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视频在线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_风间一区二区无码有码_102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DOC文檔下載
 

李DUS-2013.doc

  • 資源ID:9858       資源大?。?span id="s5h5xqw" class="font-tahoma">12.05MB        全文頁數(shù):45頁
  • 資源格式: DOC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李DUS-2013.doc

GB/T 國家質(zhì)量技術監(jiān)督局 發(fā)布-實施-發(fā)布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李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Plum (Prunus spp.)(本稿完成日期:2002年12月)GB/T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ICS 65.020.20B 05IGB/T 目 次前言II1 范圍12 術語和定義13 供試品種材料的要求14 測試15 性狀的觀測與判斷26 性狀2附錄A 李新品種DUS測試性狀4附錄B 性狀的解釋12附錄C 李新品種DUS測試技術問卷格式34I前 言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和附錄C是規(guī)范性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提出。本標準起草單位:農(nóng)業(yè)部科技發(fā)展中心、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靜茹、王汝鋒、陸致成、陳如明、鞏文紅、李志強、郁香荷、李瑩、劉寧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李1 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李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的技術要求、測試結果的判定原則以及技術報告的內(nèi)容和格式。本標準適用于李(Prunus spp.)新品種的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的測試和評價。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nèi)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jù)本標準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 2003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總則3 術語和定義GB/T 2003(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總則)中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4 供試品種材料的要求4.1 測試材料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測試材料分接穗和苗木兩種。申請者遞交測試所需材料的種類由審批機關根據(jù)測試要求確定。從非測試所在地的其它國家或地區(qū)所遞交的品種必須符合海關的相關規(guī)定。申請測試的李新品種如具有特殊的用途,則可根據(jù)其特點及應用范圍,由審批機關視具體情況確定遞交測試材料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4.1.1 接穗接穗應是生長健壯、無病蟲侵染、無檢疫對象,非離體繁殖方法獲得。數(shù)量至少為50根,每根接穗至少應有10個充實飽滿的芽(不含隱芽)。4.1.2 苗木苗木應是無病蟲侵染、無檢疫對象、生長健壯,苗高0.8-1m,基徑1cm以上。數(shù)量不少于20株。4.2 供試品種材料的處理說明遞交的測試材料未經(jīng)審批機關同意,不得進行任何可能影響其生長的處理。4.3 供試品種的保存測試單位收到測試材料后,應立即冷藏,以備復查和審核。4.4 其他申請測試者,除遞交測試材料外,還應按附錄C填寫技術問卷。5 測試5.1 測試時間測試持續(xù)時間至少應有2個正常生育周期,這兩個生育周期應能夠表現(xiàn)出本品種正常的特征特性。