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頸腐根腐病抗性鑒定技術(shù)的建立及抗性種質(zhì)資源篩選.pdf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22 55 4 707 718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 3864 j issn 0578 1752 2022 04 007 收稿日期 2021 07 23 接受日期 2021 08 28 基金項目 山東省自然科學(xué)基金 ZR2020QC152 國家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建設(shè)專項 CARS 23 G13 山東省農(nóng)業(yè)良種工程 2020LZGC005 聯(lián)系方式 王夢蕊 E mail wangmr151 劉淑梅 E mail lsmei78 王夢蕊和劉淑梅為同等貢獻作者 通信作者蘇曉梅 Tel 0531 66659184 E mail sxm198846 開放科學(xué) 資源服務(wù) 標識碼 OSID 番茄頸腐根腐病抗性鑒定技術(shù)的建立及抗性種質(zhì) 資源篩選 王夢蕊 1 2 劉淑梅 1 侯麗霞 1 王施慧 1 呂宏君 1 蘇曉梅 1 1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蔬菜研究所 山東省設(shè)施蔬菜生物學(xué)重點實驗室 國家蔬菜改良中心山東分中心 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黃淮地區(qū)蔬菜科學(xué)觀測實驗站 山東 濟南 250100 2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園藝學(xué)院 北京 100193 摘要 目的 探索番茄頸腐根腐病 Fusarium crown and root rot FCRR 苗期抗性鑒定技術(shù) 并對番茄種質(zhì)資 源及品種 進行抗性鑒定分析 挖掘和豐富可利用的抗性資源 為培育抗頸腐根腐病番茄品種打下基礎(chǔ) 方法 以尖鐮孢番茄頸腐根 腐病?;筒≡?Fusarium oxysporum f sp radicis lycopersici Forl 和感病栽培番茄 Heinz 1706 為材料 研究 接種菌液濃度 接種寄主苗齡 接種后管理溫度和不同接種方法對番茄頸腐根腐病人工接種鑒定效果的影響 隨后通過苗期 人工接種鑒定方法結(jié)合文獻中已報道的與抗性基因連鎖的分子標記 對 100 份番茄種質(zhì)材料進行頸腐根腐病抗性鑒定分析 結(jié)果 在一定范圍內(nèi) 番茄頸腐根腐病發(fā)病率及病情指數(shù)隨著接種菌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大 接種菌液濃度為 10 7 個孢子 mL 時 發(fā)病率及病情指數(shù)分別為 100 和 89 2 可以反映寄 主真實的抗性水平 接種寄主苗齡為 2 5 葉期均能使植株發(fā)病 不同苗齡間病情指數(shù)無顯著差異 接種后不同的管理溫度對番茄頸腐根腐病的病情指數(shù)影響顯著不同 其中較低的管理溫 度 20 有利于番茄頸腐根腐病的發(fā)生 使用浸根法和灌根法進行鑒定 番茄頸腐根腐病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shù)較高且效果 穩(wěn)定 顯著優(yōu)于莖注射法 對 100 份番茄種質(zhì)材料進行分析 接種鑒定結(jié)果顯示有 38 份材料表現(xiàn)抗病 這些材料可用于 番茄抗頸腐根腐病育種或生產(chǎn) 在已報道的與 Frl 連鎖的分子標記中 SCAR Frl的準確率最低 僅為 51 C2 25 的準確率為 59 而 PNU D4 的準確率為 83 該標記可用于番茄抗頸 腐根腐病輔助選擇 結(jié)論 建立的苗期抗性鑒定技術(shù)能客觀反映 供試材料的實際抗性水平 可用于番茄抗頸腐根腐病材料的鑒定篩選 關(guān)鍵詞 番茄 頸腐根腐病 抗性鑒定 分子標記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oculation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Fusarium Crown and Root Rot and Screening of Resistance Sources in Tomato WANG MengRui 1 2 LIU ShuMei 1 HOU LiXia 1 WANG ShiHui 1 L HongJun 1 SU XiaoMei 1 1 Institute of Vegetables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dong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for Biology of Greenhouse Vegetables Shandong Branch of National Improvement Center for Vegetables Huanghuai Region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Vegetables Shando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Ji nan 250100 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Fusarium crown and root 708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55卷 rot FCRR carry out