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劑對黃瓜幼苗生長及基質(zhì)理化環(huán)境的影響.pdf
第 53 卷 第 3 期 2025 年 3 月 西 北 農(nóng) 林 科 技 大 學(xué) 學(xué) 報 自 然 科 學(xué) 版 J ou r na l o f No r t hwe s t A 陜 西 省 重 點(diǎn) 研 發(fā) 計 劃 項 目 2021ZDLNY03 04 作 者 簡 介 張 萱 1998 女 山 西 呂 梁 人 在 讀 碩 士 主 要 從 事 蔬 菜 生 理 生 態(tài) 研 究 E ma i l zhangxuan19980729 163 c om 通 信 作 者 陳 書 霞 1971 女 河 南 臨 潁 人 教 授 博 士 生 導(dǎo) 師 主 要 從 事 蔬 菜 生 理 生 態(tài) 與 生 物 技 術(shù) 研 究 E ma i l shux i a chen nwsua f edu cn 張 萱 1 楊 玉 瑩 1 王 花 1 張 潔 1 曹 云 娥 2 陳 書 霞 1 1 西 北 農(nóng) 林 科 技 大 學(xué) 園 藝 學(xué) 院 陜 西 楊 凌 712100 2 寧 夏 大 學(xué) 農(nóng) 學(xué) 院 寧 夏 銀 川 750021 摘 要 目 的 探 究 不 同 種 類 的 微 生 物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生 長 及 基 質(zhì) 理 化 指 標(biāo) 的 影 響 為 黃 瓜 育 苗 階 段 微 生 物 菌 劑 的 施 用 提 供 理 論 依 據(jù) 方 法 以 博 耐 35B 為 試 驗 材 料 設(shè) 置 T1 解 淀 粉 芽 孢 桿 菌 T2 枯 草 芽 孢 桿 菌 T3 甲 基 芽 孢 桿 菌 T4 膠 質(zhì) 芽 孢 桿 菌 T5 放 線 菌 T6 哈 茨 木 霉 菌 T7 EM 菌 T8 葉 芭 復(fù) 合 微 生 物 菌 劑 等 8 個 菌 劑 處 理 進(jìn) 行 育 苗 試 驗 菌 劑 采 用 拌 基 質(zhì) 的 方 式 施 入 用 量 為 3 75 10 8 CFU 株 以 用 清 水 代 替 微 生 物 菌 劑 的 處 理 為 對 照 CK 于 播 后 15 25 35 d 時 取 樣 測 定 株 高 莖 粗 采 用 根 掃 描 儀 對 根 系 進(jìn) 行 掃 描 測 量 根 長 根 表 面 積 根 體 積 根 直 徑 和 根 尖 數(shù) 于 播 后 35 d 測 定 黃 瓜 葉 片 的 葉 長 葉 寬 計 算 葉 面 積 測 量 植 株 地 上 部 干 鮮 質(zhì) 量 地 下 部 干 鮮 質(zhì) 量 并 計 算 根 冠 比 壯 苗 指 數(shù) 和 生 長 函 數(shù) 并 測 定 栽 培 基 質(zhì) pH 電 導(dǎo) 率 EC 全 氮 全 磷 全 鉀 含 量 及 脲 酶 蔗 糖 酶 磷 酸 酶 過 氧 化 氫 酶 活 性 于 幼 苗 長 至 兩 葉 一 心 時 測 定 葉 綠 素 含 量 和 根 系 活 力 運(yùn) 用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對 微 生 物 菌 劑 的 作 用 效 果 進(jìn) 行 綜 合 評 價 結(jié) 果 在 播 后 15 25 d 各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株 高 有 抑 制 作 用 35 d 時 有 的 表 現(xiàn) 為 促 進(jìn) 作 用 有 的 表 現(xiàn) 為 抑 制 作 用 但 差 異 大 多 不 顯 著 各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莖 粗 表 現(xiàn) 為 促 進(jìn) 作 用 且 隨 著 時 間 的 延 長 促 進(jìn) 作 用 更 趨 明 顯 播 后 35 d T1 處 理 的 葉 面 積 最 大 T7 處 理 的 地 下 部 干 鮮 質(zhì) 量 根 冠 比 最 大 根 長 根 表 面 積 根 體 積 根 平 均 直 徑 和 根 尖 數(shù) 表 現(xiàn) 較 好 T5 處 理 的 根 系 活 力 最 大 不 同 菌 劑 對 幼 苗 葉 綠 素 含 量 有 一 定 程 度 的 提 升 作 用 其 中 以 T5 和 T7 處 理 效 果 較 好 各 菌 劑 處 理 對 土 壤 pH EC 有 一 定 影 響 但 均 在 植 株 可 正 常 生 長 的 范 圍 內(nèi) 土 壤 脲 酶 和 磷 酸 酶 活 性 以 T7 處 理 最 大 較 對 照 分 別 提 高 了 11 76 和 50 48 過 氧 化 氫 酶 活 性 以 T3 處 理 最 高 但 與 