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吡丙醚·唑蟲酰胺懸浮劑對溫室茄子薊馬的防控效果.pdf
農(nóng) 藥 AGROCHEMICALS 劉暢 張蓉 王芳 等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殺蟲活性評價 J 農(nóng)藥 2022 61 8 616 621 doi 10 16820 j nyzz 2022 0015 收稿日期 2021 12 06 修返日期 2022 02 10 基金項目 寧夏農(nóng)林科學(xué)院對外科技合作專項 DWX 2019003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 2021BEF02006 作者簡介 劉暢 1985 女 沈陽人 助理研究員 碩士 研究方向 植物源農(nóng)藥的開發(fā)與利用 Tel 0951 6886823 E mail liuchangamy 通訊作者 張蓉 1966 女 寧夏同心人 研究員 博士 研究方向 生物防治 Tel 0951 6886823 E mail yczhrnx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殺蟲活性評價 劉 暢 張 蓉 王 芳 楊 墨 李佳欣 寧夏農(nóng)林科學(xué)院 植物保護研究所 銀川 750002 摘要 目的 以枸杞主要刺吸類害蟲為靶標 評價華北米蒿揮發(fā)油的殺蟲活性 以期獲得 1種枸杞園采果期應(yīng)用的 生物農(nóng)藥 方法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通過 GC MS分析其主要化學(xué)成分 采用葉蝶法和點滴法測定其對棉蚜和枸杞木 虱的室內(nèi)生物活性 并采用包結(jié)絡(luò)合法制備微囊粉劑 評價其田間殺蟲效果 結(jié)果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 茼蒿素 其對棉蚜的 LC 50 值是 7 33 g L 對枸杞木虱的 LC 50 值是 1 05 g L 生物活性高于對照藥劑印楝素提取物 華 北米蒿揮發(fā)油制備成 8 25 微囊粉劑 藥后 1 3 7 d 其對枸杞蚜蟲防治效果低于同劑量 0 3 印楝素乳油 但持效 期達到 21 d 木虱防治效果 21 d內(nèi)一直高于同劑量對照藥劑 結(jié)論 試驗發(fā)現(xiàn)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具有一定殺蟲活性 制備成微囊粉劑應(yīng)用于枸杞園中可以防治枸杞蚜蟲和木虱 且持效期達到 21 d 具有進一步開發(fā)成為高效植物源 農(nóng)藥潛力 關(guān)鍵詞 華北米蒿 棉蚜 木虱 田間防效 中圖分類號 S482 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6 0413 2022 08 0616 06 Evaluation of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Artemisia giraldii volatile oil LIU Chang ZHANG Rong WANG Fang YANG Mo LI Jia xin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750002 China Abstract Aims This study aims to evaluate the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Artemisia giraldii taking the main pricking pests of Lycium barbarum as the target especially the biological pesticide applied in the fruit picking period of L barbarum orchard Methods The volatile oil of A giraldii was analyzed by GC MS The indoor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volatile oil of A giraldii to cotton aphid and L barbarum psyllid was determined by leaf dipping method and drop method The microcapsule powder prepared by inclusion complex method was evaluated by constant spray method Results T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oil is chrysanthemum indicum and the LC 50 value of volatile oil for cotton aphid is 7 33 g L and that for L