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视频在线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_风间一区二区无码有码_102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茶葉生產(chǎn)的影響.pdf

  • 資源ID:9828       資源大?。?span id="cpistt5" class="font-tahoma">1.50MB        全文頁數(shù):9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quán)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茶葉生產(chǎn)的影響.pdf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21 44 1 127 135 http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OI 10 7685 jnau 202002019 收稿日期 2020 02 19 基金項目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 2016YFD0200900 作者簡介 張峻偉 碩士研究生 通信作者 郭世偉 教授 主要從事植物營養(yǎng)學(xué)研究 E mail sguo 張峻偉 王志文 季凌飛 等 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茶葉生產(chǎn)的影響 J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21 44 1 127 135 ZHANG Junwei WANG Zhiwen JI Lingfei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tea production in tea gardens with different production models J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21 44 1 127 135 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 茶葉生產(chǎn)的影響 張峻偉 王志文 季凌飛 郭俊杰 凌寧 郭世偉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院 江蘇省固體有機廢棄物資源化高技術(shù)研究重點實驗室 江蘇南京210095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針對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 探究并建立具備地區(qū)特色的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shù)模式 為茶園化肥減施提供 理論依據(jù) 方法 于2017年10月在江蘇句容 江蘇溧陽 福建福安 四川蒲江 云南大渡崗5個不同生產(chǎn)模式典型茶園設(shè) 置不同有機肥替代化肥田間試驗 包括不施肥對照 CK 常規(guī)施肥處理 CF 生物有機肥替代處理 T1 商品有機肥替代 配施木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處理 T2 和商品有機肥替代配施氨基酸類葉面肥處理 T3 分析不同處理對茶青產(chǎn)量 化學(xué) 氮肥利用率 茶葉品質(zhì)及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結(jié)果 生物有機肥替代 商品有機肥替代配施木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及商品 有機肥替代配施氨基酸類葉面肥可以在保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基礎(chǔ)上減少36 的氮素化肥投入 但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的最佳 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略有差異 在以制作名優(yōu)綠茶為主的句容試驗茶園進行商品有機肥替代并配施氨基酸類葉面肥效果 最佳 平均產(chǎn)量可達140 kg hm 2 增產(chǎn)13 氮肥偏生產(chǎn)力提高73 經(jīng)濟效益提高5 在葉色白化突變品種的溧陽試驗 茶園進行生物有機肥替代效果最佳 平均產(chǎn)量可達501 kg hm 2 增產(chǎn)9 在以機采為主的福安和大渡崗的試驗茶園進行 商品有機肥替代并配施木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效果最優(yōu) 平均產(chǎn)量分別可達6 326和10 294 kg hm 2 分別顯著增產(chǎn)24 和12 并使氮肥偏生產(chǎn)力分別提高96 和68 經(jīng)濟效益分別提高23 和3 在以手工采摘與機采相結(jié)合的蒲江試驗茶 園施加有機肥能夠在減施化肥的前提下保持和單施化肥相同的產(chǎn)量 結(jié)論 在以制作綠茶為主的茶園進行有機肥替代并 配施氨基酸類葉面肥可顯著提高產(chǎn)量 其經(jīng)濟效益最高可提升23 且在機采茶園進行有機肥替代并配施木醋液 氨基酸 類葉面肥要優(yōu)于僅配施氨基酸類葉面肥 在葉片白化突變品種茶園 推薦施加生物有機肥 關(guān)鍵詞 茶樹 化肥 有機肥 經(jīng)濟效益 