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縣設施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pdf
<p>2 018 年第 15 期 (總第 548 期 ) 經濟研究 JingjiYanjiu 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是綜合應用農業(yè)、物 理、生物及化學防治等方法控制蔬菜病蟲害發(fā)展,促 進蔬菜標準化生產的一項綜合技術, 也是提升蔬菜 質量安全水平、實現(xiàn)農藥使用零增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 的根本途徑。 推進蔬菜綠色防控是貫徹 “ 預防為主、 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品牌強農”戰(zhàn)略的重要舉措。 高臺縣在蔬菜生產中, 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將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 防治與化學防治有機結合,應用殺蟲燈、粘蟲板、防 蟲網(wǎng)和植物源生物農藥及化學農藥相結合的技術, 既能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量、 又能提高病蟲害的防 治效果,還可以提高蔬菜品質,達到優(yōu)質、高產、高 效、無害、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 1.1 應用殺蟲燈誘殺害蟲 利用害蟲的趨光性,誘殺害蟲成蟲,降低害蟲基 數(shù),使害蟲的密度和產卵量大幅度降低。目前高臺縣 常用的殺蟲燈有太陽能殺蟲燈、 黑光燈和頻振式殺 蟲燈。 1.2 糖醋液誘殺 糖醋液的配制:紅糖 1 份、醋 4 份、白酒 1 份、水 16 份調勻即可。糖醋液對小地老虎成蟲的防效顯著。 1.3 粘蟲板誘殺 在棚內利用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害蟲對黃 色的趨性,懸掛黃色粘蟲板;利用薊馬等害蟲對藍 色的趨性,懸掛藍色粘蟲板;棚內設置銀灰色膜以 驅避蚜蟲。粘蟲板要在蟲害發(fā)生初期使用,用量為 75150 片 /hm 2,當蟲口密度增加時,可視情況增加。 1.4 覆蓋防蟲網(wǎng)隔離害蟲 在棚室通風口或者通風帶設置防蟲網(wǎng), 將害蟲 拒之于網(wǎng)外,基本上能免除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美 洲斑潛蠅等多種害蟲的危害。 覆蓋防蟲網(wǎng)時要注 意 清 除 田間雜草 和前 茬作 物的 殘枝殘葉 , 并 對 土壤 進 行 消毒處 理,可用 50% 多 菌靈 可 濕 性粉 劑 、 辛硫磷 等藥 劑噴 施, 消滅殘留 在 土壤 中的病 原菌 和蟲卵。 1.5 高溫悶棚消毒 在高 溫季節(jié) ,大棚 休耕 期 間 ,將棚室 完 全密 閉 , 連續(xù) 高 溫悶烤 1525 d , 可殺 滅土壤 中的病 原菌 和 害蟲,有效預防 枯萎 病、青 枯 病、 軟腐 病等 土傳 病害, 同 時高 溫 也能殺 死線 蟲及 其他 蟲卵。 1.6 合理調控棚室內的溫濕度 采取 膜 下滴灌 、水 肥 一 體 化、無 滴 膜、地 面 全膜 高臺縣設施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楊 雪 (甘肅省高臺縣農產品質量監(jiān)測檢驗中心,甘肅高臺 734300 ) 摘 要: 隨著高臺縣設施蔬菜的快速發(fā)展 ,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和栽培年限的延長給病蟲害防 治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 ,也給農業(yè)生產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因此應高度重視設施蔬菜病蟲害的防治。 