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视频在线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_风间一区二区无码有码_102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歡迎來(lái)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kù))! | 幫助中心 分享價(jià)值,成長(zhǎng)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kù))
換一換
首頁(yè)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kù))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羊肚菌白霉病病原鑒定及生物學(xué)特性研究.pdf

  • 資源ID:14878       資源大?。?span id="h0db0tf" class="font-tahoma">2.65MB        全文頁(yè)數(shù):5頁(yè)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quán)限:游客/注冊(cè)會(huì)員/VIP會(huì)員    下載費(fèi)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cè)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huì)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jī):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huì)自動(dòng)生成賬號(hào)(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xiě)的郵箱或者手機(jī)號(hào)),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yàn)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fèi)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huì)被瀏覽器默認(rèn)打開(kāi),此種情況可以點(diǎn)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yè)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qǐng)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wú)水印,預(yù)覽文檔經(jīng)過(guò)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羊肚菌白霉病病原鑒定及生物學(xué)特性研究.pdf

204 2023 年 第 64 卷 第 1 期 收 稿 日 期 2022 08 16 基 金 項(xiàng) 目 江 蘇 省 連 云 港 市 財(cái) 政 專 項(xiàng) QNJJ2008 作 者 簡(jiǎn) 介 蘇 文 英 1992 女 河 南 駐 馬 店 人 助 理 研 究 員 碩 士 主 要 從 事 食 藥 用 菌 遺 傳 育 種 工 作 E mail 18004425758 163 com 通 信 作 者 任 立 凱 1981 男 江 蘇 徐 州 人 副 研 究 員 本 科 主 要 從 事 作 物 遺 傳 育 種 工 作 E mail 2949823 qq com 文 獻(xiàn) 著 錄 格 式 蘇 文 英 劉 曉 梅 紀(jì) 偉 等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病 原 鑒 定 及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研 究 J 浙 江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2023 64 1 204 208 DOI 10 16178 j issn 0528 9017 20220289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病 原 鑒 定 及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研 究 蘇 文 英 1 劉 曉 梅 1 紀(jì) 偉 1 梁 長(zhǎng) 東 1 趙 書(shū) 光 2 任 立 凱 1 1 連 云 港 