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苗基質(zhì)和不同規(guī)格育苗容器對紅錐幼苗的影響.pdf
不 同育苗基質(zhì)和不同規(guī)格育苗容器對紅錐幼苗的影響 蘇遠(yuǎn)玉 周 鑫 吳香麗 李秋荔 胡雪玲 唐婉冬 廣 西 壯 族 自 治 區(qū) 國 有 欽 廉 林 場 廣 西 欽 州 5 3 5 0 0 0 摘要 以黃心土 泥炭土 椰糠 3種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比成不同育苗基質(zhì) 設(shè)置為 A 1 A 2 A 3 和 C K 4個水平 采 用大杯容器 1 4 c m 1 6 c m 小杯容器 1 2 c m 1 4 c m 2種不同規(guī)格的育苗容器 開展育苗對比試驗(yàn) 結(jié)果表明 大 杯容器苗的成活率比小杯容器苗成活率高 1 6 不同配比育苗基質(zhì)對紅錐苗高 地徑差異極顯著 不同規(guī)格育苗袋 對紅錐苗高 地徑影響差異顯著 且在大杯苗和小杯苗 2 個水平上 隨著育苗基質(zhì)中泥炭土比例增加 苗木高度和地 徑生長量均呈顯著上升趨勢 且大杯苗顯著高于小杯苗 通過綜合比較 以 5 0 黃心土 3 0 泥炭土 2 0 椰糠比例 配比的育苗基質(zhì)培育的紅錐幼苗生長表現(xiàn)最好 適宜推廣 關(guān)鍵詞 紅錐 育苗基質(zhì) 容器規(guī)格 成活率 苗高 地徑 中圖分類號 S 7 2 3 1 3 3 S 7 9 2 1 7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A 文 章 編 號 1 9499 21 02 0007 02 DOI 10 19750 j c nki 1 001 9499 2021 02 002 林 業(yè) 科 技 FORESTRYSCIENCE TECHNOLOGY 第 4 6 卷 第 2 期 2 0 2 1 年 3 月 Vol 46 No 2 Mar 20 21 自治區(qū)財政林木良種專項項目 桂林計發(fā) 2017 54 號 紅 錐 Castanopsishys trix 是 南 方 常 綠 喬 木 生 長 快 適 生 性 強(qiáng) 主 要 分 布 于 廣 東 廣 西 福 建 等 省 1 材 質(zhì) 優(yōu) 良 木 材 堅 硬 耐 腐 色 澤 和 紋 理 美 觀 也 是 南 部 地 區(qū) 重 要 的 鄉(xiāng) 土 珍 貴 樹 種 目 前 對 紅 錐 混 交 林 紅 錐 土 壤 肥 力 紅 錐 繁 育 等 已 有 大 量 研 究 2 7 對 大 杯 苗 培 育 技 術(shù) 研 究 甚 少 近 年 來 廣 西 大 力 推 廣 鄉(xiāng) 土 珍 貴 樹 種 大 杯 苗 上 山 造 林 本 研 究 結(jié) 合 生 長 實(shí) 際 開 展 不 同 配 比 育 苗 基 質(zhì) 和 不 同 規(guī) 格 育 苗 容 器 對 紅 錐 成 活 率 及 生 長 指 標(biāo) 的 影 響 研 究 篩 選 利 于 紅 錐 生 長 的 育 苗 基 質(zhì) 配 方 和 育 苗 容 器 旨 在 進(jìn) 一 步 提 高 苗 圃 紅 錐 育 苗 技 術(shù) 1 試驗(yàn)材料與方法 1 1試驗(yàn)材料 試 驗(yàn) 用 苗 為 1 年 生 實(shí) 生 苗 由 廣 西 國 有 欽 廉 林 場 林 科 所 提 供 選 取 生 長 良 好 長 勢 均 勻 的 紅 錐 小 苗 作 為 試 驗(yàn) 苗 1 2試驗(yàn)方法 采 用 完 全 隨 機(jī) 區(qū) 組 試 驗(yàn) 設(shè) 計 設(shè) 置 不 同 育 苗 基 質(zhì) 配 比 A 和 不 同 規(guī) 格 容 器 B 2 個 因 子 A 因 子 包 括 4 個 處 理 水 平 即 A 1 為 黃 心 土 70 泥 炭 土 20 椰 糠 10 A 2 為 黃 心 土 50 泥 炭 土 30 椰 糠 20 A 3 為 黃 心 土 30 泥 炭 土 40 椰 糠 30 對 照 C K 為 100 黃 泥 B 因 子 包 括 2 個 處 理 水 平 即 B 1 為 14 c m 16 c m 育 苗 容 器 B 2 為 12 c m 14 c m 育 苗 容 器 試 驗(yàn) 設(shè) 8 個 小 區(qū) 3 次 重 復(fù) 共 24 個 小 區(qū) 每 小 區(qū) 10 株 各 處 理 間 設(shè) 有 保 護(hù) 行 試 驗(yàn) 時 間 為 2017 年 3 月 20 日 6 月 30 日 試驗(yàn)期間根 據(jù)苗情淋水 保持育苗袋 內(nèi)營養(yǎng) 土濕潤 1 