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pdf
浙江農業(yè)學報 彭丹丹 陳大剛 徐開未 等 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 浙江農業(yè)學報 收稿日期 基金項目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 作者簡介 彭丹丹 女 陜西漢中人 碩士 講師 研究方向為植物逆境生理與分子生物學 通信作者 陳遠學 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 彭丹丹 陳大剛 徐開未 游浩宇 楊 然 廖慧蘋 陳遠學 四川農業(yè)大學資源學院 四川成都 四川華勝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綿竹 摘 要 為探究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的影響 本試驗以對萼獼猴桃幼苗為研究材料 設置 個 不同配比基質處理 即在泥炭 珍珠巖 體積比 的基礎上 椰糠的添加比例 體積比 分別為 和 分別標記為 和 處理 并以當?shù)孬J猴桃園區(qū)的土壤作為 對照 通過分析復配基質的理化性狀及獼猴桃砧木幼苗的生長狀況 并結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對植株幼 苗的葉綠素相對含量 生物量 根冠比 根系特征及養(yǎng)分含量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與評價 擬篩選出培育獼猴桃 砧木幼苗適宜的基質配方 結果表明 與對照相比 復配基質理化性狀得到顯著改善 基質養(yǎng)分含量顯著提 高 隨椰糠體積比減小 基質容重 持水孔隙 全氮含量 堿解氮含量 有效磷含量逐漸增大 總孔隙度 通氣孔 隙 大小孔隙比 有機質含量 速效鉀含量 值及電導率 逐漸降低 復配基質處理下獼猴桃砧木幼苗 的生長狀況及養(yǎng)分含量均顯著優(yōu)于 植株株高 莖粗 各時期葉綠素相對含量 干物質積累 根冠比 總根長 總根表面積及總根體積隨椰糠添加比例的減小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趨勢 在椰糠體積比為 處理 達最大 值 植株 含量與復配基質養(yǎng)分供應一致 根中 含量最高 則主要分布于葉片 不同配比基質應用 效果綜合評價依次為 處理得分最高 植株生長表現(xiàn)最好 基質總孔 隙度 持水孔隙 全氮含量 堿解氮含量及有效磷含量與獼猴桃砧木幼苗各生長指標呈極顯著正相關關系 而基 質容重及 值與植株幼苗各生長指標呈極顯著負相關關系 綜上 基質的理化性狀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的生長 具有較大的影響 適宜的椰糠配比能有效改善基質的理化特性 顯著促進獼猴桃砧木幼苗地上 地下部的生長 提高植株各部位養(yǎng)分含量 以 椰糠的體積比復合基質最為適宜 可作為培育獼猴桃砧木幼苗較優(yōu)的基質 配方 關鍵詞 基質 椰糠 獼猴桃砧木 生長 主成分分析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 獼猴桃為獼猴桃科 獼猴桃屬 雌雄異株大型落葉藤本果樹 是 世紀人工馴化栽培最成功的四大果樹之一 因其果實具有獨特的風味和較高的營養(yǎng)保健價 值 而享有 之王 世界珍果 的美譽 獼猴 桃雖原產(chǎn)于中國卻興起于新西蘭 經(jīng)過近幾十年 的快速發(fā)展 我國成為了世界獼猴桃產(chǎn)業(yè)發(fā)展規(guī) 模最大的國家 嫁接繁殖是果樹栽培的主要方 式 砧木不僅可以提高接穗品種的抗性和適應性 還能調節(jié)其生長 開花結果習性以及果實的產(chǎn)量 和品質等 但生產(chǎn)中可利用的獼猴桃專用砧木 較少 近年來 我國部分產(chǎn)區(qū)使用對萼獼猴桃 作為砧木 其根系發(fā)達 對于 山區(qū) 