產(chǎn)量 中圖分類號 S147 2 文獻標(biāo)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0 2030 2021 01 0127 09 Effects of organic fertilizers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tea production in tea gardens with different production modes ZHANG Junwei WANG Zhiwen JI Lingfei GUO Junjie LING Ning GUO Shiwei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Jiangs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Solid Organic Waste Utiliz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s This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and form a technical model of organic fertilizers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production models of tea garden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duc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in tea gardens Methods In October 2017 five typical tea gardens with different production models in Jurong Liyang Fu an Pujiang and Dadugang were arranged in a field experiment with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including no fertilizer control CK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treatment CF bio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treatment T1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treatment with wood vinegar solution amino acid foliar fertilizer treatment T2 and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treatment with amino acid foliar fertilizer treatment T3 By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modes on tea yield chemical nitrogen fertilizer utilization tea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we could explore suitable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modes for tea gardens with different production modes Results The substitution of bio organic fertilizers the alternative application of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s combined with wood vinegar liquid amino acid foliar fertilizers and the alternative application of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s combined with amino acid foliar fertilizers could reduce nitrogen by 36 while ensuring yield and quality fertilizer input However different production modes and the best organic fertilizer 南 京 農(nóng) 業(yè) 大 學(xué) 學(xué) 報第44卷 substitution modes for typical tea gardens were slightly different In tea gardens Jurong experimental tea garden where famous and high quality green tea were made the effect of applying commercial organic fertilizers instead of spraying amino acid foliar fertilizers was the best with an average yield of 140 kg hm 2 an increase of 13 nitrogen fertilizer partial productivity increased by 