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视频在线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_风间一区二区无码有码_102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生長發(fā)育及品質的影響.pdf

  • 資源ID:8949       資源大?。?span id="x1ec0cy" class="font-tahoma">635.10KB        全文頁數(shù):7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生長發(fā)育及品質的影響.pdf

2020 年 7 月 灌溉排水學報 第 39 卷 第 7 期 Jul 2020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No 7 Vo l 39 17 文章編號 1672 3317 2020 07 0017 07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生長發(fā)育及品質的影響 陳志遠 陳一鑫 高艷明 李建設 寧夏大學 農學院 銀川 750000 摘 要 目的 提高番茄產量和品質 方法 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 設供液量 450 mL T1 650 mL T2 850 mL T3 供液頻率 3 d 次 C1 2 d 次 C2 1 d 次 C3 共 9 個處理 研究了在分根區(qū)交替滴灌下供液 量及供液頻率對基質培番茄生長發(fā)育及果實品質的影響 結果 營養(yǎng)液供液量的增加 會降低番茄果實的品質 不 利于可溶性固形物的積累 從果實品質上而言 T1C2 處理可溶性固形物量為 6 97 且單果質量適宜 果實 Vc 量最 高 其次 T1C2 處理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為 67 06 kg m 3 較 CK 提高 154 40 T2C3 處理番茄的總產量最大 為 13 409 10 kg 667m 2 T2C3 處理 較 CK 增產 2 886 4 kg 增 幅達 27 4 T2C3 處理番茄的單果質量可達 226 44 g 番 茄果質量偏大 色澤紅潤 具有良好的商品性 此外 T2C3 處理水分 利用效率為 40 29 kg m 3 較 CK 提高 52 85 結論 從果實品質上而言 T1C2 處理即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模式下 供液量 單株滴灌 450 mL 供液頻率 2 d 次 的供液方 式下 T1C2 處理 果實品質較優(yōu) 每天每株滴灌 650 mL 營養(yǎng)液 T2C3 處理產量最高 關 鍵 詞 分根區(qū) 番茄 品質 水分利用效率 滴灌 中圖分類號 S641 2 文獻標志碼 A doi 10 13522 ki ggps 2019417 陳志遠 陳一鑫 高艷明 等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生長發(fā)育及品質的影響 J 灌溉排水學報 2020 39 7 17 23 CHEN Zhiyuan CHEN Yixin GAO Yanming et al Effects of 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of Nutrient Solution in Root Division Area on Growth and Quality of Matrix Cultured Tomato J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2020 39 7 17 23 0 引 言 1 研究意義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對番茄 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 髙糖度 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 番茄日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1 日本相關研究機構以 高品質化為目標 通過控 制水肥進行高糖度番茄的生 產 已風靡市場 其價格遠髙于普通番茄 2 水肥是 影響果實品質的主要因素 科學合理 的水肥控制是生 產高糖度番茄的必要條件 因此 如何在節(jié)水 保產 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提髙果實品質 生產出高品質 番茄 對設施鮮食番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進展 科研人員對基質栽培的研究主要圍 繞基質篩選 水肥配比 灌溉模式 而對于供液量及 供液頻率方面研究相對較少 劉祖貴等 3 對日光溫室 番茄的理想灌水模式研究時得出 在 整個生育期中適 宜的灌水下限為 70 田 間持水率 余宏軍等 4 試驗得 出 基質栽培 秋茬番茄在中后期每株每天供液量適宜 