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溫室甜椒優(yōu)質(zhì)種植技術(shù).pdf
<p>致 富 經(jīng) 典 歡 迎 刊 發(fā) 廣 告 , 歡 迎 種 業(yè) 界 商 家 朋 友 贊 助 、 協(xié) 辦 。 · 2 6 · 蔬 菜 科 技 服 務(wù) 新 農(nóng) 村 致 富 百 姓 甜椒是非 常 適合生吃 的 蔬菜 , 含豐 富 維 他 命 C 和 B 及 胡 蘿 卜 素為強(qiáng)抗氧化劑 , 可抗白內(nèi)障、 心 臟病和癌 癥 。 越 紅的 甜 椒營(yíng)養(yǎng) 越 多 , 所含 的 維他命 C 遠(yuǎn)勝 于 其他柑橘類水果 , 所以較適合生吃 。 甜 椒還可以解熱 、 鎮(zhèn)痛 、 防癌 、 增加 食 欲 、 幫 且消化 、 降 脂 、 減 肥 。 甜 椒 有 紫 色 、 白 色 、 黃 色 、 橙 色 、 紅 色 、 綠 色 等 多 種 顏 色 , 與 普 通 大 椒相比 , 味 道不 辣 或極微辣 , 含有較高 的 糖和維生 素 C 。 主 要 用 于 生食 、 或切絲拌 沙 拉 。 種子發(fā)芽 的 適宜溫度 為 1 5 30 , 最適 溫 度為 25 左 右 , 生 育 最適溫度白天 272 8 , 夜 間 18 2 0 , 地溫 17 26 。 對(duì) 光照 長(zhǎng) 短 和光照強(qiáng)度的要求不嚴(yán)格 , 只要 溫 度適宜 , 一 年四 季 均可栽培 。 甜 椒 比較耐寒 , 適合 進(jìn) 行設(shè)施早 熟 栽培 。 甜椒既不 耐 旱 , 又 不 耐 澇 , 對(duì) 水 分的要求 嚴(yán) 格 。 適宜 基 質(zhì)相對(duì)濕 度 6 0% 70% , 適 宜 空 氣 相 對(duì) 濕 度 70% 80% 。 1 品種選擇 在 溫 室 中 栽 培 青 椒 應(yīng) 考 慮 商 品 流 向 及 品 種 對(duì) 日 光 溫 室 的 適 應(yīng)性 , 達(dá)到高產(chǎn) 、 優(yōu)質(zhì) 、 抗病的目 的 。 2 營(yíng)養(yǎng)缽或營(yíng)養(yǎng)土塊育苗 營(yíng) 養(yǎng) 土 配 制 可 用 隔 年 陳 舊 的 羊 糞 1 份 , 園 土 3 份 與 篩 好 的 細(xì) 爐 灰 或 草 炭 土 1 份 混 拌 均 勻 裝 入 營(yíng) 養(yǎng) 體 中 , 裝 土 深 度 為 育 苗 缽 高 的 2/ 3 , 然 后 打 足 底 水 ( 把 營(yíng) 養(yǎng) 缽 擺 入 畦 中 , 往 畦 里 灌 水 , 營(yíng) 養(yǎng) 缽 吸 足水為止 , 但灌水深 不 能沒過營(yíng) 養(yǎng) 缽 ) 。 育苗時(shí)先用溫水 28 浸 種 6 8 小 時(shí) , 然 后 置 于 25 3 0 條 件 下 催 芽 , 種 子 “ 露 白 ” 后 進(jìn) 行 點(diǎn) 播 , 一 缽 一 粒 種 子 , 覆 土 1 厘 米 厚 , 覆 土 后 用 普 力 克 25 毫 升 對(duì) 水 15 千克土表噴施一次 , 防 苗期病害 。 然 后覆 蓋 地膜保濕 , 一般 幼 苗 出土前 , 應(yīng) 保持 25 30 恒 定溫 度 為宜 。 種子拱土 后 及時(shí)撤掉 覆 蓋 物 , 一般 白 天溫度控 制 在 25 28 , 夜間 1 5 20 為 宜 ; 育 苗時(shí)注意 防 雨 水 , 提 倡 苗 床 起 拱 棚 或 溫 室 內(nèi) 育 苗 , 溫 度 過 高 或 光 照 過 強(qiáng) 時(shí) 注意遮蔭 。 