市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江 蘇 連 云 港 222006 2 灌 南 縣 農(nóng) 業(yè) 技 術(shù) 推 廣 中 心 江 蘇 連 云 港 222006 摘 要 本 研 究 從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子 實(shí) 體 中 分 離 純 化 病 原 菌 通 過(guò) 形 態(tài) 學(xué) 觀 察 病 原 菌 的 菌 落 形 態(tài) 特 征 采 用 ITS 鑒 定 病 原 菌 并 測(cè) 定 不 同 培 養(yǎng) 基 碳 源 氮 源 溫 度 pH 對(duì) 病 原 菌 生 長(zhǎng) 的 影 響 結(jié) 果 表 明 從 羊 肚 菌 染 病 子 實(shí) 體 分 離 得 到 的 病 原 菌 菌 落 形 態(tài) 顯 微 特 征 與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D i p l o s p o r a l o n g i s p o r a 基 本 一 致 ITS 序 列 與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相 似 度 為 99 44 經(jīng) 鑒 定 分 離 得 到 的 病 原 菌 可 能 為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研 究 表 明 其 最 適 培 養(yǎng) 基 為 MYG 培 養(yǎng) 基 25 為 菌 絲 最 適 生 長(zhǎng) 溫 度 對(duì) pH 適 應(yīng) 范 圍 較 廣 最 適 碳 源 氮 源 分 別 為 乳 糖 及 酵 母 浸 粉 以 上 結(jié) 果 為 進(jìn) 一 步 研 究 該 病 害 的 發(fā) 病 規(guī) 律 及 田 間 防 治 奠 定 理 論 基 礎(chǔ) 關(guān) 鍵 詞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鑒 定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中 圖 分 類 號(hào) S567 3 文 獻(xiàn) 標(biāo) 志 碼 A 文 章 編 號(hào) 0528 9017 2023 01 0204 05 羊 肚 菌 M o r c h e l l a 是 一 種 珍 稀 食 藥 用 菌 在 菌 物 分 類 學(xué) 上 隸 屬 于 子 囊 菌 亞 門(mén) Ascomycota 盤(pán) 菌 綱 Discomycetes 盤(pán) 菌 目 Pezizales 羊 肚 菌 科 Morchellaceae 羊 肚 菌 屬 M o r c h e l l a 1 羊 肚 菌 風(fēng) 味 獨(dú) 特 營(yíng) 養(yǎng) 價(jià) 值 極 高 富 含 多 種 蛋 白 質(zhì) 及 人 體 所 需 氨 基 酸 具 有 抑 制 腫 瘤 調(diào) 節(jié) 機(jī) 體 免 疫 功 能 能 夠 抗 疲 勞 保 肝 保 腎 調(diào) 血 脂 及 保 護(hù) 胃 腸 功 能 等 作 用 具 有 重 要 的 經(jīng) 濟(jì) 價(jià) 值 2 3 由 于 羊 肚 菌 產(chǎn) 業(yè) 成 本 低 見(jiàn) 效 快 效 益 高 的 優(yōu) 勢(shì) 其 栽 培 區(qū) 域 由 最 初 的 川 渝 地 區(qū) 迅 速 擴(kuò) 張 現(xiàn) 如 今 全 國(guó) 各 地 除 海 南 以 外 的 各 省 份 均 有 種 植 4 5 羊 肚 菌 屬 于 土 腐 生 類 型 菌 絲 體 需 要 在 土 壤 中 的 有 機(jī) 物 無(wú) 機(jī) 物 水 分 及 各 種 微 生 物 的 作 用 下 才 能 出 菇 因 此 羊 肚 菌 大 田 栽 培 占 全 行 業(yè) 栽 培 的 90 以 上 整 個(gè) 栽 培 過(guò) 程 羊 肚 菌 菌 絲 體 及 子 實(shí) 體 都 暴 露 在 外 界 環(huán) 境 中 與 環(huán) 境 中 的 各 種 生 物 體 接 觸 容 易 招 致 各 種 病 蟲(chóng) 害 侵 襲 給 生 產(chǎn) 帶 來(lái) 損 失 此 外 在 栽 培 管 理 后 期 高 溫 高 濕 的 環(huán) 境 也 會(huì) 加 劇 病 害 的 發(fā) 生 和 蔓 延 6 近 幾 年 羊 肚 菌 病 害 在 全 國(guó) 范 圍 內(nèi) 頻 發(fā) 病 害 種 類 包 括 細(xì) 菌 性 病 害 和 真 菌 性 病 害 細(xì) 菌 性 病 害 主 要 為 軟 腐 病 及 紅 體 病 真 菌 性 病 害 主 要 為 白 霉 病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是 其 子 