73 and economic benefit increased by 5 in the leaf color albino mutant tea garden Liyang experimental tea garden the application of bio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effect was the best and the average yield could reach 501 kg hm 2 an increase of 9 for tea gar dens that were mainly harvested the experimental tea gardens in Fu an and Dadugang the effect of spraying wood vinegar amino acid foliar fertilizer on the basis of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was the best and the average yield could reach 6 326 and 10 294 kg hm 2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yield by 24 and 12 and increased the partial productivity of nitrogen fertilizer by 96 and 68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by 23 and 3 respectively in the southwest in a tea garden combining manual and mechanical picking Pujiang experimental tea garden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substitution could maintain the same output as the single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under the premise of reducing chemical fertilizer Conclusions In tea gardens where green tea was the main product the applica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instead of foliar fertilizer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yield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by up to 23 and the application of wood vinegar amino acid foliar fertilizer in the machine picked tea garden was better than amino acid class foliar fertilizer In tea gardens with leaf albino mutants it was recom mended to use bio organic fertilizer instead to increase production and improve efficiency Keywords Camellia sinensis L chemical fertilizer organic fertilizer economic benefit yield 茶樹 Camellia sinensis L 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 據(jù)統(tǒng)計 2017年我國茶樹種植面積已經(jīng)達到300 萬hm2以上 茶葉產(chǎn)量267萬t 產(chǎn)值2 000多億元 1 隨著區(qū)域經(jīng)濟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 我國 部分地區(qū)茶樹種植已經(jīng)成為農(nóng)民增收的主導(dǎo)產(chǎn)業(yè) 2 隨著茶葉產(chǎn)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農(nóng)民過于追求產(chǎn)量 導(dǎo) 致我國30 左右茶園存在過量施肥問題 3 長期過量施肥不僅成本增加 肥料利用率降低 也會導(dǎo)致面 源污染等環(huán)境質(zhì)量問題 甚至影響茶葉品質(zhì) 4 7 為了進一步促進茶葉產(chǎn)業(yè)綠色增長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發(fā)布了 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 8 和 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方案 9 在茶園配施有機肥重點在于通過改善茶園土壤環(huán)境來改善 茶樹的生長 達到穩(wěn)產(chǎn) 提質(zhì) 減肥的目標(biāo) 10 11 有機肥配施化肥雖然可以保證茶樹持續(xù)的養(yǎng)分供應(yīng) 但 并不能在采茶前快速補充茶樹所需養(yǎng)分 限制產(chǎn)量提升 葉面肥作為一種強化作物營養(yǎng)的施肥措施 可以 通過葉面吸收的方式彌補根系養(yǎng)分吸收的不足 快速補充養(yǎng)分 