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里番茄曲葉病毒的發(fā)生與研究進(jìn)展_楊柳.pdf
2024 年第 6 期 植物檢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38 No 6 新德里番茄曲葉病毒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ToLCNDV 是一種雙組分單鏈 DNA病 毒 主要通過昆蟲媒介煙粉虱 Bemisia tabaci 傳 播 該病毒最早于1995年在印度發(fā)生 1 2021年傳 播至我國大陸地區(qū) 2 鑒于煙粉虱在我國廣泛發(fā)生 該病毒可能會對我國茄科 葫蘆科等多種作物產(chǎn)生 潛在的嚴(yán)重威脅 因此本文綜述了 ToLCNDV 的寄 主范圍 危害特征 發(fā)生分布 傳播流行 系統(tǒng)進(jìn)化以 及監(jiān)測防控等方面的研究進(jìn)展 以期為該病毒的防 控提供參考 1 寄主與病害特征 1 1 寄主植物 ToLCNDV的寄主十分廣泛 目前已有報(bào)道的 寄主涉及19科67種植物 3 表1 并且新寄主的數(shù) 量可能還在增加 這些寄主中包括蔬菜 花卉 雜草 等 其中最常見且受影響最大的寄主主要為番茄 辣 椒 馬鈴薯等茄科作物 此外還有黃瓜 西瓜 南瓜等 葫蘆科作物也易受危害 新德里番茄曲葉病毒的發(fā)生與研究進(jìn)展 楊柳 1 胡婕 2 高曉曉 1 楊帆 1 孫楓 1 李碩 1 季英華 1 龔偉榮 2 1 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植物保護(hù)研究所 江蘇南京 210014 2 江蘇省植物保護(hù)植物檢疫站 Occurrence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Yang Liu 1 Hu Jie 2 Gao Xi aoxiao 1 Yang Fan 1 Sun Feng 1 Li Shuo 1 Ji Yinghua 1 Gong Weirong 2 1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China 2 Jiangsu Plant Protection and Plant Quar antine Station Abstract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ToLCNDV is a two component single stranded DNA virus mainly transmitted by Bemisia tabaci The host range of ToLCNDV is very wide involving 19 families such as Solanaceae Cucurbitaceae Fabaceae Malvaceae etc The virus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India in 1995 and was introduced into mainland China in 2021 showing a trend of spread posing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production of Solanaceae and Cucurbitaceae crops in China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view of the host range harmful characteristic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mode genome and evolution de tection method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viru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virus Keywords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host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mode 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摘要 新德里番茄曲葉病毒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ToLCNDV 是一種主要由煙粉虱 Be misia tabaci 傳播的雙組分單鏈DNA病毒 寄主植物范圍十分廣泛 涉及茄科 葫蘆科 豆科 錦葵科 等19個科 該病毒最早于 1995 年在印度發(fā)現(xiàn) 2021 年傳入我國大陸地區(qū) 并呈現(xiàn)擴(kuò)散趨勢 對國內(nèi)茄 科作物和葫蘆科作物生產(chǎn)造成嚴(yán)重威脅 本文對該病毒的寄主范圍 危害特征 地理分布 傳播方式 基因組與進(jìn)化 檢測方法和防控等方面進(jìn)行了綜述 以期為該病毒的防控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新德里番茄曲葉病毒 寄主 分布 傳播方式 檢測方法 防控 中圖分類號 S41 33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DOI 10 19662 ki issn1005 2755 2024 06 004 基金項(xiàng)目 江蘇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建設(shè)項(xiàng)目 JATS 2023 315 第一作者 博士 