒 9 20 9 27 10 10 10 21 12 8 123 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1 2 試驗方法 試驗地點設在上海航育種子基地 參試品種于 2018年 8月 1日工廠化育苗 9月 6日移栽 起壟栽 培 壟溝 40 cm 壟面寬 80 cm 壟高 25 cm 每壟 2 行 株行距 40 cm 50 cm 小區(qū)面積 20 m 2 設 3 個 重復 隨機區(qū)組排列 水肥管理 病蟲害防治等田間 管理同常規(guī) 移栽定植后 每個小區(qū)隨機抽取 10株作好標 記 記錄生育期 盛收期調查生長勢和果實性狀 用 直尺測量株高 開展度 游標卡尺測量莖粗 最大葉 長 最大葉寬 果長 果粗 果肉厚度 始收期至終收 期調查產量等 調查抗病性時 主要調查病毒病和炭 疽病 2種病害發(fā)生情況 以作標記的 10株為樣本 在發(fā)病盛期 每株植株上 中 下隨機選取 20片葉進 行調查 計算病株率 病葉率 統(tǒng)計分析病情指數 病 情分級標準參考吳治國等 5 的標準 表 1 病株率 發(fā)病株數 調查總株數 100 病葉率 發(fā)病 葉數 調查總葉數 100 病情指數 各級病葉數 代表值 調查總葉數 發(fā)病最重級代表值 100 1 3 數據處理與分析 采用 SPSS 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 多重比較采用 L S D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 1 不同辣椒品種的生物學特性 生育期 由表 2可見 綜合開花期 坐果期 及采收期 除太空橘黃甜椒和太空紫甜椒外 其他 品種皆為早中熟品種 生長勢 如表 3 所示 航椒 5號 航椒 8號 航椒 9號的生長勢最強 整齊度最高 太空黃甜椒 太空橘黃甜椒 太空紅甜椒 太空紫甜椒 太空大果 朝天椒的生長勢和整齊度都為中等 對照薄脆王 整齊度最低 生長勢為中等 在株高上 航椒 8號最 高 太空大果朝天椒最低 薄脆王和太空橘黃甜椒 間差異不顯著 航椒 9號和太空紅甜椒間差異不顯 著 其他品種間差異性顯著 在開展度上 航椒 8號 最大 太空大果朝天椒最小 航椒 5號和航椒 9號 之間差異不顯著 其他品種之間差異顯著 在第一 花節(jié)位上 薄脆王最低 太空紫甜椒最高 航椒 3 表 3 不同辣椒品種的植物學性狀 品種 生長 勢 整齊 度 株高 cm 開展度 cm cm 生長 習性 第一花節(jié)位 節(jié) 莖粗 cm 葉形 葉色 最大葉長 最大葉寬 cm cm 薄脆王 CK 中 低 83 0 g 93 2 83 4 c 展開 6 6 e 1 58 c 卵 深綠 10 3 5 2 f 航椒 3 號 中 高 93 0 e 96 3 81 2 b 展開 8 0 c 1 56 c 卵 綠 16 1 8 3 e 航椒 5號 強 高 85 7 f 79 2 67 6 f 展開 6 8 d 1 58 c 卵 深綠 16 9 8 5 d 航椒 8號 強 高 110 1 a 97 3 84 1 a 展開 8 0 c 1 61 c 卵 深綠 17 3 8 4 d 航椒 9號 強 高 101 6 c 80 0 68 4 f 展開 8 2 c 1 60 c 卵 深綠 18 1 9 2 c 太空黃甜椒 中 中 103 5 b 82 4 68 9 e 展開 9 0 a 1 72 b 卵 深綠 18 3 9 5 c 太空橘黃甜椒 中 中 83 4 g 72 3 62 7 h 展開 8 6 b 1 71 b 卵 深綠 18 6 9 7 c 太空紅甜椒 中 中 100 7 c 83 7 76 7 d 展開 7 0 d 1 73 b 卵 深綠 18 4 9 6 c 太空紫甜椒 中 中 95 5 d 75 4 69 8 g 展開 9 2 a 1 81 a 卵 綠 19 5 11 2 b 太空大果朝天椒 中 中 79 7 h 65 1 57 0 i 展開 8 8 b 1 57 c 卵 綠 20 6 10 7 a 注 同列數據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數據間差異顯著 