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肥、不同追肥施用量對設(shè)施葉菜產(chǎn)量和土壤鹽漬化的影響試驗初報.pdf
120 土壤肥料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楊倩倩 等 不同基肥 不同追肥施用量對設(shè)施葉菜產(chǎn)量和土壤鹽漬化的影響試驗初報 2023 3 120 127 不同基肥 不同追肥施用量對設(shè)施葉菜產(chǎn)量 和土壤鹽漬化的影響試驗初報 楊倩倩 江解增 吳桓銳 呂艷 蔡秀健 鄭子健 揚州大學(xué)水生蔬菜實驗室 揚州 225009 為通信作者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口數(shù)量的增長 糧食 蔬菜的消費需求量在逐年提高 但是 當(dāng)前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相對較少 田塊利用率較低 田 塊連作現(xiàn)象十分普遍 這嚴(yán)重制約了我國農(nóng)業(yè)尤其 是設(shè)施蔬菜產(chǎn)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目前 我國設(shè)施大棚普遍出現(xiàn)了土壤次生鹽漬 化 土傳病害加重 土壤養(yǎng)分失衡等一系列連作障 礙問題 1 受此影響 設(shè)施蔬菜表現(xiàn)出生長發(fā)育不良 品質(zhì)變差 產(chǎn)量降低 病蟲害發(fā)生嚴(yán)重等現(xiàn)象 2 例 如 周增輝等 3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江蘇中南部設(shè)施蔬菜產(chǎn)區(qū) 的設(shè)施大棚內(nèi)土壤呈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鹽漬化 棚內(nèi) 各土層的土壤 EC 值和主要鹽分離子含量均明顯高 于棚外 并表現(xiàn)出明顯的集聚性 同時 過量施肥 導(dǎo)致棚內(nèi) 0 20 cm 土層的土壤硝酸鹽累積 且硝態(tài) 氮積累是當(dāng)?shù)卦O(shè)施大棚土壤鹽漬化的主要特征 吳 艷霞等 4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 化肥超量施用會導(dǎo)致 0 20 cm 土層的土壤硝酸鹽累積 進而造成土壤鹽漬化 但 是 由于農(nóng)戶欠缺相關(guān)知識 設(shè)施蔬菜生產(chǎn)往往會 陷入 過量施肥 土壤次生鹽漬化 影響蔬菜生長 再施肥 土壤鹽漬化加重 抑制蔬菜生長 的惡性 循環(huán) 這造成了設(shè)施大棚土壤鹽漬化程度日趨嚴(yán)重 并逐漸蔓延 在此背景下 筆者在設(shè)施葉菜生產(chǎn)中 研究分析了不同基肥 不同追肥和不施肥對設(shè)施葉 菜的產(chǎn)量和不同土層土壤 EC 值 硝態(tài)氮含量 硝酸 鹽含量的影響 以期為進一步緩解設(shè)施大棚土壤鹽 漬化提供理論參考 現(xiàn)將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概況 試驗于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1 月設(shè)在揚州大學(xué) 蔬菜設(shè)施大棚內(nèi)進行 大棚前茬作物為芋頭 土壤 為沙壤土 供試大棚長為 16 m 寬為 5 m 在棚 內(nèi)作畦長為 3 m 畦寬為 1 2 m 溝寬為 25 cm 溝深為 35 cm 的畦 1 個畦即為 1 個試驗小區(qū) 試 驗期間 大棚均采用噴淋方式進行灌溉 以噴淋至 表面 10 cm 深的土壤濕潤為度 供試葉菜為苗用型大白菜 品種為 快菜 滄 州津科力豐種苗有限責(zé)任公司生產(chǎn) 和 貝塔 甘 藍 市售 供試肥料為 45 三元復(fù)合肥 N P K 15 15 15 質(zhì)量分數(shù) 下同 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chǎn) 和尿素 N 含量為 46 山東潤銀生物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 2 試驗設(shè)計 1 2 1 不同追肥試驗 2020 年 8 月至 9 月夏茬進行不同追肥試驗 供 試葉菜為苗用型大白菜 2020 年 8 月 14 日撒播 每 667 m 2 播種量為 500 g 折每小區(qū)播 1 330 粒種子 試驗依據(jù)追肥施用量不同 設(shè)處理 CK 1 正常追肥 每 667 m 2 追施尿素 10 kg ZA 過量追肥 每 667 m 2 追施尿素 20 kg ZB 過量追肥 每 667 m 2 追 摘 要 為緩解設(shè)施大棚土壤鹽漬化問題 特以苗用型大白菜和 貝塔 甘藍為試驗材料 研究分析了不同基肥 不 同追肥和不施肥對設(shè)施葉菜的產(chǎn)量和不同土層土壤 EC 值 硝態(tài)氮含量 硝酸鹽含量的影響 結(jié)果表明 在不同追肥試驗和 不同基肥試驗中 超量使用化肥能夠促進設(shè)施葉菜增產(chǎn) 且各處理的土壤 EC 值在采收后較播種前 均以畦溝 