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發(fā)生白蟻為害的原因與防控技術(shù).pdf
dible fungi 病 蟲 害 防 治 2024 年 第 46 卷 第 2 期 dible fungi 摘 要 隨 著 羊 肚 菌 大 面 積 推 廣 栽 培 白 蟻 為 害 情 況 屢 有 發(fā) 生 從 黑 翅 土 白 蟻 的 行 為 習(xí) 性 分 析 其 為 害 方 式 并 提 出 對 應(yīng) 措 施 以 期 為 羊 肚 菌 病 蟲 害 防 控 提 供 參 考 關(guān) 鍵 詞 羊 肚 菌 黑 翅 土 白 蟻 為 害 原 因 防 治 方 法 中 圖 分 類 號 S435 673 文 章 編 號 1000 8357 2024 02 0064 02 羊肚菌 Morchella spp 隸屬于子囊門 Ascomy cota 盤菌亞門 Pezizomycotina 盤菌綱 Pezizomy cetes 盤 菌 目 Pezizales 羊 肚 菌 科 Morchellace ae 羊肚菌屬 Morchella 是珍貴的稀有食用菌之 一 羊肚菌在全世界均有分布 我國羊肚菌栽培范 圍已擴(kuò)大到除海南 中國臺灣 香港 澳門以外的省 市 區(qū) 1 其中甘肅省和四川省的羊肚菌種類資源 相對較豐富 2013 年羊肚菌外源營養(yǎng)袋栽培法獲得成功 自 此我國開始商業(yè)化推廣栽培羊肚菌 2 4 目前羊肚 菌栽培技術(shù)已日趨完善 產(chǎn)量屢創(chuàng)新高 但隨著栽 培面積擴(kuò)大 病蟲害問題日益凸顯 羊肚菌主要病 害有白霉病 軟腐病 紅體病和蛛網(wǎng)病等 發(fā)病區(qū)域 不再生長新的羊肚菌 5 主要蟲害有螨類 菇蚊 馬 蜂 鼠婦 蛞蝓 蝸牛 跳蟲 馬陸等 可直接造成原 基 幼菇死亡及成菇殘缺 畸形等 降低子實體商品 價值和產(chǎn)量 6 8 近年來 羊肚菌大田栽培過程中屢有白蟻為害 情況發(fā)生 9 10 圖 1 常造成羊肚菌減產(chǎn) 影響產(chǎn)業(yè) 健康發(fā)展 經(jīng)形態(tài)學(xué)鑒定 羊肚菌栽培中的白蟻多 為黑翅土白蟻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屬等翅目 Isoptera 白蟻科 Termitidae 土白蟻屬 Odonto termes 為土棲性白蟻 筑巢于土壤中 形成地下 巢 11 其取食活動范圍超過 800 m 2 主要為害園林樹 木及房屋建筑 12 黑翅土白蟻以植物性纖維為食 通過 飛 分飛 爬 爬行 帶 攜帶 擴(kuò)散 其 為害具有隱蔽性 廣泛性 嚴(yán)重性 黑翅土白蟻取 食香菇 黑木耳 銀耳 平菇 雙孢蘑菇 草菇等食用 菌培養(yǎng)料以及椴木 菌絲 子實體等 將菌袋蛀成蜂 窩狀 導(dǎo)致子實體枯萎死亡 直接造成食用菌減產(chǎn) 或絕收 13 因此 筆者從黑翅土白蟻行為習(xí)性分析其發(fā)生 危害的原因 提出相應(yīng)防治措施 以期為羊肚菌病 蟲害防控提供參考 1 白蟻來源及為害方式 1 1 飛 以四川省成都平原 陜西省漢中盆地等地為例 羊肚菌一般于 10 月下旬 12 月上旬播種 黑翅土白 蟻分飛期一般為5 7月 尤其是雷雨或大雨后的傍晚 較普遍 分飛距離為 319 1 070 m 14 分飛期黑翅土 白蟻筑巢于羊肚菌栽培地或附近 成為重要為害源 1 2 爬 羊肚菌菌絲生長過程中會產(chǎn)生對白蟻具有引 誘性的物質(zhì) 15 如羊肚菌菌種有濃烈的蘑菇香味 對 黑翅土白蟻有較強引誘性 一定質(zhì)量濃度的糖分 對黑翅土白蟻的引誘效果也較明顯 16 外源營養(yǎng)料 主要為滅菌后的小麥 含有大量糖分 因此對黑翅 土白蟻也具有較強引誘效果 白蟻在栽培地修筑 蟻路 取食羊肚菌菌種和外源營養(yǎng)料 其活動區(qū)域 阻止羊肚菌菌絲生長和汲取營養(yǎng) 形成局部 無菌 區(qū) 導(dǎo)致羊肚菌產(chǎn)量降低 羊肚菌栽培地或周邊 區(qū)域若有白蟻巢 黑翅土白蟻群體 1 d 的直線取食 距離為 4 0 26 6 m 10 白蟻可能通過爬行進(jìn)入栽培 地 為 害 這 成 為 黑 翅 土 白 蟻 為 害 羊 肚 菌 的 主 要 方式 1 3 帶 木質(zhì)或竹制等含木質(zhì)纖維的修建大棚材料可 能攜帶活體白蟻 進(jìn)而引發(fā)白蟻為害 該方式是黑 收 稿 日 期 2023 12 20 一 稿 2024 01 03 修 改 稿 作 者 簡 介 曾 小 虎 本 科 高 級 工 程 師 主 要 從 事 白 蟻 防 治 研 究 E mail 729949658 通 信 作 者 楊 敬 本 科 主 要 從 事 食 用 菌 技 術(shù) 推 廣 與 應(yīng) 用 聯(lián) 系 電 話 15775940108 E mail 813715432 羊肚菌發(fā)生白蟻為害的原因與防控技術(shù) 曾 小 虎 