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卡视频在线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_风间一区二区无码有码_1024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歡迎來到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幫助中心 分享價值,成長自我!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換一換
首頁 園藝星球(共享文庫) > 資源分類 > PDF文檔下載
 

GB 6001-1985 育苗技術規(guī)程.pdf

  • 資源ID:10379       資源大小:401.11KB        全文頁數:17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權限:游客/注冊會員/VIP會員    下載費用:0金幣 【人民幣0元】
快捷注冊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0金幣 【人民幣0元】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系統(tǒng)會自動生成賬號(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下次登錄下載和查詢訂單;
驗證碼:   換一換

加入VIP,免費下載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GB 6001-1985 育苗技術規(guī)程.pdf

1985 05 18 GB 6001 1985 育苗技術規(guī)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ree seedlings 1986 01 01 內部文件 本規(guī)程適用于露地培育的供植樹造林的苗木 不適用于供城市綠化和果樹的苗木 國營苗圃必須貫徹 執(zhí)行 集體苗圃和個體育苗戶可參照執(zhí)行 1 苗圃的建立 1 1 固定苗圃 1 1 1 苗圃要設在交通方便 勞力充足 有水源 電源的地方 面積大小 根據植樹造林對苗木的需要 量和苗圃耕作制度來決定 1 1 2 選擇地勢平坦 排水良好 地下水位最高不超過1 5m 土層厚一般不少于50cm 微酸性至微堿性 的沙壤土 壤土或粘壤土做圃地 新建苗圃和原有苗圃圃地不符合上述條件的 要逐步平整和進行土壤改良 1 1 3 根據生產規(guī)劃和充分利用土地 合理布局的原則 搞好區(qū)劃 原則是 a 便于科學管理 提高勞動生產率 b 對圃地 道路 輸電 排灌設施和房屋建設 要統(tǒng)一規(guī)劃 合理安排 便于生產和機械作業(yè) c 生產區(qū) 試驗區(qū) 輔助用地的位置和所占的比例要合適 輔助用地不超過總面積的25 d 在風沙地區(qū)和面積較大的苗圃 要設置防護林帶 原有苗圃區(qū)劃不合理的 要重新區(qū)劃 1 1 4 根據區(qū)劃設計和生產需要 建設和備置以下設施 設備 a 辦公 生產 生活用房 b 機械 機具和作業(yè)工具 c 役畜 d 氣象 土壤測定和科學試驗等必需的簡易設備 儀器 1 2 臨時苗圃 1 2 1 山地育苗要在山坡的中 下部 地勢較平緩 土層深厚 肥力好 接近水源的生荒地 采伐跡地 或林間空地上開辟圃地 坡度較大時 要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 1 2 2 農耕地育苗 要選有排灌條件 肥力較好的土地 不可選用前茬作物對苗木易感染病害和地下害 蟲嚴重的土地 2 作業(yè)設計 2 1 育苗前要做好作業(yè)設計 