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目數(shù)防蟲網(wǎng)對番茄病毒病防控效果的研究.pdf
生 物 災 害 科 學 2022 45 2 146 150 Biological Disaster Science Vol 45 No 2 2022 DOI 10 3969 j issn 2095 3704 2022 02 26 收稿日期 2022 05 18 修回日期 2022 06 06 基金項目 新疆生產(chǎn)建設 兵團十二師兵地融合項目 SR202118 作者簡介 鄭劍超 1989 男 碩士生 主要從事作物高產(chǎn)高效栽培生理生態(tài)研究 zgxjzjc 鄭劍超 董飛 不同目數(shù)防蟲網(wǎng)對番茄病毒病防控效果的研究 J 生物災害科學 2022 45 2 146 150 不同 目數(shù) 防蟲網(wǎng) 對 番茄病毒病 防控 效果 的 研究 鄭劍超 董 飛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88 摘要 目的 探索 不同目數(shù)防蟲網(wǎng)對番茄病毒病防控 效果 以期為新疆南疆地區(qū)設施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借鑒 和參考 方法 以 東風 199 為試驗材料 設計 T1 上下風口 60 目防蟲網(wǎng) T2 上下風口 50 目防蟲網(wǎng) T3 上下風口 40 目防蟲網(wǎng) CK 上下風口均無防蟲網(wǎng) 4 個處理 結果 隨著防蟲網(wǎng)目數(shù)的增加溫室煙粉虱的 數(shù)量呈 顯著下降趨勢 病毒病發(fā)病率 隨著煙粉虱數(shù)的增加 病毒病的發(fā)病率 迅速增加 病毒病的發(fā)病率隨著防蟲 網(wǎng)目數(shù)的增加呈下降趨勢 以 T1處理防控效果最好 各處理 株高 莖粗和葉片數(shù)均以 T1處理最高 葉片凈光合 速率 T1 T2 和 T3 處理分別比 CK 處理高 47 57 37 73 和 15 03 均顯著高于 CK 處理 最終產(chǎn)量也以 T1 處理 最高 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T1 T2和 T3分別較 CK處理 增產(chǎn) 180 44 134 19 和 56 97 結論 設施 溫 室 秋延番茄生產(chǎn)上下風口采用 60目防蟲網(wǎng)可有效減少棚內(nèi)煙粉虱數(shù)量 可顯著 降低番茄病毒病發(fā)病率 有效增加 番茄 產(chǎn)量 關鍵詞 番茄 黃化曲葉病毒 防蟲網(wǎng) 防控效果 中圖分類號 S641 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 3704 2022 02 146 05 Study on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Mesh Pest Control Nets on Tomato Viral Diseases ZHENG Jianchao DONG Fei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Twelfth Division of XPCC Urumqi 83008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mesh insect control nets on tomato virus diseas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omato virus diseases in southern Xinjiang Method With Dongfeng 199 as the test material four treatments were designed T1 60 mesh insect proof net at upper and lower outlets T2 50 mesh insect proof net at upper and lower outlets T3 40 mesh insect proof net at upper and lower outlets and CK no insect proof net at upper and lower outlets Results The number of Bemisia tabaci in greenhous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sect proof mesh With the increase of B tabaci the incidence of viral diseases increased rapidly The incidence of viral disease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sect prevention nets and T1 treatment ha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T1 had the highest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and leaf number of each4 treatments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s