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溫室秋冬芹菜—早春番茄—夏豇豆高效栽培技術.pdf
<p>壽光下沉式后土墻溫室是天津地區(qū)主要的設施 類型之一,占地面積600 hm 2 (9 000畝)左右,主 要分布在靜海區(qū)和寶坻區(qū),該類型日光溫室冬季保 溫性能較好,寒冷季節(jié)清晨室內最低溫度67 , 每667 m 2 建造成本在2萬元左右。山東、河北等 設施栽培產區(qū)常用該類型溫室進行秋冬茬和越冬一 大茬果菜生產,產品可在春節(jié)前后上市,生產效益 較高且穩(wěn)定。但天津地區(qū)深冬季節(jié)光照較差,霧霾 天氣頻發(fā),進行日光溫室秋冬茬和越冬一大茬果菜 生產效果不理想,效益不高。為高效利用壽光下沉 式后土墻溫室,靜海區(qū)十里鋪、八里鋪等村經多年 實踐摸索,總結出了日光溫室秋冬茬芹菜早春茬 番茄夏茬豇豆高效栽培模式,經濟效益比較穩(wěn) 定、高效,經過6 a(年)的推廣,目前該模式在 天津市實際生產面積已達340 hm 2 (5 100畝)。該 模式下芹菜每667 m 2 產量9 000 kg,產值1.5萬 1.6萬元,商品菜主要供應內蒙古、東北等地;番 茄每667 m 2 產量5 000 kg,產值1.3萬1.5萬元; 豇豆每667 m 2 產量3 000 kg,產值0.4萬0.5萬元; 總產值3.2萬3.6萬元。 1 日光溫室結構 壽光下沉式后土墻溫室主要由后墻、前塑料屋 面和山墻組成,長80 m,內跨度為10 m,脊高4 m, 后墻底寬7 m,山墻底寬5 m,頂寬1.82.0 m。溫 室內種植面積700 m 2 。 2 茬口安排 秋冬茬芹菜6月下旬育苗,8月底至9月初定 植,12月初采收;番茄12月中下旬播種育苗,翌 年1月底定植,從4月底開始采收,5月底采收結束; 豇豆5月底直播,8月中旬采收結束。 3 品種選擇 芹菜可選用高產、抗寒、生長迅速的西芹品種, 如尤文圖斯、文圖拉;番茄品種選用早熟、耐低溫、 果形好、抗病性強的粉紅果品種,如朝研299、福 帥粉王等;豇豆選用耐熱、抗逆性強的品種,如豐 豇青優(yōu)、黑眉6號和黑眉7號。 4 秋冬茬芹菜栽培技術要點 4.1 育苗 芹菜由于用苗量大,產值不高,生產 上以自育苗為主。 4.1.1 浸種催芽 種子用48 溫水浸泡30 min (分) ,取出后放在涼水中浸泡24 h(小時) ,瀝干 水分后,置于20 恒溫箱催芽。選擇傍晚播種, 畦面澆透水,將種子與細沙混勻后撒播,播后覆土 0.51.0 cm厚,然后在育苗畦上搭小拱棚,覆蓋遮 陽網(wǎng),可提高出苗率、成苗率,且幼苗質量好,苗 李海燕,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蔬菜技術推廣工作,電話:022- 28450561,E-mail:lihaiyan_1969126.com *通訊作者:王銳竹,農藝師,主要從事蔬菜技術推廣工作,E-mail: wrz_str163.com 收稿日期:2017-06-13;接受日期:2017-09-12 基金項目:天津市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ITTVRS2017009) 日光溫室秋冬芹菜早春番茄夏豇豆高 效栽培技術 李海燕 1董在成 2劉紹寬 3王銳竹 1* ( 1 天津市蔬菜技術推廣站,天津 300201; 2 天津市寧河區(qū)種植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天津 301500; 3 天津市原 種場,天津 301500) 天津靜海地區(qū)根據(jù)深冬季節(jié)光照較差、 霧霾天氣頻發(fā)的特點和壽光下沉式后土墻溫 室的保溫性能,將秋冬茬和越冬一大茬果菜生 產改為秋冬芹菜早春番茄夏豇豆栽培模 式,每667 m 2 利潤達2.1萬2.5萬元。 95 新優(yōu)品種 栽培管理 本期視點 產業(yè)市場 病蟲防控 95 栽培管理 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8(1):95 - 98 齡短。 4.1.2 苗期管理 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一般12 d(天)澆1次水,出苗后每23 d(天)澆1次 水。幼苗2葉期間苗12次,苗距3 cm。苗高10 cm時可控水、蹲苗,7 d(天)左右澆1次水。苗 齡5060 d(天)、苗高15 cm(56葉)時即可 定植。 4.2 定植 定植前澆足底墑水,施足基肥。每667 m 2 施腐熟有機肥5 000 kg、硫酸鉀2530 kg、過 磷酸鈣20 kg、尿素12.5 kg、硼砂1.0 kg。全田撒 施,深翻土壤30 cm以上,做寬1.52.0 m的平畦。 