平原與易積水區(qū)域均有較強的適應性 而且 對萼獼猴桃砧木與優(yōu)良獼猴桃品種嫁接后不僅表 現(xiàn)出較強的親和力 能保持優(yōu)良的品種性狀 還具 有很強的抗?jié)n與抗病蟲害的能力 常言 發(fā)展 果樹 種苗先行 培育健壯幼苗是果樹豐產(chǎn)優(yōu)質 的基礎 目前 獼猴桃種苗繁育以扦插及組織培 養(yǎng)為主 組織培養(yǎng)后試管苗仍需進行移栽 但因 獼猴桃根系分布較淺 對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要求較 為嚴苛 且長期連續(xù)培育易引起土壤連作障礙等 問題 導致幼苗成活率低 苗木長勢參差不齊 嚴 重影響了優(yōu)質苗木的繁育速度及獼猴桃產(chǎn)業(yè)的健 康發(fā)展 栽培基質是影響苗木繁育的關鍵因素之 一 適宜的栽培基質有利于優(yōu)化苗木的根系環(huán)境 促進幼苗成活 提高苗木品質 無土栽培技術的發(fā)展為種苗繁育及培養(yǎng)提供 了新途徑 基質栽培是無土栽培的主要形式 不 僅有利于固定 支撐植物 還具有調節(jié)水分和養(yǎng)分 彭丹丹 等 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 供應的作用 同時還兼具節(jié)水 省肥 節(jié)約土地 易于管理的優(yōu)點 良好的栽培基質是培育健康 優(yōu)質苗木的基礎 傳統(tǒng)市售基質大多以泥炭 草 炭 為主 但泥炭 草炭 是不可再生資源 過度開 采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而我國是椰子產(chǎn)業(yè)大國 椰 糠是椰子外殼纖維加工過程中脫落下來的有機質 介質 是可再生資源 具有成本低 化學性質穩(wěn)定 可降解 易于壓縮運輸及較強的吸水保肥 透氣等 優(yōu)點 椰糠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園藝栽培基質 利用椰糠替代泥炭作為育苗基質 不僅可以避免 生態(tài)資源的耗竭 還可以減少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 研究表明 椰糠可替代泥炭培育觀賞植物 但椰 糠完全替代泥炭 草炭 會引起植株幼苗缺水生長 受阻 因此只能作為部分替代 代惠潔等 在椰 糠替代草炭作番茄穴盤育苗基質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 椰糠 草炭 蛭石 珍珠巖 體積比 時番 茄幼苗 株高 莖粗 葉面 積 干物質積累及壯苗指數(shù)均高于其他基質處理 汪佳維等 研究表明 椰糠 草炭 蛭石 生土 體積比 基質理化指標比較適合三 七 生長 且 三七種苗地上 地下部鮮重 根冠比 壯苗指數(shù)及 干物質積累速率均表現(xiàn)最好 迄今為止關于椰糠 復合基質的研究多以番茄 生菜 黃瓜 等蔬菜作 物為主 而針對木本果樹的研究則主要集中在藍 莓 上 曾斌等 以椰糠 泥炭 生鋸末和河沙為主要原料配制栽培基質對盆栽藍 莓進行研究 結果表明在泥炭 椰糠體積比為 的 混合基質上萊格西藍莓生長表現(xiàn)最好 張真真 等 研究發(fā)現(xiàn) 在草炭 蛭石體積比為 及草炭 椰糠體積比為 的栽培基質上艾美瑞藍莓果形指 數(shù)及品質較好 可作為藍莓栽培的較優(yōu)基質組合 基質栽培不僅可以克服苗木繁育的連作障礙 還能促進壯苗培育 提高苗木品質 加快繁育速度 但前人僅針對蘋果 葡萄 等砧木的栽培基質做了相關 的研究 關于獼猴桃砧木基質栽培還未見報道 本研究以椰糠 泥炭和珍珠巖為基質原料 按不 同比例組成復配基質 探究不同椰糠配比的復合 基質對萼獼猴桃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 結 合多個植株生長指標進行系統(tǒng)比較分析 利用主 成分分析方法進行綜合評價從而篩選出較為適宜 的基質配比 為獼猴桃基質育苗提供科學依據(jù) 材料與方法 試驗地點 試驗于 年 月在四川華勝農業(yè) 股份有限公司遵九獼猴桃種植基地 的避雨大棚內進行 試驗材料 