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對辣椒產(chǎn)量及重構(gòu)土體微生物指標的影響.pdf
湖 北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2 0 2 1 年 第 6 0 卷 增 刊 2 2 0 2 1 年 1 2 月 湖 北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H u b e i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V o l 6 0 S u p 2 D e c 2 0 2 1 舒 錕 吳 得 峰 何 振 嘉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對 辣 椒 產(chǎn) 量 及 重 構(gòu) 土 體 微 生 物 指 標 的 影 響 J 湖 北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2 0 2 1 6 0 S 2 1 4 0 1 4 3 1 8 3 收 稿 日 期 2 0 2 1 0 9 2 6 基 金 項 目 陜 西 省 土 地 工 程 建 設(shè) 集 團 有 限 責(zé) 任 公 司 內(nèi) 部 科 研 項 目 D J N Y 2 0 2 1 4 作 者 簡 介 舒 錕 1 9 8 4 男 陜 西 西 安 人 碩 士 高 級 工 程 師 主 要 從 事 土 地 工 程 研 究 工 作 電 子 信 箱 3 2 9 5 4 9 1 2 8 q q c o m 通 信 作 者 何 振 嘉 1 9 8 8 男 陜 西 西 安 人 碩 士 工 程 師 主 要 從 事 土 地 工 程 方 面 研 究 工 作 電 子 信 箱 4 7 1 1 2 8 2 2 6 q q c o m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對 辣 椒 產(chǎn) 量 及 重 構(gòu) 土 體 微 生 物 指 標 的 影 響 舒 錕 吳 得 峰 何 振 嘉 陜 西 省 土 地 工 程 建 設(shè) 集 團 有 限 責(zé) 任 公 司 西 安 7 1 9 0 0 0 摘 要 為 研 究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對 作 物 產(chǎn) 量 及 重 構(gòu) 土 體 微 生 物 指 標 的 影 響 以 辣 椒 作 為 研 究 對 象 通 過 田 間 試 驗 的 方 式 設(shè) 置 對 照 C K 傳 統(tǒng) 施 肥 C o n 和 優(yōu) 化 施 肥 O p t 3 個 不 同 處 理 研 究 其 對 辣 椒 產(chǎn) 量 農(nóng) 藝 性 狀 以 及 重 構(gòu) 土 體 微 生 物 含 量 等 的 影 響 結(jié) 果 表 明 與 C K 相 比 施 肥 能 顯 著 增 加 辣 椒 產(chǎn) 量 與 C o n 相 比 O p t 處 理 辣 椒 產(chǎn) 量 明 顯 更 高 其 增 幅 為 4 2 9 與 C o n 相 比 O p t 可 顯 著 增 加 辣 椒 的 株 高 葉 柄 長 度 莖 粗 根 系 長 度 其 增 幅 分 別 為 8 2 2 8 0 1 6 3 5 9 4 O p t 可 顯 著 增 加 土 壤 微 生 物 細 菌 真 菌 放 線 菌 的 數(shù) 量 其 增 幅 依 次 為 1 2 5 8 1 5 3 8 3 7 0 通 過 增 施 生 物 有 機 肥 可 調(diào) 控 土 壤 微 生 物 區(qū) 系 總 活 菌 數(shù) 進 而 達 到 改 善 重 構(gòu) 土 體 結(jié) 構(gòu) 的 目 的 O p t 處 理 凈 收 益 達 1 6 6 9 5 8 元 h m 2 投 入 產(chǎn) 出 比 最 小 僅 為 0 0 5 4 就 經(jīng) 濟 角 度 來 看 O p t 處 理 是 試 驗 條 件 下 的 最 優(yōu) 處 理 在 重 構(gòu) 土 體 中 采 用 優(yōu) 化 施 肥 配 施 生 物 有 機 肥 的 方 式 不 僅 能 有 效 提 高 辣 椒 產(chǎn) 量 還 能 平 衡 土 壤 微 生 物 區(qū) 系 提 高 土 壤 活 性 增 加 土 壤 透 氣 性 進 而 加 速 土 壤 熟 化 是 一 種 科 學(xué) 有 效 的 施 肥 方 式 關(guān) 鍵 詞 土 體 有 機 重 構(gòu) 辣 椒 產(chǎn) 量 土 壤 微 生 物 指 標 中 圖 分 類 號 S 6 4 1 3 文 獻 標 識 碼 A 文 章 編 號 0 4 3 9 8 1 1 4 2 0 2 1 S 2 0 1 4 0 0 4 D O I 1 0 1 4 0 8 8 j c n k i i s s n 0 4 3 