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2014.doc
ICS65.020.20B 05NY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行業(yè)標準NY/T 24372013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春蘭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Goeringii(Cymbidium goeringii Rchb.f)2013 - 09 - 10發(fā)布2014 - 01 - 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發(fā)布NY/T 24372013目次前言II1范圍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13術(shù)語和定義14符號15繁殖材料的要求26測試方法27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結(jié)果的判定38性狀表39分組性狀410技術(shù)問卷4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春蘭性狀表5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春蘭性狀表的解釋15附錄C(規(guī)范性附錄)春蘭技術(shù)問卷格式30前言本標準依據(jù)GB/T 1.12009給出的規(guī)則起草。本標準由農(nóng)業(yè)部科技教育司提出。本標準由全國植物新品種測試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SAC/TC277)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園藝研究所、農(nóng)業(yè)部植物新品種測試(成都)分中心、農(nóng)業(yè)部科技發(fā)展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魏亞鉥、卓碧萍、張新明、張浙峰、賴運平、 楊旭紅。33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春 蘭1 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春蘭(Cymbidium goeringii Rchb.f)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的技術(shù)要求和結(jié)果判定的一般原則。本標準適用于春蘭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和結(jié)果的判定。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yīng)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19557.1 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總則3 術(shù)語和定義GB/T 19557.1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 群體測量 single measurement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對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進行測量,獲得一個群體記錄。3.2 個體測量 measurement of a number of individual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對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進行逐個測量,獲得一組個體記錄。3.3 群體目測 visual assessment by a single observation of a group of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對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進行目測,獲得一個群體記錄。