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仁懷市十個辣椒品種的比較試驗.pdf
第17卷第6期 南方農(nóng)業(yè) 2023年3月 Vol 17 No 6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Mar 2023 13 張純玉 張元梅 徐 立 2022 年仁懷市十個辣椒品種的比較試驗 J 南方農(nóng)業(yè) 2023 17 6 13 15 19 2022年仁懷市十個辣椒品種的比較試驗 張純玉 張元梅 徐 立 仁懷市農(nóng)業(yè)技術綜合服務站 貴州仁懷 564500 摘 要 辣椒是貴州省仁懷市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 也是當?shù)剞r(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篩選出適 合仁懷市大面積推廣種植的高質 高產(chǎn)辣椒品種 促進辣椒產(chǎn)業(yè)發(fā)展 仁懷市農(nóng)業(yè)技術綜合服務 站和仁懷市黔旮旯農(nóng)牧專業(yè)合作社組織了4 種椒型共10個辣椒品種的篩選試驗 測定10個辣椒品種 的生長性狀 理化性狀及經(jīng)濟性狀 試驗結果顯示 指型椒類中驕陽6 號折合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最高 1 364 78 kg 錐型椒類卓椒十八號的折合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最高 1 174 43 kg 珠子型類卓椒圓珠折 合 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最高 1 336 05 kg 線椒類中滿分215折合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最高 1 412 40 kg 關鍵詞 辣椒 品種篩選 產(chǎn)量 貴州省仁懷市 中圖分 類號 S641 3 文獻標志碼 A DOI 10 19415 ki 1673 890 x 2023 06 005 貴州省仁懷市的農(nóng)民素有種植辣椒的習慣 且近 年來的辣椒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 但存在品種混雜 地方優(yōu)良品種不能規(guī)?;N植等問題 為尋找干椒 鮮椒等不同用途辣椒的最佳品種 為大面積辣椒生產(chǎn) 提供科學的品種選擇依據(jù) 于 2022 年開展了不同辣椒 品種的比較試驗 以篩選出最高產(chǎn)優(yōu)質的辣椒品種 進而為當?shù)乩苯芬?guī)?;N植提供品種保障 1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品種 試驗共采用 10 個辣椒品種 1 指型椒類 2 個 分別為遵義朝天椒 1 號 遵辣 9 號 CK1 遵義朝 天椒 6 號 驕陽 6 號 2 錐型椒類 3 個 分別為遵 義朝天椒 2 號 卓椒十八號 遵義朝天椒 4 號 赤艷 3 號 朝天椒 6 號 CK2 3 珠子型類 2 個 分 別為遵義朝天椒 3 號 黔辣 10 號 卓椒圓珠 CK3 4 線椒類 3 個 分別為遵義線椒 1 號 卓椒 8 號 遵義線椒 2 號 滿分 215 卓香 908 CK4 2 1 2 試驗地點 試驗地位于貴州省仁懷市高大坪鎮(zhèn)桅桿村仁懷市 黔旮旯農(nóng)牧專業(yè)合作社蔬菜基地內(nèi) 該地區(qū)年平均氣 溫 16 3 年日照時間 1 400 h 無霜期 311 d 年降 水量 800 1 000 mm 海拔 1 020 m 土地平整 質 地均勻 土壤肥力中上等 田間管理水平高效 1 3 試驗設計 由仁懷市農(nóng)業(yè)技術綜合服務站和仁懷市黔旮旯農(nóng) 牧專業(yè)合作社組織試驗 采取完全隨機區(qū)組排列 試 驗共設 10 組處理 設 3 次重復 共 30 個小區(qū) 每個 處理小區(qū)長 5 2 m 寬 2 5 m 小區(qū)面積 13 m 2 試驗 區(qū)外設保護行 采用 1 33 m 開廂規(guī)格 做成規(guī)格為 80 50 cm 35 cm 