5.2 測試地點測試點的條件應能滿足植株的正常生長及其性狀的正常表達。一般每個被測品種安排在同一測試點上進行測試,如有特殊要求可進行多點測試。為特殊目的,可設立附加測試。附加測試應在審批機關指定的鑒定單位或特定生態(tài)區(qū)進行測試。5.3 砧木的要求用作砧木的高接母樹要求應品種相同,生長健壯,無病蟲害侵染,樹勢、樹齡和生長狀況基本相同。5.4 田間設計申請品種和近似品種的田間設計要科學、正確、合理、一致,且具有相同的測試條件。測試可采用對比法、間比法和高接比較法。株行距3m4m或3m5m。每小區(qū)不少于5株,至少三次重復,并設保護行。特殊情況也可單株小區(qū),多次重復。5.5 田間管理測試品種田間管理措施和近似品種要嚴格一致,并制定實施細則。如進行溫室環(huán)境下測試,還應詳盡說明。6 性狀的觀測與判別6.1 觀測和判別的基本要求審批機關根據(jù)申請者提供的新品種信息,確定該品種的測試性狀。品種的觀測按照附錄A和附錄B的要求執(zhí)行。與測試品種一起觀測的標樣品種,應表現(xiàn)正常,否則,本次測試無效。觀測的記錄按GB/T 2003(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總則)的要求執(zhí)行。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的判別參照GB/T 2003(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總則)的要求進行。6.2 特異性的判別測試品種與近似品種的同一性狀在同一代碼內(nèi),則表示測試品種在該性狀上與近似品種無差異,否則,有差異。測試品種質(zhì)量性狀有一個性狀或數(shù)量性狀有二個及二個以上性狀與近似品種不同,或數(shù)量性狀有一個性狀與近似品種相差二個及二個以上代碼,即可判定測試品種與近似品種具有特異性。6.3 一致性的判別 對品種一致性的觀測,以代碼為分析單元。如觀測的性狀有差異,以表現(xiàn)最多的性狀值為準,并報出該值。不能進行個體測試的性狀,不進行一致性測定。6.4 穩(wěn)定性的判別對品種穩(wěn)定性的觀測,在相同生長季節(jié)的測試結果中,測試品種同一性狀的表現(xiàn)在同一代碼內(nèi),則表示該品種在此性狀上是穩(wěn)定的;否則,為不穩(wěn)定。7 性狀7.1 概述李測試性狀包含植物形態(tài)特征、農(nóng)藝性狀、品質(zhì)性狀及抗病蟲性狀等四方面,共67個(性狀的描述見附錄A),分成必測性狀和補充性狀。必測性狀為每個測試品種必須進行觀測、描述的基本性狀;補充性狀是在必測性狀不能區(qū)別測試品種和近似品種時,進一步選測的性狀。7.2 必測性狀(28個)樹姿、葉片形狀、葉尖形狀、葉基形狀、葉柄長度、葉片大小、葉色、1年生枝上花芽、花冠大小、花瓣形狀、柱頭位置、果實大小、果實形狀、果實最大橫徑位置、果皮底色、果皮彩色、果實縫合線、果實對稱性、果頂形狀、果肉顏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鮮食品質(zhì)、果肉與果核粘離性、核相對果實大小、果核形狀、盛花期、果實成熟期、落葉期7.3 補充性狀(39個)樹勢、樹形、新梢長度、新梢節(jié)間長度、新梢色澤、葉芽著生姿勢、葉芽的大小、葉芽形狀、芽托大小、嫩葉色澤、葉緣齒形、葉柄溝深淺、葉柄下茸毛、蜜腺、蜜腺數(shù)目、蜜腺著生位置、蜜腺形狀、葉片長度、葉片長寬比、葉表光澤、葉背茸毛、花瓣疊離狀況、花瓣上緣形狀、萼片姿勢、萼片色澤、梗洼深度、梗洼廣度、果柄長、果皮薄厚、果實硬度、果肉汁液、果肉纖維、果核大小、果核對稱性(腹面觀,側徑長)、果核對稱性(長寬)、核最寬的位置、核面、核基部的寬度、核背狀態(tài)。附錄A 李品種測試性狀(規(guī)范性附錄)表A.1 性狀表性狀類別及定義觀測時期性狀描述標準品種代碼1、樹姿*(J,U)00直立黑寶石、紅肉李1半開張綏棱紅李、綏李3號2開張矮甜李3下垂躍進李、赤峰紫李42、樹勢(J,U)00弱躍進李3中安哥諾、龍園秋李5強長李15號、黑寶石73、樹形41杯狀形綏李3號、黃皮李1自然開心形綏棱紅李、大黃李2圓頭形意六、珍珠李3紡錘形意五、黑琥珀4披散形矮甜李、躍進李5叢狀形藥黃李、輝縣紅李64、新梢長度41短小黃李、北方二號3中長李15號、躍進李5長綏李3號、龍園秋李75、新梢節(jié)間長度(U)41短龍園秋李、朝陽十里香3中大石早生5長綏李3號、玫瑰皇后76、新梢色澤(J)41黃褐北方二號1綠褐躍進李2綠吉林李梅、明水黃李3紅褐綏棱紅李、紅心李4紫紅好萊塢、紅葉李57、葉芽的大?。↗,U)43小矮甜李3中綏李3號5大牛心李(黃)7注:(*)為必測性狀;J代表日本測試指南中有此性狀;U代表UPOV測試指南有此性狀。