實(shí) 體 時(shí) 期 最 主 要 的 病 害 發(fā) 病 時(shí) 子 實(shí) 體 受 侵 染 部 位 被 白 色 絨 毛 狀 菌 絲 覆 蓋 嚴(yán) 重 時(shí) 子 實(shí) 體 受 侵 染 部 位 會(huì) 枯 萎 病 害 發(fā) 生 率 達(dá) 60 80 使 羊 肚 菌 的 商 品 性 狀 和 經(jīng) 濟(jì) 價(jià) 值 大 打 折 扣 給 種 植 戶 帶 來(lái) 巨 大 的 經(jīng) 濟(jì) 損 失 此 外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菌 適 應(yīng) 性 極 強(qiáng) 且 能 快 速 傳 播 一 旦 發(fā) 病 極 難 控 制 因 此 掌 握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病 原 菌 的 物 種 歸 屬 及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對(duì) 于 該 病 害 的 預(yù) 防 和 控 制 及 進(jìn) 一 步 提 升 羊 肚 菌 種 植 的 經(jīng) 濟(jì) 效 益 具 有 一 定 的 實(shí) 踐 指 導(dǎo) 意 義 本 研 究 通 過(guò) 對(duì)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病 原 菌 的 分 離 鑒 定 及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進(jìn) 行 研 究 以 期 為 該 病 害 的 早 期 診 斷 和 科 學(xué) 防 治 提 供 理 論 依 據(jù) 1 材 料 與 方 法 1 1 供 試 菌 株 2020 年 3 月 在 江 蘇 省 連 云 港 市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試 驗(yàn) 基 地 采 集 發(fā) 病 子 實(shí) 體 并 帶 回 實(shí) 驗(yàn) 室 觀 察 記 錄 病 害 癥 狀 1 2 供 試 培 養(yǎng) 基 MYG 培 養(yǎng) 基 稱 取 10 g 麥 芽 糖 5 g 葡 萄 糖 5 g 酵 母 浸 粉 15 g 瓊 脂 加 入 蒸 餾 水 定 容 至 1 L 基 礎(chǔ) 培 養(yǎng) 基 稱 取 20 g 葡 萄 糖 10 g 蛋 白 胨 1 g K 2 HPO 4 0 5 g MgSO 4 15 g 瓊 脂 加 入 蒸 餾 水 定 容 至 1 L 馬 鈴 薯 葡 萄 糖 瓊 脂 PDA 蘇 文 英 等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病 原 鑒 定 及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研 究 205 培 養(yǎng) 基 稱 取 200 g 馬 鈴 薯 20 g 葡 萄 糖 15 g 瓊 脂 加 入 蒸 餾 水 定 容 至 1 L 薩 氏 SDAY 培 養(yǎng) 基 稱 取 10 g 酵 母 浸 粉 40 g 葡 萄 糖 10 g 蛋 白 胨 15 g 瓊 脂 加 入 蒸 餾 水 定 容 至 1 L 察 氏 Czapek 培 養(yǎng) 基 稱 取 2 g NaNO 3 1 g K 2 HPO 4 0 5 g KCl 0 5 g MgSO 4 0 01 g FeSO 4 30 g 蔗 糖 15 g 瓊 脂 加 入 蒸 餾 水 定 容 至 1 L 所 有 培 養(yǎng) 基 均 在 121 下 高 壓 滅 菌 20 min 1 3 病 原 菌 的 分 離 與 鑒 定 采 用 組 織 分 離 法 進(jìn) 行 病 原 菌 的 分 離 和 純 化 在 超 凈 工 作 臺(tái) 中 用 75 乙 醇 棉 擦 拭 病 害 子 實(shí) 體 表 面 用 接 種 刀 切 取 病 健 交 界 處 1 2 mm 的 組 織 塊 置 于 MYG 平 板 內(nèi) 于 25 下 恒 溫 培 養(yǎng) 待 組 織 塊 周 圍 生 長(zhǎng) 出 菌 絲 切 取 尖 端 菌 絲 轉(zhuǎn) 至 新 的 MYG 培 養(yǎng) 基 純 化 培 養(yǎng) 共 獲 得 1 個(gè) 菌 株 標(biāo) 記 為 JS 1 菌 株 在 MYG 培 養(yǎng) 基 上 培 養(yǎng) 10 d 后 置 于 4 保 藏 備 用 利 用 基 因 組 DNA 提 取 試 劑 盒 北 京 康 為 世 紀(jì) 生 物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北 京 提 取 病 原 真 菌 DNA 選 擇 通 用 引 物 ITS1 ITS4 對(duì) 提 取 的 DNA 進(jìn) 行 擴(kuò) 增 擴(kuò) 增 產(chǎn) 物 經(jīng) 1 瓊 