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视频在线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_风间一区二区无码有码_102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酵母菌0939-5對葡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研究.pdf

  • 資源ID:4622       資源大小:2.70MB        全文頁數(shù):6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酵母菌0939-5對葡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研究.pdf

<p>2018年 第 4期 C H I N A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2018, V o l 38 N o 4研 究 報 告 灰 霉 病 是 葡 萄 保 護 地 生 產 中 最 常 見 和 普 遍 發(fā) 生 的 病 害 , 更 是 產 后 貯 藏 過 程 中 的 毀 滅 性 病 害 。 該 病 由 灰 葡 萄 孢 ( B o t r y t i s c i n e r e a ) 引 起 , 常 造 成 葡 萄 腐 爛 , 導 致 葡 萄 產 量 和 品 質 下 降 , 每 年 因 灰 霉 病 造 成 的 葡 萄 產 后 損 失 在 20% 30% 1 , 甚 至 絕 產 。 目 前 , 對 葡 萄 灰 霉 病 的 防 治 主 要 采 用 化 學 藥 劑 方 法 。 但 長 期 大 量 使 用 化 學 殺 菌 劑 , 使 病 菌 抗 藥 性 增 強 2 -3 、 并 產 生 環(huán) 境 污 染 及 果 實 農 藥 殘 留 等 問 題 4 。 因 此 , 尋 求 安 全 、 酵 母 菌 0 9 3 9 - 5 對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抑 制 作 用 研 究 張 迪 , 王 曉 東 * ( 石 河 子 大 學 綠 洲 農 作 物 病 害 防 控 重 點 實 驗 室 , 新 疆 石 河 子 8 32000) 摘 要 : 采 用 雙 皿 對 扣 法 和 平 板 隔 離 對 峙 法 研 究 了 酵 母 菌 0939- 5對 葡 萄 灰 霉 菌 菌 絲 生 長 和 孢 子 萌 發(fā) 的 抑 制 作 用 , 并 根 據(jù) 其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 以 活 性 炭 處 理 檢 驗 其 對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絲 和 分 生 孢 子 的 抑 制 作 用 。 結 果 表 明 , 酵 母 菌 0939- 5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的 生 長 ( 抑 制 率 為 71 . 59% ) 及 其 分 生 孢 子 ( 抑 制 率 為 99. 33% ) 的 萌 發(fā) 具 有 顯 著 的 抑 制 作 用 ; 添 加 活 性 炭 吸 附 后 ,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菌 絲 的 生 長 及 分 生 孢 子 的 萌 發(fā) 恢 復 了 活 性 , 顯 著 降 低 了 抑 制 作 用 。 同 時 , 酵 母 菌 0939-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7 種 病 原 真 菌 也 具 有 明 顯 的 抑 制 作 用 , 尤 其 對 棉 花 立 枯 絲 核 菌 病 菌 ( 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 K ü h n ) 、 番 茄 早 疫 病 菌 ( A l t e r n a r i a s o l a n i ) 稻 瘟 病 菌 ( M a g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 、 棉 花 黃 萎 病 菌 (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 的 抑 菌 效 果 較 好 , 其 抑 菌 率 達 90. 93% 94. 00% 。 關 鍵 詞 : 酵 母 菌 0939- 5;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 揮 發(fā) 性 物 質 ; 抑 制 作 用 中 圖 分 類 號 : S436. 