試驗選用對萼獼猴桃 為野 生資源 本試驗選用的對萼獼猴桃幼苗為四川 華勝農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組培苗 供試植株平均 株高為 平均根長為 平均葉數(shù)為 片 栽培基 質選擇市面上常用的椰糠 泥炭和珍珠巖 椰糠 椰塊 椰絲 泥炭 購于 云南鴻疇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珍珠巖 購于船長多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原料基質的基 本理化性質如表 所示 表 原料基質的理化性質 供試原料 容重 總孔隙度 通氣孔隙 持水孔隙 氣水比 有機質 含量 全氮 含量 堿解氮含量 有效磷 含量 速效鉀 含量 值 電導率 椰糠 泥炭 珍珠巖 浙江農業(yè)學報 第 卷 第 期 試驗方案 種基質原料按體積比 在泥炭 珍珠巖 的基礎上 設置 個不同的椰糠添加比例 分 別為 和 基質配方詳見表 同時以園區(qū)的土壤 作為對照 共計 個處理 每個處理設置 次重復 試驗前將不同基質混配均勻后裝入黑 色塑料控根器 直徑 高 獼猴桃幼 苗根系沖洗干凈后 于 年 月 日進行移 栽 每盆種植一株幼苗 先用水將基質澆透 緩 苗 后 采用滴灌器澆灌改良 營養(yǎng) 液 于每天早上 下午定時各澆灌一次 以保 證植株的正常生長 最后于 年 月 日整 株進行采樣 測定項目與方法 基質理化性質測定 試驗前基質容重 總孔隙度 通氣孔隙 持水 孔隙和大小孔隙比參照郭世榮 的方法測定 全氮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 堿解氮采用堿解擴散 法 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濃硫酸外加熱法 有效 磷采用 浸提鉬銻抗比色法 速效鉀采 用 浸提火焰光度法進行測定 基質 值 電導率 采用 三合一檢 測器 新西蘭 公司 測定 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指標測定 在幼苗生長期間每隔 月 日開始 從莖基部連續(xù)取 片功能葉片 用 葉 綠素儀 測量葉 綠素相對含量 每個處理共計測定 次 取平均值 試驗前 后分別用卷尺測量每株的 株高 游標卡尺測定莖基部 處的莖粗度 計 表 復配基質物料體積比 處理 物料構成 椰糠 泥炭 珍珠巖 算獼猴桃砧木幼苗的株高和莖粗的凈增長量 試 驗結束后 收獲整株植株幼苗 先將植株上的基 質或泥土洗凈后擦干 分為根系 主蔓 新生枝和 葉片 部分 其中根系部分用根系掃描儀 型 掃描 并使用 根系圖像分析程序獲得總根長 總根表面積 總 根體積 平均根系直徑等特征參數(shù) 然后將植株 部分分別放入烘箱 殺青 烘干至恒重 后稱取干質量 統(tǒng)計植株的生物量 并計算根冠 比 再將各部位干樣粉碎過篩 經(jīng) 消 煮后 采用凱氏定氮儀測定全氮含量 釩鉬黃比 色法測全磷含量 火焰光度法測定全鉀含量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采用 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 計分析 用 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法 和相關性分析 用 軟件作圖 結果與分析 不同配比基質的理化性質 不同配比基質的物理性質 由圖 可知 復配基質因物料配比不同 其 物理性質存在顯著差異 不同配比基質的容重 和大小孔隙比分別介于 和 均顯著小于 容重和大小孔 隙比分別是各復配基質處理平均值的 倍 和 倍 而總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則正好相反 分別較各復配基質處理的平均值降低 和 百分點 復配基質隨椰糠體積比的降低 泥炭和珍珠巖比例的增加 容重和持水空隙逐漸 增大 在 處理達最大值 總孔隙度 通氣孔隙 和大小孔隙比則逐漸減小 處理下為最小值 與 處理 純椰糠 相比 隨椰糠用量的減少 處理容重分別依次增大 