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视频在线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_风间一区二区无码有码_102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日光溫室番茄土壤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pdf

  • 資源ID:15230       資源大小:1.06MB        全文頁數:8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日光溫室番茄土壤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pdf

李琳 向丹 武亞芬 等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日光溫室番茄土壤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應用生態(tài)學報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日光溫室番茄土壤養(yǎng)分 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李 琳 向 丹 武亞芬 黃玉丹 李 歡 張小梅 梁 斌 青島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 山東青島 摘 要 為了闡明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日光溫室番茄土壤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以山東壽光 年 番茄定位施肥試驗土壤為對象 采用磷脂脂肪酸 分析方法 研究了傳統(tǒng)施氮 傳統(tǒng)施氮 秸稈 優(yōu)化施氮 優(yōu)化施氮 秸稈 有機肥 秸稈 種施肥方式對土壤主要理化性質和微 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以不施肥處理 為對照 結果表明 與 相比 所有施肥處理均顯著提高了土壤 有機質 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 但各施肥處理間無顯著差異 傳統(tǒng)氮肥施用量的 處理土壤 值顯 著降低 而減氮施肥的 和 處理對土壤 值沒有顯著影響 與 相比 不添加秸稈的處理 和 對土壤堿解氮含量沒有顯著影響 但施氮的同時添加秸稈的 和 處理顯著提高了 土壤堿解氮含量 其中 的堿解氮含量最高 與 和不添加秸稈的處理 相比 所有添加秸稈的 處理 均能顯著改變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 增加土壤中細菌 真菌 放線菌 菌根真菌含量和 總量 其中 處理的土壤微生物多樣性 土壤細菌 真菌 放線菌和 總量均達到最大值 真菌 細菌和單不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 兩個表征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指標在 中最高 而 表征土壤養(yǎng)分脅迫的異構脂肪酸 反異構脂肪酸 和革蘭氏陽性菌 革蘭氏陰性菌 在 中最 低 冗余分析和相關分析表明 土壤有機質是影響土壤微生物群落最主要的環(huán)境因子 有機質與放線菌和革 蘭氏陽性菌呈顯著正相關 秸稈還田優(yōu)化施氮 添加麥秸稈 減氮 可顯著提升土壤養(yǎng) 分狀況 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改善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 是一種有效的減肥增效施肥措施 關鍵詞 長期秸稈還田 優(yōu)化施氮 土壤養(yǎng)分 土壤微生物 本文由山東省重大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 資助 收稿 接受 通訊作者 應用生態(tài)學報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山東省壽光市是我國重要的設施蔬菜生產基 地 其設施栽培的集約化程度高且農民盲目追求產 量和效益等因素 導致設施蔬菜生產中過量施肥現 象極為嚴重 據調查 壽光設施菜地氮肥的當季 利用率不到 不合理的氮肥投入導致肥料利用 率低 氮淋溶損失加劇 水體硝酸鹽污染 土壤質量 退化以及蔬菜產量和品質下降等一系列問題 因此 如何改變當地傳統(tǒng)的高施氮模式 科學合理施 用氮肥 促進設施蔬菜高質量生產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是 目前我國設施蔬菜發(fā)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秸稈還田是目前一項重要的培肥地力的措施 