0 10 cm 土層 的增加幅度較大 其次是畦面 0 10 cm 土層 畦面 10 20 cm 土層的增加幅度較小 在不施肥試驗中 各處理的 貝塔 甘藍產(chǎn)量較不同基肥試驗顯著下降 過量施肥 3 個處理的畦面 0 1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 硝態(tài)氮含量 硝酸鹽含量 采收后較播種前均有所增加 關(guān)鍵詞 設(shè)施葉菜 產(chǎn)量 土壤 EC 值 硝態(tài)氮含量 硝酸鹽含量 中圖分類號 S156 收稿日期 2022 11 22 基金項目 江蘇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 蔬菜 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項目 項目編號 JATS 2020 442 121 施尿素 30 kg ZC 過量追肥 每 667 m 2 追施尿 素 40 kg 每處理重復(fù) 3 次 隨機區(qū)組設(shè)計 試驗大棚于 8 月 13 日進行整地作畦 并結(jié)合整 地每 667 m 2 撒施 45 三元復(fù)合肥 20 kg 作基肥 8 月 14 日播種 并在播種前取土樣 8 月 25 日追施尿 素 9 月 15 日采收 并在采收后取土樣 1 2 2 不同基肥試驗 2020 年 9 月至 10 月繼續(xù)在同一大棚進行不同基 肥試驗 供試葉菜為 貝塔 甘藍 于 2020 年 9 月 24 日撒播 每 667 m 2 播種量為 500 g 折每小區(qū)播 1 990 粒種子 試驗依據(jù)基肥施用量不同 設(shè)處 理 CK 2 正常施用基肥 每 667 m 2 施 45 三元復(fù)合肥 20 kg JD 過量施用基肥 每 667 m 2 施 45 三元 復(fù)合肥 30 kg JE 過量施用基肥 每 667 m 2 施 45 三元復(fù)合肥 40 kg JF 過量施用基肥 每 667 m 2 施 45 三元復(fù)合肥 50 kg 每處理重復(fù) 3 次 隨機 區(qū)組設(shè)計 試驗大棚于 9 月 23 日進行整地作畦 并結(jié)合整 地施基肥 9 月 24 日播種 并在播種前取土樣 10 月 31 日采收 并在采收后取土樣 1 2 3 不施肥試驗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 月冬茬進行不施肥試 驗 供試葉菜為 貝塔 甘藍 2020 年 12 月 2 日撒 播 每 667 m 2 播種量為 500 g 折每小區(qū)播 1 990 粒種子 試驗繼續(xù)使用 1 2 2 試驗的小區(qū) 不使用 任何肥料 不重新劃分小區(qū) 試驗設(shè)處理 CK 3 1 2 2 試驗中的 CK 2 BG 1 2 2 試驗中的處理 JD BH 1 2 2 試驗中的處理 JE BI 1 2 2 試驗中的 處理 JF 2020 年 12 月 2 日播種 并在播種前取土樣 2021 年 1 月 15 日采收 并在采收后取土樣 1 3 測定內(nèi)容及方法 1 3 1 產(chǎn)量調(diào)查 在設(shè)施葉菜達到采收標(biāo)準(zhǔn)后進行測產(chǎn) 每小區(qū) 測產(chǎn)面積為 3 6 m 2 1 3 2 土樣檢測 根據(jù)設(shè)施葉菜主要吸收根在土層中的分布情況 進行分層取樣 即取畦面 0 10 cm 土層 畦面 10 20 cm 土層 畦溝 0 10 cm 土層的土樣 測定土 壤電導(dǎo)率 EC 值 土壤硝酸鹽含量和土壤硝態(tài)氮含 量 具體為 試驗期間每個處理不定期在各土層隨 機取 5 個 100 g 左右的土樣 剔除植株根系及石塊 其中 30 g 左右鮮樣保存于 4 冰箱 其余風(fēng)干磨 細待測 土壤電導(dǎo)率 EC 值 采用電導(dǎo)法 水土比 1 5 進行測 定 土壤硝酸鹽含量采用酚二磺酸比色法 進行測定 硝態(tài)氮含量測定 取 30 g 新鮮土樣 加 入 100 mL 濃度為 2 mol L 的 KCl 溶液 以 220 r min 進行振蕩浸提 1 h 過濾 濾液采用 AA3 連續(xù)流動 分析儀進行硝態(tài)氮含量測定 待測定完畢后 導(dǎo)出 測定結(jié)果 1 3 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用 Excel 2007 和 DPS 7 05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與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 不同追肥試驗 2 1 1 不同追肥對苗用型大白菜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表 1 可知 處理 ZC 的苗用型大白菜產(chǎn)量顯著 高于 CK 1 和處理 ZA 高于處理 ZB 每 667 m 2 產(chǎn) 量可達 2 577 24 kg 處理 ZB 增施化肥的效益最 好 與 CK 1 相比 每增施 1 kg 化肥 可增收 28 14 kg 苗用型大白菜 以上結(jié)果表明 由于設(shè)施葉菜生 長周期短 復(fù)種指數(shù)高 茬數(shù)多 農(nóng)戶為了追求設(shè) 施葉菜的高產(chǎn)量 