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碳對草莓氮素吸收利用及植株生長的影響.pdf
第 卷第 期年 月水土保持學報 ,收稿日期 :資助項目 :國家現(xiàn)代農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山東省 “雙一流 ”建設獎補資金項目 ();山東省教育廳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項目 ()第一作者 :王國棟 (),男 ,山東泰安人 ,碩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果樹礦質營養(yǎng)研究 。:通信作者 :彭福田 (),男 ,山東莒南人 ,博士 ,教授 ,主要從事果樹礦質營養(yǎng)研究 。:肖元松 (),男 ,山東平原人 ,博士 ,講師 ,主要從事果樹礦質營養(yǎng)研究 。:納米碳對草莓氮素吸收利用及植株生長的影響王國棟 ,肖元松 ,彭福田 ,張亞飛 ,郜懷峰 ,孫希武 ,賀 月(山東農業(yè)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 ,作物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山東 泰安)摘要 :以盆栽妙香 號草莓為試材 ,利用 同位素示蹤技術探究尿素配施 ,納米碳溶膠(、)對土壤理化性狀 、植株氮素吸收利用及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結果表明 :施用納米碳顯著提高了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和土壤脲酶活性 ;隨納米碳用量的增加處理前期土壤的電導率呈現(xiàn)降低趨勢后期呈現(xiàn)增大的趨勢 。納米碳的施用促進了草莓植株對氮素的吸收利用 ,提高了草莓各器官的 值 ;與對照相比 ,、處理草莓植株的氮素利用率分別提高了 ,土壤氮素殘留率分別提高了 ,顯著減少了氮素的損失 。納米碳的施用不同程度提高了植株葉片的凈光合速率 、蒸騰速率 、氣孔導度和葉綠素 值 ,干物質比對照增加了 ,。研究表明 ,尿素配施納米碳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有效吸附土壤中的氮素 ,提高植株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氮素殘留率 ,減少氮素損失 ,促進了草莓植株的生長 。關鍵詞 :納米碳 ;草莓 ; ;氮素利用率 ;氮素損失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氮肥的合理施用是提高果樹產(chǎn)量與品質的主要技術措施之一 。施用氮肥不僅能提高葉片葉綠素含量 ,改善光合性能 ,達到 “以氮增碳 ”的效果 ,還能增強果實庫活性 ,延長果實發(fā)育期 ,從而影響果實產(chǎn)量與品質。草莓是一種宿根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實際生產(chǎn)中 ,草莓種植者片面追求產(chǎn)量 ,大量施用肥料 ,尤其是氮肥投入量過高 。但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差 ,加之氮肥的過量使用 ,造成養(yǎng)分利用率低 、資源浪費 、農業(yè)投入成本增加等問題 ,嚴重影響草莓果實的品質 ,不利于草莓安全高效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 ,如何提高氮肥肥效 ,減少氮肥用量是目前草莓生產(chǎn)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納米材料具有小尺寸效應 、量子尺寸效應和表面界面效應等許多傳統(tǒng)材料不具備的特性,目前已在不少工業(y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 ,很多學者將納米材料應用到農業(yè)領域 ,探究納米碳材料對作物生長 、產(chǎn)量和品質等方面的影響逐漸成為新的研究熱點。已有研究表明 ,納米材料能夠調節(jié)植物基因表達 ,刺激種子萌發(fā)和根系生長 。等研究發(fā)現(xiàn) ,單壁碳納米管經(jīng)植物的被動運輸過程嵌入到葉綠體后 ,可以提高植物葉綠體的電子轉移速率和光合作用活性 。