表A.1 (續(xù))性狀類別及定義觀測時間性狀描述標準品種代碼8、葉芽形狀(J,U)43短圓錐形李子梅、靈寶李1卵圓形早美麗、綏李3號2長圓錐形奎豐、龍園蜜李39、葉芽著生姿勢(J,U)43貼生紅袍李、綏李3號3半貼生長李15號5離生玫瑰皇后、黑艷李710、芽托大小(U)43小玫瑰皇后3中吉林晚紅5大綏李3號、可口甜711、嫩葉色澤(U)40黃綠可口甜、早艷1綠大石早生、黑艷李2紅長李15號、早美麗312、葉片形狀*(J,U)40披針形躍進李1倒披針形矮甜李2闊倒卵圓形牡紅甜李、綏李3號3橢圓形大玫瑰4圓形甘李513、葉尖形狀*(J,U)40鈍尖大石早生1漸尖長李15號2急尖美麗李3短突尖錦西秋李4長突尖矮甜李514、葉基形狀*(U)40狹楔形早美麗、紅袍李1楔形牡紅甜李、矮甜李2圓形甘李315、葉緣齒形(J,U)40鈍齒早艷、黑艷李1銳齒早美麗916、葉柄長度*(J,U)40短神農(nóng)李、可口甜3中吉林晚紅5長綏李3號、紅袍李7表A.1 (續(xù))性狀類別及定義觀測時期性狀描述標準品種代碼17、葉柄溝深淺40淺錦西秋李、綏李3號3中吉林晚紅5深大石早生718、葉柄下茸毛40無1少美麗李3中長李15號5多吉林晚紅719、蜜腺40有綏李3號、長李15號1無920、蜜腺形狀40圓形錦西秋李1腎形吉林晚紅、龍園秋李221、蜜腺數(shù)目(U)402個可口甜、龍園蜜李12個吉林晚紅、紅袍李222、蜜腺著生位置(J,U)40葉基部可口甜1葉基和葉柄吉林晚紅、錦西秋李2葉柄龍園蜜李、紅花李323、葉片大小*40小小黃李、狹葉李3中躍進李5大綏李3號、美國牛心李724、葉片長度40短小黃李3中早美麗5長綏李3號725、葉片長寬比(U)40小紅袍李3中綏李3號、大石早生5大躍進李726、葉色*(J,U)40淡綠美麗李、錦西秋李1綠長李15號、大石早生2濃綠可口甜、漢中桐子李3紫紅好萊塢、紅葉李4表A.1 (續(xù))性狀類別及定義觀測時期性狀描述標準品種代碼27、葉表光澤(J,U)40弱可口甜3中吉林晚紅5強黑寶石728、葉背茸毛(J,U)40有綏棱香蕉李1無綏李3號929、1年生枝上花芽*(J,U)10有綏李3號、龍園秋李1無杏李、小紅李930、萼片姿勢(U)20貼香蕉李1離早美麗2彎向花梗大石早生331、萼片色澤20黃綠綏李3號1褐綠紅袍李2綠香蕉李3黃紅綏棱香蕉李432、花冠大小*(J,U)21小東北美麗3中大石早生、紅袍李5大綏李3號733、花瓣形狀*(J,U)21圓形大石早生、早美麗1倒卵形牛心李2橢圓吉林晚紅、綏李3號3寬橢圓形香蕉李434、花瓣疊離狀況(J,U)21離大石早生3相接吉林晚紅5重疊長李15號、香蕉李735、花瓣上緣形狀21完整長李15號1凹2鋸齒形早美麗336、柱頭位置*(J,U)(相對花藥而言)21低綏李3號、香扁李3平東北美麗、綏棱香蕉李5高737、果實大小*(J,U)51很小向陽紅、小黃李1小綏棱紅李、大石早生3中芙蓉李5大黑琥珀7很大黑寶石9表A.1 (續(xù))性狀類別及定義觀測時期性狀描述標準品種代碼38、果實形狀*(J,U)5151扁圓形龍園秋李1圓形綏李3號2橢圓形理查德早生3卵圓形大石早生4心臟形紅心李539、果實最大橫徑位置*(J,U)51偏果柄矮甜李、紅心李3近中部綏李3號、龍園秋李5偏果頂晚黑、理查德早生740、果頂形狀*(J,U)51微凹黑寶石、長李15號3圓平綏李3號、綏棱紅李5微凸大石早生7凸紅心李941、梗洼深度(J,U)51淺呼蘭紅李3中大晚李5深美麗李、七月香742、梗洼廣度51窄大石早生、3中綏李3號、長李15號5廣龍園秋李、七月香743、果柄長51短黑寶石、伏李3中阿米勒5長櫻桃李744、果皮底色*(J,U)51黃綠綏棱紅李、七月香1淺黃杏李、小黃干核2綠呼蘭紅李、云南青脆李345、果皮彩色*(J,U) 51綠空心李、青木奈1淺黃早白花2黃早生月光、杏李3紅綏李3號、大石早生4紫紅紅心李5蘭晚黑6黑黑寶石、澳李14746、果皮薄厚(U)51薄大石早生、北方2號3中巴彥紅袍5厚綏李3號7表A.1 (續(xù))性狀類別及定義觀測時期時期性狀描述標準品種代碼47、果實縫合線*(U)51淺北京晚紅、大石中生3中綏李3號、紅心李5深黑寶石748、果實對稱性*(J,U)51對稱大石早生、月光李1不對稱香蕉李、晚紅249、果肉顏色*(J,U)51淡黃早生月光、麥黃李1黃綏李3號、小黃李2橙黃北京晚紅、杏李3綠4紅紅心李、西瓜李550、果實硬度(J)51軟黃水李、巴彥紅袍李3中綏李3號、綏棱紅李5硬黑寶石、澳李14751、果肉汁液(J,U)51少理查德早生、向陽紅3中北京晚紅、小牛心李5多綏李3號、大石早生752、果肉纖維51少綏李3號、小牛心李3中香蕉李、美麗李5多可口甜、杏李75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J)51低蘋果李、向陽紅3中綏棱紅李、香蕉李5高綏李3號、巴塘李7極高奎豐、北方二號954、鮮食品質(zhì)*51上綏李3號、芙蓉李3中玉皇李、小黃李5下向陽紅、李梅755、果肉與果核粘離性*(J,U)51粘綏李3號、福摩薩3半離美麗李、青 木奈5離矮甜李、黃干核756、核相對果實大小*(U)51小黑寶石、龍園秋李3中大玫瑰李、杏李5大呼蘭紅李、九三杏梅7表A.1 (續(xù))性狀類別及定義觀測時期性狀描述標準品種代碼57、果核大?。