1 楊 晶 2 王 思 忠 1 楊 學(xué) 圳 3 楊 敬 4 1 成 都 市 白 蟻 防 治 研 究 中 心 四 川 成 都 610011 2 四 川 省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農(nóng) 業(yè) 資 源 與 環(huán) 境 研 究 所 四 川 成 都 610011 3 四 川 省 食 用 菌 研 究 所 四 川 成 都 610011 4 四 川 省 長 寧 縣 農(nóng) 業(yè) 農(nóng) 村 局 四 川 宜 賓 644300 2024 46 2 64 65 曾小虎 等 羊肚菌發(fā)生白蟻為害的原因與防控技術(shù) 64dible fungi 病 蟲 害 防 治 2024 年 第 46 卷 第 2 期 翅土白蟻為害羊肚菌的補充途徑 此外 修建大棚 的木質(zhì)或竹制材料也可能成為白蟻的食物來源 引 誘白蟻進(jìn)入栽培地 進(jìn)而造成為害 2 防治措施 根據(jù) 預(yù)防為主 防治結(jié)合 的治理原則從防與 治兩方面對白蟻進(jìn)行防控 2 1 滅殺成蟲 在黑翅土白蟻分飛期采用燈光誘殺 具體措施 為距離栽培地周圍 10 20 m 處設(shè)置黑光燈或太陽能 誘蟲燈 燈距 50 100 m 17 燈下放半盆清水 分飛 期成蟲因趨光性落水溺亡 可減少白蟻種群基數(shù) 從而減少白蟻新群體產(chǎn)生 栽培前對栽培地廂面 噴施 0 05 吡蟲啉 可有效殺滅土壤中殘存白蟻 2 2 建立物理屏障 選擇水旱輪作地栽培 如稻菌輪作地可杜絕地 下 白 蟻 巢 也 可 在 栽 培 地 周 圍 挖 深 30 cm 寬 20 30 cm 的環(huán)形溝 可物理阻隔白蟻進(jìn)入 并兼具排水 功能 2 3 祛除蟻患 搭建大棚時應(yīng)仔細(xì)檢查使用材料 發(fā)現(xiàn)蟻害及 時處理 可采用低毒環(huán)保的藥物 如 0 05 吡蟲啉 噴灑或浸泡建材 亦可采用開水澆淋或水中浸泡處 理 有條件的生產(chǎn)者可采用金屬或塑鋼材質(zhì)的大 棚建材 以減少白蟻來源 2 4 誘殺 播種后菌床內(nèi)如發(fā)現(xiàn)白蟻為害 采用誘殺法 挖出蟻害部位 20 30 cm 深土壤 放入桉樹皮毒餌并 蓋上薄膜 再覆土恢復(fù)原狀 利用白蟻交哺和食尸 習(xí)性誘殺白蟻 3 小結(jié) 目前發(fā)現(xiàn)為害羊肚菌的白蟻種類主要為黑翅 土白蟻 羊肚菌栽培地分布較廣 但黑翅土白蟻一 般分布于低海拔地區(qū) 1 000 m 因此 部分栽培 區(qū)域如黑龍江 內(nèi)蒙古 寧夏 青海和新疆等省 自 治區(qū)尚未發(fā)現(xiàn)白蟻 食用菌菌絲和子實體對化學(xué) 藥物具有一定敏感性 18 需控量使用滅蟲藥物 嚴(yán)格 按照其使用方法 并遵守安全間隔期的使用要求 不得擴(kuò)大使用范圍 加大用藥劑量等 羊肚菌栽培期間 白蟻危害屢有發(fā)生 應(yīng)厘清 白蟻發(fā)生為害原因及方式 嚴(yán)格按照 預(yù)防為主 防 治結(jié)合 原則進(jìn)行防控 減少白蟻為害 參考文獻(xiàn) 1 趙琪 我國羊肚菌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 前景及建議 J 食藥 用菌 2018 26 3 148 151 2 周建方 河南盧氏縣引種羊肚菌獲得成功 J 食用菌 2015 37 6 55 3 劉紅民 楊樹林下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shù) J 防護(hù)林科 技 2014 11 110 111 4 劉穎 豐茂飛 劉丹 等 羊肚菌栽培技術(shù)初探 J 現(xiàn)代 園藝 2013 20 48 5 劉偉 蔡英麗 何培新 等 羊肚菌栽培的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 律及防控措施 J 食用菌學(xué)報 2019 26 2 128 134 6 王宇 李鳳良 郭建軍 羊肚菌害螨的特征及防控措施 J 農(nóng)技服務(wù) 2022 39 9 77 79 7 戚天寶 張小龍 劉春月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shù) J 現(xiàn)代 農(nóng)村科技 2023 8 29 30 8 高新樓 郜惠蘋 李賓 等 羊肚菌種植的病蟲害防治技 術(shù) J 農(nóng)業(yè)科技通訊 2020 9 295 296 9 諶金吾 李琳琪 陸蘭芳 等 貴州黔東南州林下仿野生 栽培羊肚菌 J 食用菌 2021 43 6 49 51 10 李欣然 適宜中原氣候的羊肚菌栽培技術(shù)研究 D 邯 鄲 河北工程大學(xué) 2019 11 劉源智 江涌 蘇祥云 等 中國白蟻生物學(xué)及防治 