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菊苣假單胞菌葉斑病內(nèi)生拮抗細菌的鑒定及促生作用.pdf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22 48 1 54 59 DOI 10 13331 ki jhau 2022 01 009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引用格式 錢鑫 譚志瓊 邢夢玉 劉銅 張榮意 黃瓜菊苣假單胞菌葉斑病內(nèi)生拮抗細菌的鑒定及促生作用 J 湖 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22 48 1 54 59 QIAN X TAN Z Q XING M Y LIU T ZHANG R Y Isolation and screening of endophytic antagonistic bacteria against cucumber leaf spot Pseudomonas cichorium and its growth promotion effect J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2022 48 1 54 59 投稿網(wǎng)址 黃瓜菊苣假單胞菌葉斑病內(nèi)生拮抗細菌的鑒定及促生作用 錢鑫 譚志瓊 邢夢玉 劉銅 張榮意 海南大學(xué)植物保護學(xué)院 海南 ???570228 摘 要 從湖南 云南 海南等地采集的健康黃瓜植株中分離得到 189 株內(nèi)生細菌 從中篩選的內(nèi)生細菌 Y 10 對黃瓜葉斑病病原菌菊苣假單胞菌 Pseudonwnas cichorii 的抑菌半徑達 16 mm 拮抗效果最好 經(jīng)形態(tài)學(xué) 生理 生化特性及 16S rDNA 和 rpoA 雙基因聯(lián)合建樹分析 被鑒定為枯草芽孢桿菌 Bacillus substilis 分別用 4 10 9 4 10 8 4 10 7 4 10 6 4 10 5 cfu mL 的 Y 10 菌液浸黃瓜種子和 4 10 9 4 10 8 4 10 7 2 10 7 4 10 6 cfu mL 的 菌液灌根處理黃瓜盆栽幼苗 以無菌水浸種和灌根處理作為空白對照 結(jié)果顯示 Y 10 菌液 4 10 7 cfu mL 處理 的種子發(fā)芽率較空白對照提高了 6 01 菌液 4 10 9 cfu mL 處理的種子幾乎不萌發(fā) 黃瓜幼苗的根長 根鮮質(zhì) 量 地上部鮮質(zhì)量 地上部干質(zhì)量分別提高了 40 71 33 59 35 21 58 18 4 10 9 cfu mL 菌液灌根接 種后 黃瓜幼苗根長 根鮮質(zhì)量 地上部的鮮質(zhì)量和干質(zhì)量分別較空白對照提高了 11 49 19 57 77 25 47 15 Y 10 菌株無溶磷 解鉀及產(chǎn) IAA 作用 但具固氮 產(chǎn)鐵載體的作用 關(guān) 鍵 詞 黃瓜葉斑病 菊苣假單胞菌 內(nèi)生拮抗細菌 促生作用 中圖分類號 S436 421 1 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7 1032 2022 01 0054 06 Isolation and screening of endophytic antagonistic bacteria against cucumber leaf spot Pseudomonas cichorium and its growth promotion effect QIAN Xin TAN Zhiqiong XING Mengyu LIU Tong ZHANG Rongyi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Abstract One hundred and eighty nine endophytic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healthy cucumber plants collected from Hunan Yunnan and Hainan The inhibitory radius of strain Y 10 to Pseudomonas cichorium the pathogen of cucumber leaf spot was 16 mm and the antagonistic effect was the best The strain Y 10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ubtilis by combining the results of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6S