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粉虱天敵日本刀角瓢蟲生物生態(tài)學(xué)研究進(jìn)展.pdf
應(yīng)用昆蟲學(xué)報(bà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2020 57 4 800 805 DOI 10 7679 j issn 2095 1353 2020 081 資助項(xiàng)目 Supported projects 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 31470484 國家重點(diǎn)研發(fā)計(jì)劃 2017YFD0201006 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專 項(xiàng)資金 CARS 23 D 06 第一作者 First author E mail mitian1993 通訊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E mail shzzhang 收稿日期 Received 2019 04 01 接受日期 Accepted 2019 11 30 煙粉虱天敵日本刀角瓢蟲生物生態(tài)學(xué)研究進(jìn)展 田 密 張世澤 劉同先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旱區(qū)作物逆境生物學(xué)國家重點(diǎn)實(shí)驗(yàn)室 楊凌 712100 摘 要 日本刀角瓢蟲 Serangium japonicum Chapin 是煙粉虱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等農(nóng)業(yè)害蟲的 優(yōu)勢捕食性天敵昆蟲 對煙粉虱的發(fā)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本文從日本刀角瓢蟲的生物學(xué)和生態(tài)學(xué)特性 包括形態(tài)特征 獵物種類 生活史 田間種群動態(tài)以及行為學(xué)和生物防治中的應(yīng)用等方面概述了日本刀角 瓢蟲的研究進(jìn)展 提出進(jìn)一步深入開展日本刀角瓢蟲與誘集植物的聯(lián)合應(yīng)用技術(shù) 人工飼養(yǎng)和大量繁殖技 術(shù)以及對味源的識別機(jī)制等方面的研究 不僅可以更好地為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服務(wù) 而且可以為研發(fā)生物防治技術(shù) 的新模式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日本刀角瓢蟲 生物學(xué) 生態(tài)學(xué) 行為學(xué) 生物防治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the biology and ecology of Serangium japonicum Chapin a predator of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TIAN Mi ZHANG Shi Ze LIU Tong Xia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Stress Biology for Arid Areas Northwest A biology ecology behavior biological control 日本刀角瓢蟲 Serangium japonicum Chapin 屬鞘翅目 Coleoptera瓢蟲科 Coccinellidae小艷瓢 蟲亞科 Sticholotinae 刀角瓢蟲族 Serangiini 是煙 粉虱的重要捕食性天敵 Ren et al 2001 任順 祥等 2004 主要分布于中國 Ren et al 2001 日本 Ozawa and Uchiyama 2015 Kaneko 2017 和韓國 Li et al 2011 目前 日本刀角瓢蟲 已廣泛分布于我國安徽 張建群和韓寶瑜 1993 福建 黃邦侃和張可池 1988 廣東 Ren et al 2001 廣西 陜西 Li et al 2015 山西 浙江 貴州 上海云南湖南 胡雅輝 等 2016 湖北 臺灣及四川等地 黃復(fù)生 1992 Li et al 2011 由于日本刀角瓢蟲具有 捕食量大 世代周期短 成蟲壽命長且繁殖力高 等特點(diǎn) 已成為粉虱類害蟲的優(yōu)勢天敵之一 本 文總結(jié)了近 30 年國內(nèi)外主要研究進(jìn)展 期望對 日本刀角瓢蟲的深入研究和生產(chǎn)應(yīng)用提供參考 1 生物學(xué)和生態(tài)學(xué)特性 日本刀角瓢蟲是完全變態(tài)昆蟲 一生經(jīng)歷 4 期 田 密等 煙粉虱天敵日本刀角瓢蟲生物生態(tài)學(xué)研究進(jìn)展 