T7 處 理 無 顯 著 性 差 異 蔗 糖 酶 活 性 以 T4 處 理 最 高 T7 處 理 的 全 氮 全 磷 全 鉀 含 量 較 高 其 中 全 氮 全 磷 含 量 分 別 較 對 照 提 高 了 6 24 和 41 3 主 成 分 分 析 結(jié) 果 顯 示 T7 處 理 EM 菌 劑 排 名 第 一 處 理 效 果 最 好 結(jié) 論 EM 菌 劑 可 以 有 效 促 進(jìn) 黃 瓜 幼 苗 的 生 長 提 高 基 質(zhì) 中 的 養(yǎng) 分 含 量 和 酶 活 性 關(guān) 鍵 詞 微 生 物 菌 劑 黃 瓜 幼 苗 根 系 形 態(tài) 基 質(zhì) 理 化 環(huán) 境 中 圖 分 類 號 S642 2 文 獻(xiàn) 標(biāo) 志 碼 A 文 章 編 號 1671 9387 2025 03 0049 13 E f f e c t s o f m i c r o b i a l a g e n t s o n t h e g r o w t h o f c u c u m b e r s e e d l i n g s a n d t h e p h y s i c o c h e m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o f t h e s u b s t r a t e ZHANG Xuan 1 YANG Yuy i ng 1 WANG Hua 1 ZHANG J i e 1 CAO Yun e 2 CHEN Shux i a 1 1 C o l l e g e o f H o r t i c u l t u r e N o r t h w e s t A 2 S c h o o l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N i n g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Y i n c h u a n N i n g x i a 75002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e Th i s r e s e a r ch a ims t o exp l o r e t he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n t t ype s o f mi c r ob i a l agen t s on t he g r owt h and subs t r a t e phys i co chemi c a l i nd i c a t o r s o f cucumbe r s e ed l i ngs and p r ov i de t heo r e t i c a l ba s i s f o r t he e f f i c i en t app l i c a t i on o f mi c r ob i a l agen t s i n cucumbe r s e ed l i ng cu l t i va t i on s t age Me t hod Wi t h Bona i 35B a s t he expe r imen t a l ma t e r i a l e i gh t ba c t e r i a l agen t s i nc l ud i ng T1 B a c i l l u s a m y l o l i q u e f a c i e n s T2 B a c i l l u s s u b t i l i s T3 M e t h y l B a c i l l u s T4 B a c i l l u s m u c i l a g i n o s u s T5 A c t i n o b a c t e r i a T6 T r i c h o d e r m a h a r z i a n u m T7 EM mi c r ob i a l c ommun i t y and T8 Yeba c ompound mi c r oo r gan i sm ba c t e r i um agen t we r e us ed f o r s e ed l i ng cu l t i va t i on expe r imen t s The ba c t e r i a l agen t s we r e app l i ed i n a mi xed subs t r a t e manne r wi t h a do s age o f 3 75 10 8 CFU s t r a i n and t he g r oup t r e a t ed wi t h wa t e r i ns t e ad o f mi c r ob i a l agen t s s e r ved a s con t r o l