↗)51小黑寶石、巴彥紅袍3中綏李3號5大耶魯爾758、果核形狀*(J,U)51扁圓形長李15號1圓形黑寶石2卵圓形美麗李3橢圓形大石中生、香蕉李4長橢圓形大玫瑰、吉晚桃李559、果核對稱性(腹面觀)側徑長(J,U)51對稱黑寶石1不對稱綏李3號260、果核對稱性 長寬(J,U)51對稱綏李3號1不對稱紅心李、吉晚桃李261、核最寬的位置(J,U)51偏基部月光李3近中部5偏核尖部黑寶石762、核面(J)51光滑3中吉晚桃李5粗糙蘋果李、黃皮李763、核基部的寬度(J,U)51窄吉晚桃李3中綏李3號5寬長李15號764、核背狀態(tài)(J,U)51完整綏李3號1開裂265、盛花期*(J,U)21早木奈 李、芙蓉李3中大石早生5晚玫瑰皇后、黑寶石766、果實成熟期*(J,U)51極早大石早生、四月合1早長李15號、早白花3中芙蓉李、玉皇李5晚木奈 李、秋姬7極晚奧李14、安哥諾967、落葉期*60早小黃李、芙蓉李3中綏李3號、綏棱紅李5晚晚熟李、方正大晚李7表A.2 李生長觀測時期十進制代碼表代碼描 述休眠期00休眠期(落葉期后花芽萌動期前)芽萌動期10花芽萌動期(全樹25%花芽萌動時)11花芽膨大期12葉芽萌動期(全樹25%葉芽萌動時)13葉芽生長期14花序分離期(全樹75花序內(nèi)花蕾分離)開花期20初花期(全樹5%花朵開放時)21盛花期(全樹50%花朵開放時)22末花期(全樹75%以上花朵調(diào)落時)果實發(fā)育期30幼果期31硬核期32果實膨大期新梢生長發(fā)育期40春梢生長期41春梢停止生長期42秋梢生長期43秋梢停止生長期果實成熟期50果實成熟始期(全樹5%果實開始成熟)51果實成熟期(全樹75%以上果實表現(xiàn)出本品種固有的特征特性,達到生理成熟時)落葉期60落葉期(全樹75%以上葉片正常脫落時)附錄B 李品種性狀的解釋(規(guī)范性附錄)B.1 樹姿B.1.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2 觀測時間:休眠期。B.1.3 觀測部位:主枝基角。B.1.4 觀測方法:用量角板隨機測量植株主枝基角,計算平均值,按表B.1進行分級。B.1.5 觀 測 量:至少測量5個植株的主枝基角。表B.1 樹姿的分級標準 樹 姿 分 級直立半開張開 張下 垂 分級標準()404059609090代 碼1234B.2 樹勢B.2.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2 觀測時間:休眠期。B.2.3 觀測部位:整個植株。B.2.4 觀測方法:目測,觀測植株株高、冠徑和新梢生長量,結合樹齡綜合評價,按表B2進行分級。B.2.5 觀 測 量:至少5個植株。表B.2 樹勢的分級標準樹勢分級弱中強代 碼357B.3 樹形B.3.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3.2 觀測時期:春梢停止生長期。B.3.3 觀測部位:植株的樹冠。B.3.4 觀測方法:目測,觀測樹冠形狀 (參見圖B.1),按表B3進行分級。B.3.5 觀 測 量:至少觀測5個植株的樹冠。表B.3 樹形的分級標準樹形分級杯狀形自然開心形圓頭形紡錘形披散形叢狀形代 碼123456杯狀形 自然開心形 圓頭形 紡錘形 披散形 叢狀形圖B.1 樹形B.4 新梢長度B.4.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4.2 觀測時間:春梢停止生長期。B.4.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的中、下部新梢。B.4.4 觀測方法:測量,隨機測量新梢基部至頂端的長度,計算平均值,按表B.4準進行分級。B.4.5 觀 測 量:測量20個新梢。表B.4 新梢長度分級標準新 梢 長 度 分 級短中長分 級 標 準(cm)30307070代 碼357B.5 新梢節(jié)間長度B.5.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5.2 觀測時間:春梢停止生長期。B.5.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中、下部新梢。B.5.4 觀測方法:測量,隨機測量新梢2/3以下部位節(jié)間長度,精確到0.01cm,計算平均值,按表B.5 進行分級。B.5.5 觀 測 量:測量10個新梢的節(jié)間長度。表B.5 新梢節(jié)間長度分級標準新梢節(jié)間長度分級短中長 分 級 標 準(cm) <1.51.522代 碼357B.6 新梢色澤B.6.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6.2 觀測時間:春梢停止生長期。B.6.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中、下部新梢(陽面)。