3.4 個體目測 visual assessment by observation of individual plants or parts of plants對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進行逐個目測,獲得一組個體記錄。4 符號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MG:群體測量MS:個體測量VG:群體目測VS:個體目測QL:質(zhì)量性狀QN:數(shù)量性狀PQ:假質(zhì)量性狀(a) (b):標注內(nèi)容在B.2中進行了詳細解釋。(+):標注內(nèi)容在B.3中進行了詳細解釋。_:本文件中下劃線是特別提示測試性狀的適用范圍。5 繁殖材料的要求5.1 繁殖材料于4月5月以種苗形式提供。 5.2 提交的種苗數(shù)量至少為10株,苗齡2年3年,每株至少帶3個假鱗莖。5.3 提交的種苗應(yīng)外觀健康,活力高,無病蟲侵害。5.4 提交的種苗一般不進行任何影響品種性狀正常表達的處理。如果已處理,應(yīng)提供處理的詳細說明。5.5 提交的種苗應(yīng)符合中國植物檢疫的有關(guān)規(guī)定。6 測試方法6.1 測試周期測試周期至少為一個獨立的開花生長周期。6.2 測試地點測試通常在一個地點進行。如果某些性狀在該地點不能充分表達,可在其他符合條件的地點對其進行觀測。6.3 田間試驗6.3.1 試驗設(shè)計申請品種和近似品種相鄰種植。選用春蘭栽培常用盆,以盆栽方式設(shè)施栽培,每盆種植1株,至少種植10盆。6.3.2 田間管理可按春蘭栽培管理方式進行。6.4 性狀觀測6.4.1 觀測時期性狀觀測應(yīng)按照表A.1和表A.2列出的生育階段進行。生育階段描述見表B.1。6.4.2 觀測方法性狀觀測應(yīng)按照表A.1和表A.2規(guī)定的觀測方法(VG、VS、MG、MS)進行。部分性狀觀測方法見B.2和B.3。6.4.3 觀測數(shù)量除非另有說明,個體觀測性狀(VS、MS)植株取樣數(shù)量不少于10個,在觀測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時,每個植株取樣數(shù)量應(yīng)為1個。群體觀測性狀(VG、MG)應(yīng)觀測整個小區(qū)或規(guī)定大小的混合樣本。6.5 附加測試必要時,可選用表A.2中的性狀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狀進行附加測試。7 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結(jié)果的判定 7.1 總體原則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的判定按照GB/T 19557.1確定的原則進行。7.2 特異性的判定申請品種應(yīng)明顯區(qū)別于所有已知品種。在測試中,當申請品種至少在一個性狀上與近似品種具有明顯且可重現(xiàn)的差異時,即可判定申請品種具備特異性。7.3 一致性的判定對于測試品種,一致性判定時,采用1的群體標準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當樣本大小為10株時,最多可以允許有1個異型株。7.4 穩(wěn)定性的判定如果一個品種具備一致性,則可認為該品種具備穩(wěn)定性。一般不對穩(wěn)定性進行測試。必要時,可以種植該品種的下一代無性繁殖種苗,與以前提供的種苗相比,若性狀表達無明顯變化,則可判定該品種具備穩(wěn)定性。8 性狀表根據(jù)測試需要,將性狀分為基本性狀、選測性狀,基本性狀是測試中必須使用的性狀。春蘭基本性狀見表A.1,選測性狀見表A.2。8.1 概述性狀表列出了性狀名稱、表達類型、表達狀態(tài)及相應(yīng)的代碼和標準品種、觀測時期和方法等內(nèi)容。8.2 表達類型根據(jù)性狀表達方式,將性狀分為質(zhì)量性狀、假質(zhì)量性狀和數(shù)量性狀三種類型。8.3 表達狀態(tài)和相應(yīng)代碼8.3.1 每個性狀劃分為一系列表達狀態(tài),以便于定義性狀和規(guī)范描述;每個表達狀態(tài)賦予一個相應(yīng)的數(shù)字代碼,以便于數(shù)據(jù)記錄、處理和品種描述的建立與交流。