th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omato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varieties enrich the available tomato resources resistant to FCRR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omato varieties that resistant to FCRR Method In the present study four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inoculation effect including inoculum concentration seedlings stag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and inoculation methods were studied using susceptible line Heinz 1706 infected with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radicis lycopersici Forl Subsequently 100 tomato material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artificial inoculation at seedling stage as well as the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the resistance gene Result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of FCRR increased in a certain rang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inoculum concentration and the actual levels of plant resistance could be revealed with the inoculum of 10 7 spores mL for which the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100 and 89 2 respectively The disease index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seedling ages when the host was inoculated at 2 to 5 leaf stag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after inoculation on the disease index of FCR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the lower temperature 20 condition was more favorable to the occurrence of FCRR Th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 were higher and the effect was stable using root dipping and root irrigation methods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stem injection The result of inoculation identification suggested that 38 materials showed resistance to FCRR among 100 tomato materials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breeding or production in tomato for FCRR resistance In addition among the reported markers linked to Frl SCAR Frl has the lowest accuracy of 51 while C2 25 has the accuracy of 59 and the accuracy of PNU D4 is 83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used in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MAS for FCRR resistance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assessment system can identify levels of the resistance to FCRR in tomato seedlings which can b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ing of tomato materials Key words tomato Fusarium crown and root rot FCR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marker 0 引言 研究意義 番茄頸腐根腐病 Fusarium crown and root rot FCRR 是由尖鐮孢番茄頸腐根腐病?;?