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對黃瓜苗期生長的影響.pdf
收 稿日期 2020 11 10 基金項目 吉林省財政廳創(chuàng)新工程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 CXGC2017TD021 作者簡介 黃梟 1971 女 吉林農(nóng)安人 副研究員 主要從事食用菌栽培方面研究 通訊作者簡介 溫嘉偉 1981 男 吉林長春人 副研究員 博士 主要從事食用菌栽培方面研究 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對黃瓜苗期生長的影響 黃梟 1 譚笑 1 楊云貴 2 郗登寶 1 劉迎春 1 張維東 1 溫嘉偉 1 1 吉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吉林長春 130033 2 長春市綠園區(qū)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總站 吉林長春 130062 摘 要 為研究黑木耳菌糠作為育苗基質(zhì)對黃瓜苗期生長的影響 試驗設計了 9個不同配方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 其菌糠添加 量分別為 97 0 T 1 97 5 T 2 98 0 T 3 98 5 T 4 75 5 T 5 78 5 T 6 81 5 T 7 84 5 T 8 99 5 T 9 以 100 草炭 T 10 作為對照 分析了各配方育苗基質(zhì)的理化指標及各基質(zhì)條件下黃瓜苗期株高 莖粗 根長 葉綠素含量 植株地上 地下干 質(zhì)量等生長指標 結(jié)果表明 與 100 草炭相比較 9個配方的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的 pH 值 電導率 總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均 有所提高 且 T 2 T 4 T 8 T 9的容重顯著降低 而 T 2 T 6 T 8和 T 9的通氣孔隙度顯著增加 黃瓜幼苗在 T 3處理株高 莖粗 根長 葉綠 素含量 地上部分干質(zhì)量 干物質(zhì)累積量及壯苗指數(shù)均顯著提高 且其地下部分干質(zhì)量變化不顯著 其表現(xiàn)優(yōu)于其他配方處理 綜合而言 黑木耳菌糠可作為育苗基質(zhì)應用于蔬菜育苗 其在黃瓜育苗上推薦采用 T 3配方 即 98 0 黑木耳菌糠添加 1 5 的尿 素和 0 5 的發(fā)酵劑 關(guān)鍵詞 黑木耳菌糠基質(zhì) 黃瓜 農(nóng)藝性狀 中圖分類號 S642 2 文獻標識碼 A DOI 編碼 10 3969 j issn 1006 6500 2020 12 009 Effects on Cucumber Seedling Growth of the Fungus Chaff Substrate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HUANG Xiao 1 TAN Xiao 1 YANG Yungui 2 XI Dengbao 1 LIU Yingchun 1 ZHANG Weidong 1 Wen Jiawei 1 1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chun Jilin 130033 China 2 Lv Yuan Reg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Changchun Jilin 130033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black fungus chaff as substrate on cucumber seedling growth the experiment set nine different recipes with black fungus chaff nursery substrates the fungus chaff adding quantity were 97 0 T 1 97 5 T 2 98 0 T 3 98 5 T 4 75 5 T 5 78 5 T 6 81 5 T 7 84 5 T 8 99 5 T 9 respectively and the 100 peat T 10 was as the control The phys 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s of each formula nursery substrat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root length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dry weight under different substrate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100 peat the pH valu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otal