收稿日期 2019 12 04 基金項目 寧夏回 族自治區(qū) 十三五 重大科技項目 2016BZ0904 作者簡介 陳志遠 1994 男 碩 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設施蔬菜栽培研 究 E mail 200764279 通信作者 李建設 1963 男 教 授 博士 主要從 事設施蔬菜栽培研 究 E mail jslinxcn 范圍為 500 700 mL 夏 秀波等 5 認為 80 基質 相對 含水率可作為番茄基質栽培水分管理的量化指標 根 系是植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器官 植物體健康生長 的關鍵在于是否擁有發(fā)達且充滿活力的根系系統(tǒng) 有 研究表明 7 8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可促進作物根系的補 償生長 增強根系的分藥能力 根密度 Davies 等 6 試驗表明 分 根區(qū)交替滴灌處理的西紅柿與對照相比 果實可溶性固形物量增加了 21 水 分利用效率提高 了 93 康 紹忠等 9 發(fā)現(xiàn) 控制 1 2 區(qū) 域交替滴灌的 根系總量與全部均勻灌水的相接近 但根冠比卻有了 明顯的增加 由此說明地上部的生長對水分虧缺的反 應比根系更為敏感 總的來說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 液模式實現(xiàn)了根區(qū)土壤干濕交替變化 既 可 增加 果實 糖分的積累 也可減少土壤與基質的無效蒸發(fā)損失和 總的灌溉用水量 還可以促進根系的補償生長 提高 根系對水分和養(yǎng)分的利用效率 從而 達到節(jié)水 豐 產 優(yōu)質 高效 的目的 10 11 切入點 前人對分根 區(qū)灌 溉模式 營養(yǎng)液供液量及供液頻率的研究尚有 不 足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運 用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模 式 以設施番茄為試驗材料 設置不同的供液量及供 液頻率研究其對番茄植株生長發(fā)育及果實品質產量 的影響 以期提出一種設施鮮食番茄節(jié)水灌溉模式 灌溉排水學報 18 為高糖度 優(yōu)風味番茄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 試驗供試品種為大果番茄 TY1602 由北京農 林科學院國家蔬菜中心提供 試驗采 用基質栽培槽進 行 槽體長 550 cm 寬 48 cm 深 30 cm 1 2 試驗方法 1 2 1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 試驗采用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的方式進行營養(yǎng)液澆 灌 為防止 2 側根系水 分的互滲對試驗結果的影響 栽培槽中部即 24 cm 處用 泡沫板將槽內空間等分為二 番茄定植在槽體中部的泡沫板上 且 每槽僅定植 1 行 番茄 槽體內距植株水平距離為 10 cm 的左右 2 側各 裝 2 根滴灌 帶用于供液 除對照外 剩余 9 個處 理共 設 9 個灌水 筒 每個灌水 筒盛裝 2 個 基質栽培槽的用 水 量 共 18 個水泵 其中 9 個水泵負責 2 個相鄰基質 栽培槽內左側滴灌帶的供 液 剩余 9 個水泵負責 2 個 相鄰基質栽培槽內右側滴灌帶的供液 每次澆灌營養(yǎng) 液 時 只開左側或右側 1 個水泵來進行澆灌 下次澆 灌 時則只開與之相反的另 1 水泵來進行澆灌 以 實現(xiàn) 植株左右 2 側分根區(qū)交替澆灌的目的 每個水泵均與 時間控制器相連 以此來控制與之相對應的供液時間 1 2 2 試驗設計 試驗以傳統(tǒng)滴灌營養(yǎng)液模式為對照 CK 供液量 單株 1 100 mL 供液頻率 1 d 次 設有 供液量 供 液頻率 2 個 因素 供液量設 3 個水 平 低水 T1 單 株 450 mL 中水 T2 單株 650 mL 高水 T3 單株 850 mL 供液 頻率設 3 個水平 低頻 C1 3 d 次 中 頻 C2 2 d 次 高頻 C3 1 d 次 試 驗采用完全隨機 區(qū)組設計 共 10 個處理 分別為 CK T1C3 T2C3 T3C3 T1C2 T2C2 T3C2 T1C1 T2C1 T3C1 每個處理 3 個重復 1 2 3 栽培管理 試驗在寧夏 銀川市國家科技園區(qū)核心區(qū) 2 號日 光溫室內進行 番茄于 2019 年 2 月 21 日定植 6 月 26 日拉秧 定植株距為 22 cm 行 距 150 cm 栽植密 度為 2 000 株 667 m 2 試驗 6 穗果 打頂 并于定植 20 d 后開始 處理 待番茄植株長至第 3 穗花時 因氣 溫升高等原因各處理供液量需在原基礎上增加 30 待番茄植株長至第 4 穗 花時 各處理 供液量在已增加 30 的基礎上 再增加 70 的供液量 每個處理重復 3 次 試驗期間除供液量及供液頻率外 所有處理田間 管理均保持一致 1 3 指標測定 自開始處理之日起 各處理每隔 7 天運用 五點 取樣法 在 0 20 cm 基質 層內進行取樣 采用烘干法 測定基質質量含水率 