的深溝高畦 即起壟成瓦背型 覆蓋 100 cm 的薄膜 兩邊用泥土蓋好后留 80 70 cm 的薄膜露于土面 以長為行距 共 4 壟 每壟 2 行 共 栽 8 行 每行 7 窩 每個小區(qū) 56 窩 試驗設計密度為 3 000 窩 667 m 2 實際移栽密度為 2 873 窩 667 m 2 3 1 4 試驗實施 采用營養(yǎng)缽育苗 覆膜起壟栽培 辣椒苗栽插覆 膜前 首先在窄行兩邊挖兩條溝施足底肥 每 667 m 2 施腐熟有機肥 1 000 kg 辣椒專用復合肥 50 kg 作底肥 第 1 次采收前每 667 m 2 追施 25 kg 復合肥 盛果期每 667 m 2 追施復合肥 30 40 kg 鉀肥 10 kg 在苗期和定植后 用百菌清 800 1 000 倍液及 多菌靈 800 倍液預防病害 辣椒成熟時按照 貴州辣 椒田間測產(chǎn)規(guī)范 DB52 T 976 2014 進行一次性 采收和測產(chǎn) 4 6 測產(chǎn)方法為采用梅花形取樣 5 個點 各采 3 株辣椒進行采果取樣稱量 收稿日期 2023 02 17 作者簡介 張純玉 1973 女 貴州仁懷人 ???農(nóng)藝師 從事 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 E mail 304328266 第17卷第6期 南方農(nóng)業(yè) 2023年3月 Vol 17 No 6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Mar 2023 14 1 5 試驗數(shù)據(jù)測定 用卷尺對株高 株幅 莖粗 果寬 果長等進行 測量 用油標卡尺測量果肉厚度 稱量種子千粒重 2 結果與分析 2 1 生育期及品種性狀 由表 1 可知 不同品種之間的生育期存在差異 其中朝天椒 6 號生育期最短 為 186 d 卓香 908 生 育期最長 為 198 d 其余辣椒品種在 188 196 d 多集中于 188 d 除黔辣 10 號和卓椒圓珠在成熟期長 勢中等之外 其余辣椒品種在苗期和成熟期的長勢均 較強 2 2 生長性狀 由表 2 可知 卓椒十八號株高最高 黔辣 10 號 株幅最大 10 個辣椒品種的果面均光滑 老熟果色均 為鮮紅色 其中 遵辣 9 號 朝天椒 6 號 赤艷 3 號 黔辣 10 號 卓椒圓珠 卓椒 8 號 卓香 908 外觀品質 均較好 表 1 生育期及品種性狀 品種 生育期 始收期 盛收期 終收期 生育 全期 d 苗 期 成熟期 播種期 出苗期 定植期 始花期 盛花 期 青熟 紅熟 青熟 紅熟 青熟 紅熟 生長 勢 一致 性 生長 勢 一致性 遵辣9號 CK1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7 26 08 03 08 24 09 01 09 08 09 15 188 強 強 強 一致 卓椒十八號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7 26 08 03 08 24 09 01 09 16 09 23 196 強 強 強 一致 驕陽6號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8 06 08 13 08 24 09 01 07 25 09 02 193 強 強 強 一致 朝天椒6 號 CK2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7 26 08 03 08 24 09 01 09 08 09 13 186 強 強 強 一致 赤艷3號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7 26 08 03 08 24 09 01 09 08 09 15 188 強 強 強 一致 黔辣10號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7 26 08 03 08 24 09 01 09 08 09 15 188 強 中 中 一致 卓椒圓珠 CK3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7 26 08 03 08 24 09 01 09 08 09 15 188 強 中 中 一致 