研究方向?yàn)橹参锊《静?E mail suiyangy 通信作者 研究員 研究方向?yàn)橹参锊《静?E mail jiyinghua 通信作者 研究員 研究方向?yàn)橹参餀z疫 E mail 627351585 收稿日期 2024 08 01 15 2024 年第 6 期 植物檢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38 No 6 中文名 Chinese name 拉丁名 Latin name 科 Family 十字爵床 Crossandra infundibuliformis 爵床科 Acanthaceae 杖藜 Chenopodium giganteum 莧科 Amaranthaceae 胡蘿卜 Daucus carota 傘形科 Apiaceae 圓果牛角瓜 Calotropis procera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長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 夾竹桃科 Apocynaceae 野菊 Chrysanthemum indicum 菊科 Asteraceae 大麗花 Dahlia pinnata 菊科 Asteraceae 鱧腸 Eclipta prostrata 菊科 Asteraceae 銀膠菊 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菊科 Asteraceae 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菊科 Asteraceae 萬壽菊 Tagetes erecta 菊科 Asteraceae 番木瓜 Carica papaya 番木瓜科 Caricaceae 藜 Chenopodium album 藜科 Chenopodiaceae 飯包草 Commelina benghalensis 鴨跖草科 Commelinaceae 田旋花 Convolvulus arvensis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五爪金龍 Ipomoea cairica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印度小南瓜 Benincasa fistulos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冬瓜 Benincasa hispid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西瓜 Citrullus lanatus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紅瓜 Coccinia grandis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甜瓜 Cucumis melo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黃瓜 Cucumis sativus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厄瓜多爾南瓜 Cucurbita ecuadorensis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黑籽南瓜 Cucurbita ficifoli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臭瓜 Cucurbita foetidissim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Cucurbita fratern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Cucurbita martinezii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筍瓜 Cucurbita maxim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南瓜 Cucurbita moschat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西葫蘆 Cucurbita pepo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噴瓜 Ecballium elaterium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葫蘆 Lagenaria sicerari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絲瓜 Luffa aegyptiac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苦瓜 Momordica charanti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云南木鱉 Momordica dioic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佛手瓜 Sechium edule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瓜葉栝樓 Trichosanthes cucumerina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熱帶鐵莧菜 Acalypha indica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飛揚(yáng)草 Euphorbia