801 卵 1 4 齡幼蟲 蛹和成蟲四個階段 其中在 4 齡后期還會出現(xiàn)一個不食不動的狀態(tài) 稱為預(yù) 蛹 日本刀角瓢蟲成蟲個體較小 體長僅 1 80 2 00 mm 體寬 1 40 1 50 mm 荊英等 2003 喜歡在葉背面和隱蔽的地方活動 成蟲 有假死習(xí)性 1 1 形態(tài)特征 日本刀角瓢蟲的卵呈橢圓形 卵初期晶瑩透 明狀 后期漸漸顏色加深呈淺褐色 幼蟲紡錘形 早期幼蟲乳白色 體表有小細(xì)毛和黑毛 其黑毛 及黑毛瘤的色澤隨著齡期變大而加深 4 齡后期 會有短暫的預(yù)蛹階段 身體開始變短變粗 蛹為 白色卵圓形 整個蛹體被小細(xì)絨毛 極少部分的 蛹包裹在尾部的蛻皮里 末齡幼蟲分泌橙黃色粘 液將腹部末端固定住 荊英等 2003 姚松林等 2004 蛹的顏色逐漸由淺白色變成深褐色 最 后成蟲脫殼羽化 成蟲剛羽化時(shí)顏色較為淺白 約幾個小時(shí)后變成黑亮色 頭和足棕紅色 前胸 背板黑棕色 其兩側(cè)外角呈現(xiàn)出小部分棕紅色 姚松林等 2004 復(fù)眼黑色 觸角末端呈長 刀狀 整個觸角表現(xiàn)為基部細(xì)長 端部寬扁 蟲 體不動時(shí) 縮成半球形 背面明顯拱起 有黑色 光澤 帶有稀疏的細(xì)毛 該瓢蟲第二性征不明顯 雌雄性別較難用肉眼區(qū)別 解剖蟲體顯示雄性生 殖器包含彎管和陽基兩個部分 彎管不對稱 雌 性生殖器可剖出卵巢和輸卵管 1 2 獵物種類 日本刀角瓢蟲主要捕食粉虱類害蟲 包括黑 刺粉虱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ence 張 建群和韓寶瑜 1993 煙粉虱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姚松林等 2004 柑橘粉虱 Dialeurodes citri Ashmead Kaneko 2017 溫 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 Li et al 2011 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 and Kasai Ozawa and Uchiyama 2015 它也可捕食蠟蚧類害蟲 如龜蠟蚧 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 和堆蠟粉蚧 Nipaecoccus vastator Maskell 黃邦侃和張可 池 1988 此外 Tian 等 2017 報(bào)道日本刀 角瓢蟲捕食桃蚜 Myzus persicae Sulzer 也能完 成生長發(fā)育 日本刀角瓢蟲雖能捕食不同獵物 但其發(fā)育歷期 存活及繁殖力等都存在較大差 異 粉虱類害蟲是其最嗜食獵物 1 3 生活史 日本刀角瓢蟲的成蟲 幼蟲均能夠取食棉花 Gossypium hirsutum L Li et al 2015 變?nèi)~木 Codiaeum variegatum L 姚松林等 2004 Yao et al 2011 甘薯 Ipomoea batatas L 荊 英等 2003 胡雅輝等 2016 甘藍(lán) Brassica oleracea L Tian et al 2017 等寄主植物上的 煙粉虱并能完成生長發(fā)育 此外 對茄子 Solanum melongena L 黃瓜 Cucumis sativus L 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和煙草 Nicotiana tabacum L 上煙粉虱也可以取食 但取食不同寄 主植物上煙粉虱對其生長發(fā)育和生殖會有不同 影響 Tian et al 2019 取食變?nèi)~木上煙粉虱 的卵時(shí) 瓢蟲從卵期到成蟲的發(fā)育歷期約 22 6 d 產(chǎn)卵前期為 6 4 d 成蟲壽命為 91 9 d 單 雌 平 均 產(chǎn)卵量為 564 8 粒 取食煙粉虱若蟲時(shí) 卵期到 成蟲的發(fā)育歷期約 21 7 d 成蟲產(chǎn)卵前期為 7 4 d 成蟲平均壽命為 81 6 d 單雌平均產(chǎn)卵量 為 659 0 粒 姚松林等 2004 在 20 25 下 日本刀角瓢蟲取食甘薯上煙粉虱混合齡期時(shí) 各 發(fā)育階段平均發(fā)育時(shí)間為卵期 5 2 d 1 齡幼蟲 2 4 d 2 齡幼蟲 2 0 d 3 齡幼蟲 1 9 d 4 齡幼蟲 1 8 d 預(yù)蛹 3 0 d 及蛹 5 2 d 完成 1 個世代平均 約 21 5 d 荊英等 2003 最近 Tian 等 2017 報(bào)道日本刀角瓢蟲取食辣椒 Capsicum annuum L 上的桃蚜?xí)r 卵期 1 4 齡幼蟲期和蛹的平均發(fā) 育歷期分別為 4 9 2 3 1 9 2 1 4 4 和 4 1 d 完成 1 個世代平均需 19 9 d 產(chǎn)卵前期為 20 9 d 產(chǎn)卵期為 71 2 d 平均壽命為 89 3 d 平均總產(chǎn) 卵量為 184 9 粒 此外 日本刀角瓢蟲對溫度的 適應(yīng)范圍較廣 在 20 35 