porosity and water holding porosity of the nine formulations of fungus nursery sub strates were all increased and the bulk density of T 2 T 4 T 8 and T 9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le the aeration porosity of T 2 T 6 T 8 and T 9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e 100 peat treatment in the T 3 treatment the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root length chlorophyll content dry mass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mount and seedling index of cucumber seedlings were significant ly increased and the underground dry mass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eight treatments Com prehensively fungus bran could be used as seedling substrate for vegetable seedling and T 3 formula is recommended for cucumber seedling that is 98 fungus bran with 1 5 urea and 0 5 starter Key words substrate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cucumber agronomic traits 天津農(nóng)業(yè)科學 ian in A ricultural ciences 20 20 26 12 30 32 37 作物栽培與設施園藝 近年來 隨著草炭資源的不斷減少 草炭育苗替 代基質(zhì)受到國內(nèi)外學者的關(guān)注 1 黑木耳是吉林省 食用菌第一大產(chǎn)業(yè) 年產(chǎn)超過 50億袋 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 同時也產(chǎn)生了大量菌糠 對局部農(nóng)業(yè)生態(tài)壞境產(chǎn)生 了負面影響 而菌糠作為基質(zhì)方面的資源化再利用 相關(guān)研究已見報道 2 4 于昕等 5 研究了黑木耳菌糠 復合基質(zhì)對一串紅成花質(zhì)量影響 發(fā)現(xiàn)黑木耳菌糠 草炭 蛭石以體積比 4 3 3為一串紅栽培最佳基質(zhì) 侯立娟 6 研究發(fā)現(xiàn) 適量的 施入 菌糠可以 使辣椒 產(chǎn) 量顯著增加 王興 國等 7 用黑木耳菌糠 制 作培 養(yǎng)土 隨著培 養(yǎng)土 的 份 量增加 矮牽牛開 花數(shù)量增 多 本 研究以不同配比黑木耳菌糠為 主料堆制 蔬菜 育苗基質(zhì) 以黃瓜為 模式 蔬菜 進行 育苗試驗 對黃瓜 育苗基質(zhì)的適 宜 配方 進行篩選 為黑木耳菌糠資源 第 12期 黃梟等 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對黃瓜苗期生長的影響 處理 黑木耳菌糠 添加量 尿素添 加量 雞糞添 加量 發(fā)酵劑添 加量 草炭 土 T 1 97 0 2 5 0 0 0 5 0 0 T 2 97 5 2 0 0 0 0 5 0 0 T 3 98 0 1 5 0 0 0 5 0 0 T 4 98 5 1 0 0 0 0 5 0 0 T 5 75 5 0 0 24 0 0 5 0 0 T 6 78 5 0 0 21 0 0 5 0 0 T 7 81 5 0 0 18 0 0 5 0 0 T 8 84 5 0 0 15 0 0 5 0 0 T 9 99 5 0 0 0 0 0 5 0 0 T 10 0 0 0 0 0 0 0 0 100 化再利用提供新途徑 為更多蔬菜 花卉及中藥材育 苗基質(zhì)的開發(fā)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和方法 1 1試驗材料 黃瓜品種由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院提供 黑木 耳菌糠由黃松甸食藥用菌協(xié)會提供 生物發(fā)酵菌劑 為金寶貝基質(zhì)發(fā)酵劑 購于北京華夏康源公司 1 2試驗工具與設備 100 cm 3 環(huán)刀 1套 數(shù)顯游標卡尺 直尺 50孔 蔬菜育苗盤 噴水壺 250 mL 三角瓶 漏斗 烘干箱 葉綠素測定儀 SPAD 502 電導率儀 pH 計 電子 天平 精度 0 001 1 3 試驗方法 1 3 1不同配比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的制備 1 配 比 