hirta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麻風(fēng)樹屬 Jatropha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蓖麻 Ricinus communis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守宮木 Sauropus androgynus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木豆 Cajanus cajan 豆科 Fabaceae 瓜兒豆 Cyamopsis tetragonoloba 豆科 Fabaceae 大豆 Glycine max 豆科 Fabaceae 表1 ToLCNDV的寄主范圍 Tab 1 Host range of ToLCNDV 16 2024 年第 6 期 植物檢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38 No 6 圖1 田間甜瓜 A 南瓜 B 絲瓜 C 感染ToLCNDV后的癥狀 6 Fig 1 Symptoms of melon A pumpkin B and luffa C infected with ToLCNDV in the field 1 2 危害特征 由于 ToLCNDV 的寄主范圍很廣 植物感染后 的癥狀取決于寄主種類 生長條件等因素 通常 ToLCNDV感染葫蘆科和茄科作物后會造成植株生 長遲緩或停滯 節(jié)間變短 明顯矮化 葉片變小 皺 縮 葉面變脆 黃化斑駁 其中葉面凹凸不平 卷曲為 其最典型的特征 圖1 一旦感病可能會導(dǎo)致植株 生長停滯 不會正常開花結(jié)果 或者果實(shí)變小產(chǎn)生畸 形 不能正常成熟 導(dǎo)致大幅度減產(chǎn) 甚至導(dǎo)致絕收 ToLCNDV的不同株系對寄主的致病性存在一定差 異 也會導(dǎo)致植株出現(xiàn)的癥狀不完全相同 據(jù)報(bào)道 ToLCNDV印度分離物可以在番茄上產(chǎn)生很強(qiáng)的侵 染性并誘導(dǎo)番茄植株產(chǎn)生明顯的癥狀 但是地中海 地區(qū)的ToLCNDV ES株系卻主要危害葫蘆科作物 對番茄的侵染性較低 4 5 此外 ToLCNDV還會與其 他雙生病毒如番茄黃化曲葉病毒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等形成復(fù)合侵染 從而引起 更加嚴(yán)重的癥狀或者產(chǎn)生新的致病類型 6 續(xù)表1 中文名 Chinese name 拉丁名 Latin name 科 Family 白車軸草 Trifolium repens 豆科 Fabaceae 兵豆 Vicia lens 豆科 Fabaceae 綠豆 Vigna radiata 豆科 Fabaceae 咖啡黃葵 Abelmoschus esculentus 錦葵科 Malvaceae 陸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錦葵科 Malvaceae 大麻槿 Hibiscus cannabinus 錦葵科 Malvaceae 毛茉莉 Jasminum multiflorum 木樨科 Oleaceae 罌粟 Papaver somniferum 罌粟科 Papaveraceae 珠子草 Phyllanthus niruri 葉下珠科 Phyllanthaceae Saccharum edule 禾本科 Poaceae 齒果酸模 Rumex dentatus 蓼科 Polygonaceae 辣椒 Capsicum annuum 茄科 Solanaceae 黃燈籠辣椒 Capsicum chinense 茄科 Solanaceae 夜香樹 Cestrum nocturnum 茄科 Solanaceae 曼陀羅 Datura stramonium 茄科 Solanaceae 普通煙草 Nicotiana tabacum 茄科 Solanaceae 小酸漿 Physalis minima 茄科 Solanaceae 少花龍葵 Solanum americanum 茄科 Solanaceae 番茄 Solanum lycopersicum 茄科 Solanaceae 茄子 Solanum melongena 茄科 Solanaceae 龍葵 Solanum nigrum 茄科 Solanaceae 馬鈴薯 Solanum tuberosum 茄科 Solanaceae 注 表示無中文名 17 2024 年第 6 期 植物檢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38 No 6 2 ToLCNDV的地理分布 該病毒于 1995 年在印度的茄科作物上被首次 報(bào)道發(fā)生 1 此后對印度次大陸地區(qū)茄科和葫蘆科 作物的種植造成重大損害 7 2010年中國臺灣地區(qū) 發(fā)現(xiàn)該病毒 8 2012年該病毒首次在歐洲的西班牙發(fā) 現(xiàn) 9 嚴(yán)重影響了西葫蘆 南瓜等作物的生產(chǎn) 隨后 幾年 在突尼斯 10 意大利 11 摩洛哥 12 希臘 13 等其 他歐洲國家也相繼出現(xiàn) 由于ToLCNDV傳播迅速 已經(jīng)成為地中海沿岸國家葫蘆作物病害暴發(fā)的主要 原因 14 15 同時(shí)對該地區(qū)具有重要經(jīng)濟(jì)意義的茄科作 物也構(gòu)成了嚴(yán)重的威脅 16 由于ToLCNDV在重要 經(jīng)濟(jì)作物中擴(kuò)散迅速且危害嚴(yán)重 2019 年 ToLC NDV被歐洲和地中海植物保護(hù)組織 EPPO 列為檢 疫性病毒 2021年ToLCNDV傳入我國浙江 2 后在 上海和江蘇種植的番茄和葫蘆科作物上也均有發(fā) 現(xiàn) 17 2022年該病毒在我國上述地區(qū)持續(xù)發(fā)生 累積 造成約 600 hm 2 以上作物受害和上億元的經(jīng)濟(jì)損 失 2023 年在河南省種植的甜瓜上也有大面積發(fā) 生 18 2022 2023年 