綠色防 控技術是根據(jù) “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圍繞重點區(qū)域、重點作物、重大病蟲害實施的新技術措 施。 基于此 ,本文從物理防治、生態(tài)防治、農業(yè)防治和科學化防治 4 個方面 ,闡述了高臺縣設施蔬菜病蟲害綠 色防控技術。 關鍵詞: 設施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高臺縣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6997 ( 2018 ) 15-0033-03 收稿日期: 2018-05-18 作者簡介: 楊 雪( 1987- ),女,甘肅高臺人,助理農藝師,主要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檢測工作。 農藝農技 NongyiNongji 33 2 018 年第 15 期 (總第 548 期 ) 經濟研究 JingjiYanjiu 覆蓋等措施降低棚室濕度,可抑制白粉病發(fā)生;采用 高溫悶棚可防治黃瓜霜霉?。粦梦锫?lián)網(wǎng)技術,使用 溫濕度傳感器,及時調控棚室內的溫濕度,可抑制蔬 菜病蟲害的發(fā)生。 農業(yè)防治的主要措施有選用抗病蟲品種、 種子 消毒、培育健康種苗、合理輪作、科學施肥、及時灌 水、加強田間管理等。 2.1 選用抗病蟲品種 選用抗病蟲品種是防治蔬菜病蟲害最根本的、 既經濟又有效的措施。 高臺縣設施蔬菜抗病主要品 種:甘藍有神州 58 號,茄子有黑陽長茄、谷雨長茄, 西葫蘆有綠驕子、美國寒越、碧秀,番茄有美國紅帥、 先正達 F1,辣椒有 37-94等。 2.2 種子消毒 種子消毒常用的方法有曬種、溫湯浸種、藥劑浸 種等。曬種時選擇晴天將種子晾曬兩三天;溫湯浸種 用 55 溫水浸種 30 min ,邊攪動邊浸泡至室溫;藥 劑浸種可用 50%的多菌靈 500倍液浸種兩三小時 后撈出,清水洗凈后播種。 2.3 培育健康壯苗 一是選好育苗場地,將生產地和育苗場地隔離, 防止生產地病蟲傳入。 二是對育苗的營養(yǎng)土、基質、 育苗盤進行消毒殺菌。三是加強育苗期間的管理,及 時防治病蟲害,拔除雜草、雜苗、病苗,選擇健康的壯 苗進行移栽。 四是推廣工廠集約化育苗。 2.4 改善農田環(huán)境 整地時鏟除田間及周邊雜草, 撿拾田間地膜及 枯枝病葉,將雜草、地膜、枯枝病葉全部清理出棚室, 運至離棚室較遠的地方深埋。在蔬菜生長期,及時鏟 除田間雜草、摘除病葉、病果,必要時拔除病株,防止 病蟲害通過病株繼 續(xù) 傳播。 2.5 優(yōu)化作物布局,合理輪作倒茬 輪作 倒茬 是將用地和養(yǎng)地 相結 合, 按照不同 種 類 的蔬菜 安排茬口 。 如 茄果 類 蔬菜和 十字花 科蔬菜 輪作,既 能均衡利 用土 壤 養(yǎng) 分 和水 分 ,又有 利于減少 病蟲 源積累 ,減輕 病蟲 危 害。 2.6 采用嫁接栽培 嫁接 技術主要是 預 防瓜 類 、 茄果 類 的土 壤 傳播 病害,可進行 連 作 重茬 栽培, 能 有效 減輕許 多蔬菜病 蟲害。 瓜 類 、 茄果 類 蔬菜 嫁接 可有效防治瓜 類 枯 萎 病、茄子黃 萎 病、番茄 青 枯病、番茄根 結線 蟲等多種 病害。 2.7 科學合理使用肥料 一是 積極 推廣 測 土 配 方施肥技術, 按照 蔬菜生 長 需求規(guī)律 , 推行 N 、 P 、 K 及 微量元素 的 適量配比 , 促 進蔬菜對水肥的合理 吸收 。 二是推廣應用土 壤 有 機 質 提升 技術, 重點 推廣 秸稈腐熟還 田、 尾 菜 無 害化 處 理技術, 建 設 漚 肥 區(qū) , 利 用 尾 菜 漚 制有 機 肥,將 尾 菜 還 田, 實現(xiàn) 對蔬菜 廢棄 物的 循環(huán)利 用,達 到提 高土 壤 有 機 質 含量 的 目 的,有效 減少 化學肥 料 用 量 , 提 高 土 壤 的 保 肥 保 水 能力 ,實現(xiàn) 蔬菜的 優(yōu) 質高產。 主要應用 以 蟲治蟲、 以 菌治蟲 以 及用 植 物 源 生 物農藥、農用抗生 素 等生物制劑防治病蟲害技術。生 物防治 不但不污染 蔬菜和 環(huán)境 , 還 可有效 提升 農作 物品質, 促 進綠 色食 品產業(yè)的發(fā) 展 。 