其內容包括 各樹種的作業(yè)方式 育苗方法 育苗面積 苗木產量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標 準 育苗技術規(guī)程 GB 6001 1985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ree seedlings 內部文件 質量 圃地安排 育苗技術措施 種 條 子 藥 物 肥料消耗定額 勞動定額 苗木成本等 2 2 作業(yè)設計 由苗圃業(yè)務負責人組織技術 財務人員共同編制 在作業(yè)過程中遇有特殊情況或發(fā)現問 題 要及時組織審議修改 3 土壤管理 3 1 整地 3 1 1 育苗前必須整地 包括翻耕 耙地 平整 鎮(zhèn)壓 要求做到深耕細整 清除草根 石塊 地平土 碎 3 1 2 秋 冬 翻耕深度25cm以上 冬季無積雪的地區(qū)隨耕隨耙 圃地濕潤或土壤粘重和冬季有積雪的 地區(qū) 耕后可不耙 翌年早春耙地 春季翻耕深度20cm以上 隨耕隨耙 及時平整 鎮(zhèn)壓 3 1 3 山地育苗地 在主要雜草種籽成熟前開墾好 育苗前整地 3 1 4 育苗地前茬是農作物的 先淺耕滅茬再整地 3 2 土壤處理和改良 3 2 1 育苗前要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取藥劑消毒 燒土等方法進行土壤處理 土壤處理常用藥劑 見附錄A 3 2 2 圃地土壤瘠薄的要逐年增施有機肥料 偏沙的混拌泥炭土 偏粘的混沙 偏酸的施石灰 草木灰 等 偏堿的混拌生石膏或泥炭土 松林土 鹽堿地區(qū)的圃地修筑臺 條田及挖排水溝 3 3 輪作 根據育苗樹種的特性和圃地肥力 實行不同樹種苗木的輪作或苗木與綠肥 牧草 農作物輪作 做到 對圃地 養(yǎng)用結合 4 施肥 4 1 苗圃要廣開肥源 常年積肥和種植綠肥 施肥要堅持以有機肥為主 化肥為輔和施足基肥 適當 追肥的原則 4 2 每3 5年測定圃地土壤理化性質 掌握土壤的水 肥和pH值的變化情況 4 3 堆肥 廄肥 餅肥 人糞尿等有機肥料必須經過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4 4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 為了調節(jié)各種養(yǎng)分的適當比例 也可以施無機磷 鉀肥和少量無機氮肥 結合 耕翻 均勻施入深土層中 土壤瘠薄或培育需肥較多的樹種 耕翻時施入大部分 留少部分在作床 垅 畦 時 施入上層土壤 4 5 種肥用以磷為主的顆粒肥料和種子均勻混拌在一起或用微量元素的稀薄溶液浸種 條 根 催過芽的種子 不可與種肥混拌 先將種肥施于播種溝內 4 6 追肥用速效肥料 在苗行間開溝 將肥料施于溝內 然后蓋土 亦可用水將肥料稀釋后 全面噴灑 于苗床 垅 畦 上 噴灑后用水沖洗苗株 或澆灌于苗行間 追肥次數 時間和用肥種類 用量 根據 樹種 育苗方法和土壤肥力確定 一般在苗木生長側根時進行第一次追肥 在苗木封頂前一個月左右 停 止追施氮肥 最后一次追肥不得遲于苗木高生長停止前半個月 內部文件 5 作業(yè)方式 5 1 作業(yè)方式 分床作 垅作 畦作 平作 5 1 1 苗床的床面要高出步道15 30cm 沙壤土低些 粘壤土高些 床寬1 1 5m 床長 手工作業(yè)的10 20m 機械作業(yè)的可達數十米 床間步道30 50cm 5 1 2 苗垅的垅底寬60 70cm 垅面寬30 35cm 垅長根據地形確定 5 1 3 苗畦的畦面要低于畦埂15 20cm 寬1 1 5m 畦長10 20m 畦埂寬30cm 5 1 4 平作育苗地要帶狀作業(yè) 帶間留出30 50cm步道 培育大苗可不留步道 5 2 氣候濕潤 多雨地區(qū)和水源充足 灌溉條件好或地下水位高的苗圃 采用床作或垅作 氣候干旱地 區(qū)或水源不足 灌溉條件差的苗圃 采用畦作或平作 