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甜)椒炭疽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及防控措施.pdf
植 物保 護 炭 疽 病 是 辣 甜 椒 上 的 常 見 病 害 世 界 各 地 普 遍 發(fā) 生 炭 疽 病 可 引起辣 甜 椒落葉 爛 果 幼 苗死 亡 危 害程 度 因病菌種 類 和 氣 候 條 件 而 異 根 據(jù) 炭 疽 病 的 癥 狀 表 現(xiàn) 可 分 為 黑 色 炭 疽 病 黑 點 炭 疽 病和紅色 炭 疽病 3 種 黑 色 炭 疽 病 主 要 發(fā) 生 在 東 北 華 北 華 東 華 南 西 南 等 地 區(qū) 一 般 病 果 率 5 左 右 嚴 重 時 病 果 率 達 20 30 黑 點 炭 疽 病 僅 發(fā) 生 在 浙 江 江 蘇 貴 州 等 地 紅 色 炭 疽 病 發(fā) 生 較 少 炭 疽 病 還 可 危 害 茄科的其 它 蔬菜作物 如 茄子和 番 茄 1 癥狀 炭 疽 病 主 要 危 害 果 實 特 別 是 近 成 熟 期 的 果 實 更 易 發(fā) 生 也 侵 染 葉 片 和 果 梗 果 實 發(fā) 病 初 期 病 斑 為 水 漬 狀 褪 綠 斑 病 斑 凹 陷 邊 緣 褐 色 中 央 灰 白 色 病 斑 長 圓 形 或 不 規(guī) 則 形 表 面 有 隆 起 的 同 心 輪 紋 多 由 小 點 集 成 小 點 有 時 為 黑 色 有 時 呈 橙 紅 色 分 生孢 子 盤 擴大后斑面有隆起的不規(guī) 則形 環(huán) 紋 環(huán)紋 上 密生黑色 或橙 紅 色 小粒 點 環(huán) 境 干 燥 時 病 部 組 織 失 水 變 薄 很 容 易 破 裂 空 氣 濕 度 高 時 病 部邊緣出現(xiàn)浸潤圈 被 害果 實 內(nèi)部組織 半 軟腐 易干 縮 葉 片 發(fā) 病 初 生 褪 綠 色 水 漬 狀 斑 點 擴 大 后 漸 變 成 褐 色 近 圓 形 中 間灰 白 后 期在病斑 上 產(chǎn)生輪狀 排 列的小黑 點 莖 和果 梗 被 害 形 成褐 色凹陷斑 不規(guī) 則 形 干 燥時易開 裂 在 田間若病 果 的 斑面上 產(chǎn)生 的粒點較 大 顏色較黑 常稱為黑 點 炭疽病 2 病原 病 原 有 性 態(tài) 為 圍 小 叢 殼 屬 子 囊 菌 亞 門 圍 小 叢 殼 屬 無 性 態(tài) 為 辣 椒 刺 盤 孢 和 果 腐 刺 盤 孢 均 屬 半 知 菌 亞 門 真 菌 病 斑 上 產(chǎn) 生 的 黑 色小粒點和紅色黏狀溢出物為病菌的 分 生 孢 子 盤和分生孢子 辣 椒 刺 盤 孢 引 發(fā) 黑 色 炭 疽 病 果 腐 刺 盤 孢 引 發(fā) 紅 色 炭 疽 病 分 生 孢 子萌發(fā)適宜溫度為 25 3 0 相對濕度在 95 以 上 有 利 于 分 生 孢 子萌發(fā) 而 相對濕度 低 于 20 不利 于 分 生 孢 子 萌發(fā) 3 發(fā)病規(guī)律 病 菌 主 要 以 擬 菌 核 隨 病 殘 體 在 地 上 越 冬 也 可 以 分 生 孢 子 附 著 在 種 子 表 面 或 以 菌 絲 體 潛 伏 在 種 皮 內(nèi) 越 冬 也 能 以 分 生 孢 子 盤 和 菌 絲 體 隨 病 殘 體 在 土 壤 中 越 冬 成 為 翌 年 病 害 的 初 侵 染 來 源 越 冬 后 的 菌 源 在 適 宜 條 件 下 產(chǎn) 生 分 生 孢 子 分 生 孢 子 借 氣 流 或 雨 水 等 傳 播 進 行 初 侵 染 病 菌 多 從 傷 口 侵 入 也 可 從 寄 主 表 皮 直接 侵 入 潛育期一 般 為 3 5 天 發(fā) 病后產(chǎn)生新的分生孢子 不 斷 進 行 重 復(fù) 侵染 此 病 的 發(fā) 生 與 溫 濕 度 關(guān) 系 密 切 溫 暖 多 雨 有 利 于 病 害 發(fā) 生 