barbarum psyllid is 1 05 g L whic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zadirachtin The oil of A giraldii was prepared into 8 25 microcapsule powder The field efficacy test showed that it had higher control effect on L barbarum aphid 1 3 7 d after application and psyllid than azadirachtin 0 3 EC with the same dosage and the insecticidal effect lasted until 21 d Conclusions In this study the oil from A giraldii has insecticidal activity The microcapsule prepared from A giraldii volatile oil was used to control aphids and psyllid in L barbarum orchard and the effective period reached 21 days which had the potential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into efficient botanical pesticides Key words Artemisia giraldii cotton aphid Aphis gossypii psyllid Bactericera gobica insecticidal activity 枸杞是我國重要的 藥食同源 中藥材之一 1 近年 來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 枸杞需求量不斷增加 2 枸杞枝繁葉茂 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 容易遭 受害蟲為害 主要刺吸式害蟲有枸杞木虱 Bactericera gobica 枸杞蚜蟲 Aphis gossypii 等 通常多種害蟲同時 或交替發(fā)生 世代重疊嚴重 防治難度大 而且極易造成 農(nóng)殘超標等食品安全隱患 3 因此 從源頭出發(fā) 控制農(nóng) 藥殘留勢在必行 植物揮發(fā)油通過植物的次級代謝途徑合成 作為通 信和防御分子 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產(chǎn)物 是植物之間 植 物與環(huán)境以及與昆蟲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橋梁 對植物的生 存至關(guān)重要 在植物界 菊科植物所產(chǎn)生的揮發(fā)油研究 比較廣泛 尤其蒿屬植物因其生物前景而居首位 4 蒿屬 植物揮發(fā)油多具有殺蟲 抗菌等活性 其主要化學(xué)成分 為炔類 黃酮類 萜類及其衍生物 5 7 植物揮發(fā)油對人畜 安全 且害蟲不易產(chǎn)生抗性 是新型的環(huán)保殺蟲藥劑 8 第 61卷第 8期 2022年 8月 Vol 61 No 8 Aug 2022 第 8期 華北米蒿 Artemisia giraldii 是菊科蒿屬半灌木狀草 本植物 分布于寧夏 內(nèi)蒙古 陜西 甘肅等省 自治區(qū) 9 生長在海拔 1000 2300 m地區(qū)的黃土高原 山坡與林中 空地等地方 華北米蒿是家畜的重要牧草 牛 馬 驢 騾 均采食 綿 山羊喜吃幼嫩的枝梢 可入藥 有清熱 解 毒 利肺作用 國內(nèi)尚未有對華北米蒿揮發(fā)油防治枸杞 害蟲的相關(guān)報道 本試驗就寧夏產(chǎn)區(qū)華北米蒿揮發(fā)油的 主要化學(xué)成分 殺蟲活性以及田間防治做以下研究 旨 在明確寧夏產(chǎn)區(qū)的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對枸杞刺吸式害蟲 的殺蟲活性 為華北米蒿揮發(fā)油的進一步開發(fā)為植物源 農(nóng)藥奠定基礎(chǔ) 同時也為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在實際防治枸 杞害蟲上提供理論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 1 實驗材料 植物 華北米蒿 Artemisia giraldii 采集時間為 2021年 8月 24日 采集地點為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南部海原縣 東經(jīng) 105 09 北緯 36 06 供試蟲源 棉蚜 Aphis gossypii 采自銀川市園林場 接種在寧 夏農(nóng)林科學(xué)院溫室棉花葉片上 在植株上進行繼代飼養(yǎng) 并繁育 3代以后備用 枸杞木虱 Bactericera gobica 采自寧夏農(nóng)林科學(xué)院 枸杞研究所未打藥枸杞園 在枸杞植株上進行繼代飼養(yǎng) 并繁育 3代以后備用 