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的安全性和捕食能力的影響_張譽(yù)心.pdf
37 4 725 732 中國生物防治學(xué)報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21 年 8 月 收稿日期 2020 08 01 基金項目 國家重點(diǎn)研發(fā)計劃 2018YED0201400 國家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技術(shù)體系四川創(chuàng)新團(tuán)隊 sccxtd 2020 04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應(yīng)用基礎(chǔ)研究 2021YJ0260 作者簡介 張譽(yù)心 碩士研究生 Email zyx93767 通信作者 博士 教授 Email liq8633 DOI 10 16409 ki 2095 039x 2021 09 005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的安全性和捕食能力的影響 張譽(yù)心 蔣春先 李 慶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xué)農(nóng)學(xué)院 成都 611130 摘要 本文在評估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 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 安全性的基礎(chǔ)上 測定了經(jīng) 該藥劑處理后的捕食螨對朱砂葉螨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的捕食功能反應(yīng) 結(jié)果表明 噠 螨靈對朱砂葉螨和加州新小綏螨的致死中濃度 LC 50 分別為 17 62 g mL 和 119 89 g mL 藥劑對兩 種螨的毒力選擇指數(shù) TSR 為 6 803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的安全性較高 當(dāng)藥劑濃度為 LC 30 時 捕食螨對獵物幼螨的日捕食量相比對照的 43 80 頭減少至 41 80 頭 且處理獵物時間 T h 明顯延長 亞 致死濃度 LC 10 和 LC 30 處理加州新小綏螨后 其對獵物朱砂葉螨幼螨的捕食能力 a T h 和尋找效應(yīng) 顯著下降 LC 10 和 LC 30 處理組的 a T h 值分別由對照的 53 71 降至 18 37 和 14 95 降低比例最大可達(dá) 72 16 在相同獵物密度下 該捕食螨對除了若螨外的其余獵物螨態(tài)的尋找效應(yīng)受噠螨靈亞致死作用而 明顯減弱 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依次為幼螨 卵 成螨 綜上所述 噠螨靈會在捕食方面對加州新小綏螨 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關(guān) 鍵 詞 噠螨靈 加州新小綏螨 毒性選擇指數(shù) 捕食功能 中圖分類號 S476 2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 9261 2021 04 0725 07 Effects of Pyridaben on Safety and Predation Ability of 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 Acari Phytoseiidae ZHANG Yuxin JIANG Chunxian LI Qing College of Agronomy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130 China Abstract To determine the direct effects of acaricides on natural enemies the functional response of 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 treated with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pyridaben to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C 50 of pyridaben to T cinnabarinus and N californicus were 17 62 g mL and 119 89 g mL respectively The toxicity selective ratio TSR of the acaricide was 6 803 indicating that the pyridaben was safe to N californicus