能有效改良土壤結構 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提高土 壤蓄水保肥能力 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增加土壤微生 物活性和生物量 從而提高土壤穩(wěn)定性 研究表 明 在秸稈還田的同時施用氮肥能夠有效調節(jié)土壤 碳氮比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降低氮淋溶損失 并 能顯著改善土壤養(yǎng)分狀態(tài) 提高作物產量 目 前 關于長期秸稈還田配施氮肥效應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大田作物上 在設施菜地上的研究少見報 道 并且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物產量 土壤養(yǎng) 分 土壤酶活性等方面 對微生物的研究相對較 少 在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土壤微生物是極其重要和活 躍的部分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養(yǎng)分持續(xù)供應 肥料有 效利用 有害生物綜合防治及土壤可持續(xù)生產中占 據主導地位 控制著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的關鍵過 程 是評價土壤質量和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的一項 重要指標 探討土壤微生物對長期減氮增碳施 肥措施的響應特征 對評價土壤肥力的變化和制定 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案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本研究采用磷脂脂肪酸 方法 以山東省 壽光市 年長期定位試驗的番茄根際土壤為研究 對象 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養(yǎng)分和微生物生物 量及群落結構的影響 旨在探究根際土壤微生物對 長期施肥的響應及其可能機制 為制定科學合理的 施肥方案 促進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 依據 材料與方法 試驗材料 于 年 月在山東省壽光市 開始進行長期不同施肥處理的定位試 驗 供試溫室修建于 年 一年兩季種植番茄 試驗開始前已連續(xù)種植 年 在 年試驗開始前 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質 為 土壤 有機質 速效磷 速效鉀 堿解氮 年冬春季各施肥處理番茄產量無 顯著差異 供試土樣采集于 年番茄成熟采摘 后的 月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 個空白對照和 個施肥處理 分別 為 不施肥 傳統(tǒng)施氮 碳氮比為 冬春季和秋冬季施 風干雞糞 追 施氮肥 優(yōu)化施氮 碳氮比為 冬春季和秋冬季施 風干雞糞 追 施氮肥 有機肥 秸稈 碳氮比 為 有機肥主要是風干雞糞 冬春季和秋冬 季施 風干雞糞 小麥秸稈 不 追施化學氮肥 傳統(tǒng)施氮 秸稈 碳氮比為 在傳統(tǒng)施氮的基礎上增施小麥秸稈 優(yōu)化施氮 秸稈 碳氮比為 在優(yōu)化施氮的基礎上增施小麥秸稈 各處理碳氮比基于雞糞的碳氮比為 小麥 秸稈的碳氮比為 進行計算 即施用風干雞糞 折合 施用小麥秸稈 折合 應 用 生 態(tài) 學 報 卷 施用時將風干雞糞與粉碎成 的小麥秸稈均勻撒施后翻耕 氮肥品種為尿 素 含 施肥時將其融入水中沖施 各處理 磷 鉀肥施用量相同 分別為 和 肥料品種分別為過磷酸鈣 含 和硫酸鉀 含 每處理 個重復 隨機區(qū)組排列 按 五點采 樣法 于番茄成熟采摘后采集植株根際土樣 混勻 一份鮮土樣過 篩于 冰箱內保存 用于 磷脂脂肪酸 測定 一份風干 研磨后過篩 用 于土壤基本理化性質的測定 測定項目與方法 碳氮比計算方法 碳氮比 含 總 量 含 總量 碳源物質中 氮源物質中 碳 源物質中 氮源物質中 土壤理化性質的測定 土壤 值采用 計測定 有機質含量采用重鉻酸鉀 硫酸外加熱法測 定 速效鉀采用醋酸銨提取 火焰光度法測定 速效 磷采用碳酸氫鈉浸提 鉬銻抗比色法測定 堿解氮采 用堿解擴散法測定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測定 土壤微生物生物 量的測定采用磷脂脂肪酸 法 的提取 與分析參考文獻 的方法進行 以甲酯 做 內標 土樣脂肪酸的提取和檢測主要分為 步 提 取 分離 酯化 分析 土壤 的測定 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被與環(huán)境變化國家重點 中心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進行 