持水孔 隙依次升高 百分點 總孔隙度和通氣孔隙分別依次降低 和 百分點 大小孔隙比則分別減小 彭丹丹 等 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不同處理間差異顯著 下同 圖 不同復配基質的物理性質 不同配比基質的化學性質 各處理間基質的化學性質存在明顯差異 除 值外 有機質 全氮 堿解氮 有效磷 速效鉀 含量及 均顯著高于 不同配比基質的全 氮 有效磷含量和 值變異范圍較小 其平均值 分別是 的 倍 而在有機質 速效鉀含量和 達最小值的基質處理 下 其分別也是 的 倍 復配基 質隨椰糠體積比的降低 泥炭和珍珠巖比例的增 大 有機質 速效鉀含量和 值 均逐漸減 小 全氮 堿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則逐漸增大 并均 在 處理達最大或最小值 與 處理 純椰糠 相比 有機質含量從 降至 降低 了 百分點 速效鉀含量降低幅度達 值則降低了 降低幅度為 降低了 降低幅度為 而 全氮含量從 增長至 堿解氮 有效 磷含量分別增長了 和 表 不同配比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狀況 的影響 不同配比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葉綠素 值的影響 試驗期間獼猴桃砧木幼苗葉綠素 值整 體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趨勢 在移栽后 達最大 值 平均為 而后隨生育時期的延長逐漸 降低 到收獲時 月 日 降至最低值 平均 為 各時期不同配比基質處理下獼猴桃 砧木幼苗葉綠素 值均高于 處理 且復 配基質處理間隨椰糠體積比的降低 泥炭和珍珠 巖比例的增大 葉綠素 值逐漸增大 處 理 椰糠 下各時期 值均為最大 其次 為 處理 同一處理下各時期平均來看 處理 較 和 分別 高出 圖 不同配比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農藝性 狀及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由圖 可知 不同基質配比處理對獼猴桃砧 木幼苗株高和莖粗凈增長 干物質積累及根冠比 均具有顯著的影響 其中 株高和莖粗凈增長在 處理下顯著高于 當椰糠 泥炭 珍珠 巖 處理 后 隨椰糠用量的減少 泥 炭和珍珠巖比例的增加 株高和莖粗凈增長不再 有顯著的變化 在達最大值處理 下 株高和莖 粗凈增長較 和 分別高出 和 基質處理下各 部位及總干物質積累量均顯著高于 并隨椰 糠用量的減少 泥炭和珍珠巖比例的增加顯著增 大 與 相比 總干物 浙江農業(yè)學報 第 卷 第 期 表 不同復配基質的化學性質 處理編號 有機質含量 全氮含量 堿解氮含量 有效磷含量 速效鉀含量 值 電導率 同列數(shù)據(jù)后沒有相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下同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同一處理下的平均值在不同處理間差異顯 著 圖 不同基質配比下獼猴桃砧木幼苗各時期葉綠素 值變化 質積累量分別增長了 根冠比則隨椰糠比例的減少而顯著降 低 與 相比 和對照 根冠比分別降低了 不同基質配比對獼猴桃砧木幼苗根系特 征的影響 各復配基質處理下獼猴桃砧木幼苗總根長 總根表面積與總根體積變異范圍較大 分別介于 且均顯著高于 復配基質隨椰糠 體積比的降低 泥炭和珍珠巖比例的增大 總根 長 總根表面積與總根體積顯著增大 均在 處 理達最大值 與其余處理 和 相比 總根長分別增大 總根表面積和總根體積分別增大 和 平均根直徑 隨椰糠體積比的減少 泥炭和珍珠巖比例的增加 而逐漸增大 其中 處理顯著高于 在 達最大值處理 下 較其他處理 和 分別增大 和 圖 不同配比基質處理對獼猴桃砧木幼苗各 部位養(yǎng)分含量的影響 由于采樣時已進入冬季 植株幼苗葉片開始 凋零 該時期植株各部位氮含量差異較小 磷 鉀 含量差異較大 其中氮 磷在根中含量最高 