The daily consumption of the predator mites to T cinnabarinus larvae was reduced from 43 80 to 41 80 in the control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as LC 30 At the same time the handling time T h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The predation ability a T h of N californicus on the larvae of T cinnabarinus decreased the most The a T h of the LC 10 and LC 30 treatment groups decreased from 53 71 in the control to 18 37 and 14 95 respectively and the maximum reduction ratio was 72 16 in the LC 30 group The searching effect of the predator mite on all the stages of T cinnabarinus except nymph was weakened by the sub lethal treatment of pyridaben under the same prey density whose amplitude ranked as larvae egg adult In conclusion pyridaben will have some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predation ability of N californicus Key words pyridaben Neoseiulus californicus toxicity selective ratios functional responses 726 中 國 生 物 防 治 學(xué) 報 第 37 卷 植食性害螨給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帶來的經(jīng)濟(jì)損失日益加重 已逐漸從次要害蟲上升為主要害蟲 1 朱砂葉螨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是一種防控難度較大的世界性害螨 分布于全球 20 余個國家 2 3 該 螨個體輕小易擴(kuò)散 其寄主范圍涉及 43 科 146 種植物 加州新小綏螨 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 隸屬于植綏螨科 Phytoseiidae 新小綏螨屬 Neoseiulus 對朱砂葉螨 盧氏葉螨 Tetranychus ludeni 比哈小 爪螨 Oligonychus biharensis Hirst 六點(diǎn)始葉螨 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 Riley 等常見害螨均有較好的控 制效果 4 9 天敵昆蟲在維持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中起著重要作用 但在實(shí)際生產(chǎn)中 大量施用農(nóng)藥不僅會加快害螨 抗藥性的產(chǎn)生 而且會給捕食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已有研究表明異丙甲草胺 S metolachlor 對智利 小植綏螨 Phytoseiulus persimilis 毒性極高 致死率在 80 90 10 焦蕊 11 劉平等 12 認(rèn)為螺螨酯 Spirodiclofen 腈菌唑 Myclobutanil 戊唑醇 Tebuconazole 三唑錫 Azocyclotin 甲氰菊酯 Fenpropathrin 會對巴氏新小綏螨 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 的正常生存帶來一定風(fēng)險性 生物防治與化 學(xué)防治都是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有害生物綜合治理中重要的防控措施 要想合理緩解二者之間的矛盾 除了應(yīng)保證殺 蟲劑對天敵的安全性 更需要明確藥劑對其捕食能力的直接影響 有研究表明 硫丹 Endosulfan 聯(lián) 苯菊酯 Bifenthrin 和敵敵畏 DDVP 會相對延長圓果大赤螨 Anystis baccarum L 捕食茶假眼小綠葉蟬 Empoasca vitis Gothe 的時間 借此削弱捕食速率和尋找效應(yīng) 13 同阿維菌素 Abamectin 相比 暴露在 溴蟲腈 Fenpyroximate 下的毛植綏螨 Phytoseius plumifer 雌成螨對二斑葉螨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 