范圍內(nèi)均都完成生長 發(fā)育和繁殖 Yao et al 2011 黃邦侃和張可 池 1988 報(bào)道夏秋季日本刀角瓢蟲的卵期為 2 9 4 3 d 1 齡幼蟲期為 3 7 4 8 d 2 齡幼蟲期為 2 1 3 8 d 3 齡幼蟲期為 1 9 2 7 d 4 齡幼蟲期為 3 3 4 9 d 蛹期為 3 9 4 3 d 完成 1 個世代平均 802 應(yīng)用昆蟲學(xué)報(bà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57卷 需 27 2 31 3 d 產(chǎn)卵前期為 7 6 8 3 d 1 4 田間種群動態(tài) 日本刀角瓢蟲的年發(fā)生代數(shù)多且世代重疊 嚴(yán)重 當(dāng)氣溫低至 10 以下時(shí)開始蟄伏 來年 日均溫 10 以上開始活動 日本刀角瓢蟲在福 州 1 年發(fā)生 6 7 代 以成蟲在樹上卷葉中和樹下 隱蔽處越冬 次年 4 5 月開始活動 6 月是活動 高峰期 9 10 月再次出現(xiàn)活動高峰 黃邦侃和張 可池 1988 荊英等 2003 日本刀角瓢蟲在 長沙 1 年發(fā)生 7 代左右 越冬成蟲在 4 月中旬開 始活動 5 11 月均可見 12 月仍可發(fā)現(xiàn)少數(shù)幼 蟲活動 胡雅輝等 2016 Ozawa 和 Uchiyama 2015 報(bào)道日本刀角瓢蟲在茶園的趨光性 黑 光燈 明顯高于趨黃性 黃板 并且日本刀角 瓢蟲成蟲在 6 月和 8 月有兩次種群發(fā)生的高峰 期 Kaneko 2017 發(fā)現(xiàn)日本刀角瓢蟲成蟲在柑 橘園也有兩個發(fā)生高峰期 分別為 5 月底 6 月初 和 6 月底 7 月中旬 第一次高峰期以越冬成蟲為 主 第二次高峰期以子代成蟲為主 發(fā)生時(shí)間比 獵物柑橘粉虱晚一個月左右 上述結(jié)果表明 日 本刀角瓢蟲全年活動時(shí)間較長 且發(fā)生高峰期多 出現(xiàn)于夏季 與害蟲的發(fā)生期相對比較吻合 2 行為學(xué)研究 昆蟲的行為直接反映了它們對外界環(huán)境的 感知 使得它們能夠辨別同類 搜尋食物和感受 外界環(huán)境對其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2 1 捕食行為 姚松林等 2005 報(bào)道日本刀角瓢蟲的捕食 行為主要包括靜息 爬行 整翅 取食 清潔和 排泄 6 個步驟 爬行的過程主要是對獵物進(jìn)行搜 尋 它的下唇須和下顎須會不斷地敲擊葉面 取 食行為主要涉及捕捉并吸食獵物 瓢蟲成蟲和幼 蟲均借助尖銳的上顎咬破獵物的體表 吸食體 液 多次抽吸回吐 最后會留下獵物的外殼 清 潔行為主要發(fā)現(xiàn)于成蟲中 取食后會梳理身體背 腹面 觸角 下唇須等部位 靜息是指瓢蟲完全 不動的狀態(tài) 表現(xiàn)為身體各附肢完全折疊于身體 腹面 觸角和頭部縮進(jìn)前胸背板 整個蟲體表現(xiàn) 為半球形 整翅行為主要出現(xiàn)在成蟲階段 表現(xiàn) 為前鞘翅分開 折疊的后翅向外伸展 腹部末端 翹起 多次抖動身體 排泄行為在幼蟲期和成蟲 期均清晰可見 荊英等 2003 姚松林等 2004 2005 2 2 交配和產(chǎn)卵行為 日本刀角瓢蟲屬于兩性生殖 成蟲羽化后較 短時(shí)間內(nèi)即可交尾且一生可多次交尾 雌蟲大于 雄蟲 交尾時(shí) 雄蟲伏于雌蟲的體背 荊英等 2003 產(chǎn)卵前期因獵物種類和獵物的寄主植物 而異 卵粒既有單產(chǎn)也有聚產(chǎn) 且常產(chǎn)于靠近植 物葉脈的地方和縫隙等隱蔽處 也見少部分卵粒 產(chǎn)在煙粉虱的蛹?xì)?nèi) 2 3 耐饑性和自殘行為 日本刀角瓢蟲雄蟲比雌蟲更耐饑餓 耐饑最 長時(shí)間不超過 108 h 荊英等 2003 食物缺乏 時(shí) 日本刀角瓢蟲會取食同類的卵粒 高齡幼蟲 會捕食低齡幼蟲和攻擊不動的預(yù)蛹及蛹 姚松林 等 2004 足量的食物和合理的飼養(yǎng)空間是減 少同類相殘的有效辦法 2 4 對植物揮發(fā)性味源的識別 帶有水楊酸甲酯 MeSA 的黏蟲板能夠誘 集到茶園里的日本刀角瓢蟲 表明日本刀角瓢蟲 對 MeSA 有明顯的反應(yīng) 但反應(yīng)的程度受 MeSA 濃度的影響 苗進(jìn) 2008 Li 等 2014 報(bào)道 在花椰菜葉部和根部噴施茉莉酸后發(fā)現(xiàn)能對日 本刀角瓢蟲有一定的吸引作用 在溫室籠罩試驗(yàn) 中 日本刀角瓢蟲對受到煙粉虱為害的不同寄主 植物存在明顯的選擇偏好 室內(nèi) Y 型嗅覺儀和 風(fēng)洞試驗(yàn)也證實(shí)了日本刀角瓢蟲對不同的植物 味源表現(xiàn)出一定的選擇性 作者待發(fā)表 3 生物防治中的應(yīng)用 國內(nèi)外學(xué)者對日本刀角瓢蟲的捕食能力 種 間競爭 與農(nóng)藥聯(lián)合應(yīng)用及貯存均做了較多工 作 為進(jìn)一步開展利用奠定了一定基礎(chǔ) 4 期 田 密等 煙粉虱天敵日本刀角瓢蟲生物生態(tài)學(xué)研究進(jìn)展 803 3 1 捕食能力 