rDNA and rpoA genes analysis Bacterial suspensions of strain Y 10 was diluted to 4 10 9 4 10 8 4 10 7 2 10 7 4 10 6 4 10 5 cfu mL by gradient dilution and 4 10 8 4 10 7 4 10 6 4 10 5 cfu mL suspensions were selected to soak seeds separately while 4 10 9 4 10 8 4 10 7 2 10 7 4 10 6 cfu mL solutions were used to irrigate seedlings independently Sterile water soaking and root irrigation were used as blank contro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me dilutions of strain Y 10 could promote the cucumis seedling growth and seeds germination After soaking seeds with 4 10 7 cfu mL bacterial solution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seeds was 6 01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lank control The seeds hardly germinated when treated with 4 10 9 cfu mL bacterial solution and the root length root fresh weight shoot fresh weight and shoot 收稿日期 2021 01 08 修回日期 2021 08 25 基金項目 農(nóng)業(yè)部行業(yè)科技項目 201403075 1 13 作者簡介 錢鑫 1995 男 湖南邵陽人 碩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植物病理學(xué)研究 1056997298 通信作者 張榮意 博士 教授 主要從事植物病理學(xué)研究 zryi2013 第 48 卷第 1 期 錢鑫等 黃瓜菊苣假單胞菌葉斑病內(nèi)生拮抗細菌的鑒定及促生作用 55 dry weight of cucumber seedlings increased by 40 71 33 59 35 21 and 58 18 respectively In the treatment with 4 10 9 cfu mL bacterial solution irrigation the root length root fresh weight shoot fresh weight and shoot dry weight of cucumber seedlings compared with the blank control were increased by 11 49 19 57 77 25 and 47 15 respectively Strain Y 10 had no function of dissolving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and producing IAA but had the function of fixing nitrogen and producing iron carrier Keywords cucumber leaf spot Pseudomonas cichorium endophytic antagonistic bacteria growth promotion effect 黃瓜生產(chǎn)過程中極易受到白粉病 葉斑病和炭 疽病等的侵害 1 翟穎妍 2 研究了由刺盤孢菌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引起的黃瓜炭疽病的生 物防治 從秦嶺森林土壤中分離 篩選出甲基營養(yǎng) 型芽孢桿菌 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ZH 9 對該 黃瓜炭疽病抑菌率達 74 28 陳穎瀟等 3 分離 篩 選得到的土壤微生物和內(nèi)生菌均對黃瓜霜霉病和 白粉病具有生防效果 同時不同生防菌劑的復(fù)合 使用能提高對黃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防效 且對 黃瓜植株具有較好的促生作用 黃瓜葉斑病常由丁 