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的測定 采用 FMS 2 脈沖式調 制熒光儀測定 在番茄盛果期選擇晴朗天氣于 10 00 開始測量 在 測定前每個處理取 5 株 植株選取中部葉 片暗適應 30 min 后測定其初始熒光 F o 最大熒光 F m 最大光化學效率 F v m 光化學猝滅系數(shù) Q p 非光學猝滅系數(shù) NPQ 根系活力的測定 采用 TTC 法進行測定 12 盛果期時 采用 Epson expression 1680 型掃描儀 對根樣進行掃描 掃描出的圖像用 Win RHIZO 根系 分析軟件進行分析得到根樣的根長 根總面積 根總 體積等參數(shù) 盛果期時測定植株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鮮 干質量 計算其根冠比 地上部鮮質量 剪取植株地上部 用 電子天平稱質量 地下部鮮質量 將根部完整挖出 洗凈并擦干后用電子天平稱質量 干質量 鮮質量稱 完后 將其裝入已知質量的信封中 105 下 殺青 30 min 80 下烘至恒質量后用天平稱質量 在第 2 穗果 成熟期 每小 區(qū)選取 3 個 果實進行果 實品質的測定 可溶性固形物的測定 采用 TD 45 數(shù)字折光儀進行測定 可 溶性糖量采用蒽酮比色法進 行測定 13 硝酸鹽量采用水楊酸法進行測定 13 Vc 量采用鉬藍比色法進行測定 13 有機酸量采用 NaOH 滴定法進行測定 13 每個小區(qū)選取 6 株長勢 良好的番茄植株 每次采 收時統(tǒng)計各小區(qū)總果數(shù)與臍腐果數(shù) 計算小區(qū)臍腐病 發(fā)病率 小區(qū)臍腐病發(fā)病率 臍腐果數(shù) 總果數(shù) 小 區(qū)臍腐病發(fā)病率的平均值即為該處理臍腐病發(fā)病率 番茄采收時按小區(qū)稱質量 最終折合 成 667 m 2 產量 番茄植株拉秧后 計算各處理的水分利用效率 水分 利用效率 番茄總產量 總用水量 1 4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利用 Excel 2016 進行數(shù)據(jù) 處理 采用 SPSS 21 軟 件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 1 分根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基質質量含水率的影響 由圖 1 可知 在整個生育期中 CK 的基質質量 含水率最大 T1C1 處理 的基質質量含水率最小 在 4 月 7 日由 于溫度升高等原因各處理均出現(xiàn)最 小值 其中 CK 的基質質量含水率最小值為 59 55 T1C1 處理的 基質質量含水率最小值為 32 16 而 后 因為陰雨天較多 各處理 基質質量含水率均有一定程 度的提高 在 番茄整個生育期中各處理基質質量含水 率呈上下波動趨勢 其波動范圍為 0 4 2 陳志遠 等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生長發(fā)育及品質的影響 19 圖 1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下基質質量含水率 Fig 1 Matrix mass moisture content under 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nutrient solution in root division area 2 2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植株生理指標的影響 2 2 1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對植株葉綠素熒光的影響 由表 1 可知 T1C3 處理 初始熒光顯著高于 CK T3C1 處理 但與其他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 說明 T1C3 處理在 光系統(tǒng)反應中心處于完全開放時的熒光 產量遠大于 CK T3C1 處理 T3C2 處理最大熒光顯 著高于 T3C1 處理但與其他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 說 明 T3C2 處理 電子傳遞情況要優(yōu)于其他處理 CK 的 PSII 最大光 化學效率顯著高于 T1C3 處理而與其他處 理無顯著性差異 說明 CK 光能轉化效率高于 T1C3 處理 對于光化學猝滅系數(shù)來說 各處理間無顯著性 差異 而對于非光化學猝滅系數(shù) T1C2 處理最大 各處理間有一定的差異 表 1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番茄葉綠素熒光 Table 1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of tomato under 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nutrient solution in root division area 處理 Treatments 初始熒光 F o 最大熒光 F m PS 最大光化學效 