試驗設計 10個處理 T 1 T 10 以 100 草炭土處 理 T 10 為對照 CK 見表 1 每個處理分別為 5 000 kg 基質(zhì)物料 2 堆制 建堆 每個處理物料混拌均勻 用水調(diào) 節(jié)物料濕度至 60 65 堆體底部長 6m 寬 1 5m 當堆體中心區(qū)域發(fā)酵溫度達到 60 70 之間時 維 持 10 d 翻堆 10 d 后進行翻堆 使物料翻制均勻 維持 濕度至 60 65 翻堆次數(shù) 3 5 次 腐熟 當堆體中心區(qū)域溫度不再升高時 即進入 腐熟階段 維持 10 d 曬干粉碎備用 1 3 2播種 選取整齊飽滿的黃瓜種子 50 水溫 浸種 20 min 不斷用玻璃棒攪拌 在室溫 22 下 清水浸種 6 min 試驗以上述 10個處理 含對照 做為育苗基質(zhì) 每個處理 3次重復 取 50孔育苗盤 分別裝 10個處 理基質(zhì) 用噴壺澆 透 水 每個重復 播 種 20粒 選飽滿 黃瓜種子進行 播 種 播 種后 覆 土 1 0 1 5 cm 25 30 光暗交替培 育種子 萌 發(fā) 30 d 為 一 個 周 期用于 記錄 數(shù)據(jù) 1 4測定方法 1 4 1堆肥基質(zhì)理化性質(zhì)測定 堆 肥 基質(zhì) 容 重 總 孔 隙 度 通氣 孔 隙 度 持水孔 隙 度 參 照 Byrne 8 的 方 法結(jié)合 環(huán)刀 法 進行測定 采 用 100 cm 3 環(huán)刀取 樣 電 導率用電導儀測定 pH 值 用 pH 計測定 均 采 用水 土比 5 1浸提 1 4 2黃瓜苗期生長參數(shù)測定 播 種后 35 d 取 完 整黃瓜 幼 苗 清水 沖洗 干 凈 用直尺測量 株 高 基部 至生長 點 的 距離 和根 長 用游標卡尺測量 莖粗 子 葉節(jié)下 1 cm 處的 粗 度 用電子天平 精度 0 001 測 量 地 上部 和地 下部 鮮 質(zhì)量 在烘干箱 105 殺青 30 min 然 后 80 烘干至 恒 質(zhì)量 測量 地 上部 和地 下部 干質(zhì)量 1 4 3計算方法 根冠 比 地 下部干質(zhì)量 地 上部干 質(zhì)量 壯 苗 指 數(shù) 莖粗 株 高 全株 干質(zhì)量 干物質(zhì) 積 累 量 G 全株 干質(zhì)量 育苗天數(shù) 1 5統(tǒng)計分析 采 用 Excel2007 統(tǒng) 計 和 SPSS 軟件 S N K s 差 異 顯 著性 分 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 1不同配比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理化指標分析 由表 2可知 不 同 配比黑木耳菌糠基質(zhì)理化 指 標中 T 1 T 9 的 pH 值 顯 著 高于 T 10 CK T 1 T 8 的電 導率顯 著 高于 T 10 CK T 9 與 T 10 CK 差異 不顯 著 容 重 T 2 T 4 T 8 T 9 顯 著低 于 T 10 CK 其他 處理 與 T 10 CK 差異 均不顯 著 總 孔 隙 度 T 1 T 9 均顯 著 高于 T 10 CK 通氣 孔 隙 度 T 2 T 6 T 8 和 T 9 顯 著 高于 T 10 CK 其他 處理 與 T 10 CK 差異 均不顯 著 持水孔 隙 度 T 1 T 9 均顯 著 高于 T 10 CK 2 2 不同配比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對黃瓜幼苗性 狀影響的分析 由表 3可知 不 同 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對黃瓜 幼 苗 性狀 的 影響 中 處理 T 1 T 4 T 5 T 7 T 8 的 株 高顯 著 低 于 T 10 CK 而 T 3 T 6 T 9 則 顯 著 高于 T 10 CK 處 理 T 1 T 2 T 3 T 4 T 6 T 7 T 8 的 莖粗 顯 著 高于 T 10 CK 而 T 5 和 T 9 則 顯 著低 于 T 10 CK 處理 T 1 T 9 的 根 長 均顯 著 高于 T 10 CK 處理 T 3 T 4 T 5 T 7 葉綠素含量 SPAD 值 顯 著 高于 T 10 CK 其余組 別 則 顯 著低 于 T 10 CK 處理 T 2 T 3 T 4 T 5 T 8 T 9 的 植株地 上部干質(zhì)量 顯 著 高于 T 10 CK T 5 T 9 的處理 植株地 下部干質(zhì)量 表 1 黑木耳菌糠堆制基質(zhì)配比 31 天 津農(nóng)業(yè)科學 第 26 卷 處理 根冠比 壯苗指數(shù) 干物質(zhì)積累量 g T 1 0 085c 0 122b 0 010a T 2 0 092c 0 145c 0 020b T 3 0 058a 0 241f 0 030c T 4 0 148f 0 182e 0 024b T 5 0 076b 0 168d 0 020b T 6 0 078b 0 101a 0 015ab T 7 0 117d 0 136c 0 016ab T 8 0 101cd 0 140c 0 018ab T 9 0 128e 0 141c 0 025c T 10 0 096c 0 116b 0 016ab 處理 株高 cm 莖粗 mm 根長 cm SPAD 值 地上部干質(zhì)量 g 地下部干質(zhì)量 