卓椒8號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7 26 08 03 08 24 09 01 09 08 09 15 188 強 強 強 一致 滿分215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7 26 08 03 08 24 09 01 09 08 09 15 188 強 強 強 一致 卓香908 CK4 03 07 03 02 05 02 06 02 07 01 07 26 08 03 08 24 09 01 09 16 09 25 198 強 強 強 一致 表 2 生長性狀 品種 株高 cm 莖粗 mm 株幅 cm 果面 性狀 果型 指數(shù) 果寬 cm 果長 cm 果肉厚 mm 老熟 果色 種子千粒重 g 外觀 品質 遵辣9號 CK1 84 15 68 0 光滑 5 00 1 55 7 80 2 30 鮮紅 5 2 較好 驕陽6號 81 12 59 5 光滑 6 40 1 48 9 45 2 20 鮮紅 5 1 好 朝天椒6號 CK2 82 12 65 0 光滑 1 83 2 3 4 20 2 30 鮮紅 5 3 較好 卓椒十八號 91 16 75 0 光滑 2 60 1 88 4 90 2 50 鮮紅 5 4 好 赤艷3號 83 14 72 0 光滑 2 40 1 70 4 10 2 80 鮮紅 5 3 較好 黔辣10號 80 12 81 8 光滑 0 80 2 81 2 38 4 00 鮮紅 5 2 較好 卓椒圓珠 CK3 84 15 66 0 光滑 0 80 3 10 2 48 3 20 鮮紅 5 0 較好 卓椒8號 66 15 80 0 光滑 13 20 1 39 18 30 2 30 鮮紅 5 1 較好 滿分215 73 15 81 0 光滑 12 30 1 50 18 50 2 00 鮮紅 5 1 好 卓香908 CK4 82 14 70 0 光滑 13 50 1 55 21 00 2 30 鮮紅 5 1 較好 2 3 經(jīng)濟性狀 1 指型椒類 從表 3 可知 遵辣 9 號的平均單 株果數(shù) 116 個 平均鮮紅椒單果重 4 1 g 平均理論每 667 m 2 產(chǎn)鮮椒 1 364 78 kg 比驕陽 6 號高 68 95 kg 2 錐形椒類 卓椒十八號的平均單株果數(shù)最 高 為 94 個 其每 667 m 2 折合理論產(chǎn)量最高 達 1 096 14 kg 分別比朝天椒 6 號 CK2 和赤艷 3 號 高 310 02 kg 和 389 33 kg 赤艷 3 號理論 667 m 2 產(chǎn)量 最低 僅有 706 81 kg 3 珠子型類 黔辣 10 號的平均單株結果數(shù)最 高 47 個 卓椒圓珠的平均鮮紅椒單果重最高 為 10 2 g 雖黔辣 10 號的平均單株結果數(shù)最高 但卓 椒圓珠平均每 667 m 2 鮮椒理論產(chǎn)量較黔辣 10 號高 57 46 kg 第17卷第6期 南方農(nóng)業(yè) 2023年3月 Vol 17 No 6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Mar 2023 15 4 線椒類 在卓椒 8 號 滿分 215 和卓香 908 這 3 個線椒品種中 滿分 215 的每 667 m 2 折合理論產(chǎn)量 最高 達到 1 318 24 kg 分別比卓椒 8 號和卓香 908 高 26 44 kg 和 151 71 kg 2 4 實際產(chǎn)量分析 不同辣椒品種的用工成本均為每 667 m 2 用工 15 3個 不同辣椒品種的產(chǎn)量結果見表 4 由表 4 可知 不同 椒型間產(chǎn)量差異較大 表 3 經(jīng)濟性狀 品種 果型 單株果數(shù) 平均紅椒單果 鮮重 g 干鮮比 單株青椒鮮重 kg 每667 m 2 折合理論 產(chǎn)量 kg 青椒數(shù) 紅椒數(shù) 總數(shù) 遵辣9號 CK1 指型 6 110 116 4 1 0 252 0 024 1 364 78 驕陽6號 指型 7 80 87 5 2 0 252 0 035 1 295 83 朝天椒6號 CK2 錐型 7 42 49 5 8 0 230 0 030 786 12 卓椒十八號 錐型 9 65 94 5 1 0 238 0 050 1 096 14 赤艷3號 錐型 8 48 56 4 5 0 237 0 