高效益 超量施用化肥具有一定 的依據(jù) 表 1 不同追肥對苗用型大白菜產(chǎn)量的影響 注 小區(qū)測產(chǎn)面積為 3 6 m 2 表中同列數(shù)據(jù)后的不同小 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在 5 水平上的差異顯著 2 1 2 不同追肥對土壤 EC 值 硝酸鹽含量和硝態(tài) 氮含量的影響 由表 2 表 3 表 4 可知 各處理的畦面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波動幅度均較大 其中處理 ZC 的 畦面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采收后較播種前增長 12 84 同時 在播種后 9 d 各處理的畦面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均大幅上升 這可能是追肥 后土壤養(yǎng)分溶解所致 各處理的畦面 10 20 cm 土 層土壤 EC 值波動幅度均較小 其中處理 ZA 的畦面 10 20 cm 土層土壤 EC 值采收后較播種前有所降 低 其他處理的畦面 10 20 cm 土層土壤 EC 值則 均是采收后較播種前有所上升 各處理的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波動幅度均較大 其中處理 ZB 和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3 處理 CK 1 ZA ZB ZC 小區(qū)產(chǎn)量 kg 每 667 m 2 產(chǎn)量 kg 1 777 30 76 68c 2 042 25 113 11b 2 340 50 130 91ab 2 577 24 339 12a 較 CK 1 增施 1 kg 化肥增收的 產(chǎn)量 kg 26 50 28 14 26 66 9 59 11 02 12 63 13 91 0 41c 0 61b 0 71ab 1 45a 122 表 5 不同追肥對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 單位 mg kg 注 表中同列數(shù)據(jù)后的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在 5 水平上的差異 顯著 處理 ZC 的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在播種后 1 6 d 分別快速上升至 2 667 37 S cm 和 2 986 13 S cm 表現(xiàn)為隨著追肥量的增加 土壤可溶性鹽 分濃度也隨之增加 在播種后 16 d 各處理的畦面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有所下降 而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仍在上升 這可能是因為苗用型 大白菜的主要吸收根分布在 10 20 cm 土層 故畦 面 10 20 cm 土層的部分養(yǎng)分被苗用型大白菜的根 系吸收 而畦面上一部分鹽分在噴淋時被沖入畦溝 在畦溝內(nèi)土壤集聚 在播種后 16 d 之后 各處理的 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均有所下降 這可能 是因為供試大棚出現(xiàn)了養(yǎng)分下滲的情況 各處理的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均高于蔬菜正常生長的臨 界值 500 S cm 5 表明供試大棚的土壤鹽漬化 問題嚴(yán)重 其中 各土層土壤 EC 值均以處理 ZC 為 最高 以上結(jié)果表明 超量使用化肥會加劇設(shè)施大 棚的土壤鹽漬化程度 且以畦溝的土壤鹽漬化程度 最為嚴(yán)重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3 表 2 不同追肥對畦面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的影響 單位 S cm 注 表中日期均為 2020 年 表 3 不同追肥對畦面 10 20 cm 土層土壤 EC 值的影響 單位 S cm 注 表中日期均為 2020 年 表 4 不同追肥對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的影響 單位 S cm 注 表中日期均為 2020 年 8 月 14 日 545 33 11 49 554 33 61 62 636 83 68 70 674 67 82 12 8 月 23 日 1 192 47 123 89 1 387 33 103 89 1 567 33 208 62 1 879 21 197 33 8 月 30 日 9 月 5 日 9 月 10 日 542 83 35 99 618 50 54 18 902 83 98 11 921 33 111 29 9 月 15 日 562 67 35 12 549 83 30 57 581 33 42 34 761 33 96 92 處理 CK 1 ZA ZB ZC 987 83 1 009 00 1 134 83 