捕食能力是評價(jià)天敵昆蟲捕食潛能的重要 參考依據(jù) 黃邦侃和張可池 1988 研究發(fā)現(xiàn)日 本刀角瓢蟲 1 4齡幼蟲日均捕食黑刺粉虱卵粒數(shù) 分別為 30 粒 78 3 粒 171 5 粒和 243 5 粒 成 蟲日均捕食 103 2 粒卵 捕食桔粉虱卵粒數(shù)為低 齡幼蟲 1 2 齡 26 6 粒 高齡幼蟲 3 4 齡 238 8 粒 成蟲 65 粒 日本刀角瓢蟲成 幼蟲均 可捕食煙粉虱 姚松林等 2004 報(bào)道日本刀角 瓢蟲 4 齡幼蟲日平均捕食煙粉虱卵量最大 為 814 1 粒 雌成蟲次之 為 723 7 粒 同時(shí)也發(fā) 現(xiàn)日本刀角瓢蟲更偏好取食煙粉虱的卵 荊英等 2004 報(bào)道了日本刀角瓢蟲雌成蟲對甘薯煙粉 虱不同密度和不同蟲態(tài)的捕食功能反應(yīng) 姚鳳鑾 等 2018 測定了日本刀角瓢蟲雌成蟲對茄子上 煙粉虱的卵和各齡若蟲的捕食量及其捕食功能 反應(yīng) 此外 馬麗君等 2018 報(bào)道煙粉虱的天 敵日本刀角瓢蟲和麗蚜小蜂 Encarsia formosa Gahan 共存時(shí)的功能反應(yīng)均符合 Holling 型 方程 并且 2 種天敵聯(lián)合釋放時(shí)能夠提高對煙粉 虱的控制效果 天敵間可能存在增效作用 3 2 實(shí)際控害評價(jià) 在自然條件下 釋放小黑瓢蟲 Delphastus catalinae Horn 和刀角瓢蟲成蟲控制花椰菜 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 L 上煙粉虱 連續(xù) 釋放 3 周 共計(jì)各接蟲 150 頭 結(jié)果表明兩種瓢 蟲都能較好的壓低煙粉虱的種群數(shù)量 釋放瓢蟲 成蟲后 隨著時(shí)間的增加 煙粉虱的數(shù)量急劇減 少 羅宏偉等 2005 姚鳳鑾等 2018 通過 田間籠罩試驗(yàn)發(fā)現(xiàn)在釋放日本刀角瓢蟲初期 對 煙粉虱的控制效果不明顯 在釋放瓢蟲 4 6周后 煙粉虱的數(shù)量受到抑制 在第 10 周時(shí)其作用效 果最為顯著 每株植物釋放 3 對和 5 對瓢蟲成蟲 對煙粉虱種群的控制效果均達(dá) 73 以上 3 3 種間競爭 當(dāng)漿角蚜小蜂 Eretmocerus sp 寄生的煙粉虱 若蟲發(fā)育少于 5 d 時(shí) 日本刀角瓢蟲成蟲和 4 齡 幼蟲不能區(qū)別寄生和未被寄生的煙粉虱若蟲 當(dāng) 寄生的粉虱若蟲發(fā)育天數(shù)多于 9 d 時(shí) 瓢蟲成蟲 和 4 齡幼蟲就表現(xiàn)出不喜取食被寄生的粉虱若 蟲 當(dāng)寄生的粉虱若蟲發(fā)育時(shí)間多于 13 d 時(shí) 瓢蟲顯著不取食被寄生的煙粉虱蛹 Fazal and Ren 2004 我們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日本刀角瓢蟲不 喜歡取食被麗蚜小蜂寄生的煙粉虱蛹 作者待發(fā) 表 這些研究表明聯(lián)合利用日本刀角瓢蟲和寄 生蜂控制煙粉虱時(shí) 可以先釋放寄生蜂 9 13 d 后再釋放日本刀角瓢蟲 可能會提高對煙粉虱的 控制作用 3 4 對殺蟲劑的敏感性 綠僵菌素 Destruxins對日本刀角瓢蟲表現(xiàn)出 觸殺毒性 但在處理后 3 5 d 毒性殘留下降 50 左右 4 齡幼蟲和成蟲幾乎都能從綠僵菌感染處 理組中存活并能正常生長 Hu et al 2009 不 同孢子濃度的蠟蚧輪枝菌 Verticillium lecanii 處 理日本刀角瓢蟲后 雖然對其各蟲態(tài)的發(fā)育歷期 影響顯著 但對其存活率 內(nèi)稟增長率和壽命等 作用并不明顯 Fatiha et al 2008 滅多威 Methomyl 敵敵畏 Dichlorovos 丁醚脲 Diafenthiuron 的田間推薦劑量均對日本刀角瓢 蟲表現(xiàn)高毒性 樂果 Dimethoate 吡蟲啉 Imidacloprid 噻蟲嗪 Thiamethoxam 烯啶蟲胺 Nitenpyram 氯蟲苯甲酰胺 Chlorantraniliprole 的 田間推薦劑量對日本刀角瓢蟲有一定的殺傷作 用 具有很強(qiáng)的接觸毒力 毒死蜱 Chlorpyrifos 高效氯氰菊酯 Beta cypermethrin 聯(lián)苯菊酯 Bifenthrin 甲氰菊酯 Fenpropathrin 高效氯氟氰 菊酯 Lambda cyhalothrin 噻嗪酮 Buprofezin 定蟲隆 Chlorfluazuron 氟蟲脲 Flufenoxuron 以 及啶蟲脒 Acetamiprid 吡蚜酮 Pymetrozine 蟲 螨腈 Chlorfenapyr 阿維菌素 Avermectin 等的田 間推薦劑量對日本刀角瓢蟲低毒甚至沒有明顯 致死效果 趙建偉等 2012 Yao et al 2015 吡丙醚 Pyriproxyfen是生產(chǎn)中廣泛用于防治煙粉 虱的農(nóng)藥 Li 等 2015 發(fā)現(xiàn)用不同濃度的吡丙 醚處理不同蟲態(tài)的日本刀角瓢蟲 會影響各蟲態(tài) 的發(fā)育歷期 