生物標記物的分類 脂肪酸命名采用 等 的方法 土壤中 的組成可以表示土壤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和群 落結構 本研究根據現有的研究結果 對供試土壤 中各脂肪酸代表的微生物進行了總結 表 微生物多樣性指數計算 本研究通過計算 多樣性指數 優(yōu)勢度指數 和 物種豐富度 指數 對微生物豐度和多樣性進行分析 式中 為處理 的特征磷脂脂肪酸個數 為總特征磷脂脂肪酸個數 為同一樣品中檢測 出的脂肪酸甲酯的種數 表 微生物磷脂脂肪酸標記 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標記 文獻 通用脂肪酸 菌根真菌 真菌 放線菌 革蘭氏陽性菌 芽孢桿菌 乳酸菌 好氧細菌 革蘭氏陰性菌 假單胞菌 數據處理 采用 對數據進行處理 對數據進行 差異顯著性分析 利用 軟件作圖 利用 做主坐標分析和冗余分析 利用 軟件 程序包做相似性分析 圖表 中數據為平均值 標準差 結果與分析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 值和養(yǎng)分含量均 產生了較大影響 表 與不施肥對照 相比 傳統(tǒng)氮肥施用量的 處理土壤 值顯著降 低 而減氮施肥的 和 處理土壤 值 與 無顯著差異 所有施肥處理均顯著提高了土 壤有機質 速效鉀和速效磷含量 但各施肥處理間無 顯著差異 和 處理均顯著提高了土壤堿解 氮含量 而其他施肥處理對土壤堿解氮的影響不顯 著 此外 在同一施氮水平下 添加秸稈處理的堿解 氮含量顯著高于不添加秸稈的處理 如 處理的 堿解氮含量顯著高于 處理 而 處理顯著高 于 處理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磷脂脂肪酸含量的 影響 磷脂脂肪酸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 僅 存在于活細胞中 土壤磷脂脂肪酸的總量可以代表 土壤中微生物的總量 由圖 可知 各處理間真 菌 細菌 放線菌 菌根真菌和 總量都表現為 與 相比 所有添 加秸稈的處理 均能顯著增加土壤 中細菌 真菌 放線菌 菌根真菌和 總量 而不 期 李 琳等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日光溫室番茄土壤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表 秸稈還田和氮肥配施對土壤理化性質的影響 處理 有機質 速效磷 速效鉀 堿解氮 對照 傳統(tǒng)施氮 優(yōu)化施氮 有機肥 秸稈 傳統(tǒng)施氮 秸稈 優(yōu)化施氮 秸稈 不同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 下同 30 25 20 15 10 5 0 CK CN SN MNS CNS SNS UNI5904 UNI7406 Treatment P L F A P L F A c o n t e n t n m o l g UNI542b UNI91cf 1 d c d d cd bc cd cd cd bc bcd ab abc bcd ab ab abc bc ab a a a a a UNI771fUNI83cc UNI7ec6UNI83cc UNI653eUNI7ebfUNI83cc UNI603bUNI91cf Fungi Bacteria Actinomycetes PLFA Total amount of PLFA 圖 秸稈還田和氮肥配施對土壤微生物 含量的影響 對照 傳統(tǒng)施氮 優(yōu)化施氮 有機肥 秸稈 傳統(tǒng)施氮 秸稈 優(yōu)化施氮 秸稈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 顯著 添加秸稈的處理 與 之間差異不顯著 在相同秸稈還田處理下 優(yōu)化施氮與傳統(tǒng)施氮處理 間無顯著差異 如 與 無顯著差異 與 無顯著差異 說明不同處理間土壤磷脂脂肪酸 的差異主要與是否添加秸稈有關 相關分析表明 表 土壤各類微生物 生物量與土壤有機質 速效磷 速效鉀和堿解氮含量 均呈正相關關系 而真菌 放線菌 革蘭氏陽性菌和 微生物總量與 值呈負相關關系 有機質顯著影 響放線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生物量 速效鉀含量與放 線菌生物量呈顯著正相關關系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的 影響 由表 可知 各施肥處理的 物種豐富 度指數與 相比均無顯著差異 而 多樣 性指數和 優(yōu)勢度指數均顯著高于 其 中 優(yōu)化施肥并添加秸稈的 處理兩指數最高 同一施氮水平下 處理的 多樣性指數 和 優(yōu)勢度指數顯著高于不添加秸稈的 處理 但 與 處理之間無顯著差異 同一秸 稈添加水平下 不同氮肥施用處理的土壤微生物多 樣性差異不顯著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微生物特征 比值的影響 由表 可知 與 相比 