研究表明 在茶園噴施葉面肥可以增產(chǎn) 50 以上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茶葉品質(zhì) 12 目前 關(guān)于在茶園采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及施用葉面肥的研究很多 但是多集中于單個地區(qū)單一生產(chǎn)模 式的茶園 忽視了不同地區(qū)不同生產(chǎn)模式下有機肥替代化肥及配施葉面肥對茶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影響 本 研究針對我國各地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的特點 綜合探究生物有機肥替代化肥 商品有機肥替代化肥配施木 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以及商品有機肥替代化肥配施氨基酸類葉面肥在茶園有機肥替代過程中的可行 性 旨在形成具有地區(qū)特色的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shù)模式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地點 試驗于2017年10月在江蘇省句容市 采摘單芽制作名優(yōu)綠茶為主的茶園 江蘇省溧陽市 葉片白 化突變品種茶園 四川省蒲江縣 手工采摘單芽與機采相結(jié)合制作綠茶為主的茶園 云南省景洪市大渡 崗鄉(xiāng) 機采制作普洱茶為主的茶園 和福建省福安市 機采制作綠茶為主的茶園 5個地點展開 以上茶園 均于2012年定植 各個地點土壤基礎(chǔ)理化性質(zhì)和氣候特征見表1 1 2 試驗材料 生物有機肥 有機質(zhì)45 N 3 普通商品有機肥 有機碳14 7 N 1 37 和氨基酸類葉面肥 氨 基酸100 g L 1 Zn 20 g L 1 由江蘇省江陰市聯(lián)業(y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木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 木醋 液35 氨基酸100 g L 1 Zn 20 g L 1 由江蘇省新南洋綠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茶樹品種均選用當(dāng)?shù)剡m 宜的茶種 句容市為 龍井長葉 溧陽市為 白葉1號 蒲江縣為 三花1951 福安市為 福鼎大白 大 渡崗鄉(xiāng)為 云抗10號 821 第1期張峻偉 等 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茶葉生產(chǎn)的影響 表1 各試驗點土壤基礎(chǔ)理化性質(zhì)和氣候特征 Table 1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limate features of experiment sites 地點 Site 年均溫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年降水 量 mm Annual precipitation pH值 pH value 有機質(zhì)含量 g kg 1 Organic matter content 全氮含量 g kg 1 Total nitrogen content 速效磷含量 g kg 1 Available phosphorus content 速效鉀含量 g kg 1 Available potassium content 土壤質(zhì)地 Soil texture 句容Jurong 31 92 N 119 26 E 16 0 1 204 4 4 16 2 0 6 76 7 159 7 壤土 Loam 溧陽Liyang 31 22 N 119 45 E 16 2 1 313 4 7 21 4 0 8 67 8 185 0 壤土 Loam 蒲江Pujiang 30 21 N 103 38 E 13 4 1 215 3 8 22 2 0 8 92 7 75 2 壤土 Loam 福安Fu an 26 98 N 119 41 E 17 0 1 721 4 0 31 4 1 0 43 1 35 3 砂壤土 Sandy loam 大渡崗Dadugang 22 37 N 100 97 E 19 9 1 330 4 4 48 6 0 2 27 2 179 5 壤土 Loam 1 3 試驗設(shè)計 試驗設(shè)5個處理 其中蒲江4個處理 缺少T2處理 每個處理均設(shè)置3個重復(fù) 其中句容4個重 復(fù) 隨機區(qū)組排列 1 CK為不施肥對照處理 2 CF為常規(guī)施肥處理 各地常規(guī)施肥處理施肥量由全國 茶園施肥現(xiàn)狀調(diào)查確定 見表2 3 T1為生物有機肥替代處理 即在常規(guī)施肥處理減量20 化學(xué)氮肥的 基礎(chǔ)上進行生物有機肥替代 4 T2為商品有機肥替代配施木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處理 即在常規(guī)施肥處 理減量20 化學(xué)氮肥的基礎(chǔ)上進行商品有機肥替代 同時配施木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 5 T3為商品有 機肥替代配施氨基酸類葉面肥處理 即在常規(guī)施肥處理減量20 化學(xué)氮肥的基礎(chǔ)上進行商品有機肥替 代 同時配施氨基酸類葉面肥 句容和溧陽試驗點小區(qū)面積為37 5 m2 福安試驗點小區(qū)面積為30 m2 蒲 江試驗點小區(qū)面積為36 m2 大渡崗試驗點小區(qū)面積為24 m2 表2 常規(guī)施肥處理施肥量 5 Table 