若 螨捕食量下降更明顯 但阿維菌素對該螨 F 1 代捕食量的影響程度則大于溴蟲腈 14 Lima 等 15 發(fā)現(xiàn)阿維菌 素 印楝素 Azadirachtin 和唑螨酯 Fenpyroximate 會通過干擾氣味源 不同程度減弱巴氏新小綏螨對 獵物的定位功能 致使捕食能力下降 相反 同為蛛形綱 Arachnida 的星豹蛛 Pardosa astrigera L Koch 在 經(jīng)低劑量吡蟲啉 Midacloprid 處理 24 h 后 其對甘藍(lán)蚜 Lipaphis erysimi 的控制作用及尋找效應(yīng)因受到正 向刺激而增強(qiáng) 16 雙尾新小綏螨 Neoseiulus bicaudus 在受到噠螨靈 Pyridaben 作用后 其雌成螨捕食土 耳其斯坦葉螨 Tetranychus turkestani 若螨的效率亦得到提升 17 目前國內(nèi)外關(guān)于殺螨劑對加州新小綏螨捕食能力的影響鮮有報道 本文在評價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 安全性的同時 利用功能反應(yīng)模型探究了藥劑亞致死濃度對該捕食螨的直接影響 旨為合理施用農(nóng)藥 協(xié) 調(diào)生物防治與化學(xué)防治提供理論指導(dǎo) 1 材料與方法 1 1 供試螨源 1 1 1 朱砂葉螨 采自成都市崇州市杞泉鎮(zhèn) 實(shí)驗室條件下單頭純化后 用直徑為 15 cm 培養(yǎng)皿進(jìn)行飼養(yǎng) 建立種群 即培養(yǎng)皿底部鋪上一層充分吸水的脫脂棉 然后將刀豆 Canavalia gladiata Dc 葉片洗凈后輕鋪于 上 背面向上 置于 26 1 RH 75 5 光周期 16L 8D 的智能人工氣候箱中進(jìn)行飼養(yǎng) 及 時更換葉片并保濕 朱砂葉螨可通過吸食葉片汁液大量繁殖 1 1 2 加州新小綏螨 于 2010 年采自四川成都市蒲江縣的牽?;?Pharbitis nil Linn Choisy 上 在實(shí)驗室 內(nèi)以朱砂葉螨為食物 用傳統(tǒng)的水隔盆養(yǎng)法 置于與朱砂葉螨同樣飼養(yǎng)條件下的智能人工氣候箱中持續(xù)繁 育多代 18 以上兩種螨類飼養(yǎng)過程中均不接觸藥劑 1 2 供試藥劑 97 噠螨靈原藥 新沂市泰松化工有限公司 1 3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與朱砂葉螨的室內(nèi)毒力測定及亞致死濃度確定 基于預(yù)試驗數(shù)據(jù)將原藥用丙酮定容作為母液 用 0 05 吐溫 80 稀釋為 5 7 個濃度 并分開放在燒杯 中備用 參照 Alinejad 19 的葉片殘毒法并改進(jìn) 把直徑為 2 cm 的圓形刀豆葉片放于藥液中 浸泡 10 s 后 自然陰干放在略小于葉片的黑色薄膜紙上方 整體置于培養(yǎng)皿中央 加入清水使葉片恰好浮起 將 30 頭 捕食螨雌成螨借助毛筆移至葉面 置于 26 1 RH 75 5 光周期 16L 8D RXZ 智能型人工氣 候箱 寧波江南儀器廠 中 在 24 h 后放在解剖鏡 OLYMPUS SZ51 下分別記錄供試螨體死亡個數(shù) 每個處理重復(fù) 4 次 并以 0 05 的吐溫 80 溶液處理作為空白組 若其死亡率大于 10 則該試驗無效 第 4 期 張譽(yù)心等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的安全性和捕食能力的影響 727 1 4 加州新小綏螨的安全性評價 益害生物毒性選擇指數(shù) TSR 通??煞从彻┰囁巹μ鞌忱ハx和害蟲的毒力選擇性 21 計算公式 益害生物毒性選擇指數(shù) TSR 天敵昆蟲致死中濃度 LC 50 有害昆蟲致死中濃度 LC 50 當(dāng) TSR 1 時 表明供試藥劑有負(fù)向選擇性 即對天敵昆蟲不安全 TSR 1 時 該藥劑對兩類昆蟲 沒有選擇性 l TSR 10 時 該藥劑表現(xiàn)為正向選擇性 對天敵而言較為安全 10 TSR 100 時 表明 藥劑有中度正向選擇性 100 TSR 1000 時 該藥劑有高度正向選擇性 當(dāng) TSR 1000 時 說明該殺蟲 劑對天敵具有強(qiáng)烈正向調(diào)控性 20 1 5 噠螨靈亞致死濃度對加州新小綏螨捕食功能反應(yīng)的影響 將 1 3 中測得的室內(nèi)毒力 LC 10 LC 30 設(shè)置為本文所需的 2 個亞致死濃度處理 將直徑 4 cm 的圓形刀 豆葉片在 LC 10 LC 30 藥液中浸泡 10 s 后取出并自然陰干備用 挑取交配后 12 h 之內(nèi)且健康活潑的加州新 小綏螨雌成螨于浸漬過的葉片上 在實(shí)驗室正常飼養(yǎng)條件下處理 24 h 1 5 1 饑餓處理 饑餓處理裝置的制作 取 2 mL 離心管 用規(guī)格為 1 mL 的一次性注射器針頭在管蓋中央 戳 2 3 個小孔 待單頭經(jīng)藥劑處理的加州新小綏螨被挑入管中后 將裁剪后的干凈濾紙緊貼于管口處 使管蓋同濾紙一起蓋下 利用注射器穿過小孔將水注射到濾紙上 以達(dá)到保濕的目的 之后將處理好的離 