030 706 81 黔辣10號 珠子型 7 40 47 8 9 0 258 0 058 1 189 52 卓椒圓珠 CK3 珠子型 7 35 42 10 2 0 258 0 077 1 246 98 卓椒8號 線椒型 8 42 50 8 8 0 184 0 080 1 291 80 滿分215 線椒型 9 28 37 12 1 0 185 0 120 1 318 24 卓香908 CK4 線椒型 6 28 34 11 5 0 184 0 084 1 166 53 表 4 產(chǎn)量結果 品種 果型 小區(qū)產(chǎn)量 kg 小區(qū)產(chǎn)量均值 kg 折合667 m 2 產(chǎn)量 kg 遵辣9號 CK1 指型 22 80 23 93 24 52 23 75 1 218 56 驕陽6號 指型 26 80 26 72 27 65 27 06 1 388 39 朝天椒6號 CK2 錐型 16 12 16 23 16 90 16 42 842 27 卓椒十八號 錐型 23 07 23 81 21 79 22 89 1 174 43 赤艷3號 錐型 14 68 13 69 15 91 14 76 757 30 黔辣10號 珠子型 25 82 23 72 24 97 24 84 1 274 48 卓椒圓珠 CK3 珠子型 25 86 27 12 25 14 26 04 1 336 05 卓椒8號 線椒型 27 67 26 21 27 05 26 98 1 384 08 滿分215 線椒型 27 21 27 25 28 12 27 53 1 412 40 卓香908 CK4 線椒型 20 32 18 14 22 01 20 16 1 034 36 1 指型椒類 驕陽 6 號折合 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為 1 388 39 kg 較遵辣 9 號高 169 83 kg 2 錐型椒類 卓椒十八號折合 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 最高 為 1 174 43 kg 分別比朝天椒 6 號和赤艷 3 號 高 332 16 kg 和 417 13 kg 赤艷 3 號折合 667 m 2 鮮椒 產(chǎn)量最低 僅為 757 30 kg 3 珠子型類 卓椒圓珠折合 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最高 達 1 336 05 kg 較黔辣 10 號高 61 57 kg 4 線椒類 卓椒 8 號 滿分 215 和卓香 908 這 3 個線椒品種中 滿分 215 折合每 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最高 達 1 412 40 kg 分別比卓椒 8 號和卓香 908 高 28 32 kg 和 378 04 kg 2 5 抗病性與抗逆性 1 抗病性分析 根據(jù)實際觀察可知 不同品種的 抗病性存在差異 其中遵辣 9號 驕陽 6號 朝天椒 6號 卓椒 8 號 滿分 215 抗病性較好 赤艷 3 號 黔辣 10 號 卓椒圓珠 卓香 908 個別植株發(fā)生了病毒病 卓椒十八號發(fā)生了疫病 2 抗逆性分析 根據(jù)實際觀察可知 除黔辣 10 號和卓椒圓珠的耐漬性較差外 其余品種的抗倒性 耐旱性均較強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顯示 不同椒型辣椒品種處理間產(chǎn)量有 所差異 指型椒類驕陽 6 號折合 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最高 1 388 39 kg 錐型椒類卓椒十八號的折合 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最高 1 174 43 kg 赤艷 3 號折合 667 m 2 下轉第 19 頁 第17卷第6期 南方農(nóng)業(yè) 2023年3月 Vol 17 No 6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Mar 2023 19 時人工收割或用聯(lián)合收割機收割 人工收割使用小型 脫粒機進行脫粒收獲 4 生產(chǎn)效益 特色紅稻 冬作馬鈴薯 水旱輪作種植模式在 