2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5 kg hm 2 省份 Province 有機肥 Organic fertilizer 氮肥 N fertilizer 磷肥 P fertilizer 鉀肥 K fertilizer 福建Fujian 3 200 414 344 358 江蘇Jiangsu 4 200 669 346 345 四川Sichuan 2 200 781 229 254 云南Yunnan 900 700 218 198 試驗中氮肥 鉀肥按照40 基肥 10 11月 40 春追肥 3 4月 20 夏追肥 6 7月 施入 磷 肥一次性基施 有機肥按照80 基肥 10 11月 20 夏追肥 6 7月 施入 試驗中所用氮 磷 鉀肥分 別為尿素 N 46 過磷酸鈣 P2O5 12 5 和硫酸鉀 K2O 52 試驗中葉面肥于春追肥 3 4月 結(jié) 束以后稀釋3 000倍噴施 共噴施5 6次 于采茶前10 d結(jié)束噴施 用量均為75 g hm 2 1 4 測定項目與方法 1 4 1 茶青產(chǎn)量及產(chǎn)量構(gòu)成相關(guān)指標(biāo) 在2019年茶葉采摘期間 句容和溧陽為3 4月采摘半個月 福安 大渡崗和蒲江為3 10月 持續(xù)采摘 統(tǒng)計各個試驗小區(qū)產(chǎn)量 發(fā)芽密度和百芽重 根據(jù)當(dāng)?shù)夭烧獦?biāo)準(zhǔn) 句容采摘單芽 溧陽采摘一芽一葉 蒲江采摘單芽 機采嫩葉 福安和大渡崗均采摘嫩葉 收獲各小區(qū)鮮 葉 稱量并計產(chǎn) 計產(chǎn)是以茶青產(chǎn)量為準(zhǔn) 使用0 3 m 0 3 m的方框在試驗小區(qū)內(nèi)隨機選取3個區(qū)域統(tǒng) 計芽葉密度 并取其平均值 百芽重為隨機在試驗小區(qū)內(nèi)摘取100個芽葉稱量所得 由于福安和大渡崗 試驗點為機采茶園 所有芽頭在采摘期間均已完全展開 故百芽重和發(fā)芽密度未能統(tǒng)計 相關(guān)參數(shù)計算方 式 化學(xué)氮肥偏生產(chǎn)力 kg kg 1 施氮區(qū)茶青產(chǎn)量 干重 化肥氮用量 氮肥農(nóng)學(xué)利用效率 kg kg 1 施氮區(qū)茶青產(chǎn)量 干重 不施氮區(qū)茶青產(chǎn)量 干重 化肥氮用量 1 4 2 茶葉品質(zhì)指標(biāo) 將采摘的鮮葉烘干制成干茶樣 并充分研磨粉碎 按照 酒石酸鐵比色法 GB 8313 1987 測定茶多酚 參照 茚三酮比色法 GB 8314 1987 測定氨基酸總量 酚氨比 茶多酚含 量 氨基酸含量 921 南 京 農(nóng) 業(yè) 大 學(xué) 學(xué) 報第44卷 1 4 3 茶葉增收效益評估 各地茶園采茶期鮮葉價格由茶廠技術(shù)員現(xiàn)場評估 句容 320元 kg 1 溧陽 清明前為250元 kg 1 自4月5日至4月10日每日下降24元 kg 1 由250元 kg 1逐日降至130元 kg 1 葉面肥處理的茶葉為130元 kg 1 福安 清明前后為20元 kg 1 隨后6月中旬 8月初及10月初價格 均為2元 kg 1 大渡崗 3 5元 kg 1 蒲江 單芽為136元 kg 1 一芽二三葉4月價格為16 4元 kg 1 5月 底價格為8 6元 kg 1 6月底價格為5 2元 kg 1 8月初價格為3 2元 kg 1 9月底價格為2元 kg 1 各地 茶園所需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和肥料成本 采摘人工成本 句容 溧陽和蒲江為80元 kg 1 福安和大渡崗 為0 5元 kg 1 施肥人工成本 單施化肥試驗區(qū)需4人 d 1 hm 2 有機無機配施試驗區(qū)需8人 d 1 hm 2 人工單價 句容 溧陽均為70元 人 1 d 1 福安為160元 人 1 d 1 蒲江為130元 人 1 d 1 大渡崗為130 元 人 1 d 1 肥料成本 尿素2 200元 t 1 過磷酸鈣750元 t 1 硫酸鉀2 850元 t 1 生物有機肥1 900 元 t 1 商品有機肥500元 t 1 2種葉面肥均價100元 kg 1 相關(guān)參數(shù)計算方式 施肥增收效益 萬元 hm 2 施肥增加的產(chǎn)值 成本 1 5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試驗數(shù)據(jù)用Excel 2016軟件進行處理 采用SPSS 20 0和Origin 2018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用LSD 法檢驗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 P0 05 在溧陽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1 T2 T3處理分別增產(chǎn)9 3 31 8 和52 1 P 0 05 在福安和大渡崗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2 T3處理增產(chǎn)8 24 而T1處理在福安和大渡崗 031 第1期張峻偉 等 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茶葉生產(chǎn)的影響 試驗點增產(chǎn)效果均不顯著 在蒲江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1和T3處理茶青產(chǎn)量下降 但均未達到顯著 水平 如圖2所示 在句容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2處理發(fā)芽密度顯著提高12 T1和T3處理則無顯著 差異 與CF處理相比 T1處理百芽重顯著下降12 在溧陽和蒲江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1 