筆者在江蘇省內(nèi)15個地區(qū)種 植的7種葫蘆科作物上采集樣品進(jìn)行檢測 其中在 連云港灌云 鹽城大豐 南京江寧 泰州海陵 泰州 興化 南通海門和無錫江陰地區(qū)采集的樣品中均檢 出該病毒 受危害寄主作物涉及了甜瓜 西瓜 絲 瓜 南瓜和黃瓜 目前根據(jù) EPPO 數(shù)據(jù) 該病毒已 在亞洲 歐洲和非洲的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有分布 3 表2 表2 ToLCNDV在全球的分布情況 Tab 2 Global distribution of ToLCNDV 洲 Continent 國家 Country 地區(qū) State 非洲 阿爾及利亞 摩洛哥 塞舌爾 突尼斯 亞洲 孟加拉國 中國 江蘇 上海 浙江 臺灣 印度 Andhra Pradesh 安得拉邦 Assam 阿薩姆邦 Bihar 比哈爾邦 Chhattisgarh 恰蒂斯加爾邦 Delhi 德里 Gujarat 古吉拉特邦 Haryana 哈里亞納邦 Himachal Pradesh 喜馬偕爾邦 Jammu and Kashmir 查謨 克什米爾 Jharkhand 加爾克漢德邦 Karnataka 卡納塔克邦 Madhya Pradesh 中央邦 Maharashtra 馬哈拉施特拉邦 Manipur 曼尼普爾 Odisha 奧里薩邦 Punjab 旁遮普邦 Rajasthan 拉賈斯坦邦 Tamil Nadu 泰米爾納德邦 Telangana 特倫甘納邦 Uttar Pradesh 北方邦 Uttarakhand 北阿坎德邦 West Bengal 西孟加拉邦 18 2024 年第 6 期 植物檢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38 No 6 3 ToLCNDV的傳播方式 根據(jù)報(bào)道該病毒可能存在傳播方式有 介體煙 粉虱傳播 機(jī)械傳播 種子傳播和花粉傳播 ToLC NDV 在自然條件下主要是由煙粉虱以循環(huán)持久性 方式在田間進(jìn)行傳播 當(dāng)煙粉虱取食帶毒植株后 病毒會隨植株汁液進(jìn)入煙粉虱腸道 通過與中腸受 體特異結(jié)合穿過腸壁屏障進(jìn)入血淋巴 最后循環(huán)擴(kuò) 散至唾液腺 當(dāng)煙粉虱取食其他植株時(shí)病毒隨其唾 液經(jīng)口針進(jìn)入新的植物體內(nèi) 該病毒在煙粉虱體內(nèi) 不增殖 但獲毒后的煙粉虱可終身帶毒并傳毒 19 尚 沒有證據(jù)顯示該病毒可以經(jīng)卵垂直傳播 Sangeetha 等通過讓煙粉虱獲毒 4 h 接種 24 h 可以在溫室中 將病毒從佛手瓜 Sechium edule Jacq Sw 傳播給葫 蘆 20 也有報(bào)道煙粉虱獲毒時(shí)間至少需要30 min 或 更短的時(shí)間 只需要15 min 18 Sangeetha 等還證實(shí)了 ToLCNDV 可以摩擦傳 播 并且發(fā)現(xiàn)佛手瓜的果皮 中果皮 種皮 胚乳和胚 均可帶毒 從而證實(shí)了 ToLCNDV 的種傳性 20 Kil 等的研究也表明感染該病毒的西葫蘆種子全部帶 毒 它們萌發(fā)的1 3周齡幼苗中有61 36 帶毒 且 病毒在南瓜幼苗間的機(jī)械傳播也獲得了驗(yàn)證 21 Devi 等對苦瓜種子進(jìn)行了檢測并在田間進(jìn)行了生 長試驗(yàn) 表明該病毒可以通過種子傳給子代 不同來 源 批次 品種之間的種子傳播具有差異 22 Fortes 等利用ToLCNDV西班牙株系對該病毒在甜瓜上的 種傳進(jìn)行研究 對花部和成熟種子中的 ToLCNDV 進(jìn)行PCR檢測 結(jié)果表明該病毒可以使種子帶毒 然而 使用從感染 ToLCNDV 的植株中收集的種子 萌發(fā)的甜瓜子代植株進(jìn)行生長研究 并在早期 1葉 或晚期 20葉 生長階段進(jìn)行評估 并不支持 ToLC NDV從種子向子代的傳播 23 S ez等對南瓜 甜瓜 黃瓜和西瓜種子及其后代進(jìn)行檢測 結(jié)果也證實(shí)該 病毒不能從帶毒種子向子代傳播 24 Chang等用病 毒侵染性克隆接種番茄和黃瓜 并進(jìn)行了花粉介導(dǎo) 的傳毒試驗(yàn) 結(jié)果表明 ToLCNDV 可通過黃瓜和番 茄的種子或花粉傳播 25 這些不同的結(jié)果可能與病 毒株系和寄主不同有一定關(guān)系 需要進(jìn)行更多作物 種子帶毒的檢測和傳毒的試驗(yàn)來進(jìn)行驗(yàn)證 此外 病毒也可通過寄主植物 種子 切花和新鮮草藥等材 料 經(jīng)國際貿(mào)易遠(yuǎn)距離傳播 4 基因組結(jié)構(gòu)與進(jìn)化 ToLCNDV 屬于雙生病毒科 Geminiviridae 菜 豆金色花葉病毒屬 Begomovirus 為二分體結(jié)構(gòu) 在電鏡下可觀察到大小為 30 18 nm 的孿生雙子顆 續(xù)表2 洲 Continent 國家 Country 地區(qū) State 印度尼西亞 Java 爪哇島 Sumatra 蘇門答臘島 伊朗 尼泊爾 巴基斯坦 菲律賓 斯里蘭卡 泰國 土耳其 歐洲 愛沙尼亞 法國 希臘 意大利 Sardinia 撒丁島 Sicily 西西里島 立陶宛 荷蘭 葡萄牙 Azores 亞速爾群島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亞 西班牙 Balearic Islands 巴利阿里群島 Canary Islands 加那利群島 19 2024 年第 6 期 植物檢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38 No 6 粒 它的基因組含有兩個單鏈環(huán)狀 DNA 組分 DNA A和DNA B 均為2 7 kb左右 圖2 DNA A 可以自主復(fù)制 但是在病毒對寄主的系統(tǒng)性侵染過 程中需要DNA B的存在 19 DNA A含有6個開放 閱讀框 編碼蛋白 AV1 AV2 AC1 AC2 AC3 和 AC4 其中AV1為病毒的外殼蛋白 AV2是一個假 