B.6.4 觀測方法:目測,觀測新梢色澤,按表B6進行分級。B.6.5 觀 測 量:隨機觀測10個新梢。表B.6 新梢色澤分級標準新梢色澤分級黃褐綠褐綠紅褐紫紅代 碼12345B.7 葉芽大小B.7.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7.2 觀測時間:秋梢停止生長期。B.7.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葉芽。B.7.4 觀測方法:隨機測量葉芽從基部至頂端的長度(cm),精確到0.01,計算平均值,按表B.7進行分級。B.7.5 觀 測 量:觀測10個芽。表B.7 葉芽大小分級標準葉 芽 大 小 分 級小中大分 級 標 準 (cm)0.250.250.40.4代 碼357B.8 葉芽形狀B.8.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8.2 觀測時間:秋梢停止生長期。B.8.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葉芽。B.8.4 觀測方法:目測葉芽的形狀 (參見圖B.2),按表B8進行分級。B.8.5 觀 測 量:隨機目測10個芽。表B.8 葉芽形狀分級標準葉芽形狀分級短圓錐形卵圓形長圓錐形代 碼123 短圓錐形 卵圓形 長圓錐形圖B.2 葉芽形狀B.9 葉芽著生姿勢B.9.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9.2 觀測時間:秋梢停止生長期。B.9.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葉芽。B.9.4 觀測方法:目測葉芽相對枝的著生姿勢(參見圖B.3) ,按表B9進行分級。B.9.5 觀 測 量:20個葉芽。表B.9 葉芽著生姿勢分級標準葉芽著生姿勢分級貼生半貼生離生代 碼357 貼 生 半貼生 離 生圖B.3 葉芽著生姿勢B.10 芽托大小B.10.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0.2 觀測時間:秋梢停止生長期。B.10.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芽托。B.10.4 觀測方法:目測,根據(jù)芽托鼓起的程度,芽托長、寬綜合評價,按表B10進行分級。B.10.5 觀 測 量:20個芽托。表B.10 芽托大小分級標準芽托大小分級小中大代 碼357B.11 嫩葉色澤B.11.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1.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11.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新梢上部幼嫩葉片。B.11.4 觀測方法:目測嫩葉色澤,按表B11進行分級。B.11.5 觀 測 量:10個新梢頂端幼嫩的葉。表B.11 嫩葉色澤分級標準嫩葉色澤分級黃綠綠紅代 碼123B.12 葉片形狀B.12.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2.2 觀測時間:新梢生長期。B.12.3 觀測部位:樹冠外圍枝梢1/3處完全展開的成熟的葉片。B.12.4 觀測方法:目測樹冠外圍枝梢中部(1/3處)完全成熟的葉片形狀(參見圖B.4),按表B12進行分級。B.12.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12 葉片形狀分級標準葉片形狀分級披針形倒披針形闊倒卵圓形橢圓形圓 形代 碼12345圓形 橢圓形 闊倒卵圓形 倒披針形 披針形圖B.4 葉形B.13 葉尖形狀B.13.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3.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13.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枝中、下部完全成熟的葉片的尖。B.13.4 觀測方法:目測葉尖形狀 (參見圖B.5),按表B13進行分級。B.13.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13 葉尖形狀分級標準葉尖形狀分級鈍尖漸尖急尖短突尖長突尖代 碼12345鈍尖 漸尖 急尖 短突尖 長突尖圖B.5 葉尖形狀B.14 葉基形狀B.14.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4.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14.