P 0 05 下同 45 表 4 不同辣椒品種的果實性狀 品種 果長 cm 果粗 cm 果肉厚度 mm 薄脆王 CK 9 3 h 3 5 d 2 3 de 航椒 3號 21 3 b 2 3 f 2 4 d 航椒 5號 26 4 a 2 2 f 2 3 de 航椒 8 號 21 4 b 3 1 e 2 5 d 航椒 9號 19 7 c 2 3 f 2 1 e 太空黃甜椒 12 5 e 5 2 b 4 0 b 太空橘黃甜椒 11 8 f 4 8 c 4 1 b 太空紅甜椒 10 9 g 4 6 c 4 2 ab 太空紫甜椒 9 0 h 7 4 a 4 4 a 太空大果朝天椒 16 6 d 3 4 d 3 5 c 心室數 個 果皮 顏色 果面特征 果實形狀 風味 3 0 深綠 有棱溝 皺縮 果面有光澤 長燈籠 微辣 3 0 淺綠 有棱溝 皺縮 果面有光澤 長羊角 辣 3 0 綠 有棱溝 皺縮 果面有光澤 長羊角 中辣 3 0 深綠 有棱溝 皺縮 果面有光澤 長羊角 辣 3 0 深綠 有棱溝 皺縮 果面有光澤 長牛角 辣 4 0 黃綠 有棱溝 無皺縮 果面有光澤 長燈籠 甜 4 0 橘黃 有棱溝 無皺縮 果面有光澤 長燈籠 甜 4 0 紅 有棱溝 無皺縮 果面有光澤 長燈籠 甜 4 0 紫 有棱溝 無皺縮 果面光澤一般 燈籠 甜 3 0 黃綠 無棱溝 無皺縮 果面光澤一般 大牛角 微辣 號 航椒 8 號和航椒 9號間 航椒 5號和太空紅甜 椒間 太空黃甜椒和太空紫甜椒間 太空橘黃甜椒 和太空大果朝天椒間無顯著差異 其他品種間差異 顯著 在莖粗上 太空紫甜椒莖最粗 為 1 81 cm 與 其他品種差異顯著 3個甜椒品種間及剩余幾個品 種間差異均不顯著 在最大葉長和最大葉寬上 太 空大果朝天椒最大 航椒 5號和航椒 8 號間差異不 顯著 太空黃甜椒 太空橘黃甜椒 太空紅甜椒和航 椒 9號間差異不顯著 其他品種間差異顯著 10個 品種都是展開生長 葉均為卵形 航椒 3號 太空紫 甜椒 太空大果朝天椒葉色為綠 其他 7個品種葉 色為深綠 太空大果朝天椒葉最大 薄脆王葉最小 2 2 不同辣椒品種的果實性狀 果實形態(tài) 如表 4所示 航椒 5號果實最 長 為 26 4 cm 但果最細 為 2 2 cm 太空紫甜椒果 實最短 為 9 0 cm 但果最粗 為 7 4 cm 在果長上 薄脆王和太空紫甜椒間無顯著性差異 航椒 3號和 航椒 8 號間無顯著差異 其他品種間均存在顯著差 異 在果粗上 薄脆王和太空大果朝天椒間 航椒 3 號 航椒 5號和航椒 9號間 太空橘黃甜椒和太空 紅甜椒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其他品種間差異顯著 在果肉厚度上 太空紫甜椒最厚 為 4 4 mm 航椒 9 號最薄 為 2 1 mm 太空紅甜椒和太空紫甜椒間 太 空紅甜椒 太空黃甜椒和太空橘黃甜椒間 薄脆王 航椒 3號 航椒 5號和航椒 8 號間 以及薄脆王 航 椒 5號和航椒 9號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其他品種間 差異顯著 太空黃甜椒 太空橘黃甜椒 太空紅甜 椒 太空紫甜椒為 4心室 其他均為 3心室 商品性 如表 4所示 薄脆王 太空黃甜椒 太空橘黃甜椒 太空紅甜椒果形為長燈籠形 航椒 3 號 航椒 5號 航椒 8 號果形為長羊角形 航椒 9號 果形為長牛角形 太空紫甜椒果形為燈籠形 太空大 果朝天椒果形為大牛角形 薄脆王與航椒 8 號 航椒 9號的果皮顏色均為深綠 航椒 3號為淺綠 航椒 5 號為綠 太空黃甜椒與太空大果朝天椒為黃綠 太空 橘黃甜椒為橘黃 太空紅甜椒為紅 太空紫甜椒為 紫 太空大果朝天椒果面無棱溝 其他 9個品種果面 都有棱溝 薄脆王 航椒 3號 航椒 5號 航椒 8 號 航椒 9號有皺縮 其他 5個品種果面無皺縮 太空紫 甜椒與太空大果朝天椒果面光澤一般 其他 8 個品 種果面有光澤 太空黃甜椒 太空橘黃甜椒 太空紅 甜椒 太空紫甜椒風味為甜 薄脆王與太空大果朝天 椒風味為微辣 航椒 5號風味為中辣 航椒 3號 航 椒 8 號 航椒 9號風味為辣 風味辣度依次增強 2 3 不同辣椒品種的經濟產量 如表 5所示 