此外 ,納米材料能夠調節(jié)植物體內多種酶的活性 ,改善植物光合性能 ,提高作物產(chǎn)量。等研究發(fā)現(xiàn) ,多壁碳納米管能夠誘導煙草的水分運輸基因 、細胞分裂基因和細胞壁形成基因等基因的表達上調 ,從而促進作物種子萌發(fā)和植株的生長 。然而 ,關于納米碳材料能否對多年生草本作物草莓的生長發(fā)育起調控作用 ,對氮素的吸收利用情況及植株生長發(fā)育影響的研究未見報道 。為此 ,本試驗通過向盆栽草莓苗中施用不同用量的納米碳溶膠配施相同質量尿素 ,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探究納米碳對土壤理化性狀 、草莓氮素吸收利用及植株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挖掘納米碳在農業(yè)生產(chǎn)中的潛力 ,為明確納米碳是否能對草莓生產(chǎn)起促進作用及篩選出納米碳與尿素的最佳配比 ,以期為草莓栽培過程中施用納米碳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參考 。 材料與方法 試驗材料與設計試驗以草莓妙香號匍匐莖苗為試材 ,于年在山東農業(yè)大學園藝試驗站進行 。本試驗中所用的納米碳溶膠由北京奈艾斯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納米碳為圓球狀 ,粒徑為, ,比表面積,導 電 性,用 水 分 散 劑連續(xù)超聲后離心制得 ,濃度為。盆栽用土為棕壤土 ,采自山東農業(yè)大學園藝試驗站表層園土 ,自然風干后去除植物殘體和石塊 ,過篩后使用 。供試土壤基本理化性狀為 : ,堿解氮,全氮,有機質,速效磷,速效鉀。選取生長勢基本一致 ,無病蟲害的草莓匍匐莖苗株 ,進行花盆栽植(株 盆 ),花盆規(guī)格為 :直徑,高,每盆裝土。試驗于年月日 (緩苗后天 )進行相同質量尿素配施不同體積納米碳處理 ,設個處理 ,分別為 :(尿素 ),(尿素納米碳)、(尿素納米碳)、(尿素納米碳)和未施磷鉀肥 ,單株為次重復 ,每處理重復次 。其中每株均勻施入 尿素 (上?;ぱ芯吭荷a(chǎn) ,豐度),將其溶于水中 ,混合納米碳均勻澆施入盆內 。 測定方法 葉片葉綠素 、光合水平測定于月日 、月日 、月日個時期 ,選取方位 、生長發(fā)育時間一致的功能葉片進行標記 ,每株草莓標記片葉 ,測定葉綠素相對含量 (葉綠素計測定 ,日本 );于月日 (天氣晴朗的上午 )測定葉片凈光合速率 、蒸騰速率 、胞間濃度 、氣孔導度 。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 、電導率測定于月日 、月日采用電位法測定盆土、于月日采用鉑電極直接測定法測定土壤氧化還原電位、于月日 、月日 、月日采用電導法測定土壤電導率。于施肥后,天采取盆土混合土樣 ,用苯酚鈉比色法測定土壤脲酶活性。每處理次重復 ,結果取其平均值 。 植株解析樣品測定于年月日 ,破壞性整株取樣 ,用清水將植株從土壤中完整沖洗出來 ,整株解析分為根 、莖 、葉部分 。樣品按清水洗滌劑清水鹽酸次去離子水順序沖洗后 ,下殺青,隨后在下烘干至恒重 ,電磨粉碎后過目篩 ,混勻后裝袋備用 。同時用土鉆采用四分法采集土樣 ,自然風干后過篩備用 。植株樣品全氮用凱氏定氮法測定。 豐度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原子能所用質譜計測定 。每處理次重復 ,結果取其平均值 。 數(shù)據(jù)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計算公式為 :()(植物樣品中 豐度 自然豐度 )(肥料 豐度 自然豐度 )×氮肥利用率 ()(×器官全氮量 ()施肥量 ()×水土保持學報第 卷氮肥分配率 ()各器官從氮肥中吸收的 量 ()總吸收 量 ()×土層氮肥殘留率 ()土壤 殘留量 () 施用量 ()×氮肥表觀損失率 () 利用率 () 殘留率 ()運用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采用軟件單因素試驗統(tǒng)計分析方法進行顯著性分析 。 結果與分析 不同納米碳施用量對盆土理化性狀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 不同納米碳施用量對盆土理化性狀的影響由表可知 ,施用納米碳處理土壤的變化幅度較小 ,各處理間數(shù)值相對穩(wěn)定 。