定的移動蛋白 可能具有 RNA 沉默抑制子功能 AC1 為病毒復(fù)制相關(guān)蛋白 AC2 為轉(zhuǎn)錄激活因子 AC3為復(fù)制增強(qiáng)因子 AC4可能為癥狀決定因子和 RNA 沉默抑制子 DNA B 組分含有 2 個 ORF 即 BV1和BC1 分別編碼病毒的核穿梭蛋白和運(yùn)動蛋 白 與其他雙生病毒相類似 ToLCNDV編碼的大多 數(shù)蛋白都具有多種功能 通過利用寄主因子完成復(fù) 制 轉(zhuǎn)錄 運(yùn)動等生活史或通過不同方式逃脫植物的 抗病毒防御反應(yīng)而促進(jìn)病毒侵染 26 28 對目前已報(bào)道分離物序列進(jìn)行系統(tǒng)進(jìn)化分析可 發(fā)現(xiàn) 所有分離物大致可以分為兩大組 I組中的分 離物主要來源于亞洲 包括中國 馬來西亞和印度次 大陸地區(qū) II組中的分離物主要分布在歐洲以及地 中海周邊國家 各分離物的親緣關(guān)系與地域呈現(xiàn)一 定的相關(guān)性 與寄主關(guān)系不大 6 來源于地中海地區(qū) 的 ToLCNDV分離物序列相似性在 99 以上 但是 與其他地區(qū)的分離物相比 序列相似性在 94 以 下 被命名為 ToLCNDV ES株系 這兩組分離物中 也均包含了印度 巴基斯坦分離物 這暗示著歐洲和 亞洲其他國家的病毒分離物可能最早均來源于印度 地區(qū) 目前已經(jīng)報(bào)道的中國分離物與部分印度分離 物和巴基斯坦分離物親緣關(guān)系較近 表明它們可能 具有相同的來源 6 重組是驅(qū)動雙生病毒進(jìn)化的重 要因素 分析發(fā)現(xiàn)ToLCND的不同株系是由 ToLC NDV 與其他病毒重組產(chǎn)生的 16 但目前已報(bào)道的中 國株系暫未發(fā)現(xiàn)重組現(xiàn)象 6 5 檢測與防控 5 1 檢測方法 從1995年在印度發(fā)現(xiàn)ToLCNDV以來 該病毒 已經(jīng)傳播擴(kuò)散至亞 非 歐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 對茄 科和葫蘆科作物生產(chǎn)產(chǎn)生了嚴(yán)重影響 尤其是近些 年已傳入我國 對國內(nèi)蔬菜的生產(chǎn)也造成了威脅 因此 加強(qiáng)對該病毒的檢疫和監(jiān)測預(yù)警尤其重要 當(dāng) 植物在苗期受到感染時(shí) ToLCNDV 可以通過葉片 卷曲 黃斑駁等典型癥狀進(jìn)行初步判別 但許多雙 生病毒感染也會產(chǎn)生類似癥狀 而且有些植物在感 染初期或種子無法通過癥狀判斷 此時(shí)可以通過免 疫學(xué)手段和分子生物學(xué)手段進(jìn)行檢測 如基于抗體 的檢測 29 PCR 檢測和熒光定量 PCR 30 免疫捕獲 PCR 31 雙重PCR等 32 S ez等利用常規(guī)PCR South ern 雜交和滾環(huán)擴(kuò)增 RCA 等方法對南瓜 甜瓜 黃 瓜和西瓜種子及其后代進(jìn)行了 ToLCNDV 檢測 24 Fig s等采用 9 種不同的 ToLCNDV檢測方法 4 種 基于血清學(xué) 4 種基于分子雜交 1 種基于 PCR 檢 測 評價(jià)癥狀演變和診斷感染 所有檢測方法在甜瓜 和西葫蘆中的檢測效率均在 85 以上 總的來說 PCR檢測結(jié)果最佳 33 近期還有多種新型檢測方法 出現(xiàn) 如基于等溫?cái)U(kuò)增技術(shù)的 LAMP檢測方法 34 35 LAMP耦合CRISPR Cas12a檢測 36 AuNP偶聯(lián)寡核 苷酸探針檢測等 37 新技術(shù)的發(fā)展使得該病毒的檢 測更加靈敏或者簡便 為該病毒的監(jiān)測與檢疫提供 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手段 5 2 防控策略 控制介體煙粉虱的發(fā)生是防控該病毒的關(guān)鍵 可采用化學(xué)藥劑 或者粘蟲板 亦可套種一些對煙粉 虱有趨避作用的作物 由于一些雜草可能成為該病 毒的寄主 因此清潔田園杜絕病原也尤為重要 一旦感染該病毒 在化學(xué)防治方面 目前尚未有 針對性化學(xué)藥劑可以使用 可以采用一些防病毒的 藥劑 如氨基寡糖素 毒氟磷 阿泰靈等 但是這些藥 物都只能延緩或減輕病毒病的發(fā)生 還不能有效控 圖2 ToLCNDV組分DNA A和DNA B結(jié)構(gòu)示意圖 19 Fig 2 Structural diagram of ToLCNDV components DNA A and DNA B 20 2024 年第 6 期 植物檢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38 No 6 制該病害發(fā)生 利用遺傳育種手段培育抗性品種是控制植物病 毒病的最有希望的策略 通常在生長季節(jié)提供有效 的保護(hù) 而不需要額外的成本或勞動力 也不會影響 生態(tài)環(huán)境 38 然而 目前還沒有鑒定出抗ToLCNDV 感染的品種 迄今為止 僅發(fā)現(xiàn)4份南瓜種質(zhì)在感染 該病毒后無癥狀或表現(xiàn)出輕微癥狀 似乎是南瓜抗 ToLCNDV的潛在候選來源 39 此外13份含有Ty基因 的番茄種質(zhì)也表現(xiàn)出一定的抗ToLCNDV潛力 40 Rodr guez 等在西班牙東南部的西葫蘆溫室內(nèi) 研究了生物防治 化學(xué)防治和綜合防治 IPM 3種不 同的防治策略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綜合防治防效最佳可達(dá) 73 不僅有效地控制了該病毒病 還減少了化學(xué)農(nóng) 藥的使用 41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和國際貿(mào)易等行業(yè)快速發(fā) 展 外來生物入侵已成為嚴(yán)重的全球性問題 對各國 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農(nóng)業(yè)發(fā)展造成了重大阻礙 