CK At day 15 25 and 35 a f t e r s owi ng s amp l e s we r e t aken t o me a su r e p l an t he i gh t and s t em t h i ckne s s The r oo t s ys t em wa s s c anned us i ng a r oo t s c anne r t o me a sur e r oo t l eng t h r oo t su r f a c e a r e a r oo t vo l ume r oo t d i ame t e r and numbe r o f r oo t t i ps 35 days a f t e r sowi ng t he l e a f l eng t h and wi d t h o f cucumbe r l e ave s we r e me a su r ed t he l e a f a r e a t he aboveg r ound and unde r g r ound d r y and f r e sh we i gh t t he r oo t t o shoo t r a t i o s e ed l i ng s t r eng t h i ndex and g r owt h f unc t i on we r e c a l cu l a t ed and t he pH e l e c t r i c a l conduc t i v i t y EC t o t a l n i t r ogen t o t a l pho spho rus and t o t a l po t a s s i um c on t en t o f t he rh i z osphe r e so i l a s we l l a s t he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ur e a s e suc r a s e phospha t a s e and c a t a l a s e we r e de t e rmi ned When t he s e ed l i ngs p r oduc ed one sho t and two l e ave s ch l o r ophy l l con t en t and r oo t a c t i v i t y we r e me a su r ed Pr i nc i pa l c omponen t ana l ys i s wa s us ed t o c omp r ehens i ve l y eva l ua t e t he e f f e c t i vene s s o f mi c r ob i a l agen t s Re su l t Fr om 15 t o 25 days a f t e r s owi ng va r i ous ba c t e r i a l agen t s had i n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s on t he he i gh t o f cucumbe r s e ed l i ngs At day 35 s ome agen t s showed a p r omo t i ng e f f e c t wh i l e o t he r s showed an i nh i b i t o r y e f f e c t mo s t o f wh i ch howeve r we r e no t s i gn i f i c an t Ea ch ba c t e r i a l agen t had a p r omo t i ng e f f e c t on t he s t em t h i ckne s s o f cucumbe r s e ed l i ngs and t he p r omo t i ng e f f e c t be c ame mo r e p r onounc ed wi t h t he ex t en s i on o f t ime Af t e r 35 days o f s owi ng cucumbe r s e ed l i ngs o f T1 t r e a tmen t showed t he l a r ge s t l e a f a r e a The T7 t r e a tmen t r e su l t ed i n t he h i ghe s t unde r g r ound f r e sh and d r y ma s s r oo t t o shoo t r a t i o a s we l l a s t he l a r ge s t r oo t l eng t h r oo t su r f a c e a r e a r