of T1 T2 and T3 were 47 57 37 73 and 15 03 higher than that of CK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final yield of T1 treatment was the highest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CK T1 T2 and T3 increased the yield by 180 44 134 19 and 56 9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60 mesh insect proof net in the upper and lower air outlets of autumn extension tomato production in greenhouse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umber of whitefly in greenhouse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omato virus diseases and effectively 2022年第 2期 鄭劍超 等 不同目數(shù)防蟲網(wǎng)對番茄病毒病防控效果的研究 147 increase the yield of tomato Keywords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insect ne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研究意義 設施番茄 種植 產(chǎn)量高效益好 種植相對簡單 近 年來新疆南疆地區(qū)設施番茄種植面積逐 年增大 設施溫室秋延番茄已成為 我區(qū) 設施產(chǎn)業(yè)結構調(diào)整的重中之重和種植戶增收的重要途徑 但 由于南 疆夏 秋 光照強 高溫 干旱等 因素 引起 煙粉虱 大量繁殖 造成南疆地區(qū)番茄病毒病高發(fā) 番茄病毒病主 要是由煙草花葉病毒 煙草卷葉病毒 黃瓜花葉病毒 苜?;ㄈ~病毒等 病毒 侵染引起 嚴重制約我國番茄 產(chǎn)業(yè)的 可持續(xù) 發(fā)展 給 番茄 種植 戶 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 前人研究進展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是番茄 主 要病害之一 由番茄黃化曲葉病毒 TYLCV 引起 該病毒被稱為 植物癌癥 1 2 到目前為止 該病害 已在近 50個國家和地區(qū)大暴發(fā) 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嚴重時高達 100 21世紀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 傳入我國 對 我國 大 多地方都 造成 了 毀滅性災害 據(jù)各地植保部門不完全統(tǒng)計 在我國因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 發(fā)生造 成的年經(jīng)濟損失約十幾億元 發(fā) 病 面積超過 20萬 hm2 已 對我國的番茄產(chǎn)業(yè) 產(chǎn)生 巨大威脅 3 前人已在農(nóng) 業(yè)防治 物理防治 化學防治 生物防治等做了 大量 研究 但由于番茄黃化曲葉病毒變異較快 抗病品種 貨架 期 短 栽培環(huán)境的變化 傳毒 煙粉虱 逐步北移 和 數(shù)量逐年不斷增加 等因素 使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 防治愈加困難 4 6 本研究切入點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目前對植物病毒病沒有特效藥劑 因此 對于番茄 黃化曲葉病毒病的進一步防治研究刻不容緩 7 本研究探索不同目數(shù)防蟲網(wǎng)對番茄病毒病防控的效果 旨 在為新疆南疆地區(qū)設施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借鑒 和參考 以保障番茄生產(chǎn)的質(zhì)量和效益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材料 試驗于 2021年在新疆建設兵團第十四師 47團 8連日光溫室進行 試驗材料為 東風 199 該區(qū)煙粉虱 種群生物型均為 Q型 番茄病毒病 為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 8 1 2 試 驗設計 設計 T1 上下風口 60目防蟲網(wǎng) T2 上下風口 50目防蟲網(wǎng) T3 上 下 風口 40目防蟲網(wǎng) CK 上 下風口均無防蟲網(wǎng) 4個處理 每處理 1個日光溫室 溫室面積為 720 m2 行株距為 80 40 cm 35 cm 8月 24日定植 采用南北向壟栽 翌年 1月 15日罷園 1 3 項目測定 1 3 1 在結果盛期各處理隨機選取番茄植株 10株 測量其株高 莖粗 葉片數(shù) 葉長 和 葉寬等指標 1 3 2 在結果盛期各處理隨機選取番茄植株 10株 用 TYS 3N植株養(yǎng)分測 定儀測各處理 番茄倒三葉 的 