率 F v m 光化學猝滅系數(shù) Q p 非光化學猝滅系數(shù) NPQ CK 181 40 5 71 bc 950 20 42 82 ab 0 81 0 01 a 0 50 0 04 a 1 71 0 10 ab T1C3 274 20 26 88 a 836 20 18 36 ab 0 67 0 04 b 0 23 0 14 a 1 62 0 09 ab T2C3 270 20 56 83 a 934 00 95 32 ab 0 72 0 04 ab 0 39 0 17 a 1 43 0 15 b T3C3 206 20 20 77 abc 861 00 34 22 ab 0 76 0 03 ab 0 66 0 08 a 1 60 0 15 ab T1C2 228 00 23 36 abc 912 60 55 16 ab 0 75 0 03 ab 0 44 0 20 a 2 01 0 07 a T2C2 259 00 24 35 ab 990 40 41 94 a 0 73 0 03 ab 0 47 0 20 a 1 89 0 12 a T3C2 230 80 19 28 abc 1015 60 35 46 a 0 77 0 02 a 0 47 0 16 a 1 83 0 15 ab T1C1 218 60 22 25 abc 967 60 57 24 a 0 77 0 02 a 0 40 0 19 a 1 87 0 08 a T2C1 191 00 10 15 abc 879 80 108 63 ab 0 79 0 01 a 0 51 0 13 a 1 93 0 17 a T3C1 151 60 7 97 c 736 20 98 63 b 0 78 0 03 a 0 60 0 07 a 1 42 0 21 b 注 各列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到 0 05 顯著 性檢驗水平 下同 Note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 05 level between treatments the same as below 2 2 2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植株根系活力的影響 由圖 2 知 T1C3 處理植株 的根系活力最弱 T3C2 處理根系活力最強 對于 C2 2 d 次 供液頻率來說 T3C2 處理 與 T1C2 T2C2 處理有顯 著性差異 而在 其他供液頻率下 各處理之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圖 2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下番茄植根系活力 Fig 2 TTC in tomato root under 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對于同一供液頻率不同供液量來說 隨著供液量 的增加 植株的根系活力呈上升趨勢 對于同一供液 量不同供液頻率來說 隨著供液頻率的降低 植株的 根系活力呈上升趨勢 2 3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根系特征參數(shù)的影響 由表 2 可以得 出 CK 的根長 根體積 根總面 積 根平均直徑均最大 這可能是由于 CK 的供液量 遠大于其他處理 使得植株根系生長發(fā)育旺盛 在同 一供液頻率下 各處理根總長 總體積 總面積隨供 液量的增加呈上升趨勢 在 T3C2 處理 達到最大值且 與其他處理除根總面積外均無顯著性差異 對于 根平 均直徑而言 各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 但隨著供液頻 率的增加各處理根平均直徑呈上升趨勢 由此可見 適當增加營養(yǎng)液供液量及供液頻率 可以促進植株根 系的生長 從 而對植株地上部生長發(fā)育以及果實品質 產量產生積極影響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0401 0407 0413 0419 0425 0501 0508 0515 0522 0529 基質質量含水率 Matrix mass moisture content 日期 Date CK T1C3 T2C3 T3C3 T1C2 T2C2 T3C2 T1C1 T2C1 T3C1 處 理 Treatment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T1C3 T2C3 T3C3 T1C2 T2C2 T3C2 T1C1 CK T2C1 T3C1 TTC還原強度 mg g 1 h 1 The reduction intensity of TTC 處理 Treatments d cd cd cd bc a ab a ab a 灌溉排水學報 20 表 2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根系特征參數(shù)的影響 Table 2 Effects of 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nutrient solution in root division area on eigenvalues