oo t vo l ume ave r age r oo t d i ame t e r and r oo t t i p numbe r T5 t r e a tmen t r e su l t ed i n t he h i ghe s t r oo t a c t i v i t y Di f f e r en t ba c t e r i a l agen t s had a c e r t a i n deg r e e o f enhanc i ng e f f e c t on t he ch l o r ophy l l con t en t o f s e ed l i ngs among wh i ch T5 and T7 t r e a tmen t s had be t t e r e f f e c t s Ea ch ba c t e r i a l agen t s had a c e r t a i n impa c t on so i l pH and EC bu t t hey we r e a l l wi t h i n t he r ange o f no rma l p l an t g r owt h The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s o i l u r e a s e and phospha t a s e we r e h i ghe s t i n t he T7 t r e a tmen t wh i ch i nc r e a s ed by 11 76 and 50 48 r e spe c t i ve l y c ompa r ed t o t he con t r o l g r oup The a c t i v i t y o f c a t a l a s e wa s h i ghe s t i n T3 t r e a t men t wi t h no s i gn i f i c an t d i f f e r enc e c ompa r ed t o T7 t r e a tmen t The h i ghe s t a c t i v i t y o f suc r a s e wa s ob s e r ved i n T4 t r e a tmen t The t o t a l n i t r ogen t o t a l phospho rus and t o t a l po t a s s i um con t en t we r e h i ghe r i n t he T7 t r e a tmen t wi t h t o t a l n i t r ogen and t o t a l pho spho rus con t en t i nc r e a s ed by 6 24 and 41 3 r e spe c t i ve l y c ompa r ed t o t he c on t r o l The r e su l t s o f p r i nc i pa l componen t ana l ys i s showed t ha t T7 t r e a tmen t EM mi c r ob i a l c ommun i t y r anked f i r s t and had t he be s t t r e a tmen t e f f e c t Conc l us i on EM mi c r ob i a l agen t s c an e f f e c t i ve l y p r omo t e t he g r owt h o f cucumbe r s e ed l i ngs i nc r e a s e nu t r i en t con t en t and enz yme a c t i v i t y i n t he subs t r a t e K e y w o r d s mi c r ob i a l agen t s cucumbe r s e ed l i ngs r oo t mo r pho l ogy ma t r i x phys i c o chemi c a l env i r on men t 近 年 來 由 于 菜 農(nóng) 對 化 肥 和 農(nóng) 藥 的 濫 用 引 發(fā) 了 土 壤 板 結(jié) 鹽 漬 化 菌 群 失 調(diào) 等 一 系 列 設(shè) 施 蔬 菜 土 壤 問 題 1 造 成 面 源 污 染 日 趨 嚴(yán) 重 制 約 了 蔬 菜 正 常 的 生 長 發(fā) 育 2 進(jìn) 而 演 變 成 掣 肘 設(shè) 施 蔬 菜 可 持 續(xù) 發(fā) 展 的 主 要 因 素 3 施 用 微 生 物 菌 劑 可 以 改 善 上 述 問 題 但 在 實 際 生 產(chǎn) 中 常 因 使 用 不 當(dāng) 導(dǎo) 致 微 