3指標(biāo)測定 分 別 于 試 驗(yàn) 開 始 前 2017 年 3 月 19 日 試 驗(yàn) 結(jié) 束 后 2017 年 6 月 29 日 對 紅 錐 幼 苗 成 活 率 苗 高 地 徑 等 生 長 指 標(biāo) 進(jìn) 行 測 定 苗 高 是 最 直 觀 最 容 易 測 定 的 苗 木 形 態(tài) 指 標(biāo) 不 僅 體 現(xiàn) 了 苗 木 的 生 長 態(tài) 勢 和 競 爭 能 力 也 間 接 反 映 出 葉 量 的 多 少 和 苗 木 光 合 能 力 大 小 7 地 徑 是 反 映 苗 木 質(zhì) 量 的 另 一 重 要 形 態(tài) 指 標(biāo) 7 應(yīng) 用 SP SS17 0 軟 件 進(jìn) 行 方 差 分 析 有 關(guān) 的 數(shù) 據(jù) 處 理 應(yīng) 用 E X C E L 進(jìn) 行 數(shù) 據(jù) 匯 總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不同處理對苗木成活率影響 由 圖 1 可 見 在 同 一 基 質(zhì) 不 同 規(guī) 格 育 苗 容 器 水 平 上 大 杯 苗 成 活 率 比 小 杯 苗 成 活 率 高 1 6 在 同 一 育 苗 容 器 不 同 基 質(zhì) 水 平 上 A 2 水 平 上 成 活 率 最 高 其 次 是 A 3 再 次 是 A 1 和 C K 在 不 同 基 質(zhì) 不 同 育 苗 容 器 水 平 上 除 了 C K 水 平 上 的 小 杯 苗 成 活 率 低 于 90 外 在 A 1 A 2 A 3 水 平 上 的 大 杯 苗 和 小 杯 苗 以 及 C K 水 平 上 的 大 杯 苗 其 成 活 率 均 達(dá) 到 90 以 上 在 處 理 A 2 水 平 上 的 大 杯 苗 和 小 杯 苗 成 活 率 均 為 最 高 分 別 達(dá) 到 96 7 100 圖 1 不同育苗基質(zhì)和不同規(guī)格育苗容器對苗木 成活率的影響 2 2 不同處理對苗木高度影響方差分析 由 圖 2 可 見 2 種 不 同 育 苗 容 器 對 苗 高 的 影 響 均 隨 著 輕 基 質(zhì) 的 增 加 呈 類 似 斜 線 的 上 升 趨 勢 且 大 杯苗 生長高度 明顯高于小 杯苗 說 明 育 苗 基 質(zhì) 和 育苗容器 的 不 同 對 苗 高 生 長 的促進(jìn) 作用也不 同 對 不 同 處 理 間 的 苗 高 進(jìn) 行 雙 因 素 方 差 分 析 不 同育苗 基質(zhì)處理的 紅 錐 苗 木 高 度 差 異 顯 著 P 0 000 不同 育 苗 容 器 規(guī) 格 處 理 的 紅 錐 苗 木 高 度 差 異 顯 著 P 0 028 而 不 同 育 苗 基 質(zhì) 和 不 同 育 苗 容 器 規(guī) 格 的 交 互 作 用 對 苗 高 無 顯 著差 異 P 0 954 用 D unc a n s 法 對 基 質(zhì) 處 理 進(jìn) 行 多 重 比 較 不 同 育 苗 基 質(zhì) A 1 與 C K A 2 與 C K A 3 與 C K A 1 與 A 3 之 間 差 異 顯 著 A 1 與 A 2 A 2 與 A 3 之 間 差 異 不 顯 著 說 明 添 加 輕 基 質(zhì) 利 于 苗 木 增 高 且 隨 著 輕 基 質(zhì) 量 的 增 加 苗 高 生 長 量 也 在 不 斷 增 加 且 出 現(xiàn) 差 異 顯 著 用 t 檢 驗(yàn) 比 較同 一 基 質(zhì) 不同 育 苗 容 器 規(guī) 格 的 生 長 效 果 發(fā) 現(xiàn) 在 B 1 和 B 2 水 平 上 苗 高 均 差 異 顯 著 A 2 A 3 與 C K 之 間 均 差 異 顯 著 A 1 與 C K 之 間 差 異 不 顯 著 圖 2 不同處理苗高 地徑均值圖 2 3 不同育苗基質(zhì)和不同育苗容器對苗木地徑 影響方差分析 不 同 育 苗 基 質(zhì) 不 同 規(guī) 格 育 苗 容 器 對 地 徑 的 影 響 與 對 苗 高 的 影 響 相 似 圖 1 均 隨 著 輕 基 質(zhì) 的 增 加 地 徑 逐 步 增 大 即 C K A 1 A 2 A 3 說 明 育 苗 基 質(zhì) 的 不 同 對 苗 高 生 長 的 促 進(jìn) 作 用 也 不 同 對 不 同 處 理間的 地徑進(jìn)行雙 因素方差分 析 不 同 育 苗 基 質(zhì) 處 理 的 紅 錐 苗 木 地 徑 差 異 顯 著 P 0 000 不 同 育 苗 容 器 規(guī) 格 處 理 的 紅 錐 苗 木 地 徑 差 異 顯 著 P 0 041 而 不 同 育 苗 基 質(zhì) 