M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學(xué)出版社 1998 12 陳尚海 徐鵬 曾小虎 等 成都地區(qū)白蟻種類的調(diào)查研 究 J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15 21 3 309 313 13 朱富春 食用菌白蟻發(fā)生為害特點 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對 策研究 J 植物醫(yī)生 2021 34 2 53 56 14 胡劍 黑翅土白蟻擴(kuò)散范圍及感光性研究 D 廣州 中 圖 1 白蟻為害羊肚菌菌床及營養(yǎng)袋 下轉(zhuǎn)第72頁 65dible fungi 食 用 菌 與 健 康 2024 年 第 46 卷 第 2 期 anthocyanins J Advances in Nutrition 2020 11 2 224 236 34 YOSHINO S KUWAHARA H NOJIMA J et al Long term intake of glucosylceramide extracted from pineapple safety evaluation in healthy adults J Japanese Pharmacology Therapeutics 2016 44 247 253 35 MADISON K C WERTZ P W STRAUSS J S et al Lipid composition of cultured murine keratinocytes J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1986 87 2 253 259 36 TSUJI K MITSUTAKE S ISHIKAWA J et al Dietary glu cosylceramide improves skin barrier function in hairless mice J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Science 2006 44 2 101 107 37 ZHAO X C ZHANG X J LIU D Y Collagen peptides and the related synthetic peptides A review on improving skin health J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2021 86 104680 38 WANG H A review of the effects of collagen treatment in clinical studies J Polymers 2021 13 22 3868 39 KWON A H QIU Z Y HASHIMOTO M et al Effects of medicinal mushroom Sparassis crispa on wound healing in streptozotocin induced diabetic rats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2009 197 4 503 509 40 孫晨松 王碩 王一迪 等 殼寡糖功能特性研究進(jìn)展 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21 42 16 438 446 41 鄭欣 鄧鳳祥 殼寡糖對皮膚成纖維細(xì)胞增殖及 MMP 1 和 MMP 3 表 達(dá) 的 影 響 J 醫(yī) 藥 導(dǎo) 報 2013 32 7 869 873 42 SU KOWSKA ZIAJA K MUSZY SKA B SZEWCZYK A Antioxidant components of selected indigenous edible mushrooms of the obsolete order Aphyllophorales J Re vista Iberoamericana De Micolog a 2015 32 2 99 102 43 盧薇 費建軍 沈曉梅 等 五種果汁的酚類組成及其抗 氧化 抗腫瘤細(xì)胞增殖活性研究 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22 43 6 365 371 44 吳昱萱 劉昌樹 劉建國 等 不同抗氧化劑對皮膚抗氧 化效果的對比研究 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 2023 49 4 68 76 45 魏娟 油性皮膚調(diào)控研究進(jìn)展 J 日用化學(xué)品科學(xué) 2022 45 10 50 54 46 WEISS E