生 物 菌 劑 的 應(yīng) 用 效 果 大 幅 下 降 因 此 促 進(jìn) 微 生 物 菌 劑 中 有 益 微 生 物 在 土 壤 中 的 定 殖 以 及 最 大 程 度 地 提 高 使 用 效 果 至 關(guān) 重 要 4 此 外 隨 著 生 活 水 平 的 日 益 提 高 人 們 對 蔬 菜 的 需 求 從 追 求 數(shù) 量 的 滿 足 發(fā) 展 為 追 求 更 高 的 品 質(zhì) 這 對 蔬 菜 生 產(chǎn) 提 出 了 新 的 挑 戰(zhàn) 同 時 也 是 新 的 機(jī) 遇 5 而 微 生 物 菌 劑 的 應(yīng) 用 符 合 人 們 對 蔬 菜 品 質(zhì) 需 求 的 愿 景 微 生 物 菌 劑 是 指 目 標(biāo) 微 生 物 有 效 菌 經(jīng) 過 工 業(yè) 0 5 西 北 農(nóng) 林 科 技 大 學(xué) 學(xué) 報 自 然 科 學(xué) 版 第 53 卷化 生 產(chǎn) 擴(kuò) 繁 后 加 工 制 成 的 活 菌 制 劑 6 其 經(jīng) 拌 種 蘸 根 灌 根 撒 施 等 方 式 施 入 土 壤 后 有 益 菌 種 大 量 繁 殖 形 成 占 位 優(yōu) 勢 進(jìn) 而 達(dá) 到 改 善 土 壤 中 土 著 微 生 物 菌 群 的 結(jié) 構(gòu) 抑 制 或 減 少 土 壤 病 原 菌 繁 殖 有 效 預(yù) 防 作 物 根 系 病 害 的 目 的 同 時 能 夠 利 用 微 生 物 的 固 定 分 解 和 分 泌 作 用 7 活 化 土 壤 養(yǎng) 分 提 高 土 壤 酶 活 性 8 10 研 究 表 明 不 同 菌 劑 對 同 一 作 物 的 促 生 效 果 存 在 較 大 的 差 異 因 此 對 某 一 特 定 作 物 而 言 有 必 要 對 不 同 的 微 生 物 菌 劑 進(jìn) 行 篩 選 從 而 獲 得 具 有 明 顯 促 生 效 果 的 菌 劑 11 黃 瓜 C u c u m i s s a t i v u s L 以 清 爽 的 口 感 深 受 廣 大 消 費(fèi) 者 青 睞 是 餐 桌 上 不 可 缺 少 的 佐 餐 本 研 究 以 黃 瓜 品 種 博 耐 35B 為 供 試 材 料 探 究 不 同 種 類 的 微 生 物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生 長 以 及 基 質(zhì) 理 化 環(huán) 境 指 標(biāo) 的 影 響 并 采 用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對 不 同 微 生 物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生 長 基 質(zhì) 理 化 環(huán) 境 等 影 響 進(jìn) 行 綜 合 評 價 旨 在 為 微 生 物 菌 劑 在 黃 瓜 育 苗 上 的 推 廣 和 應(yīng) 用 上 提 供 參 考 依 據(jù) 1 材 料 與 方 法 1 1 材 料 供 試 黃 瓜 品 種 為 當(dāng) 地 主 栽 品 種 博 耐 35B 8 種 商 品 微 生 物 菌 劑 市 購 所 得 其 來 源 及 規(guī) 格 見 表 1 其 中 放 線 菌 密 旋 鏈 霉 菌 及 婁 徹 氏 鏈 霉 菌 活 性 孢 子 哈 茨 木 霉 菌 有 效 成 分 為 哈 茨 木 霉 菌 生 防 枯 草 芽 孢 桿 菌 EM 菌 有 效 成 分 為 絲 狀 菌 群 木 霉 菌 芽 孢 桿 菌 光 合 菌 放 線 菌 等 葉 芭 復(fù) 合 微 生 物 菌 劑 有 效 成 分 為 枯 草 芽 孢 桿 菌 淡 紫 紫 孢 菌 哈 茨 木 霉 菌 地 衣 芽 孢 桿 菌 膠 凍 樣 類 芽 孢 桿 菌 等 4 種 為 復(fù) 合 菌 劑 其 余 4 種 為 單 一 菌 劑 表 1 供 試 微 生 物 菌 劑 的 來 源 及 規(guī) 格 Tab l e 1 Sou r c e and spe c i f i c a t i on o f mi c r ob i a l agen t 微 生 物 菌 劑 類 型 Mi c r ob i a l agen t t ype 有 效 活 菌 數(shù) 10 8 CFU g 1 Ef f e c t i ve v i ab l e c oun t 來 源 Sour c e 解 淀 粉 芽 孢 桿 菌 B a c i l l u s a m y l o l i q u e f a c i e n s 1 000 青 島 蔚 藍(lán) 生 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Qi ngdao Vl and B i o t e chno l ogy Co Lt d 枯 草 芽 孢 桿 菌 B a