定植行距1517 cm,株距15 cm,每667 m 2 保苗 2.5萬3.0萬株。 4.3 定植后管理 4.3.1 中耕 定植后至封壟前中耕34次,結合 中耕培土清除田間雜草,緩苗715 d(天)后, 視生長情況蹲苗710 d(天)。 4.3.2 水肥管理 定植時澆足定植水,45 d(天) 后澆1次緩苗水,注意防止畦內積水,以免造成爛 根死苗。緩苗后至扣棚膜前蹲苗15 d(天)左右, 以控水為主,一般7 d(天)左右澆1次水,維持 畦面見干見濕而不開裂的程度,促進植株根系生 長。冬季生長期間控制水分,每1015 d(天)澆 1次水。澆水應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后進行 大放風,排除濕氣,陰、雪天避免澆水。 植株緩苗后每667 m 2 施硫酸銨10 kg;生長期 隨水追施速效氮肥34次,每隔710 d(天) 施1次,每次10 kg;旺盛生長期間隨水追施復合 肥(N-P-K為15-15-15)34次,每隔1520 d (天)施1次,每次10 kg。 4.3.3 溫度管理 緩苗期適宜溫度為1822 , 10月中下旬開始扣棚膜,注意放風,后期溫度 降低后及時覆蓋保溫被;生長期白天適宜溫度為 1820 ,夜間1215 ,入冬后白天溫度應控 制在1520 ,夜間控制在8 ;生長后期溫度 保持在6 以上即可。芹菜對土壤濕度和空氣相對 濕度要求高,但澆水后要及時放風排濕。 4.3.4 采收 芹菜株高7080 cm,單株質量達 0.30.4 kg時即可一次性采收。 4.3.5 病蟲害防治 秋冬茬芹菜病害主要有軟腐 病、斑枯病、葉斑病、菌核?。幌x害主要有蚜 蟲。軟腐病屬于細菌性病害,發(fā)病初期用41%乙 蒜素乳油1 500倍液,或含孢子10億個·g -1 的枯 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斑枯病、 葉斑病在發(fā)病初期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 劑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 液,在葉片正反面噴霧及全株噴淋。菌核病在發(fā) 病初期用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 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 發(fā)生初期可噴施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 或1.8%阿維菌素乳油1 000倍液等藥劑或煙霧劑 防治。 5 早春茬番茄栽培技術要點 5.1 培育無病壯苗 目前,天津市早春茬溫室番 茄主要采用集約化穴盤基質育苗方式,一般12月 底育苗,苗齡3540 d(天) ,三葉一心,葉片有 光澤、莖粗壯、節(jié)間短、根色白、根系粗大,無病 蟲害。 5.2 整地施肥 定植前10 d (天)將日光溫室的栽 培床翻耕30 cm以上進行曬垡,結合整地,每667 m 2 施有機肥3 000 kg、磷酸二銨30 kg、硫酸鉀10 kg,撒于土壤表面,肥與土壤混合均勻,耙平整細。 采用南北向寬窄行栽培,并按壟高1520 cm、壟 寬8090 cm、壟距4050 cm的規(guī)格起壟,壟面 中間南北向鋪設2條滴灌帶。 5.3 定植 每667 m 2 定植3 000株左右,單壟雙行 定植,壟距4050 cm,行距50 cm左右,株距35 cm左右。 5.4 田間管理 5.4.1 溫度管理 定植后應密閉溫室45 d(天), 以利于緩苗,溫室內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 , 夜間1820 ;坐果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5 左 右,最高溫度不超過32 ,上半夜維持溫度在 1315 ,以利于植株體內營養(yǎng)物質的運轉,后 半夜溫度降至1013 ,以減少呼吸消耗。 壽光下沉式后土墻溫室保溫性能好,基本可滿 足番茄生產需要,但生長前期正值冬季,保溫增溫 仍是此階段的重點工作。常規(guī)保溫措施包括頂風口 設置擋風膜防冷風直吹;前底腳與溫室入口拉設防 寒膜保溫防寒;保溫被外鋪設防雪膜。另外,科學 開閉風口可保證溫室內溫度穩(wěn)定。定期擦拭棚膜, 增加透光提溫。遇到極端天氣常采取增設燃燒塊和 96 新優(yōu)品種 栽培管理 本期視點 產業(yè)市場 病蟲防控 96 栽培管理 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補光燈等臨時增溫補光措施。 5.4.2 水肥管理 早春為防止低溫影響,可提前10 d(天)澆水造墑,定植時澆水以穴澆為宜。