苗期主要防治猝倒病 、 立枯病 、 病 毒病 等 。 3 定植 3.1 定 植前準(zhǔn)備 3.1.1 整 地 施 肥 : 為 了 防 止 青 椒 “ 死 秧 ” 現(xiàn) 象 發(fā) 生 ( 主 要 是 辣 椒 根 部病害 : 疫病 、 根 腐病 、 青枯病 。 這 三種病害 中 , 疫 病和 根 腐病 發(fā) 病 率占 8 0% , 主 要 侵 染 部 位 是 植 株 基 部 , 造 成 莖 基 部 變 黑 褐 色 , 干 枯 縊縮 , 導(dǎo)致植 株 死亡 ) 。 主要病因是土壤帶菌和氣候因素 。 因 此 , 定 植 前 要 進(jìn) 行 全 棚 消 毒 , 將 棚 內(nèi) 上 茬 作 物 徹 底 清 除 , 并 清 除 棚 內(nèi) 及 其周圍雜草、 雜 物 。 每畝用 4 5 千克硫磺 5 8 個(gè)點(diǎn)點(diǎn)燃 , 土壤 中 使 用銅銨合劑 4 6 千 克 與 20 厘 米 表 土 充 分 混 合 , 晴 天 密 閉 5 7 天 , 一般棚溫可達(dá) 65 70 , 地 表土 溫 可達(dá) 40 。 定植 時(shí) 穴 內(nèi) 施 藥 ( 甲 霜 靈 200 克 ) 穴 內(nèi) 澆 水 , 水 滲 后 定 植 。 由 于 定 植 期 在 9 月 初 , 光 照 強(qiáng) 、 溫度 高 , 可 先 用舊膜覆 蓋 , 天氣轉(zhuǎn)冷后再覆蓋新膜 。 每 畝 溫 室 一 般 施 入 經(jīng) 過 充 分 發(fā) 酵 腐 熟 的 優(yōu) 質(zhì) 農(nóng) 家 肥 10000 千 克 以 上 , 生 物 有 機(jī) 肥 100 千 克 , 過 磷 酸 鈣 150 千 克 , 硫 酸 鉀 20 千 克 , 磷酸二銨 50 千 克 , 充 分混 拌 均勻 , 平鋪深翻 40 厘米 , 耙 平 。 3.1.2 做 畦 : 按 15 0 厘 米 寬 , 南 北 向 起 壟 , 臺(tái) 底 寬 100 厘 米 , 臺(tái) 面 寬 80 厘 米 , 臺(tái) 高 10 15 厘 米 , 作 業(yè) 溝 寬 5 0 厘 米 , 壟 臺(tái) 做 完 后 將 土 塊 壓 碎 , 種 植 青 椒 要 求 必 須 使 用 微 噴 灌 , 從 而 達(dá) 到 控 制 病 害 , 提 高 地 溫 的 作 用 , 使 用 滴 灌 設(shè) 備 將 滴 灌 帶 平 鋪 在 兩 壟 植 株 根 部 , 定 植 后扣上 地 膜 。 不 能安裝滴 灌 設(shè)備的在 兩 壟中間 開 暗 溝 , 每 間 隔 50 厘米放 入 一根 40 厘米長(zhǎng)的橫棍 , 上覆 地 膜 , 膜 兩側(cè)用土 壓 嚴(yán) 。 3.1.3 秧 苗處 理 : 用 2 毫 升 阿 米 西 達(dá) +2 毫 升 阿 克 泰 + 0.2 克 雙 吉 爾 對(duì) 水 5 千 克 將 秧 苗 根 部 在 藥 液 中 浸 泡 5 10 分 鐘 , 且 取 下 青 椒 秧 時(shí) 應(yīng)用手輕 拿 子葉下部 , 不要 拿 莖基部 , 以 免受 損 。 3.2 定 植密度及 方 法 臺(tái) 面 按 50 厘 米 行 距 , 在 壟 的 兩 頭 定 點(diǎn) , 相 對(duì) 應(yīng) 兩 點(diǎn) 間 用 線 拉 直 , 然 后 將 取 來 的 苗 坨 按 40 厘 米 的 株 距 在 壟 臺(tái) 上 挖 穴 定 植 兩 行 。 