c i l l u s s u b t i l i s 1 000 青 島 蔚 藍(lán) 生 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Qi ngdao Vl and B i o t e chno l ogy Co Lt d 甲 基 芽 孢 桿 菌 M e t h y l B a c i l l u s 500 青 島 蔚 藍(lán) 生 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Qi ngdao Vl and B i o t e chno l ogy Co Lt d 膠 質(zhì) 芽 孢 桿 菌 B a c i l l u s m u c i l a g i n o s u s 100 青 島 蔚 藍(lán) 生 物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Qi ngdao Vl and B i o t e chno l ogy Co Lt d 放 線 菌 A c t i n o m y c e t e s 200 陜 西 博 秦 生 物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Shanx i Boq i n B i o t e chno l ogy Co Lt d 哈 茨 木 霉 菌 T r i c h o d e r m a h a r z i a n u m 30 諸 城 市 麥 克 貓 舞 信 息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Zhucheng Mi ke Ca t Danc e I n f o rma t i on Te chno l ogy Co Lt d EM 菌 EM mi c r ob i a l c ommun i t y 1 000 廣 西 農(nóng) 保 生 物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Guangx i Ag r i cu l t ur a l I nsur anc e B i o t e chno l ogy Co Lt d 葉 芭 復(fù) 合 微 生 物 菌 劑 Yeba c ompound mi c r oo r gan i sm ba c t e r i um a gen t 10 河 南 省 葉 芭 之 星 植 物 保 護(hù) 有 限 公 司 Henan Yeba Zh i x i ng P l an t Pr o t e c t i on Co Lt d 1 2 試 驗 設(shè) 計 試 驗 共 設(shè) 置 8 個 微 生 物 菌 劑 處 理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和 用 清 水 代 替 微 生 物 菌 劑 的 對 照 處 理 CK 如 表 2 所 示 本 試 驗 在 培 養(yǎng) 間 進(jìn) 行 黃 瓜 種 子 經(jīng) 過 浸 種 催 芽 后 播 種 至 72 孔 穴 盤 育 苗 每 個 處 理 3 次 重 復(fù) 每 個 穴 盤 為 一 次 重 復(fù) 微 生 物 菌 劑 采 用 拌 基 質(zhì) 的 方 式 施 用 將 菌 劑 與 基 質(zhì) 充 分 混 勻 后 裝 入 穴 盤 之 中 菌 劑 施 用 量 按 照 產(chǎn) 品 說 明 書 進(jìn) 行 具 體 如 表 2 所 示 處 理 前 先 將 菌 劑 稀 釋 至 相 同 有 效 活 菌 數(shù) 1 5 10 7 CFU mL 每 株 25 mL 不 同 處 理 施 加 濃 度 均 為 3 75 10 8 CFU 株 苗 期 管 理 按 常 規(guī) 方 法 表 2 試 驗 各 處 理 微 生 物 菌 劑 的 施 用 量 Tab l e 2 App l i c a t i on o f t he mi c r ob i a l agen t s f o r e a ch t r e a tmen t 處 理 Tr e a tmen t s 微 生 物 菌 劑 類 型 Mi c r ob i a l agen t t ype 有 效 活 菌 數(shù) 10 8 CFU g 1 Ef f e c t i ve v i ab l e c oun t 施 用 量 g 株 1 Do s age o f mi c r ob i a l agen t CK 清 水 Wa t e r 0 0 T1 解 淀 粉 芽 孢 桿 菌 B a c i l l u s a m y l o l i q u e f a c i e n s 1 000 0 003 75 T2 枯 草 芽 孢 桿 菌 B a c i l l u s s u b t i l i s 1 000 0 003 75 T3 甲 基 芽 孢 桿 菌 M e t h