根中 磷含量平均約為主蔓和新生枝的 倍多 葉片磷 含量僅次于根 鉀含量則主要集中于葉片中 主 蔓鉀含量最低 葉片鉀含量約是主蔓的 倍 各復配基質處理下 植株各部位氮 磷 鉀含量變 化趨勢均表現(xiàn)一致 且均顯著高于 而不同配 比基質對植株的氮 磷 鉀含量影響不同 表現(xiàn)為 隨椰糠體積比的減少 泥炭和珍珠巖比例的增 大 各部位氮 磷含量逐漸增高 鉀含量則逐漸降 彭丹丹 等 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 圖 不同基質配比下獼猴桃砧木幼苗株高 莖粗 干物質積累及根冠比 圖 不同基質配比下獼猴桃砧木幼苗的根系特征參數(shù) 浙江農業(yè)學報 第 卷 第 期 低 并均在 處理達到最大或最小值 與其余處理 和 相比 處理根系中氮 磷含量分別增高 百分點和 百分點 葉中鉀含量分別降低 百分點 圖 復配基質理化性質與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 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由復配基質的理化性質與植株幼苗生長指 圖 不同基質配比對獼猴桃砧木幼苗各部位的養(yǎng)分 含量的影響 標間的相關性分析可知 圖 植株所有生長指 標與基質容重 值呈負相關 與總孔隙度 持 水孔隙 全氮含量 堿解氮含量 有效磷含量呈正 相關 其中 除莖粗 平均根直徑和葉片鉀含量 外 其余生長指標與基質容重 值的負相關關 系達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而除根冠比 葉片鉀含 量外的其余生長指標均與持水孔隙 全氮含量 堿解氮含量 有效磷含量以及除株高 莖粗 平均 根直徑和根系氮含量外的其余生長指標與總孔 隙度之間的正相關關系均達顯著或極顯著水平 此外 除植株根冠比和葉片鉀含量外 其余各生 長指標與基質通氣孔隙和大小孔隙比之間均呈 極顯著負相關 基質栽培影響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指標的 綜合評價 為進一步評價不同配比基質對獼猴桃砧木 幼苗生長狀況的影響 選取植株農藝性狀 株高 莖粗 干物質積累量 根冠比 根系特征及根氮 含量 根磷含量 葉鉀含量共 項生長指標進行 主成分分析 通過綜合評價篩選出最優(yōu)的栽培基 質 將上述各指標數(shù)據(jù)經(jīng)標準化處理后進行主 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 貢獻率和累積貢獻率 表 根據(jù) 和 球形檢驗可知 值 為 球形檢驗極顯著 說明適宜主成分分析 根據(jù)主成 分不低于 的原則 選取了前 個主成分 其 累計貢獻率為 即前兩項主成分信息可 以反映原始數(shù)據(jù)包含的信息 根據(jù)表 主成分載荷矩陣 載荷的絕對值越 大 表示該指標與主成分相關性越大 第一主 成分中 株高 莖粗 干物質積累量 葉綠素含量 總根長 總根表面 積 總根體積 根氮含量 根磷含 量 具有較大的系數(shù)值 第二主成分主要有根冠 比 平均根直徑 和葉鉀含量 根據(jù)主成分特征向量 表 構建成分因子 得分模型 即不同基質配比下 與獼猴 桃砧木幼苗生長指標之間的線性關系式如下 彭丹丹 等 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 圖 基質理化性質與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表 不同基質配比下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性狀的主成 分方差貢獻 主成分 特征值 貢獻率 累積貢獻率 表 不同基質配比下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性狀的主成 分載荷矩陣 特征向量 指標 主成分載荷矩陣 主成分特征向量 株高 莖粗 干物質積累量 根冠比 葉綠素含量 總根長 總根表面積 總根體積 平均根直徑 根氮含量 根磷含量 葉鉀含量 浙江農業(yè)學報 