壟 臺(tái) 中 間 滴 灌 帶 距 離 為 45 厘 米 , 定 植 最 佳 時(shí) 間 是 下 午 , 定 植 深 度 為 種 苗 培 養(yǎng) 基 和 土 壤 表 層 保 持 同 一 水 平 , 讓 土 壤 與 培 養(yǎng) 基 充 分 接 觸 , 不 要留有空隙 , 以 利于 根 系的伸展 。 每畝定植 株 數(shù)為 18 00 2 000 株 。 4 定植后的管理 4.1 光 照 、 溫 度 、 濕 度的調(diào)節(jié) 在 定 植 后 采 用 適 當(dāng) 遮 蔭 , 遮 蓋 時(shí) 間 長(zhǎng) 短 以 當(dāng) 時(shí) 光 照 強(qiáng) 弱 而 定 , 促 進(jìn)加快發(fā)生新根 , 每 日 8 小 時(shí) 光 照 , 白 天 溫 度 25 3 0 , 夜 間 溫度 15 20 , 空 氣 相 對(duì) 濕 度 60% 70% , 定 植 完 澆 水 , 水 量 下 滲 土 壤約 10 厘 米 。 不 使用 滴 灌設(shè)備的 , 定植 后 在兩壟中間暗溝澆水促 日 光 溫 室 甜 椒 優(yōu) 質(zhì)種 植 技 術(shù) 李天 澤 ( 綏中 縣 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 125 20 0 ) 10.166 2 7/ j .cnki.cn22- 1 215 / s. 2 018 .04.017 · 2 7 · 只 有 合 作 , 才 會(huì) 成 功 。 吉 林 蔬 菜 雜 志 , 圓 您 致 富 之 夢(mèng) ! 吉 林 蔬 菜 展 示 新 形 象 創(chuàng) 新 發(fā) 展 使緩苗 , 當(dāng)進(jìn)入 1 0 月 下 旬 及 時(shí) 上 簾 提 溫 防 寒 , 在 盡 可 能 維 持 不低 于適溫范 圍 下限溫度 情 況下 , 適 當(dāng)早 揭 晚蓋 。 4.2 肥 水管理 甜椒根系較 小 , 怕 旱 怕 澇 , 對(duì) 土 壤 濕 度 的 要 求 比 較 嚴(yán) 格 , 要提 高 澆水質(zhì) 量 , 最 好 安 裝 微 噴 灌 澆 水 。 定 植 水 澆 足 澆 透 , 開花坐果期 控 制 澆 水 , 一 般 從 門 椒 果 膨 大 開 始 澆 水 追 肥 , 約 每 7 10 天 澆 一 次 水 , 同 時(shí) 隨 水 追 施 以 色 列 海 法 鉀 寶 或 硝 酸 鉀 每 畝 每 次 8 10 千 克 , 二 銨 3 5 千 克 , 同 時(shí) 進(jìn) 行 葉 面追 肥 , 每 7 天 葉面 噴 施磷酸二 氫 鉀 或 寶力 豐 一次 。 4.3 劃 鋤 、 蹲 苗 一般花前 要 進(jìn)行 2 3 次 , 開 花后 結(jié) 束 。 4.4 植 株調(diào)整 要整枝管理 , 吊 蔓過 早 容易徒長(zhǎng) 。 越冬栽培 無 限生長(zhǎng) 類 型的 品種 , 因栽培 時(shí) 間 長(zhǎng) , 分 枝 數(shù) 多 , 植 株 高 大 , 要 利 用 插 架 護(hù) 秧 , 可使 枝條生 長(zhǎng) 分 布 均 勻 , 植 株 通 風(fēng) 透 光 條 件 好 。 并 且 能防止倒 伏 , 還 能 調(diào)節(jié)各枝之間的生長(zhǎng)勢(shì) 。 