631 文 獻 標 識 碼 : A 文 章 編 號 : 1 672-68 20( 201 8) 04-0005-06 收 稿 日 期 : 201 7-1 1 -06 ; 修 回 日 期 : 201 8 -01 -24 基 金 項 目 : 公 益 性 行 業(yè) ( 農 業(yè) ) 科 研 專 項 ( 201 303025) 作 者 簡 介 : 張 迪 , 碩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為 植 物 病 害 生 物 防 治 。 E- m a i l : 1 538 971 356q q . c o m * 通 訊 作 者 : 王 曉 東 , 博 士 , 副 教 授 , 從 事 植 物 病 害 生 物 防 治 研 究 。 E- m a i l : w x d o n g 1 1 1 63. c o m 。 I n 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o f y e a s t 09 39 -5 o n B o t r y t i s c i n e r e a Z h a n g Di ,W a n g X i a o d o n g ( K 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P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f o r Oa s i s C r o p Di s e a s e ,Sh i h e z i U n i v e r s i t y ,Sh i h e z i X i n j i a n g 8 32000,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In 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o f y e a s t 0939-5 o n m y c e l i a l g r o w t h a n d s p o r e g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B o t r y t i s c i n e r e a w e r e s t u d i e d b y t w o -s e a l e d -b a s e -p l a t e s m e t h o d a n d p l a t e i s o l a t i o n -c o n f r o n t a t i o n m e t h o d ,w h i c h t e s t e d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v o l a t i l e o r g a n i c c o m - p o u n d s (V OC s )p r o d u c e d b y t h e y e a s t c o n t r o l l e d w i t h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V OC s h a d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n 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o n g r o w t h o f B .c i n e r e a (w i t h i n h i b i t i o n r a t e o f 71 . 59% )a n d c o n i d i a l g e r m i n a t i o n (w i t h i n h i b i t i o n r a t e o f 99. 33% ).W i t h a d s o r p t i o n o f a c t i v a t e d c a r b o n ,g r o w t h a n d c o n i d i a l g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B .c i n e r e a r e s u m e d .An d t h e V OC s a l s o h a d a s i g n i f i c a n t i n 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o n t h e g r o w t h o f s e v e n k i n d s o f p a t h o g e n i c f u n g i .Es p e c i a l l y ,i t h a d g o o d a n t i -f u n g a l a c t i v i t y a g a i n s t 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 K ü h n ,A l t e r n a r i a s o l a n i ,M a g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a n d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w i t h t h e a n t i -f u n - g a l r a t e s o f 90. 