9 8 1 1 4 2 0 2 1 S 2 0 3 9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m o d e s o n c r o p y i e l d a n d m i c r o b i a l i n d e x e s o f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s o i l S H U K u n W U D e f e n g H E Z h e n j i a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i a l L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G r o u p C o L t d X i a n 7 1 0 0 7 5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m o d e s o n c r o p y i e l d s a n d m i c r o b i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s o i l I n o r d e r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c o n t r o l C K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C o n a n d o p t i m i z e d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O p t t r e a t m e n t s o n p e p p e r y i e l d a g r o n o m i c t r a i t s a n d m i c r o b i a l c o n t e n t o f r e c o n s t r u c t e d s o i l a f i e l d e x p e r i m e n t w a s c o n d u c t e d t o s t u d y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c o n t r o l C K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C o n a n d o p t i m i z e d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O p t t r e a t m e n t s o n p e p p e r y i e l d a g r o n o m i c t r a i t s a n d s o i l m i c r o b i a l c o n t e n t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C K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c o u l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t h e y i e l d o f p e p p e r s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C o n t h e y i e l d o f p e p p e r s u n d e r O p t t r e a t m e n t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w i t h a n i n c r e a s e o f 4 2 9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C o n O p t c o u l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t h e p l a n t h e i g h t a n d p e t i o l e l e n g t h o f p e p p e r s s t e m t h i c k n e s s r o o t s y s t e m l e n g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r a t e s w e r e 8 2 2 8 0 1 6 3 a n d 5 9 4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O p t c o u