5 3 苗床 苗垅 苗畦要在播種 扦插 移植 前做好 要求達到土粒細碎 表面平整 6 播種育苗 6 1 播種地的安排 6 1 1 播種地要安排在土質好 灌溉方便 排水良好 便于管理的生產區(qū)內 松類樹種宜連作 不能連 作時 有條件的要人工接種菌根菌 6 1 2 對發(fā)芽出土難的珍貴樹種和種子緊缺的樹種可采取芽苗移栽 先播種于沙床中 子葉出土后 移 植于圃地 對播種當年主根長側根少或苗木分化程度大的樹種可采取小苗分床移植 先密播于圃地或沙床 中 苗木進入生長初期后 分床移植 6 2 種子處理 6 2 1 播種前做好種子處理 處理的程序 檢斤 凈種 檢斤 發(fā)芽試驗 或生活力測定 消毒 催 芽 隨采隨播的種子可不催芽 6 2 2 不同樹種 品種 批號的種子 不能混雜處理 用不同方法處理的種子不能混播 6 2 3 使用藥劑消毒 見附錄B 6 2 4 種子催芽方法 見附錄C 6 3 播種期 根據育苗樹種特性和當地氣候條件 確定播種期 春季要適時早播 當土壤5cm深處的地溫穩(wěn)定在10 左右時 即可播種 對晚霜敏感的樹種應適當晚播 秋 冬 播種要在土壤結凍前播完 土壤不結凍地 區(qū) 在樹木落葉后播種 夏季成熟易喪失發(fā)芽力的種子 宜隨采隨播 6 4 播種量 按下式計算播種量 式中 X 播種量 每平方米或每米長播種溝 P 種子千粒重 克 內部文件 公式中損耗系數的取值 根據種粒大小 圃地環(huán)境條件 育苗技術和經驗確定 6 5 播種方法 6 5 1 微粒種子用撒播 小粒種子用撒播或寬幅條播 中粒種子用條播 大粒種子用點播或條播 撒播 要均勻 條播要根據留苗密度確定播幅和行距 點播要根據留苗密度確定株行距 6 5 2 播種要盡量使用播種機具 覆土厚度要根據種粒大小 發(fā)芽類型 育苗地土質 播種季節(jié)和覆土 材料確定 覆土厚度為種子橫徑的1 3倍 但微粒種子以不見種子為度 子葉出土的樹種覆土要薄 子葉 不出土的樹種覆土要厚 土壤粘重的圃地覆土要薄 土壤水分差的圃地覆土要厚 春季覆土要薄 秋 冬 播覆土要厚 6 5 3 播種微 小粒種子和發(fā)芽出土緩慢的種子 覆土 鎮(zhèn)壓后及時覆蓋 6 5 4 用塑料薄膜小棚或地膜覆蓋 有利苗木生長 要積極試驗利用 7 營養(yǎng)繁殖 7 1 采穗圃 7 1 1 選用適應當地生長的優(yōu)樹和優(yōu)良無性系種條建立采穗圃 生產扦插 嫁接 育苗的穗條 7 1 2 采穗圃的作業(yè)方式 根據樹種特性分別采用灌叢式或喬林式 栽植密度根據作業(yè)方式和經營年限 確定 7 1 3 建立采穗圃要細致整地 施足基肥 精心栽植 建立后及時做好中耕 除草 追肥 排灌 除蘗 定干和病蟲害防治工作 并繪制品系排列圖 采集穗條時 防止發(fā)生品種 系號混雜 發(fā)現采穗圃的母樹退化或病蟲害嚴重時 要更新重建 7 2 扦插育苗 7 2 1 種條種根的選用 7 2 1 1 硬枝種條 采穗圃母樹上生長健壯的穗條或扦插苗當年生長的干條 幼 壯年樹上當年生長健 壯 節(jié)間距離較短的主軸枝或從根部萌生的當年生長健壯的萌芽條 7 2 1 2 嫩枝種條 采穗圃母樹上或其他幼年樹木上生長健壯 半木質化的枝條 7 2 1 3 種根 苗圃起苗切斷和修剪下來的側根或挖取幼 壯年樹木周圍的側根 7 2 2 硬枝種條和種根在晚秋或早春采取 采取后放于室內沙藏或窯藏 嫩枝種條在夏 秋的早晚或陰 天采取 采取后要特別注意保鮮 做到隨采 隨截 隨扦插 7 2 3 扦插前 將種條 根 按一定長度截制成插穗 插穗上至少有2個節(jié)間 針葉樹種的硬枝和嫩枝插 穗都要保留全葉 常綠闊葉樹種的硬枝和嫩枝插穗的頂端保留1 3個葉片 插穗截制后 按粗度分級捆 扎 及時扦插或妥善假植 防止失水 截制插穗的刀具要鋒利 要求做到切口平滑 不破皮 不劈裂 不傷芽 10 常數 E 種子凈度 K 種子發(fā)芽率 C 損耗系數 n 計劃產苗量 株數 內部文件 7 2 4 硬枝扦插除圃地濕度大 凍拔嚴重地區(qū) 不宜過早插植外 