93% -94. 00% . K e y w o r d s :y e a s t 0939-5;B o t r y t i s c i n e r e a ;v o l a t i l e 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 s ;i n 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5 · · 201 8 年 第 4 期 C H I N A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201 8 , V o l 3 8 N o 4 0.5c m 灰 霉 病 菌 酵 母 菌 圖 1 平 板 隔 離 對 峙 培 養(yǎng) 模 式 有 效 、 環(huán) 保 的 防 治 途 徑 日 趨 迫 切 。 利 用 微 生 物 熏 蒸 技 術 代 替 化 學 藥 劑 控 制 果 蔬 采 后 病 害 得 到 國 內 外 研 究 者 的 重 視 5 -7 。 已 有 的 研 究 表 明 , 能 產 生 揮 發(fā) 性 抑 菌 物 質 ( v o l a t i l e 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 s , V OCs ) 的 微 生 物 主 要 有 真 菌 8 、 細 菌 9 和 放 線 菌 1 0 等 。 美 國 S t r o b e l 教 授 發(fā) 現(xiàn) 的 一 株 內 生 真 菌 ( M u s c o d o r a l b u s ) 能 產 生 28種 揮 發(fā) 性 物 質 , 且 對 多 種 病 原 真 菌 和 細 菌 具 有 抑 制 或 殺 死 的 作 用 1 1 。 該 真 菌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已 被 美 國 Ag r a Qu e s t 公 司 成 功 開 發(fā) 出 世 界 上 第 一 種 微 生 物 熏 蒸 劑 , 并 推 向 市 場 1 2 。 近 年 來 , 利 用 微 生 物 產 生 揮 發(fā) 性 物 質 控 制 果 蔬 采 后 灰 霉 病 的 相 關 報 道 越 來 越 多 。 M a r i 等 1 3 -1 4 研 究 表 明 , 黑 酵 母 菌 ( Au r e o b a s i d i u m p u l l u l a n s ) L1和 L8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能 有 效 防 治 由 灰 葡 萄 孢 ( B . c i n e r e a ) 引 起 的 核 果 類 果 實 病 害 。 青 霉 菌 1 5 、 鏈 霉 菌 菌 株 F-1 1 6 、 假 絲 酵 母 菌 C410 1 7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能 有 效 降 低 灰 霉 病 造 成 草 莓 的 腐 爛 , 且 鏈 霉 菌 JK-1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能 顯 著 抑 制 灰 霉 病 菌 菌 絲 生 長 和 孢 子 萌 發(fā) 1 8 。 然 而 , 關 于 采 用 揮 發(fā) 性 物 質 生 物 熏 蒸 法 控 制 采 后 葡 萄 灰 霉 病 的 研 究 目 前 鮮 有 報 道 。 2015 2016年 , 通 過 從 外 界 環(huán) 境 中 大 量 分 離 酵 母 菌 , 成 功 篩 選 獲 得 一 株 能 有 效 抑 制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的 菌 株 0939-5。 在 培 養(yǎng) 期 間 發(fā) 現(xiàn) , 酵 母 菌 0939-5具 有 芳 香 味 , 能 產 生 揮 發(fā) 性 氣 體 物 質 ; 也 有 相 關 報 道 表 明 , 酵 母 菌 能 夠 通 過 利 用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抑 制 病 原 菌 的 生 長 1 7 。 本 研 究 針 對 該 菌 株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的 抑 菌 作 用 進 行 了 探 討 , 為 葡 萄 采 后 灰 霉 病 , 尤 其 是 葡 萄 儲 運 期 間 灰 霉 病 的 生 物 防 治 提 供 理 論 依 據(jù) 。 1 材 料 與 方 法 1 1 供 試 菌 株 和 培 養(yǎng) 基 葡 萄 灰 霉 病 病 菌 S B-3-2和 酵 母 菌 0939-5由 本 實 驗 室 分 離 、 鑒 定 和 保 存 。 