l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t h e n u m b e r o f s o i l m i c r o o r g a n i s m s b a c t e r i a f u n g i a n d a c t i n o m y c e t e s T h e i n c r e a s e r a t e s w e r e 1 2 5 8 1 5 3 8 a n d 3 7 0 i n t u r n B y i n c r e a s i n g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b i o o r g a n i c f e r t i l i z e r s t h e t o t a l n u m b e r o f v i a b l e s o i l m i c r o f l o r a c o u l d b e r e g u l a t e d a n d t h e n r e a c h e d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n g t h e s o i l s t r u c t u r e T h e n e t i n c o m e o f O p t t r e a t m e n t r e a c h e d 1 6 6 9 5 8 y u a n h m 2 a n d t h e i n p u t o u t p u t r a t i o w a s t h e s m a l l e s t o n l y 0 0 5 4 F r o m a n e c o n o m i c p o i n t o f v i e w O p t t r e a t m e n t w a s t h e o p t i m a l t r e a t m e n t u n d e r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I n t h e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s o i l t h e m e t h o d o f o p t i m i m a l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a n d a p p l y i n g b i o o r g a n i c f e r t i l i z e r c o u l d n o t o n l y e f f e c t i v e l y i n c r e a s e t h e y i e l d o f p e p p e r b u t a l s o b a l a n c e t h e s o i l m i c r o b i a l f l o r a i m p r o v e s o i l a c t i v i t y i n c r e a s e s o i l p e r m e a b i l i t y a n d a c c e l e r a t e s o i l m a t u r a t i o n w h i c h i s a 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f e r t i l i z a t i o n m e t h o d K e y w o r d s s o i l o r g a n i c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e p p e r y i e l d s o i l m i c r o b i a l i n d i c a t o r s增 刊 2 土 地 整 治 是 指 對 低 效 利 用 不 合 理 利 用 和 未 利 用 土 地 的 綜 合 整 治 1 是 對 生 產(chǎn) 建 設(shè) 破 壞 和 自 然 災(zāi) 害 損 毀 土 地 的 恢 復(fù) 利 用 是 土 地 整 理 開 發(fā) 復(fù) 墾 的 統(tǒng) 稱 2 土 地 整 治 主 要 是 對 零 散 地 塊 進 行 合 并 并 加 以 平 整 完 善 農(nóng) 業(yè) 配 套 設(shè) 施 等 不 僅 可 有 效 補 充 耕 地 面 積 提 高 耕 地 質(zhì) 量 還 能 有 效 解 決 人 口 數(shù) 量 及 用 地 關(guān) 系 間 的 矛 盾 是 高 效 推 進 新 型 城 鎮(zhèn) 化 與 美 麗 鄉(xiāng) 村 建 設(shè) 的 重 要 手 段 之 一 3 4 土 地 整 治 工 程 成 為 目 前 有 效 解 決 我 國 耕 地 資 源 緊 缺 的 主 要 手 段 但 是 隨 著 技 術(shù) 的 