飼養(yǎng)條件 飼養(yǎng)于寧夏農(nóng)林科學(xué)院溫室中 溫度 26 1 濕度 40 5 L D 16 h 8 h 1 2 供試藥劑 5 印楝素提取物 寶雞市方晟生物開發(fā)有限公司 食品級 環(huán)糊精 山東彤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0 3 印 楝素乳油 成都綠金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儀器 微量點滴儀 英國布爾卡德制造有限公司 數(shù) 顯恒溫磁力攪拌器 LC DMS H 上海力辰邦西儀器科技 有限公司 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 SHZ D 天津市華 鑫儀器廠 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DHG 9141 上海浦東 榮豐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 旋轉(zhuǎn)蒸發(fā)儀 Hei VAP ML 德 國海道爾夫公司 1 3 試驗方法 1 3 1 植物揮發(fā)油制備 10 kg華北米蒿植株地上部分自然陰干 通過水蒸汽 蒸餾法獲得揮發(fā)油 提取時間為 6 h 采用正己烷萃取 濃 縮后 裝入干燥玻璃瓶中 置于 4 冰箱內(nèi)保存 計算得 油率 v w及其密度 1 3 2 植物揮發(fā)油 GC MS分析 GC條件 GCMS QP2010 Plus Shimadzu 色譜柱 DB 5MS 60 m 0 25 m 0 32 mm Agilent 源溫度 200 接口 溫度 300 進樣口溫度 320 升溫速率 60 至 10 min 先在 300 下進行 20 min 后分流進樣 比例為 30 1 恒線 速度模式 30 cm s MS條件 載氣 He離子 質(zhì)量掃描范圍 29 650 m z 進 樣量 1 L 樣品經(jīng)一次性注射器含 0 22 m的有機濾膜 的濾頭進行過濾 譜庫檢索 Nist 2017標準譜庫 1 3 3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對 2種害蟲殺蟲活性測定 棉蚜觸殺活性測定 采用葉碟法 配制 5個質(zhì)量濃度 2 14 4 27 8 55 17 10 34 20 g L 將棉花葉片打取直徑 12 mm的葉碟 分別在各濃度藥液中浸葉 10 s后 自然晾 干 放入鋪有瓊脂層的十二孔培養(yǎng)板中 葉片正面與培 養(yǎng)板底部完全貼合并與培養(yǎng)板周壁相接 每孔中接入 10頭 棉蚜成蟲 培養(yǎng)板用宣紙條封頂 含有等量無水乙醇及 DMSO的水溶液作為空白對照 以 5 印楝素提取物為對 照 每個處理設(shè) 6次重復(fù) 將培養(yǎng)板置于培養(yǎng)箱中 培養(yǎng) 箱條件 溫度 26 0 5 相對濕度 50 光照 L D為 16 h 8 h 24 h后觀察并紀錄試蟲死亡數(shù) 用 DPS軟件 計 算 LC 50 值和 95 置信區(qū)間等指標 枸杞木虱觸殺活性測定 采用微量點滴法 配制 5個 質(zhì)量濃度 0 24 0 60 1 52 3 80 9 50 g L 試蟲冷凍 5 10 min 麻醉 10頭木虱 管 點滴于蟲體前胸背板 每頭點滴 2 L 設(shè)對照處理 6次重復(fù)試驗 將處理后的枸杞木虱 成蟲放在墊枸杞鮮嫩枝芽的離心管中 用紗網(wǎng)封口 并 設(shè)不含藥劑的處理作對照 處理后將離心管放入植物培 養(yǎng)箱中 培養(yǎng)箱條件和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如上 1 3 4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膠囊的制備 包結(jié)絡(luò)合法制備 稱取 8g 環(huán)糊精在 50 2 83 質(zhì)量 濃度 被溶解在去離子水中 500 r min攪拌至完全溶解 得到壁材溶液 稱取 1 0 g華北米蒿揮發(fā)油溶解于 25 乙醇 溶液中 攪拌至完全溶解 得到芯材溶液 將芯材溶液逐 滴加入壁材溶液中 在 50 下持續(xù)攪拌 2 h 隨后于 4 冰箱中保存 24 h后過濾 并用乙醇沖洗去除未反應(yīng)的揮 發(fā)油 放到 40 烘箱中 4 h 得到的白色固體粉末即為華 北米蒿揮發(fā)油微膠囊 制備出的復(fù)合物置裝有沸石的圓 底燒瓶中 加適量的蒸餾水 連接揮發(fā)油測定器 煮沸至 測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 停止加熱 放置片刻 開啟活塞 使油層下降至其上端恰與刻度 0線平齊 讀取油量 包埋率 W 包合油 W 總油 100 裝載率 W 包合油 W 微膠囊 100 劉 暢 等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殺蟲活性評價 617 農(nóng) 藥 AGROCHEMICALS 第 卷61 1 3 5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膠囊制劑田間防治效果評價 試驗設(shè)計 試驗藥劑 2種 設(shè)置 