在早春土壤解凍后進行 土壤不結凍 地區(qū)晚秋至早春可隨時進行 按一定株行距直插于土中 寒冷干旱地區(qū)和土質疏松的圃地 插穗上端與地 面平 溫暖濕潤地區(qū)和土質較粘的圃地 地面上可露出1 2個芽 插前圃地灌足底水 插后踏實插縫 勿 使插穗在土壤懸空 嫩枝扦插在夏 秋早晚或陰天進行 插前剪去插穗入土部分上的枝葉 扦插深度為穗長的三分之一左 右 在未成活前圃地要經常保持濕潤 根插在春季進行 直插的上端與地面平 或露出地面1 2cm 覆以土堆 如分不清根的上 下端可平 埋于土中 7 2 5 生根緩慢和難生根的插穗 可用萘乙酸 吲哚丁酸等生長激素和水浸 沙藏進行催根再扦插或先 插于沙 石 床中 待其生根成活后移植于圃地中 毛白楊亦可先嫁接于其他易生根的楊樹砧木上再扦 插 7 2 6 單位面積上扦插 移植 株數 要比計劃產苗量多百分之五到十 7 3 嫁接育苗 7 3 1 選抗逆性強與接穗親和力強的1 2年生闊葉樹 2 4年生針葉樹的壯苗作砧木 某些種粒大的樹 種 如核桃 板栗 油茶等 也可用芽苗作砧木 7 3 2 接穗要從采穗圃或品種優(yōu)良的母樹上選生長健壯的當年生枝條 采來的枝條要貯存在低溫濕潤 處 防止失水 霉爛和發(fā)芽 7 3 3 嫁接方法要根據樹種特性 培育目的和季節(jié)采取枝接 芽接和芽苗砧嫁接 8 移植育苗 8 1 培育二年生以上的苗木 一般都要經過移植 除高寒山區(qū)外 播種后不能連續(xù)留床三年 8 2 要移植的苗木 先選苗 剪根 芽苗不剪根 并剔除帶有病蟲害 機械損傷 發(fā)育不健全和無頂 芽 針葉樹 的 然后按高 粗分級 8 3 移植在早春土壤解凍后或秋 冬土壤結凍前進行 土壤不結凍地區(qū) 在苗木停止生長期間都可進 行 幼苗分床移植 在苗木生長期間的陰天或早 晚進行 8 4 根據樹種和培育目的 確定株行距 單位面積上定植的株數 要比計劃產苗量多百分之五到十 要 求做到分級栽植 根不干 不窩 栽正 踏實 栽后及時灌水 9 苗期管理 9 1 撤除覆蓋物和遮蔭 9 1 1 有覆蓋的育苗地 幼苗出土后 要及時分批撤除有礙苗木生長的覆蓋物 9 1 2 對耐蔭性強 易受日灼 干旱危害的播種苗 嫩枝扦插和常綠樹種硬枝扦插苗 要在高溫季節(jié) 分別不同情況 采取遮蔭降溫 保濕措施 高溫季節(jié)過后及時撤除 對某些樹種播種苗 落葉松 杉木等 可全光育苗 采取灌木降低地表溫度的辦法防除日灼危害 9 2 灌溉和排水 9 2 1 根據苗圃的自然 經濟條件 搞好排灌設施 采取噴灌 澆灌 溝灌等方法 不論采取什么方 內部文件 法 均須做到將水分均勻地分配在苗木根系活動的土層中 9 2 2 灌溉要掌握適時 適量 出苗期 特別是幼苗出土前 要適當控制灌溉 只要地面處于濕潤狀 態(tài) 土壤不板結就不必灌溉 苗木生長初期 特別是保苗階段 采取少量多次辦法 苗木速生期要采取多 量少次辦法 苗木生長后期控制灌溉 除特別干旱外 可不必灌溉 9 2 3 圃地發(fā)現有積水立即排除 做到內水不積 外水不淹 9 3 除草和松土 9 3 1 除草要掌握除早 除小 除了的原則 人工除草在地面濕潤時連根拔除 使用除草劑滅草 要先 試驗后使用 苗圃常用除草劑 見附錄D 9 3 2 松土除結合人工 機械除草進行外 降雨 灌溉后也要松土 松土要逐次加深 全面松到 不傷 苗 不壓苗 不能松土的撒播苗 在床面上撒蓋細土 9 4 間苗和定苗 9 4 1 當年播種苗要及時間苗 拔除生長過于密集 發(fā)育不健全和受傷 感染病蟲害的幼苗 使幼苗分 布均勻 間苗的同時 對幼苗過于稀疏地段進行補栽 9 4 2 間苗時間與次數 要根據樹種 幼苗生長發(fā)育狀況和培育目的決定 一般進行二到三次 闊葉 樹幼苗展開2 4個 對 真葉時 針葉樹幼苗出齊一月后進行第一次間苗 以后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進行 第二 三次間苗和定苗 9 4 3 單位面積上保留的株數比計劃產苗量多百分之十五左右 9 5 其他管理措施 9 