脂 糖 凝 膠 電 泳 檢 測(cè) 檢 測(cè) 正 確 后 送 至 生 工 生 物 工 程 上 海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進(jìn) 行 測(cè) 序 測(cè) 序 結(jié) 果 進(jìn) 行 BLAST 同 源 性 比 對(duì) 通 過(guò) 比 對(duì) 測(cè) 序 結(jié) 果 選 取 相 似 性 較 高 的 菌 株 相 關(guān) 種 屬 序 列 利 用 MEGA 7 0 構(gòu) 建 系 統(tǒng) 發(fā) 育 樹(shù) 將 菌 株 JS 1 接 種 于 MYG 平 板 上 25 恒 溫 暗 培 養(yǎng) 10 d 觀 察 記 錄 菌 落 特 征 及 顯 微 形 態(tài) 根 據(jù) 柯 赫 氏 法 則 進(jìn) 行 回 接 致 病 性 檢 測(cè) 1 4 病 原 菌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測(cè) 定 1 4 1 不 同 培 養(yǎng) 基 對(duì) 病 原 菌 菌 絲 生 長(zhǎng) 的 影 響 用 8 mm 打 孔 器 在 致 病 菌 菌 落 邊 緣 打 孔 將 菌 塊 分 別 接 種 于 PDA 培 養(yǎng) 基 SDAY 培 養(yǎng) 基 MYG 培 養(yǎng) 基 Czapek 培 養(yǎng) 基 上 每 個(gè) 處 理 5 個(gè) 重 復(fù) 于 25 恒 溫 暗 培 養(yǎng) 培 養(yǎng) 期 間 觀 察 記 錄 菌 絲 均 勻 度 及 密 度 等 長(zhǎng) 勢(shì) 情 況 并 計(jì) 算 菌 絲 生 長(zhǎng) 速 率 1 4 2 碳 源 試 驗(yàn) 分 別 以 等 量 麥 芽 糖 淀 粉 蔗 糖 乳 糖 替 換 基 礎(chǔ) 培 養(yǎng) 基 中 的 葡 萄 糖 121 滅 菌 20 min 后 倒 入 培 養(yǎng) 皿 中 待 培 養(yǎng) 基 凝 固 后 用 直 徑 8 mm 的 打 孔 器 取 菌 塊 接 種 于 平 板 中 央 每 個(gè) 處 理 5 個(gè) 重 復(fù) 25 恒 溫 條 件 下 黑 暗 培 養(yǎng) 觀 察 并 記 錄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1 4 3 氮 源 試 驗(yàn) 分 別 以 等 量 硫 酸 銨 酵 母 浸 粉 氯 化 銨 尿 素 替 換 基 礎(chǔ) 培 養(yǎng) 基 中 的 蛋 白 胨 121 滅 菌 20 min 后 倒 入 培 養(yǎng) 皿 中 待 培 養(yǎng) 基 凝 固 后 用 直 徑 8 mm 的 打 孔 器 取 菌 塊 接 種 于 平 板 中 央 每 個(gè) 處 理 5 個(gè) 重 復(fù) 25 恒 溫 條 件 下 黑 暗 培 養(yǎng) 觀 察 并 記 錄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1 4 4 溫 度 試 驗(yàn) 將 接 種 后 的 平 板 培 養(yǎng) 皿 分 別 置 于 15 20 25 30 35 40 條 件 下 培 養(yǎng) 每 個(gè) 處 理 5 個(gè) 重 復(fù) 培 養(yǎng) 基 為 基 礎(chǔ) 培 養(yǎng) 基 觀 察 并 記 錄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1 4 5 pH 試 驗(yàn) 用 鹽 酸 和 氫 氧 化 鈉 溶 液 調(diào) 各 培 養(yǎng) 基 初 始 pH 為 5 6 7 8 9 觀 察 并 記 錄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1 5 數(shù) 據(jù) 分 析 用 Excel 和 SPSS 17 0 對(duì) 數(shù) 據(jù) 進(jìn) 行 整 理 和 分 析 2 結(jié) 果 與 分 析 2 1 病 害 癥 狀 2020 年 3 月 對(duì) 連 云 港 市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院 試 驗(yàn) 基 地 羊 肚 菌 大 棚 調(diào) 查 發(fā) 現(xiàn) 發(fā) 病 初 期 在 子 實(shí) 體 上 出 現(xiàn) 白 色 小 斑 點(diǎn) 斑 點(diǎn) 逐 漸 擴(kuò) 大 并 穿 孔 幼 小 的 子 實(shí) 體 被 病 原 菌 的 白 色 菌 絲 覆 蓋 最 終 停 止 生 長(zhǎng) 圖 1 中 A 和 B 2 2 病 原 菌 的 分 離 純 化 及 形 態(tài) 學(xué) 鑒 定 從 發(fā) 病 羊 肚 菌 樣 品 中 分 離 獲 得 致 病 菌 JS 1 將 致 病 菌 菌 餅 覆 蓋 在 羊 肚 菌 菌 帽 部 