T2和T3 處理發(fā)芽密度和百芽重均無顯著差異 綜合產(chǎn)量及產(chǎn)量構(gòu)成分析 與CF處理相比 除蒲江試驗點外 T1 T2和T3處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青產(chǎn)量 圖2 不同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對茶青產(chǎn)量構(gòu)成的影響 Fig 2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the yield composition of tea 2 2 不同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對茶葉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如表3所示 與CF處理相比 T1 T2和T3處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葉氮肥利用率 在句容試驗 點 與CF處理相比 T1 T2和T3處理氮肥偏生產(chǎn)力顯著提高60 氮肥農(nóng)學(xué)利用效率顯著提高200 在溧陽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1 T2和T3處理氮肥偏生產(chǎn)力和氮肥農(nóng)學(xué)利用效率分別顯著提高67 和100 以上 在福安和大渡崗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1 T2和T3處理氮肥偏生產(chǎn)力顯著提高51 103 氮肥農(nóng)學(xué)利用效率顯著提高47 以上 且效果從大到小的處理依次為T2 T3 T1 在蒲江試驗點 T1和T3處理在提高氮肥利用率效果上與CF處理相比未達到顯著水平 綜合各個試驗點分析 與CF處 理相比 3種有機肥替代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氮肥偏生產(chǎn)力和氮肥農(nóng)學(xué)利用效率 在溧陽 福安和 大渡崗試驗點2種葉面肥處理要顯著優(yōu)于生物有機肥替代處理 表3 不同有機肥替代化肥對茶葉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Table 3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ea kg kg 1 處理 Treatment 氮肥偏生產(chǎn)力 Nitrogen agronomic efficiency AEN 句容 Jurong 溧陽 Liyang 福安 Fu an 大渡崗 Dadugang 蒲江 Pujiang 氮肥農(nóng)學(xué)利用效率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applied nitrogen PFPN 句容 Jurong 溧陽 Liyang 福安 Fu an 大渡崗 Dadugang 蒲江 Pujiang CF 0 05 0 01b 0 12 0 01c 2 99 0 20c 3 23 0 12c 2 61 0 17a 0 01 0 01a 0 01 0 01b 0 67 0 20c 1 86 0 12c 0 92 0 17a T1 0 08 0 01a 0 20 0 02bc5 17 0 27b 4 89 0 06b 3 24 0 33a 0 03 0 01a 0 02 0 02b 1 41 0 27b 2 74 0 06b 0 60 0 33a T2 0 08 0 01a 0 25 0 02b 6 08 0 13a 5 64 0 32a 0 03 0 01a 0 07 0 02b 2 32 0 13a 3 49 0 32a T3 0 08 0 01a 0 37 0 06a 6 00 0 28a 5 44 0 19ab 3 24 0 18a 0 03 0 01a 0 18 0 06a 2 24 0 28a 3 29 0 19ab 0 60 0 18a 2 3 不同有機肥替代模式對茶葉品質(zhì)相關(guān)指標(biāo)的影響 從圖3可知 在句容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3種有機肥替代模式 T1 T2 T3處理 在茶多酚和氨基 酸含量上并無顯著變化 在溧陽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3處理茶葉中氨基酸含量顯著降低10 同時 2種葉面肥處理 T2 T3處理 茶葉酚氨比提高了6 和8 但未達到顯著水平 在福安和大渡崗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1和T2處理并未顯著改變茶葉中酚氨比 在福安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3處理茶葉 131 南 京 農(nóng) 業(yè) 大 學(xué) 學(xué) 報第44卷 中酚氨比顯著提高了44 在大渡崗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3處理茶葉中酚氨比顯著降低了25 在 蒲江試驗點T3與CF處理相比茶葉中氨基酸含量顯著提高了26 但2種有機肥替代模式 T1和T3處 理 與CF處理相比酚氨比無顯著變化 綜合各個地點分析發(fā)現(xiàn) 與CF處理相比 除福安T3處理 3種有 機肥替代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茶葉品質(zhì) 圖3 不同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對茶葉中氨基酸 