棉 花 立 枯 絲 核 菌 ( 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 Kü h n ) 、 瓜 類 炭 疽 病 菌 ( Co l l e t o - t r i c h u m l a g e n a r i u m ) 、 番 茄 早 疫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s o l a n i ) 、 水 稻 稻 瘟 病 菌 ( M a g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 、 梨 黑 斑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k i k u c h i a n a T a n a k a ) 、 棉 花 枯 萎 病 菌 ( F u s a r i u m o x y s p o r u m f .s p .v a s i n f e c t u m ) 、 棉 花 黃 萎 病 菌 (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 由 石 河 子 大 學 植 物 病 理 實 驗 室 王 曉 東 提 供 。 供 試 培 養(yǎng) 基 為 PD A、 Y PD 和 W A參 照 文 獻 1 9的 方 法 制 備 。 1 2 方 法 1 2 1 對 灰 霉 菌 菌 絲 生 長 抑 制 作 用 測 定 采 用 雙 皿 對 扣 法 。 取 兩 個 直 徑 9 c m 培 養(yǎng) 皿 , 移 去 皿 蓋 , 分 別 編 號 為 A和 B。 將 100 L 1× 10 8 c f u /m L 酵 母 菌 0939-5菌 體 懸 浮 液 涂 布 于 含 有 20 m L Y PD 培 養(yǎng) 基 的 A皿 平 板 上 。 同 時 , 將 直 徑 0. 7c m 灰 霉 菌 菌 株 S B-3-2菌 絲 塊 接 入 含 有 20 m L PD A培 養(yǎng) 基 的 B 皿 平 板 上 。 AB皿 相 扣 , 用 封 口 膜 封 口 , 置 于 20 恒 溫 培 養(yǎng) 箱 中 , 培 養(yǎng) 3 d 后 測 量 灰 霉 菌 菌 落 半 徑 大 小 。 以 未 涂 布 酵 母 菌 的 Y PD 平 板 作 為 對 照 。 每 個 處 理 3個 皿 , 試 驗 重 復 3次 。 測 量 后 的 B皿 , 蓋 皿 蓋 置 于 20 培 養(yǎng) 箱 中 再 培 養(yǎng) 3 d , 測 量 灰 霉 菌 菌 落 半 徑 。 1 2 2 對 灰 霉 菌 菌 絲 生 長 抑 制 作 用 的 顯 微 觀 察 采 用 平 板 對 峙 隔 離 法 ( 圖 1) 。 將 PD A平 板 中 央 位 置 約 0. 5c m 寬 的 部 分 除 去 , 使 兩 側 的 培 養(yǎng) 基 互 不 相 接 觸 。 一 側 培 養(yǎng) 基 上 涂 布 100 L 1× 108 c f u /m L 酵 母 菌 0939-5菌 體 懸 浮 液 , 在 另 一 側 培 養(yǎng) 基 上 鋪 一 層 無 菌 玻 璃 紙 , 并 接 入 直 徑 0. 7c m 新 鮮 的 灰 霉 菌 菌 餅 。 以 未 涂 布 酵 母 菌 的 PD A平 板 作 為 對 照 。 置 于 20 培 養(yǎng) 箱 中 培 養(yǎng) 3 d , 在 生 物 顯 微 鏡 下 觀 察 對 照 及 處 理 的 灰 霉 菌 菌 絲 的 形 態(tài) 。 1 2 3 活 性 炭 對 酵 母 菌 0939-5抑 菌 作 用 的 影 響 方 法 同 1. 2. 2。 在 培 養(yǎng) 皿 一 側 PD A平 板 中 間 位 置 涂 布 100 L 1× 10 8 c f u /m L酵 母 菌 0939-5菌 體 懸 浮 液 , 在 另 一 側 上 接 種 直 徑 為 0. 7c m 的 灰 霉 菌 菌 絲 塊 , 培 養(yǎng) 皿 內 靠 邊 緣 位 置 放 入 含 10 g 活 性 炭 無 菌 小 6 · · 201 8 年 第 4 期 C H I N A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201 8 , V o l 3 8 N o 4 灰 霉 菌 編 號 菌 落 半 徑 ( c m ) S B -3-2-a 1.27± 0.06 S B -3-2-b 4.03± 0.15 S B -3-2-CK 4.47± 0.15 表 1 酵 母 菌 0 9 3 9 -5 對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株 S B -3 -2 菌 絲 生 長 的 抑 制 作 用 1) 1) a 為 AB皿 相 扣 , 封 口 培 養(yǎng) 3d ; b 為 B皿 灰 霉 菌 測 量 后 , 開 封 繼 續(xù) 培 養(yǎng) 3d 。 酵 母 菌 灰 霉 病 菌 活 性 炭 酵 母 菌 灰 霉 病 菌 a b 圖 2 添 加 活 性 炭 抑 菌 效 果 測 定 模 式 a .加 活 性 炭 b .未 加 活 性 炭 鐵 盒 ( 直 徑 5 c m ) ( 圖 2a ) 。 