納米碳的施加對土壤電導率影響顯著 ,且隨草莓植株的生長發(fā)育及施肥時間的延長發(fā)生顯著變化 。分析結果表明 ,至月日 ,各處理隨納米碳施用量的增加土壤電導率呈降低趨勢且差異顯著 (。下同 ),以對照處理的土壤電導率最高 ,為,比、處理提高了,;此后 ,土壤電導率隨納米碳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以處理的土壤電導率最高 ,至月日 ,、處 理 比 對 照 提 高 了,差異顯著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反映了土壤溶液中養(yǎng)分的氧化還原狀況 ,施用納米碳顯著提高了土壤氧化還原電位 ,表現(xiàn)為。表 不同納米碳用量對盆土、電導率及氧化還原電位的影響處理月 日 月 日電導率 (·)月 日 月 日 月 日氧化還原電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同列數(shù)據(jù)后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 顯著水平 。下同 。 不同納米碳施用量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土壤脲酶是決定土壤中氮素轉化的關鍵酶 ,土壤脲酶活性可以表征土壤的氮素吸收狀況。由圖可知 ,處理天后的土壤脲酶活性高于處理天后的脲酶活性 。與對照相比 ,施入,天后 ,、處理土壤脲酶活性分別提高了,和,差異顯著 。由于土壤脲酶活性與氮素的吸收利用有關 ,這可能是納米碳促進作物氮素吸收的原因之一 。施用納米碳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 ,影響了土壤的理化性質 ,給草莓根系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 。 不同納米碳施用量對草莓氮素吸收利用的影響 不同納米碳施用量對草莓各器官的值及 分配率的影響器官的是指植株器官從 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 量對該器官全氮量的貢 獻 率 ,反映了植株器官對 肥料的吸收征調能力。由表可知 ,施用納米碳后草莓各器官的明顯高于對照 ,差異顯著 ,其中 ,根系和葉片的值以處理最大為和,莖中以處理的最大為,分別比對照提高了,。分析結果表明 ,施用納米碳顯著提高了草莓各器官對氮素的吸收轉運 ,促進了各器官對氮素的征調 。注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達 顯著水平 。下同 。圖 不同納米碳用量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表 不同納米碳用量對草莓各器官 值及氮素分配率的影響處理根系 莖 葉片氮素分配率 根系 莖 葉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器官中 的量占全株 總量的百分率反映 了肥料氮在植物體內的分布及在各器官遷移的規(guī)第 期王國棟等 :納米碳對草莓氮素吸收利用及植株生長的影響律。由表可知 ,不同用量的納米碳處理 ,植株各器官的 分配率不同 。草莓根系 分配率隨納米碳施用量的增多有先升高后下降趨勢 ,以處理最大為,分別為、的,倍 ;草莓莖的 分配率以處理最大為,與各施納米碳處理有顯著差異 ;草莓葉片的 分配率以處理最大為,趨勢為。結果表明 ,草莓施用納米碳后 ,氮素優(yōu)先分配到根系 ,然后再向地上部 (根和莖 )轉移 ,最終氮素主要在葉片中分配 。納米碳將尿素有效吸附 ,持續(xù)緩慢釋放 ,高納米碳施用量的處理對草莓根系生長的促進作用明顯 ,而施用少量的納米碳有利于促進氮素往草莓葉片中轉運 。 不同納米碳施用量對草莓氮素吸收 、土壤氮素殘留及損失的影響不同用量的納米碳處理 ,草莓植株的 利用率不同 。由表可知 ,納米碳增強了草莓對氮素的利用能力 ,與對照相比 ,、處理下草莓植株的氮素利用率分別提高了,差異顯著 。結果說明納米碳可以顯著提高草莓植株吸收利用氮素的能力 ,促進氮素在植株內的轉運 ,同時 ,納米碳與尿素復配對草莓生長的促進作用存在最佳配比 ,即處理 。表 不同納米碳用量對草莓各器官氮素吸收 、土壤氮素殘留及損失率的影響處理植株氮素利用率 根系 莖 葉 植株土壤氮素殘留率 氮素損失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表可知 ,納米碳的施用顯著影響了氮素在土壤中的殘留情況 ,隨納米碳用量增加 ,土壤氮素殘留率提高 ,、處理比提高了,。