1 218 00 83 25 118 72 115 72 212 30 755 67 873 00 963 67 1 004 67 72 62 103 77 79 75 125 46 8 月 14 日 459 33 60 71 548 33 61 05 553 83 54 80 572 83 45 08 8 月 23 日 553 33 50 02 567 38 44 12 587 34 33 77 598 32 32 03 8 月 30 日 521 17 73 80 543 00 61 36 557 33 63 43 608 33 36 57 9 月 5 日 494 17 85 15 532 00 79 69 580 33 70 31 612 00 47 87 9 月 10 日 488 17 57 58 530 50 72 92 568 33 56 90 615 83 31 99 9 月 15 日 494 17 65 15 532 00 49 69 580 33 40 31 612 00 27 87 處理 CK 1 ZA ZB ZC 8 月 14 日 543 17 69 94 554 17 44 09 674 17 45 67 728 17 78 68 8 月 23 日 1 677 23 240 29 1 903 53 224 66 2 210 67 214 51 2 607 34 243 22 8 月 30 日 2 021 45 244 41 2 487 93 219 65 2 667 37 212 60 2 986 13 137 28 9 月 5 日 9 月 10 日 9 月 15 日 719 67 74 57 726 00 66 23 832 83 70 45 923 00 118 56 處理 CK 1 ZA ZB ZC 712 17 753 17 853 50 1 054 17 109 33 87 03 91 83 57 46 713 22 742 24 844 21 1 047 34 143 25 126 62 116 87 214 54 由表 5 可知 各處理的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在畦面 0 1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中 采收后較 播種前均明顯增加 其中處理 ZC 的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在采收后可達 123 67 mg kg 表明過量施肥會導(dǎo)致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增加 從而導(dǎo) 致土壤鹽漬化程度加劇 各處理的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 在畦面 10 20 cm 土層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的變化 均不明顯 這可能是因為苗用型大白菜的灌水量小 水壓不足以使硝酸鹽下降到深層土壤 從而集聚在 表層土壤 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表聚性 由表 6 可知 各處理的土壤硝酸鹽含量在各土層 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均有所上升 各處理采收后的 處理 CK 1 播種前 ZA 播種前 ZB 播種前 ZC 播種前 CK 1 采收后 ZA 采收后 ZB 采收后 ZC 采收后 畦面 0 10 cm 土層 畦面 10 20 cm 土層 49 10 2 53b 50 67 2 86b 58 67 4 04a 57 00 1 33a 52 67 8 14ab 51 62 1 58b 52 67 3 79ab 53 67 1 01ab 畦溝 0 10 cm 土層 55 67 58 33 63 67 76 33 95 33 98 33 119 33 123 67 1 68e 1 09e 1 5d 1 74c 7 43b 1 00b 5 35a 3 50a 50 33 50 33 51 30 59 70 97 67 101 67 114 33 123 30 1 15d 0 71d 5 00cd 6 00c 7 01b 9 86b 11 68ab 3 18a 123 表 8 不同基肥對畦面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的影響 單位 S cm 注 表中日期均為 2020 年 表 6 不同追肥對土壤硝酸鹽含量的影響 單位 mg kg 注 表中同列數(shù)據(jù)后的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在 5 水平上的差異顯著 土壤硝酸鹽含量 在各土層均表現(xiàn)為處理 ZC 最高 處理 ZB 次之 CK 1 最低 表明隨著追肥量的增加 土壤硝酸鹽含量也隨之增加 同時 各處理均表現(xiàn) 為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硝酸鹽含量變化幅度大 畦面 0 10 cm 土層次之 畦面 10 20 cm 土層土 壤硝酸鹽含量變化幅度小 這可能是因為畦面土層 中的養(yǎng)分被苗用型大白菜吸收 但仍有部分硝酸鹽 在噴淋時從畦面被沖入畦溝 