不添加秸稈的各氮肥 處理 如 和 處理的革蘭氏陽性細菌 革 表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與土壤養(yǎng)分的相關系數 微生物生物量 有機質 速效磷 速效鉀 堿解氮 通用脂肪酸 菌根真菌 真菌 放線菌 革蘭氏陽性菌 革蘭氏陰性菌 微生物總量 應 用 生 態(tài) 學 報 卷 表 秸稈還田和氮肥配施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指數 的影響 處理 優(yōu)勢度指數 多樣性指數 豐富度指數 蘭氏陰性細菌 含量以及 真菌 細菌 異 構 反異構 單不飽和 飽和脂肪酸和環(huán)丙烷 前體脂肪酸等特征 比值均沒有顯著變化 而 在施肥的同時添加秸稈后 以上各指數發(fā)生顯著變 化且變化規(guī)律不一致 具體來看 添加秸稈后真菌 細菌以及 和 含量都顯著增加 其中 處理 的增值最大 與 和不添加秸稈處理 之 間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 與之相反 和 在添加秸稈后明顯降低 其中 處理的值最低 顯著低于 和未添加秸稈處理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 影響 本研究共檢測出 種 主坐標分析結果 表明 第 主坐標軸可以解釋 的變異 揭示了 各處理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差異 第 主坐標軸可以 解釋 的變異 累計達到 的變異 圖 與不施肥的對照相比 添加秸稈 和未添加秸稈 的處理間土壤微生物群落 結構均發(fā)生顯著變化 由圖 可知 組間相對于其 他每個分組秩較高時 表明組間差異大于組內差異 值與 值則表明組間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 可 1 0 0 8 0 6 0 4 0 2 0 0 2 0 4 0 6 1 0 0 5 0 0 5 1 0 UNI8f741 Axis 1 87 3 UNI8f74 2 A x i s 2 4 6 CK 2 CK 1 CK 3 SN 2 CN 3 CN 2 SN 3 SN 1 CN 1 CNS 2 MNS 3 CNS 1 SNS 3 MNS 2 SNS 1 MNS 1 SNS 2 CNS 3 圖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主坐標分析 重復 下同 175 150 125 100 75 50 25 0 Be CK CN CNS MNS SN SNS UNI5904 UNI7406 Treatment UNI8ddd UNI79bb D i s t a n c e R P 0 554 0 001 圖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相似性分析 組間 見 中添加秸稈處理與未添加秸稈處理具有 顯著差異 表 秸稈還田和氮肥配施對土壤特征 含量及比值的影響 處理 革蘭氏陽性菌 革蘭氏陰性菌 真菌 細菌 環(huán)丙烷 前體脂肪酸 單不飽和 飽和脂肪酸 異構 反異構 期 李 琳等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日光溫室番茄土壤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1 0 0 8 0 6 0 4 0 2 0 0 2 0 4 0 6 1 0 0 5 0 0 5 1 0 UNI8f741 Axis 1 38 5 UNI8f74 2 A x i s 2 5 3 1 CK 2 CK 1 CK 3 SN 2 CN 3 CN 2 SN 3 SN 1 CN 1 CNS 2 MNS 3 CNS 1 SNS 3 MNS 2 SNS 1 MNS 1 SNS 2 CNS 3 SOM 圖 不同施肥處理土壤微生物群落與土壤理化性質的冗 余分析 為了明確土壤理化性質對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對不同施肥處理土壤 進行冗余 分析 結果表明 軸 和軸 的貢獻率分別為 圖 對各環(huán)境因子進行蒙特卡羅檢驗發(fā) 現 土壤有機質 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具有 顯著貢獻 土壤有機質是影響 微生物群落結構的主導環(huán)境因子 此外 土壤有機 質含量與測得的土壤磷脂脂肪酸含量呈正相關 討 論 合理的秸稈還田和氮肥減量措施可以有效緩解 因氮肥濫用而對農田土壤造成的一系列問題 對改 善土壤品質 提高作物產量具有積極意義 本研究 表明 在設施番茄長期施肥的農田土壤中 在傳統(tǒng)施 肥 的基礎上添加秸稈并優(yōu)化施氮 添加 麥秸稈 減氮 后 土壤理化性狀明 顯提升 其中 土壤堿解氮含量增幅最明顯 從 處理的 增加到 處理的 增幅 這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 致 徐云連等 研究表明 長期減量施肥配施秸稈 還田能夠增加水稻土壤堿解氮含量 吳立鵬等 研究表明 