分 再 置 于 培 養(yǎng) 皿 中 3 次 重 復(fù) 保 濕 培 養(yǎng) 若 干 天 直 至 有 病 斑 形 成 將 病 斑 部 位 再 進(jìn) 行 分 離 培 養(yǎng) 通 過(guò) 培 養(yǎng) 觀 察 菌 落 形 態(tài) 顯 微 形 態(tài) 及 ITS 序 列 確 定 分 離 到 的 病 原 菌 與 發(fā) 病 菌 株 的 致 病 菌 為 同 一 株 病 原 菌 在 MYG 培 養(yǎng) 基 和 25 黑 暗 條 件 下 菌 株 JS 1 的 菌 落 初 期 為 白 色 輪 狀 生 長(zhǎng) 邊 緣 規(guī) 則 菌 絲 絨 毛 狀 較 發(fā) 達(dá) 后 期 菌 絲 生 長(zhǎng) 部 位 培 養(yǎng) 基 萎 縮 圖 1 中 C 分 生 孢 子 梗 側(cè) 生 分 生 孢 子 呈 鏈 式 分 生 孢 子 條 形 或 梭 形 有 間 隔 圖 1 中 D 2 3 病 原 菌 的 分 子 生 物 學(xué) 鑒 定 經(jīng) PCR 擴(kuò) 增 和 序 列 測(cè) 定 獲 得 供 試 菌 株 ITS 序 列 片 段 BLAST 在 線 比 對(duì) 結(jié) 果 表 明 JS 1 與 長(zhǎng) 毛 擬 青 霉 P a e c i l o m y c e s p e n i c i l l a t u s 登 錄 號(hào) EU146306 1 相 似 度 為 99 81 與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D i p l o s p o r a l o n g i s p o r a 登 錄 號(hào) KX427537 1 相 似 度 為 99 44 將 致 病 菌 的 ITS 序 列 與 相 近 種 菌 株 構(gòu) 建 系 統(tǒng) 發(fā) 育 樹(shù) 圖 2 結(jié) 果 顯 示 所 得 病 原 菌 JS 1 與 長(zhǎng) 毛 擬 青 霉 菌 株 及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聚 于 同 一 分 支 說(shuō) 明 其 親 緣 關(guān) 系 較 近 2 4 病 原 菌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致 病 菌 菌 絲 在 不 同 培 養(yǎng) 基 下 的 生 長(zhǎng) 情 況 見(jiàn) 表 1 206 2023 年 第 64 卷 第 1 期 A 自 然 感 病 子 實(shí) 體 B 感 病 部 位 C 病 原 菌 在 MYG 平 板 25 培 養(yǎng) D 病 原 菌 顯 微 形 態(tài) 圖 1 病 原 菌 形 態(tài) 特 征 在 Czapek 培 養(yǎng) 基 上 致 病 菌 菌 絲 生 長(zhǎng) 速 度 最 快 但 中 心 菌 絲 濃 密 邊 緣 菌 絲 稀 疏 在 MYG 培 養(yǎng) 基 上 菌 絲 生 長(zhǎng) 速 度 較 快 菌 落 邊 緣 整 齊 菌 絲 濃 密 其 次 為 PDA 培 養(yǎng) 基 SDAY 培 養(yǎng) 基 菌 絲 生 長(zhǎng) 最 為 緩 慢 在 菌 絲 生 長(zhǎng) 后 期 可 以 觀 察 到 培 養(yǎng) 基 萎 縮 甚 至 穿 孔 致 病 菌 菌 絲 在 不 同 pH 試 驗(yàn) 結(jié) 果 見(jiàn) 表 2 羊 肚 菌 致 病 菌 菌 絲 在 pH 5 9 的 條 件 下 均 可 生 長(zhǎng) pH 6 8 時(shí) 菌 絲 生 長(zhǎng) 速 度 較 快 且 致 病 菌 菌 絲 在 不 同 pH 下 差 異 并 不 顯 著 致 病 菌 菌 絲 在 22 34 溫 度 范 圍 下 的 生 長(zhǎng) 情 況 見(jiàn) 表 3 在 25 條 件 下 培 養(yǎng) 的 實(shí) 驗(yàn) 菌 株 菌 絲 生 長(zhǎng) 速 度 最 快 其 次 為 22 溫 度 高 于 31 時(shí) 菌 絲 不 生 長(zhǎng) 因 此 JS 1 菌 絲 較 適 宜 的 生 長(zhǎng) 溫 度 為 25 碳 源 試 驗(yàn) 結(jié) 果 表 明 致 病 菌 株 在 不 同 碳 源 培 養(yǎng) 基 上 均 能 生 長(zhǎng) 表 4 但 菌 落 形 態(tài) 及 菌 絲 生 長(zhǎng) 速 圖 2 ITS 序 列 系 統(tǒng) 發(fā) 育 樹(shù) 表 1 培 養(yǎng) 基 對(duì) 菌 絲 生 長(zhǎng) 的 影 響 培 養(yǎng) 基 菌 絲 長(zhǎng) 速 cm d 1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MYG 0 255 a PDA 0 180 ab Czapek 0 267 a SDAY 0 140 b 注 同 列 數(shù) 據(jù) 