of root 處理 Treatments 根總長 cm Total root length 根總體積 cm 3 Root volume 根總面積 cm 2 Root surface area 根平均直徑 mm Average root diameter CK 1 079 85 99 74 a 33 40 3 48 a 460 79 35 62 a 1 23 0 02 a T1C3 628 05 18 70 c 15 11 0 81 b 214 86 18 96 d 1 22 0 06 ab T2C3 674 10 89 33 bc 18 62 3 31 b 256 99 5 24 abc 1 21 0 20 ab T3C3 855 64 17 64 abc 24 07 0 23 ab 356 42 11 01 cd 1 12 0 03 ab T1C2 735 16 131 14 bc 15 03 0 19 b 254 00 24 42 cd 1 20 0 03 ab T2C2 827 47 69 64 abc 22 19 2 80 ab 323 71 35 81 bcd 1 16 0 08 ab T3C2 961 71 88 31 ab 24 76 3 95 ab 383 55 46 99 ab 1 19 0 02 ab T1C1 819 31 139 44 abc 15 83 3 27 b 286 35 43 44 bcd 0 97 0 04 b T2C1 870 87 74 66 abc 17 84 2 17 b 312 72 20 91 bcd 1 09 0 04 ab T3C1 891 79 104 96 abc 22 08 3 76 ab 369 96 62 61 abc 1 20 0 01 ab 2 4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對植株干物質及根冠比的影響 由表 3 可知 對于同一供液量而言 各處理隨供 液頻率的減少 植株地上部鮮質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 趨勢 且 T2C1 處理的地 上部鮮質量最大并顯著高于 T1C2 處理 而與其他處理均無顯著性差異 對于地 下部鮮質量而言 各處理隨供液頻率的減少 其對應 的地下部鮮質量呈上升趨勢且 T2C1 T3C1 處理 的地 下部鮮質量 根冠比都顯著大于其他處理 說明在 C1 1 d 次 供液頻率下 植株地上部 地下部鮮質 量及根冠比的提高產生積極影響 對各部位干物質量 而言 T1C3 處理根的干物質量最大 其值為 32 72 與 T2C1 T3C1 處理之間呈顯著性差異 T2C2 處理 莖的干物質量最大 其值為 17 91 與 T1C1 處理 有 顯著性差異 T2C3 葉的干 物質量最大 其 值 為 16 11 T2C3 處理 除 T1C2 T2C1 處理外 與其他處理之 間均有顯著性差異 表 3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各部位干 鮮質量及根冠比的影響 Table 3 Effects of 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nutrient solution in root division area on dry weight fresh weight and root shoot ratio 處理 Treatments 地上部鮮質量 g Shoot fresh weight 地下部鮮質量 g Root fresh weight 根冠比 Root shoot ratio 各部位干物質質量分數(shù) Mass fraction of dry matter 根 Root 莖 Stem 葉 Leaf CK 1 533 33 173 81 ab 12 08 2 07 b 0 008 0 001 c 29 33 2 46 a 10 17 0 72 ab 9 70 0 30 e T1C3 1 323 33 68 88 ab 12 96 1 91 b 0 010 0 001 bc 32 72 9 35 a 12 23 0 22 ab 11 30 0 81 de T2C3 1 316 67 197 01 ab 18 62 2 34 b 0 015 0 003 b 22 48 0 96 abc 12 84 0 78 ab 16 11 1 21 a T3C3 1 233 33 46 31 ab 11 63 1 50 b 0 010 0 002 bc 23 22 1 90 abc 12 30 0 68 ab 12 24 1 62 bcde T1C2 1 036 67 156 77 b 13 56 3 99 b 0 013 0 002 bc 25 46 3 04 abc 12 88 0 33 ab 14 27 0 60 abc T2C2 1 102 00 107 72 ab 12 71 3 86 b 0 011 0 002 bc 28 00 1 43 ab 17 91 4 73 a 11 92 0 57 cde T3C2 1 135 00 89 49 ab 14 15 1 55 b 0 012 0 001 bc 24 64 4 74 abc 16 09 4 31 ab 11 74 0 41 cde T1C1 1 216 67 318 66 ab 17 24 5 30 b 0 015 0 003 b 28 93 1 28 a 8 49 4 25 b 12 20 1 03 bcde