處理氮素損失率最低 ,為,分別比、處理降低,??梢?,施用納米碳有利于草莓植株對氮素的吸收利用 ,有利于剩余氮素在土壤中保留 ,減少了氮素的損失 ,其中 ,以處理作用效果最顯著 。 納米碳對盆栽草莓生長的影響 不同納米碳施用量對草莓葉片葉綠素值的影響葉綠素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植株葉片的氮素營養(yǎng)狀況 ,施用不同濃度的納米碳與尿素復配液后 ,草莓葉片葉綠素值在不同時期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 (圖)。其中 ,和處理下草莓葉片一直保持相對較高的葉綠素值 ,而和處理下草莓葉片的葉綠素值隨植株生長及施肥時間的延長逐漸降低 。在同一施氮水平處理下 ,月日 測 定 結 果 表 明 ,草莓葉片葉綠素值隨納米碳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以處理的值最高 ,為,是的,倍 ,各處理間差異顯著 。月日前后 ,草莓生長旺盛 ,納米碳促進了葉片數(shù)量的增加 ,此時以處理的葉綠素值最高 ,次之 ,最低 。而月日統(tǒng)計結果表明 ,施用納米碳增效尿素的、處理的植株葉綠素值分別比對照增加了,各處理間差異顯著 。圖 不同納米碳用量對草莓葉片葉綠素 值的影響 不同納米碳施用量對草莓葉片光合效率的影響已有研究表明 ,氣孔導度與凈光合速率和蒸騰速率均呈高度線性關系 ,氣孔導度是控制葉片光合合成和蒸騰水分丟失動態(tài)平衡的主要因素 。統(tǒng)計分析表明 ,不同用量的納米碳對草莓葉片光合水平有不同影響 。由表可知 ,納米碳處理均對草莓葉片凈光合速率 ()、氣孔導度 ()的影響達到顯著水平 ,其中隨納米碳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處理最高 ,為(·),處理次之 ,為(·),最低 ,為(·),差異顯著 。各處理中以處理的凈光合速率 、蒸騰速率和胞間濃度最高 ,分別是對照的,倍 ,處理的氣孔導度最大 ,是的倍 。由上可知 ,施用納米碳后草莓葉片的氣孔導度顯著增大 ,有利于葉片利用更多的進行光合作用 ,凈光合速率顯著提高 。水土保持學報第 卷表 不同納米碳用量對草莓葉片光合參數(shù)的影響處理凈光合速率 (··)蒸騰速率 (··)胞間 濃度 (·)氣孔導度 (··) ± ± ± ± ± ± ± ± ± ± ± ± ± ± ± ± 不同納米碳施用量對草莓各器官生物量的影響由表可知 ,盆栽草莓施用納米碳對草莓干物質積累有顯著影響 。施用納米碳明顯增加了植株的生物量 ,、處理草莓干物質積累比對照增加了,其中處理下草莓干物質積累最多 ,其各器官 (根 、莖 、葉 )干物質積累量比增加了,高施用量的納米碳對植株生長的促進作用有所減弱 ;少量的納米碳對根系的促進作用比對地上部更明顯 。試驗結果表明 ,納米碳能有效促進草莓根系對氮素的吸收利用 ,有利于根系的生長發(fā)育 ,進而促進地上部莖和葉的分生和生長 ,葉綠素相對含量和葉片的光合水平顯著提高 ,促進了草莓植株總生物量的累積 。表 不同納米碳用量對草莓生物量的影響處理根系干重 (·株)莖干重 (·株)葉片干重 (·株)總生物量 (·株)根冠比 ± ± ± ± ± ± ± ± ± ± ± ± ± ± ± ± ± ± ± ± 討 論 納米碳對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納米材料由于自身具有不同于其他宏觀離子和微觀分子及原子的特殊性質 ,在土壤結構的形成 、營養(yǎng)元素遷移轉化 、土壤化學生物反應的調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李淑敏等通過設置不同供氮水平且添加納米碳增效劑 ,結果表明 ,添加納米碳增效肥能明顯提高土壤酶活性 ,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 ,促進玉米生長 。相關研究表明 ,納米碳能夠提高土壤持水性 ,減少水分深層滲漏 ,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吸持溶質的能力 。本試驗研究表明 ,與對照相比 ,在施肥后的較短時間內 ,各施納米碳處理土壤電導率呈降低趨勢 ,這是由于納米碳能有效吸附土壤中養(yǎng)分離子 ,形成以納米碳為膠核的新的膠體顆粒進行土壤微團聚體重組 ,一定程度上束縛了養(yǎng)分的移動 ,導致土壤電導率降低 ;之后 ,隨降雨和澆水增多 ,對照中的養(yǎng)分隨水分淋失嚴重 ,而納米碳則將吸附的養(yǎng)分緩慢釋放 ,土壤中的離子濃度增大 ,土壤電位差變大 ,持續(xù)的養(yǎng)分供應促進了草莓的生長發(fā)育 。