存活及成蟲的產(chǎn)卵和孵化 其中 日本刀角瓢蟲卵對吡丙醚最為敏感 因此生產(chǎn)中 施用吡丙醚時(shí)最好在日本刀角瓢蟲的幼蟲期進(jìn) 行 方能發(fā)揮日本刀角瓢蟲和吡丙醚的增效作用 804 應(yīng)用昆蟲學(xué)報(bào)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57卷 3 5 滯育與貯藏 日本刀角瓢蟲的滯育誘導(dǎo)及冷藏時(shí)間對貯 藏尤為重要 滯育誘導(dǎo)處理可以使日本刀角瓢蟲 處于不食不動的狀態(tài) 該蟲滯育的臨界光周期為 光期短于 12 h 將日本刀角瓢蟲經(jīng)光照 11 h 和 18 誘導(dǎo)處理 10 d 后 再存放至 5 低溫下 可冷藏 120 d 胡雅輝等 2016 4 研究展望 日本刀角瓢蟲是我國粉虱類害蟲的優(yōu)勢天 敵之一 在全國多地均有分布 是一種具有實(shí)際 應(yīng)用和商品化生產(chǎn)價(jià)值的重要天敵種類 應(yīng)用前 景十分廣闊 當(dāng)然還有一些實(shí)際應(yīng)用的問題需要 繼續(xù)研究 4 1 日本刀角瓢蟲和煙粉虱誘集植物的聯(lián)合應(yīng) 用技術(shù) 煙粉虱誘集植物能夠在天敵種群還未達(dá)到 高峰時(shí)將靶標(biāo)作物上的煙粉虱成蟲誘集在一起 減輕對目標(biāo)作物的危害 然后將日本刀角瓢蟲釋 放在誘集植物上捕食煙粉虱 誘集植物相當(dāng)于一 個天敵生產(chǎn)的小工廠 隨著日本刀角瓢蟲數(shù)量的 增加 主動向靶標(biāo)植物上轉(zhuǎn)移起到控制煙粉虱的 作用 該方法不但能夠集中消滅煙粉虱和延緩瓢 蟲的擴(kuò)散 而且也減輕了天敵昆蟲實(shí)際控蟲效果 相對滯后的現(xiàn)象 更易為大眾所接受 4 2 人工飼料和繁殖技術(shù) 目前對日本刀角瓢蟲的擴(kuò)繁主要依賴活體 植物上的煙粉虱獵物 比較耗費(fèi)人力物力 因而 研發(fā)日本刀角瓢蟲的人工飼料或者替代獵物 不 但能降低飼養(yǎng)成本 而且能夠極大促進(jìn)日本刀角 瓢蟲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 目前日本刀角瓢蟲替代寄主和 人工飼料的研究非常緩慢 當(dāng)用米蛾卵作為替代 飼料進(jìn)行飼喂時(shí) 日本刀角瓢蟲不但死亡率較高 而且產(chǎn)卵量很低 作者待發(fā)表 另外 日本刀 角瓢蟲的釋放技術(shù) 如釋放時(shí)間 釋放數(shù)量 控 制效果評價(jià)等也是需要研究的問題 4 3 瓢蟲對味源的識別研究 日本刀角瓢蟲的獵物范圍相對狹窄 又對植 物揮發(fā)性味源有一定的行為反應(yīng) 那么研究其對 獵物及獵物寄主的視覺和嗅覺反應(yīng) 可能會為田 間直接招募該類瓢蟲提高控害效果提供新方法 總之 隨著對日本刀角瓢蟲生物生態(tài)學(xué)以及應(yīng)用 等方面研究的不斷深入 人們保護(hù) 利用該天敵 昆蟲的技術(shù)和方法將不斷提高 日本刀角瓢蟲在 粉虱類害蟲的綜合防治中也將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xiàn) References Fatiha L Huang Z Ren SX Ali S 2008 Effect of Verticillium lecanii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ife table of Serangium japonicum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a predator of whiteflie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Insect Science 15 4 327 333 Fazal S Ren SX 2004 Interaction of Serangium japonicum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an obligate predator of whitefly with immature stages of Eretmocerus sp Hymenoptera Aphelinidae within whitefly host Homoptera Aleyrodidae As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3 2 243 246 Hu QB An XC Jin FL Freed S Ren SX 2009 Toxicities of destruxins against Bemisia tabaci and its natural enemy Serangium japonicum Toxicon 53 1 115 121 Hu YH Wei L Chen HT 2016 Adaptation of Serangium japonicum a predator