導(dǎo)致土壤硝酸鹽在畦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3 處理 CK 1 播種前 ZA 播種前 ZB 播種前 ZC 播種前 CK 1 采收后 ZA 采收后 ZB 采收后 ZC 采收后 畦面 0 10 cm 土層 345 33 8 15e 371 00 27 28d 343 50 16 48e 348 00 20 00e 454 50 92 37c 498 17 24 84c 609 00 30 80b 818 00 56 46a 畦面 10 20 cm 土層 192 67 29 81d 182 17 38 73d 187 17 20 84d 189 50 20 80d 321 17 33 81c 313 00 7 82c 364 00 19 69b 445 00 42 67a 畦溝 0 10 cm 土層 543 17 554 17 559 50 544 80 1 031 50 1 183 17 1 286 33 1 393 00 27 43d 59 02d 18 25d 42 53d 126 89c 119 85bc 99 96b 41 30a 溝土壤中集聚 2 2 不同基肥試驗 2 2 1 不同基肥對 貝塔 甘藍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表 7 可知 處理 JF 的 貝塔 甘藍產(chǎn)量顯著 高于其他處理 每 667 m 2 產(chǎn)量可達 2 118 21 kg 與 CK 2 相比 處理 JD 增施化肥的效益最好 每增施 1 kg 化肥 可增收 貝塔 甘藍 34 56 kg 處理 JE 和處理 JF 增施化肥的效益比處理 JD 低 表明過 量施肥不能達到增產(chǎn)的目的 反而會導(dǎo)致 貝塔 甘 藍的產(chǎn)量下降 且由于肥料得不到充分吸收利用 還 會造成鹽分在土壤中大量累積 產(chǎn)生土壤次生鹽漬 化等問題 2 2 2 不同基肥對土壤 EC 值 硝酸鹽含量和硝態(tài) 氮含量的影響 由表 8 表 9 表 10 可知 各處理的土壤 EC 值在畦溝 0 10 cm 土層和畦面 10 20 cm 土層 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均明顯增加 例如 處理 JF 的畦 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在采收后達 1 396 44 S cm 已達高鹽度甚至是超高鹽度水平 表明表 層土壤的鹽漬化程度嚴(yán)重 同時 各處理的畦溝 0 10 cm 土層和畦面 10 20 cm 土層土壤 EC 值均表 現(xiàn)為在播種后 9 d 快速上升 在播種后 16 d 達到 最大值 此后開始下降 這是因為肥料在播種后于 土壤中開始溶解 即表現(xiàn)為土壤 EC 值上升 而隨著 養(yǎng)分逐漸被 貝塔 甘藍所吸收 即表現(xiàn)為土壤 EC 值逐漸下降 而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驟減 的原因則可能是畦溝沒有種植 貝塔 甘藍 在噴 淋過程中 由于水壓過大 導(dǎo)致鹽分往更深層的土 壤滲透 各處理的土壤 EC 值在畦面 10 20 cm 土 層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的變化均不明顯 但也表現(xiàn) 出逐漸上升的趨勢 處理 CK 2 JD JE JF 9 月 24 日 597 00 52 34 567 34 33 45 576 32 45 43 603 12 51 54 10 月 3 日 1 434 21 216 23 1 523 15 112 43 1 680 13 110 05 1 893 33 259 87 10 月 10 日 2 078 23 303 78 2 278 34 206 78 2 758 31 198 43 2 988 38 213 01 10 月 17 日 1 678 32 118 43 1 853 44 222 08 1 877 69 232 21 2 032 57 179 35 10 月 24 日 794 14 94 98 896 32 141 45 854 23 101 33 934 34 99 43 10 月 31 日 689 32 36 34 734 32 55 54 776 63 67 85 897 15 107 32 表 7 不同基肥對 貝塔 甘藍產(chǎn)量的影響 注 小區(qū)測產(chǎn)面積為 3 6 m 2 表中同列數(shù)據(jù)后的不同小 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在 5 水平上的差異顯著 試驗 處理 CK 2 JD JE JF 小區(qū)產(chǎn) 量 kg 7 54 0 42d 9 40 0 20c 10 63 0 29b 11 43 0 23a 每 667 m 2 產(chǎn)量 kg 1 396 08 77 93d 1 741 63 37 09c 1 969 99 54 04b 2 118 21 43 47a 較 CK 2 增施 1 kg 化肥增收的 產(chǎn)量 kg 34 56 28 70 24 07 由表 11 可知 各處理的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在畦面 0 