香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侵害引起 4 FU 等 5 首次報道了由菊苣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cichorium 引起的黃瓜葉斑病 隨后 穆曉雅等 6 從土壤中分離篩選得到 1 株拮抗菊苣假單 胞菌的解淀粉芽孢桿菌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具有較好的平板抑菌效果 筆者從健康黃瓜植株篩 選對菊苣假單胞菌具有較好拮抗效果的內(nèi)生細菌 探究其對黃瓜種子及幼苗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旨在為 黃瓜菊苣假單胞菌葉斑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黃瓜品種 津春四號 購于山東省寧陽縣魯蔬 種子銷售中心 供試病原菌為海南大學(xué)植物病害生 物防控課題組分離 鑒定的黃瓜細菌性葉斑病病原 菌菊苣假單胞菌 Pseudonwnas cichorii 于湖南 海南 云南等地采集健康黃瓜植株 用于內(nèi)生拮抗 菌的分離 鑒定 1 2 方法 1 2 1 黃瓜內(nèi)生拮抗菊苣假單胞菌細菌的分離與 鑒定 1 參照張猛等 7 的方法 分離采集的黃瓜健康 植株根 莖 葉及果實內(nèi)的內(nèi)生細菌 參考穆曉雅 等 6 的方法 采用平板對峙試驗篩選對菊苣假單胞 菌具有較好拮抗效果的內(nèi)生細菌菌株 2 觀察拮抗菊苣假單胞菌內(nèi)生細菌的形態(tài)學(xué) 特征 測定其生理生化特性 按照 常見細菌系統(tǒng) 鑒定手冊 8 進行鑒定 3 構(gòu)建 16S rDNA 及 rpoA 基因序列聯(lián)合系統(tǒng) 發(fā)育樹 利用 OMEGA Bacterial DNA Kit 試劑盒提 取內(nèi)生細菌的 DNA 16S rDNA 的 PCR 擴增采用細 菌通用引物 27F 5 AGAGTTTGATCCTGGCTCAG 3 和 1492R 5 TACGGCTACCTTGACGACTT 3 進行擴增 rpoA 擴增引物 BSL72 5 CGTAGAGC CACTTGAGCG 3 和 BSR328 5 CTGCCGTTACA GTTCCTT 3 9 10 由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有限 公司合成 PCR 反應(yīng)體系 2 PCR Mixture 25 L 模板 DNA 1 L 上 下游引物各 2 L 2 Taq Plus PCR Master Mix 25 L 加 ddH 2 O 定容至 50 L 反應(yīng)條 件 94 預(yù)變性 10 min 94 變性 30 s 57 退火 30 s 72 延伸 2 min 30 個循環(huán)后終止延伸 5 min 4 保存 產(chǎn)物送華大基因公司測序 結(jié)果 在 NCBI 上進行 BLAST 比對 運用 MEGA 7 0 軟 件進行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 采用 Maximum Likelihood 法 Bootstrap 為 1000 11 1 2 2 黃瓜內(nèi)生拮抗菊苣假單胞菌細菌的促生作 用的測定 1 將篩選鑒定的對菊苣假單胞菌具有較好拮 抗效果的內(nèi)生拮抗細菌菌株在 28 培養(yǎng)至菌液濃 度約為 4 10 9 cfu mL 按 照 10 9 10 8 10 7 10 6 10 5 等 5 個梯度 采用培養(yǎng)皿紙床保濕法催芽黃瓜種子 12 以無菌水處理為空白對照 每處理 50 粒黃瓜種子 重復(fù) 3 次 于第 3 天統(tǒng)計黃瓜種子的發(fā)芽勢 第 7 天統(tǒng)計發(fā)芽率和發(fā)芽指數(shù) 2 參考劉彩云等 13 的方法 分別選取 4 10 9 4 10 8 4 10 7 4 10 6 4 10 5 cfu mL 等 5 個濃度內(nèi) 生拮抗菌菌液浸種黃瓜種子 以濃度分別為 4 10 9 4 10 8 4 10 7 2 10 7 4 10 6 cfu mL 拮抗菌液灌根 56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22 年 2 月 處理黃瓜盆栽幼苗 黃瓜種子催芽出苗后移栽至 10 cm 8 8 cm 花盆培育 浸種處理組黃瓜植株于移栽 后 20 d 進行破壞性取樣 灌根處理組于灌根處理后 10 d 進行破壞性取樣 分別測量幼苗的株高 根長 莖周長 根鮮質(zhì)量及干質(zhì)量 莖鮮質(zhì)量及干質(zhì)量 計算莖粗 13 1 2 3 黃瓜內(nèi)生拮抗菊苣假單胞菌細菌促生物質(zhì) 的測定 分別參照江緒文等 14 呂俊等 15 王娟娟 16 的方法 測定具較好拮抗菊苣假單胞菌細菌的內(nèi)生 