of Bemisia tabaci to the weather and crop distribution in Changsha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43 1 173 174 胡雅 輝 魏林 陳浩濤 2016 煙粉虱天敵刀角瓢蟲對長沙氣候及 作物分布的適應(yīng)性 植物保護(hù)學(xué)報(bào) 43 1 173 174 Huang BK Zhang KC 1988 A preliminary study on Serangium japonicum Chapin To Commemorate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of Rodolia cardinali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ymposium on Ladybeetle Fuzhou 79 82 黃邦侃 張可池 1988 刀角瓢蟲的初步研究 紀(jì)念澳洲瓢蟲輸引成功 100 周年 全國瓢蟲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 福州 79 82 Huang FS 1992 Insects of Wuling Mountains Area Southwestern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368 黃復(fù)生 1992 西南武陵山 地區(qū)昆蟲 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 368 Jing Y Huang J Han JC Ma RY 2004 Predation of Serangium japonicum on Bemisia tabaci Acta Phytophylacica Sinica 31 3 225 229 荊英 黃建 韓巨才 馬瑞燕 2004 刀角瓢蟲對煙 粉虱的捕食作用 植物保護(hù)學(xué)報(bào) 31 3 225 229 Jing Y Huang J Ma RY Han JC 2003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rangium japonicum and its morphology in comparison with Delphastus catalinae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32 2 172 175 荊英 黃建 馬瑞燕 韓巨才 2003 刀角瓢蟲的生物學(xué)特性 及其與小黑瓢蟲形態(tài)特征的比較 福建農(nóng)林大學(xué)學(xué)報(bào) 自然 版 32 2 172 175 4 期 田 密等 煙粉虱天敵日本刀角瓢蟲生物生態(tài)學(xué)研究進(jìn)展 805 Kaneko S 2017 Seasonal and yearly change in adult abundance of a predacious ladybird Serangium japonicum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and the citrus whitefly Dialeurodes citri Hemiptera Aleyrodidae in citrus groves 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 52 3 481 489 Li P Chen QZ Liu TX 2015 Effects of a juvenile hormone analog pyriproxyfen on Serangium japonicum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a predator of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Biological Control 86 7 13 Li SJ Ren SL Xue X Ren SX Cuthbertson AGS van Dam NM Qiu BL 2014 Efficiency of plant induced volatiles in attracting Encarsia formosa and Serangium japonicum two dominant natural enemies of whitefly Bemisia tabaci in China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70 10 1604 1610 Li SJ Xue X Ahmed MZ Ren SX Du YZ Wu JH Cuthbertson AGS Qiu BL 2011 Host plants and natural enemies