SPAD值和氮含量 用 CI 340便攜式光合儀測定番茄倒三葉光合參數(shù) 凈光合 速率 P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蒸騰速率 Tr transpiration rate 氣孔導度 Gs stomatal conductance 細胞間 CO2濃度 Ci 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 光合有效輻射 PAR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1 3 3 在番茄幼苗期 開花坐果期和結果期各處理隨機選取 10 行 番茄行進行調(diào)查 統(tǒng)計每一行番茄總株數(shù)和每株番茄上的煙粉虱數(shù)量及病毒病發(fā)病 株數(shù) 計算 病毒病發(fā)病 率和煙粉虱數(shù) 防控效果 對照區(qū)發(fā)病率 處理區(qū)發(fā)病率 對照區(qū)發(fā)病率 100 1 1 4 數(shù)據(jù)分析 數(shù)據(jù)整理和分析采用 Excel 2010和 DPS 7 05進行 Duncan新復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果 與 分析 2 1 防控試驗 對 番茄病毒病發(fā)病率和煙粉虱數(shù)量 的影響 從表 1可知 煙粉虱的數(shù)量 隨著防蟲網(wǎng)目數(shù)的增加溫室呈下降趨勢 在番茄幼苗期 煙粉虱數(shù) T1和 T2 處理為 0頭 株 CK處理為 1 34頭 株 隨著種植時間的加長 煙粉虱數(shù) 量 快速增加 到結果期 CK處理 的 148 生 物 災 害 科 學 第 45卷第 2期 煙粉虱為 15 51頭 株 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分別是 T1 T2和 T3處理的 70 5倍 9 88倍和 1 86倍 病毒病 的發(fā)病率也隨著防蟲網(wǎng)目數(shù)的增加呈下降趨勢 在幼苗期各處 均未發(fā)病 隨著種植時間的加長和煙粉虱數(shù) 的增加 病毒病的發(fā)病率也迅速增加 在結果期 T1處理的發(fā)病率為 2 27 CK處理的發(fā)病率分別是 T1 T2和 T3處理的 23 06倍 4 56倍和 1 90倍 不同目數(shù)防蟲網(wǎng)對溫室煙粉虱防控效果顯著 以 T1處理的 防控效果最高為 95 67 表 1 防控試驗對番茄病毒病發(fā)病率和煙粉虱數(shù)量的影響 處理 幼苗期 開花坐果期 結果期 煙粉虱 頭 株 1 發(fā)病率 煙粉虱 頭 株 1 發(fā)病率 防控效果 煙粉虱 頭 株 1 發(fā)病率 防控效果 T1 0 0 0 01 0 100 0 22 2 27 95 67 T2 0 0 0 12 3 52 77 78 1 57 11 48 78 07 T3 0 01 0 3 25 7 67 51 58 8 36 27 51 47 44 T4 1 34 0 8 51 15 84 15 51 52 34 2 2 防控試驗對番茄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由表 2 可知 防控試驗對番茄農(nóng)藝性狀影響顯著 株高和莖粗均以 T1 處理 最 高 且顯著高于其它處 理 葉片數(shù)以 T1處理較高 與 T2 處理差異未達顯著水平 顯著高于 T3處理 和 CK處理 葉長和葉寬也 均以 T1 處理最高 且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說明病毒病對番茄 植株 影響顯著 隨著病毒病發(fā)病率的增加 各處理株高 莖粗 葉片數(shù) 葉長和葉寬呈顯著下降趨勢 表 2 防控試驗對番茄農(nóng)藝性狀的影響 處理 株高 cm 莖粗 mm 葉片數(shù) 片 葉長 cm 葉寬 cm T1 137 44 8 42a 21 36 1 25a 16 55 1 24a 36 25 3 01a 32 57 1 81a T2 124 44 5 41b 19 24 2 14b 15 33 2 01a 28 64 2 01b 25 17 0 89b T3 118 95 10 42c 15 24 0 95c 14 75 1 47b 25 43 1 25c 21 58 1 22c CK 93 33 9 41d 13 52 0 64d 13 77 2 41b 18 42 0 89d 16 66 3 04d 同 列 數(shù)據(jù)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 0 05 2 3 防控試驗對番茄葉片 SPAD值和氮含量的影響 葉片 SPAD值是衡量葉片葉綠素含量大小的數(shù)值 而葉片葉綠素含量是反映葉片生理活性的重要指標 之一 與葉片光合作用密切相關 從表 3可知 葉片 SPAD值以 T1處理較高為 44 56 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氮是植物生長發(fā)育需求量最大的營養(yǎng)元素 是蛋白質(zhì)和葉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發(fā) 育 葉片氮含量也以 T1 處理最高 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說明 隨著病毒病發(fā)生率的增加番茄 SPAD 值和氮 含量呈顯著下降趨勢 表 3 防控試驗對番茄葉片 SPAD值和氮含量的影響 處理 SPAD 值 氮含量 T1 