5 1 對闊葉樹苗 要控制少生側枝 及時摘芽除蘗 9 5 2 嫁接苗成活后 及時解除綁扎物 并在接口上方1 2cm處剪掉砧干 抹去砧木上的不定芽 培土 的要及時將埋土輕輕扒開 使穗芽裸露萌發(fā) 保留1個健壯的萌芽為主干 多余的和砧木上的萌發(fā)全部抹 去 為防止新梢風折 要綁縛支柱 9 5 3 主根發(fā)達 側根少并不準備移植的播種苗 可進行截根 時間和深度要根據樹種特性和苗木生長 發(fā)育情況確定 截根后及時鎮(zhèn)壓 灌溉 10 災害防除 10 1 病蟲害防治 10 1 1 掌握病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 做好病蟲害的預測 預報 采取綜合防治辦法 對可能發(fā)生的病蟲害做好 預防 對已經發(fā)生的病蟲害及時除治 10 1 2 以預防為主 加強管理措施 出圃的苗木和調進的種 條 根 苗 要進行檢疫 發(fā)現病蟲害感 染嚴重和屬于檢疫對象的 要立即燒毀 搞好苗圃環(huán)境衛(wèi)生 做到圃內無雜草 適時早播 加強肥水管 理 促進苗木生長 增強抗性 10 1 3 對捕殺 誘殺有效的害蟲 可用人工和光 電 熱等辦法捕殺 誘殺 10 1 4 使用藥物防治 要根據農藥 被保護的苗木種類和病蟲害三者相互關系 正確選用農藥品種 劑 型 使用濃度 用量和施用方法 做到既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藥效 又不產生藥害 內部文件 防治病蟲害常用藥劑 見附錄E 10 2 其他災害防除 10 2 1 針葉樹播種苗 在幼苗出土期要防止鳥害 苗圃發(fā)現鼠 兔危害 要人工捕殺和毒餌誘殺 10 2 2 不耐霜凍的苗木 采取架設暖棚 薄膜封閉等辦法 防止霜凍 或在霜凍來臨前澆水 熏煙防 除 已受霜凍的苗木 日出前澆水緩苗 10 2 3 不耐寒的留圃越冬苗木 封凍前灌足底水 并根據樹種特性 苗木大小分別采取埋土 蓋草 塑 料棚和風障等防寒措施 易發(fā)生生理干旱的樹種 在防寒結束后 立即灌一次透水 10 2 4 易受風沙危害的苗圃 在播種區(qū)要設置防風障 11 苗木調查和出圃 11 1 苗木調查 11 1 1 在苗木地上部分生長停止前后 按樹 品 種 苗木種類 苗齡分別調查苗木質量 產量 為做 好苗木生產 供銷計劃 提供依據 11 1 2 苗木調查方法 見附錄F 要求有90 的可靠性 產量精度達到90 以上 質量精度達到95 以 上 11 2 苗木出圃 11 2 1 苗木出圃包括起苗 苗木分級 假植 包裝和運輸等工序 11 2 2 起苗時間要與造林季節(jié)相配合 冬季土壤結凍地區(qū) 除雨季造林用苗 隨起隨栽外 在秋季苗木 生長停止后和春季苗木萌動前起苗 11 2 3 起苗要達到一定深度 要求做到 少傷側根 須根 保持根系比較完整和不折斷苗干 不傷頂芽 萌芽力弱的針葉樹 根系最低留長度要達到GB 6000 85 主要造林樹種苗木 標準的規(guī)定 11 2 4 起苗后要立即在蔽蔭無風處選苗 剔除廢苗 分級統(tǒng)計苗木實際產量 在選苗分級過程中 修剪 過長的主根和側根及受傷部分 11 2 5 不能及時移植或包裝運往造林地的苗木 要立即臨時假植 秋季起出供翌春造林和移植的苗木 選地勢高 背風排水良好的地方越冬假植 越冬假植要掌握疏擺 深埋 培碎土 踏實不透風 假植后要 經常檢查 防止苗木風干 霉爛和遭受鼠 兔危害 在風沙和寒冷地區(qū)的假植場地 要設置防風障 11 2 6 在寒冷地區(qū) 春季萌發(fā)早的針葉樹種苗木 應在溫度 3 3 空氣濕度85 以上 通風良好的 冷庫 地窖中貯藏越冬 11 2 7 運輸苗木根據苗木種類 大小和運輸距離 采取相應的包裝方法 要求做到保持根部濕潤不失 水 在包裝明顯處附以注明樹種 苗齡 等級 數量的標簽 苗木包裝后 要及時運輸 途中注意通風 不得風吹 日曬 防止苗木發(fā)熱和風干 必要時還要灑水 12 科學實驗 12 1 有條件的苗圃應建立科學實驗小組 