心管均斜置在鋪有濕棉花的培養(yǎng)皿中 防止清水滲出濾紙后倒流打濕蟲體及葉片 并放在人工氣候箱中繼 續(xù)培養(yǎng) 24 h 7 1 5 2 功能反應(yīng)測定 挑取各個螨態(tài)朱砂葉螨于 2 cm 1 5 cm 的無毒刀豆葉片上 由于捕食螨對獵物螨 態(tài)取食偏好不同 所以為保證數(shù)據(jù)精確性 在預(yù)試驗的前提下將獵物卵與若螨的密度設(shè)置為每葉 10 15 20 25 和 30 頭 幼螨密度為每葉 10 20 30 40 和 50 頭 成螨密度設(shè)置為每葉 5 10 15 20 和 25 頭 21 之后再分別將處理后的單頭加州新小綏螨接入葉片 并使整體置于與饑餓處理裝置相同的離心管中 24 h 后記錄捕食量 各處理均重復(fù) 5 次 以 0 05 的吐溫 80 溶液作為對照 通過 Holling 圓盤方程 22 對功能反應(yīng)進(jìn)行模型擬合 N a aTN 0 1 aT h N 0 N 0 代表初始獵物密度 N a 代表獵物被捕食個數(shù) a 代表瞬間攻擊系數(shù) T 代表捕食者發(fā)現(xiàn)獵物的總時間 T 在本試驗中默認(rèn)為 1 d T h 則表示單頭獵物被處理的時長 將該公式轉(zhuǎn)換為線性方程 y kx b 可得 1 N a 1 a 1 N T h 分別令 x 1 N y 1 N a b T h k 1 a 之后再利用最小二乘法即可求得相關(guān)參數(shù) 以擬合 Holling II 型方程 7 參考嚴(yán)英俊等 23 提出的理論 利用 a T h 值來評價加州新小綏螨的捕食能力 1 5 3 尋找效應(yīng) 獵物密度不同往往會使捕食者尋找獵物的時間發(fā)生變化 具體表現(xiàn)在隨密度增加而降 低 在捕食過程中 天敵對獵物攻擊的行為效應(yīng)通常被稱為尋找效應(yīng) 24 公式 S a 1 aT h N 0 可對獵物密 度與尋找效應(yīng)之間的關(guān)系進(jìn)行擬合分析 其中 S 表示尋找效應(yīng) a 則為瞬時攻擊率 T h 代表處理一只獵物 的時間 N 0 為獵物初始密度 25 1 6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利用 Polo Plus 軟件計算毒力參數(shù) 其余數(shù)據(jù)通過 Excel 2017 和 SPSS 22 0 軟件進(jìn)行統(tǒng)計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與朱砂葉螨的毒力 通過葉片殘毒法測得朱砂葉螨的毒力回歸方程為 Y 2 962 1 636X 亞致死濃度分別為 3 247 g mL LC 10 8 766 g mL LC 30 17 624 g mL LC 50 加州新小綏螨毒力方程為 Y 1 758 1 559X 亞致死濃度分別為 18 667 g mL LC 10 56 012 g mL LC 30 119 890 g mL LC 50 表 1 2 2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與朱砂葉螨的毒性選擇指數(shù)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和朱砂葉螨的毒性選擇指數(shù) TSR 為 6 803 即 l TSR 10 說明供試藥劑 噠螨靈具有正向選擇性 對該捕食螨而言較為安全 2 3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雌成螨捕食量的直接影響 從總體變化趨勢上來看 對照組與處理組的日捕食量均隨獵物密度增加而增加 加州新小綏螨經(jīng)噠螨 靈亞致死濃度處理后 其日捕食量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用 LC 10 處理的捕食螨雌成螨對朱砂葉螨卵的 728 中 國 生 物 防 治 學(xué) 報 第 37 卷 表 1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與朱砂葉螨的毒力測定 Table 1 The toxicity of pyridaben to N californicus and T cinnabarinus 螨類 Species 毒力回歸方程 LC P line 卡方檢驗 2 相關(guān)系數(shù) 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LC 10 95 CI g mL LC 30 95 CI g mL LC 50 95 CI g mL 朱砂葉螨 T cinnabarinus Y 2 962 1 636X 4 872 0 934 3 247 2 078 4 470 8 766 6 746 10 862 17 624 14 244 21 512 加州新小綏螨 N californicus Y 1 758 1 559X 7 762 0 965 18 667 12 442 26 548 56 012 44 770 69 513 119 890 98 542 146 948 注 表中 Y 代表概率值 X 代表濃度的常用對數(shù) Note Y in