型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radicis lycopersici Forl 引起的番茄土傳性真菌病害 1 2 該病害在世界 范圍內(nèi)均有發(fā)生 3 8 設(shè)施栽培地區(qū)較為嚴重 在連作 栽培區(qū)造成的損失逐年加大 是設(shè)施番茄生產(chǎn)的限制 因素之一 9 10 抗源材料的利用是抗病育種的前提和 基礎(chǔ) 對種質(zhì)資源進行抗性鑒定和篩選 對于抗性基 因的克隆以及加速番茄抗頸腐根腐病育種進程具有重 大意義 前人研究進展 近年來 番茄頸腐根腐病 已成為威脅我國設(shè)施番茄冬春生產(chǎn)的最重要的病害之 一 侵染后可造成番茄嚴重減產(chǎn)甚至絕收 11 15 我國 東北 華北地區(qū)發(fā)病比較嚴重 尤以山東省壽光地區(qū) 病情最為突出 據(jù)調(diào)查 壽光日光溫室番茄頸腐根腐 病發(fā)病率達 80 以上 致死率達 30 以上 12 給當(dāng)?shù)?生產(chǎn)造成了嚴重影響 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種是控制該 病害最為經(jīng)濟 有效的措施 抗性鑒定是抗病育種的 基礎(chǔ)工作 也是抗源篩選 挖掘和利用的前提條件 國外開展頸腐根腐病抗性鑒定及抗源篩選利用工作較 早 并且在抗性基因研究和分子標記應(yīng)用方面也取得 了一定的進展 16 21 然而不同研究者得到的結(jié)果也并 不一致 其中 STANIASZEK 等 18 根據(jù)與 Frl 緊密連鎖 的保守序列位點 C2 At2g38025 設(shè)計的 CAPS 標記 C2 25 應(yīng)用最為廣泛 本研究切入點 我國有關(guān)番 茄抗頸腐根腐病的研究報道較少 多數(shù)集中在對病原 菌的鑒定以及防治措施的簡單描述 在頸腐根腐病抗 性鑒定及抗源篩選方面的工作相對落后 抗病育種工 作進展也較為緩慢 22 25 在不同的室內(nèi)條件下 使用 不同的接種方法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因此建立 一套快速 高效 穩(wěn)定并且適用于大批量試材的抗 性鑒定技術(shù)十分必要 擬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 以高 感頸腐根腐病的栽培番茄 Heinz 1706 為材料 研究 人工接種番茄頸腐根腐病的最佳條件 為番茄抗頸 腐根腐病材料的選育提供切實可行的鑒定技術(shù) 同 時利用苗期人工接種鑒定技術(shù)結(jié)合分子標記分析 對收集的 100 份番茄種質(zhì)材料進行抗頸腐根腐病鑒 定 明確其抗病水平 為番茄抗頸腐根腐病育種提 供基礎(chǔ)材料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抗病鑒定技術(shù)所用材料為高感頸腐根腐病的番茄 品系 Heinz 1706 抗性種質(zhì)資源篩選材料共 100 份 由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蔬菜研究所番茄課題組收集保 存 包括 49 份自交系材料和 51 份雜交種 以上材料 均選取粒飽滿無病種子 10 次氯酸鈉溶液浸泡 10 min 消毒處理 清洗后在 28 恒溫箱中催芽 待露白 后播種于滅菌的基質(zhì)土中 試驗于 2020 年 8 月在山東 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蔬菜研究所培養(yǎng)室內(nèi)進行 苗期控制室 內(nèi)溫度 24 28 正常栽培管理 4 期 王夢蕊等 番茄頸腐根腐病抗性鑒定技術(shù)的建立及抗性種質(zhì)資源篩選 709 供試病原菌采集于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蔬菜研究 所核心試驗區(qū)溫室內(nèi) 采用組織分離法進行分離純 化 經(jīng)鑒定為尖鐮孢番茄頸腐根腐病專化型 80 保存?zhèn)溆?1 2 方法 1 2 1 菌懸液制備 將培養(yǎng)在 PDA 平板培養(yǎng)基上的 病原菌接種于盛有 150 mL PDB 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 25 下 140 r min 振蕩培養(yǎng) 4 d 培養(yǎng)液經(jīng)過濾除去菌 絲體后 4 000 r min 離心 10 min 倒掉上清液 加滅菌 蒸餾水稀釋成一定濃度的接種懸浮液 1 2 2 不同接種條件試驗 不同接種菌液濃度 當(dāng) 番茄長至 2 3 片真葉時 使用濃度為 10 6 10 7 10 8 個 mL 的孢子懸浮液 采用浸根法對番茄幼苗進行 接種 不同寄主苗齡 采用浸根法 使用濃度為 10 7 個 mL 的孢子懸浮液對 2 3 3 4 4 5 葉期的番 茄幼苗進行接種 不同管理溫度 采用浸根法 使 用濃度為 10 7 個 mL 的孢子懸浮液對 2 3 葉期的番 茄幼苗進行接種后 將其分別置于 20 25 30 環(huán) 境中進行培養(yǎng) 不同接種方法 當(dāng)番茄長至 2 3 片真葉時 使用 濃度為 10 7 個 mL 的孢子懸浮液進行接種 浸根法 將番茄幼苗從穴盤中輕輕拔起后用水洗掉根部泥土 把主根尖端剪去 0 5 cm 左右后 將幼苗的根系在菌懸 液中浸泡 15 min 然后移栽至滅菌的育苗基質(zhì)中 20 21 灌根法 當(dāng)番茄長至 2 3 片真葉時 在幼苗根部一側(cè) 用刀片將部分根輕輕切斷 給根系造成機械傷害 將 濃度為 10 7 個 mL 孢子懸浮液 30 mL 灌入傷根部位 14 莖基部注射法 用注射器吸取 0 1 mL 病原菌孢子懸浮 液 由番茄幼苗的莖基部刺入并將接種菌液注射到番 茄幼苗莖基部木質(zhì)部 每株注射兩處 26 試驗設(shè)置 3 次重復(fù) 每重復(fù) 10 株苗 4 周后調(diào)查 發(fā)病情況 1 2 3 番茄種質(zhì)資源抗病性鑒定 