第 卷 第 期 以各主分對應的貢獻率為權重 根據(jù) 個主 成分得分和對應的權重線性加權求和 得到主成 分的綜合得分模型 計算不同配比基質下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指標 的綜合得分并進行排序 結果如表 所示 綜合 得分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 表明復配基質處理下獼猴桃 砧木幼苗生長狀況均優(yōu)于 且 處理 椰糠體積比 椰糠 泥炭 珍珠巖 可作為培育獼猴桃幼苗較為適宜的基質 配方 表 不同基質配比下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性狀的綜合 評價 處理編號 綜合評分 排名 討論與結論 栽培基質對植株生長具有重要的影響 其理 化性質決定植物養(yǎng)分的吸收 供應和根系生長 適宜的基質能明顯促進植株的生長發(fā)育 一般認為 理想育苗基質的各項參數(shù)應為 容重 在 總孔隙度為 同 時具有 的通氣孔隙 大于 的持 水孔隙 大小孔隙比 氣水比 介于 電導率是基質重要的化學性狀之 一 反映了基質可溶性鹽的含量 值過低表示 無法滿足植物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 而過高則會對植 株幼苗造成鹽脅迫 適宜育苗基質的 值應為 本實驗 處理的 各項指標幾乎均不滿足理想基質的要求 而以椰 糠 泥炭和珍珠巖進行不同配比的 種基質處理 中 純椰糠處理 因通氣孔隙過大 持水孔隙 偏小 及與 處理 椰糠占比 大小孔隙比 均超過適宜范圍也被排除 其他處理的各項指標 均在理想范圍內 表明椰糠 泥炭和珍珠巖基質 原料在合適的配比下作為獼猴桃幼苗栽培基質 是可行的 獼猴桃喜疏松透氣的生長環(huán)境 適宜 的容重和良好的孔隙性狀有利于栽培基質保持 良好的持水能力與通氣性 從而利于獼猴桃根系 的生長和養(yǎng)分吸收 獼猴桃適宜的 值范圍為 本試驗隨椰糠體積比降低 泥炭比 例的增大 復配基質 值逐漸降低 其中 處理略超出了最適 值范圍 但植株生長過程 中并未表現(xiàn)出不良的現(xiàn)象 而植物生長過程中 伴隨根系分泌鹽類或有機酸等物質 長期積累會 影響基質的 值 因此 后續(xù)研究可以考慮適量 添加堿性肥料或調堿劑 使 值保持在適宜的 范圍 此外 獼猴桃還喜歡肥沃 養(yǎng)分充足的土 壤 各復配基質處理下 有機質 全氮 有效磷 速 效鉀 堿解氮含量均顯著高于園土 為獼猴 桃砧木幼苗的生長提供所需的養(yǎng)分 株高和莖粗是體現(xiàn)植株地上部長勢強弱的 重要指標 可直觀地反映栽培基質是否滿足植物 的生長需求 試驗各處理下獼猴桃幼苗長勢 因椰糠添加量的不同而存在顯著差異 在椰糠占 比較大的處理 椰糠占比 下 株高 莖粗凈增長與 接近或低于 而后 隨椰糠體積比的減少而逐漸增大 這與張婧 等 在草炭復合育苗基質中加入椰糠對黃瓜農 藝性狀的影響結果相似 其原因可能與栽培基質 的理化性質有關 椰糠粒徑大降低了基質的保水 性能 植株因蒸騰作用易引起地上部水分虧缺限 制其生長 而 園土則因容重過大 土壤機械阻 力增大 妨礙根系生長 導致根系無法吸收足夠 的水分與養(yǎng)分供地上部生長需要 從而影響地上 部的形態(tài)建成 植物的干物質積累主要來 源于光合作用 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息息相 關 提高葉片氮含量會伴隨葉綠素含量的升高 因而葉綠素含量反映了植株體內的氮素營養(yǎng)狀 彭丹丹 等 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 況和光合能力 值是衡量植物葉綠素 相對含量的參數(shù)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葉片光合作 用的強弱 本實驗各復配基質處理下不同生 長時期葉綠素 值與各部位氮含量均顯著高 于 且均隨椰糠體積比降低而逐漸升高 植株 干物質積累也呈現(xiàn)出相一致的規(guī)律 說明不同配 比基質均能提高獼猴桃砧木幼苗積累光合產(chǎn)物 