1種對照藥劑 0 3 印楝 素乳油 試驗藥劑分別設(shè)置 3個劑量處理 3 6 12 kg hm 2 對照藥劑設(shè) 1個質(zhì)量濃度處理 6 kg hm 2 設(shè)噴施清水為 對照 試驗共計 4個處理 每處理重復(fù) 4次 調(diào)查時間 次數(shù)和方法 施藥前調(diào)查枝條上蟲口基 數(shù) 藥后第 1 3 7 14 21天調(diào)查殘蟲數(shù) 共調(diào)查 6次 具體 調(diào)查方法是 依據(jù)地方標準 DB64 T 852 2013 的調(diào)查 方法 在每個小區(qū)的不同方向中 各抽取 5個枝條 調(diào)查 并記錄每枝條頂梢 30 cm范圍內(nèi)枸杞害蟲的蟲口數(shù)量 按照以下公式進行計算 蟲口減退率 施藥前活蟲數(shù) 施藥后活蟲數(shù) 施藥前活蟲 數(shù) 100 防治效果 處理區(qū)蟲口減退率 對照區(qū)蟲口減退率 1 對照區(qū)蟲口減退 率 100 1 3 6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運用 DPS統(tǒng)計軟件對田間防治效果進行方差分析和 顯著性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成分測定 華北米蒿植物材料經(jīng) 6 h水蒸氣蒸餾提取出華北米 蒿揮發(fā)油 計算得出油率為 0 086 經(jīng)過質(zhì)量體積比計 算 油密度為 0 93 g mL 通過 GC MS對華北米蒿揮發(fā)油 進行組分分析 質(zhì)譜圖經(jīng) Nist 2017質(zhì)譜數(shù)據(jù)庫檢索 與標 準圖譜核對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中檢測到 88個組分 見表 1 占揮發(fā)油總量 100 的 主要成分為茼蒿素 38 89 其 他主要成分有 細辛腦 10 38 桉油烯醇 5 50 和芳 樟醇 4 28 表 1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組分 序號 保留指數(shù) 化合物 分子式 峰面積百分含量 1 557 N N 二甲基甲酰胺 C 3 H 7 NO 0 01 2 620 N N 二甲基乙酰胺 C 4 H 9 NO 0 04 3 750 3E 3 乙基己 1 3 二烯 C 8 H 14 0 01 4 868 3 己烯 1 醇 C 6 H 12 O 0 01 5 897 1 2 環(huán)氧 7 辛烯 C 8 H 14 O 0 02 6 935 2 4 6 三甲基 1 3 6 庚三烯 C 10 H 16 0 09 7 938 甲基庚烯酮 C 8 H 14 O 0 01 8 953 4 5 環(huán)氧環(huán)辛烯 C 8 H 12 O 0 00 9 980 3 4 二甲基 1 5 己二烯 3 4 二醇 C 8 H 14 O 2 0 11 10 982 苯甲醛 C 7 H 6 O 0 07 11 1005 正辛醛 C 8 H 16 O 0 00 12 1021 3 3 6 三甲基 1 4 庚二烯 6 醇 C 10 H 18 O 0 03 13 1031 順式 S 檸檬烯氧化物 C 10 H 16 O 0 07 14 1036 苯甲醇 C 7 H 8 O 0 11 15 1042 4 異丙基甲苯 C 10 H 14 0 03 16 1059 桉葉油醇 C 10 H 18 O 0 06 17 1073 庚酸 C 7 H 14 O 2 0 04 18 1079 蒽紫紅素 C 10 H 18 O 0 18 19 1081 苯乙醛 C 8 H 8 O 0 05 20 1082 己氧基 甲基 環(huán)氧乙烷 C 9 H 18 O 2 0 01 21 1082 芳樟醇 C 10 H 18 O 4 28 22 1092 2 6 二甲基 3 甲?;?1 5 庚二烯 薰衣草醇 C 10 H 16 O 1 66 23 1114 玫瑰醚 C 10 H 18 O 0 14 24 1121 樟腦 C 10 H 16 O 0 06 25 1128 二氧化二戊烯 C 10 H 16 O 2 0 29 26 1136 苯乙醇 C 8 H 10 O 0 10 27 1136 馬鞭烯醇 C 10 H 16 O 0 27 28 1143 松油醇 C 10 H 18 O 2 1 83 29 1164 E 呋喃芳樟醇氧化物 C 10 H 18 O 2 0 49 30 1174 E 3 7 二甲基 2 6 辛二烯醛 C 10 H 16 O 0 26 31 1176 2 壬烯 1 醇 C 9 H 16 O 0 14 32 1182 2 亞乙基 6 甲基庚 3 5 二烯醛 C 10 H 14 O 0 06 33 1186 4 異丙基 1 3 環(huán)己二烯 1 甲醛 C 10 H 14 O 0 36 34 1194 1 異丁基乙烯基苯 C 12 H 26 0 56 35 1196 二氫香芹醇 C 10 H 18 O 0 11 36 1197 三甲基苯甲醇 C 10 H 14 O 2 94 37 1228 香葉醇 C 10 H 18 O 1 29 38 1278 E 2 甲基 辛 2 二醇 C 9 H 14 O 2 0 06 618 第 8期 序號 保留指數(shù) 化合物 分子式 峰面積百分含量 39 1293 