8.3.2 對于質(zhì)量性狀和假質(zhì)量性狀,所有的表達狀態(tài)都在測試指南中列出;對于數(shù)量性狀,為了縮小性狀表的長度,偶數(shù)代碼的表達狀態(tài)未列出,偶數(shù)代碼的表達狀態(tài)描述為前一個表達狀態(tài)到后一個表達狀態(tài)。8.4 標準品種性狀表中列出了部分性狀有關(guān)表達狀態(tài)可參考的標準品種,以助于確定相關(guān)性狀的不同表達狀態(tài)和校正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差異。9 分組性狀本文件中,品種分組性狀如下:a) 植株:葉藝 (表A.1中性狀1);b)花:萼片顏色(表A.1中性狀41);c)花:萼片主色 (表A.1中性狀42);d)僅適用于萼片為復(fù)色的品種:花:萼片次色(表A.1中性狀47);e)花:唇瓣色斑(表A.1中性狀64);f)花:花瓣唇化(表A.1中性狀69)。10 技術(shù)問卷申請人應(yīng)按附錄C給出的格式填寫春蘭技術(shù)問卷。AA附錄A (規(guī)范性附錄)春蘭性狀表A.1 春蘭基本性狀見表A.1。表A.1 春蘭基本性狀表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1植株:葉藝26無宋梅1QLVG有軍旗9(+)2植株:葉姿6 直立綠云1PQVG 半直立翠蓋荷2(+) 半下垂宋梅3 下垂撲地蛾43植株:高度6極矮翠蓋荷1QNVG/MS矮宋梅3(+)中張荷素5高雪蘭7極高94葉:顏色6黃綠色余蝴蝶1PQVG淺綠色張荷素2中等綠色龍字3深綠色宋梅45葉:數(shù)量6少1QNVG/MS中西神梅3(+)多大富貴56葉:長度6極短1QNVG/MS短翠蓋荷3(a)中宋梅5(+)長張荷素7極長雪蘭97葉:寬度6極窄 嘉隆1QNVG/MS窄余蝴蝶2(a)中宋梅3(b)寬大富貴4(+)極寬5表A.1(續(xù))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8葉:厚度6薄余蝴蝶1QNVG 中宋梅2(a)厚綠云39葉:形狀6線形雪蘭1PQVG倒披針形大富貴2(a)匙形翠蓋荷3(+)其他410葉:先端形狀6漸尖1QNVG銳尖2(+)鈍尖3鈍圓411葉:葉梢內(nèi)卷程度6無或極弱雪蘭1QNVG弱天興梅2(+)強老文團素312葉:橫截面形狀6淺V字形1PQVG中等V字形宋梅2(a)深V字形西神梅3(+)波紋形413葉:扭曲程度6無或極弱1QNVG弱宋梅2(+)強大富貴314葉:光澤度6無或極弱汪字1QNVG弱宋梅2強大富貴315葉:葉緣4全緣1PQVG僅葉梢有齒大富貴2全葉具齒宋梅316假球莖:大小6小翠蓋荷3QNVG中集圓5(+)大717假球莖:縱切面形狀6扁圓形西神梅1PQVG圓形翠蓋荷2(+)橢圓形天興梅3卵形老文團素418花:苞片顏色7綠色張荷素1PQVG綠底紫紋宋梅2(+)淺紅色蕊蝶3紫紅色大富貴4表A.1(續(xù))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19花:子房著生處苞片顏色7白底綠彩蔡梅素1PQVG翠綠老文團素2(+)紫紅綴綠集圓3全紫紅大富貴420花梗:粗度8細老文團素1QNVG/MS中宋梅2粗余蝴蝶321花梗:長度8極短楊氏素蝶1QNVG/MS短翠蓋荷3中宋梅5長老文團素7極長922花梗:花青甙顯色8無張荷素1QLVG有丹心蘭923開花習性10一朵老文團素1PQVG一朵或二朵大富貴2(+) 二朵老代梅3二朵或三朵424花:姿態(tài)10向上天彭牡丹1PQVG水平宋梅2(+)向下富水仙325 花:大小10小翠蓋荷1QNVG中宋梅2大龍字326花:花被片數(shù)量106片以下翠桃1QNVG6片老文團素2(+)6片以上綠云327花:中萼片長度10短翠蓋荷1QNVG/MS中宋梅2長龍字328花:中萼片寬度10窄1QNVG/MS中宋梅2(b)寬329花:中萼片形狀10披針形1PQVG闊披針形如意素2(+)橢圓形龍字3窄倒卵形西神梅4闊倒卵形大富貴5表A.1(續(xù))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30花:中萼片縱切面形狀10強烈內(nèi)卷1PQVG微內(nèi)卷2(+)直3外卷431花:中萼片姿態(tài)10平展西神梅1PQVG內(nèi)卷大富貴2(+)扭曲余蝴蝶332花:中萼片先端形狀10銳尖1PQVG鈍尖大富貴2(+)鈍圓宋梅3凹缺翠一品433花:萼片厚度10薄嘉隆1QNVG中2厚宋梅334花:萼片表面質(zhì)地10光滑老文團素1QNVG中等2粗糙335花:側(cè)萼片長度10短翠蓋荷