發(fā) 展 土 地 整 治 已 由 原 來 的 簡 單 的 土 地 平 整 配 套 設(shè) 施 修 建 發(fā) 展 為 土 體 有 機 重 構(gòu) 在 陜 西 省 寶 雞 市 華 陰 市 廣 泛 分 布 著 荒 石 灘 地 廢 棄 地 等 因 此 重 構(gòu) 土 體 成 為 今 后 土 地 整 治 的 主 要 方 向 和 新 增 耕 地 的 重 要 來 源 5 但 土 體 在 重 構(gòu) 過 程 中 可 能 會 破 壞 農(nóng) 田 土 壤 物 理 結(jié) 構(gòu) 化 學(xué) 指 標 含 量 及 微 生 物 群 落 分 布 尤 其 對 土 壤 微 生 物 種 類 及 數(shù) 量 影 響 顯 著 6 因 此 土 地 整 治 及 重 構(gòu) 技 術(shù) 對 土 壤 質(zhì) 量 的 影 響 方 面 的 研 究 已 成 為 國 內(nèi) 外 專 家 重 點 研 究 的 課 題 之 一 何 如 海 等 7 研 究 表 明 我 國 年 均 新 增 耕 地 數(shù) 量 與 質(zhì) 量 下 降 趨 勢 明 顯 土 地 重 構(gòu) 工 作 亟 需 開 展 張 正 峰 等 8 指 出 土 地 整 治 工 作 正 在 由 單 一 的 增 加 耕 地 數(shù) 量 向 提 高 土 地 質(zhì) 量 數(shù) 量 有 效 改 善 土 體 結(jié) 構(gòu) 促 進 鄉(xiāng) 村 振 興 等 多 方 面 發(fā) 展 進 而 為 我 國 土 地 整 治 行 業(yè) 發(fā) 展 指 明 前 進 的 方 向 但 是 以 上 重 點 研 究 從 耕 地 數(shù) 量 的 角 度 來 分 析 我 國 土 地 整 治 的 發(fā) 展 模 式 及 發(fā) 展 方 向 未 能 涉 及 整 治 后 重 構(gòu) 土 體 土 壤 質(zhì) 量 提 升 方 面 的 分 析 土 地 質(zhì) 量 綜 合 提 升 方 面 的 研 究 更 是 鮮 有 報 道 僅 胡 渝 清 等 9 通 過 建 立 新 增 耕 地 土 地 利 用 計 算 模 型 對 新 增 耕 地 質(zhì) 量 進 行 評 價 但 該 研 究 也 未 能 涉 及 重 構(gòu) 土 體 土 壤 本 身 質(zhì) 量 提 升 尤 其 缺 乏 針 對 土 壤 微 生 物 種 類 數(shù) 量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土 壤 微 生 物 在 土 壤 養(yǎng) 分 轉(zhuǎn) 化 與 調(diào) 配 過 程 中 發(fā) 揮 著 無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1 0 土 壤 微 生 物 中 的 細 菌 可 以 通 過 固 氮 和 轉(zhuǎn) 化 有 機 質(zhì) 等 方 式 改 善 土 壤 質(zhì) 量 達 到 提 升 作 物 產(chǎn) 量 的 目 的 1 1 真 菌 也 有 遷 移 和 轉(zhuǎn) 化 土 壤 養(yǎng) 分 以 及 有 毒 有 害 物 質(zhì) 的 作 用 1 2 但 是 土 壤 環(huán) 境 因 子 如 土 壤 p H 土 壤 有 機 碳 S O C 等 對 土 壤 微 生 物 數(shù) 量 及 種 類 具 有 極 其 重 要 的 影 響 1 3 吳 得 峰 等 1 4 在 關(guān) 于 施 肥 模 式 對 重 構(gòu) 土 體 作 物 產(chǎn) 量 及 微 生 物 指 標 的 影 響 中 得 出 優(yōu) 化 施 肥 可 顯 著 增 加 土 壤 微 生 物 細 菌 真 菌 放 線 菌 的 數(shù) 量 其 增 幅 依 次 為 5 9 1 1 6 4 陳 建 國 等 1 5 研 究 在 長 期 缺 失 鉀 肥 的 紅 壤 中 施 肥 對 土 壤 微 生 物 種 類 及 數(shù) 量 的 影 響 中 發(fā) 現(xiàn) 在 常 規(guī) 施 肥 基 礎(chǔ) 上 增 施 鉀 肥 能 顯 著 增 加 土 壤 中 細 菌 真 菌 放 線 菌 數(shù) 量 其 增 幅 分 別 為 3 0 7 4 5 6 3 4 5 但 是 以 上 研 究 都 是 針 對 多 年 耕 作 土 體 對 未 熟 化 土 體 尤 其 是 重 構(gòu) 土 體 方 面 研 究 鮮 有 報 道 因 此 在 重 構(gòu) 土 體 上 研 究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對 作 物 產(chǎn) 量 土 壤 微 生 物 指 標 的 影 響 十 分 必 要 本 文 以 辣 椒 為 研 究 對 象 在 重 構(gòu) 土 體 上 通 過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研 究 其 對 辣 椒 農(nóng) 藝 性 狀 產(chǎn) 量 土 壤 