以 無 活 性 炭 的 培 養(yǎng) 皿 為 對 照 ( 圖 2b ) , 培 養(yǎng) 皿 封 口 后 , 置 于 20 下 培 養(yǎng) 5 d 后 , 測 量 灰 霉 菌 菌 落 直 徑 。 每 個 處 理 設 3個 重 復 , 每 皿 涂 布 酵 母 菌 菌 懸 液 面 積 相 等 , 試 驗 重 復 3次 。 測 量 灰 霉 菌 菌 落 半 徑 ( c m ) 。 1 2 4 酵 母 菌 0939- 5對 灰 霉 病 菌 分 生 孢 子 萌 發(fā) 的 影 響 采 用 1.2.1中 方 法 。 處 理 , 取 兩 個 直 徑 14c m 培 養(yǎng) 皿 , 將 200 L 1× 10 8 c f u /m L酵 母 菌 0939- 5菌 體 懸 浮 液 涂 布 于 A皿 Y P D平 板 上 , B皿 W A培 養(yǎng) 基 上 涂 布 400 L 1× 10 6 c f u /m L灰 霉 孢 子 液 ; 處 理 , 在 涂 有 200 L 1× 108 c f u /m L酵 母 菌 0939- 5菌 體 懸 浮 液 的 A 皿 內 靠 邊 緣 位 置 放 入 含 10 g 活 性 炭 無 菌 小 鐵 盒 ( 直 徑 5 c m ) , B皿 W A培 養(yǎng) 基 上 涂 布 400 L 1× 10 6 c f u /m L灰 霉 菌 分 生 孢 子 懸 浮 液 。 AB兩 皿 相 扣 后 , 用 封 口 膜 封 口 , 置 于 20 培 養(yǎng) 箱 中 培 養(yǎng) 12h 后 , 觀 察 和 計 算 各 處 理 中 灰 霉 病 菌 分 生 孢 子 的 萌 發(fā) 率 ( 每 處 理 觀 察 5個 視 野 ) 。 每 個 處 理 3個 皿 , 試 驗 重 復 3次 。 以 只 接 種 灰 霉 菌 孢 子 懸 浮 液 的 B皿 為 對 照 。 孢 子 萌 發(fā) 率 ( % ) =萌 發(fā) 的 孢 子 總 數(shù) /檢 查 的 孢 子 總 數(shù) × 100% 。 1 2 5 酵 母 菌 0939- 5抑 菌 譜 的 測 定 采 用 平 板 對 峙 隔 離 法 。 在 P DA平 板 一 側 培 養(yǎng) 基 上 涂 布 100 L 1× 10 8 c f u /m L酵 母 細 胞 懸 浮 液 , 在 另 一 側 分 別 接 種 直 徑 0.7 c m 供 試 病 原 菌 物 的 菌 餅 ; 以 未 涂 布 酵 母 菌 的 P DA 平 板 作 為 對 照 。 培 養(yǎng) 皿 封 口 后 , 置 于 28 下 , 培 養(yǎng) 7 d 后 測 量 菌 落 半 徑 。 每 個 處 理 設 3個 重 復 , 試 驗 重 復 3次 。 測 量 供 試 病 原 菌 菌 落 半 徑 , 并 計 算 其 抑 菌 率 。 抑 菌 率 ( % ) =( 對 照 的 菌 落 半 徑 - 處 理 的 菌 落 半 徑 ) /對 照 的 菌 落 半 徑 × 100% 。 1 3 數(shù) 據(jù) 分 析 與 統(tǒng) 計 利 用 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 2003進 行 數(shù) 據(jù) 處 理 。 2 結 果 與 分 析 2 1 酵 母 菌 0 9 3 9 - 5 對 灰 霉 菌 菌 絲 生 長 的 抑 制 作 用 測 定 采 用 隔 離 對 峙 培 養(yǎng) 的 方 法 , 觀 察 到 由 酵 母 菌 0939-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灰 霉 菌 S B- 3- 2菌 絲 的 生 長 具 有 明 顯 抑 制 作 用 ( 表 1) 。 灰 霉 菌 菌 落 平 均 半 徑 為 1.27 c m , 而 對 照 處 理 的 灰 霉 菌 菌 落 半 徑 為 4.47 c m , 其 抑 菌 率 為 71.59% 。 B皿 灰 霉 菌 菌 落 測 量 后 , 未 封 口 繼 續(xù) 培 養(yǎng) 3d , 其 菌 落 半 徑 為 4.03c m 。 表 明 酵 母 菌 0939-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能 夠 顯 著 的 抑 制 灰 霉 病 菌 菌 絲 的 生 長 。 通 過 封 口 培 養(yǎng) 3d 的 B皿 中 灰 霉 菌 菌 落 前 端 菌 絲 的 顯 微 觀 察 , 發(fā) 現(xiàn) 經 酵 母 菌 0939- 5處 理 的 灰 霉 菌 菌 絲 與 對 照 ( 圖 3a ) 相 比 , 菌 絲 變 細 , 出 現(xiàn) 扭 曲 、 畸 形 , 且 菌 絲 分 支 明 顯 增 多 , 菌 絲 長 度 變 短 , 隔 膜 間 距 變 短 ( 圖 3b ) 。 2 2 活 性 炭 對 酵 母 菌 0 9 3 9 - 5 抑 菌 作 用 的 影 響 添 加 活 性 炭 對 酵 母 菌 0939- 5抑 制 灰 霉 菌 菌 絲 生 長 的 試 驗 結 果 顯 示 , 有 活 性 炭 存 在 時 , 灰 霉 菌 S B- 3- 2菌 落 半 徑 大 于 未 添 加 活 性 炭 的 處 理 , 其 菌 落 半 徑 為 4.73c m ; 而 未 添 加 活 性 炭 的 處 理 , 菌 落 平 均 半 徑 僅 為 2.07 c m 。 