g T1 5 33a 1 830de 5 34g 24 82b 0 350a 0 036a T2 8 44d 1 863e 5 33g 23 35a 0 650e 0 050cd T3 9 25e 2 093g 5 77h 30 51j 1 026h 0 060e T4 7 30c 1 993f 6 38i 27 91g 0 740f 0 046bc T5 7 41c 1 673a 5 00f 29 41h 0 756fg 0 070f T6 9 53e 1 813d 4 58c 25 78d 0 446c 0 046bc T7 6 54b 1 819de 4 44b 29 99i 0 376b 0 050cd T8 7 30c 1 852e 4 78d 25 55c 0 663e 0 040ab T9 10 74f 1 730b 4 88e 26 39e 0 783g 0 100g T10 8 78d 1 763c 2 57a 27 26f 0 526d 0 056de 處理 pH 電導率 25 mS cm 1 容重 g cm 3 總孔隙度 通氣孔隙度 持水孔隙度 T 1 7 52b 52 24d 0 085bc 57 45cd 24 82ab 32 63d T 2 7 58b 42 71b 0 064a 58 66d 30 70f 27 96b T 3 7 20b 52 39d 0 080bc 56 18c 22 44a 33 74e T 4 7 46b 40 26b 0 075b 53 55b 21 31a 32 24d T 5 7 36b 48 22d 0 088c 56 64c 22 93ab 33 71e T 6 7 66b 46 50c 0 085c 57 20c 27 30d 29 90c T 7 7 61b 49 08d 0 085c 54 88b 23 60ab 31 28d T 8 7 37b 43 66b 0 066a 57 32c 28 54e 28 78b T 9 7 54b 30 57a 0 069a 54 36b 26 24c 28 12b T 10 6 72a 29 74a 0 087c 48 63a 23 86ab 24 77a 顯著高于 T 10 CK 2 3 不同配比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對黃瓜苗期生 長指標影響的分析 由表 4可知 處理 T 4 T 7 T 9 的根冠比顯著高于 T 10 CK 而 T 1 T 2 T 8 則與 T 10 CK 差異不顯著 處理 T 2 T 3 T 4 T 5 T 7 T 8 T 9 的壯苗指數(shù)顯著高于 T 10 CK T 3 T 9 的干物質(zhì)積累量顯著高于 T 10 CK 其它組別 無顯差異 3 討 論 黑木耳是東北三省的主要食用菌產(chǎn)業(yè)之一 其 人工栽培歷史可追溯到上個世紀 30年代 近年來 隨著生產(chǎn)技術(shù)的不斷革新 黑木耳在東北地區(qū)的規(guī) 范化 標準化 集約化種植日趨成熟 但由于產(chǎn)業(yè)鏈 最末端的菌糠大多缺乏無害化處理 導致黑木耳產(chǎn) 區(qū)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嚴重 研究利用黑木耳菌糠制 備育苗基質(zhì) 既可以改善環(huán)境污染又能夠解決育苗 基質(zhì)草炭不足的問題 衡量育苗基質(zhì)的重要指標包括土壤總孔隙度 持水力 土壤容重和通氣孔隙度 本研究用黑木耳菌 糠為主料堆制的蔬菜育苗基質(zhì) 總孔隙度和持水孔 隙度均顯著高于草炭 容重顯著小于草炭或與草炭 差異不顯著 通氣孔隙度顯著高于草炭或與草炭差 異不顯著 說明利用黑木耳菌糠制備育苗基質(zhì)是可 以代替草炭 但黑木耳菌糠堆制的蔬菜育苗基質(zhì) pH 表 2 不同配比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理化指標 注 同列不同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 P 0 05 下表同 表 3 不同配比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對黃瓜幼苗性狀的影響 表 4 黑木耳菌糠育苗基質(zhì)對黃瓜苗期的生長指標影響 下轉(zhuǎn)第 37頁 32 第 12期 值和電導率均高于草炭 故其利用過程中需要考慮 幼苗對鹽 電導率 和堿 pH 值 的敏感性 如將其 用于喜弱酸性蔬菜育苗時 應考慮降低其鹽分 這 與陳世昌 9 等的研究結(jié)果相近 黃瓜是北方地區(qū)的主要蔬菜 也是種植過程中 最易感染病害的蔬菜之一 因此本研究選其作為模 式蔬菜篩選基質(zhì)配方 對東北地區(qū)的蔬菜生產(chǎn)具有 重要意義 本研究中 通過不同基質(zhì)黃瓜苗期的性 狀比較 不同黑木耳菌糠制備的基質(zhì)處理黃瓜幼苗 性狀在株高 莖粗 根長 葉綠素含量 植株干質(zhì)量 根冠比 壯苗指數(shù)及干物質(zhì)累積量等指標值均有多 項顯著高于草炭 T 10 CK 或差異不顯著 說明黑木 耳菌糠植被的基質(zhì)可以嘗試在黃瓜育苗生產(chǎn)上應 用 其中 T 3 處理除根冠比外的其他指標均高于草炭 T 10 CK 效果優(yōu)于其他處理 綜上所述 經(jīng)過科學配方和堆制的黑木耳菌糠 可作為育苗基質(zhì)用于蔬菜育苗生產(chǎn) 是蔬菜苗期良 