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的影響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amino acids content tea polyphenol content and phenol ammonia ratio in tea 2 4 不同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對茶葉增收效益的影響 從表4可知 在句容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2和T3處理經(jīng)濟效益分別提高了1 和5 但未達到 顯著差異 在溧陽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2和T3處理經(jīng)濟效益分別降低67 和59 在福安和大渡 崗試驗點 與CF處理相比 T1處理經(jīng)濟效益分別降低7 和33 P 0 05 T2處理在福安和大渡崗試 驗點經(jīng)濟效益分別提高23 和3 而T3處理在福安試驗點經(jīng)濟效益顯著提高21 在蒲江試驗點 T3 處理與CF處理相比經(jīng)濟效益無顯著變化 但T1處理經(jīng)濟效益降低36 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 在以制作綠茶 為主的茶園 葉面肥處理增收效果優(yōu)于生物有機肥替代處理 在葉片白化突變品種茶園生物有機肥替代處 理增收效果最佳 231 第1期張峻偉 等 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茶葉生產(chǎn)的影響 表4 不同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茶葉增收效益評估 Table 4 Evaluation of the benefit of different organic fertilizers instead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in tea 萬元 hm 2 處理 Treatment 指標(biāo) Item 句容 Jurong 溧陽 Liyang 福安 Fu an 大渡崗 Dadugang 蒲江 Pujiang 產(chǎn)值Production 2 22 0 03a 8 92 0 23c 3 49 0 21c 2 92 0 09c 5 94 0 96a CK成本Cost 0 76 3 15 0 20 0 42 1 63 效益Benefit 1 45 0 01a 5 78 0 14a 3 28 0 20b 2 50 0 07a 4 30 0 76ab 產(chǎn)值Production 3 07 0 36a 10 33 0 47b 5 00 0 19b 3 23 0 12abc 7 89 0 35a CF成本Cost 1 95 4 63 1 01 1 13 2 37 效益Benefit 1 11 0 24a 5 70 0 3a 3 92 0 17b 2 09 0 10b 5 51 0 36a 產(chǎn)值Production 3 22 0 44a 11 30 0 19a 5 06 0 13b 3 12 0 04bc 6 47 0 76a T1成本Cost 2 66 5 63 1 37 1 73 2 95 效益Benefit 0 55 0 32a 5 66 0 11a 3 57 0 12b 1 39 0 03c 3 51 0 64b 產(chǎn)值Production 3 36 0 44a 7 85 0 16d 6 05 0 27a 3 60 0 20a T2成本Cost 2 22 5 95 1 08 1 43 效益Benefit 1 12 0 29a 1 89 0 06b 4 82 0 26a 2 16 0 17ab 產(chǎn)值Production 3 43 0 53a 9 06 0 05c 5 98 0 32a 3 48 0 12ab 6 58 0 25a T3成本Cost 2 24 6 70 1 07 1 41 2 66 效益Benefit 1 17 0 35a 2 36 0 01b 4 75 0 31a 2 06 0 10b 3 91 0 26ab 3 討論 3 1 不同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對茶青產(chǎn)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有機肥的施入不僅可以協(xié)調(diào)土壤養(yǎng)分的平衡供應(yīng) 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化土壤中的難溶性養(yǎng)分 改 善作物營養(yǎng) 提高養(yǎng)分利用率和作物產(chǎn)量 減少化肥用量 13 1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 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除蒲江 和大渡崗試驗點生物有機肥替代處理外 其他地點3種有機肥替代模式下茶葉均增產(chǎn)5 以上 且在試驗 茶園 蒲江除外 3種有機肥替代模式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可以使氮肥偏生產(chǎn)力提高50 以上 同時可使氮肥 農(nóng)學(xué)利用效率提高47 以上 研究表明在茶園施用有機肥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學(xué)結(jié)構(gòu) 改善作物的根 系生長環(huán)境并促進根系生長 提升作物對養(yǎng)分的吸收及提高土壤微生物對養(yǎng)分循環(huán)的貢獻 進而提高作物 