微 生 物 數(shù) 量 等 的 影 響 以 期 為 重 構(gòu) 土 體 土 壤 熟 化 提 供 科 學(xué) 依 據(jù) 1 材 料 與 方 法 1 1 試 驗 地 概 況 試 驗 地 設(shè) 在 陜 西 省 楊 凌 國 家 農(nóng) 業(yè) 高 新 技 術(shù) 產(chǎn) 業(yè) 示 范 區(qū) 西 北 農(nóng) 林 科 技 大 學(xué) 教 育 部 旱 區(qū) 農(nóng) 業(yè) 水 土 工 程 重 點 實 驗 室 灌 溉 試 驗 站 1 0 8 2 4 E 3 4 2 0 N 海 拔 5 2 1 m 屬 于 暖 溫 帶 季 風(fēng) 半 濕 潤 氣 候 區(qū) 全 年 無 霜 期 2 2 1 d 降水 多集 中在 7 1 0 月 年降 雨量 6 0 0 6 8 0 m m 土 壤 為 粘 壤 質(zhì) 黑 壚 土 耕 層 土 壤 0 2 0 c m S O C 為 1 1 4 1 g k g p H 為 8 6 0 1 2 試 驗 設(shè) 計 供 試 辣 椒 品 種 為 綠 清 1 號 1 年 1 季 采 用 全 覆 膜 種 植 方 式 供 試 地 膜 厚 度 為 0 0 0 8 m m 行 距 株 距 均 為 3 0 c m 本 研 究 共 設(shè) 3 個 處 理 傳 統(tǒng) 施 肥 C o n 施 肥 量 為 2 2 5 k g h m 2 優(yōu) 化 施 肥 O p t 施 肥 量 為 1 8 0 k g h m 2 外 加 生 物 有 機 肥 遵 循 等 氮 原 則 對 照 C K 不 施 肥 供 試 肥 料 為 復(fù) 混 肥 N P 2 O 5 K 2 O 1 7 1 7 1 7 所 有 肥 料 在 作 物 種 植 前 一 次 性 作 為 基 肥 均 勻 撒 施 然 后 翻 入 0 2 0 c m 生 土 土 壤 中 后 期 不 追 肥 每 個 處 理 設(shè) 3 個 重 復(fù) T 1 T 2 T 3 隨 機 區(qū) 組 排 列 小 區(qū) 面 積 1 8 m 2 6 m 3 m 呈 南 北 走 向 小 區(qū) 間 距 5 0 c m 區(qū) 組 間 距 1 m 四 周 保 護 行 寬 1 m 布 置 小 區(qū) 時 將 耕 作 層 剝 離 0 3 0 c m 剝 離 土 方 量 約 1 7 m 3 隨 后 填 入 混 合 生 土 生 土 與 處 理 培 肥 均 勻 混 合 填 入 量 與 剝 離 量 相 同 小 區(qū) 之 間 以 水 泥 墻 隔 開 水 泥 墻 深 度 為 4 0 c m 高 出 地 面 1 0 c m 1 3 測 定 項 目 與 方 法 1 3 1 農(nóng) 藝 性 狀 測 定 分 別 在 辣 椒 生 長 的 伸 蔓 期 和 成 熟 期 隨 機 抽 取 長 勢 相 似 的 1 5 組 辣 椒 植 株 檢 測 其 伸 蔓 高 度 葉 柄 長 度 植 株 節(jié) 數(shù) 1 3 2 產(chǎn) 量 測 定 辣 椒 成 熟 后 每 個 小 區(qū) 選 擇 4 m 2 區(qū) 域 約 1 5 株 辣 椒 把 辣 椒 全 部 摘 下 測 定 產(chǎn) 量 然 后 按 照 同 等 比 例 換 算 成 整 個 小 區(qū) 產(chǎn) 量 1 3 3 土 壤 微 生 物 指 標 分 別 在 作 物 種 植 前 和 收 獲 后 用 直 徑 3 c m 土 鉆 采 用 梅 花 形 法 采 樣 方 式 采 集 0 2 0 c m 土 壤 樣 品 帶 回 實 驗 室 后 剔 除 礫 石 和 植 物 殘 根 過 2 m m 篩 立 即 進 行 土 壤 微 生 物 培 養(yǎng) 采 用 稀 釋 平 板 計 數(shù) 法 測 定 土 壤 微 生 物 區(qū) 系 土 壤 呼 吸 強 度 采 用 室 內(nèi) 密 閉 培 養(yǎng) 堿 液 吸 收 法 進 行 測 定 以 2 4 h 后 1 k g 土 壤 中 二 氧 化 碳 的 m g 數(shù) 表 示 1 6 舒 錕 等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對 辣 椒 產(chǎn) 量 及 重 構(gòu) 土 體 微 生 物 指 標 的 影 響 1 4 1湖 北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2 0 2 1 年 1 4 數(shù) 據(jù) 分 析 試 驗 數(shù) 據(jù) 用 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 2 0 1 3 和 S A S 9 1 軟 件 進 行 統(tǒng) 計 利 用 S A S 軟 件 包 中 的 P R O C G L M S A S 9 1 S A S I n s t i t u t e 程 序 進 行 產(chǎn) 量 農(nóng) 藝 性 狀 等 的 方 差 分 析 2 