of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in China Insect Science 18 1 101 120 Luo HW Huang J Wang ZH Su XX 2005 Comparison of control effect between Delphastus catalinae Horn and Serangium japonicum Chapin to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China s biological control in the 21st Centur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logical Control Shanghai 156 159 羅宏偉 黃建 王竹紅 蘇秀霞 2005 小黑瓢蟲與刀角瓢蟲 對煙粉虱控制作用的比較研究 邁入二十一世紀(jì)的中國生物 防治 全國生物防治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 上海 156 159 Ma LJ Zhang SZ Liu TX 2018 Influences of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between ladybeetle Serangium japonicum and parasitoid Encarsia formosa on predation of tobacco whitefly Bemisia tabaci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45 6 1289 1295 馬麗君 張世澤 劉同先 2018 種間競爭對煙粉虱天敵日本 刀角瓢蟲和麗蚜小蜂捕食功能反應(yīng)的影響 植物保護(hù)學(xué)報(bào) 45 6 1289 1295 Miao J 2008 Studies on defensive mechanism of tea plant induced by exogenous MeSA to tea green leafhopper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ngzhou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苗進(jìn) 2008 外源 MeSA 誘導(dǎo)茶樹防御假眼小綠葉蟬機(jī)理的研究 博士學(xué)位論文 杭州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Ozawa A Uchiyama T 2015 Monitoring of the ladybird beetle Serangium japonicum Chapin A potential predator of the tea spiny whitefly 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 and Kasai using a light trap and yellow sticky traps in tea fields Annual Report of the Kansai Plant Protection Society 57 57 61 Ren SX Huang Z Yao SL 2004 Advances in studies on predators of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26 1 34 42 任順祥 黃振 姚松林 2004 煙粉虱捕食性天敵研究 進(jìn)展 昆蟲天敵 26 1 34 42 Ren SX Wang ZZ Qiu BL Xiao Y 2001 The pest status of Bemisia tabaci in China and non chemical control strategies Entomologia Sinica 8 3 279 288 Tian M Pumhan N Liu TX Zhang SZ 2019 Effect of host plant species of cotton whitefly Bemisia tabaci Middle East Asia Minor 1 Hemiptera Aleyrodidae on the development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its predaceous ladybeetle Serangium japonicum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Entomology 21 4 417 423 Tian M Wei YL Zhang SZ Liu TX 2017 Suitability of Bemisia tabaci Hemiptera