盤州市舊營鄉(xiāng)推廣應用 試驗面積 667 m 2 舊營鄉(xiāng)羅 家田村楊龍江家田塊 推廣面積超 66 67 hm 2 舊營 鄉(xiāng)羅家田村 經(jīng)組織專家測產(chǎn) 冬作馬鈴薯平均每 667 m 2 產(chǎn)量 1 526 kg 特色紅稻平均每 667 m 2 產(chǎn)量為 454 kg 馬鈴薯按 3 元 kg 1 計算為 4 578 元 667 m 2 特色紅稻按 12 元 kg 1 計算為 5 448 元 667 m 2 稻田 年經(jīng)濟收益 10 026 元 667 m 2 輻射農(nóng)戶 1 500 余戶 戶均經(jīng)濟收益 6 684 余元 特色紅稻 冬作油菜 水旱輪作種植模式在 盤州市新民鎮(zhèn)推廣應用 試驗面積 0 4 hm 2 新民鎮(zhèn) 舊屯村陶昌愚家田塊 推廣面積超 266 67 hm 2 新 民鎮(zhèn)舊屯村田村 經(jīng)組織專家測產(chǎn) 冬作油菜平均 每 667 m 2 產(chǎn)量 182 kg 特色紅稻平均每 667 m 2 產(chǎn)量 478 kg 油菜按 6 4 元 kg 1 計算為 1 164 8 元 667 m 2 特色紅稻按 12 元 kg 1 計算為 5 736 元 667 m 2 稻田 年經(jīng)濟收益 6 900 8 元 667 m 2 輻射農(nóng)戶 3 265 戶 戶均經(jīng)濟收益 8 454 3 元 5 特色紅稻 冬作馬鈴薯或油菜 水旱輪作模式 推廣應用減施化肥 控施農(nóng)藥 實現(xiàn)節(jié)本 綠色 優(yōu) 質增效 具有顯著的社會經(jīng)濟生態(tài)效益 適合在貴州 省盤州市山區(qū)特色水稻種植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文麗 馬鈴薯高產(chǎn)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 施 J 鄉(xiāng)村科技 2022 13 20 86 88 2 何光忠 江詩俊 程蘭祥 等 冬季壟作油菜的高 產(chǎn)栽培技術 J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 1988 10 14 15 3 占才水 鄭根深 周昌南 等 秈粳雜交稻甬優(yōu) 9 號高產(chǎn)精確定量栽培技術 J 中國稻米 2010 16 4 53 54 4 曾濤 吳軍 陳永蓮 等 水稻無紡布缽苗育秧技 術 J 耕作與栽培 2022 42 5 155 156 5 謝小燕 稻田水旱輪作栽培模式效益淺析 J 現(xiàn) 代農(nóng)業(yè)研究 2021 27 2 98 100 責任編輯 劉寧寧 鮮椒產(chǎn)量最低 757 30 kg 珠子型類卓椒圓珠產(chǎn)量 1 336 05 kg 高于黔辣 10 號 1 274 48 kg 線椒 類滿分 215 折合 667 m 2 鮮椒產(chǎn)量最高 達 1 412 40 kg 根據(jù)生育期記載分析 海拔 1 000 m 左右地區(qū)辣 椒的適宜播種期在 3 月上旬 移栽期在 5 月下旬 采 收期始于 6 月上旬 具體操作根據(jù)種植區(qū)域適當提前 或推后 參考文獻 1 楊寧 秦德雷 種冬冬 等 辣椒新品種皺皮綠優(yōu) 的選育 J 中國蔬菜 2023 3 110 112 2 袁鶴 姚慧靜 李慧霞 等 辣椒新品種包椒 2 號 的選育 J 蔬菜 2023 2 65 67 3 高亞新 李恭峰 馬萬成 等 2020 年望都縣露 地干辣椒新品種引進篩選試驗 J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 技 2023 3 101 104 4 陳東 李建超 向勤 等 正安縣辣椒新品種篩 選 J 農(nóng)技服務 2023 40 1 10 12 5 彭澤 胡明文 白立偉 等 不同辣椒品種 的農(nóng)藝性狀與品質指標綜合評價 J 北方園 藝 2023 1 1 10 6 秦可穎 蔣立文 覃業(yè)優(yōu) 等 不同剁椒加工 型品種品質特性分析與比較 J 湖南農(nóng)業(yè)科 學 2022 10 72 76 責任編輯 劉寧寧 上接第 1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