細菌的固氮 解磷 解鉀作用 參考余賢美 17 李 培根等 18 的方法 測定對菊苣假單胞菌具有較好拮 抗效果的內(nèi)生細菌的產(chǎn)鐵載體和產(chǎn) IAA 作用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 黃瓜內(nèi)生拮抗菊苣假單胞菌細菌的鑒定結(jié)果 從海南 湖南 云南等地黃瓜健康植株的根 莖 葉 果實分離得到 189 株內(nèi)生細菌 用平板對 峙法篩選得到的內(nèi)生菌株 Y 10 有較好的拮抗效 果 抑菌半徑可達 16 mm 內(nèi)生細菌 Y 10 菌落呈乳白色 不透明 表面 粗糙 邊緣整齊 革蘭染色呈陽性 芽孢染色可觀 察到藍綠色的橢圓形芽孢 根據(jù)菌落形態(tài)特征 革 蘭染色反應(yīng)和芽孢染色結(jié)果 菌株 Y 10 被初步鑒 定為芽孢桿菌屬 對菌株 Y 10 的生理生化特性進行測定的結(jié)果 表明 Y 10 菌株可在 pH 5 9 生長并增殖 其檸檬 酸鹽利用 接觸酶反應(yīng) V P 試驗 甲基紅試驗 淀粉水解及明膠液化試驗均呈陽性 KOH 快速檢 測 產(chǎn)吲哚試驗呈陰性 可利用葡萄糖 蔗糖 棉 子糖 麥芽糖 半乳糖 阿拉伯糖 甘露糖 海藻 糖等碳源和硝酸銨 氯化銨 硝酸鉀 硫酸銨 蛋 白胨等氮源 幾乎不能利用鼠李糖 果糖 乳糖 肌醇 山梨糖和脲 氮源 與枯草芽孢桿菌 B subtilis 的特性相符 經(jīng)測序分析 Y 10 菌株的 16S rDNA 基因片段 大小為 1421 bp rpoA 序列片段大小為 243 bp 圖 1 在 NCBI 上進行 BLAST 比對 運用最大似然法進 行 16S rRNA rpoA 雙基因進化樹分析 結(jié)果 圖 2 菌株 Y 10 與枯草芽孢桿菌聚合在同一分支 bootstrap 數(shù)值為 99 親緣性高 結(jié)合菌株 Y 10 的形態(tài)學(xué)特征及生物學(xué)特性測 定結(jié)果 將菌株 Y 10 鑒定為枯草芽孢桿菌 Bacillus subtilis Y 10 菌株 16S rDNA 序列 rpoA 序列均 已在 NCBI 數(shù)據(jù)庫提交 登錄號分別為 MW047293 和 MW287082 M DL2000 marker 1 rpoA 擴增結(jié)果 2 16S rDNA 擴增結(jié)果 圖 1 Y 10 菌株 rpoA 16S rDNA 基因序列的擴增結(jié)果 Fig 1 Electrophoresis of amplified rpoA and 16S rDNA sequence products from strain Y 10 圖 2 基于 16S rDNA rpoA 兩基因合并序列 ML 法 構(gòu)建的芽孢菌屬系統(tǒng)發(fā)育樹 Fig 2 Phylogenetic tree of Bacillus by ML method based on combining sequences of 16S rDNA and rpoA genes 2 2 黃瓜內(nèi)生拮抗菊苣假單胞菌細菌的促生作用 2 2 1 對黃瓜種子萌發(fā)的影響 Y 10 菌液處理的黃瓜種子萌發(fā)性狀列于表 1 4 10 9 cfu mL 菌液浸種處理后黃瓜種子幾乎不萌 發(fā) 4 10 8 4 10 7 4 10 6 4 10 5 cfu mL 菌液處 理 對黃瓜種子的萌發(fā)均有促進作用 其中 4 10 7 cfu mL 菌液處理與對照相比 發(fā)芽勢增加了 16 82 發(fā)芽率增長了 6 01 發(fā)芽指數(shù)提高了 7 47 Y 10 高濃度 4 10 9 cfu mL 菌液抑制黃瓜種 M 1 2 2000 bp 1000 bp 750 bp 500 bp 250 bp 100 bp 第 48 卷第 1 期 錢鑫等 黃瓜菊苣假單胞菌葉斑病內(nèi)生拮抗細菌的鑒定及促生作用 57 子的萌發(fā) 表 1 Y 10 菌液處理黃瓜種子的萌發(fā)性狀 Table 1 Endophytic bacteria strain Y 10 on cucumber seed germination 菌液濃度 cfu mL 1 發(fā)芽勢 發(fā)芽率 發(fā)芽指數(shù) CK 79 33 0 58 c 88 67 1 53 b 19 95 0 48 c 4 10 9 0 0 0 4 10 8 88 00 1 00 b 92 67 1 53 ab 21 03 0 26 ab 4 10 7 92 67 1 00 a 94 00 2 08 a 21 44 0 59 a 4 10 6 88 00 1 00 b 91 33 0 58 ab 20 57 0 08 bc 4 10 5 86 00 2 08 b 88 67 1 53 b 20 44 0 34 bc 同列不同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 