和 不 同 育 苗 容 器 規(guī) 格 的 交 互 作 用 對 紅 錐 苗 木 地 徑 也 無 顯 著 差 異 P 0 288 用 D unc a n s 法 對 基 質(zhì) 處 理 進(jìn) 行 多 重 比 較 分 析 表 1 不 同 育 苗 基 質(zhì) A 1 與 C K A 2 與 C K A 3 與 C K A 1 與 A 3 A 2 與 A 3 之 間 差 異 顯 著 說 明 添 加 輕 基 質(zhì) 不 僅 利 于 苗 木 增 高 且 利 于 根 系 生 長 用 t 檢 驗(yàn) 比 較 同 一 基 質(zhì) 不 同 育 苗 容 器 規(guī) 格 的 生 長 效 果 發(fā) 現(xiàn) 在 B 1 和 B 2 水 平 上 地 徑 均 差 異 顯 著 在 B 1 水 平 上 A 2 A 3 與 C K 之 間 均 差 異 顯 著 在 B 2 水 平 上 A 1 A 2 A 3 與 C K 之 間 差 異 均 顯 著 表 1 不同處理苗木生長高度的表現(xiàn) 表 2 同一基質(zhì)兩種不同育苗容器規(guī)格的生長比較 3 小 結(jié) 研 究 表 明 除 了 C K 在 小 杯 苗 水 平 上 成 活 率 低 外 在 其 他 水 平 成 活 率 均 比 較 高 可 達(dá) 90 以 上 說明三種配 比基質(zhì)對成 活 率 影 響 不 大 采 用 不同 育 苗 基 質(zhì) 不 同 規(guī) 格 育 苗 容 器 培 育 紅 錐 苗 木 對 其 苗 高 地 徑 的 影 響 相 似 均 隨 著 輕 基 質(zhì) 的 增 加 逐 步 增 大 即 C K A 1 A 2 A 3 且 大 杯 苗 高 于 小 杯 苗 因 此 生 產(chǎn) 上 培 育 紅 錐 苗 木 可 以 采 用 黃 泥 添 加 輕 基 質(zhì) 的 方 式 提 高 紅 錐 苗 木 生 長 量 進(jìn) 而 提 高 苗 木 出 圃 質(zhì) 量 通 過 綜 合 比 較 本 研 究 推 廣 以 50 黃 心 30 泥 炭 土 20 椰糠比 例配比的育 苗基質(zhì) 且采 用 大 杯 苗 培 育 紅 錐 幼 苗 生 長 表 現(xiàn) 最 好 在 此 基 礎(chǔ) 110 90 70 50 苗木成 活率 小杯苗 大杯苗 A 1 A 2 A 3 C K A 1 A 2 A 3 C K A 1 A 2 A 3 C K 5 2 5 0 4 8 4 6 4 4 4 2 苗高 c m 地徑 c m 5 5 5 2 4 9 4 6 4 3 4 0 小 大 小 大 處理 A 1 A 2 A 3 C K 苗高 4 5 8 7 0 8 8 b 4 8 2 0 0 9 2 a b 4 9 4 9 0 9 2 a 4 2 8 4 0 9 0 c 地徑 4 5 6 0 0 9 b 4 7 5 0 0 8 6 b 5 0 1 0 0 8 8 a 4 2 2 0 0 9 c 處 理 A 1 A 2 A 3 C K B 1 4 5 0 3 1 2 5 a b 4 6 8 7 1 4 7 a 4 8 3 6 1 2 4 a 4 2 1 5 0 8 5 b B 2 4 6 7 0 1 4 6 b c 4 9 5 9 1 2 1 a b 5 0 6 2 1 2 6 a 4 3 5 4 1 3 4 c B 1 4 4 7 1 6 a b 4 6 7 0 1 2 a 4 7 9 0 1 5 a 4 2 5 0 0 9 b B 2 4 6 4 0 1 4 b 4 8 2 0 6 2 b 5 3 2 0 6 3 a 4 2 0 0 0 9 c 苗高 地徑 下轉(zhuǎn)第 50 頁 林 業(yè) 科 技 第 46 卷 8 上 可 以 進(jìn) 一 步 研 究 紅 錐 大 杯 苗 和 小 杯 苗 對 造 林 成 活 率 影 響 也 可 以 結(jié) 合 苗 圃 育 苗 成 本 對 育 苗 土 配 比 的 性 價 比 進(jìn) 行 進(jìn) 一 步 拓 展 研 究 參考文獻(xiàn) 1 駱玉其 紅錐袋苗培育及造林 技術(shù)的分析 J 大科 技 2 0 1 5 8 233 234 2 王玥 譚錦豪 王冉 廣州龍洞水庫紅錐林下藥用植物資源 調(diào)查 J 林業(yè)與環(huán)境科學(xué) 2 0 2 0 3 6 1 8 4 9 0 3 駱必剛 曾建雄 繆建華 等 紅錐苗期生長節(jié)律及如何優(yōu) 化育苗技術(shù)的研究 J 林業(yè)科技情報 2 0 1 9 5 1 3 1 0 1 7 4 梁仕威 張建國 黃木清 等 龍腦香科樹種與紅錐 楨 楠 混 交 栽 培 技 術(shù) 研 究 J 林 業(yè) 與 環(huán) 境 科 學(xué) 2020 36 6 109 114 5 李忠國 郭文福 蒙彩蘭 等 紅椎 容器育苗基質(zhì)的 選 擇 J 