結(jié) 果 與 分 析 2 1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對 辣 椒 農(nóng) 藝 性 狀 的 影 響 從 表 1 可 以 看 出 C K C o n O p t 處 理 后 的 辣 椒 株 高 分 別 介 于 2 9 5 3 5 1 3 9 0 4 1 1 4 1 8 4 5 2 c m 3 種 處 理 辣 椒 株 高 平 均 值 分 別 為 3 2 7 4 0 2 4 3 5 c m 與 C K 相 比 O p t 處 理 的 株 高 顯 著 更 高 P 0 0 5 C K C o n O p t 處 理 的 葉 柄 長 度 分 別 介 于 2 6 7 3 8 8 3 2 7 3 8 1 4 4 4 4 6 1 c m 3 種 處 理 的 辣 椒 的 葉 柄 平 均 值 分 別 為 3 1 2 3 5 3 4 5 2 c m 與 C K 相 比 O p t 處 理 的 辣 椒 的 葉 柄 長 度 明 顯 更 長 P 0 0 5 O p t 較 C o n 處 理 葉 柄 長 度 增 幅 為 2 8 0 這 表 明 在 施 肥 量 減 少 2 0 的 前 提 下 增 施 生 物 有 機 肥 能 顯 著 增 長 辣 椒 的 葉 柄 長 度 C K C o n O p t 處 理 的 莖 粗 分 別 介 于 1 6 8 1 7 9 1 8 9 2 0 9 2 2 5 2 3 1 c m 3 種 處 理 辣 椒 的 莖 粗 平 均 值 分 別 為 1 7 5 1 9 6 2 2 8 c m 與 C K 相 比 C o n O p t 處 理 的 辣 椒 莖 粗 均 明 顯 更 粗 P 0 0 5 增 幅 分 別 為 1 2 0 3 0 3 與 C o n 相 比 O p t 處 理 的 辣 椒 莖 粗 明 顯 更 粗 P 0 0 5 增 幅 為 1 6 3 2 種 處 理 均 能 顯 著 增 加 辣 椒 根 系 長 度 與 C o n 相 比 O p t 辣 椒 根 系 長 度 明 顯 更 長 增 長 了 9 8 c m O p t 處 理 可 顯 著 增 加 辣 椒 的 根 系 長 度 與 C o n 相 比 其 增 幅 可 達 5 9 4 2 2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對 辣 椒 產(chǎn) 量 的 影 響 從 表 2 可 以 看 出 C K C o n O p t 處 理 的 辣 椒 產(chǎn) 量 分 別 介 于 1 6 0 1 9 7 2 4 1 2 5 1 3 3 6 3 6 4 t h m 2 3 種 處 理 辣 椒 的 產(chǎn) 量 的 平 均 值 分 別 為 1 7 5 2 4 7 3 5 3 t h m 2 與 C K 相 比 C o n O p t 處 理 辣 椒 產(chǎn) 量 均 顯 著 增 加 P 0 0 5 收 獲 后 3 種 處 理 的 土 壤 總 呼 吸 強 度 分 別 為 2 7 3 1 3 2 m g C O 2 g 干 土 與 種 植 前 相 比 收 獲 后 土 壤 微 生 物 總 呼 吸 強 度 分 別 增 加 了 1 2 5 1 9 2 2 3 1 與 C K 相 比 收 獲 后 C o n O p t 處 理 的 土 壤 總 呼 吸 強 度 明 顯 更 強 P 0 0 5 種 植 前 C K C o n O p t 這 3 個 處 理 的 土 壤 細 菌 總 數(shù) 分 別 為 1 7 1 0 8 1 9 1 0 8 1 7 1 0 8 個 g 干 土 3 個 不 同 處 理 之 間 的 細 菌 總 數(shù) 無 明 顯 差 異 收 獲 后 3 個 處 理 的 土 壤 細 菌 總 數(shù) 分 別 為 1 9 1 0 8 3 1 1 0 8 7 0 1 0 8 個 g 干 土 與 種 植 前 相 比 土 壤 中 細 菌 總 數(shù) 均 顯 著 增 加 其 增 幅 分 別 為 1 1 8 6 3 2 3 1 1 8 收 獲 后 與 C K 相 比 C o n O p t 處 理 的 土 壤 細 菌 總 數(shù) 明 顯 更 多 P 0 0 5 其 增 幅 分 別 為 6 3 2 2 6 8 4 與 C o n 相 比 O p t 處 理 的 土 壤 細 菌 總 數(shù) 明 顯 更 多 P 0 0 5 增 幅 為 1 2 5 8 種 植 前 C K C o n O p t 這 3 種 處 理 土 壤 的 真 菌 總 數(shù) 依 次 分 別 為 3 6 1 0 2 3 7 1 0 2 4 3 1 0 2 個 g 干 土 收 獲 后 分 別 為 3 6 1 0 2 1 3 1 0 3 3 3 1 0 3 個 g 干 土 種 植 前 不 同 處 理 的 土 壤 真 菌 總 數(shù) 差 異 不 顯 著 收 獲 后 不 同 處 理 之 間 土 壤 真 菌 總 數(shù) 差 異 顯 著 P 0 0 5 C o n 和 O p t 處 理 的 真 菌 總 數(shù) 分 