當(dāng)番茄幼苗長 至 2 3 葉期時 用清水將根系清洗干凈后剪去主根 尖端 0 5 cm 放在濃度為 10 7 個 mL 的孢子懸浮液中 浸根處理 15 min 然后移栽至滅菌基質(zhì)土中 對照 組用清水浸根處理 接種后置于 18 22 室內(nèi)環(huán)境 中 16 h d 1 光照條件 4 周后調(diào)查發(fā)病情況 試驗 設(shè)置 2 次重復(fù) 每重復(fù) 8 株苗 病情分級 disease severity scale DSS 按照 KIM 等 20 的標準稍作修改 0 級 根系正常 1 級 主根基部輕微褐變 側(cè)根正 常 莖縱剖維管束正常 2 級 主根基部褐變 側(cè)根 輕微褐變 莖縱剖維管束褐變 3 級 主根側(cè)根明顯 褐變 側(cè)根脫落 莖縱剖維管束明顯褐變 4 級 植 株萎蔫死亡或莖基部 根部嚴重褐變甚至腐爛 側(cè) 根脫落 莖縱剖維管束嚴重褐變 圖 1 病情指數(shù) disease index DI 病級數(shù)值 該病級株數(shù) 病級最高值 調(diào)查株數(shù) 100 寄主抗性等級為 免疫 DI 0 高抗 0 DI 12 5 抗病 12 5 DI 25 中抗 25 DI 50 感病 50 DI 75 高 感 75 DI 100 1 2 4 番茄種質(zhì)資源分子標記檢測 當(dāng)番茄長至 2 3 片真葉時 每個編號混合取樣 采用 CTAB 法提 取基因組 DNA 使用文獻中已報道的與 Frl 連鎖的分 子標記及 Tm 2 功能標記對收集的番茄種質(zhì)材料進行 標記分析 表 1 PCR 擴增體系為 10 L 50 ng L 1 DNA 模板 2 L 2 PCR mix 5 L 10 mol L 1 上下 游引物各 0 25 L ddH 2 O 補足至 10 L 引物 C2 25 Tm 2 和 PNU D4 的 PCR 產(chǎn)物經(jīng)酶切后用 2 瓊脂糖凝 膠電泳檢測 a 0 級 DSS 0 b 1 級 DSS 1 c 2 級 DSS 2 d 3 級 DSS 3 e 4 級 DSS 4 圖 1 番茄頸腐根腐病病情級別劃分標準 Fig 1 Rating scale of tomato resistance to FCRR 710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55卷 表 1 番茄頸腐根腐病抗性基因 Frl 分子標記 Table 1 Molecular markers of FCRR resistance gene Frl 引物名稱 Primer name 引物序列 Primer sequence 5 3 物理位置 Physical position Mb 參考文獻 Reference F GTCATCCACATTCGTACTTC C2 25 Apo I R AATTTAGAGCACGTTTCATA 5 5 STANIASZEK et al 18 F CAGCTGAAAGATGTCACCCA PNU D4 Mbo I R TGATCATTTACAAGGCGGCA 6 1 KIM et al 20 F TATGTCACTATCCCAAGCAA Tm 2 Dde I R TAACGGTAGAATTGGACACTC 13 6 F GTAACAAGTGAAGTTAAAAATGCT SCAR Frl R GTGTGGATTTGGGTTCAATTCC 61 8 MUTLU et al 19 1 3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 Excel和 SPSS 20 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與分 析 應(yīng)用 Duncan s 新復(fù)極差法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 2 結(jié)果 2 1 不同接種條件對人工接種鑒定效果的影響 2 1 1 接種菌液濃度 不同接種菌液濃度下 番茄幼 苗頸腐根腐病病情指數(shù)差異極顯著 接種菌液濃度為 10 6 個 mL 時 病情指數(shù)為 66 7 發(fā)病率為 90 試驗 所用高感材料部分表現(xiàn)為抗病 不能真實反映植株本 身的抗性 隨著菌液濃度的增加 病情指數(shù)也隨之增 加 接種菌液濃度為 10 7 10 8 個 mL 時 病情指數(shù)分 別為 89 2 和 96 7 發(fā)病率均為 100 能夠真實反映 材料本身的抗病性 表 2 2 1 2 接種寄主苗齡 2 3 3 4 4 5 葉期進行 人工接種 番茄均可發(fā)病 發(fā)病率均為 100 隨著 表 2 不同接種條件對人工接種鑒定效果的影響 Table 2 Effect of different inoculation treatments on the identification efficiency 接種方法 Inoculation method 菌液濃度 Inoculum concentration 個 mL 苗齡 Seedling stage 環(huán)境溫度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發(fā)病率 Disease incidence 病情指數(shù) Disease index 10 6 90 0 1aA 66 7 1 4cC 10 7 100 0aA 89 2 1 4bB 10 8 2 3 葉期 2 3 leaf 20 100 0aA 96 7 1 4aA 2 3 葉期 2 3 leaf 100 0aA 91 7 3 8aA 3 4 葉期 3 4 leaf 100 0aA 90 8 2 9aA 10 7 4 5 葉期 4 5 leaf 20 100 0aA 89 2 1 4aA 20 100 0aA 91 7 2 9aA 25 100 0aA 80 8 2 9bB 10 7 2 3 葉期 2 3 leaf 30 100 0aA 71 7 1 4cC 浸根法 Root dipping 100 0aA 97 5 2 5aA 灌根法 Root irrigation 