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新梢中部成熟葉片的基部。B.14.4 觀測方法:目測新梢中部(1/3處)成熟葉片的基部形狀 (參見圖B.6),按表B14進行分級。B.14.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14 葉基形狀分級標準葉基形狀分級狹楔形楔形圓形代 碼123 狹楔形 楔 形 圓 形圖B.6 葉基形狀B.15 葉緣齒形B.15.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5.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15.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新梢中部(1/3處)成熟葉片的邊緣。B.15.4 觀測方法:目測葉片邊緣鋸齒形狀 (參見圖 B.7) ,按表B15進行分級。B.15.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15 葉緣波形分級標準葉緣分級鈍齒銳齒代 碼19鈍 齒 銳 齒圖B.7 葉緣波形B.16 葉柄長度B.16.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6.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16.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成熟葉片的葉柄。B.16.4 觀測方法:測量葉柄長度,計算平均值,按表B.16進行分級。B.16.5 觀 測 量:測量40個葉柄。表B.16 葉柄長度分級標準新 梢 長 度 分 級短中長分 級 標 準 (cm)111.51.5代 碼357B.17 葉柄溝深淺B.17.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7.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17.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成熟葉片的葉柄。B.17.4 觀測方法:目測葉柄溝的深淺,按表B17進行分級。B.17.5 觀 測 量:10個葉柄。表B.17 葉柄溝的深淺分級標準葉柄溝深淺分級淺中深代 碼357B.18 葉柄下茸毛B.18.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8.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18.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成熟葉片的葉柄。B.18.4 觀測方法:用放大鏡觀測葉柄背部,按表B18進行分級。B.18.5 觀 測 量:10個葉柄。表B.18 葉柄背部茸毛分級標準葉柄背部茸毛分級無少中多代 碼1357B.19 蜜腺B.19.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19.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19.3 觀測部位:新梢中部(1/3處)成熟葉片基部和葉柄。B.19.4 觀測方法:目測(用放大鏡)新梢葉片展開后的葉基部和葉柄上的蜜腺情況,按表B19進行分級。B.19.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19 蜜腺分級標準蜜腺分級有無代 碼19B.20 蜜腺形狀B.20.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0.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20.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1/3處)成熟葉片基部和葉柄。B.20.4 觀測方法:目測(用放大鏡)葉片基部或葉柄上著生的蜜腺形狀 (參見圖B.8),按表B20進行分級。B.20.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20 蜜腺形狀分級標準蜜腺形狀分級圓形腎形代 碼12圓 形 腎 形圖B.8 蜜腺形狀B.21 蜜腺數(shù)目B.21.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1.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21.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1/3處)完全展開的成熟的葉片的基部和葉柄。