后 無(wú) 相 同 小 寫(xiě) 字 母 表 示 組 間 差 異 和 顯 著 P 0 05 越 多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越 好 表 2 5 同 表 2 pH 對(duì) 菌 絲 生 長(zhǎng) 的 影 響 pH 菌 絲 長(zhǎng) 速 cm d 1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5 0 196 a 6 0 232 a 7 0 230 a 8 0 231 a 9 0 224 a 表 3 溫 度 對(duì) 菌 絲 生 長(zhǎng) 的 影 響 溫 度 菌 絲 長(zhǎng) 速 cm d 1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22 0 255 a 25 0 280 a 28 0 177 b 31 0 34 0 率 不 同 在 以 乳 糖 為 碳 源 的 培 養(yǎng) 基 上 菌 絲 生 長(zhǎng) 速 率 最 快 為 0 225 cm d 1 其 次 為 葡 萄 糖 及 淀 粉 分 別 為 0 205 及 0 201 cm d 1 各 培 養(yǎng) 基 的 菌 絲 密 度 差 異 較 為 顯 著 其 中 淀 粉 為 碳 源 時(shí) 菌 絲 生 長(zhǎng) 最 為 濃 密 以 葡 萄 糖 為 碳 源 時(shí) 菌 絲 較 為 稀 疏 因 此 致 病 菌 JS 1 菌 絲 生 長(zhǎng) 較 適 宜 碳 源 為 乳 糖 蘇 文 英 等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病 原 鑒 定 及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研 究 207 表 4 碳 源 對(duì) 菌 絲 生 長(zhǎng) 的 影 響 碳 源 菌 絲 長(zhǎng) 速 cm d 1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淀 粉 0 201 a 麥 芽 糖 0 186 a 乳 糖 0 225 a 蔗 糖 0 177 a 葡 萄 糖 0 205 a 氮 源 試 驗(yàn) 結(jié) 果 表 明 菌 株 在 不 同 氮 源 培 養(yǎng) 基 上 均 能 生 長(zhǎng) 但 氮 源 不 同 菌 絲 體 生 長(zhǎng) 速 度 及 菌 落 形 態(tài) 差 異 較 大 表 5 在 以 酵 母 浸 粉 為 氮 源 的 培 養(yǎng) 基 上 菌 絲 體 生 長(zhǎng) 速 度 最 快 為 0 312 cm d 1 菌 絲 生 長(zhǎng) 濃 密 其 次 為 以 氯 化 銨 為 氮 源 的 培 養(yǎng) 基 菌 絲 生 長(zhǎng) 速 度 為 0 222 cm d 1 但 菌 絲 生 長(zhǎng) 稀 疏 而 在 硫 酸 銨 磷 酸 氫 二 鉀 為 氮 源 的 培 養(yǎng) 基 上 菌 絲 體 生 長(zhǎng) 速 度 很 慢 而 且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差 因 此 致 病 菌 JS 1 菌 絲 體 較 適 宜 的 氮 源 為 酵 母 浸 粉 表 5 氮 源 對(duì) 菌 絲 生 長(zhǎng) 的 影 響 氮 源 菌 絲 長(zhǎng) 速 cm d 1 菌 絲 長(zhǎng) 勢(shì) 氯 化 銨 0 222 b 蛋 白 胨 0 205 b 硫 酸 銨 0 170 b 磷 酸 二 氫 鉀 0 175 b 酵 母 浸 粉 0 312 a 3 討 論 近 年 來(lái) 羊 肚 菌 因 其 低 投 入 高 回 報(bào) 的 特 點(diǎn) 在 全 國(guó) 范 圍 內(nèi) 種 植 面 積 大 幅 增 加 對(duì) 其 致 病 菌 進(jìn) 行 研 究 對(duì) 保 證 其 品 質(zhì) 和 產(chǎn) 量 有 重 要 意 義 目 前 已 有 研 究 表 明 多 種 病 原 菌 可 侵 染 羊 肚 菌 子 實(shí) 體 導(dǎo) 致 真 菌 病 害 發(fā) 生 劉 偉 等 6 報(bào) 道 羊 肚 菌 的 真 菌 性 病 害 主 要 有 霉 菌 性 枯 萎 病 蛛 網(wǎng) 病 鐮 刀 菌 病 劉 天 海 等 7 對(duì) 四 川 等 地 暴 發(fā) 的 柄 腐 病 害 進(jìn) 行 調(diào) 查 鑒 定 結(jié) 合 菌 落 形 態(tài) 和 顯 微 特 征 鑒 定 柄 腐 病 的 病 原 菌 為 F u s a r i u m n e m a t o p h i l u m 該 病 原 菌 菌 落 正 面 白 色 背 面 米 白 色 不 透 明 隆 起 菌 絲 致 密 邊 緣 整 齊 菌 落 呈 同 心 環(huán) 紋 菌 絲 有 隔 有 分 枝 無(wú) 水 溶 性 色 素 分 生 孢 子 呈 鐮 