ToLCNDV 自2021年進(jìn)入我國大陸地區(qū) 目前已呈擴(kuò)散趨勢 加強(qiáng)對該病毒的檢疫和監(jiān)測 控制介體煙粉虱 同時(shí) 采取有針對性的防控策略 避免該病毒對我國蔬菜 生產(chǎn)造成破壞性影響 參考文獻(xiàn) 1 Padidam M Beachy R N Fauquet C M Tomato leaf curl gem inivirus from India has a bipartite genome and coat protein is not essential for infectivity 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 1995 76 1 25 35 2 Li R C Liu Y Yin C L et al Occurrence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in China J OL Plant Disease 2023 2024 08 01 https doi org 10 1094 PDIS 06 22 1427 PDN 3 https gd eppo int taxon TOLCND 4 Fortes I M S nchez Campos S Fiallo Oliv E et al A novel strain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has spread to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J OL Viruses Basel 2016 8 11 307 https doi org 10 3390 v8110307 5 Ruiz L Simon A Velasco L et al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from Spain Plant Pathol ogy 2017 66 3 376 382 6 楊柳 高曉曉 孫楓 等 新德里番茄曲葉病毒江蘇西瓜分離物 的鑒定與克隆 J OL 植物病理學(xué)報(bào) 2024 2024 08 01 https doi org 10 13926 ki apps 001359 7 Zaidi S E A Martin D P Amin I et al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a widespread bipartite begomovirus in the territory of monopartite begomoviruses Molecular Plant Pathol ogy 2017 18 7 901 911 8 Chang H H Ku H M Tsai W S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 acterization of a mechanical transmissible begomovirus causing leaf curl on oriental melon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 ogy 2010 127 2 219 228 9 Ju rez M Tovar R Fiallo Oliv E et al First detection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fecting zucchini in Spain Plant Disease 2014 98 6 857 858 10 Mnari Hattab M Zammouri S Belkadhi M S et al First re port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fecting cucurbits in Tunisia J OL New Disease Reports 2015 31 21 https doi org 10 5197 j 2044 0588 2015 031 021 11 Luigi M Manglli A Valdes M et al Occurrence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fecting zucchini in Sardinia Italy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16 98 3 695 12 Sifres A S ez C Ferriol M et al First report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fecting zucchini in Morocco Plant Disease 2018 102 5 1045 13 Orfanidou C G Malandraki I Beris D et al First report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 zucchini crops in Greece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2019 101 3 799 14 Ju rez M Rabad n M P Mart nez L D et al Natural hosts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the emerging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 Spain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19 