1QNVG/MS中宋梅2長老文團素336花:側(cè)萼片寬度10窄1QNVG/MS中宋梅2(b)寬337花:側(cè)萼片形狀10披針形1PQVG闊披針形如意素2(+)橢圓形龍字3闊橢圓形西神梅4菱形翠桃5倒卵形大富貴6闊倒卵形宋梅7匙形逸品8其他938花:側(cè)萼片姿態(tài)10內(nèi)卷大富貴1PQVG平展宋梅2(+)外卷簪蝶3扭曲4表A.1(續(xù))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39花:側(cè)萼片先端形狀10銳尖1PQVG鈍尖2(+)鈍圓3凹缺440花:側(cè)萼片夾角10略小于180o1PQVG180o集圓2(+)大于180o張荷素341花:萼片顏色10單色老文團素1QLVG復(fù)色雪月花 242花:萼片主色10白色1PQVG綠色老文團素2(+)黃色牙黃素3紅色4紫色黑珍珠543花:萼片基部顏色10乳白色宋梅1PQVG淺綠色老文團素2淺紅色集圓3紅褐色444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綠色的品種:花:萼片綠色程度10淺老文團素1VG中翠桃2QN深天綠345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黃色的品種:花:萼片黃色程度10淺牙黃素1VG中2PQ深金黃素3(+)46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紅色的品種:花:萼片中部顏色10橙紅色福之光1VG淺紅色2PQ紅色紅陽3(+)紅褐色4紫紅色紫紅(日本)5黑紫色黑珍珠647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復(fù)色的品種:花:萼片次色10白色雪月花 1VG綠色月輪 2PQ黃色富水仙3(+)橙紅色日輪 4紅褐色548花:萼片正反面顏色10一致老文團素1QLVG不一致賀神梅2表A.1(續(xù))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49花:萼片條紋顏色10綠色1PQVG紅色2紫紅色3紅褐色450花:萼片色斑10無宋梅1QLVG有951花瓣:長度10短1QNVG/MS中宋梅2長352花瓣:寬度10窄1QNVG/MS中宋梅2(b)寬353花瓣:形狀10披針形1PQVG長橢圓形2(+)橢圓形3菱形4倒卵形5匙形654花瓣:縱切面形狀10內(nèi)卷1PQVG直2(+)外卷355花瓣:內(nèi)側(cè)主色10白色1PQVG綠色2黃色3紅色4紫色556花:花瓣內(nèi)側(cè)色斑10無1QLVG有宋梅957花:花瓣內(nèi)側(cè)色斑數(shù)10少張荷素1QNVG中宋梅2多簪蝶358花:花瓣著生狀態(tài)10分離宋梅1PQVG基部粘合湖州第一梅2(+)與蕊柱粘接成柱形翠桃359花:唇瓣長度10短翠桃、宋梅1QNVG/MS中老文團素2長3表A.1(續(xù))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60花:唇瓣寬度10窄1QNVG/MS中老文團素2(b)寬西神梅361花:唇瓣形狀10三角形1PQVG梯形2(+)近圓形3扁圓形4匙形562花:唇瓣縱切面形狀10內(nèi)卷1QNVG直翠桃2(+)外彎宋梅3外卷老文團素463花:唇瓣主色10白色老文團素1PQVG綠色2(+)黃色牙黃素3紅色丹心蘭4黑紫色黑牡丹564花:唇瓣色斑10無張荷素1QLVG有西神梅965僅適用于唇瓣有色斑品種:花:唇瓣色斑顏色10淺紅色1VG紅色西神梅2PQ淺紫紅色3深紫紅色4黑紫色566僅適用于唇瓣有色斑品種:花:唇瓣色斑數(shù)量10少西神梅1VG中天興梅2QN多367僅適用于唇瓣有色斑品種:花:唇瓣色斑圖案10圓點西神梅1VG品字狀龍字2PQV或U形3斑塊狀468僅適用于唇瓣無色斑品種:花:唇瓣側(cè)裂片顯色10無張荷素1QLVG有桃腮素969花:花瓣唇化10無宋梅1PQVG局部唇化汪笑春2(+)全部唇化蕊蝶3表A.1(續(xù))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70花:側(cè)萼片唇化程度10無或極弱四喜蝶1QNVG弱簪蝶2(+)中三彩蝶3強珍蝶471花:花瓣唇化對稱性10對稱蕊蝶1QNVG不對稱272花:側(cè)萼片唇化對稱性10對稱簪蝶、三彩蝶1QNVG不對稱273花:蕊柱色斑10無蔡素梅1QLVG有宋梅974花:蕊柱數(shù)量100余蝴蝶1QNVG1宋梅22個及以上四喜蝶375開花期10早玉素梅3QNVG中宋梅5晚776開花持續(xù)時間911短嘉隆3QNVG中宋梅5(+)長西神梅7A.2 春蘭選測性狀見表A.2。