研究掌握苗木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及苗木與生育環(huán)境間的關系 尋找 培育壯苗豐產的新途徑 內部文件 12 2 試驗以單因子田間小型試驗為主 做好設計方案 定期觀察記載 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取得成果 指導生產 12 3 有計劃地引進 繁育和推廣良種 積極開展生產技術 機具的革新和引進 應用新技術 取得成功 經驗后大力推廣 13 苗圃檔案 13 1 苗圃要建立基本情況 技術管理和科學試驗各項檔案 積累生產和科研數據資料 為提高育苗技術 和經營管理水平提供科學依據 13 2 基本情況檔案的內容包括 苗圃位置 面積 自然條件 圃地區(qū)劃和固定資產 苗圃平面圖 人員 編制等 如情況發(fā)生變化 隨時修改補充 13 3 技術管理檔案的內容包括 苗圃土地利用和耕作情況 各種苗木的生長發(fā)育情況及各階段采取的技 術措施 各項作業(yè)的實際用工量和肥 藥 物料的使用情況 13 4 科學試驗檔案的內容包括 各項試驗的田間設計和試驗結果 物候觀測資料等 13 5 苗圃檔案要有專人記載 年終系統(tǒng)整理 由苗圃技術負責人審查存檔 長期保存 附 錄 A 土壤處理常用藥劑 參考件 土壤處理常用藥劑見下表 附 錄 B 名 稱 使 用 方 法 備 注 硫酸亞鐵 工業(yè)用 每平方米用30 的水溶液2kg 于播種 前7天均勻地澆在土壤中 滅菌 福爾馬林 工業(yè)用 每平方米用50ml 加水6 12L 在播種 前7天均勻地澆在土壤中 滅菌 澆后用塑料膜覆蓋3 5日 翻 晾無氣味后播種 五氯硝基苯 75 每平方米用2 4g混拌適量細土 撒于 土壤中 滅 菌 代森鋅 每平方米用3g 混拌適量細土 撒于土 壤中 滅 菌 辛硫磷 50 每平方米用2g 混拌適量細土 撒于土 壤 表面覆土 殺 蟲 內部文件 種子消毒常用藥劑 參考件 種子消毒常用藥劑見下表 附 錄 C 種子催芽方法 參考件 種子催芽方法見下表 名 稱 使 用 方 法 備 注 硫酸亞鐵 用0 5 1 的溶液浸種2h 撈出用清水 沖洗后 陰干 高錳酸鉀 用0 5 的溶液浸種2h 撈出密封30min 后 用清水沖洗后陰干 胚根突破種皮的 種子不宜用此法 退菌特 80 用800倍液浸種15min 催芽方法 技術要求 適用樹種 層積 混 沙 埋 藏 1 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2 1或3 1 2 沙的含水量為飽和含水量的60 3 在室內用容器或在地勢較高 排水良好 處挖 坑層積 溫度控制0 5 之間 4 通氣良好 防止霉爛 5 用冷水或溫水浸種 使種皮吸水膨脹 后 再層積 6 層積時間長短 視樹種決定 7 播種前一周左右檢查種子如果尚未露 白 移于溫度20 左右處催芽 落葉松 樟子松 冷杉 云杉 油 松 側柏 黃菠蘿 沙棗 擦樹 花椒 漆樹 杜仲 核桃 板栗 楠木 樟樹 川楝 楓楊 女真 火力楠 油桐等 層積 混雪 冰 埋藏 1 雪 冰 與種子的體積比為3 1 2 要將冰粉碎為小塊 3 在室內用容器或在地勢較高 排水良好 處挖坑層積 控制容器或坑內的雪 冰 不融化 4 在室外坑的深度不要超過結凍層 5 用冷水或溫水浸種 種皮吸水膨脹后層積 6 播種前一周左右檢查種子如果尚未露白 移于能保持20 左右處催芽 落葉松 樟子松 油松 云杉 冷 杉 色木 花曲柳 內部文件 附 錄 D 苗圃常用除草劑 參考件 苗圃常用除草劑見下表 催芽 隔年 埋藏 1 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3 1 2 沙的含水量為飽和含水量的60 3 在室內用容器或地勢較高 排水良好處挖 坑 層積 溫度冬季控制在0 以下 夏季不高于 20 4 通氣良好 防止霉爛 5 用冷水或溫水浸種 種皮吸水膨脹后層積 6 播種前15天左右檢查種子 