10 140 15 Panno S Caruso A G Troiano E et al Emergence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 Italy estimation of incidence and genetic diversity Plant Pathology 2019 68 3 601 608 16 Moriones E Praveen S Chakraborty S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an emerging virus complex threatening vegetable and fiber crops Viruses Basel 2017 9 10 264 17 Gu Q S Yan L Y Liu L M et al First report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fecting several Cucurbit plants in Chi na J OL Plant Disease 2023 2024 08 01 https doi org 10 10 94 PDIS 01 23 0180 PDN 18 古勤生 嚴(yán)蕾艷 劉莉銘 等 瓜類作物新病毒 新德里番茄 曲葉病毒 中國瓜菜 2023 36 8 1 4 19 楊秀玲 王亞琴 梅玉振 等 警惕新德里番茄曲葉病毒在我國 的傳播和危害 植物保護(hù) 2023 49 3 13 18 20 Sangeetha B Malathi V G Alice D et al A distinct seed trans missible strain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fecting chayote in India Virus Research 2018 258 81 91 21 Kil E J Vo T T B Fadhila C et al Seed Transmission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from zucchini squash in I taly Plants Basel 2020 9 5 563 22 Devi R G Jothika C Sankari A et al Seed transmission of Begomoviruses a potential threat for bitter gourd cultivation Plants Basel 2023 12 6 1396 23 Fortes I M P rez Padilla V Romero Rodr guez B et al Bego movirus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s seedborne but not seed transmitted in melon Plant Disease 2023 107 2 473 479 24 S ez C Kheireddine A Garcia A et al Further molecular di agnosis determines lack of evidence for real seed transmission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in Cucurbits Plants Basel 2023 12 21 3773 25 Chang H H Gustian D Chang C J et al Seed and pollen transmission of tomato leaf curl New Delhi virus tomato leaf curl Taiwan virus and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Thailand virus in cucumbers and tomatoes Plant Disease 2023 107 7 2002 2008 26 Chowdhury S Mukherjee A Basak S et al Disruption of tomato TGS machinery by ToLCNDV causes reprogramming of vascular tissue specific TORNADO1 gene expression Plan ta 2022 256 4 78 27 Vinutha T Vanchinathan S Bansal N et al Tomato auxin biosynthesis signaling is reprogrammed by the geminivirus to 21 2024 年第 6 期 植物檢疫 PLANT QUARANTINE Vol 38 No 6 美國APHIS將 種植植物手冊 和 處理手冊 導(dǎo)入農(nóng)產(chǎn)品 進(jìn)口要求數(shù)據(jù)庫 2024年10月1日 美國農(nóng)業(yè)部 USDA 動植物檢疫局 APHIS 將 種植植物手冊 和 處理手冊 導(dǎo)入農(nóng) 產(chǎn)品進(jìn)口要求數(shù)據(jù)庫 ACIR ACIR 向公眾提供實(shí)時(shí)的商品進(jìn)口信息 以及有效保障APHIS檢查員和美國海關(guān)與邊境保護(hù)局 CBP 官員執(zhí)法統(tǒng)一 ACIR數(shù)據(jù)庫將所有植物產(chǎn)品手冊 包括特定商品類型和處理程序 整合到格式一致的單一 來源位置 ACIR的進(jìn)口要求數(shù)據(jù)還與eFile 系統(tǒng) 該系統(tǒng)處理與植物相關(guān)的許可證 執(zhí)照和注冊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