產(chǎn)量及養(yǎng)分利用率 10 16 17 然而 有機肥中養(yǎng)分釋放緩慢 難以快速補充茶樹春季新梢形成和萌發(fā)生長 所需的養(yǎng)分 通過葉面追肥的方式既可以快速補充春季茶樹所需的養(yǎng)分 又可以避免養(yǎng)分損失 噴施葉 面肥可以增加發(fā)芽密度 提高百芽重和產(chǎn)量 18 本研究中 配施葉面肥處理與不噴施葉面肥處理相比 在 各個地點 除蒲江 均增產(chǎn)2 39 其中2種葉面肥在手工采摘制作名優(yōu)茶的茶園 句容 溧陽 與機 采茶園 福安 大渡崗 效果不同 在句容和溧陽茶園 與T2處理相比 T3處理分別增產(chǎn)2 和16 在 福安和大渡崗茶園 與T3處理相比 T2處理分別增產(chǎn)2 和4 豐明曉等 19 研究表明木醋液具有類似 IAA調(diào)節(jié)植物葉片生長 抑制側(cè)芽生長的效果 在句容和溧陽噴施木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可能抑制側(cè)芽 生長 因此增產(chǎn)效果較氨基酸類葉面肥差 毛凱倫 20 研究表明 適宜濃度的木醋液可以增加烤煙的葉面 積 機采茶園噴施葉面肥時芽頭均已萌發(fā) 噴施木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刺激葉片生長 因此增產(chǎn)效果要 優(yōu)于僅噴施氨基酸類葉面肥 本研究為了驗證3種有機肥替代方案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可行性 在我國主要茶區(qū)選取5個不同生產(chǎn)模 式的典型茶園 且其種植的茶樹均為當(dāng)?shù)胤N植面積較大且適應(yīng)當(dāng)?shù)丨h(huán)境的品種 各個試驗點地理位置 土 壤環(huán)境 茶樹種類等均存在差異 雖然均可在保證產(chǎn)量和品質(zhì)的基礎(chǔ)上完成減少施肥的目標(biāo) 但是各地點 有機肥替代效果存在顯著差異 在蒲江試驗點3種有機肥替代模式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存在減產(chǎn)風(fēng)險 這是 由于四川茶園土壤pH值與其他試驗點相比較低 王小治等 21 研究表明施用有機肥在改善土壤酸度的 同時 提高了茶園土壤硝化勢 本研究中施用有機肥使土壤中銨態(tài)氮含量降低了14 23 蒲江茶樹品 種 三花1951 為當(dāng)?shù)剡x育品種 適應(yīng)當(dāng)?shù)赝寥郎L環(huán)境 有機肥替代比例過大可能造成土壤環(huán)境的改變 進而出現(xiàn)減產(chǎn)風(fēng)險 綜上 在句容 溧陽 大渡崗和福安試驗點 通過使用生物有機肥替代和有機肥替代配 施葉面肥等措施可以在保證產(chǎn)量的同時減少36 化肥氮素的投入 并提高氮肥利用率 而在蒲江試驗點 應(yīng)注重有機肥替代的比例 比例過大存在減產(chǎn)的風(fēng)險 331 南 京 農(nóng) 業(yè) 大 學(xué) 學(xué) 報第44卷 3 2 不同有機肥替代化肥處理對茶葉品質(zhì)及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酚氨比 茶葉中茶多酚含量與氨基酸含量的比值 是茶葉品質(zhì)中最重要的指標(biāo)之一 酚氨比越低 茶 葉品質(zhì)越好 在茶園施用有機肥 可以改善茶園土壤養(yǎng)分的平衡供應(yīng) 促進茶樹生長 提高茶葉內(nèi)含物質(zhì) 提升茶葉品質(zhì) 3 10 22 本研究中 3種有機肥替代模式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茶葉品質(zhì) 由 于生物有機肥價格是普通商品有機肥的4倍 生物有機肥的施用會導(dǎo)致肥料成本上升 葉面肥施用成本 較低 增產(chǎn)效果明顯 因此本研究中在句容 福安 蒲江和大渡崗試驗點2種葉面肥處理 蒲江只有1種 經(jīng)濟效益高于生物有機肥替代處理 且福安試驗點效果最佳 這與吳全聰?shù)?23 研究結(jié)果相似 不施肥對 照處理因無肥料成本導(dǎo)致經(jīng)濟效益較高 然而在各個試驗點 除大渡崗 與常規(guī)施肥處理相比 對照處理 茶葉中酚氨比提高12 以上 降低了茶葉品質(zhì) 因此合理施肥是高品質(zhì)茶園生產(chǎn)的關(guān)鍵 在茶葉中所有 代謝物 品質(zhì)成分 的形成均離不開土壤養(yǎng)分的供應(yīng) 24 在長期施肥不足的情況下 茶樹的生長受到嚴 重抑制 茶葉中游離氨基酸含量也明顯降低 25 只有在適當(dāng)?shù)酿B(yǎng)分投入情況下 才有利于茶葉中次級代 謝產(chǎn)物的積累 從而達到最優(yōu)的茶葉品質(zhì) 26 溧陽試驗茶園屬于葉片白化突變品種 故其采摘的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也是評價茶葉品質(zhì)及價格的重 要指標(biāo)之一 王孝娣等 27 研究表明噴施氨基酸類葉面肥可以促進桃樹葉片葉綠素的合成 提高凈光合速 率 本研究結(jié)果也表明 在溧陽突變白化品種茶園 與常規(guī)施肥相比 噴施木醋液 氨基酸類葉面肥和氨 基酸類葉面肥使葉片中總?cè)~綠素含量分別提高10 8 和14 1 茶葉葉片變綠從而導(dǎo)致經(jīng)濟

注意事項

本文(有機肥替代化肥對不同生產(chǎn)模式茶園茶葉生產(chǎn)的影響.pdf)為本站會員(ly@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fù)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quán)所有
經(jīng)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