如果尚未露 白 移于溫度20 左右處催芽 紅松 水曲柳 杜松 紫椴 水浸 催芽 溫 水 浸 1 用50 左右的溫水 2 先將水倒入容器內 然后邊倒種子邊攪 拌 倒完種子 水面要高出種子10cm以上 3 水浸超過1天的 每天都要換水 4 種皮吸水膨脹后撈出攤于容器中置于20 左 右處催芽 落葉松 樟子松 油松 化山松 馬尾松 溫地松 火炬松 金錢松 杉木 水杉 池杉 柳杉 側柏 臭 椿 泡桐 楝樹 楓楊 南酸棗 文冠果 紫穗槐 喜樹 女真等 熱 水 浸 1 用80 90 的熱水 2 先將水倒入容器內 然后邊倒種子邊攪 拌 使種子受熱均勻 倒完種子水面要高出種子 10cm以上 3 在大部分種子膨脹后 篩出尚未膨脹的種 子 再用熱水反復浸種 直至絕大部分種子 膨脹為止 4 將膨脹的種子攤于容器中 置于20 左右 處催芽 刺槐 臺灣相思 大葉相思 格木 注 種皮表面有蠟質 油質要去蠟質 油質后再催芽 紫穗槐要先將果莢串破再催芽 埋藏處理要注意防鼠 名 稱 性 狀 適 用 范 圍 施 用 方 法 備 注 除草醚 選擇性 觸殺型 針葉樹 桉樹 白 榆 楊 柳插條 播后苗前土壤處理 苗期莖葉處理 有光照才能發(fā)揮 殺草作用 內部文件 附 錄 E 苗圃防治病蟲害常用藥劑 參考件 苗圃防治病蟲害常用藥劑見下表 草枯醚 滅生性 觸殺型 針葉樹 楊 柳插 條 播后苗前土壤處理 阿特拉津 選擇性 內吸型 道路 休閑地 莖葉處理 茅草枯 選擇性 內吸型 針葉樹 楊 柳插條 播后苗前莖葉處理 苗期土壤處理 五氯酚鈉 滅生性 觸殺型 楊 柳插條道路 休 閑地 播后苗前莖葉處理 雜草萌發(fā)期莖葉處理 除草劑一號 滅生性 內吸型 道路 休閑地 春莖葉處理 敵 稗 選擇性 觸殺型 道路 休閑地 春 夏莖葉處理 氟 樂 靈 選擇性 內吸型 楊 柳插條 扦插前土壤處理 草 甘 膦 滅生性 內吸型 道路 休閑地 殺草萌發(fā)期 莖葉處理 注 莖葉處理法 把除草劑直接噴灑在雜草的莖葉上 土壤處理法 把除草劑直接噴灑土壤中或制成毒土施于土壤中 播后苗前 指播種 或扦插 以后 幼苗尚未出土 插穗尚未發(fā)芽 這段時 間 苗期 指幼苗已出土 插穗已發(fā)芽 幼苗生長發(fā)育期間 名 稱 防 治 對 象 用 法 硫 酸 銅 立枯病 菌核性根腐病 白絹病 100倍液澆灌苗木根部 波 爾 多 液 立枯病 葉枯病 赤枯病 葉斑病 葉銹病 白粉病 炭疽病 100 150倍液 出苗后每15 20天噴霧 一次 連續(xù)2 3次 100 200倍液 出苗后每周噴霧1次 內部文件 硫 酸 亞 鐵 立枯病 炭疽病 連續(xù)2 3次 石灰硫磺合劑 葉枯病 白粉病 葉銹病 煤污病 0 2 0 3波美度 出苗后 每周噴霧 1次 連結2 3次 代 森 鋅 葉枯病 葉斑病 赤枯病 白粉病 60 75 可濕粉劑500 1000倍液 雨季 前每10 15天噴灑1次 連續(xù)3 4次 多 菌 靈 50 可濕性粉 劑 葉枯病 炭疽病 葉炭病 赤枯病 白粉病 300 400倍液 10 15天噴灑1次 連 續(xù)2 3次 托 布 津 50 可濕性粉 劑 白粉病 炭疽病 立枯病 菌核性 根腐病 800 1000倍液 10 15天噴灑1次 連 續(xù)2 3 敵 克 松 70 可濕性粉 劑 立枯病 菌核性根腐病 炭疽病 稍腐病 500 800倍液 10 15天噴哂1次 連 續(xù)2 3次 退 菌 特 50 可濕性粉 劑 炭疽病 白粉病 赤枯病 葉斑病 立枯病 800 1000倍液 10 15天灑1次 連 續(xù)2 3次 敵銹鈉原粉 葉銹病 200倍液 銹子器形成破裂前 每半月 噴霧1次 連續(xù)2 3次 敵 百 蟲 50 可濕性粉 劑 地下害蟲 食葉害蟲 按1 100的比例與麥麩或米糠制成毒 餌 于傍晚撒于苗床誘殺 500倍液噴霧 敵 敵 畏 50 乳油 地下害蟲 食葉害蟲 介殼蟲 500 800倍液噴霧在苗行間 1000 1500倍液噴霧 樂 果 40 乳劑 地下害蟲 食葉害蟲 蚜蟲 介殼蟲 200倍液噴灑在苗行間 800 1000倍液噴霧 