Aleyrodidae biotype B and Myzus persicae Hemiptera Aphididae as prey for the ladybird beetle Serangium japonicum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European Journal of Entomology 114 603 608 Yao FL Zheng Y Ding XL Lu XS He YX Weng QY 2018 Controlling effect of Serangium japonicum on population of Bemisia tabaci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33 5 520 524 姚鳳鑾 鄭宇 丁雪玲 盧學(xué)松 何玉仙 翁啟勇 2018 日本刀角瓢蟲對煙粉虱種群的控制作用評價(jià) 福建農(nóng) 業(yè)學(xué)報(bào) 33 5 520 524 Yao FL Zheng Y Zhao JW Desneux N He YX Weng QY 2015 Lethal and sublethal effects of thiamethoxam on the whitefly predator Serangium japonicum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through different exposure routes Chemosphere 128 49 55 Yao SL Huang Z Ren SX Mandour N Ali S 2011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development survival longevity and fecundity of Serangium japonicum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a predator of 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Homoptera Aleyrodidae Biocontr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 1 23 34 Yao SL Ren SX Huang Z 2004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biology of Serangium japonicum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26 1 22 27 姚松林 任順祥 黃振 2004 日本刀角瓢蟲形 態(tài)特征及生物學(xué)特性研究 昆蟲天敵 26 1 22 27 Yao SL Ren SX Huang Z 2005 Feeding behavior of Serangium japonicum 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a predator of Bemisia tabaci Homoptera Aleyrodida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16 3 509 513 姚松林 任順祥 黃振 2005 煙粉虱 天敵日本刀角瓢蟲的捕食行為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16 3 509 513 Zhang JQ Han BY 1993 Study on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ladybeetles and their dominant species on tea plantation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e and Tea 4 15 16 張建群 韓寶瑜 1993 茶園瓢蟲類群及其優(yōu)勢種種群動態(tài)的研究 蠶桑茶葉 通訊 4 15 16 Zhao JW Zheng Y Li LN He YX Weng QY 2012 Toxicity of various classes of insecticides to Serangium japonicum a predator of Bemisia tabaci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49 6 1577 1583 趙建偉 鄭宇 栗麗娜 何玉 仙 翁啟勇 2012 不同類型殺蟲劑對煙粉虱捕食性天敵日本 刀角瓢蟲的毒力 應(yīng)用昆蟲學(xué)報(bào) 49 6 1577 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