3.1 以蟲治蟲 主要 利 用 赤眼蜂 防治 棉鈴 蟲、菜 青 蟲;用 麗蚜 小 蜂 防治溫室 白 粉 虱 ;用 煙蚜繭蜂 防治 桃蚜 、棉蚜 。 3.2 以菌治蟲 每公頃 用 8 000 Iu/mg 蘇云金桿 菌 (BT)1 500 g, 對水 750 kg 稀釋 后 噴霧 防治菜 青 蟲; 用 BT 與 病毒 復配 的 復 合生物農藥 威敵 防治菜 青 蟲、小菜 蛾 。 3.3 用抗生素防治 用 2%武夷 菌 素 水劑 150倍液防治瓜 類白 粉病、 番茄葉霉病、黃瓜黑 星 病、 韭 菜 灰 霉病;用 2%農抗 120防治葫蘆科、茄科、 十字花 科 類 作物的枯 萎 病、 白 粉病、 莖 枯病、 銹 病、葉 斑 病、 炭疽 病、 莖腐 病、根 腐 病 等;用 中 生菌 素 防治 白 菜 軟腐 病、茄科 青 枯病等。 3.4 使用植物源生物農藥 一是使用 植 物 源 殺蟲劑, 如 用 苦參堿 、除蟲 菊 、 農藝農技 NongyiNongji 34 2 018 年第 15 期 (總第 548 期 ) 經濟研究 JingjiYanjiu 薯數(shù)、單株薯重和大中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隨 著鉀肥施用量的增加, 馬鈴薯的株高基本呈減小趨 勢。 莖粗、單株結薯數(shù)、單株薯重和大中薯率則隨著 鉀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其中各項指標中, 均以處理 4 最優(yōu), 說明鉀肥的施用量為 150 kg/hm 2 時,馬鈴薯植株生長最健壯,經濟性狀最優(yōu)。 不同鉀肥施用量對馬鈴薯的產量也有一定影 響,從試驗結果來看,鉀肥施用量為 150 kg/hm 2 時, 馬鈴薯的產量最高為 34 110.6 kg/hm 2 ; 對照組產量 最低,僅為 27 355.2 kg/hm 2 。從整體來看,隨著鉀肥 施用量的增加, 馬鈴薯的產量呈現(xiàn)先增高后降低的 趨勢。 綜合分析試驗結果,可知在該地區(qū)種植馬鈴薯 的鉀肥施用量以 150 kg/hm 2 為最佳。 ( 張瓊瓊) 印楝素、煙堿等可防治蚜蟲、菜青蟲、斑潛蠅等害蟲。 二是使用植物源殺菌劑, 如植物源生物農藥“植豐 寧”( 5% 香芹酚水劑)可防治馬鈴薯晚疫病、辣椒白 粉病等。 一是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則, 嚴禁在蔬菜 上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植物源生物農 藥,減少農藥殘留和污染,施藥人員必須做好安全防 護措施,防止中毒。二是做好蔬菜病蟲害的預測預報 工作,在病蟲害早期進行防控,推廣病蟲害專業(yè)化統(tǒng) 防統(tǒng)治,做到對癥下藥、適時防治、同步防治。三是要 輪換、交替使用農藥,防止病蟲害產生抗性。 四是要 嚴格按照農藥標簽所推薦的劑量、防治對象和施藥 次數(shù)用藥,切忌擅自加大藥量和次數(shù),同時嚴格遵守 農藥使用的安全間隔期。 ( 張瓊瓊) (上接第 32 頁) 農藝農技 NongyiNongji 為圍繞河西走廊國家有玉米制種基地雜交玉米特色產業(yè)發(fā)展中的品種,提 升西部地區(qū)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創(chuàng)新能力的支撐研發(fā)。 近日甘肅省發(fā)改委 批復下達酒泉市雜交玉米育繁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項目,項 目爭取國家補助資金 500 萬元,主要新建實驗室 615 平方米、種質資源庫 810 平 方米,配套實驗室及農機儀器設備 86 臺(套),建設雜交玉米育種創(chuàng)新集成技術 研究、種子質量安全檢測、加工機械引進與示范等創(chuàng)新研發(fā)平臺。 酒泉市雜交玉米育繁國家地方 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項目獲國家資金補助 3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