44 56 2 24a 3 21 0 01a T2 36 45 1 57b 2 81 0 02b T3 29 67 2 04c 2 54 0 04b CK 25 41 3 24d 1 82 0 01c 同 列 數(shù)據(jù)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 0 05 2 4 防控試驗對番茄葉片光合參數(shù)的影響 由表 4 可知 在光合有效輻射 PAR 一定的條件下 防控試驗對番茄葉片光合參數(shù)影響顯著 各處 理葉片光合參數(shù)隨著病毒病發(fā)病率的增加而逐漸減低 凈光合速率 Pn T1 T2和 T3處理 分別 比 CK處 理高 47 57 37 73 和 15 03 均顯著高于 CK處理 蒸騰速率 Tr 以 T1 處理較高 與 T2 處理差異 不顯著 但顯著高于 T3和 CK處理 其中 T3和 CK處理差異不顯著 葉片氣孔導度 Gs 和細胞間 CO2 濃度 Ci 均以 T1處理較高 且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2022年第 2期 鄭劍超 等 不同目數(shù)防蟲網(wǎng)對番茄病毒病防控效果的研究 149 表 4 防控試驗對番茄葉片光合參數(shù)的影響 處理 Pn mol m 2 s 1 Tr mmol m 2 s 1 Gs mmol m 2 s 1 Ci mol mol 1 PAR mol m 2 s 1 T1 22 49 0 95a 7 58 0 30a 161 88 10 48a 107 56 8 69a 1347 88 39 64a T2 20 99 0 82b 7 01 0 32a 129 70 12 03b 93 02 10 79b 1314 06 34 63a T3 17 53 0 61c 5 19 0 13b 99 40 4 26c 71 64 6 02c 1342 60 51 67a CK 15 24 1 01d 4 62 0 24b 78 24 9 42b 63 24 8 21d 1335 86 89 23a 同 列 數(shù)據(jù)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 0 05 2 5 防控試驗對番茄產(chǎn)量和產(chǎn)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由表 5可知 防 控試驗對番茄產(chǎn)量和產(chǎn)量構成因素影響顯著 單株結果數(shù) 以 T1處理較高為 13 22個 與 T2處理差異不顯著 但顯著高于 T3處理和 CK處理 單果 質(zhì)量 以 T1處理較高為 186 35 g 顯著高于其 它處理 最終產(chǎn)量也以 T1處理較高為 7 820 61 kg 顯著高于其它 處理 T1 T2和 T3分別較 CK處理 增 產(chǎn) 180 44 134 19 和 56 97 說明病毒病對番茄影響顯著 隨著病毒病發(fā)病率的增加產(chǎn)量呈顯著下降 趨勢 表 5 防控試驗對番茄產(chǎn)量和產(chǎn)量構成因素的影響 處理 每公頃 株數(shù) 單株結果數(shù) 個 單果 質(zhì)量 g 產(chǎn)量 kg hm 2 增 產(chǎn) T1 47 610 13 22 0 56a 186 35 2 54a 117 309 89 25a 180 44 T2 47 610 12 23 0 13a 168 24 6 78b 97 961 101 23b 134 19 T3 47 610 11 45 0 51b 120 45 6 71c 65 661 56 24c 56 97 CK 47 610 9 82 0 30c 89 47 9 12d 41 829 9 121 25d 同 列 數(shù)據(jù)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 P 0 05 3 結論與討論 設施 秋延番茄由于 生育前期 處于 高溫 干燥 日照強 同時 又 是 煙粉虱 大量繁殖時期 使番茄病毒 病已成為秋延番茄生產(chǎn)的 主要 病害 近年來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在我國由南向北 轉移且 大面積爆發(fā) 該病 毒傳播快 來勢猛 造成發(fā)病地塊減產(chǎn) 嚴重 甚至絕收 9 傳播途徑主要是煙粉虱帶毒傳播 煙粉虱傳播中 B型煙粉虱傳毒能力最強 一旦帶毒則終生帶毒 是導致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流行傳播的主要原因 13 14 TYLVC 可以在煙粉虱體內(nèi)通過交配傳給交配對象的方式進行增殖 或者直接傳給后代 寄主被傳染后 1 2周即 可有表現(xiàn)癥狀 10 12 7月中旬 8月下旬是煙粉虱大量發(fā)生的時期 也是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發(fā)病最 嚴重的時期 15 16 本研究表明 不同目數(shù)防蟲網(wǎng)對溫室煙粉虱防控效果顯著 隨著防蟲網(wǎng)目數(shù)的增加溫室 煙粉虱的數(shù)量呈下降趨勢 說明防蟲網(wǎng)可以有效阻擋煙粉虱遷移進溫室 但 隨著種植時間的加長煙粉虱數(shù) 也在 增加 到結果期 CK處理的煙粉虱為 15 51 頭 株 顯著高于其它處理 病毒病的發(fā)病率也隨著防蟲網(wǎng) 目數(shù)的增加呈下降趨勢 在幼苗期各處均未發(fā)病 隨著種植時間的加長和煙粉虱數(shù)的增加 病毒病的發(fā)病 率也迅速增加 說明番茄病毒病的發(fā)病率和煙粉虱的數(shù)量呈正相關 