2 甲氧基 4 乙烯苯酚 C 9 H 10 O 2 0 24 40 1308 8 甲基壬酸 C 10 H 20 O 2 0 41 41 1325 冰草烯 C 12 H 10 1 78 42 1343 4 4 7a 三甲基 3a 4 5 6 7 7a 六氫 茚 1 酮 C 12 H 18 O 0 42 43 1344 3 甲基 2 丁烯酸苯基酯 C 11 H 12 O 2 0 04 44 1347 3 4 二氫聯(lián)苯 C 12 H 12 0 27 45 1348 1 甲酸基吲哚啉 C 9 H 9 NO 0 29 46 1379 順式 甲基異丁香油酚 C 11 H 14 O 2 0 88 47 1379 倍半香檜烯 C 15 H 24 0 16 48 1392 3 烯丙基 愈創(chuàng)木酚 C 10 H 12 O 2 1 38 49 1392 鄰苯二甲醇 C 8 H 10 O 2 0 17 50 1440 E 金合歡烯 C 15 H 24 0 30 51 1469 4 7 二甲基 1 丙烷 2 基 1 2 3 5 6 8a 六氫萘 C 15 H 24 0 39 52 1477 5 甲基 3 苯基環(huán)戊 2 烯 1 酮 C 12 H 12 O 0 14 53 1494 石竹烯 C 15 H 24 0 72 54 1494 石竹烯 C 15 H 24 0 11 55 1507 石竹素 C 15 H 24 O 3 80 56 1515 1E 6E 8S 1 甲基 5 亞甲基 8 1 甲基乙基 1 6 環(huán)癸二烯 C 15 H 24 0 15 57 1524 姜黃烯 C 15 H 22 2 17 58 1530 白千層醇 C 15 H 26 O 1 08 59 1530 喇叭茶萜醇 C 15 H 26 O 0 63 60 1536 桉油烯醇 C 15 H 24 O 5 50 61 1556 花側(cè)柏烯 C 15 H 22 0 52 62 1562 4 苯乙烯基噠嗪 C 12 H 10 N 2 0 54 63 1564 反式 橙花叔醇 C 15 H 26O 1 32 64 1568 細辛腦 C 12 H 16 O 3 10 38 65 1570 茼蒿素 C 13 H 12 O 2 38 89 66 1579 律草烯 C 15 H 24 0 19 67 1580 1S 4S 4aR 8aS 4 異丙基 1 6 二甲基 3 4 4a 7 8 8a 六氫 2H 萘 1 醇 C 15 H 26 O 1 02 68 1592 環(huán)氧化蛇麻烯 II C 15 H 24 O 0 46 69 1601 異戊酸肉桂酯 C 14 H 18 O 2 0 20 70 1609 順 7 十四烯醛 C 14 H 26 O 0 34 71 1625 紅沒藥醇 C 15 H 26 O 1 78 72 1639 雪松醇 C 15 H 26 O 0 35 73 1673 3 四癸炔 1 醇 C 14 H 26 O 0 07 74 1673 香附酮 C 15 H 22 O 0 41 75 1675 P 二甲苯基丁酸 C 12 H 16 O 2 0 11 76 1707 2S 2 5 R 四氫 5 三甲基 5 4 甲基 3 環(huán)己烯 1 基 呋喃 2 甲醇 C 15 H 26 O 2 1 95 77 1719 1 5 5 8 四甲基 3 7 環(huán)十一碳二烯 1 醇 C 15 H 26 O 0 16 78 1766 9 甲基 1 2 3 4 5 6 7 8 八氫菲 C 15 H 20 0 40 79 1766 2 甲基 6 4 甲基苯基 庚 2 烯 1 醇 C 15 H 22 O 0 98 80 1770 7 環(huán)己基 2 甲基 2 3 二氫 1 苯并呋喃 C 15 H 20 O 0 22 81 1791 5 6 二氫 4H 吡咯并 3 2 1 Ij 喹啉 1 2 二酮 C 11 H 9 NO 2 0 14 82 1808 十八炔 C 18 H 34 0 43 83 1968 棕櫚酸 C 16 H 32 O 2 0 59 84 2001 2 甲基 2 苯基十三烷 C 20 H 34 0 84 85 2045 植物醇 C 20 H 40 O 0 09 86 2183 亞麻酸 C 18 H 32 O 2 0 09 87 2191 亞麻酸 C 18 H 30 O 2 0 17 88 2346 香葉月桂酸 C 12 H 20 O 2 0 32 總含量 100 00 2 2 室內(nèi)生物活性測定 24 h后室內(nèi)生物活性測定結(jié)果見表 2 華北米蒿揮發(fā) 油對棉蚜的 LC 50 值是 7 33 g L 低于對照藥劑印楝素提取 物 14 54 g L 其對棉蚜生物活性高于對照藥劑 華北米 蒿揮發(fā)油對枸杞木虱的 LC 50 值是 1 05 g L 低于對照藥劑 印楝素提取物 2 35 g L 生物活性高于對照藥劑 續(xù)表 1 劉 暢 等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殺蟲活性評價 619 農(nóng) 藥 AGROCHEMICALS 第 卷61 2 3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膠囊制備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通過包結(jié)絡(luò)合法 芯壁比 1 8 制備 溫度 40 攪拌時間 