100 0aA 96 7 1 4aA 莖注射法 Stem injection 10 7 2 3 葉期 2 3 leaf 20 100 0aA 81 7 11 5bA 數(shù)據(jù)后不同大 小寫字母分別表示經(jīng) Duncan s 新復(fù)極差法檢驗在 0 01 和 0 05 水平差異顯著 Different capital and lowercase letters after the data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 01 and 0 05 levels by DMRT respectively 4 期 王夢蕊等 番茄頸腐根腐病抗性鑒定技術(shù)的建立及抗性種質(zhì)資源篩選 711 苗齡的增加 病情指數(shù)略有下降 2 3 片真葉時發(fā)病 最重 病情指數(shù)為 91 7 但不同苗齡接種對病情指數(shù) 影響差異并不顯著 表 2 2 1 3 接種后管理溫度 番茄幼苗植株接種頸腐根 腐病病原菌后 在不同的溫度環(huán)境中發(fā)病率均為 100 在 20 時病情指數(shù)最高 隨著溫度的上升 病情指數(shù)也隨之下降 差異極顯著 表明接種后較低 的管理溫度有利于番茄頸腐根腐病的發(fā)生 表 2 2 1 4 接種方法 采用不同的接種方法 番茄發(fā)病情 況有所不同 使用浸根法和灌根法進行鑒定 番茄頸 腐根腐病發(fā)病率和病情指數(shù)較高 顯著優(yōu)于莖注射法 表 2 2 2 番茄種質(zhì)資源接種鑒定 采用苗期人工接種鑒定方法對 100 份番茄種質(zhì)材 料進行抗頸腐根腐病鑒定 其中高代自交系 49 份 雜 交種 51 份 接種后 4 周進行病情分級調(diào)查 計算病情 指數(shù)并確定材料抗性級別 鑒定結(jié)果如表 3 所示 在 49 份高代自交系材料中 抗病種質(zhì)有 12 份 包括來 自 TGRC 含 Frl 的 5 份抗源材料 LA1791 LA2829 LA3273 LA3292 和 LA3471 以及課題組篩選的 3 份砧木材料 ZM 4 ZM 6 和 ZM 7 在 51 份雜交種中 表現(xiàn)抗病的品種有 26 份 包括來自偉麗公司的 5 份砧 木以及不同單位或公司選育的商業(yè)栽培品種 2 3 番茄種質(zhì)資源分子標記檢測 對 100 份番茄種質(zhì)材料進行分子標記檢測 圖 2 不同標記檢測結(jié)果與人工接種鑒定結(jié)果有所差異 改 良 C2 25 標記準確率為 59 PNU D4 標記的準確率 為 83 而改良 SCAR Frl 標記準確率僅為 51 表 3 Tm 2 Dde I 標記檢測結(jié)果顯示 有 37 份材料攜帶 了純合 Tm 2 37 份材料攜帶了雜合 Tm 2 D M R R H S S R H R H H S R R H H H H H H H S S H H M R R H S S R H R H H H R R H H H H H H H H H H H C B M R S S R R H H H H H R S S H H H S S S S S S S M R R S S S S R S R H H S S R R S S S H S S S H S A M DNA ladder 100 bp R 抗病型 Resistant S 感病型 Susceptible H 雜合型 Heterozygous 圖 2 分子標記 C2 25 A PNU D4 B Tm 2 C 和 SCAR Frl D 在部分番茄材料中擴增檢測結(jié)果 Fig 2 Amplification results of molecular markers C2 25 A PNU D4 B Tm 2 C and SCAR Frl D in parts of the tomato germplasms 712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55卷 表 3 番茄種質(zhì)資源人工接種鑒定與分子標記檢測結(jié)果 Table 3 The results of artificial inoculation an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tomato germplasms 病情分級 DSS 分子標記 Molecular marker 編號 Number 材料 Material 世代 Generation 材料來源 Source 0 級 1 級 2 級 3 級 4 級 病情指數(shù) DI 抗級 RT C2 25 PNU D4 Tm 2 SCAR Frl 1 VF 36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4 0 4 8 93 8 8 8 HS S S S S 2 Moneymaker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1 0 7 8 98 4 2 2 HS S S S S 3 M82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1 0 7 8 98 4 2 2 HS S S S S 4 Hawaii 7998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2 0 6 8 96 9 4 4 HS S S S S 5 LA2711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1 0 4 1 3 7 89 1 11 0 HS S S S S 6 LA3008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4 2 4 6 90 6 4 4 HS S S S S 7 Micro Tom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1 0 2 2 5 6 90 6 4 4 HS S S S S 8 E 6203 