TYLCV是植物病毒中唯一一類具有孿生顆粒形態(tài)的單鏈環(huán)狀 DNA病毒 屬于雙生病毒科 菜豆金色 花葉病毒屬 17 TYLCV感病時間短 發(fā)病效率快 且 毒性強 一旦 感病 可 持續(xù) 傳播 10 20 d 嚴重影響 番 茄植株 生產(chǎn)發(fā)育 本研究表明 株高 莖粗 和葉片數(shù) 均以 T1處理最高 說明病毒病對番茄植株影響顯著 隨著病毒病發(fā)病率的增加 各處理株高 莖粗 葉片數(shù) 及 葉長和葉寬呈顯著下降趨勢 葉片 SPAD值 和 葉 片氮含量也以 T1處理最高 葉片 凈光合速率 T1 T2和 T3處理分別比 CK處理高 47 57 37 73 和 15 03 均顯著高于 CK處理 所以 最終產(chǎn)量也以 T1處理較高為 每 667 m2番茄產(chǎn)量達到 7 820 61 kg 顯著高于其 它處理 T1 T2和 T3分別較 CK處理 增產(chǎn) 180 44 134 19 和 56 97 綜上所述 設施秋延番茄生產(chǎn) 時 上下風口采用 60目防蟲網(wǎng)可有效減少棚內(nèi)煙粉虱 數(shù)量 阻斷煙粉虱帶毒傳播病毒病 可以起到防控設 施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目的 150 生 物 災 害 科 學 第 45卷第 2期 參考文獻 1 劉勇 李凡 李月月 等 侵染我國主要蔬菜作物的病毒種類 分布與發(fā)生趨勢 J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52 2 239 261 2 史曉斌 張戰(zhàn)泓 歐陽嫻 等 蔬菜主要病毒病綠色防控技術 J 中國蔬菜 2020 3 90 93 3 苗相偉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研究進展 J 中國果菜 2017 37 3 31 35 4 苑麗彩 郭衛(wèi)麗 王廣印 等 幾種防控措施對大棚秋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發(fā)生的影響 J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 45 11 76 81 154 5 倪光榮 胡會英 陳永順 等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控措施 J 西北園藝 蔬菜 2010 5 34 35 6 王秀芝 史曉斌 崔聰聰 等 嗜硫小紅卵菌與噻蟲嗪組合對番茄病毒病的預防和防控效果 J 中國蔬菜 2022 2 82 87 7 孔祥義 許如意 李勁松 等 防蟲網(wǎng)覆蓋技術應用研究進展 J 中國植保導刊 2007 27 8 12 14 8 褚繼萍 史芳芳 鄭劍超 等 和田地區(qū)煙粉虱種群生物型及番茄病毒病的檢測 J 安 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21 49 19 133 134 9 孫勝 亢秀萍 邢國明 等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研究進展 J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 2015 46 5 102 108 10 ZRACHYA A GLICK E LEVY Y et al Suppressor of RNA silencing encoded by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Israel J Virology 2007 358 1 159 165 11 馬妙芳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的危害機理及防治方法 J 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科技 2015 43 6 86 87 12 胡京昂 周建華 蔡雨惠 河南省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fā)生與綜合防治 J 中國瓜菜 2010 23 4 49 50 13 宋建軍 劉紅宵 仇燕 等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發(fā)生分布及防治對策 J 北方園藝 2010 7 147 150 14 何鑫 趙統(tǒng)敏 趙麗萍 等 間作及幾種物理防治對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的防控效果 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3 41 5 86 90 15 許方程 林輝 羅利敏 等 50目防蟲網(wǎng)全程覆蓋防控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試驗初 J 中國蔬菜 2010 8 61 64 16 李艷 紅 戴率善 劉宗泉 等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發(fā)生程度影響因子分析及防病措施 J 中國蔬菜 2009 9 24 25 17 周雪平 崔曉峰 陶小榮 雙生病毒一類值得重視的植物病毒 J 植物病理學報 2003 33 6 487 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