表A.2 春蘭選測性狀表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77葉鞘:形狀4尖狹宋梅1PQVG圓闊翠蓋荷278葉鞘:花青甙顯色2無或極弱老文團素1PQVG弱大富貴2中3強宋梅4極強579葉:爪26無宋梅1QLVG有軍旗9(+) 80葉:斑26無宋梅1QLVG有赤城山(日本)9(+)81葉:縞26無宋梅1QLVG有軍旗9(+)82葉:覆輪26無宋梅1QLVG有雪月花(日本)9(+)83葉:水晶26無宋梅1QLVG有9(+)84葉:焦尖程度6無或極弱翠蓋荷1QNVG中宋梅2強老文團素385植株:第一葉形狀34線形余蝴蝶1PQVG倒披針形宋梅2(+)長匙形大富貴3倒長卵形486花:香味10無或極弱線葉春蘭1QNVG弱2強宋梅3表A.2(續(xù))序號性狀觀測時期和方法表達狀態(tài)標準品種代碼87花:萼片色斑大小10小1QNVG中2大388花:花瓣先端形狀10銳尖1PQVG鈍尖2(+)鈍圓3凹缺489花:花瓣內(nèi)側(cè)條紋顏色10淺紅色1PQVG紅色2紫紅色3紅褐色4黑紫色590花:花瓣內(nèi)側(cè)色斑大小10小1QNVG中2大391花:唇瓣色斑大小10小1QNVG中2大3BB附錄B (規(guī)范性附錄)春蘭性狀表的解釋B.1 春蘭生育階段見表B.1。表B.1 春蘭生育階段表編號描述1幼芽,苞片未張開。2小苗,鞘狀葉長成。3中苗,心葉長出。4一年生苗,心葉停止生長。5二年生苗。6三年生苗。7小花休眠期,從花芽高于假球莖一個花苞長開始至花苞萌動止。8小花成長期,從休眠花芽萌動、花梗伸長至花自苞片中露出。9花朵初開期,花自苞片中露出至唇瓣展開,放香。10盛開期,自唇瓣展開至花被全部開放到位11末花期,萼片萎蔫,香氣弱至無香氣。B.2 春蘭植株、花結(jié)構(gòu)示意圖春蘭植株和花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見圖B.1、圖B.2。說明: 圖B.1 春蘭植株示意圖說明:1、中萼片(主瓣); 6、唇瓣(舌); 11、摺片; 2、側(cè)萼片(副瓣); 7 、斑點; 12、側(cè)裂片(腮); 3、花瓣(捧瓣、捧心); 8、子房; 13、中裂片。4、蕊柱(鼻); 9、子房苞片; 5、花藥帽及其下面的花粉塊(鼻頭); 10、 花梗; 圖B.2 春蘭花示意圖B.3 涉及多個性狀的解釋(a) 觀測植株最大完整葉。(b) 測量最寬處寬度。B.4 涉及單個性狀的解釋性狀分級和圖中代碼見表A.1和表A.2。性狀1. 植株:葉藝,見圖B.3。觀測一年生至三年生苗所有新生葉以及長成葉是否具有斑紋(線)。無有19 圖B.3 植株:葉藝 性狀2. 植株:葉姿,見圖B.4。直立半直立半下垂下垂1234圖B.4 植株:葉姿性狀3. 植株:高度,測量三年生苗假球莖基部到植株頂部的自然高度。性狀5. 葉:數(shù)量,計數(shù)三年生苗展開葉數(shù)量。性狀6. 葉:長度,測量植株最大完整葉從假球莖連續(xù)處至葉尖長度。性狀7. 葉:寬度,測量植株最大完整葉最寬處寬度。性狀9. 葉:形狀,見圖B.5。線形倒披針形匙形123圖B.5 葉:形狀性狀10. 葉:先端形狀,見圖B.6。漸尖銳尖鈍尖123圖B.6 葉:先端形狀性狀11. 葉:葉梢內(nèi)卷程度,見圖B.7。無或極弱弱強123圖B.7 葉:葉梢內(nèi)卷程度性狀12. 葉:橫截面形狀,見圖B.8。淺V字形中等V字形深V字形波紋形1234圖B.8 葉:橫截面形狀性狀13. 葉:扭曲程度,見圖B.9。 無或極弱弱強123圖B.9 葉:扭曲程度性狀16. 假球莖:大小,目測植株基部根、葉相接處的膨大物假球莖的大小,參考標準品種確定表達狀態(tài)與代碼。性狀17. 假球莖:縱切面形狀,見圖B.10。扁圓形圓形橢圓形卵形1234圖B.10 假球莖:縱切面形狀性狀18. 花:苞片顏色,見圖B.11。無圖綠色綠底紫紋淺紅色紫紅色1234圖B.11 花:苞片顏色性狀19. 花:子房著生處苞片顏色,見圖B.12。白底綠彩翠綠紫紅綴綠全紫紅1234圖B.12 花:子房著生處苞片顏色性狀23. 開花習性,目測植株開花習性,所有植株均只開一朵花時為“一朵”,開出一朵或兩朵花時為“一朵或二朵”,所有植株均開出兩朵花時為“二朵”,開出兩朵或三朵花時為“二朵或三朵”。性狀24.花:姿態(tài),見圖B.13。向上水平向下123圖B.13 花:姿態(tài)性狀26.花:花被片數(shù)量,見圖B.14。中萼片、側(cè)萼片、花瓣、唇瓣合稱為花被片,計數(shù)花被片數(shù)量,按表A.1標準給予代碼。