自交系 IL TGRC 0 0 1 0 1 0 1 1 5 7 89 1 11 0 HS S S S S 9 Ailsa Craig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1 0 1 1 6 7 93 8 4 4 HS S S S S 10 KR2 9706 自交系 IL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CAAS 0 0 0 0 0 0 1 1 7 7 96 9 0 HS S S R R 11 Momotaro yoku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0 0 8 8 100 0 0 HS S S R R 12 LA1589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1 2 7 6 95 3 2 2 HS S S S S 13 TS 40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1 0 7 8 98 4 2 2 HS S S R R 14 TS 52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4 0 4 8 93 8 8 8 HS R S R R 15 TS 151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3 1 5 7 93 8 4 4 HS S S S S 16 TS 175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3 0 5 8 95 3 6 6 HS S S R R 17 TS 211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4 1 4 7 92 2 6 6 HS R R R R 18 Heinz1706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1 2 7 6 95 3 2 2 HS S S S S 19 TS 272 自交系 IL TGRC 0 0 0 0 0 0 1 0 7 8 98 4 2 2 HS R R R R 20 ZM 4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7 6 1 2 0 0 0 0 0 0 4 7 2 2 HR S R R R 21 ZM 6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S R S S 22 ZM 7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S R S S 23 12g 60 自交系 IL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CAAS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R R R R 24 LA1791 a 自交系 IL TGRC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R R R R 25 LA2829 a 自交系 IL TGRC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R R R R 26 LA3273 a 自交系 IL TGRC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R R R R 27 LA3292 a 自交系 IL TGRC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S R R R 28 LA3471 a 自交系 IL TGRC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R R R R 29 強豐 Qiangfeng 自交系 IL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CAAS 0 0 0 0 0 0 2 0 6 8 96 9 4 4 HS S S S S 30 SD 1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3 1 5 7 93 8 4 4 HS S S R R 31 SD 2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8 7 0 1 0 0 0 0 0 0 1 6 2 2 HR S R S S 32 SD 3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2 0 6 8 96 9 4 4 HS S S S S 4 期 王夢蕊等 番茄頸腐根腐病抗性鑒定技術(shù)的建立及抗性種質(zhì)資源篩選 713 續(xù)表 3 Continued table 3 病情分級 DSS 分子標記 Molecular marker 編號 Number 材料 Material 世代 Generation 材料來源 Source 0 級 1 級 2 級 3 級 4 級 病情指數(shù) DI 抗級 RT C2 25 PNU D4 Tm 2 SCAR Frl 33 SD 4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1 0 3 8 4 92 2 11 0 HS S S R R 34 SD 5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0 0 8 8 100 0 0 HS S S H H 35 SD 6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0 0 8 8 100 0 0 HS S