從單果質量來看 太空黃甜椒 太 空橘黃甜椒 太空紅甜椒 太空紫甜椒大于薄皮王 薄脆王和航椒 3號間 航椒 8 號和航椒 9號間及太 空橘黃甜椒和太空紫甜椒間差異不顯著 其他品種 間差異顯著 從 667 m 2 產量來看 航椒 5號最高 其次為航椒 8 號 二者分別比對照增產 96 5 和 91 3 太空大果朝天椒和 CK 相比 差異不顯著 但與其他品種差異顯著 2 4 不同辣椒品種的抗病性 如表 6所示 從病毒病來看 航椒 5號 航椒 8 號 太空紫甜椒的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分別為 3 2 和 1 5 均低于對照薄脆王的 8 5 和 4 3 太空橘黃 甜椒 太空大果朝天椒的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均高于 其他航天辣椒品種 但也低于對照薄脆王 從炭疽 病來看 航椒 5號 航椒 8 號 太空黃甜椒 太空紫 2020 14 46 表 5 不同辣椒品種的經濟產量 品種 單果質量 g 小區(qū)產量 kg 折合 667 m 2 產量 kg 較 CK 薄脆王 CK 28 6 g 71 5 h 2 383 5 航椒 3號 29 4 g 130 7 c 4 356 9 82 8 航椒 5號 33 2 f 140 5 a 4 683 6 96 5 航椒 8號 39 9 e 136 8 b 4 560 2 91 3 航椒 9號 39 2 e 125 0 d 4 166 9 74 8 太空黃甜椒 102 2 a 97 1 e 3 236 8 35 8 太空橘黃甜椒 97 3 b 88 9 g 2 963 5 24 3 太空紅甜椒 95 8 c 70 6 i 2 354 5 1 2 太空紫甜椒 98 6 b 94 0 f 3 133 5 31 5 太空大果朝天椒 54 2 d 71 2 h 2 374 5 0 4 表 6 不同辣椒品種的抗病性 品種 病毒病 發(fā)病率 病情指數 病情指數 薄脆王 CK 8 5 4 3 2 8 航椒 3號 3 4 1 6 1 0 航椒 5號 3 2 1 5 1 0 航椒 8號 3 2 1 5 1 0 航椒 9號 3 1 1 5 1 2 太空黃甜椒 3 0 1 5 1 0 太空橘黃甜椒 5 5 2 6 1 8 太空紅甜椒 3 8 1 9 1 4 太空紫甜椒 3 2 1 5 1 0 太空大果朝天椒 4 2 1 8 1 6 炭疽病 發(fā)病率 6 4 2 8 2 6 2 6 2 7 2 6 3 9 2 9 2 6 3 2 Evaluation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New Space Pepper Cultivars GU Zhenxi 1 2 YE Hailong 2 HUANG Danfeng 1 1 Sc h o o l o f Ag r i c u l t u r e an d Bi o l o g y Sh an g h ai J i ao T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200240 2 Sh an g h ai Ag r i c u l t u r al Te c h n o l o g y Ex t e n s i o n an d Se r v i c e C e n t e r Abstract In order to select out the excellent pepper cultivar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cultivation in Shanghai and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to provide the cultivar reserve and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pepper production nine new space pepper