T2C1 1 676 67 194 62 a 41 72 4 25 a 0 025 0 001 a 16 21 0 55 bc 13 89 0 58 ab 14 87 0 77 ab T3C1 1 450 00 170 59 ab 34 05 2 87 a 0 024 0 001 a 14 70 0 16 c 13 03 0 61 ab 13 05 0 29 bcd 2 5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果實品質的影響 由表 4 可知 在同一供液頻率下 隨著供液量的 增加 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 Vc 可溶性糖 有機酸 量隨之降低 對于果實可溶性固形物量而言 T1C1 處理最高 為 7 33 T3C3 處理最 小 為 4 70 在 同一供液頻率下 低水處理 T1 與 中 水 高 水 T2 T3 處理間 有顯著性差異 說明低水處理 T1 更 有 利于番茄可溶性固形物的積累 分析原因可能是供液 量增加 稀釋了果實內的糖量 不利于體內干物質的 積累 從而 呈下降 趨勢 對于 果實 Vc 可 溶性 糖量 而言 T1C2 處理最大 CK 最小 除 C1 3 d 次 供 液頻率外 其余處理在同一供液頻率下 低水與中水 高水處理均出現(xiàn)顯著性差異 對于果實硝酸鹽量而言 T1C2 處理的 硝酸鹽量最大 CK 最小 各處理之間無 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 低水處理 T1 的可溶性固形 物 Vc 可溶性糖量均最高 陳志遠 等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生長發(fā)育及品質的影響 21 表 4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果實品質的影響 Table 4 Effects of 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nutrient solution in root division area on fruit quality of tomato 處理 Treatments 可溶性固形物 Soluble solid Vc mg 100g 1 硝酸鹽 mg kg 1 Nitrate content 可溶性糖 Soluble sugar 有機酸 Organic acid CK 5 20 0 12 de 14 40 1 32 b 98 70 5 97 d 3 43 0 09 d 0 27 0 01 e T1C3 7 07 0 24 ab 22 78 1 02 a 143 55 19 53 bc 5 05 0 16 ab 0 41 0 01 b T2C3 5 17 0 09 de 17 96 1 20 b 151 39 2 46 bc 4 13 0 03 c 0 29 0 01 e T3C3 4 70 0 10 e 15 81 1 68 b 136 67 6 95 bc 3 97 0 11 c 0 26 0 01 e T1C2 6 97 0 07 ab 25 36 1 09 a 202 81 3 11 a 5 46 0 02 a 0 45 0 00 a T2C2 5 67 0 13 cd 17 85 0 87 b 142 36 8 11 bc 4 31 0 16 c 0 35 0 01 cd T3C2 5 80 0 26 c 16 40 0 67 b 160 24 3 90 b 4 23 0 15 c 0 28 0 01 e T1C1 7 33 0 26 a 23 67 1 18 a 122 20 8 02 cd 5 20 0 23 ab 0 36 0 00 c T2C1 6 80 0 15 b 25 16 1 99 a 139 66 7 38 bc 4 80 0 23 b 0 35 0 01 cd T3C1 6 57 0 03 b 16 59 1 34 b 138 45 11 24 bc 4 04 0 11 c 0 33 0 00 d 2 6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臍腐病發(fā)病率 產量 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由表 5 可知 隨著供液量的增加 果實單果質量 呈升高趨勢 T3C3 處理單果 質量最大 為 251 26 g T3C3 處理 除 CK 外 與其他處理均有顯著性差異 T1C1 處理單 果質量最小 其值為 112 96 g 分析 原 因可能是因為 T1C1 處理 因缺水干旱不能滿足正常的 生長發(fā)育從而導致單果質量偏小 對于果實臍腐病發(fā) 病率來說 T2C1 處理發(fā) 病率最高 T3C3 處理發(fā)病 率 最低 在同一供液量下 隨 著 供液頻率的減少 果實 臍腐病發(fā)病率呈升高趨勢 分析原因可能為 果實膨 大期時 植株所需水分及營養(yǎng)物質量相對較高 但隨 著供液頻率的減少 基質含水率減少 植株所需水分 及營養(yǎng)物質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充 最終造成此情 況的發(fā)生 表 5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臍腐病發(fā)病率 