P 0 05 2 2 2 對黃瓜幼苗生長的影響 Y 10 菌液浸種和灌根處理的黃瓜幼苗的生長 性狀列于表 2 不同濃度 Y 10 菌液浸種的黃瓜幼 苗地上部株高無明顯差異 4 10 8 4 10 7 4 10 6 cfu mL 菌液浸種的黃瓜幼苗的根長 根鮮質(zhì)量 根 干質(zhì)量 莖周長 地上部鮮質(zhì)量 地上部干質(zhì)量等 均有顯著提升 4 10 7 cfu mL 菌液促生效果最好 較對照幼苗根長 根鮮質(zhì)量 根干質(zhì)量 莖周長 地上部鮮質(zhì)量 地上部干質(zhì)量分別提高了 40 71 33 59 2 33 11 03 35 21 58 18 4 10 5 cfu mL 菌液浸種處理黃瓜幼苗的莖周長及地上部 干質(zhì)量較 CK 有顯著提高 Y 10 菌液 4 10 9 cfu mL 灌根處理 黃瓜幼苗 10 d 后根長 地上部株高 莖周長 根鮮質(zhì)量 地 上部鮮質(zhì)量 根干質(zhì)量及地上部干質(zhì)量等較對照均 有顯著提高 分別提高了 11 49 23 57 13 36 19 57 77 25 37 84 47 15 促生作用最好 表 2 Y 10 菌液浸種和灌根的黃瓜幼苗的生長性狀 Table 2 Growth indexes of cucumber treated with strain Y 10 處理 菌液濃度 cfu mL 1 根長 cm 地上部高 cm 莖周長 cm 根鮮質(zhì)量 g 地上部鮮質(zhì)量 g 根干質(zhì)量 g 地上部干質(zhì)量 g 浸種 CK 11 243 1 382 c 7 313 0 821 a 1 414 0 092 c 0 512 0 057 b 2 741 0 863 b 0 030 0 006 b 0 220 0 052 c 4 10 8 14 209 1 451 b 7 518 0 723 a 1 555 0 107 a 0 657 0 158 a 3 654 0 401 a 0 034 0 007 ab 0 314 0 046 ab 4 10 7 15 820 0 928 a 7 860 0 909 a 1 570 0 112 a 0 684 0 068 a 3 706 0 378 a 0 037 0 008 a 0 348 0 045 a 4 10 6 12 960 0 991 b 7 590 0 669 a 1 520 0 103 ab 0 627 0 054 ab 3 206 0 426 ab 0 033 0 004 ab 0 297 0 051 b 4 10 5 11 214 0 398 c 7 314 0 604 a 1 486 0 186 ab 0 508 0 042 b 2 781 0 408 b 0 029 0 004 b 0 280 0 053 b 灌根 CK 21 127 0 987 c 9 763 0 913 c 1 377 0 122 c 2 141 0 394 b 4 290 0 621 d 0 074 0 016 c 0 316 0 092 c 4 10 9 23 554 0 993 a 12 064 1 064 a 1 561 0 177 a 2 560 0 887 a 7 604 0 901 a 0 102 0 033 a 0 465 0 064 a 4 10 8 22 611 0 980 b 11 344 0 985 a 1 432 0 120 b 2 431 0 586 a 5 082 0 954 b 0 086 0 025 b 0 372 0 052 b 4 10 7 22 227 1 034 b 10 747 0 955 b 1 500 0 139 ab 2 407 0 588 a 4 742 0 426 c 0 079 0 016 bc 0 342 0 039 c 2 10 7 21 728 0 844 b 10 331 0 829 b 1 423 0 085 b 2 246 0 408 a 4 341 0 408 cd 0 077 0 013 bc 0 331 0 054 c 4 10 6 21 516 0 878 c 10 057 0 87 c 1 391 0 071 b 1 679 0 488 b 4 301 0 368 cd 0 074 0 009 c 0 322 0 044 c 同一處理同列不同字母表示不同菌液濃度間差異顯著 P 0 05 2 2 3 黃瓜內(nèi)生拮抗菊苣假單胞菌細菌的促生物質(zhì) 溶磷 解鉀試驗結(jié)果 圖 3 1 圖 3 2 顯示 將 Y 10 接種至溶磷培養(yǎng)基和解鉀培養(yǎng)基上不能生長 增殖 且菌落周圍無透明圈 表明 Y 10 菌株無溶 磷 解鉀作用 將 Y 10 接種至 CAS 平板培養(yǎng)基 恒溫培養(yǎng) 7 d 后菌落正常生長 且菌落周圍產(chǎn)生明 顯黃色透明條帶 圖 3 3 表 明 Y 10 菌株能產(chǎn)生嗜 鐵素 將 Y 10 接種至含 L 色氨酸的 LB 培養(yǎng)液中 搖床培養(yǎng) 