cultivar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ir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ruit characters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ngjiao No 5 and Hangjiao No 8 performed better Among the sweet pepper cultivars Space Yellow Sweet Pepper and Space Purple Sweet Pepper had better performances and c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production Hangjiao No 3 and Hangjiao No 9 had advantages over the control and could be planted as collocation cultivars Key words Sp ac e p e p p e r C u l t i v ar c o m p ar i s o n Bi o l o g i c al c h ar ac t e r i s t i c s Ag r o n o m i c c h ar ac t e r s 甜椒的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分別為 2 6 和 1 0 均低 于對照薄脆王的 6 4 和 2 8 太空橘黃甜椒 太空 紅甜椒 太空大果朝天椒的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均高 于其他航天辣椒品種 但低于對照薄脆王 由此可 見 引進的航天辣椒品種病毒病和炭疽病的發(fā)病率 和病情指數均低于對照薄脆王 說明引進的航天辣 椒新品種田間抗病性均強于對照薄脆王 3 小結與討論 綜合生物學特性 果實性狀 經濟產量以及抗 病性等性狀來看 航椒 5號和航椒 8號明顯優(yōu)于對 照薄脆王 航椒 5號良好田間表現和楊雄杰 6 研究 結果一致 航椒 5號和航椒 8號生長勢旺 商品性 優(yōu) 風味佳 抗病性強 適應性廣 667 m 2 產量 4 500 kg 左右 其良好田間表現和馬桂花 7 研究結 果一致 可以在上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推廣栽培 航椒 3號和航椒 9號較對照薄脆王也有優(yōu)勢 生長 勢與整齊度表現較好 產量也有較大提高 可作為 搭配品種種植 在甜椒品種中 太空黃甜椒和太空 紫甜椒較對照薄脆王優(yōu)勢更明顯 產量分別提高 35 8 和 31 5 可以在上海和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推 廣栽培 太空橘黃甜椒 太空紅甜椒和太空大果朝 天椒較對照薄脆王優(yōu)勢不明顯 參考文獻 1 程方 王鑫 王鳳嬌 等 航天育種產業(yè)助推現代農業(yè)高效 發(fā)展 J 中國種業(yè) 2019 8 1 4 2 周書棟 楊博智 歐立軍 等 誘變技術及其在辣椒育種中 的研究進展 J 湖南農業(yè)科學 2015 5 138 141 3 施宇 辣椒不同砧穗嫁接親和性研究 D 合肥 安徽農業(yè)大 學 2018 4 楊炳榮 盧美林 航天辣椒有機栽培管理技術 J 中國園藝 文摘 2018 34 2 195 196 5 吳治國 曹金石 董強 等 天水航天辣椒新品種對比試驗 J 農業(yè)科技通訊 2014 1 130 132 6 楊雄杰 航天辣椒品種和當地七寸紅品種綜合性對比試 驗 J 農業(yè)開發(fā)與裝備 2014 9 74 30 7 馬桂花 貴德縣航天辣椒露地栽培品種比較試驗 J 農業(yè) 科技通訊 2017 3 97 99 2020 14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