產量 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Table 5 Effects of alternate drip irrigation nutrient solution in root division area on incidence of umbilical disease yield WUE 處理 Treatments 單果質量 g Weight of single fruit 臍腐病發(fā)病率 Incidence of umbilical disease 小區(qū)產量 kg Yield of plot 折合 667m 2 產量 kg Yield 水分利用效率 kg m 3 Water use efficiency CK 242 95 4 65 a 0 69 0 02 f 130 57 1 24 b 10 522 70 289 47 c 26 36 T1C3 120 20 7 80 f 5 52 0 16 e 102 22 1 07 d 8 170 27 88 92 e 51 91 T2C3 226 44 2 19 b 6 23 0 12 d 163 00 1 47 a 13 409 10 302 10 a 40 29 T3C3 251 26 4 74 a 0 46 0 04 f 158 24 1 47 a 12 874 22 46 08 b 37 19 T1C2 116 41 3 21 f 7 93 0 13 a 91 71 7 72 e 7 913 68 59 31 e 67 06 T2C2 146 23 2 50 de 6 08 0 11 d 115 32 1 26 c 9 320 78 100 54 d 61 53 T3C2 137 65 1 54 e 6 96 0 09 c 113 31 2 54 c 8 967 31 88 22 d 48 87 T1C1 112 96 3 28 f 7 58 0 11 b 87 38 1 14 e 7 157 12 123 30 f 64 90 T2C1 152 01 3 48 d 7 97 0 08 a 74 13 2 08 f 6 081 99 60 75 g 51 63 T3C1 211 41 5 80 c 7 81 0 06 ab 86 07 1 18 e 6 907 11 56 37 f 49 58 對于產量而言 T2C3 處 理總產量最大 最大值 為 13 409 1 kg 667m 2 T2C1 處理最小 T2C3 處理 與其他處理之間均有顯著性差異 T2C3 處理總產 量 較 CK 增產 2 886 4 kg 增幅 達 27 4 對于水分利用 效率來說 T1C2 處理水 分利用效率最高 CK 水分利 用效率最低 對于同一供液頻率不同供液量來說 水 分利用效率隨供液量的增加呈下降趨勢 對于同一供 液量不同供液頻率來說 除 C1 外 水分利用效率隨 供液頻率的增加呈下降趨勢 分析原因可能為 C1 處 理因缺水嚴重 造成嚴重減產情況的發(fā)生 而供液量 一定的情況下產量降低 導致植株水分利用效率的降 低 綜合分析可知 在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模式下 適當?shù)脑黾訝I養(yǎng)液供液量及供液頻率 對果實的增產 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 3 討 論 高品質 優(yōu)風味番茄的生產關鍵在于如何進行科 學合理的水肥調控 本試驗在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 模式下 適當?shù)販p少營養(yǎng)液供液量及供液頻率可以提 高番茄果實品質 該結論與吳泳辰等 14 馬軍勇等 15 研究結論一致 若增加營養(yǎng)液供液量 番茄的可溶性 固形物 Vc 可溶性糖量呈下降趨勢 T1C1 處理 可 灌溉排水學報 22 溶性固形物最高 T3C3 處理可溶性固形物最低 該 結論與哈婷 16 的研究結論一致 分析原因可能為 供 液量過多相應的植株吸收水分過多 不利于番茄果實 糖分的積累甚至產生稀釋作用 從而導致果實品質變 差 風味變淡 相反適度增加供液頻率 減少供液量 在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模式下 極易形成根區(qū)干濕 交替的效果 這樣既保證了植株生長發(fā)育所需水量 又能促進植株根系的 饑餓補償效應 使植物根系 活力增強 促進根系對營養(yǎng)物質吸收 間接促進了植 株地上部生長及干物質的積累 以此來達到節(jié)水 優(yōu) 質 豐產的目的對高糖度 優(yōu)風味番茄生產具有重要 意義 10 11 郭文忠等 17 提出增加營養(yǎng)液供液量及供液 頻率可以增加果實的產量 這與本試驗 C3 處理 下果 實產量所呈現(xiàn)的規(guī)律不符 分析原因可能為供液頻率 太低 植株根系長期處于缺水狀態(tài) 從而造成植株體 內缺水嚴重 長期如此導致植株根系發(fā)育不良對營養(yǎng) 元素的吸收減小 植株長勢變弱 臍腐病發(fā)病率隨之 升高 最終造成產量不符合此規(guī)律的情況發(fā)生 袁寧 寧等 18 認為苗期灌水下限為田間持水率 60 開花坐 果期灌水下限為田間持水率 70 結 果期灌水下限為 田間持水率 70 處理 可 顯著提高產量及水分利用效 率 杜太生等 19 提出在相 同灌溉定額條件下 根系分 