刀 型 整 體 較 粗 壯 中 部 略 寬 于 兩 端 尖 端 短 而 小 大 多 3 隔 極 少 數(shù) 1 隔 2 隔 或 4 隔 呈 3 隔 孢 子 的 隔 間 距 7 12 m 余 苗 等 8 對(duì) 羊 肚 菌 白 腐 病 病 菇 進(jìn) 行 分 離 鑒 定 采 用 形 態(tài) 學(xué) 研 究 結(jié) 合 ITS 序 列 分 析 技 術(shù) 鑒 定 病 原 菌 為 曲 霉 A s p e r g i l l u s sp 該 病 原 真 菌 菌 絲 體 顏 色 為 白 色 菌 落 邊 緣 整 齊 呈 圓 形 稍 凸 起 產(chǎn) 生 分 生 孢 子 后 呈 黃 綠 色 分 生 孢 子 球 形 近 球 形 黃 慧 等 9 對(duì) 貴 州 六 盤(pán) 水 等 地 暴 發(fā) 的 羊 肚 菌 菌 蓋 干 腐 病 進(jìn) 行 病 原 菌 的 分 離 鑒 定 結(jié) 合 形 態(tài) 學(xué) 和 分 子 生 物 學(xué) 鑒 定 發(fā) 現(xiàn) 病 原 菌 為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D l o n g i s p o r a 該 致 病 菌 菌 落 邊 緣 整 齊 表 面 干 燥 呈 白 色 絨 毛 狀 有 輪 狀 花 紋 顯 微 形 態(tài) 下 分 生 孢 子 梗 透 明 呈 細(xì) 長(zhǎng) 棍 棒 狀 分 生 孢 子 鏈 生 呈 棍 棒 狀 或 長(zhǎng) 檸 檬 形 狀 有 隔 本 研 究 分 離 得 到 的 致 病 菌 菌 落 初 期 為 白 色 輪 狀 生 長(zhǎng) 邊 緣 規(guī) 則 菌 絲 絨 毛 狀 較 發(fā) 達(dá) 后 期 菌 絲 生 長(zhǎng) 部 位 培 養(yǎng) 基 萎 縮 顯 微 形 態(tài) 下 分 生 孢 子 梗 側(cè) 生 分 生 孢 子 鏈 式 分 生 孢 子 條 形 或 梭 形 有 間 隔 測(cè) 序 獲 得 的 ITS 序 列 經(jīng) NCBI 比 對(duì) 后 發(fā) 現(xiàn) 與 長(zhǎng) 毛 擬 青 霉 相 似 度 為 99 81 與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相 似 度 為 99 44 進(jìn) 一 步 構(gòu) 建 系 統(tǒng) 發(fā) 育 樹(shù) 表 明 JS 1 的 ITS 序 列 與 長(zhǎng) 毛 擬 青 霉 和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聚 為 一 支 這 兩 者 均 為 羊 肚 菌 真 菌 病 害 的 主 要 病 原 菌 10 11 前 人 研 究 12 13 結(jié) 果 表 明 這 2 種 真 菌 的 分 生 孢 子 都 呈 鏈 式 但 長(zhǎng) 毛 擬 青 霉 的 分 生 孢 子 呈 橢 圓 形 或 梨 形 無(wú) 隔 而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的 分 生 孢 子 為 棍 棒 狀 或 長(zhǎng) 檸 檬 形 有 隔 通 過(guò) 比 對(duì) 其 形 態(tài) 學(xué) 特 征 本 研 究 分 離 得 到 的 致 病 菌 在 形 態(tài) 上 更 接 近 于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因 此 通 過(guò) 結(jié) 合 發(fā) 病 特 征 形 態(tài) 學(xué) 觀 察 及 構(gòu) 建 分 子 系 統(tǒng) 發(fā) 育 樹(shù) 表 明 該 病 害 是 由 長(zhǎng) 孢 卵 單 隔 孢 霉 D l o n g i s p o r a 侵 染 引 起 的 此 外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研 究 結(jié) 果 表 明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病 菌 最 適 生 長(zhǎng) 溫 度 為 25 30 以 上 不 生 長(zhǎng) pH 在 6 9 時(shí) 生 長(zhǎng) 較 快 說(shuō) 明 該 菌 不 耐 高 溫 對(duì) pH 適 應(yīng) 范 圍 較 廣 與 黃 慧 等 9 的 研 究 結(jié) 果 一 致 最 適 碳 氮 源 為 乳 糖 及 酵 母 浸 粉 本 研 究 通 過(guò) 對(duì) 羊 肚 菌 白 霉 病 病 原 菌 的 鑒 定 尤 其 是 對(duì) 其 進(jìn) 行 系 統(tǒng) 的 生 物 學(xué) 特 性 研 究 為 進(jìn) 一 步 研 究 該 病 害 的 發(fā) 病 規(guī) 律 及 田 間 防 治 奠 定 理 論 基 礎(chǔ) 參 考 文 獻(xiàn) 1 HIBBETT