6片以下6片6片以上123圖B.14 花:花被片數(shù)量性狀29. 花:中萼片形狀,見圖B.15。披針形闊披針形橢圓形窄倒卵形闊倒卵形12345圖B.15 花:中萼片形狀性狀30. 花:中萼片縱切面形狀,見圖B.16。強烈內(nèi)卷微內(nèi)卷直外卷1234圖B.16 花:中萼片縱切面形狀性狀31. 花:中萼片姿態(tài),見圖B.17。123平展內(nèi)卷3扭曲圖B.17 花:中萼片姿態(tài)性狀32. 花:中萼片先端形狀,見圖B.18。銳尖鈍尖鈍圓凹缺1234圖B.18 花:中萼片先端形狀、花:側(cè)萼片先端形狀、花:花瓣先端形狀性狀37. 花:側(cè)萼片形狀,見圖B.19。披針形闊披針形橢圓形闊橢圓形1234菱形倒卵形闊倒卵形匙形5678圖B.19 花:側(cè)萼片形狀性狀38. 花:側(cè)萼片姿態(tài),見圖B.20。內(nèi)卷平展外卷扭曲1234圖B.20 花:側(cè)萼片姿態(tài)性狀39. 花:側(cè)萼片先端形狀,見圖B.18。性狀40. 花:側(cè)萼片夾角,見圖B.21。略小于180 o180 o大于180 o123圖B.21 花:側(cè)萼片夾角性狀42. 花:萼片主色,觀測萼片中部除條紋、色斑外的主要顏色,確定品種的色系。性狀45. 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黃色的品種:花:萼片黃色程度,見圖B.22。淺中深123圖B.22 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黃色的品種:花:萼片黃色程度性狀46. 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紅色的品種:花:萼片中部顏色,見圖B.23。淺紅色紅色紅褐色紫紅色黑紫色23456圖B.23 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紅色的品種:花:萼片中部顏色性狀47. 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復(fù)色的品種:花:萼片次色,見圖B.24。 白色綠色黃色橙紅色1234圖B.24 僅適用于萼片主色為復(fù)色的品種:花:萼片次色性狀53.花瓣:形狀,見圖B.25。披針形長橢圓形橢圓形菱形倒卵形匙形123456圖B.25 花瓣:形狀性狀54.花瓣:縱切面形狀,見圖B.26。內(nèi)卷直外卷123圖B.26 花瓣:縱切面形狀性狀58. 花:花瓣著生狀態(tài),見圖B.27。分離基部粘合與蕊柱粘接成柱形123圖B.27 花:花瓣著生狀態(tài)性狀61. 花:唇瓣形狀,見圖B.28。三角形梯形近圓形扁圓形匙形12345圖B.28 花:唇瓣形狀性狀62. 花:唇瓣縱切面形狀,見圖B.29。內(nèi)卷直外彎外卷1234圖B.29 花:唇瓣縱切面形狀性狀63. 花:唇瓣主色,見圖B.30。白色黃色紅色134圖B.30 花:唇瓣主色性狀69. 花:花瓣唇化,見圖B.31?;ò瓿蚀桨晷巫儺惙Q之為“唇化”。無局部唇化全部唇化123圖B.31 花:花瓣唇化性狀70. 花:側(cè)萼片唇化程度,見圖B.32。無或極弱弱中強1234圖B.32 花:側(cè)萼片唇化程度性狀76. 開花持續(xù)時間,計數(shù)開花至花被萎蔫無香氣的天數(shù)。性狀79. 葉:爪,爪又稱鳥嘴,葉的前端邊緣出現(xiàn)白邊或黃邊稱為爪。性狀80. 葉:斑,葉上出現(xiàn)白色或黃色的斑點稱為斑。性狀81. 葉:縞,見圖B.33。葉上出現(xiàn)白色或黃色長短不一的線條稱為縞。圖B.33 葉:縞性狀82. 葉:覆輪,覆輪又稱鑲邊,在葉的邊緣出現(xiàn)的白邊或黃邊稱為覆輪。性狀83 葉:水晶,在葉先端邊緣出現(xiàn)的透明爪、邊或在葉中部出現(xiàn)半透明的線,稱為水晶。性狀85. 植株:第一葉形狀,見圖B.34。線形倒披針形長匙形倒卵圓形1234圖B.34 植株:第一葉形狀 性狀88. 花:花瓣先端形狀,見圖B.18。CC附錄C (規(guī)范性附錄)春蘭技術(shù)問卷格式 春蘭技術(shù)問卷申請?zhí)枺?申請日: 由審批機關(guān)填寫(申請人或代理機構(gòu)簽章)C.1 品種暫定名稱:C.2 植物學分類拉丁名: 中文名: C.3 品種類型 在相符的類型 中打。C.3.1 品種來源C.3.1.1 有性雜交 C.3.1.2 引種馴化 C.3.1.3 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