馬 拉 硫 磷 50 乳油 食葉害蟲 蚜蟲 500 800倍液噴霧 1000 2000倍液噴霧 磷 胺 蚜蟲 介殼蟲 100倍液噴霧 根際澆灌 5 20倍液涂干 辛 硫 磷 50 乳油 地下害蟲 蚜蟲 食葉害蟲 制成毒土施入土壤中 表面覆土 800 1000倍液在傍晚噴霧 內部文件 附 錄 F 苗木調查方法 補充件 F 1 劃分調查區(qū) 將樹種 苗木種類 苗齡 作業(yè)方式都相同的劃為一個調查區(qū) 量測每個調查區(qū)的施業(yè)面積和凈面 積 同時按一定的順序 將床 畦 垅 編號 F 2 設置樣地 F 2 1 一般以20 50株苗木所占面積為樣地面積 F 2 2 粗估樣地塊數按式 F1 計算 式中t E是已知數 c值參考過去調查的變動系數確定 如無過去資料 可按式 F2 F3 求得 氧 化 樂 果 40 乳油 地下害蟲 蚜蟲 介殼蟲 土壤施藥 1000 2000倍液噴霧 甲 胺 磷 地下害蟲 2 粉劑 蚜蟲 介殼蟲 50 乳油 土壤施藥 1000 2000倍液噴霧 松 脂 合 劑 蚜蟲 介殼蟲 20 25倍液噴霧 10 15倍液噴霧 殺 螟 松 50 乳油 食葉害蟲 1000 2000倍液噴霧 F1 式中 n 樣地塊數 t 可靠性指標 粗估時可靠性定為95 則t 1 96 c 變動系數 E 允許誤差百分比 精度為95 時 E 5 S Xmax Xmin 5 F2 F3 式中 S 粗估標準差 Xmax 單位面積內最大密度 以株數表示 Xmin 單位面積內最小密度 以株數表示 單位面積內平均密度 以株數表示 內部文件 F 2 3 用隨機或系統(tǒng)抽樣法將粗估樣地落實在調查區(qū)內 F 3 調查樣地內苗木數量 質量和計算精度 將每塊樣地內的苗木逐株數清 用系統(tǒng)抽樣法 抽取一定數量 一般不少于100株 樣苗 量測苗高 地徑 將結果分別記入表F1和表F2中 并按式 F4 F8 計算精度 如沒有達到精度要求 先按式 F3 c S X 100求出初估樣地 樣苗 的變動系數 再按式 F1 n t c E 2計算應設樣地 樣苗 數 補設樣地 樣苗 F 4 計算苗木產量 質量 先計算育苗面積 再根據樣地 樣苗 調查的結果 計算出各級苗木的產量 質量填入表F3中 表 F1 苗木調查記錄 F4 F5 F6 F7 P 1 E F8 各式中 Xi 第i個樣本單元觀察值 樣本平均數 n 樣本單元數 S 樣本標準差 標準誤 E 相對誤差 P 精度 樹種 苗木種類 苗齡 作業(yè)方式 施業(yè)面積 凈面積 樣地面積 m2 樣地號 株數 樣地號 株數 內部文件 調查日期 調查人 表 F3 苗木產量 質量匯總 精度及產量計算 調查日期 調查人 表 F2 苗木調查記錄 cm 株號 地徑 苗高 株號 地徑 苗高 精度計算 樹種 苗木種類 苗齡 作業(yè)方式 育苗面積 公頃 產苗量 千株 施業(yè)面積 凈面積 合計 其 中 級苗 級苗 級苗 內部文件 匯總日期 匯總人 內部文件

注意事項

本文(GB 6001-1985 育苗技術規(guī)程.pdf)為本站會員(ly@RS)主動上傳,園藝星球(共享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園藝星球(共享文庫)(發(fā)送郵件至admin@cngreenhouse.com或直接QQ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固源瑞禾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18-2020 華科資源|Richland Sources版權所有
經營許可證編號:京ICP備09050149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8994號


 

 

 

收起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