的能力 且隨基質氮含量的升高有利于植株光合 能力的增強 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重要器官 其 特征性狀對植株的生長和根系分布具有重要的 指示作用 并且承載了一定的環(huán)境變化信息 根長是植物根系響應土壤環(huán)境變化的重要組分 也是反映根系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能力的主要指 標 研究表明 植物根系受土壤容重的影 響較大 高容重引起番茄幼苗根系生物量 根長 密度 根體積密度和根表面積均顯著降低 適宜 的容重有利于根系伸長和根表面積擴大 崔曉明等 研究發(fā)現(xiàn) 容重過大或過小均會導 致花生根系干物重積累減少 根系體積及根系活 力降低 根系直徑則隨土壤容重增大而增大 本 試驗復配基質容重隨椰糠體積比降低而逐漸增 大 植株幼苗根干重 總根長 總根表面積及總根 體積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趨勢 在 處理 椰 糠體積比 達最大值 平均根直徑則逐漸增大 與 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 此外 處理的容重最 大 為 而根直徑差異卻不大 分析 其原因可能與參試土壤的類型及植物的差異有 關 土壤容重增大影響植株根系與地上部生物 量的積累 其中根系受到的影響更大 高容重導 致根冠比顯著降低 因而容重越大根冠比反 而小 研究表明 植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主要受栽培 基質的影響 本實驗幼苗植株各部位養(yǎng)分含 量與栽培基質的養(yǎng)分供應一致 各復配基質處理 下植株葉片氮 磷 鉀含量均顯著高于 從各 部位養(yǎng)分分配情況來看 根中氮 磷含量最高 鉀 主要集中于葉片 與成年獼猴桃果樹的養(yǎng)分吸收 基本一致 相關性分析表明 植株幼苗生長 與栽培基質的理化性狀之間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 其 中 基質總孔隙度 持水孔隙 全氮 堿解氮及有 效磷含量與獼猴桃砧木幼苗各生長指標極顯著 正相關 而容重 通氣孔隙 大小孔隙比及 值 與植株幼苗各生長指標極顯著負相關 經(jīng)主成 分綜合評價模型分析 各栽培基質對獼猴桃砧木 幼苗生長的影響其綜合評分由高到低依次為 處理植 株幼苗農藝性狀 生物量 根冠比 根系特征及養(yǎng) 分含量等指標均高于其他處理 這說明適宜的椰 糠配比可有效改善基質的理化性狀 從而為獼猴 桃砧木幼苗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促進根系 和地上部的生長及干物質積累 處理可作為培 育獼猴桃砧木幼苗較為適宜的基質配方 但因 獼猴桃是多年生果樹 后期進行嫁接后植株生長 狀況如何 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 基質的理化性狀對獼猴桃幼苗的生長 具有較大的影響 與 園土相比 復配基質理化 性狀得到顯著改善 基質養(yǎng)分含量顯著升高 復 配基質隨椰糠體積比降低 泥炭和珍珠巖比例的 增大 基質容重 持水孔隙逐漸增大 總孔隙度 大小孔隙比 值和 逐漸減小 綜合基質的 理化性質與植株的生長狀況 椰糠體積比的 復配基質 椰糠 泥炭 珍珠巖 體積比 的理化性狀適宜獼猴桃幼苗的生長 植株農藝 性狀 生物量 根冠比 根系特征及養(yǎng)分含量等均 表現(xiàn)最好 可作為培育獼猴桃砧木幼苗較優(yōu)的基 質配方應用于實際生產(chǎn) 但應注意適量添加堿性 調節(jié)劑使基質 值保持在適宜獼猴桃生長的 范圍 參考文獻 黃誠 周長春 李偉 獼猴桃的營養(yǎng)保健功能與開發(fā)利用 研究 食品科技 齊秀娟 郭丹丹 王然 等 我國獼猴桃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 對策建議 果樹學報 浙江農業(yè)學報 第 卷 第 期 陳錦永 方金豹 