D S BINDER M BISCHOFF J F et al A higher level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fungi J Mycological Research 2007 111 5 509 547 2 MCKELLAR R L KOHRMAN R 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morel mushroom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75 23 3 464 467 3 李 衛(wèi) 東 羊 肚 菌 生 物 活 性 成 分 及 藥 理 作 用 的 研 究 進(jìn) 展 綜 述 J 食 藥 用 菌 2018 26 3 157 160 4 趙 琪 我 國(guó) 羊 肚 菌 產(chǎn) 業(yè) 發(fā) 展 現(xiàn) 狀 前 景 及 建 議 J 食 藥 用 菌 2018 26 3 148 151 156 5 劉 偉 張 亞 蔡 英 麗 我 國(guó) 羊 肚 菌 產(chǎn) 業(yè) 發(fā) 展 的 現(xiàn) 狀 及 趨 勢(shì) J 食 藥 用 菌 2017 25 2 77 83 208 2023 年 第 64 卷 第 1 期 6 劉 偉 蔡 英 麗 何 培 新 等 羊 肚 菌 栽 培 的 病 蟲(chóng) 害 發(fā) 生 規(guī) 律 及 防 控 措 施 J 食 用 菌 學(xué) 報(bào) 2019 26 2 128 134 3 7 劉 天 海 周 潔 王 迪 等 一 種 六 妹 羊 肚 菌 的 新 型 柄 腐 病 害 J 菌 物 學(xué) 報(bào) 2021 40 9 2229 2243 8 余 苗 尹 琪 何 培 新 羊 肚 菌 白 腐 病 病 原 菌 的 分 離 與 鑒 定 J 北 方 園 藝 2020 7 142 145 9 黃 慧 張 曉 勇 鄭 歡 等 羊 肚 菌 菌 蓋 干 腐 病 病 原 菌 鑒 定 及 培 養(yǎng) 特 性 研 究 J 植 物 保 護(hù) 2022 48 1 66 72 10 HE P X LI C C CAI Y L et al First report of pileus rot disease on cultivated M o r c h e l l a i m p o r t u n a caused by D i p l o s p o r a l o n g i s p o r a in China J Journal of General Plant Pathology 2018 84 1 65 69 11 HE X L PENG W H MIAO R Y et al White mold on cultivated morels caused by P a e c i l o m y c e s p e n i c i l l a t u s 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17 364 5 fnx037 12 R P K MATSUSHIMA T Icones microfungorum a M a t s u s h i m a l e c t o r u m J Mycologia 1976 68 4 955 13 SAMSON R P a e c i l o m y c e s and some allied hyphomycetes J Studies in Mycology 1974 6 1 119 責(zé) 任 編 輯 王 新 芳

注意事項(xiàng)

本文(羊肚菌白霉病病原鑒定及生物學(xué)特性研究.pdf)為本站會(huì)員(園藝星球)主動(dòng)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kù))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qǐng)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kù))(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yàn)榫W(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qǐng)重新下載,重復(fù)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quán)所有
經(jīng)營(yíng)許可證編號(hào):京ICP備09050149號(hào)-1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8994號(hào)


 

 

 

收起
展開(kā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