y l B a c i l l u s 500 0 007 50 T4 膠 質(zhì) 芽 孢 桿 菌 B a c i l l u s m u c i l a g i n o s u s 100 0 037 50 T5 放 線 菌 A c t i n o m y c e t e s 200 0 018 75 T6 哈 茨 木 霉 菌 T r i c h o d e r m a h a r z i a n u m 30 0 125 00 T7 EM 菌 EM mi c r ob i a l c ommun i t y 1 000 0 003 75 T8 葉 芭 復(fù) 合 微 生 物 菌 劑 Yeba c ompound mi c r oo r gan i sm ba c t e r i um agen t 10 0 375 00 1 5 第 3 期 張 萱 等 微 生 物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生 長 及 基 質(zhì) 理 化 環(huán) 境 的 影 響1 3 測 定 指 標(biāo) 與 方 法 1 3 1 黃 瓜 幼 苗 生 長 指 標(biāo) 于 播 后 第 15 天 時 各 處 理 隨 機(jī) 選 取 9 株 幼 苗 掛 牌 標(biāo) 記 每 隔 10 d 測 量 1 次 株 高 莖 粗 共 測 3 次 于 播 后 第 35 天 測 定 黃 瓜 葉 片 的 葉 長 和 葉 寬 計 算 葉 面 積 生 長 指 標(biāo) 的 測 定 參 考 黃 瓜 種 子 資 源 描 述 規(guī) 范 和 數(shù) 據(jù) 標(biāo) 準(zhǔn) 12 進(jìn) 行 1 3 2 黃 瓜 幼 苗 生 物 量 于 播 后 第 35 天 時 各 處 理 隨 機(jī) 選 取 5 株 植 株 測 定 地 上 部 干 鮮 質(zhì) 量 及 地 下 部 干 鮮 質(zhì) 量 參 照 任 杰 13 的 方 法 計 算 根 冠 比 壯 苗 指 數(shù) 和 生 長 函 數(shù) 1 3 3 黃 瓜 幼 苗 根 系 形 態(tài) 指 標(biāo) 于 播 后 第 15 天 開 始 每 隔 10 d 每 處 理 隨 機(jī) 選 取 5 株 幼 苗 采 用 根 掃 描 儀 對 根 系 進(jìn) 行 掃 描 測 量 根 長 根 表 面 積 根 體 積 根 平 均 直 徑 和 根 尖 數(shù) 共 測 3 次 1 3 4 黃 瓜 幼 苗 生 理 指 標(biāo) 于 幼 苗 長 至 兩 葉 一 心 時 參 考 文 獻(xiàn) 14 的 方 法 測 定 葉 綠 素 含 量 和 根 系 活 力 等 生 理 指 標(biāo) 1 3 5 基 質(zhì) 理 化 性 質(zhì) 于 播 后 35 d 各 處 理 隨 機(jī) 選 5 株 黃 瓜 幼 苗 收 集 其 根 際 基 質(zhì) 風(fēng) 干 后 研 磨 過 孔 徑 為 1 mm 的 篩 其 中 一 部 分 放 于 4 冰 箱 用 于 基 質(zhì) 酶 活 測 定 其 余 用 于 基 質(zhì) 理 化 指 標(biāo) 測 定 參 照 陸 欣 等 15 和 鮑 士 旦 16 的 方 法 測 定 基 質(zhì) pH EC 及 全 氮 全 磷 全 鉀 含 量 參 照 關(guān) 松 蔭 17 的 方 法 測 定 基 質(zhì) 脲 酶 蔗 糖 酶 磷 酸 酶 活 性 參 考 楊 蘭 芳 等 18 的 方 法 測 定 基 質(zhì) 過 氧 化 氫 酶 活 性 以 每 20 mi n 內(nèi) 每 克 土 壤 分 解 的 過 氧 化 氫 質(zhì) 量 mg 表 示 1 4 數(shù) 據(jù) 統(tǒng) 計 與 分 析 采 用 Exc e l 2016 軟 件 和 Or i g i n 2018 進(jìn) 行 數(shù) 據(jù) 整 理 及 繪 圖 用 SPSS 23 0 軟 件 中 的 Dunc an s 方 法 進(jìn) 行 數(shù) 據(jù) 差 異 性 分 析 結(jié) 果 以 平 均 值 標(biāo) 準(zhǔn) 誤 表 示 運(yùn) 用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綜 合 評 價 不 同 微 生 物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生 長 和 基 質(zhì) 理 化 環(huán) 境 的 影 響 2 結(jié) 果 與 分 析 2 1 不 同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生 長 的 影 響 不 同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株 高 和 莖 粗 的 影 響 如 圖 1 所 示 CK T1 T8 