1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中 采收后較 播種前均明顯增加 其中處理 JF 的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在采收后可達 137 57 mg kg 124 這可能是因為過量施肥 部分硝態(tài)氮在噴淋時從畦 面被沖入畦溝 導(dǎo)致土壤硝態(tài)氮在畦溝土壤中集聚 各處理的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在畦面 10 20 cm 土層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的變化均不明顯 這可能是因為 貝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3 表 9 不同基肥對畦面 10 20 cm 土層土壤 EC 值的影響 單位 S cm 注 表中日期均為 2020 年 表 10 不同基肥對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的影響 單位 S cm 注 表中日期均為 2020 年 處理 CK 2 JD JE JF 9 月 24 日 422 32 42 99 489 33 47 45 478 34 35 79 497 32 22 75 10 月 3 日 453 76 23 75 502 15 21 34 515 40 25 09 567 32 22 97 10 月 10 日 503 22 42 32 533 26 24 34 566 17 53 68 597 64 47 76 10 月 17 日 544 01 37 46 556 43 42 88 560 32 41 29 622 06 17 54 10 月 24 日 576 24 18 98 592 47 34 23 589 45 56 53 643 12 14 55 10 月 31 日 572 03 33 45 583 23 22 04 553 39 26 89 678 54 26 88 處理 CK 2 JD JE JF 9 月 24 日 687 26 56 64 704 83 73 25 723 55 44 64 725 13 87 85 10 月 3 日 1 865 46 125 75 1 920 45 116 46 1 955 43 106 97 2 032 43 111 42 10 月 10 日 10 月 17 日 2 044 75 145 53 2 212 64 234 45 2 364 12 119 76 2 440 06 222 41 10 月 24 日 1 169 32 115 64 1 329 06 136 32 1 553 26 206 31 1 694 38 125 49 10 月 31 日 1 107 43 125 43 1 256 44 130 03 1 354 45 159 75 1 396 44 199 92 表 11 不同基肥對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的影響 單位 mg kg 注 表中同列數(shù)據(jù)后的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在 5 水平上的差異顯著 塔 甘藍的根系吸收了部分硝態(tài)氮 由表 12 可知 過量施肥 3 個處理的土壤硝酸鹽 含量在各土層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均明顯增加 CK 2 的土壤硝酸鹽含量在畦面 10 2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均有所下降 但 降幅較小 表明過量施肥后 供試大棚的土壤鹽漬 化程度嚴(yán)重 同時 各處理的采收后土壤硝酸鹽含 量在各土層中 均表現(xiàn)為處理 JF 最高 處理 JE 次 之 處理 JD 再次 CK 2 最低 表明土壤硝酸鹽含量 隨著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表 12 不同基肥對土壤硝酸鹽含量的影響 單位 mg kg 注 表中同列數(shù)據(jù)后的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在 5 水平上的差異顯著 處理 CK 2 播種前 JD 播種前 JE 播種前 JF 播種前 CK 2 采收后 JD 采收后 JE 采收后 JF 采收后 畦面 0 10 cm 土層 畦面 10 20 cm 土層 畦溝 0 10 cm 土層 處理 CK 2 播種前 JD 播種前 JE 播種前 JF 播種前 CK 2 采收后 JD 采收后 JE 采收后 JF 采收后 畦面 0 10 cm 土層 31 71 2 39d 33 86 7 94d 32 63 4 06d 31 41 2 58d 60 96 1 61c 67 54 1 10b 75 79 4 42a 77 32 5 91a 畦面 10 20 cm 土層 畦溝 0 10 cm 土層 36 48 38 15 45 39 47 63 54 46 50 21 50 87 52 41 3 59c 1 10c 1 37b 6 32ab 3 82a 1 02ab 4 47ab 2 42ab 2 3 不施肥試驗 2 3 1 不施肥對 貝塔 甘藍產(chǎn)量的影響 由表 13 可知 貝塔 