由 此 說 明 , 活 性 炭 吸 附 了 酵 母 菌 0939-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 明 顯 的 降 低 了 其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灰 霉 菌 菌 絲 生 長 的 抑 制 作 用 。 2 3 活 性 炭 對 酵 母 菌 0 9 3 9 - 5 抑 制 分 生 孢 子 萌 發(fā) 的 影 響 通 過 添 加 活 性 炭 測 定 了 酵 母 菌 0939- 5對 灰 霉 病 菌 分 生 孢 子 萌 發(fā) 的 影 響 , 證 實 了 酵 母 菌 0939-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灰 霉 病 病 菌 的 抑 制 作 用 。 試 驗 中 有 活 性 炭 的 存 在 , 灰 霉 菌 S B- 3- 2分 生 孢 子 的 萌 發(fā) 率 為 61.00% , 而 未 加 活 性 炭 的 處 理 , 孢 子 萌 發(fā) 率 僅 有 0.67% 。 加 活 性 炭 處 理 后 , 灰 霉 菌 孢 子 可 以 萌 發(fā) , 其 7 · · 201 8 年 第 4 期 C H I N A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201 8 , V o l 3 8 N o 4 對 照 處 理 1 2 3 4 5 6 7 1.番 茄 早 疫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s o l a n i ) 2.棉 花 立 枯 絲 核 病 菌 ( 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 K ü h n ) 3.棉 花 枯 萎 病 菌 ( F u s a r i u m o x y s p o r u m f .s p .v a s i n f e c t u m ) 4.水 稻 稻 瘟 病 菌 ( M a g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 5.梨 黑 斑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k i k u c h i a n a T a n a k a ) 6.棉 花 黃 萎 病 菌 (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 7 .瓜 類 炭 疽 病 菌 ( Co l l e t o t r i c h u m l a g e n a r i u m ) 圖 5 酵 母 菌 菌 株 0 9 3 9 -5 對 7 種 病 原 菌 菌 絲 生 長 的 影 響 a .空 白 對 照 處 理 b .添 加 活 性 炭 處 理 c .未 加 活 性 炭 處 理 圖 4 活 性 炭 處 理 酵 母 菌 菌 株 0 9 3 9 -5 產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灰 霉 病 病 菌 孢 子 萌 發(fā) 的 影 響 顯 微 觀 察 a .未 接 種 酵 母 菌 處 理 的 灰 霉 菌 菌 絲 b .接 種 酵 母 菌 處 理 的 灰 霉 菌 菌 絲 圖 3 酵 母 菌 0 9 3 9 -5 處 理 后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菌 株 S B -3 -2 菌 絲 形 態(tài) 的 顯 微 觀 察 萌 發(fā) 的 芽 管 的 長 度 ( 圖 4 b ) 顯 著 小 于 空 白 對 照 處 理 的 孢 子 萌 發(fā) 芽 管 長 度 ( 圖 4 a ) 。 而 未 加 活 性 炭 的 處 理 , 灰 霉 菌 孢 子 幾 乎 不 能 萌 發(fā) ( 圖 4 c ) 。 表 明 活 性 炭 吸 附 了 酵 母 菌 09 39 -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 顯 著 降 低 了 其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灰 霉 菌 孢 子 萌 發(fā) 的 抑 制 作 用 。 