連續(xù)兩年秸稈還田和優(yōu)化施氮顯著增加 了水稻土壤硝態(tài)氮和銨態(tài)氮含量 究其原因 可能 是由于一方面秸稈還田為土壤提供了大量的活性碳 和氮 促進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 有效提高了土壤保 肥能力 從而減少了氮素的淋溶損失 另一方 面 秸稈還田配施氮肥 能夠給土壤微生物提供合適 的碳氮養(yǎng)分 從而維持和增加微生物活性和數量 加 速對有機物質的分解和礦質養(yǎng)分的轉化 進而提高 土壤有效氮含量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組成部分 能夠促進 土壤中養(yǎng)分的轉化 對維持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起 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秸稈還田能夠提高土壤微 生物豐度和多樣性 繼而影響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及生 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 在本試驗條件下 與不添加秸稈的 處理和對照相比 所有添加秸稈的處理 均能夠顯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數量 其中秸稈還 田及優(yōu)化施氮 處理下的土壤細菌 真菌 放線 菌和 總量均達到最大值 微生物多樣性系數 也最大 但是 在相同的秸稈添加水平下 不同施氮 處理之間土壤各類群微生物生物量與多樣性系數均 沒有顯著差異 如 與 無顯著差異 與 也無顯著差異 此外 主坐標分析和相似性 分析表明 微生物群落結構按照添加秸稈的處理 未 添加秸稈的處理和 的規(guī)律聚集成三簇 并且三 者之間差異顯著 由此說明 不同處理間土壤微生 物生物量 多樣性和群落結構的差異主要與是否添 加秸稈有關 而與氮肥的施用量之間相關性不明顯 張煥軍等 在長期定位試驗的主成分分析表明 添 加秸稈處理 未添加秸稈處理和 的微生物群落 結構能夠顯著區(qū)分開 這與本研究結果相似 此外 鄔奇峰等 研究表明 長期平衡施用氮磷鉀肥對土 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結構無顯著差異 而長期秸 稈還田可顯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改變其群落 結構 這可能是由于秸稈還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 的礦化率 而有機質礦化過程正是為微生物提供能 量的過程 以往研究表明 長期過量氮肥投入會 改變土壤理化性狀 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動 同 時由于外源有機碳源補充不足 過低導致氮素 過剩 沒有足夠的能源滿足微生物的生長發(fā)育 進而 顯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施氮的同時 秸稈還田能夠明顯補充碳源的不足 增加土壤有機 質含量 有效調節(jié)土壤碳氮比 從而增加土壤微生物 數量 提高微生物活性 在本研究中 碳氮比為 時的 處理更有利于增加設施番茄土壤微生 物生物量和多樣性 從而保持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 土壤微生物與土壤養(yǎng)分的相關性分析表明 土 壤中放線菌 革蘭氏陽性菌與有機質含量呈顯著正 相關性關系 冗余分析表明 土壤有機質是影響土壤 微生物群落結構的最大環(huán)境因子 這與前人的研究 結果一致 即土壤有機質作為土壤中絕大多數微生 物的主要能量來源 其含量是決定土壤微生物多樣 應 用 生 態(tài) 學 報 卷 性和群落結構的首要因素 真菌 細菌表征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該比例 越高則生態(tài)系統(tǒng)越穩(wěn)定 本研究中 與未添加秸 稈的處理相比 施用秸稈的 處理能夠顯著增加 真菌 細菌 并且 處理的真菌 細菌最高 說明 秸稈配施氮肥調節(jié)碳氮比為 時改善了微生物 的生存環(huán)境 增加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和 可以同時反映土壤的營養(yǎng)狀況 比值越高表 示營養(yǎng)脅迫程度越大 本研究中 處理的 和 在所有處理中最低 且顯著低于 表 明長期秸稈還田及優(yōu)化施氮 能有效改善土壤 的營養(yǎng)狀況 從而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 綜上 長期秸稈還田及優(yōu)化施氮 能夠有 效緩解土壤 值的下降 合理改善土壤養(yǎng)分狀態(tài) 顯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改善其群落結構 提 