好的養(yǎng)分來源 可以代替草炭作為蔬菜育苗基質(zhì) 其在黃瓜育苗中以 98 黑木耳菌糠添加 1 5 尿素 和 0 5 發(fā)酵劑的配比最好 參考文獻 1 郭世榮 固體栽培基質(zhì)研究 開發(fā)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J 農(nóng) 業(yè)工程學報 2005 21 S2 1 4 2 BECKERS S J DALLO I A CAMPO I D et al From compost to colloids valorization of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J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engineering 2019 3 PHAN C W SABARATNAM V Potential uses of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and its associated lignocellulosic enzymes J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12 96 4 863 873 4 PAREDES C MEDINA E MORAL 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fferent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of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J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2009 40 1 6 150 161 5 于昕 姚方杰 關(guān)佳藝 等 黑木耳菌糠復合基質(zhì)對一串紅 成花質(zhì)量影響研究 J 林業(yè)實用技術(shù) 2010 8 6 7 6 侯立娟 菌糠在辣椒上的施用效應與機理的研究 D 長 春 吉 林農(nóng)業(yè) 大 學 2008 7 王興國 冉麗萍 樸日子 等 利用菌糠 廢料 配制培養(yǎng) 土 的 初探 J 延邊大 學農(nóng)學學報 2003 25 2 114 116 8 鮑士旦 土壤 農(nóng) 化 分 析 M 北 京 中 國 農(nóng)業(yè) 出版社 2000 9 陳世昌 常介田 張變莉 菌糠復合基質(zhì)在 番茄 育苗上的 效果 J 中 國土壤 與 肥料 2011 1 73 75 79 上接第 32頁 生與 抗 病 特 性研究 J 農(nóng)業(yè)機 械 學報 2017 48 12 284 291 298 12 李 合生 植物生理生 化 實 驗原 理和技術(shù) M 北 京 高等 教 育 出版社 2000 13 張志 良 植物生理學實 驗 指導 M 北 京 高等 教 育 出版 社 2000 14 郝建軍 劉延吉 植物生理學實 驗 技術(shù) M 沈陽 遼寧 科 學技術(shù) 出版社 2001 15 XU Q M CHENG J S GE Z Q et al Antioxidant responses to oleic acid in two liquid phase suspension cultures of Taxus cuspidate J ApplBiochem biotechnol 2005 125 1 11 26 16 齊琪 馬書 榮 徐維 東 鹽 脅迫 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及 耐 鹽 生理機制研究 進 展 J 分 子 植物育種 2020 18 8 2741 2746 17 范夕玲 楊亞苓 任健 等 外源 5 氨 基 乙酰丙 酸對鹽 脅 迫下 花 椰 菜幼苗生理 特 性的影響 J 天津 農(nóng)業(yè)科學 2019 25 12 1 4 18 侍瑞 高 趙慧云 戚名揚 等 外源 氯化膽 堿和 氯化鈣 對 鹽 脅迫下小麥 種 子萌 發(fā)和幼苗生理 特 性的影響 J 安徽 農(nóng) 業(yè)科學 2020 48 14 22 26 19 李 明 王根軒 干 旱脅迫 對 甘 草幼苗 保護酶活 性及 脂 質(zhì) 過 氧化 作用的影響 J 生 態(tài) 學報 2002 22 4 503 507 20 史慶華 朱祝軍 錢瓊秋 等 等 滲 Ca NO3 2和 NaCl 脅迫 對 番茄光 合作用的影響 J 植物 營 養(yǎng)與 肥料 學報 2004 10 2 188 191 21 黃 軒 李琬婷 黃 曉霞 等 鉛脅迫 對中 華常春藤 葉綠素 含量及 熒光特 性的影響 J 分 子 植物育種 2019 17 16 5469 5475 22 尹勇剛 袁軍偉 劉 長 江 等 NaCl脅迫 對 葡萄砧 木 光 合 特 性與葉綠素 熒光參 數(shù)的影響 J 中 國 農(nóng)業(yè)科技導報 2020 22 8 49 55 23 趙躍鋒 任曉雪 陳 昆 鹽 脅迫 對 茄子 種 子萌 發(fā) 光 合指 標及葉綠素 熒光參 數(shù)的影響 J 天津 農(nóng)業(yè)科學 2018 24 8 4 6 10 王魯?shù)?解淀粉芽孢桿菌 HM618 對鹽脅迫下小麥幼苗生長及生理特性的影響 37