甘藍對肥料的需求比較旺 盛 在不施肥情況下 貝塔 甘藍的產(chǎn)量較不同基 肥試驗顯著下降 處理 BI 的 貝塔 甘藍每 667 m 2 產(chǎn)量最高 為 1 068 59 kg 顯著高于其他處理 這 可能是因為在上茬 貝塔 甘藍采收后 供試大棚 土壤未進行耕翻 土壤里仍有上茬殘留的養(yǎng)分 318 71 338 86 422 63 491 41 606 96 696 54 750 79 772 32 30 39f 7 94f 28 06e 22 58d 18 61c 40 10b 42 42ab 5 91a 286 48 380 15 415 39 437 63 284 46 420 21 506 87 552 41 33 59d 13 19c 18 37b 6 32b 31 82d 15 02b 24 47ab 22 42a 452 31 454 21 474 99 466 89 451 85 754 33 848 79 1 377 57 18 87d 8 76d 26 76d 26 75d 15 00d 22 32c 3 46b 18 66a 2 567 32 2 754 18 2 984 21 3 012 76 97 32 227 45 135 24 216 74 42 31 44 21 44 99 46 89 75 85 85 33 98 79 137 57 1 87e 8 76e 6 76d 2 75c 5 00d 2 32c 3 46b 8 66a 125 表 13 不施肥對 貝塔 甘藍產(chǎn)量的影響 注 小區(qū)測產(chǎn)面積為 3 6 m 2 表中同列數(shù)據(jù)后的不同小 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在 5 水平上的差異顯著 2 3 2 不施肥對土壤 EC 值 硝酸鹽含量和硝態(tài)氮 含量的影響 由表 14 表 15 表 16 可知 在不施肥情況下 各處理的土壤 EC 值在畦面 0 1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中 均變化較大 且各處理的土壤 EC 值在各土層中均高于蔬菜正常生長的臨界值 500 S cm 各處理的土壤 EC 值在畦面 10 2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均有 所上升 表明供試大棚可能出現(xiàn)了鹽分下滲的現(xiàn)象 導(dǎo)致鹽分在畦面 10 2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中集聚 以上結(jié)果表明 由于在上茬 貝塔 甘 藍采收后 供試大棚土壤未進行耕翻 導(dǎo)致養(yǎng)分有 所殘留 故在設(shè)施大棚蔬菜生產(chǎn)中 解決土壤鹽漬 化問題不能光靠減少化肥施用 上海農(nóng)業(yè)科技 SHANGHA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3 試驗 處理 CK 3 BG BH BI 小區(qū)產(chǎn) 量 kg 4 33 0 16c 4 37 0 41c 5 13 0 47b 5 77 0 39a 每 667 m 2 產(chǎn)量 kg 801 33 810 13 950 94 1 068 59 14 62c 38 39c 43 14b 35 76a 表 14 不施肥對畦面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的影響 單位 S cm 注 表中日期 12 月 2 日 12 月 11 日 12 月 20 日 12 月 27 日為 2020 年 1 月 6 日 1 月 15 日為 2021 年 表 15 不施肥對畦面 10 20 cm 土層土壤 EC 值的影響 單位 S cm 注 表中日期 12 月 2 日 12 月 11 日 12 月 20 日 12 月 27 日為 2020 年 1 月 6 日 1 月 15 日為 2021 年 表 16 不施肥對畦溝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的影響 單位 S cm 注 表中日期 12 月 2 日 12 月 11 日 12 月 20 日 12 月 27 日為 2020 年 1 月 6 日 1 月 15 日為 2021 年 處理 CK 3 BG BH BI 12 月 2 日 12 月 11 日 1 155 67 123 13 1 676 33 109 35 1 715 00 182 45 1 971 33 159 89 12 月 20 日 1 515 54 212 68 1 672 45 228 98 2 108 32 295 68 1 759 54 206 86 12 月 27 日 1 272 14 145 76 1 597 52 187 05 2 068 48 251 46 1 507 64 241 86 1 月 6 日 1 232 44 132 46 1 567 33 115 11 1 587 32 174 74 1 572 53 184 56 1 月 15 日 處理 CK 3 BG BH BI 12 月 2 日 553 14 39 37 560 35 11 86 602 17 11 36 678 84 25 08 12 月 11 日 686 34 71 92 646 98 29 57 665 97 30 58 729 95 