高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此外 與傳統(tǒng)施肥 處理間產量無顯著差異 即在農民傳統(tǒng)高氮施 肥的條件下 氮肥減量施用配施長期秸稈還田 添加麥秸稈 減氮 能夠在保 持穩(wěn)定生產的情況下 有效改善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 促進 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是一種有效的減肥增效施肥措施 參考文獻 祝海燕 過量施肥對設施果菜類蔬菜的影響 以山東 省壽光市為例 中國瓜菜 姜慧敏 張建峰 楊俊誠 等 施氮模式對番茄氮素 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態(tài)氮累積的影響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 學報 姜慧敏 張建峰 楊俊誠 等 不同氮肥用量對設施 番茄產量 品質和土壤硝態(tài)氮累積的影響 農業(yè)環(huán)境 科學學報 朱金霞 孔德杰 尹志榮 農作物秸稈主要化學組成 及還田后對土壤質量提升影響的研究進展 北方園 藝 楊榮全 曹飛 李迎春 等 不同施肥處理對華北露 天菜地氮素淋溶的影響 中國土壤與肥料 吳立鵬 張士榮 婁金華 等 秸稈還田與優(yōu)化施氮 對稻田土壤碳氮含量及產量的影響 華北農學報 向曉玲 陳松鶴 高仁才 等 麥 玉輪作玉米秸稈還 田與施氮對后茬玉米產量和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 華北 農學報 高洪軍 彭暢 竇森 等 秸稈還田配施氮肥對春玉 米氮素利用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響 玉米科學 李春喜 李斯斯 邵云 等 減氮條件下有機物料還 田對麥田酶活性及其土壤碳氮含量的影響 作物雜 志 徐永剛 宇萬太 馬強 等 不同施肥制度對土壤微 生物生態(tài)影響的評價 土壤通報 梁文舉 董元華 李英濱 等 土壤健康的生物學表 征與調控 應用生態(tài)學報 鄭林用 劉本洪 食用菌培養(yǎng)料碳氮比 的計算 方法 四川農業(yè)科技 魯如坤 土壤農業(yè)化學分析方法 北京 中國農業(yè)科 技出版社 陳佳勃 趙瑞辰 王艷杰 等 基于大型底棲動物群 落生物指數的清河水環(huán)境模糊綜合評價 農業(yè)環(huán)境 科學學報 孫海新 劉訓理 茶樹根際微生物研究 生態(tài)學報 左易靈 賀雪禮 王少杰 等 磷脂脂肪酸 法檢測蒙古沙冬青根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 環(huán)境 科學 徐云連 馬友華 吳蔚君 等 長期減量化施肥對水 稻產量和土壤肥力的影響 水土保持學報 期 李 琳等 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日光溫室番茄土壤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蔡曉布 錢成 張永青 等 秸稈還田對西藏中部退 化土壤環(huán)境的影響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田路園 鄒雨坤 李廣義 等 秸稈還田氮肥不同配 施比例在土壤中的淋失研究 熱帶作物學報 張煥軍 郁紅艷 丁維新 長期施用有機無機肥對潮 土微生物群落的影響 生態(tài)學報 鄔奇峰 陸扣萍 毛霞麗 等 長期不同施肥對農田 土壤養(yǎng)分與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中國農學通報 劉長慶 不同氮肥用量對保護地番茄產量 品質及土 壤微生物的影響 山東農業(yè)科學 李美霖 陳宇眺 洪曉富 等 不同氮肥管理方式對 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 浙江農業(yè)學報 韓新忠 朱利群 楊敏芳 等 不同小麥秸稈還田量 對水稻生長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響 農 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陳一民 隋躍宇 劉曉冰 等 兩種施肥處理下不同 有機質含量農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結構 分析 土 壤與作物 作者簡介 李 琳 女 年生 碩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 蔬菜栽培與土壤微生態(tài)研究 責任編委 魏 珉 責任編輯 張鳳麗 應 用 生 態(tài) 學 報 卷

注意事項

本文(長期不同施肥方式對日光溫室番茄土壤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pdf)為本站會員(magazine@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