120 min 制備成微囊粉劑 其最大 包埋率為 55 裝載率為 8 25 2 4 8 25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膠囊制劑田間防效評價 施藥 1 3 7 d后 8 25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囊粉劑對 枸杞蚜蟲的防治效果顯著低于同劑量 0 3 印楝素乳油 而其在 12 kg hm 2 劑量下 防治效果與對照藥劑差異不顯 著 藥后 14 d 8 25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囊粉劑在 6 kg hm 2 使用劑量下對枸杞蚜蟲的防治效果達到 38 56 顯著高 于對照藥劑 且隨著使用劑量升高 防治效果也有所提 高 一直持續(xù)到藥后 21 d 對照藥劑在 14 d后殺蟲效果不 顯著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膠囊制劑在不同使用劑量下對 枸杞木虱的防治效果與對照藥劑 0 3 印楝素乳油差異 顯著 8 25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囊粉劑 6 kg hm 2 使用量條 件下藥后 1 3 7 14 21 d對枸杞木虱防治效果顯著高于 對照藥劑 而對照藥劑 0 3 印楝素乳油藥后 14 d已無殺 蟲活性 見表 3 表 2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對棉蚜和枸杞木虱殺蟲活性測定 靶標 處理 LC 50 值 g L 1 95 置信區(qū)間 斜率 標準誤差 2 棉蚜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 7 33 5 96 9 46 1 86 0 2 1 09 印楝素提取物 14 54 12 09 18 18 3 39 0 77 0 30 枸杞木虱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 1 05 0 21 1 98 0 93 0 23 0 54 印楝素提取物 2 35 0 56 4 18 0 75 0 21 1 33 表 3 8 25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囊粉劑對枸杞蚜蟲和木虱田間防治效果 靶標 藥劑處理 施藥量 kg hm 2 防效 1 d 3 d 7 d 14 d 21 d 蚜蟲 8 25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膠囊 3 25 41 2 37b 26 44 1 28c 40 23 1 56c 30 54 2 10b 30 56 2 28b 6 30 02 1 40b 35 09 1 85b 48 36 1 36b 38 56 1 88a 38 56 1 62a 12 45 22 3 06a 50 38 1 25a 55 45 1 23a 40 53 1 75a 40 26 2 21a 0 3 印楝素乳油 6 40 90 2 20a 48 06 1 42a 54 59 1 89a 18 27 2 05c 8 91 2 60c 木虱 8 25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微膠囊 3 29 53 2 19b 55 85 4 28c 37 81 0 84b 22 76 0 25c 30 33 2 45b 6 31 66 1 14b 65 56 3 24b 51 55 2 09a 30 84 3 01b 43 45 1 67a 12 44 81 2 58a 70 56 3 70a 55 52 1 21a 46 20 1 56a 45 44 1 12a 0 3 印楝素乳油 6 4 63 1 59c 35 06 2 85d 25 07 5 68c 5 22 1 46d 7 70 1 56c 注 表中數(shù)據(jù)為平均數(shù) 標準誤 同列數(shù)據(jù)后不同字母表示經(jīng)單因素方差法檢驗在 P0 05 3 討論與結(jié)論 本試驗探究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化學(xué)組分及對枸杞刺 吸式害蟲殺蟲活性評價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中檢測到 88個 組分 占揮發(fā)油總量 100 主要成分為茼蒿素 38 89 其他主要成分有 細辛腦 10 38 桉油烯醇 5 50 和 芳樟醇 4 28 Liang等 10 在探究華北米蒿的化學(xué)成分 時 用 GC MS分析出華北米蒿揮發(fā)油 甘肅天水 的主要 成分是 1 8 桉葉素 40 72 馮升來 11 在 4種蒿屬揮發(fā)油 及 1 8 桉葉素對采后辣椒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及保鮮效果 研究中發(fā)現(xiàn)華北米蒿花期揮發(fā)油 甘肅蘭州 的主要成分 是 蓽澄茄烯 17 71 和左旋樟腦 16 15 這與本試驗 寧夏產(chǎn)區(qū)華北米蒿揮發(fā)油的主要成分不同 這可能是植 