區(qū)交替灌溉與常規(guī)灌溉相比仍有一定的增產潛力 且 顯著提高作物產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 本試驗亦得 出與之相似的結論 從水分利用效率來看 各處理水 分利用效率較 CK 均有顯著提高 分析原因可能為過 多的供液量使基質水分始終處于飽和狀態(tài) 抑制植株 根系對水分的吸收 從而影響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因此 一定的虧缺灌溉對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具有積 極影響 4 結 論 1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模式下 供液量 單 株滴灌 450 mL 供液頻率 2 d 次的供 液方式下果實 品質較優(yōu)且節(jié)水顯著 2 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模式下 每天每株滴灌 650 mL 營養(yǎng)液可獲得較高產量同時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 哈婷 張向梅 李 建設 等 營養(yǎng)液 供液量及供液 頻率 對高糖度番 茄 生長 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J 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7 26 10 1 484 1 491 HA Ting ZHANG Xiangmei LI Jianshe et al Effects of supply amounts and frequencies of nutrient solution on plant growth and fruit quality of highly sugary tomato J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 Occidentalis Sinica 2017 26 10 1 484 1 491 2 張彩英 日本高糖 度番茄的栽培技術 J 世界農業(yè) 1995 1 28 29 ZHANG Caiy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Japanese tomato with high sugar content J World Agriculture 1995 1 28 29 3 劉祖貴 段愛 旺 吳海卿 等 水肥 調配施用對溫室滴 灌番茄產量及 水分利用效率的影響 J 中國農村水 利水電 2003 1 10 12 LIU Zugui DUAN Aiwang WU Haiqing et al Impacts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allocation on tomato yield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drip irrigation greenhouse J 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 2003 1 10 12 4 余宏軍 劉偉 蔣衛(wèi)杰 灌水量對基質培番茄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J 中國蔬菜 2004 1 32 33 YU Hongjun LIU Wei JIANG Weijie Effect of irrigation amount on growth and yield of tomato grown in media J China Vegetables 2004 1 32 33 5 夏秀波 于賢昌 高俊杰 水分對有 機基質栽培番茄生理特性 品質 及產量的影響 J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07 18 12 2 710 2 714 XIA Xiubo YU Xianchang GAO Junjie Effects of moisture content in organic substrate on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s fruit quality and yield of tomato plant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7 18 12 2 710 2 714 6 DAVIES WJ BACON MA THOMPSON DS Regulation of leaf and fruit growth in plants growing in drying soil exploitation of the plants chemical signaling

注意事項

本文(分根區(qū)交替滴灌營養(yǎng)液對番茄生長發(fā)育及品質的影響.pdf)為本站會員(ly@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