炭 疽 病適宜發(fā) 病 溫度為 12 3 3 最適 27 孢 子萌發(fā) 要 求 相 對 濕 度 在 95 以 上 相 對 濕 度 87 9 5 炭 疽 病 的 潛 育 期 3 天 濕 度 低 潛 育 期 長 相 對濕度若 低 于 54 則孢 子 不能萌發(fā) 菜 地 潮 濕 通 風 不 好 排 水 不 良 種 植 密 度 過 大 施 肥 不 當 或 施 氮 肥 過 多 或 因 落 葉 而 造 成 的 果 實 日 灼 等 均 易 加 重 病 害 的 發(fā) 生 和 流 行 此外 辣椒 品 種間抗病 性 也有差異 4 辣椒炭疽病的綠色控制 4 1 選 用抗病品 種 可 根據(jù) 根 據(jù)栽培目 的 優(yōu) 先 選 用 抗 病 品 種 一 般 辣 味強的品 種 較抗病 4 2 種 子 消 毒 播 前 用 55 溫 水 恒 溫 浸 種 10 分 鐘 并 不 斷 攪 拌 取 出 后置于 25 溫水中繼 續(xù) 浸種 然后催芽播種 也可 藥 水浸種 先 用 溫水浸種 10 1 2 小時 再 用 1 硫 酸 銅 溶 液 浸 5 分 鐘 或 50 多 菌 靈 可 濕 性 粉 劑 50 0 倍 液 浸 種 1 小 時 或 1 的 次 氯 酸 鈉 浸 種 5 10 分鐘 撈出 后 用清水投 洗 后 然 后催芽播 種 4 3 輪 作 發(fā) 病 嚴 重 的 地 塊 應(yīng) 該 與 瓜 類 和 豆 類 蔬 菜 實 行 2 3 年 以 上 輪作 4 4 加 強栽培管 理 采用塑料營養(yǎng)缽育苗 培 育 適 齡 無 病 壯 苗 采 用 配 方 施 肥 技 術(shù) 在 施 足 有 機 肥 的 基 礎(chǔ) 上 配 施 氮 磷 鉀 肥 適 當 密 植 在 高 溫 期 前 達 到 封 壟 狀 態(tài) 但 也 應(yīng) 避 免 栽 植 過 密 杜 絕 在 地 勢 低 洼 排 水 不 良 的 地 快 種 植 辣 椒 辣 椒 地 里 均 勻 栽 植 玉 米 用 玉 米 為 辣 椒 遮 蔭 預(yù) 防 果 實 日 灼 果 實 采 收 后 清 除 田 間 病 殘 體 集 中 燒 毀 或 深 埋 并 進 行 一 次 深 耕 將 表 層 帶 菌 土 壤 翻 至 深 層 促 使 病 菌 死亡 減少病菌 侵 染源 控制病害 的 流行 4 5 藥 劑 防 治 發(fā) 病 初 期 或 果 實 著 色 開 始 噴 藥 有 效 藥 劑 為 50 施 保 功 80 大 生 M 4 5 75 達 克 寧 65 代 森 鋅 8 0 普 諾 60 拓 福 70 甲 基 硫 菌 靈 80 炭 疽 福 美 波 爾 多 液 0 5 1 10 0 50 多 菌 靈等 隔 7 10 天噴 1 次 連噴 2 3 次 注 意交 替 用藥 摘菜前 10 1 5 天停止用 藥 也 可 選 用 50 多 菌 靈 80 炭 疽 福 美 25 炭 特 靈 75 百 菌 清 7 0 甲 基 托 布 津 1 1 的 混 合 液 69 安 克 錳 鋅 75 百 菌 清 1 1 的 混 合 液 25 嘧菌 酯 25 咪鮮胺 5 0 撲 海因 或 4 0 克 菌丹 作者簡介 林偉 1 982 女 農(nóng)藝師 主 要從 事 良種 繁 育及 技術(shù)推廣工作 E m ail linwei3 0 0 163 co m 辣 甜 椒 炭 疽 病的 發(fā) 病 規(guī) 律及 防 控 措施 林 偉 1 王成云 2 1 黑 龍江省雞 西 市城子河 區(qū) 良種示范農(nóng)場 158 1 70 2 黑 龍江 省 雞西市農(nóng) 業(yè) 科學研究 所 15 817 0 10 166 2 7 j 22 1 215 s 2 020 01 023 3 4 歡 迎 刊 發(fā) 廣 告 歡 迎 種 業(yè) 界 商 家 朋 友 贊 助 協(xié) 辦 植 物 醫(yī) 院 蔬 菜 科 技 服 務(wù) 新 農(nóng) 村 致 富 百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