table represents probit value and X represents the log 10 of concentration 捕食量無明顯變化 而經(jīng) LC 30 處理的卵 隨獵物密度增大捕食量上升 在最大密度 30 頭 葉時增加尤其明 顯 捕食量為 27 8 頭 經(jīng)殺螨劑亞致死濃度 LC 30 處理后 加州新小綏螨對獵物幼螨的日捕食量顯著減少 雖然捕食螨對朱砂葉螨若螨的捕食量隨噠螨靈濃度升高略有變化 但同對照相比并無顯著差異 在獵物成 螨密度達(dá) 25 頭 葉時 經(jīng)兩個亞致死濃度處理的加州新小綏螨對其捕食量顯著降低 其余密度無明顯變化 表 2 2 4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雌成螨捕食功能反應(yīng)的直接影響 關(guān)于加州新小綏螨雌成螨對朱砂葉螨各螨態(tài)捕食功能反應(yīng)的模型 經(jīng)噠螨靈亞致死濃度處理后仍為 Holling 型 但相關(guān)參數(shù)卻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 結(jié)果如表 3 所示 各處理組之間相關(guān)系數(shù) r 均大于 0 90 除獵物的卵外 其余螨態(tài)的瞬時攻擊率 a 隨著藥劑濃度增加而增加 同樣 獵物處理時間 T h 亦隨著藥劑濃 度增大而延長 其中對卵的影響最大 與對照組相比分別延長了 2 02 倍 LC 10 2 95 倍 LC 30 但對 若螨的影響不明顯 在理論最大日捕食能力 N amax 方面 除若螨的無明顯變化外 剩余螨態(tài)的處理組均因 濃度升高呈減弱趨勢 其中對幼螨最大捕食量 N amax 值 由 46 51163 降到了 15 92357 LC 10 和 12 4844 LC 30 變動幅度最大 從功能反應(yīng)參數(shù)捕食能力 a T h 來看 加州新小綏螨捕食幼螨的功能反應(yīng)下降最 明顯 LC 10 LC 30 處理組的 a T h 值分別由對照的 53 70698 降到 18 37261 和 14 95220 且除若螨外的處理 組數(shù)值均低于對照組 表 2 達(dá)螨靈處理后的加州新小綏螨對朱砂葉螨的日捕食量 Table 2 Daily consumption of N californicus McGregor treated with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pyridaben on T cinnabarinus 獵物密度 頭 葉 Density of T cinnabarinus 螨態(tài) Stages 處理 Treatments 5 10 15 20 25 30 40 50 CK 9 00 0 18 a 14 00 0 25 b 18 00 0 33 c 23 80 0 34 d 27 00 0 18 d LC 10 9 20 0 15 a 13 80 0 20 b 18 00 0 33 c 23 80 0 20 d 27 00 0 42 d 卵 Egg LC 30 9 60 0 10a 14 00 0 18 b 18 60 0 24 c 24 40 0 24 d 27 80 0 34 e CK 10 00 0 00 a 16 40 0 48 b 24 40 0 60 c 35 40 0 48 d 43 80 0 32e LC 10 9 80 0 08 a 16 80 0 92 b 24 40 0 85 c 35 40 0 65 d 43 80 0 85e 幼螨 Larva LC 30 9 80 0 08 a 15 20 0 59 a 24 20 0 88 b 34 80 0 92 c 41 80 1 11d CK 8 20 0 20 a 13 40 0 27 b 18 80 0 23 c 23 00 0 08 d 25 60 0 33 d LC 10 8 00 0 25 a 13 60 0 66 b 18 60 0 30 c 23 00 0 46 d 25 40 0 72 d 若螨 Nymph LC 30 8 00 0 42 a 13 60 0 27 b 18 40 0 27 c 22 80 0 78 d 25 40 0 77 d CK 3 60 0 20 a 9 20 0 13 b 14 00 0 20 c 18 40 0 15 d 21 00 0 22 d LC 10 3 60 0 15 a 9 00 0 16 b 13 80 0 15 c 16 80 0 13 d 20 80 0 15 e 成螨 Adult LC 30 4 00 0 10 a 8 20 0 00 b 12 80 0 10 c 16 80 0 13 d 20 20 0 15 e 注 表中數(shù)據(jù)為平均值 標(biāo)準(zhǔn)誤 表中每行數(shù)據(jù)后的不同小寫字母代表數(shù)據(jù)間差異顯著 Duncan 氏新復(fù)極差法檢驗 P 0 05 Note Data in the table are mean SE The data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row