15 87 12 月 20 日 674 53 25 75 692 04 12 06 798 34 54 75 804 45 48 97 12 月 27 日 670 73 11 37 732 91 17 87 776 08 24 57 884 68 37 97 1 月 6 日 612 57 29 90 689 45 36 98 761 59 11 38 806 56 24 69 1 月 15 日 622 47 12 75 678 32 23 05 722 76 29 56 774 43 17 71 處理 CK 3 BG BH BI 12 月 2 日 1 074 32 34 24 1 125 66 54 25 1 332 68 67 54 1 364 75 84 31 12 月 11 日 1 159 34 114 23 1 109 32 221 45 1 378 33 207 32 1 613 43 292 53 12 月 20 日 1 244 57 245 35 1 388 98 215 63 1 573 94 314 64 1 586 43 318 96 12 月 27 日 1 278 32 196 63 1 363 79 302 53 1 593 07 217 24 1 699 24 165 74 1 月 6 日 1 247 02 202 45 1 523 33 194 55 1 569 10 178 07 1 708 93 213 93 1 月 15 日 1 264 65 119 42 1 588 12 224 64 1 400 12 211 01 1 748 97 157 09 由表 17 可知 在不施肥情況下 各處理的土壤 硝態(tài)氮含量在畦面 0 10 cm 土層和畦面 10 20 cm 土層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均有所下降 其中以畦面 10 20 cm 土層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下降幅度較大 這 可能是因為畦面土壤中的硝態(tài)氮一部分被 貝塔 甘 藍所吸收 一部分隨淋洗從畦面被沖入畦溝 也可 能是因為 貝塔 甘藍灌溉的水壓過大 導(dǎo)致硝態(tài) 氮向更深層土壤滲透 導(dǎo)致土壤鹽漬化現(xiàn)象向更深 層土壤發(fā)展 各處理的土壤硝態(tài)氮含量在畦溝 0 10 cm 土層中 采收后較播種前均有所增加 這可能是 因為畦溝內(nèi)沒有種植 貝塔 甘藍 無法吸收硝態(tài) 氮 且部分硝態(tài)氮隨噴淋從畦面被沖入畦溝 由表 18 可知 在不施肥情況下 各處理的土壤 硝酸鹽含量在畦面 0 10 cm 土層中 采收后較播種 前均有所下降 各處理的土壤硝酸鹽含量在畦面 10 2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中 采收后 較播種前均有所增加 CK 3 在畦溝 0 10 cm 土層中 的土壤硝酸鹽含量除外 雖然本試驗沒有施肥 但 是畦面 10 2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的土 壤硝酸鹽含量還是有所上升 表明供試大棚的土壤 鹽漬化程度有所加劇 3 結(jié)論與討論 研究結(jié)果表明 在不同追肥試驗和不同基肥試 驗中 過量施肥 3 個處理的設(shè)施葉菜產(chǎn)量均顯著高 于正常施肥對照 且設(shè)施葉菜的產(chǎn)量隨著施肥量的 增加而增加 在不施肥試驗中 各處理的 貝塔 甘 947 82 103 86 123 56 208 56 129 07 220 09 125 57 122 06 1 052 33 1 690 17 1 742 33 1 976 33 73 56 54 13 43 77 105 28 126 藍產(chǎn)量均較不同基肥試驗顯著下降 3 個試驗的結(jié)果 表明 超量使用化肥可以顯著提高設(shè)施葉菜的產(chǎn)量 但是 在不同基肥試驗中 處理 JE 和處理 JF 增施 化肥的效益比處理 JD 低 表明過量施肥不能達到增 產(chǎn)增效的目的 反而會導(dǎo)致 貝塔 甘藍的產(chǎn)量下 降 且由于肥料得不到充分吸收利用 還會造成鹽 分在土壤中大量累積 產(chǎn)生土壤次生鹽漬化等問題 該結(jié)論與呂望等 6 的研究結(jié)論相似 研究結(jié)果表明 在不同追肥和不同基肥試驗中 各處理的土壤 EC 值在采收后較播種前 均以畦溝 0 10 cm 土層的增加幅度較大 其次是畦面 0 10 cm 土層 畦面 10 20 cm 土層的增加幅度較小 表 明土壤鹽分在畦面 0 10 cm 土層和畦溝 0 10 cm 土層集聚 該結(jié)論與余海英等 7 的研究結(jié)論相一 致 同時 在這兩個試驗中 供試大棚土壤中的鹽分有 向底層土壤遷移和向表層土壤集聚的現(xiàn)象 在不施 肥試驗中 在不施肥情況下 各處理的畦面 10 20 cm 土層土壤 EC 值在采收后較播種前均有所上升 表明供試大棚出現(xiàn)了土壤鹽分下滲的現(xiàn) 象 同時 各 處理畦面 0 10 cm 土層土壤 EC 值在采收后較播種 前雖然有所下降 但是仍高于蔬菜正常生長的臨界值 硝態(tài)氮是土壤氮素轉(zhuǎn)化和遷移過程中最為活躍 的氮素形態(tài) 但其只能存在于土壤溶液中 且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