7 d 與 Salkowski 顯色液混合反應(yīng) 30 min 后 經(jīng)比色板比色 結(jié)果 圖 3 4 顯示 Y 10 菌液 混合液無顏色變化 為無色透明狀液體 而標準品 與顯色液混合液顯示出明顯的紅色 表明 Y 10 菌 株不具產(chǎn) IAA 能力 固氮試驗結(jié)果 圖 3 5 圖 3 6 顯示 將 Y 10 接種在 Ashby 無氮培養(yǎng)基中恒溫搖 床培養(yǎng) 7 d 后 接種 Y 10 處理組出現(xiàn)渾濁現(xiàn)象 表明 Y 10 菌株能在無氮培養(yǎng)基中正常生長 具有 固氮作用 58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自然科學(xué)版 2022 年 2 月 1 解鉀作用檢測 2 可溶性磷檢測 3 鐵載體產(chǎn)生 4 產(chǎn) IAA 檢測 5 Ashby 固氮作用 CK 6 Ashby 固氮作用接種 Y 10 圖 3 內(nèi)生細菌 Y 10 產(chǎn)促生物質(zhì)的檢測結(jié)果 Fig 3 Detection of growth promoting substances produced by endophytic bacteria strain Y 10 3 結(jié)論與討論 從健康的黃瓜根 莖 葉 果實分離得到 189 株內(nèi)生細菌 經(jīng)平板對峙試驗 篩選得到對菊苣假 單胞菌 P cichorii 抑制效果較好的內(nèi)生細菌 Y 10 菌株 其抑菌半徑達 16 mm 經(jīng)形態(tài)學(xué) 生理生化 特性及 16S rDNA 和 rpoA 基因序列分析 將 Y 10 菌株鑒定為枯草芽孢桿菌 Bacillus subtilis 4 10 7 cfu mL 的 Y 10 菌液浸種處理黃瓜種子后 種子萌 發(fā)率較對照提高 6 01 幼苗的根長 根鮮質(zhì)量 地上部鮮質(zhì)量 地上部干質(zhì)量較對照分別提高了 40 71 33 59 35 21 58 18 4 10 9 cfu mL Y 10 菌液灌根處理黃瓜幼苗后 幼苗的根長 根 鮮質(zhì)量 地上部鮮質(zhì)量和地上部干質(zhì)量較對照分別 提高了 11 49 19 57 77 25 47 15 進一 步檢測 Y 10 的固氮 溶磷 解鉀 產(chǎn)鐵載體和 IAA 作用 結(jié)果 Y 10 菌株能產(chǎn)生鐵載體 具有固氮作 用 但不具產(chǎn)生 IAA 能力 不具有溶磷 解鉀作用 說明菌株 Y 10 可能通過固氮作用及產(chǎn)生鐵載體等 方式促進黃瓜植株的生長 內(nèi)生菌因其與寄主植物長期共同進化形成的 內(nèi)生菌 寄主植物 共生系統(tǒng) 與寄主聯(lián)系緊密 因 此其生物學(xué)功能主要體現(xiàn)為促進植物生長發(fā)育 19 增強寄主抗逆性 20 提高寄主植物修復(fù)能力 21 促 進寄主植物產(chǎn)生次生代謝產(chǎn)物 22 以及作為外源基 因表達載體 23 等方面 Y 10 菌株在對菊苣假單胞 菌的室內(nèi)防效以及田間防效 誘導(dǎo)植物抗病 提高 黃瓜植株抗逆能力 促進黃瓜植株分泌次生代謝產(chǎn) 物以及促進植物修復(fù)等生物學(xué)作用有待進一步試 驗研究 參考文獻 1 王俊山 孫德生 劉濤 等 大棚黃瓜的常見病害及 防治技術(shù) J 河南農(nóng)業(yè) 2020 35 10 2 翟穎妍 甲基營養(yǎng)型芽孢桿菌 ZH 9 的篩選 鑒定及 其對炭疽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D 楊凌 西北農(nóng)林科技 大學(xué) 2020 3 陳穎瀟 黃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 D 南 京 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14 4 HARIGHI B Angular leaf spot of cucumber caused by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in Kurdistan J Plant Disease 2007 91 6 769 5 FU X Y ZHANG RY LIU T et al First report of bacterial leaf spot of cucumber caused by Pseudonwnas 1 2 3 4 5 6 第 48 卷第 1 期 錢鑫等 黃瓜菊苣假單胞菌葉斑病內(nèi)生拮抗細菌的鑒定及促生作用 59 cichorii in China J Plant Disease 2019 103 1 147 148 6 穆曉雅 彭正強 張榮意 等 一種新的黃瓜細菌性 