represen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Duncan s new multiple ranges test P 0 05 第 4 期 張譽(yù)心等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的安全性和捕食能力的影響 729 2 5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雌成螨尋找效應(yīng)的直接影響 加州新小綏螨對獵物的尋找效應(yīng)在朱砂葉螨密度小時表現(xiàn)較高 隨著獵物密度增大 其尋找效應(yīng)逐漸 減弱 加州新小綏螨對朱砂葉螨卵 幼螨 成螨的尋找效應(yīng)受噠螨靈亞致死濃度增加的影響 在獵物密度 相同的情況下明顯減弱 且均低于對照 降幅由大到小依次為幼螨 卵 成螨 但對于若螨 藥劑并未引 起其尋找效應(yīng)的顯著變化 圖 1 表 3 噠螨靈處理后的加州新小綏螨捕食功能反應(yīng)模型 Table 3 Functional response model and parameters of N californicus McGregor treated with sublethal concentrations of pyridaben 螨態(tài) Stages 處理 Treatments 瞬時攻擊率 a Attack rate 處理獵物時間 T h Hand time 最大捕食量 N amax The maximum predatory amount 捕食能力 a T h Predation capacity 功能反應(yīng)方程 Functional response equation 相關(guān)系數(shù) 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K 1 0917 0 0411 24 3309 26 56 N a 1 0917N 1 0 0449N 0 9971 LC 10 1 0965 0 1243 8 045052 8 82 N a 1 0965N 1 0 1363N 0 9773 卵 Egg LC 30 1 0684 0 1625 6 153846 6 57 N a 1 0684N 1 0 1736N 0 9977 CK 1 1547 0 0215 46 51163 53 70 N a 1 1547N 1 0 0248N 0 9960 LC 10 1 1538 0 0628 15 92357 18 37 N a 1 1538N 1 0 0725N 0 9168 幼螨 Larva LC 30 1 1962 0 0801 12 4844 14 95 N a 1 1962N 1 0 0957N 0 9751 CK 1 1261 0 0436 22 93578 25 83 N a 1 1261N 1 0 0491N 0 9918 LC 10 1 1312 0 0421 23 75297 26 87 N a 1 1312N 1 0 0476N 0 9906 若螨 Nymph LC 30 1 1364 0 0446 22 42152 25 48 N a 1 1364N 1 0 0507N 0 9622 CK 1 1364 0 0428 23 36449 26 55 N a 1 1364N 1 0 0486N 0 9521 LC 10 1 1737 0 0649 15 40832 18 08 N a 1 1737N 1 0 0762N 0 9950 成螨 Adult LC 30 1 2195 0 1007 9 930487 12 11 N a 1 2195N 1 0 1228N 0 9986 尋找效應(yīng) Sear ching ef fic i engc 圖 1 噠螨靈亞致死濃度下加州新小綏螨對朱砂葉螨尋找效應(yīng)與密度的關(guān)系 Fig 1 The direct effect of pyridabe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nsity of T cinnabarinus and the searching rate of N californicus 730 中 國 生 物 防 治 學(xué) 報 第 37 卷 3 討論 近年來 殺螨 蟲 劑對捕食螨影響已成為捕食螨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 甲氰菊酯 Fenpropathrin 與高 效氟氯氰菊酯 Beta cyfluthrin 在毒力選擇上對黃瓜新小綏螨 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mans 表現(xiàn)出了負(fù) 向選擇性 26 陳霞 27 在研究 5 種殺蟲劑對胡瓜鈍綏螨 Amblyseius cucumeris Oudemans 的影響時發(fā)現(xiàn) 處 于常規(guī)使用濃度范圍內(nèi)的 99 綠穎乳油和 15 噠螨靈乳油對該捕食螨的毒性都極強(qiáng) 桉油精 Cineole 魚藤酮 Rotenone 除蟲菊素 Pyrethrin 對巴氏新小綏螨極度有害 橄欖鯊 Potassium laurate 對該 螨輕微有害 苦參堿 Matrine 