土壤脲酶活性與土壤微生物數(shù)量 、氮素的吸收利用 、可溶性有機碳含量及氮礦化率等因子密切相關。施用納米碳提高了土壤酶活性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 ,給草莓根系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植物根系對養(yǎng)分的吸收 ,涉及復雜的電化學過程 ,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是反映土壤氧化還原狀況綜合性的強度指標,納米碳可能參與并影響了這一過程 。 納米碳對草莓植株生長的影響納米碳作為一種具有高表面能的小尺度碳納米材料 ,在影響作物代謝 、促進作物生長發(fā)育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納米碳增效肥施入土壤 ,有效促進了植株葉片葉綠體內淀粉粒的合成 、運輸 ,提高了植物的光和利用效率 ,并使植物細胞中的線粒體大量增多 ,增強呼吸作用。梁太波等研究發(fā)現(xiàn) ,普通肥料中加入納米碳增加了煙株干物質積累量 ,有利于煙葉產(chǎn)量的提高 。本試驗研究表明 ,納米碳能顯著提高草莓葉片葉綠素含量 、凈光合速率 、蒸騰速率 、氣孔導度 ,草莓植株各器官干物質的積累顯著增加 ,并且納米碳對根部生長的促進作用要大于莖和葉 ,根系生長狀況良好進一步促進植株對養(yǎng)分和水分的吸收利用 ,從而促進整株的生長發(fā)育 ,這與武美燕等在小麥上的研究結果一致 。因此 ,納米碳具有促進作物營養(yǎng)吸收和生物合成的雙重功效 。植物主要通過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 ,土壤養(yǎng)分供應狀況直接影響到植株根系的吸收與生長以及地上部的生長發(fā)育。作物根系分泌物 (如小分子有機酸 、次生代謝物 、醇化物等 )以及根際微生物可能會對納米碳產(chǎn)生修飾作用 ,改變其理化性質 ,從而影響到作物對養(yǎng)分的吸收 。草莓從萌芽到開花 ,為大量需氮期 ,此時穩(wěn)定的氮素供應 ,可促進器官分化 、形成以及植株生物量的增加 。已有研究表明 ,植物吸收利用外界營養(yǎng)物質的適宜濃度極低 (),因此 ,作物根系區(qū)域的肥料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就可以使植物處于最佳的生長狀態(tài) 。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 ,施用納米碳有利于養(yǎng)分的緩慢 、持續(xù) 、長時間釋放 ,較低第 期王國棟等 :納米碳對草莓氮素吸收利用及植株生長的影響的養(yǎng)分濃度能促進根系的生長 。 納米碳對草莓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響肖強等研究表明 ,納米級材料膠結包膜型緩 控釋肥料能有效的減少硝態(tài)氮的淋溶損失 。本試驗結果表明 ,納米碳可有效促進草莓植株對氮素的吸收利用 ,有利于剩余氮素保留在土壤中減少流失 。這可能是由于納米碳的表面效應和小尺寸效應 ,能增強對肥料的吸附性能 ,減少肥料流失 、淋失 。等研究發(fā)現(xiàn) ,植物擬南芥體內木質素的生物合成過程中 ,可通過氧化橋聯(lián)作用將體內的碳納米管與單體木質素連接起來 ,從而利用碳納米管來構建導管 ,促進植物對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運輸 。另外 ,劉安勛等研究也表明 ,納米材料可改變水分子結構和能態(tài) ,提高其活性 ,在植物不斷吸收水的過程中可攜帶大量營養(yǎng)元素進入植物體內 ,達到促進養(yǎng)分吸收的目的 。然而 ,僅從納米碳的吸附性能角度無法完全解釋其促進作物生長和養(yǎng)分吸收的機理 。等研究表明 ,多壁碳納米管等納米碳材料能夠被植物吸收 ,通過能譜分析 、透射電鏡等手段 ,可以進一步探索碳納米材料在土壤中的行為和遷移以及被植物吸收后對作物生長發(fā)育 、基因的遺傳表達等影響 。