處 理 同 表2 圖 柱 上 標(biāo) 不 同 小 寫 字 母 表 示 處 理 間 差 異 顯 著 P 0 05 下 圖 同 CK T1 T8 t r e a tmen t i s t he s ame a s Tab l e 2 Di f f e r en t l ow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on t he c o l umn i nd i c a t e s i gn i f i c an t d i f f e r enc e s be twe en t r e a tmen t s P 0 05 The s ame be l ow 圖 1 不 同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株 高 和 莖 粗 的 影 響 F i g 1 Ef f e c t o f d i f f e r en t ba c t e r i a l agen t s on t he he i gh t and s t em d i ame t e r o f cucumbe r s e ed l i ngs 由 圖 1 可 見 在 播 后 15 25 d 各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株 高 有 抑 制 作 用 CK 的 株 高 大 于 T1 T8 處 理 2 5 西 北 農(nóng) 林 科 技 大 學(xué) 學(xué) 報 自 然 科 學(xué) 版 第 53 卷在 播 后 35 d T1 T2 T4 T5 T7 T8 處 理 菌 劑 對 株 高 表 現(xiàn) 為 促 進(jìn) 作 用 但 只 有 T5 T8 處 理 顯 著 高 于 CK T8 處 理 的 株 高 最 大 顯 著 高 于 除 T5 外 的 其 他 處 理 大 約 是 對 照 的 1 26 倍 T3 T6 處 理 菌 劑 對 株 高 表 現(xiàn) 為 抑 制 作 用 在 莖 粗 上 播 后 15 25 和 35 d 的 T1 T8 處 理 的 莖 粗 均 高 于 對 照 其 中 在 播 后 25 和 35 d 時 T7 處 理 的 莖 粗 最 大 分 別 為 4 08 和 4 86 mm 約 是 對 照 的 1 35 和 1 61 倍 由 圖 2 可 以 看 出 T1 處 理 的 葉 面 積 最 大 且 顯 著 高 于 其 他 處 理 和 對 照 結(jié) 果 表 明 不 同 的 微 生 物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的 莖 粗 均 有 促 進(jìn) 作 用 而 對 株 高 的 正 向 影 響 在 施 用 后 期 才 得 以 發(fā) 揮 其 中 T8 處 理 對 株 高 的 促 進(jìn) 作 用 最 明 顯 T7 處 理 對 莖 粗 的 促 進(jìn) 作 用 最 優(yōu) 2 2 不 同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生 物 量 的 影 響 不 同 微 生 物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干 物 質(zhì) 形 成 有 不 同 影 響 由 表 3 4 可 知 T1 處 理 的 地 上 部 干 鮮 質(zhì) 量 最 大 分 別 為 4 72 和 0 43 g 株 T7 處 理 的 地 下 部 干 鮮 質(zhì) 量 最 大 分 別 為 3 06 和 0 043 g 株 T7 處 理 的 根 冠 比 最 大 達(dá) 到 了 0 78 T1 處 理 的 壯 苗 指 數(shù) 和 生 長 函 數(shù) 最 大 但 其 壯 苗 指 數(shù) 與 T7 處 理 無 顯 著 性 差 異 結(jié) 果 表 明 微 生 物 菌 劑 有 利 于 黃 瓜 幼 苗 根 系 干 物 質(zhì) 的 積 累 對 壯 苗 的 形 成 具 有 促 進(jìn) 作 用 其 中 T7 處 理 對 根 系 生 物 量 的 增 加 作 用 最 為 明 顯 圖 2 不 同 菌 劑 對 播 后 35 d 黃 瓜 幼 苗 葉 面 積 的 影 響 F i g 2 Ef f e c t o f d i f f e r en t ba c t e r i a l agen t s on t he l e a f a r e a o f cucumbe r s e ed l i ngs 35 day s a f t e r s owi ng 表 3 不 同 菌 劑 對 黃 瓜 幼 苗 植 株 干 鮮 質(zhì) 量 的 影 響 Tab l e 3 Ef f e c t o f d i f f e r en t ba c t e r i a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