齊秀娟 等 獼猴桃砧木研究進展 果樹學報 李雪 李紅莉 逄宏揚 不同基質對軟棗獼猴桃扦插育苗 的影響 中國林副特產(chǎn) 朱世東 徐文娟 趙國榮 多功能營養(yǎng)型蔬菜無土栽培基 質的特性研究 應用生態(tài)學報 邵興華 熊佳文 季天委 無土栽培常用營養(yǎng)液及應用綜 述 東北農業(yè)科學 張婧 吳慧 程云霞 等 椰糠復合基質對番茄穴盤幼苗 生長效應的綜合評價 土壤通報 代惠潔 紀祥龍 杜迎剛 椰糠替代草炭作番茄穴盤育 苗基質的研究 北方園藝 汪佳維 王華磊 王燦彬 等 蚯蚓糞 椰糠復配基質對 三七種苗生長的影響 中國土壤與肥料 張?zhí)焯?趙遠方 韓瑩琰 等 椰糠和蛭石混配基質對生 菜幼苗生長的影響 北京農學院學報 邱志豪 湯柔穎 韓瑩琰 等 椰糠與蛭石混配基質理化 性狀及其對生菜生長的影響 北京農學院學報 任志雨 郜永博 椰糠珍珠巖基質的體積對黃瓜幼苗生 長和質量的影響 江蘇農業(yè)科學 曾斌 何科佳 龔碧涯 等 栽培基質添加椰糠和鋸末對 盆栽藍莓生長的影響 中國南方果樹 張真真 邱立軍 郭衛(wèi)東 不同栽培基質對藍莓果實品 質的影響 浙江農業(yè)科學 田河 師校欣 杜國強 等 基質及營養(yǎng)液對蘋果矮砧組 培苗移栽后生長的影響 北方園藝 彭丹丹 等 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 郭世榮 無土栽培學 版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 社 鮑士旦 土壤農化分析 版 北京 中國農業(yè)出版 社 李志輝 羅平 常用統(tǒng)計分析教程 中英 文版 版 北京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吳澎 賈朝爽 范蘇儀 等 櫻桃品種果實品質因子主成 分分析及模糊綜合評價 農業(yè)工程學報 王斌會 多元統(tǒng)計分析及 語言建模 版 廣州 暨南大學出版社 周璐瑤 趙士文 杜清潔 等 不同花生殼基質配比對西 瓜生長 產(chǎn)量和品質的影響 中國瓜菜 張瑩瑩 孫周平 劉廣晶 等 根區(qū)通氣方式對番茄根際 氣體環(huán)境及基質理化性質的影響 西北農業(yè)學報 郭世榮 固體栽培基質研究 開發(fā)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農業(yè)工程學報 張碩 余宏軍 蔣衛(wèi)杰 發(fā)酵玉米芯或甘蔗渣基質的黃 瓜育苗效果 農業(yè)工程學報 李彩霞 林碧英 楊玉凱 等 椰糠 蚯蚓糞復合基質對 茄幼苗生長的影響 江蘇農業(yè)科學 李謙盛 郭世榮 李式軍 基質 值與作物生長的關系 及其測定方法比較 中國蔬菜 康紅梅 張啟翔 唐菁 栽培基質的研究進展 土壤 通報 黃春輝 曲雪艷 劉科鵬 等 金魁 獼猴桃園土壤理化 性狀 葉片營養(yǎng)與果實品質狀況分析 果樹學報 王保平 周靜 史向遠 等 不同配比杏鮑菇渣基質對西 瓜生長及光合特性的影響 北方園藝 劉晚茍 何泳怡 謝海容 等 設施砂壤土容重對番茄幼 苗生長和根系構型的影響 園藝學報 浙江農業(yè)學報 第 卷 第 期 朱根海 張榮銑 葉片含氮量與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 學通訊 楊虎 戈長水 應武 等 遮蔭對水稻冠層葉片 值 及光合 形態(tài)特性參數(shù)的影響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 報 韋蘭英 上官周平 黃土高原白羊草 沙棘和遼東櫟細根 比根長特性 生態(tài)學報 崔曉明 張亞如 張曉軍 等 土壤緊實度對花生根系生 長和活性變化的影響 華北農學報 王建 獼猴桃樹體生長發(fā)育 養(yǎng)分吸收利用與累積規(guī)律 楊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責任編輯 張 韻 彭丹丹 等 椰糠復合基質對獼猴桃砧木幼苗生長及根系特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