物揮發(fā)油成分在發(fā)育過程中產(chǎn)生了一定的變化 另外在 不同海拔 不同溫度 不同氣候等環(huán)境因素影響下也會 導(dǎo)致成分含量的變化 目前枸杞木虱和蚜蟲的防治主要以化學(xué)農(nóng)藥為主 如氟啶蟲胺腈 阿維菌素和螺蟲乙酯等 12 13 尚未見關(guān)于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毒殺枸杞木虱和蚜蟲的相關(guān)文獻報道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對棉蚜和枸杞木虱殺蟲活性顯著高于 對照藥劑印楝素提取物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茼 蒿素 38 89 茼蒿素是一種生物殺蟲劑 對家蠶 菜青 蟲和小菜蛾均具有毒殺作用 14 15 本文證實華北米蒿中 對枸杞蚜蟲和木虱具有殺蟲活性 其中茼蒿素為主要活 性成分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的殺蟲活性對于棉蚜和枸杞木虱 室內(nèi)條件下高于印楝素提取物 但田間應(yīng)用的對照藥劑 0 3 印楝素乳油對蚜蟲防治效果在藥后 1 3 7 d顯著大 于同劑量的華北米蒿揮發(fā)油的防效 0 3 印楝素乳油由 印楝素提取物和助劑組成 助劑能夠顯著提高楝素提 取物對蚜蟲殺蟲效果 但乳油這種劑型在夏季高溫使 用 尤其是高濃度下可能導(dǎo)致藥害發(fā)生 華北米蒿揮發(fā) 油微膠囊在藥后 7 d達到最大防效 持效期達到 21 d以 上 說明微膠囊制劑能夠延長揮發(fā)油成分作用期限 微 膠囊制劑載體為食品級 環(huán)糊精 具有低毒 對環(huán)境友 620 第 8期 好等優(yōu)點 可以將不溶于水的揮發(fā)油包裹在壁材內(nèi)部 緩慢釋放出有效成分 彌補了植物揮發(fā)油應(yīng)用于田間易 揮發(fā)的缺陷 16 19 同時微膠囊制劑的應(yīng)用可以避免生物 農(nóng)藥高劑量使用條件下 助劑對植物葉片產(chǎn)生的藥害 綜上所述 本文證實了華北米蒿揮發(fā)油的殺蟲潛 力 通過微膠囊制劑的制備使其揮發(fā)油在枸杞采果期可 以安全使用 持效期達到 21 d以上 同時降低枸杞上長期 使用同種化學(xué)藥劑所產(chǎn)生的抗藥性 因此植物揮發(fā)油微 膠囊制劑的應(yīng)用能夠為開發(fā)新型生物農(nóng)藥提供技術(shù)支撐 參考文獻 1 段金廒 宿樹蘭 嚴輝 等 2016 2020年我國中藥資源學(xué)學(xué)科 建 設(shè) 及 科 學(xué) 研 究 進 展 與 展 望 J 中 草 藥 2021 52 17 5151 5165 2 陳姣 游宇 廖婉 等 藥食同源中藥青果的保健功效及現(xiàn)代應(yīng) 用探析 J 中草藥 2021 52 20 6442 6454 3 李建領(lǐng) 劉賽 徐常青 等 寧夏枸杞主要害蟲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 策略 J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7 19 11 1599 1604 4 PANDEY A K POOJA S The genus artemisia a 2012 2017 literature review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timicrobial insecticidal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essential oils J Medicines 2017 68 4 1 15 5 周利娟 桑曉清 孫永艷 等 蒿屬植物的農(nóng)藥活性及其有效成 分 J 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12 34 4 699 705 723 6 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志 第 76 2 卷 M 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 2004 1 7 吳帆 倪偉超 李彪 等 植物揮發(fā)油的提取方法及其功能特性 研究進展 J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 2016 35 5 47 51 8 PAVELA R Possibilities of botanical insecticide exploitation in plant protection J Pest Technology 2007 1 47 52 9 林有潤 中國蒿屬志 中國蒿屬植物的系統(tǒng)分類 分布和主要 經(jīng)濟用途 J 植物研究 1988 4 1 61 10 LIANG Yun yu LIU Xue t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the essential oils extracted from artemisia giraldii and artemisia rubripes