則表現(xiàn)無害 28 陳軍等 29 曾報道 吡蟲啉作為典型的煙堿類高效殺蟲劑 對巴氏新小綏螨影響較小 阿維菌素雖然對該螨具有一定的殺傷性 但其用量少 降解快的優(yōu)勢 可考慮 與捕食螨協(xié)同進(jìn)行田間蟲害的治理 噠螨靈作為一種高效 低毒雜環(huán)殺螨劑 對巴氏新小綏螨具有正向選 擇性 12 本研究表明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 LC 50 為 119 890 g mL 其毒性選擇指數(shù) TSR 為 6 803 表明 該殺螨劑對該捕食螨具有較低的風(fēng)險性 這與黃婕等 30 利用 15 噠螨靈乳油測得的加州新小綏螨 LC 50 值 與風(fēng)險性大小略有不同 分析原因可能是藥劑劑型以及供試螨地理種群差異所致 殺螨劑的使用會對天敵捕食螨產(chǎn)生不同影響 已有研究證實(shí) 藥劑雖然會使捕食性天敵功能反應(yīng)的相 關(guān)參數(shù)產(chǎn)生一定變化 但不會導(dǎo)致功能反應(yīng)類型的改變 13 31 33 本研究同樣表明 在噠螨靈不同亞致死濃 度的處理下 加州新小綏螨對朱砂葉螨各螨態(tài)的捕食功能反應(yīng)模型未發(fā)生變化 均符合 Holling 方程 通過捕食能力 a T h 值 尋找效應(yīng)等指標(biāo)的比較發(fā)現(xiàn)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捕食獵物幼螨的負(fù)面影響最大 曾有報道 胡瓜鈍綏螨對獵物若螨的捕食效率因甲氰菊酯 噠螨靈的影響而被抑制 34 本文研究結(jié)果與其 研究有較大差異 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捕食螨物種不同 另一方面 本試驗中設(shè)置的處理時間間隔為 24 h 而與上述文獻(xiàn)中的 12 h 不同 具體原因還需要進(jìn)一步的試驗加以驗證 另外在本研究中 處理組供試螨對 獵物的瞬時攻擊率 a 隨著藥劑濃度增加而上升 獵物處理時間 T h 則逐漸延長 這與李銳等 16 所得到的結(jié) 果一致 但 Martinou 35 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 矮小長脊盲蝽 Macrolophus pygmaeus Rambur 和煙盲蝽 Nesidiocoris tenuis Reute 的瞬時攻擊率 a 會因噻蟲啉 Thiacloprid 亞致死作用而顯著下降 處理時間 T h 延長 相反 氯蟲苯甲酰胺 Chlorantraniliprole 雖然對兩種捕食性盲蝽處理獵物時間 T h 造成了相同的影響 但其瞬間 攻擊率 a 并未發(fā)生變化 他們對天敵的捕食能力在總體上都呈現(xiàn)出削弱的趨勢 說明這兩個參數(shù)的量變并 不同步 若想要得到更綜合 準(zhǔn)確的評價 兩個數(shù)據(jù)之間的比值 a T h 能更直觀的反映天敵昆蟲捕食能力的 強(qiáng)弱 36 綜上所述 雖然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的風(fēng)險低 但其對朱砂葉螨的捕食能力 a T h 值在整體上隨藥劑 濃度增加而大幅度下降 且尋找效應(yīng)也隨之減弱 說明噠螨靈仍然會從捕食能力方面對加州新小綏螨造成 一定的不利影響 尤其會削弱捕食螨對害螨幼螨的控制力 因此 在利用加州新小綏螨控制葉螨的同時 要注意選擇性使用殺螨劑 參 考 文 獻(xiàn) 1 余德億 張艷璇 唐建陽 等 捕食螨在我國農(nóng)林害螨生物防治中的應(yīng)用 J 應(yīng)用昆蟲學(xué)報 2008 45 4 537 541 2 王飛菲 解維星 呂文東 等 25 乙螨唑 噠螨靈懸浮劑的配方研究與開發(fā) J 中國農(nóng)藥 2019 2 37 40 3 劉曉艷 閔勇 饒犇 等 殺螨劑研究進(jìn)展 J 生物資源 2019 41 4 305 313 4 Havasi M Kheradmand K Mosallanejad H et al Sublethal effects of diflovidazin on demographic parameters of the predatory mite Neoseiulus californicus Acari Phytoseiida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arology 2019 45 4 238 244 5 汪小東 袁秀萍 黃艷勤 等 應(yīng)用實(shí)驗種群生命表評價加州新小綏螨對土耳其斯坦葉螨和截形葉螨的控制能力 J 應(yīng)用昆蟲學(xué)報 2014 51 3 795 801 6 汪小東 加州新小綏螨對截形葉螨的捕食作用 J 西北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2014 23 2 39 43 7 陳莉 李慶 蔣春先 等 加州新小綏螨對獼猴桃盧氏葉螨的捕食作用 J 中國生物防治學(xué)報 2016 32 5 569 574 8 賈靜靜 符悅冠 張方平 等 