第一次分枝 后 , 分 枝 之 下 主 莖 各 節(jié) 的 葉 腋 間 易 萌 生 腋 芽 , 應(yīng) 及時(shí)抹去 , 一 般 采 用 三 干 整 枝 , 首 先 及 早 摘 除 門 椒 , 然 后 任 其 生 長(zhǎng) ( 前 期 不 可 過 分 控 制 生 長(zhǎng) ) , 待 四 門 斗 采 收 完 畢 后 , 去 掉一個(gè)弱干 留 三 個(gè) 主 干 , 每 干 再 分 枝 , 主 干 椒 保 留 , 側(cè) 枝 再 保留一個(gè) 椒 后 留 二 片 葉 掐 尖 , 以 此 類 推 , 需 注 意 的 是 整 枝 要 在 晴 天露 水 干 后 進(jìn)行 , 以防 病 害蔓延 。 在 生 育 中 后 期 , 要 對(duì) 植 株 下 部 的 病 殘 葉 、 黃 葉 、 衰 老 葉 及 時(shí) 摘除 , 同時(shí)還要 隨 時(shí) 去 掉無 效 枝 。 4.5 疏 花疏果 生長(zhǎng)中后 期 分枝較多 , 花果 聚 密 , 應(yīng) 有計(jì)劃地 疏 理 。 5 病蟲害防治 應(yīng)用 “ 預(yù)防為 主 、 綜 合 防 治 ” 的 植 保 方 針 , 一 般 5 天 后 促 生根 , 防徒長(zhǎng) 。 用 300 500 倍活力素或?qū)毩ωS灌根 。 用 病毒 唑 300 倍 + 雷 多 米 爾 50 0 倍 + 硫 酸 鋅 0.1% + 硫 酸 鎂 0.1% 或 用施必克 30 毫 升 , 苦 參堿 15 毫升防治病蟲 , 交替 使 用 。 5.1 疫 病 癥狀 : 全 生 育 期 均 可 發(fā) 病 , 幼 苗 莖 基 部 產(chǎn) 生 水 漬 狀 腐 爛 , 病部 暗 綠色 , 最后呈猝 倒 狀或立枯 狀 死亡 。 發(fā)病原因 : 由 疫 霉 菌 侵 染 所 致 , 病 菌 主 要 以 卵 孢 子 隨 病 殘?bào)w在土壤中越冬 , 土 壤和種子 可 帶菌 , 成為初侵 染 源 。 防 治 辦 法 : 加 強(qiáng) 田 間 管 理 , 發(fā) 現(xiàn) 中 心 病 株 時(shí) 開 始 施 藥 , 可選用 50% 甲霜 銅 可濕性粉 劑 6 00 倍液 , 或 58% 甲 霜 靈 錳 鋅可濕性粉劑 600 倍 液 , 或 64 % 殺 毒 礬 M8 可 濕 性 粉 劑 500 倍 液 , 或 77 % 可 殺 得 可 濕 性 粉 劑 40 0 倍 液 , 或 72.2% 普 力 克 水劑 6 00 7 00 倍液 等 。 噴 藥間 隔 7 10 天 , 連續(xù) 2 3 次 。 5.2 根 腐病 癥狀 : 多發(fā)生 在 定 植 不 久 的 辣 椒 植 株 上 , 有 多 種 表 現(xiàn) 癥 狀 , 但 通常病部?jī)H 局 限 于 根 和 莖 基 部 。 起 初 病 株 白 天 萎 蔫 , 傍晚至次日清晨尚可恢復(fù) , 反復(fù) 多 日后植株 枯 死 。 病株莖基 部及根部皮層 變 為 褐 色 至 深 褐 色 , 呈 濕 腐 狀 。 最 后 病 部 縊 縮 、 腐爛 , 皮層 易 剝離 , 露 出 暗褐 色 的木質(zhì)部 。 防 治 : 用 金 雷 多 米 爾 + 多 菌 靈 灌 根 , 每 7 天 一 次 , 連 灌 2 3 次 。 5.3 病毒 病 癥狀 : 常見 的 有 3 種 類 型 。 花 葉型 : 葉 片 出 現(xiàn) 褪 綠 , 濃 綠與 淡 綠 相 間 的 斑 駁 , 嚴(yán) 重時(shí) 葉 片 常 有 濃 綠 的皰 斑 , 病 葉 窄 小 , 增 厚 , 葉 緣 卷曲 , 葉 面 畸 形 。 壞 死 型 : 葉脈 、 葉 柄 、 果 柄 、 側(cè) 枝 主莖 生 成 的 黑 褐 色 壞 死 條 斑 , 維 管 束 變 褐 , 可引 起落 葉 、 落 花 、 落 果 , 生 長(zhǎng) 點(diǎn)及植 株 枯 死 。 