另外 ,納米碳材料被作物吸收 、轉移 、累積 ,其安全性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目前報道的研究及應用主要集中在納米碳的理化性質 、結構特性及改良土壤 、促進作物吸水吸肥 、增產(chǎn)增效等方面,但其對植物的生理作用 、分子機制及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的應用研究較少 ,需進一步深入探究 。 結 論尿素配施納米碳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狀 ,有效吸附土壤中的氮素 ,提高植株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氮素殘留率 ,減少氮素損失率 ,促進草莓植株生長 ,各處理中以處理 (尿素配施納米碳 )效果最好 。參考文獻 :彭福田 ,姜遠茂 ,顧曼如 ,等 氮素對蘋果果實內源激素變化動態(tài)與發(fā)育進程的影響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彭福田 ,張青 ,姜遠茂 ,等 不同施氮處理草莓氮素吸收分配及產(chǎn)量差異的研究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宋曼曼 ,夏儉利 不同氮素水平對草莓生長的影響 安徽農學通報 ,():張中太 ,林元華 ,唐子龍 ,等 納米材料及其技術的應用前景 材料工程 ,():張夫道 ,趙秉強 ,張駿 ,等 納米肥料研究進展與前景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魯如坤 土壤農業(yè)化學分析方法 北京 :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 ,關松蔭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 北京 :農業(yè)出版社 ,劉淑英 不同施肥對西北半干旱區(qū)土壤脲酶和土壤氮素的影響及其相關性 水土保持學報 ,():顧曼如 在蘋果氮素營養(yǎng)研究中的應用中國果樹 ,():房祥吉 ,姜遠茂 ,彭福田 ,等 不同沙土配比對盆栽平邑甜茶的生長及 吸收、利用和損失的影響 水土保持學報 ,():楊盛昌 ,林鵬 ,中須賀常雄 夜間低溫對紅樹幼苗光合速率和蒸騰速率的影響 植物研究 ,():胡梓超 ,周蓓蓓 ,王全九 模擬降雨條件下納米碳對黃土坡面養(yǎng)分流失的影響 水土保持學報 ,():,李淑敏 ,韓曉光 ,張愛媛 ,等 不同尿素添加納米碳增效劑對大豆干物質積累和產(chǎn)量的影響 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劉艷麗 ,周蓓蓓 ,王全九 ,等 納米碳對黃綿土水分運動及溶質遷移特征的影響 水土保持學報 ,():何勝德 ,林賢青 ,朱德峰 ,等 雜交水稻根際供氧對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和產(chǎn)量的影響 雜交水稻 ,():(下轉第頁)水土保持學報第 卷高光譜測試穩(wěn)定性影響探討 土壤通報 ,():王國華 ,張虎 ,魏岳嵩 偏最小二乘回歸在 軟件中的實現(xiàn) 統(tǒng)計與決策 ,():汪洪濤 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預測森林土壤有機碳含量的研究 哈爾濱 :東北林業(yè)大學 ,楊愛霞 ,丁建麗 新疆艾比湖濕地土壤有機碳含量的光譜測定方法對比 農業(yè)工程學報 ,():劉翥 ,楊玉盛 ,朱錦懋 ,等 中亞熱帶 種經(jīng)濟林土壤可溶性有機質數(shù)量與光譜學特征比較 水土保持學報 ,():郄晨龍 ,卞正富 ,楊德軍 ,等 鄂爾多斯煤田高強度井工煤礦開采對土壤物理性質的擾動 煤炭學報 ,():(上接第頁)劉鍵 ,張志明 ,馬筠 納米技術與農業(yè)低碳經(jīng)濟 納米碳增效肥應用研究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梁太波 ,尹啟生 ,張艷玲 ,等 施用納米碳對烤煙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響 生態(tài)學報 ,():武美燕 ,蒿若超 ,田小海 ,等 添加納米碳緩釋肥料對超級雜交稻產(chǎn) 量 和 氮 肥 利 用 率 的 影 響 雜 交 水 稻 ,():肖元松 ,彭福田 ,房龍 ,等 樹盤施肥區(qū)域大小對 吸收利用及桃幼樹生長的影響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