against two stored product insects J Medicinal Chemistry 2016 6 8 1 5 11 馮升來 四種蒿屬揮發(fā)油及 1 8 桉葉素對采后辣椒致病菌的抑 菌活性及保鮮效果研究 碩士論文 D 蘭州 西北師范大學(xué) 2021 12 于麗 周興隆 張增福 等 寧夏枸杞用藥現(xiàn)狀及規(guī)范農(nóng)藥使用 的建議 J 農(nóng)藥科學(xué)與管理 2019 40 8 20 26 13 呼木吉勒圖 吳秀花 魏春光 等 枸杞蚜蟲與枸杞木虱發(fā)生規(guī) 律及藥劑防治效果調(diào)查 J 林業(yè)調(diào)查規(guī)劃 2019 44 6 61 64 14 徐漢虹 張志祥 程東美 等 茼蒿素類似物對斜紋夜蛾的生物 活性研究 J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0 19 6 543 546 15 張志祥 程東美 徐漢虹 等 茼蒿素類似物的生物活性與作用 機理 J 植物保護學(xué)報 2004 31 4 411 417 16 凌世海 國外農(nóng)藥加工工業(y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預(yù)測 J 農(nóng)藥 1985 24 2 1 5 9 17 董瑜 田華 馮超 等 15 甲霜靈微膠囊緩釋劑制備及對煙草 黑脛病的防治效果 J 植物保護學(xué)報 2015 42 3 396 403 18 張金鳳 李萍 馬玖彤 等 基于環(huán)糊精的農(nóng)藥吸附劑的研究進 展 J 色譜 2021 39 2 173 183 19 張鈺 程度勝 環(huán)糊精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制藥領(lǐng)域中的應(yīng) 用 J 生物技術(shù)通訊 2003 5 433 435 責任編輯 趙平 21 高祖鵬 郭井菲 何康來 等 乙基多殺菌素對草地貪夜蛾幼蟲 的毒力及對其解毒酶和乙酰膽堿酯酶活性的影響 J 昆蟲學(xué)報 2020 63 5 558 564 22 劉倩 高歡歡 翟一凡 等 六種農(nóng)藥對兩種果蠅成蟲室內(nèi)毒力 和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響 J 植物保護學(xué)報 2018 45 6 1342 1348 23 尹飛 陳煥瑜 馮夏 等 乙基多殺菌素抗性小菜蛾代謝解毒酶 酶活性研究 J 應(yīng)用昆蟲學(xué)報 2016 53 2 314 319 24 田雪蓮 尹顯慧 龍友華 等 低劑量乙基多殺菌素對小菜蛾解 毒酶的影響 J 農(nóng)藥學(xué)學(xué)報 2016 18 5 589 595 25 喬治華 溴氰蟲酰胺種子處理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蟲及對蚯蚓的 生態(tài)毒性 碩士論文 D 泰安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21 26 何發(fā)林 姜興印 尚佃龍 等 溴氰蟲酰胺脅迫對小地老虎保 護酶和解毒酶活性的誘導(dǎo)效應(yīng) J 植物保護 2019 45 2 90 96 102 27 李增鑫 桃蚜對吡蟲啉 溴氰蟲酰胺和三氟苯嘧啶解毒代謝機 制的研究 碩士論文 D 武漢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21 28 曾曉春 棉蚜 P450和 UGT介導(dǎo)溴氰蟲酰胺抗性功能研究 碩士論 文 D 長春 吉林大學(xué) 2021 29 李廣領(lǐng) 王自良 陳錫嶺 等 新型氯化煙堿殺蟲劑啶蟲脒最新 研究進展 J 湖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09 5 4 30 王慧 啶蟲脒對家蠶的毒性評價及其微量暴露下中腸的解毒應(yīng) 答 碩士論文 D 蘇州 蘇州大學(xué) 2020 31 郭天鳳 周晶 葉玉霞 等 棉蚜啶蟲脒不同品系解毒酶活性測 定和增效劑作用的研究 J 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5 52 7 1334 1339 32 王愛萍 曹海潮 狄春香 等 乳化劑 EL 40對高效氯氟氰菊酯 微囊防控苗期棉蚜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J 植物保護學(xué)報 2021 48 5 1164 1174 33 畢銳 大豆蚜抗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分子機制及差異蛋白質(zhì)組學(xué) 分析 博士論文 D 長春 吉林大學(xué) 2016 34 劉永杰 沈晉良 趙旭東 等 多功能氧化酶系與甜菜夜蛾對氯 氟氰菊酯抗藥性的關(guān)系 J 農(nóng)藥學(xué)學(xué)報 2005 7 1 19 23 責任編輯 趙平 上接第 615 頁 劉 暢 等 華北米蒿揮發(fā)油殺蟲活性評價 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