2 4 酵 母 菌 0 9 3 9 - 5 對 幾 種 病 原 菌 的 抑 制 作 用 由 表 2和 圖 5可 知 , 酵 母 菌 09 39 -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供 試 病 原 真 菌 番 茄 早 疫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s o l a n i ) 、 棉 花 立 枯 絲 核 病 菌 ( 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 K ü h n ) 、 棉 花 枯 萎 病 菌 ( F u s a r i u m o x y s p o r u m f .s p . v a s i n f e c t u m ) 、 水 稻 稻 瘟 病 菌 ( M a g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 、 梨 黑 斑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k i k u c h i a n a T a n a k a ) 、 棉 花 黃 萎 病 菌 (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 、 瓜 類 炭 疽 病 菌 ( Co l - l e t o t r i c h u m l a g e n a r i u m ) 的 生 長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抑 制 8 · · 201 8 年 第 4 期 C H I N A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201 8 , V o l 3 8 N o 4 病 原 真 菌 抑 菌 率 ( % ) 棉 立 枯 絲 核 菌 病 菌 ( 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 Kü h n ) 94.00± 0.00 番 茄 早 疫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s o l a n i ) 93.19± 0.69 稻 瘟 病 菌 ( M a g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 91.08± 0.30 棉 花 黃 萎 病 菌 (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 90.93 ± 0.95 瓜 類 炭 疽 病 菌 ( Co l l e t o t r i c h u m l a g e n a r i u m ) 84.00± 1.00 梨 黑 斑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k i k u c h i a n a Ta n a k a ) 7 0.59± 0.46 棉 花 枯 萎 病 菌 ( F u s a r i u m o x y s p o r u m f .s p .v a - s i n f e c t u m ) 44.29± 0.48 表 2 酵 母 菌 0 9 3 9 - 5 對 幾 種 主 要 病 原 菌 的 抑 制 作 用 作 用 , 其 中 , 對 棉 花 立 枯 絲 核 菌 抑 制 作 用 最 強 , 平 均 抑 制 率 可 達 94.00% , 對 棉 花 枯 萎 病 菌 抑 制 作 用 最 弱 , 平 均 抑 制 率 為 44.29% 。 3 討 論 近 年 來 , 國 內 外 對 利 用 真 菌 20-21 、 細 菌 22-23以 及 鏈 霉 菌 1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來 防 治 植 物 病 害 做 了 較 多 的 研 究 。 陳 利 軍 等 24研 究 表 明 , 產 香 真 菌 Z Y- 2菌 株 產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草 霉 灰 霉 病 菌 ( B . c i n e r e a Pe r s ) 、 水 稻 胡 麻 斑 病 菌 ( Bi e o l a r i s o r v z a e Sh o e m a k e r ) 、 小 麥 赤 霉 病 菌 ( F u s a r i u m g r a m i n e a r u m Se h w ) 、 白 菜 黑 斑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b r a s s i c a e Sa c c ) 和 萵 苣 菌 核 病 菌 ( S c l e r o t i n i a s c l e r o t i o r u m Ba r v ) 等 5種 植 物 病 原 真 菌 均 有 一 定 的 抑 制 作 用 。 利 用 芽 孢 桿 菌 ( Ba c i l l u s s u b t i l i s )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可 以 顯 著 地 抑 制 柑 橘 青 霉 病 菌 菌 絲 生 長 和 孢 子 萌 發(fā) 25 。 