定植 后57 d(天)可酌情澆緩苗水,然后待第1穗果 坐住后再澆水,之后增加澆水次數(shù),保持畦面見干 見濕。每坐住1穗果施1次肥,每667 m 2 施高鉀 復合肥(N-P-K為17-7-26+TE)1015 kg,配合 施用生物菌肥促進根系生長。 5.4.3 保花保果 采用激素蘸花促進坐果,當花序 有34朵花開放時可采用番茄靈2030 mg·L -1 進行藥劑噴花,噴花時溫室溫度保持在2022 , 注意避開高溫時段進行。 5.4.4 植株調整 早春茬番茄整枝通常采用單干整 枝,即保留主干,摘除所有側枝,留34穗果摘 心。摘心應在最后1穗果的上部留2片功能葉,保 證果穗有養(yǎng)分供應。為保證單果的商品質量,應及 時疏花,每個花序上留45朵花。植株生長后期, 可將基部枯黃衰老的葉片摘除,減少養(yǎng)分消耗,利 于通風透光。 5.5 病蟲害防治 早春茬番茄病蟲害較多,病害 主要有葉霉病、灰霉病、晚疫病、潰瘍病;蟲害主 要有白粉虱、螨蟲、薊馬等。葉霉病發(fā)病初期可用 40%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發(fā)病 初期可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 治;晚疫病發(fā)病初期可用72.2%霜霉威水劑800倍 液噴霧防治;潰瘍病發(fā)病初期可用77%氫氧化銅 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700倍 液噴霧防治。蟲害防治最好以防蟲網(wǎng)隔斷設施內外 昆蟲來往通道,若發(fā)生蟲害,白粉虱可用2.5溴 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螨蟲可用 5%唑螨酯懸浮劑3 000倍液噴霧防治;薊馬最好 用藍板誘殺,化學防治可用5%高氯·啶蟲脒乳油 2 000倍液噴霧。 6 夏茬豇豆栽培技術要點 6.1 施肥整地做畦 番茄采收結束后,清理田園, 澆水造墑,結合整地,每667 m 2 施磷酸二銨20 kg、過磷酸鈣40 kg、硫酸鉀1020 kg,深翻30 cm、細耙。一般采用平畦,畦寬1.2 m。 6.2 播種 播前澆1次大水,12 d(天)后開溝 播種,在溝內按預定株距點播,溝深35 cm,覆 土710 cm厚,即淺開溝多覆土,覆土后成一小 壟,既能防旱、防大雨,還可防止地溫升高,有利 于種子發(fā)芽和幼苗根系生長。夏茬豇豆栽培以稀植 為宜,雙行種植,穴距2430 cm,每穴23株。 每667 m 2 播種量23 kg。 6.3 肥水管理 當幼苗長至34片真葉時進行間 苗并定苗,每穴1株,定苗后封好定植穴。10 d (天)后澆1次小水,促幼苗生長,以后中耕松土 促根系生長。蹲苗后至第1花序嫰莢長35 cm時 澆足第1水,澆后停止中耕,以免傷根。此后仍要 適當控制澆水,防止徒長,促使花序形成,直到主 蔓上約2/3的花序出現(xiàn)時再澆第2水,以后地面稍 干即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封頂前如果基肥不足, 可結合澆水每667 m 2 追施1015 kg速效氮肥,以 促進結莢。高溫季節(jié)開花少,易出現(xiàn)“伏歇” ,應 57 d(天)隨水帶肥追施1次,每次可用高鉀類 型復合肥(N-P-K為15-5-27)8 kg,促使側蔓生 長,形成較多的側蔓花序,并使主蔓上原有的花序 繼續(xù)開花坐莢,增加后期產量。 6.4 植株調整 植株34片葉時應及時吊蔓。主 莖第1花序以下側蔓應及時摘除,以促主莖增粗 和上部側枝提早結莢。主蔓中、上部各葉腋中若 花芽旁混生葉芽時,應及時將葉芽抽生的側枝摘 除;若無花芽只有葉芽萌發(fā)時,則只留12片葉 后摘心,側枝上即可形成1穗花序。肥水條件充 足、植株長勢強時,側枝摘心不要過重,使其形成 更多花序。主蔓長至23 m時及時摘心,控制生 長,以免消耗養(yǎng)分,促使側枝形成花芽,利于采摘 果莢。 6.5 防止落花落莢 常用防落素2 mg·kg -1 或赤霉 素525 mg·kg -1 噴莖的頂端,促進開花,增加結 莢數(shù)量。 6.6 采收 夏茬豇豆成熟較快,一般在花后 1012 d (天)成熟,應及時采收,一般每隔1 d(天) 采1次莢。采收時避免損傷花序上其他花蕾,更不 能連花序柄一起摘下,這樣不利于多開花、多結莢。 6.7 病蟲害防治 夏季豇豆病害主要有銹病、炭 疽??;蟲害主要有豆野螟、潛葉蠅等。病蟲害發(fā) 生初期需及時選用對癥的化學藥劑進行防治。銹病 在發(fā)病初期可選用10%苯醚甲環(huán)唑(世高)水分 散粒劑1 0001 5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濕性 粉劑1 000倍液等噴霧防治。