別 是 是 C K 的 3 6 1 9 1 6 倍 與 C o n 相 比 O p t 處 理 的 土 壤 真 菌 總 數(shù) 明 顯 更 多 P 0 0 5 增 幅 為 1 5 3 8 種 植 前 C K C o n O p t 這 3 個 處 理 的 土 壤 放 線 菌 數(shù) 量 差 異 不 明 顯 分 別 為 2 4 1 0 2 2 4 1 0 2 2 9 1 0 2 個 g 干 土 收 獲 后 不 同 處 理 間 放 線 菌 總 數(shù) 差 異 顯 表 1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辣 椒 的 農(nóng) 藝 性 狀 性 狀 C K C o n O p t T 1 T 2 T 3 平 均 T 1 T 2 T 3 平 均 T 1 T 2 T 3 平 均 株 高 c m 3 3 5 3 5 1 2 9 5 3 2 7 b 4 1 1 4 0 6 3 9 0 4 0 2 a 4 1 8 4 3 5 4 5 2 4 3 5 a 葉 柄 長 度 c m 2 6 7 2 8 1 3 8 8 3 1 2 b 3 2 7 3 5 1 3 8 1 3 5 3 b 4 6 1 4 5 1 4 4 4 4 5 2 a 莖 粗 c m 1 7 8 1 6 8 1 7 9 1 7 5 c 1 9 0 1 8 9 2 0 9 1 9 6 b 2 2 5 2 3 1 2 2 8 2 2 8 a 根 系 長 度 c m 1 4 1 1 1 9 1 3 6 1 3 2 1 4 6 1 7 1 1 7 8 1 6 5 b 2 7 1 2 5 8 2 6 0 2 6 3 a 注 同 列 數(shù) 據(jù) 后 不 同 小 寫 字 母 表 示 差 異 顯 著 P 0 0 5 下 同 1 4 2增 刊 2 著 P 0 0 5 與 C K 相 比 C o n O p t 處 理 土 壤 中 放 線 菌 總 數(shù) 明 顯 更 多 分 別 是 C K 的 1 5 0 2 0 6 倍 與 C o n 相 比 O p t 處 理 的 土 壤 放 線 菌 總 數(shù) 明 顯 更 多 P 0 0 5 增 幅 為 3 7 0 2 4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對 經(jīng) 濟 效 益 的 影 響 根 據(jù) 楊 凌 地 區(qū) 農(nóng) 業(yè) 灌 溉 用 水 和 肥 料 價 格 綜 合 來 看 灌 溉 水 源 為 井 水 灌 溉 綜 合 單 價 為 3 0 0 元 h m 2 肥 料 價 格 為 6 9 0 0 元 t 田 間 管 理 及 人 工 費 綜 合 單 價 為 8 0 0 0 元 h m 2 辣 椒 收 獲 后 售 出 價 格 為 5 元 k g 分 析 可 知 傳 統(tǒng) 施 肥 經(jīng) 濟 投 入 最 高 C K 經(jīng) 濟 投 入 要 顯 著 低 于 2 個 處 理 組 C o n 處 理 投 入 較 O p t 處 理 和 C K 分 別 高 出 3 2 6 和 2 3 1 6 而 凈 收 益 卻 較 O p t 降 低 3 1 9 3 經(jīng) 計 算 O p t 處 理 凈 收 益 達 1 6 6 9 5 8 元 h m 2 投 入 產(chǎn) 出 比 最 小 僅 為 0 0 5 4 就 經(jīng) 濟 角 度 來 看 O p t 處 理 是 本 試 驗 條 件 下 的 最 優(yōu) 處 理 表 4 不 同 施 肥 模 式 的 經(jīng) 濟 效 益 處 理 C o n O p t C K 投 入 元 h m 2 9 8 5 3 a 9 5 4 2 a 8 0 0 0 b 產(chǎn) 量 k g h m 2 2 4 7 0 0 a b 3 5 3 0 0 a 1 7 5 0 0 b 收 益 元 h m 2 1 2 3 5 0 0 b 1 7 6 5 0 0 a 8 7 5 0 0 c 凈 收 益 元 h m 2 1 1 3 6 4 7 b 1 6 6 9 5 8 a 7 9 5 0 0 c 投 入 產(chǎn) 出 比 0 0 8 0 b 0 0 5 4 c 0 0 9 1 a 3 小 結(jié) 與 討 論 無 機 肥 料 肥 效 較 快 易 被 作 物 吸 收 利 用 而 有 機 肥 分 解 緩 慢 具 有 長 效 性 但 不 能 滿 足 作 物 生 長 前 期 養(yǎng) 分 需 求 一 定 比 例 有 機 無 機 肥 料 配 施 可 滿 足 作 物 生 長 并 獲 得 較 高 產(chǎn) 量 1 7 本 研 究 中 與 C o n 相 比 O p t 可 顯 著 增 加 辣 椒 的 株 高 葉 柄 長 度 莖 粗 根 系 長 度 其 增 幅 分 別 為 8 2 2 8 0 1 6 3 5 9 4 與 C K 相 比 C o n O p t 處 理 辣 椒 產(chǎn) 量 均 顯 著 增 加 P 0 0 5 其 增 幅 分 別 為 4 1 1 1 0 1 7 