野 生 鳳 梨 ( M u s - c o d o r c r i s p a n s ) 通 過 利 用 產 生 的 多 種 揮 發(fā) 性 物 質 能 有 效 地 抑 制 腐 霉 菌 ( P y t h i u m u l t i m u m ) 、 疫 霉 菌 ( P h y - t o p h t h o r a c i n n a m o m i ) 和 核 盤 菌 ( S c l e r o t i n i a s c l e r o t i o - r u m ) 等 多 種 病 原 菌 的 生 長 26 。 Hu a n g 等 27 報 道 了 擲 孢 酵 母 具 有 優(yōu) 良 的 生 防 潛 質 , 其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能 顯 著 抑 制 灰 霉 病 菌 菌 絲 生 長 和 孢 子 萌 發(fā) 。 本 研 究 同 樣 發(fā) 現(xiàn) 酵 母 菌 0939-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葡 萄 灰 霉 病 菌 菌 絲 的 生 長 和 孢 子 的 萌 發(fā) 均 有 顯 著 的 抑 制 作 用 。 試 驗 中 酵 母 菌 與 灰 霉 菌 無 直 接 接 觸 即 能 抑 制 其 菌 絲 生 長 和 孢 子 萌 發(fā) , 且 添 加 活 性 炭 后 , 酵 母 菌 0939- 5產 VO Cs 對 灰 霉 菌 的 生 長 及 分 生 孢 子 的 萌 發(fā) 抑 菌 作 用 明 顯 下 降 , 表 明 酵 母 菌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是 導 致 灰 霉 菌 菌 絲 生 長 和 孢 子 萌 發(fā) 受 抑 制 的 主 要 原 因 。 此 外 , 酵 母 菌 0939- 5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對 番 茄 早 疫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s o l a n i ) 、 棉 花 立 枯 絲 核 病 菌 ( R h i z o c t o n i a s o l a n i Kü h n ) 、 棉 花 枯 萎 病 菌 ( F u s a r i u m o x y s p o r u m f .s p .v a s i n f e c t u m ) 、 水 稻 稻 瘟 病 菌 ( M a g - n a p o r t h e o r y z a e ) 、 梨 黑 斑 病 菌 ( Al t e r n a r i a k i k u c h i a n a Ta n a k a ) 、 棉 花 黃 萎 病 菌 ( V e r t i c i l l i u m d a h l i a ) 、 瓜 類 炭 疽 病 菌 ( Co l l e t o t r i c h u m l a g e n a r i u m ) 7種 病 原 真 菌 的 生 長 也 具 有 抑 菌 作 用 。 利 用 微 生 物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抑 菌 物 質 防 治 果 蔬 采 后 病 害 日 趨 受 到 國 內 外 學 者 的 青 睞 28 。 微 生 物 熏 蒸 被 認 為 是 一 種 理 想 的 生 防 途 徑 。 該 方 法 的 運 用 不 會 造 成 農 產 品 農 藥 殘 留 、 公 共 安 全 和 病 原 菌 產 生 抗 藥 性 等 系 列 問 題 29-30 。 研 究 報 道 木 霉 菌 產 生 的 6-戊 基 - 2H-吡 喃 - 2-酮 對 番 茄 灰 霉 病 菌 有 明 顯 抑 制 作 用 31 。 Hu a 等 32 研 究 發(fā) 現(xiàn) 異 常 威 克 漢 姆 酵 母 ( W i c k e r - h a m o m y c e s a n o m a l u s )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物 質 苯 乙 醇 能 有 效 地 抑 制 黃 曲 霉 菌 絲 生 長 和 孢 子 萌 發(fā) 。 本 研 究 中 的 酵 母 菌 0939- 5能 產 生 的 揮 發(fā) 性 抑 菌 物 質 的 有 效 成 分 分 析 還 有 待 進 一 步 研 究 。 參 考 文 獻 1 陳 宇 飛 , 文 景 芝 , 李 立 軍 . 葡 萄 灰 霉 病 研 究 進 展 J . 東 北 農 業(yè) 大 學 學 報 , 2006, 37 ( 5) : 693-699. 2 田 世 平 , 范 青 . 控 制 果 蔬 采 后 病 害 的 生 物 學 技 術 J . 植 物 學 通 報 , 2000, 17 ( 3 ) : 211-217 . 3 丁 中 , 劉 峰 , 王 會 利 , 等 . 番 茄 灰 霉 病 的 多 重 抗 藥 性 研 究 J . 山 東 農 業(yè) 大 學 學 報 , 2001, 32( 4) : 452-456. 4</p>

注意事項

本文(酵母菌0939-5對葡萄灰霉病菌抑制作用研究.pdf)為本站會員(magazine@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