S R S 36 SD 7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8 7 0 1 0 0 0 0 0 0 1 6 2 2 HR S R R R 37 SD 8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0 0 8 8 100 0 0 HS S S H H 38 SD 9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0 0 8 8 100 0 0 HS S S R R 39 SD 10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1 0 7 8 98 4 2 2 HS S S S S 40 SD 11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0 0 8 8 100 0 0 HS S S H H 41 SD 12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1 0 7 8 98 4 2 2 HS S S R R 42 SD 13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1 0 2 0 5 8 93 8 8 8 HS S S S S 43 SD 14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1 0 7 8 98 4 2 2 HS S S R R 44 SD 15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0 0 8 8 100 0 0 HS S S R R 45 SD 16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1 1 7 7 96 9 0 HS R R R R 46 SD 17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5 3 3 5 0 0 0 0 0 0 12 5 4 4 R S R S S 47 SD 18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0 0 8 8 100 0 0 HS S S R R 48 SD 19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4 1 4 7 92 2 6 6 HS R S S S 49 SD 20 自交系 IL 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 SAAS 0 0 0 0 0 0 3 0 5 8 95 3 6 6 HS S S R R 50 Ah2001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0 0 0 0 0 0 1 0 7 8 98 4 2 2 HS H H H H 51 Ah2002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0 0 0 0 1 0 2 1 5 7 92 2 6 6 HS S S H H 52 Ah2003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0 0 0 0 0 0 2 1 6 7 95 3 2 2 HS H H R R 53 Ah2004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R R R R 54 Ah2005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8 7 0 1 0 0 0 0 0 0 1 6 2 2 HR S H H H 55 Ah2006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8 7 0 1 0 0 0 0 0 0 1 6 2 2 HR S H H H 56 Ah2007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H H H H 57 Ah2008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8 7 0 1 0 0 0 0 0 0 1 6 2 2 HR S H H H 714 中 國 農(nóng) 業(yè) 科 學(xué) 55卷 續(xù)表 3 Continued table 3 病情分級 DSS 分子標記 Molecular marker 編號 Number 材料 Material 世代 Generation 材料來源 Source 0 級 1 級 2 級 3 級 4 級 病情指數(shù) DI 抗級 RT C2 25 PNU D4 Tm 2 SCAR Frl 58 Ah2009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5 3 1 2 2 1 0 0 0 2 26 6 15 5 MR S H H H 59 Ah2010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S H H S 60 Ah2011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7 6 0 1 0 1 1 0 0 0 9 4 0 HR S H H H 61 Ah2012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8 8 0 0 0 0 0 0 0 0 0 I S H H S 62 Ah2013 雜交種 Hybrid 宛東番茄 公司 WDT 0 0 0 0 0 0 1 0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