與 C o n 相 比 O p t 處 理 的 辣 椒 產(chǎn) 量 增 幅 達 到 4 2 9 表 明 在 保 證 等 氮 的 條 件 下 以 生 物 有 機 肥 代 替 部 分 化 肥 可 以 明 顯 提 高 辣 椒 產(chǎn) 量 這 主 要 是 因 為 有 機 無 機 肥 配 合 施 用 起 到 了 一 定 的 互 補 作 用 1 8 不 僅 可 以 顯 著 提 高 土 壤 中 速 效 養(yǎng) 分 的 含 量 進 而 提 高 作 物 水 肥 利 用 效 率 還 可 以 改 善 土 壤 的 理 化 性 質(zhì) 進 而 有 效 提 升 作 物 產(chǎn) 量 及 品 質(zhì) 1 9 同 時 生 物 有 機 肥 可 增 加 土 壤 中 有 益 微 生 物 種 類 與 數(shù) 量 進 而 抑 制 有 害 微 生 物 的 繁 殖 最 終 達 到 平 衡 土 壤 微 生 物 區(qū) 系 的 目 的 這 與 謝 運 河 等 2 0 研 究 結(jié) 果 一 致 本 研 究 中 與 傳 統(tǒng) 施 肥 相 比 有 機 無 機 肥 配 施 能 顯 著 增 加 土 壤 微 生 物 細 菌 真 菌 放 線 菌 的 數(shù) 量 其 增 幅 分 別 為 1 2 5 8 1 5 3 8 3 7 0 這 主 要 是 因 為 增 施 生 物 有 機 肥 能 夠 為 土 壤 微 生 物 提 供 充 足 碳 源 進 而 增 加 微 生 物 數(shù) 量 進 而 達 到 活 化 土 壤 養(yǎng) 分 調(diào) 控 土 壤 微 生 物 區(qū) 系 有 效 改 善 土 壤 結(jié) 構(gòu) 最 終 達 到 增 加 作 物 產(chǎn) 量 的 目 的 錢 海 燕 等 2 1 研 究 表 明 化 肥 配 施 生 物 有 機 肥 可 有 效 刺 激 土 壤 中 微 生 物 的 生 長 和 活 動 細 菌 與 真 菌 數(shù) 量 顯 著 高 于 對 照 處 理 C K 與 本 研 究 結(jié) 果 相 似 O p t 處 理 凈 收 益 最 高 投 入 產(chǎn) 出 比 最 小 就 經(jīng) 濟 角 度 來 看 O p t 處 理 是 本 試 驗 條 件 下 的 最 優(yōu) 處 理 在 重 構(gòu) 土 體 中 采 用 優(yōu) 化 施 肥 配 施 生 物 有 機 肥 的 方 式 能 夠 有 效 平 衡 土 壤 微 生 物 區(qū) 系 提 高 土 壤 活 性 進 而 加 速 土 壤 熟 化 提 高 辣 椒 產(chǎn) 量 凈 收 入 最 高 投 入 產(chǎn) 出 比 最 小 是 一 種 科 學(xué) 有 效 的 施 肥 方 式 參 考 文 獻 1 趙 慶 磊 姜 廣 輝 熊 嬋 等 土 地 整 治 功 能 分 區(qū) 及 其 整 治 方 向 研 究 J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資 源 與 區(qū) 劃 2 0 2 1 4 2 2 5 2 6 0 2 張 海 歐 淺 談 影 響 土 地 整 治 工 程 建 設(shè) 的 主 要 因 素 J 農(nóng) 學(xué) 學(xué) 報 2 0 2 1 1 1 2 6 4 6 7 3 W A N G J S H I L Z H A I L L e t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l o n g t e r m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o f b i o c h a r i m m o b i l i z a t i o n r e m e d i a t i o n o n h e a v y m e t a l c o n t a m i n a t e d s o i l a n d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f a c t o r s w e a k e n i n g t h e r e m e d i a t i o n e f f e c t a r e v i e w J E c o t o x i c o l o g y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a f e t y 2 0 2 1 2 0 7 1 1 1 2 6 1 1 1 1 2 7 4 4 林 耀 奔 葉 艷 妹 楊 建 輝 等 土 地 整 治 對 土 壤 微 生 物 多 樣 性 的 影 響 分 析 J 環(huán) 境 科 學(xué) 學(xué) 報 2 0 1 9 3 9 8 2 6 4 4 2 6 5 3 5 卜 長 利 李 裕 瑞 王 永 生 等 土 地 整 治 對 土 壤 的 影 響 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