B.21.4 觀測方法:目測(用放大鏡)葉片基部或葉柄上蜜腺著生的數(shù)目,按表B21進行分級。B.21.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21 蜜腺數(shù)目分級標準蜜腺數(shù)目分級2個2個代 碼12B.22 蜜腺著生位置B.22.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2.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22.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1/3處)完全展開葉片的基部和葉柄。B.22.4 觀測方法:目測(用放大鏡)蜜腺著生情況,按表B22進行分級。B.22.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22 蜜腺著生位置分級標準蜜腺著生位置分級葉基部葉基部和葉柄葉柄代 碼123B.23 葉片大小B.23.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3.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23.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中、下部枝條中部成熟的葉片。B.23.4 觀測方法:測量葉片長度與最寬部位的寬度,計算面積(長寬),取平均值,按表B.23進行分級。B.23.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23 葉片大小分級標準葉片大小分級小中大分級標準(cm2)2545 45代 碼357B.24 葉片長度B.24.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4.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24.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成熟的葉片。B.24.4 觀測方法:測量葉片長度,計算平均值,按表B24進行分級。B.24.5 觀 測 量:10個葉片。表B.24 葉片長度分級標準葉片長度分級短中長 分級標準(cm)771111代 碼357B.25 葉片長寬比B.25.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5.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25.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成熟葉片。B.25.4 觀測方法:測量葉片長、寬,計算比值,按表B.25進行分級。B.25.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25 葉片長寬比分級標準葉片長寬比分級小中大分 級 標 準22 33代 碼357B.26 葉色B.26.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6.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26.3 觀測部位:不同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成熟葉片。B.26.4 觀測方法:目測葉片顏色,按表B26進行分級。B.26.5 觀 測 量:10個片。表B.26 葉色分級標準葉色分級淡綠綠濃綠紫紅代 碼1234B.27 葉表光澤B.27.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7.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27.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成熟的葉片。B.27.4 觀測方位:目測葉片表面光澤,按表B27進行分級。B.27.5 觀 測 量:10片葉片。表B.27 葉表光澤分級標準葉表光澤分級弱中強代 碼357B.28 葉背茸毛B.28.1 栽培方法:按照第5章的要求。B.28.2 觀測時間:春梢生長期。B.28.3 觀測部位:植株樹冠外圍枝中部成熟的葉片背部。B.28.4 觀測方法:目測(用放大鏡)葉背茸毛著生情況,按表B28進行分級。B.28.5 觀 測 量: 10片葉

注意事項

本文(李DUS-2013.doc)為本站會員(周軍)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