溫度對加州新小綏螨捕食比哈小爪螨功能反應(yīng)的影響 J 熱帶作物學(xué)報 2018 39 10 148 153 9 賈靜靜 陳俊諭 張方平 等 加州新小綏螨在不同溫度下對六點(diǎn)始葉螨的捕食效能 J 環(huán)境昆蟲學(xué)報 2019 41 4 857 865 第 4 期 張譽(yù)心等 噠螨靈對加州新小綏螨的安全性和捕食能力的影響 731 10 Schmidt Jeffris R A Cutulle M A Non target effects of herbicides on Tetranychus urticae and its predator Phytoseiulus persimilis implication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9 75 12 3226 3234 11 焦蕊 許長新 于麗辰 等 以天敵巴氏新小綏螨為靶標(biāo)對 6 種果園常用藥劑的安全性評價 J 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xué) 2016 20 3 32 34 12 劉平 尚素琴 張新虎 9 種常用殺螨劑對巴氏新小綏螨和二斑葉螨的毒力及毒力選擇性研究 J 植物保護(hù) 2014 40 5 181 184 13 曾兆華 周喆 魏智娟 等 五種殺蟲劑對圓果大赤螨毒力及其對假眼小綠葉蟬捕食作用的影響 J 茶葉科學(xué) 2007 2 57 62 14 Hamedi N Fathipour Y Saber M et al Sublethal effects of two common acaricides on the consumption of Tetranychus urticae Prostigmata Tetranychidae by Phytoseius plumifer Mesostigmata Phytoseiidae J Systematic and Applied Acarology 2009 14 3 197 15 Lima D B Oliveira H K V Melo J W S et al Acaricides impair prey location in a predatory phytoseiid mite J Journal of Applied Entomology 2016 141 1 141 149 16 李銳 李娜 劉佳 等 低劑量殺蟲劑對星豹蛛捕食效應(yīng)的影響及其機(jī)理 J 生態(tài)學(xué)報 2014 34 10 2629 2637 17 Shen X Q Zhang Y N Li T et al Toxicity of three acaricides to the predatory mite Neoseiulus bicaudus Acari Phytoseiidae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functional response to Tetranychus turkestani Acari Tetranychidae 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 2017 110 5 2031 2038 18 李慶 崔琦 蔣春先 等 加州新小綏螨對朱砂葉螨的控制作用 J 植物保護(hù)學(xué)報 2014 41 3 257 262 19 Alinejad M Kheradmand K Fathipour Y Sublethal effects of fenazaquin on life table parameters of the predatory mite Amblyseius swirskii Acari Phytoseiidae J 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Acarology 2014 64 3 361 373 20 蒲倩云 尚素琴 張新虎 兩種農(nóng)藥對巴氏新小綏螨和截形葉螨的毒力及安全性評價 J 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16 51 2 84 87 21 Ouyang J Tian Y Jiang C et al Laboratory assays on the effects of a novel acaricide SYP 9625 on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 and its natural enemy 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 J PLoS ONE 2018 13 11 e0199269 22 吳坤君 盛承發(fā) 龔佩瑜 捕食性昆蟲的功能反應(yīng)方程及其參數(shù)的估算 J 昆蟲知識 2004 41 3 267 269 23 Yan Y Predation and simulation model of dwa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