林 業(yè) 實(shí) 用 技 術(shù) 2013 10 30 32 6 郝 海 坤 潘 月 芳 曹 艷 云 等 紅 錐容 器 育 苗 的 試驗(yàn)研究 J 西 部 林 業(yè) 科 學(xué) 2009 2 45 50 7 陳琳 曾杰 賈宏炎 等 容器規(guī)格和基質(zhì)配方對紅錐幼苗 生長及造林效果的影響 J 林 業(yè)科學(xué) 2 0 1 7 5 3 3 7 6 8 3 8 宋曰欽 喬春華 馬小利 等 不同施肥方法對青岡櫟苗 木生 長的影響 J 西南林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15 35 1 12 16 第 1 作者簡介 蘇 遠(yuǎn) 玉 1982 女 大學(xué)本科 從事 森林經(jīng)營管理工作 通訊作者 唐 婉 冬 1985 女 大學(xué)本科 從事森林 經(jīng)營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20 09 20 責(zé) 任 編 輯 張 亞 楠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Plant Community In Anxi Extra arid Desert Nature Reserve W A N G L i a ng Administration of Gansu Anxi Extra arid Desert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Service Gansu Guazhou 7 3 6 1 0 0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 of sampling taking the important value as the measurement index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plant communities such as density frequency coverage and important value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Anxi extra arid desert nature reserv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appearance structure and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according to the important values of perennial shrub species and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ample plo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typical plant communities among which the community diversity of Sympegma regelii Salsola passerina is relatively rich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the community are mainly the typical desert plants in Central Asia such as Sympegma regelii 49 26 Salsola passerina 18 04 Reaumuria soongorica 17 27 Nitraria sphaerocarpa 15 18 and Gymnocarpos przewalskii 12 22 Sympegma regelii is the main dominant constructive species which is very significant in the whole plant community and has high important value Key words Desert vegetati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mportance value Anxi Nature Reserve 上接第 8 頁 林 業(yè) 科 技 第 46 卷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