矮 化 型 : 病株 矮 化 呈 叢 簇 狀 , 葉 小 , 色淡 , 結(jié) 果 少 或 不 結(jié) 果 。 發(fā)病原 因 : 引 發(fā) 病 毒 病 的 病 毒 有 黃 瓜 花 葉 病 毒 和煙 花 葉 病 毒 。 黃 瓜花 葉 病毒 主 要 靠 蚜 蟲 傳 播 , 煙 草 花 葉 病 毒 主 要 靠 摩 擦 、 接 觸 傳播 。 病 毒 病 發(fā) 生 與環(huán) 境 條件 , 栽 培 管 理 關(guān) 系密 切 , 高溫 、 強(qiáng) 光 、 管 理 粗放 、 缺乏有 機(jī) 肥 , 蚜 蟲 危 害 嚴(yán) 重 等 都 能 使 植 株 不 能 正 常 生 長(zhǎng) 而 降 低 抗 病能 力 。 防治 方 法 : 治 蚜 防 病 , 噴 施 N S -83 增 抗 劑 100 倍 液 , 定 植 前 10 天 噴 一 次 , 定 植緩苗后 和 盛果前期 再 各 噴 一 次 , 還 可 噴 灑 1 . 5% 植 病 靈 乳 油 10 00 倍 液 , 或 20% 病 毒 A 可濕性粉 劑 5 00 倍液 。 此外還有白粉病 、 軟腐病 、 瘡 痂病等 ; 要 對(duì)癥下藥 。 蟲害有蚜蟲 、 斑 潛蠅 、 白粉 虱 等 。 蚜蟲防治 : 蚜蟲又稱 棉 蚜 , 俗 稱膩蟲 , 危 害各種蔬菜 。 以吸食 植物汁 液 , 造 成 葉 背 及 生 長(zhǎng) 點(diǎn) 受 傷 , 生 長(zhǎng) 緩 慢 , 葉 片 卷 縮 , 嚴(yán) 重 時(shí) 卷 曲 成 團(tuán) , 甚 至 萎蔫 死 去 。 用 21% 滅 殺斃乳油 40 00 倍液 或 2 0% 速 滅殺 丁 乳 油 2000 30 00 倍 液 , 20% 滅 掃 利 乳 油 200 0 倍 液 , 2. 5 % 天 王 星 乳 油 300 0 倍 液 噴 霧 , 注 意 使 噴 嘴 對(duì) 準(zhǔn) 葉 背 , 將 藥 液 盡 可 能 噴 到 瓜 蚜 體 上 。 溫 室 可 選 用 滅 蚜 煙 劑 , 每 畝 次 40 0 500 克 , 分 放 4 5 堆 , 用 暗 火 點(diǎn) 燃 , 煙 熏 3 小 時(shí) 。 防 效 更好 。 斑 潛 蠅 防 治 : 黃 瓜 誘 殺 , 或 用 48 % 樂 斯 本 乳 油 800 100 0 倍 液 , 或 10 %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000 倍 液等藥劑 防 治 。 白 粉 虱 防 治 : 可 用 5 0% 馬 拉 硫 磷 乳 油 , 或 40% 樂 果 乳 油 各 1000 倍 液 , 2. 5 % 功 夫 乳 油 , 或 20% 滅 掃 利 乳 油 各 10 00 倍 液 , 當(dāng) 白 粉 虱 發(fā) 生 較 重 時(shí) , 用 22% 敵 敵 畏 煙 劑 每 667 平 方 米 用 0 . 5 克 千 克 , 于 傍 晚 收 工 前 將 保 護(hù) 地密 閉 熏煙 , 可殺滅成 蟲 , 也 可用 5% 滅蚜 粉 塵劑 1 千克噴粉 。 6 采 收 日 光 溫 室 栽 培 以 采 收 青 果 為 主 , 只 要 果 實(shí) 達(dá) 到 果 肉 肥 厚 , 色 濃 艷 , 果 皮有 光 澤 , 果 形大小符 合 本品種的 標(biāo) 準(zhǔn) 時(shí) , 即可采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