葉斑病拮抗細菌的篩選鑒定及其發(fā)酵條件的初步研究 J 西南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2019 32 4 837 842 7 張猛 王瓊 馮發(fā)運 等 植物內(nèi)生特基拉芽胞桿菌 的分離 鑒定及防治西瓜枯萎病效果 J 中國生物防 治學(xué)報 2017 33 3 371 377 8 東秀珠 蔡妙英 常見細菌系統(tǒng)鑒定手冊 K 北京 科學(xué)出版社 2001 9 趙勁捷 王帥 范海燕 等 防治南方根結(jié)線蟲的根 瘤內(nèi)生細菌的篩選及鑒定 J 中國生物防治學(xué)報 2020 36 5 811 820 10 曹鳳明 楊小紅 馬鳴超 等 枯草芽孢桿菌近緣種 群鑒定方法研究進展 J 微生物學(xué)通報 2014 41 5 968 974 11 白海瑞 系統(tǒng)發(fā)育樹的和極大似然估計 D 濟南 山 東大學(xué) 2017 12 牟玉梅 李菲 范高領(lǐng) 等 辣椒種子中拮抗青枯病 菌內(nèi)生細菌的促生功能分析 J 中國瓜菜 2020 33 7 56 60 13 劉彩云 趙靜 生防菌株 LB 1 培養(yǎng)液對黃瓜的抑病 促生作用 J 植物病理學(xué)報 2020 50 6 731 738 14 江緒文 李賀勤 譚勇 藿香內(nèi)生細菌 HX 2 的鑒定 耐性及對宿主植物的促生作用 J 草業(yè)學(xué)報 2018 1 161 168 15 呂俊 于存 一株高效溶磷伯克霍爾德菌的篩選鑒定 及其對馬尾松幼苗的促生作用 J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 2020 31 9 2923 2934 16 王娟娟 肥效微生物篩選及對小麥促生效果的研究 D 楊凌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xué) 2019 17 余賢美 海南島橡膠根際嗜鐵細菌 B subtilis CAS15 篩選及嗜鐵素基因 dhbC 克隆 表達與功能分析 D 泰 安 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2009 18 李培根 要雅倩 宋吉祥 等 馬鈴薯根際產(chǎn) IAA 芽 孢桿菌的分離鑒定及促生效果研究 J 生物技術(shù)通報 2020 36 9 109 116 19 AYOMIDE E F OLUBUKOLA O B Exploring the potentialities of beneficial endophytes for improved plant growth J Saudi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20 12 27 3622 3633 20 ARADHANANA M SATRYENDRA P S SAHIL M et al Bacterial endophytes modulates the withanolide biosynthetic pathway and physiological performance in Withania somnifera under biotic stress J Microbiological Research 2018 212 213 17 18 21 IVANI S M SABRINA T WILLIAM P S et al Endophytic bacteria stimulate mercury phytoremediation by modulating its bioaccumulation and volatilization 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0 202 110818 22 CHAO H JIE C XIAO Y C et al Effects of enhancement of liquorice plants with dark septate endophytes on the root growth glycyrrhizic acid and glycyrrhizin accumulation amended with organic residues J Current Plant Biology 2020 23 100 154 23 DUDEJA S S P SUNEJA M PAUL M et al Bacterial endophytes molecular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hosts J Journal of Basic Microbiology 2021 61 1 1 31 責(zé)任編輯 羅慧敏 英文編輯 羅 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