KATTA R Diet and rosacea the role of dietary change in the management of rosacea J Dermatology Practical Conceptual 2017 7 4 31 37 47 SIDDIQUI R MAKHLOUF Z KHAN N A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acne vulgaris J Folia Microbiologica 2022 67 6 825 835 48 呂國英 蔡為明 王富根 等 繡球菌降血糖作用及活性 成分分析 J 菌物學(xué)報 2021 40 3 681 690 49 PAONE P SURIANO F JIAN C et al Prebiotic oligofruc tose protects against high fat diet induced obesity by changing the gut microbiota intestinal mucus production glycosylation and secretion J Gut Microbes 2022 14 1 2152307 50 張曦 朱明芳 吳淑輝 等 基于 TRPV1 AMPK 通路探討 石榴皮總多酚對亞油酸誘導(dǎo)的人皮脂腺細(xì)胞脂質(zhì)合成 的影響 J 中草藥 2023 54 14 4538 4547 本 文 編 輯 王 嘉 萱 含量分析中的應(yīng)用 J 浙江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2011 23 5 1012 1016 13 尹潔 朱軍莉 勵建榮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來源與檢測 方法 J 食品科技 2009 34 11 292 296 14 張倩勉 鄧玉秀 劉星 等 香菇中二氧化硫本底值的研 究 J 食品安全質(zhì)量檢測學(xué)報 2019 10 5 1325 1329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市場監(jiān)督 管理總局 食品安全國家標(biāo)準(zhǔn)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測定 GB 5009 34 2022 S 北京 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 2022 1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 食品安全國家 標(biāo)準(zhǔn)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GB 5009 3 2016 S 北京 中 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 2017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 中國國家標(biāo) 準(zhǔn)化管理委員會 實驗室質(zhì)量控制規(guī)范 食品理化檢 測 GB T 27404 2008 S 北 京 中 國 標(biāo) 準(zhǔn) 出 版 社 2008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 中國國家標(biāo) 準(zhǔn)化管理委員會 合格評定 化學(xué)分析方法確認(rèn)和驗證 指南 GB T 27417 2017 S 北京 中國標(biāo)準(zhǔn)出版社 2017 19 李文 楊焱 陳萬超 等 不同干燥方式對香菇含硫風(fēng)味 化合物的影響 J 食用菌學(xué)報 2018 25 4 71 79 本 文 編 輯 王 嘉 萱 上接第63頁 國科學(xué)院華南植物園 2007 15 杜桐源 羅鈞澤 湯敏玲 等 黑翅土白蟻的跟蹤信息素 J 昆蟲學(xué)報 1982 25 2 172 177 16 李靜 袁曉棟 許如銀 等 黑翅土白蟻對不同木材及其 處理方法偏好性的研究 J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13 19 1 33 36 17 胡 桂 琴 甘 蔗 的 白 蟻 防 治 J 現(xiàn) 代 農(nóng) 業(yè) 科 技 2007 24 82 18 蔣寧 駱昕 曲紹軒 等 19 種農(nóng)藥對食用菌菌絲生長的 安全性評價 J 農(nóng)藥科學(xué)與管理 2020 41 11 30 36 本 文 編 輯 徐 琳 君 上接第65頁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