炭疽病發(fā)病初期可用 97 新優(yōu)品種 栽培管理 本期視點 產業(yè)市場 病蟲防控 97 栽培管理 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隨著設施栽培面積的不斷擴大,輪作周期不斷 縮短,由土傳病害、自毒作用、土壤理化性質劣變 等因素導致的連作障礙日益嚴重,成為制約西瓜等 瓜類生產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藥劑防治不 但成本高,且污染環(huán)境,影響產品的食用安全。無 土栽培是解決此類土壤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設施 小果型西瓜水肥一體化基質無土栽培技術利用簡易 基質槽,采用椰糠、泥炭、珍珠巖和蛭石等配比的 基質,比常規(guī)的塑料槽無土栽培管理簡單易行,降 低了設施系統(tǒng)的一次性投入,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 本,對環(huán)境無污染,生產的小果型西瓜優(yōu)質高產。 1 栽培設施 1.1 基質槽的建造 在設施內下挖基質槽,一般 為南北走向,上口寬40 cm,下口寬30 cm,深40 cm,長度依設施的寬度而定,槽間距70 cm?;| 槽用普通磚塊砌成,水泥抹平,槽底部與滲水槽連 通,通過滲水槽回收灌溉殘液到回收池以備過濾后 再用。滲水槽寬10 cm,深10 cm,坡降0.5%,長 度與基質槽長度一致,用水泥建造。 1.2 栽培基質 先將進口椰糠塊用清水浸泡,與 泥炭、珍珠巖和蛭石按4411的體積比進行 攪拌混合。在基質槽底部每667 m 2 加入腐熟有機 肥200 kg和硼砂0.5 kg,用濃度為100%的圣凈露 (主要成分是次氯酸,對細菌、真菌、病毒等具有 強烈的殺滅、內吸和保護三重功能)按1200的 比例加水稀釋,通過施肥機滴入待定植的基質中, 滴灌時間為30 min(分) 。在基質槽內裝入深度為 35 cm的混合好的基質和肥料,并在上面鋪設塑料 張華峰,男,農藝師,主要從事瓜類砧木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工作, 電話:0574-89184031,E-mail:zhanghfnbnkysohu.com *通訊作者:黃蕓萍,女,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西甜瓜育種與嫁接栽 培技術等研究,電話:0574-89184030,E-mail:hyp2003163.com 收稿日期:2017-09-22;接受日期:2017-12-04 基金項目:寧波市瓜類砧木育種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2014B81002) ,國家西 甜瓜產業(yè)技術體系項目(nycytx-36) ,寧波市瓜菜育種重點實驗室項 目(2014A22007) 設施小果型西瓜無土栽培,以椰糠、泥 炭、珍珠巖和蛭石配制成基質,采用水肥一體 化栽培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土傳病害、緩解連 作障礙,節(jié)水率達50%,節(jié)肥率達20%,節(jié) 省農藥10%,且果實品質好,增產增收。 設施小果型西瓜水肥一體化基質無土栽培 技術 張華峰 古斌權 應泉盛 王迎兒 王毓洪 黃蕓萍 * (寧波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蔬菜研究所,寧波市瓜菜育種重點實驗室,浙江寧波 315040) 25%咪鮮胺乳油2 000倍液,或22.5%啶氧菌酯懸 浮劑1 500倍液噴霧防治。豆野螟可用20%殺滅菊 酯乳油1 800倍液噴霧防治。潛葉蠅在成蟲羽化始 盛期開始防治,可選用5%氟蟲脲(卡死克)乳油 2 000倍液噴霧防治。 7 效益分析 該種植模式芹菜每667 m 2 產量9 000 kg,產值 1.5萬1.6萬元;投入成本:種子、農藥、肥料共 400元,棚膜1 000元,人工2 000元。早春番茄每 667 m 2 產量5 000 kg,產值1.3萬1.5萬元;投入 成本:種子、農藥、肥料共1 900元,人工3 000 元。夏茬豇豆每667 m 2 產量3 000 kg,產值0.4萬 0.5萬元;投入成本:種子、農藥、肥料共300元, 地膜150元,人工2 000元。合計每667 m 2 總產值 3.2萬3.6萬元,生產成本共計10 750元,利潤可 達2.1萬2.5萬元。 98 新優(yōu)品種 栽培管理 本期視點 產業(yè)市場 病蟲防控 98 栽培管理 中 國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8(1):98 - 1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